《统计》教学设计

时间:2022-03-24 13:53:28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统计》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统计》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统计》教学设计

《统计》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上p110~111例2、"试一试"、练习二十一、补充练习。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的需要;能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数据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和简单的分析,同时提出合适的问题加以解决。

  2、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能用数据来说明、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认识、分析、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中,体会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感受到统计的广泛应用价值,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形成统计的思想。

  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寻找"最近发展区"

  1、出示北小五年级各班男生人数统计图

  师:观察大屏幕,你看到了什么?

  哪个班男生人数最多?

  2、出示北小五年级各班女生人数统计图

  师:你还看到了什么?

  哪个班的女生人数最多?

  二、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1、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

  (1)合并统计图

  师:这两幅统计图每1厘米长的条形表示的人数相等,从这两幅统计图中,你能不能看出二班男生人数多还是女生人数多?

  能想出什么办法来比较呢?

  这样合并在一起有什么好处呢?(板书:便于比较和分析)

  (2)感受复式统计图的特点(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条形来表示两组数量)

  师:这时统计图的名称还能像这样表示吗?为什么?该怎么表示?

  师:别人能不能从这幅统计图中看出二班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

  怎样表示就能让别人很容易就看得出来呢?

  用两种颜色表示就能看出来了吗?这样能看得出来吗?

  如果像这样表示能看得懂吗?你看懂了什么?

  小结: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条形来表示两组数量。(板书)

  (3)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结构

  师:看现在这幅统计图,再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的有关统计的知识,和我们的什么统计知识很相似?

  想到了条形统计图,感觉这幅统计图是不是还缺少点儿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出示。

  2、提示课题

  师:像这样的统计图我们叫它复式条形统计图,简称复式条形图。(板书课题)

  3、教学例2

  (1)出示例2统计图

  师: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2)小组交流后汇报

  (3)出示统计表

  师:你能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填写下面的统计表吗?

  ① 学生独立完成统计表,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②核对统计表数据

  小结:填写完以后我们要把统计图和统计表中的数据核对一下,避免出错。

  (4)出示问题并解决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来回答下面这几个问题吗?

  你是怎么知道这两个城市平均气温相关最小的?相差多少?

  你是怎么知道北京市这两个季度的平均气温相关最大的?相差多少?

  小结:复式条形统计图既能对两级数据进行比较,也能对一组数据进行研究。

  (5)体会算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

  师:这两个城市各季度的平均气温变化有什么相同特点?

  师:回答这几个问题的时候,你觉得是看统计图方便,还是看统计表方便?

  小结:这是因为复式条形统计图很直观地显示了数据间的大小关系,便于我们进行比较和分析。

  三、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1、出示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观察统计表,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你能根据上面的统计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吗?

  2、指导画"电脑组"条形

  师:"电脑组"要画几个条形?分别用什么颜色来表示?

  师:五年级的18人,怎么确定条形的高度?你是怎么想的?

  师:不要忘记在条形的上方标出数据,并涂上颜色。

  3、学生独立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说明:画的时候用空白条形表示。

  学生在书上完成,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4、展示学生作业

  师:你觉得在画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时候有没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师生共同小结:

  ①要看清图例表示的是哪种数量;

  ②要根据数据画出高度相符的条形,并标出数据;

  ③要注意填写制表日期;

  ④尽量使画出的的条形统计图美观漂亮。

  四、巩固拓展练习

  1、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二十一第1题

  分步出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引导学生提问:

  师:哪些项目比较容易达到合格要求?哪些项目达到合格要求的难度比较大?

  你是怎么知道的?

  哪些项目男、女生水平差距比较大,哪些项目男、女生水平比较接近?

  你是怎么知道的?

  2、拓展练习

  师:从图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师:你能根据统计图里的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师:有没有可能下一周1张废纸也拾不到了?为什么?

  小结:爱护校园环境要从我们自己做起,只有我们每位同学都不乱丢废纸垃圾了,我们才能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五、总结全课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六、课外延伸

  师:生活中我们经常能见到复式条形统计图,请你收集一些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资料,下一节课我们搞一个信息发布会,请你来当主播。

  教学反思:

  设计这堂课时我一直在想着一点:相信学生的能力。于是这堂课上,我一直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我通过学生身边熟悉的情境导入,让学生体会统计的现实意义;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两张单式统计图,让学生感知复式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性;通过中心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展开讨论,尝试解决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对数据的观察,让学生主动去分析统计图,并作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通过对学生作品的展示与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这节课我自认为处理的比较好的有:

  一、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会了很多关于统计的知识,教学前我翻阅了第一学段所有有关统计的教学内容,找准学生知识的起点放手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学生能做好的事我们不必手把手地教,我们要做的,是引导他,是以欣赏的眼光去评价他、鼓励他。相信我,孩子的潜力真的是无限的。

  二、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较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没有强制学生要怎样去做,我以学生熟悉的事为学习的素材,通过主题情境问题的提出,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促进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达到新的平衡。学生潜能是巨大的,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有时会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因此,在设计中,我尽可能为学生创设宽松的探索环境。在教学将两个统计图合并成一个复式统计图时,我不是教给他们方法,而是提出“有没有方法同时描述出男女生人数的情况?”促进学生思考,寻找最佳方案,在完成统计表后,提出“你能从这张图上看出什么情况?”,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深度的思考,寻找数学学习的价值。

《统计》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数理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会填写复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实物投影仪、计算器,课前调查好家庭中的电话数量。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学校开设了好几个兴趣小组,我们班有很多同学都参加了自己喜欢的兴趣班,使自己的学习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观一下青云小学,看看青云小学五年级同学参加兴趣小组的情况,好不好?

  (课件显示教科书第105页例1的场景图)

  2、提问:这是青云小学五年级四个兴趣小组的活动情况,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让学生分别说出是什么兴趣小组,各有几名男生,几名女生。)

  3、教师边出示4张统计表,边提出要求:你能把四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统计表里吗?学生在教科书上各自填写,提醒学生注意核对数据。

  4、请同学们比一比:这四张表格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点:结构中都有性别和人数两栏;不同点:每张统计表都只反映了某一个兴趣小组的男女人数情况。

  5、抢答题:从这4张表上,我们知道了那么多的信息,现在老师有几个问题你能回答吗?(限时3秒)

  (1)哪一组的男生人数最多?

  (2)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3)四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学生回答后,师:刚才第一个问题在规定时间内能找到答案,怎么第三个(或第二个)问题在规定时间内不能找到答案呢?什么原因?

  (生:第一个问题的答案表格里能找到,而其他的要结合四张表格进行计算才能得到,比较麻烦。)

  师指出:如果我想在表格里一下子能找到后面二个问题的答案,谁能出个好主意,可以对这四张表格进行怎样处理?(合并)

  二、认识复式统计表

  1、在合并过程中初步感受。

  (1)师:那怎么合并呢?(学生可能回答,把四张表竖着接在一起,教师出示表,课件演示1,四张单式统计表竖着接拼在一起)

  (2)组织学生讨论:对合并后的统计表你有什么修改建议?课件出示2(把性别、合计一栏重复的部分删去)

  (3)提问:你觉得这张统计表明确吗?哪里不明确?出示表3(把性别、组别、人数放在表头里)

  (4)引出表头,学生设计表头。

  选择几名学生的设计作品集体评讲,重点说明表头的每一部分所指的含义。(板书:表头、横栏、纵栏、数据)

  (5)师问:同学们,现在你能从表中直接找到女生一共多少人,四个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吗?(还是不能,再添一栏)

  (6)添总计一栏。出示表5(屏幕显示有总计一栏的统计表)

  师强调:为了醒目给人一眼看出合计数和总计数,一般总计这一栏放在最上方。(同时课件显示)

  (7)完整统计表。(课件显示标题、日期)

  2、学生填写统计表

  (1)提出要求:现在老师把里面一些数据擦掉,请同学们把刚才几张单式统计表中数据填写在这张统计表中,会不会?试试看。

  (学生填在准备好的没有数据的统计表里)

  (2)汇报交流:填写统计表时,你先填写了哪些数据?那几格的`数据时通过计算后填写的?

  (3)总计数是怎么得到的?(横栏相加或纵栏相加)

  追问:看来这两种方法都能求到总计,你觉得这样有什么好处?(强调验证)

  (4)添加日期。

  (5)讲述统计表“合计数”与“总计数”的区别

  提问:合计与总计有什么不同?(合计是指各个兴趣小组男女生人数之和,而总计是指所有兴趣小组人数之和以及男女生人数之和)

  3、分析表格

  (1)定义:像这样的统计表叫复式统计表。板书课题:复式统计表。

  追问:复式统计表一共有哪几个大部分组成?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标题\日期\表格(表头、横栏、纵栏、数据)

  (2)启发:从现在的这张统计表中,你又能方便地知道什么?

  教师再次提出课始的抢答题:四个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哪个组的男生最多?学生观察后口答。

  (3)比较:你觉得这张统计表与刚才的四张统计表比较,有哪些特点?对我们分析数据有哪些帮助?同桌讨论。

  结合学生发言指出:刚才的每张统计表都只反映了一个兴趣小组的男女生人数,不便于比较,这张统计表能反映出各小组的男女生人数,便于我们总体分析。(口述:结合埭头小学各班的男女生人数,想象用两种统计表统计的情况,并呈现复式统计表;口述:结合实验小学各班的男女生人数,想象用两种统计表统计的情况)

  三、巩固应用

  1、完成“练一练”

  师: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它令世界瞩目。作为一个体育爱好者和一个有心人,小明收集了几届奥运会奖牌的数目。(课件出示“练一练”的题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几届奥运会我国体育健儿的表现吧。

  学生在书上填写数据后,指一名同学在实物投影上展示,交流核对,提醒学生别忘了填写日期。及时反馈填写正确率。

  提问:你是如何计算金、银、铜牌合计数的?又是怎样计算每一届的奖牌总计数的?226枚是怎样算的?(两种方法)

  谈话:从这张统计表中你了解了什么?同桌说说,指名交流(这4届共获得226枚奖牌;这4届金牌数最多,铜牌数最少;第26届获得的奖牌总数最少,第28届奖牌总数最多;等等)再让我们来看看第29届北京奥运会奥运健儿所取得的辉煌战绩吧!(一起填写第29届奥运会我国的奖牌数,震撼每位同学)

  你想对奥运健儿说些什么?你不想对自己提点希望吗?让我们一起为奥运健儿加油喝彩,让我们也积极投身到全民健身活动中去。

  2、灵活运用:变式题。

  出示一张复式统计表,表格里有一部分数字需要学生自己去填。

  学生填完后,指名上电脑前来动手填,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具体的收获呢?(先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回答)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统计》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 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的活动,体会到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

  2、 理解条形统计图上的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3、 会将实验中所得数据用条形统计图表示。

  教材分析:

  重点:单式条形统计图

  难点: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的活动

  准备:、将个人观察、记录的蒜苗生长情况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

  一、 了解学生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

  将组内同学记录的蒜苗第15天生长的数据填入统计表中。

  二、 制成条形统计图

  利用书99的方格进行制作。

  学生制作中会发现问题:

  1格表示1厘米不够画怎么办?

  用一格表示2厘米,……

  三、 小组讨论用条形统计图中的优点。

  形象具体、一目了然。

  四、 完成课本试一试第题。

  1、 你能说出各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吗?

  2、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 学生制作条形统计图

  4、 说一说你是怎样画条形统计图的。

  五、 课堂小结: 你学会了什么?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栽蒜苗(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的'活动,体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2、 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的实际意义,能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的获取信息

  3、 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重点: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

  出示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

  到底谁的蒜苗长的高呢?

  二、 探索活动

  解决办法:

  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在一起,就能清楚的比较了。

  我们称之为复式条形统计图

  问题:从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问题: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

  三、 画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注意事项:

  1、 要有图例

  2、 找好间距

  3、 一格表示的数量相同

  4、 制图名称

  四、 完成试一试

  五、 课堂小节

  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栽蒜苗(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处理实验数据的活动,体会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将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成单式折线统计图。

  4、 能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进行简单预测。

  教材分析:

  重点 :能将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成单式折线统计图。

  难点 :能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进行简单预测。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

  我们学习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它能清楚地比较两个数量。

  我们想知道蒜苗生长的趋势该用什么办法?

  二、 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

  1、 先在格子图中描点

  2、 然后连线

  三、 回答下列问题

  1、 观察折线统计图,你能发现哪几天蒜苗生长得比较快?

  2、 估计蒜苗第10天大约长到多少厘米。

  3、 估计蒜苗第20天大约长到多少厘米。并说说你的想法。

  4、 把你栽的蒜苗生长情况在付页5的格子纸中制成折线统计图,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四、 完成练习。

  练一练1、2、3

  着重于说明变化趋势的原因

  五、 课堂小结

  你学了什么?

《统计》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过程与方法

  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必要性和数据分析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目标解析】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收集数据、记录数据的方法已经有初步的体验,会将数据整理后填入单式统计表,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解决简单的问题,也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在此基础上,本单元借助复式统计表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数据收集和整理的必要性和数据分析方法的多样性,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丰富信息及其应用价值,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统计的方法和意义。复式统计表呈现、处理数据的.方法也是学生以后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正确填写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三、教学准备

  PPT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师生交流:同学们,课余时间你有什么兴趣爱好?

  2.(相机出示情境图中的六项活动)提出问题:我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怎样验证你的想法?

  学生意见不一,引发用统计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创设了一个调查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为复式统计表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复习旧知,铺垫新知

  (1)收集数据

  统计一下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每人限选一种)。你打算用什么方式进行调查呢?

  预设1:全班集体举手表决;

  预设2:男生和女生的特点不一样,喜欢的活动也有很大差别,应该分开统计。

  集体讨论后,用男女生分开统计的方法进行调查统计。

  (2)整理数据

  根据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填入以下表格。

  问题1:观察统计表,能验证你刚才的想法吗?

  问题2:从统计表中还知道哪些信息?在使用统计表时有什么发现?

  (3)分析数据

  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2.对比分析,引发冲突。

  (1)观察讨论:这两张表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

  (这两张表统计的项目都是一样的,但调查的对象不同,每项的数据也不同。)

  (2)提出问题:最喜欢看书的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多多少?

  最喜欢踢球的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多多少?

  ……

  (3)引发冲突:两张表不方便比较,有更好的方法使男女生各项对比更方便?

  3.合并表格,揭示课题。

  (1)合并表格,认识“表头”。

  (2)比较表格:这张统计表与合并前的统计表有什么不同?

  (3)揭示课题:复式统计表。

  4.解读信息,体验优势。

  这张表包含哪几项内容?根据上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男生最喜欢哪种活动的人最多?女生呢?

  (2)参加调查的一共有多少人?

  (3)你对调查的结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新课教学的主体,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从复习二年级上册学过的单式统计表入手,把握学生知识的起点,通过对比分析,引发学生内在的认知冲突,从而产生合并创造一个更简洁的表格的欲望,真切地感受到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和必要性,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三)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1.课件出示教材第37页“做一做”。

  (1)全班讨论,集体收集数据。

  (2)记录数据,小组讨论分析。

  (3)解读信息,完成三个问题。

  2.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练习八第1题。

  思考:这个表格与例题相比有什么不同?怎样阅读表格?

  引导学生根据表格结构有序地阅读信息,在此基础上完成本题辨析。

  3.课件出示教材第39页练习八第2题。

  4.设计活动(课件出示对应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巩固运用复式统计表,在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回顾总结,积累经验

  1.回顾课堂,畅谈收获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2.新旧对比,积累经验

  复式统计表和单式统计表相比有什么不同?它有什么优势?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总结、畅谈收获让学生重温回顾本课内容的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深化统计思想,享受数学的简洁美。

  (五)布置作业

  教材练习八第4~6题。

《统计》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第105页例2和106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让学生在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并学习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统计、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采用讨论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绘制统计图并发现数据中体现的问题。

  2、结合统计图,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在练习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统计、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教育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会绘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探究发现教学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对比图例,引入新课。

  1、出示统计表

  我国1997年和1999年自然保护区数量统计表年 份国家级省 级市 级县 级1997年124392843261999年1554021384492、出示统计图

  提问:根据一张统计表,老师画出了两张统计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张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

  师:图2这个条形统计图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刚才通过两种复式统计图比较,我们知道横向复式统计图与纵向复式统计图只是形式上的不同,在其他方面都是相同。如果数据的种类不多,但是每类数据又比较大时,用横向统计图表示较为方便。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例2

  1、谈话引入:同学们,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人家里都买上了小轿车、面包车。同时,还有大客车、货车等车辆给人们提供了不少的方便。为了给这些车辆停车带来方便,我们会修建很多停车场,让不同类型的车辆停放在停车场的不同位置。那么,如果你是停车场的管理员,就要对停车场的各种车辆数量进行统计,然后从统计的数据中收集有用的信息。如何才能更好地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呢?这就要用到复式条形统计图。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2、课件出示例2统计表

  ①提问:请大家说说从这张统计表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教师:这是一张复式统计表,根据统计表我们可以知道有甲乙两个停车场,分别停有轿车28辆和24辆,面包车12和10辆,大客车6辆和7辆,货车4辆和3辆。

  ②教师引导:通过这个复式统计表,我们可以绘制出前面对比过的那种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出示待补充的统计图)

  教师:你能把它补充完整吗?

  ③教师:在三年级时我们已经学过横向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前一节课我们又学习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请大家利用这两个旧知识尝试补充完成例2的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分发学具——出示统计表。

  学生根据统计表独立补充完整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④教师:老师也根据统计表制作了一张统计图,大家来看一下。

  课件出示补充完整的统计图。

  教师:请同学们对比观察自己绘制的和老师绘制的统计图,说一说我们在绘制统计图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师归纳并板书:

  条形粗细要均匀;甲、乙两个停车场辆数的'图案要不同;写好数量;写出统计图的标题。

  ⑤根据绘制统计图需注意的问题,小组间展示交流,互相评价绘制的横向复式统计图。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间将各自绘制的统计图进行展示交流,共同评价小组内绘制的每张统计图,并对小组内的每张统计图进行评等。评等分a、b、c、d四个等级。

  ⑥请几位学生在全班展示交流自己绘制的横向复式统计图,同时师生加以评价。

  3、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根据这张统计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还能发现哪些信息?

  4、请几位学生在班内汇报、交流。

  师归纳:通过甲乙两个停车场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两个停车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轿车停放的数量较多,由此可以初步断定其他停车场中轿车的数量也是最多,或者在整个社会所有车辆中轿车的数量也是最多的。

  三、实践应用,巩固深化。

  指导完成106页的“做一做”

  1、让学生独立完成这张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1985年甲、乙二个地区降水量各是多少?20xx年呢?

  3、根据这张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信息?有没有什么建议?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相机出示:绿化多——树林多——降水多——树林茂盛……形成良性循环

  师归纳:根据图中信息发现绿化搞得好,树木就多,树木越多就能带来更多得降水,树木就更茂盛,能够形成良性循环。为此,我们要积极进行绿化活动,努力把我们周围的环境绿化好,保护好。同时,我们要争做一名环保小卫士,大力宣传环保知识,积极参加环保活动,勇于制止破坏环境的行为。环境保护,人人有责。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

  课件出示: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

  我们要:热爱自然 保护环境

  四、全课总结,学生质疑,自我评价。

  1、让学生说一说这堂课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2、教师:课要结束了,老师想问你们对自己这堂课学习满意吗?并想做以整理、统计、分析(课件出示统计图)。统计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教师根据统计的数据制作自动生成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生共同分析收集到的信息。

  五、作业

  练习二十的1、2题。

  板书设计:

  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1、条形粗细要均匀

  2、复式的两个图案要不同

  3、写好数量

  4、写出统计图的标题

《统计》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经历读统计图、交流信息、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认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

  3、在读图的过程中,感受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的特点,体验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达和交流。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能运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设计思路:

  现代教学理论观点之一就是强调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要想让学生主动参与并乐在其中,就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这一课中我千方百计的设法启动学生的内在动力是他们产生学习的热情,主动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

  1、 情境创设贴近学生的实际,让他们想说、乐说,从而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自然复习旧知后水到渠成引出新知。新教材的应用很注重情景的创设,对旧知的复习渗透很少,而条形统计图这部分知识却是在一二三年级以学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复习旧知很有必要性。

  3、 新授的内容是在学生发现问题、合作探索、解决问题中进行的,知识的获取靠学生的实验、分析、推理,因此要给与学生宽松的活动、交流的时间。

  4、 数学知识来源生活,又应用到生活中。让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应用与生活数学,又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既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又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我曾经和三小的同学有过一次愉快的合作,同学们的聪明、勇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能再次和同学们一起经历40分钟的学习与探索,老师非常高兴。在四年级我们已经学习了很长一段时间了,我想你一定有千言万语想对你的班主任说吧!今天借这个机会把你最想对班主任说的一句话说给我们听好吗?(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感情)(将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抛给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学生便能迅速的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听了同学们热情洋溢的话语,我很受感动,我想你们的班主任会为有你们这样的学生而骄傲。那么你们能很快的告诉我有多少同学发言了吗?要想知道这个数据,需要用到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呢?——统计。

  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统计呢?(生答)师:真不错,同学们想出了不同的方法,老师建议咱们以小组为单位,以你们喜欢的方法。统计一下发言的人数好吗?

  师出示统计表,学生汇报。(复习旧知与情境创设融为一体,使学生启动内在动力产生高涨的'学习热情。)

  二、新授

  我们已学会了将原始数据分类整理成统计表,那么这些数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展示?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教师出示统计图:首先观察这幅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一格表示一个单位,板书)能不能把刚才统计的发言的同学人数在这幅统计图中展示出来呢?师涂学生说,看。

  师:出示大相小学四年级同学发言统计表让学生观察这一组数据40、45、35、40、48,这两组数据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观察汇报(两组数据的比较让学生发现问题从而明确较大的数据为新知埋下伏笔。)

  师:你能用同一幅统计图表示出这一组数据吗?

  生观察

  师:格不够,怎么办?

  生分组讨论后全班交流汇报(统一一个格表示5个单位最合适)

  师:观察40、45、35、40、48这几个数其中40、45、35都是5的倍数而48不是5的倍数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学生讨论并解决问题(给学生宽松的交流讨论的时间,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感受学习的快乐,品尝成功的喜悦。)

  教师明确:当不能涂满格时,看一个格代表几个单位,然后把一个格平均分成几,取其中的几份。教师演示把一个个格平均分成5分,涂其中得3份。

  师:我们一起扫清了障碍,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把统计图涂的既整洁又美观。

  全班交流展示老师、学生各给与评价或一句鼓励的话(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给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的同时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师:1、通过刚才我们完成统计图相信你从中一定获得了更多的数学信息,能说说吗?

  师明确:条形统计图最大的特点就是直观、简洁的告诉我们信息,当数据比较大时,我们可以采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方法来表示。

  2、根据这幅统计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谁来帮他解决?

  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三、巩固练习,发展新知

  (一)试一试

  1、出示老年活动中心老人活动统计表,问:看后你有什么感受?

  2、观察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明确后独立完成,教师要重点指导学困生

  (二)在日常生活、生产中进行统计时往往有很多比较大的数据,而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这些数据时可以采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方法来展示因此条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你还知道在我们身边有哪些事物还可以采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吗?学生畅所欲言后教师加以补充并出示相关的统计图。(这个环节的安排是让学生挖掘身边的数学,便于学生理解,藉以取得学习数学所必须的感受和生活经验,体会数学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理念。)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四、全课总结

  我们会看统计图,更重要的是通过分析统计图获得了很多知识。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了什么,而是我们如何知道,孩子们运用我们的智慧去感受、去发现、去探索,你就能从数学中得到无穷的知识,无穷的乐趣,希望大家都做生活的有心人。

  五、作业:

  你对今天的这节课是否满意?(选择:满意、不满意、还可以)通过调查制成统计图。

《统计》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第九册第79—81页例1、练一练、练习十八第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通过自己喜爱的情境学习数据整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2、使学生感受数据地整理过程,通过自主性学习 ,学会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并学会分析条形统计图,能从中获得简单的信息;

  3、培养学生脱离老师的讲解、自主学习,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应用意识,体验与同伴的合作探索、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并从中进行观察、分析。

  教学准备:自主性学习平台、课件、液晶投影仪、实物投影仪、统计表格、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一年中有哪些日子是你感到特别高兴的呢?

  生:————

  师:生日对每个同学来说都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谁来告诉老师你的生日在哪个季度?(学生举手发言)这么多同学都想告诉老师,可老师记不住,老师还想了解我们班在各个季度过生日的人数情况,你能帮老师想个办法吗?

  生:———— 师相机板书:统计

  二、 调查分析,探索新知

  师:那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统计呢?

  生:画“正”字、打“√”————

  师:方法很多,哪种方法最简便呢?

  生:————

  师:统计的时候还要注意什么问题?

  生:————

  师:现在请班长来帮助老师一起统计我们班同学生日的时间。

  (出示黑板上的统计表:第一季度生日的同学请举手,班长记录人数;第二季度生日的同学请举手,班长记录人数———。统计的时候不要忘了把班长自己也要统计在内。)制好表后再合计一下,看看总人数是不是等于全班人数。

  师:这就制成了一张五(4)班同学生日的时间统计表。现在从这张表中可以看出在各个季度过生日的人数,那整理出来的数据除了可以制成统计表外,还可以制成方块图,现在老师这里也有一张统计表,(课件出示)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制成一张方块图。(课件出示)

  师:从这张图中可以看出哪些信息呢?

  生:————(图中一个方块表示5人,第一季度12人,就画两个方块和一个表示2人的小方块,用方块来表示人数。)

  师:在生活中方块图很少用到,我们一般常用条形统计图。

  三、 制作条形统计图

  那么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制作条形统计图,板书:条形统计图

  下面就请同学们跟着电脑老师来学习,想一想制作条形统计图可以分哪几步,应该注意什么,电脑老师会通过耳机悄悄地告诉你的。

  (学生操作电脑,课件演示制作的步骤)

  师:通过刚才和电脑老师的交流,你知道如何制作条形统计图呢?有哪些步骤?自己可以先轻声地说一说。

  生:———— (点2名学生自己说说)

  师:那在制作的过程当中还需要注意什么呢?

  生:———— (在横轴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直条的宽度要一样,间隔的大小也要一样;纵轴上每一小格的数据要恰当)

  重点:横轴,确定直条的宽度、间隔;纵轴,一小格表示的数量。一般把纵轴平均分成5—6份。

  师:看来,大家跟着电脑老师学得真不错,那同学们能否尝试着将黑板上的这张统计表也用统计图表示呢?画在老师发下来的那张练习纸上。

  (学生画图,画好后,选一名优秀学生的统计图投影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并让他说说是怎样画的;再选两名学生的有缺点的作品也投影展示给全班同学看,一起分析有什么不足之处)

  四、 分析条形统计图

  师:刚才同学们自己制作了条形统计图,那我们还要学会分析统计图。分析统计图时一般从上往下,先分析图中各部分的名称和表示的意义,然后思考从图中还能获得哪些信息。下面请同学们看着电脑老师是怎样来分析这张条形统计图的。(介绍方法:只要你的鼠标点到那,就会出现这部分的名称和意义)

  (学生操作电脑,分析统计图,可以一边分析一边讲讲)

  师:通过刚才的分析,你可以解决下面的问题吗?(课件出示问题)

  生:————(点名2位学生说说)

  (学生制作的统计图)

  师:下面老师就让大家来进行比赛,看哪组的同学说得又对又快。

  1、(投影学生画的统计图)师:我的手指到哪一部分,请你说出这部分表示的意义;(老师指,学生抢答)

  2、师:通过刚才的分析,你能回答老师提出来的问题吗?(师提:哪个季度过生日的人数最多,是几人;哪个季度过生日的人数最少,是几人)

  3、师:那同学们觉得是从统计表中还是从条形统计图中更容易看出这些信息呢?(生答)

  师:老师还带来了很多的资料,请同学们看一下(课件出示资料),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相比,有什么优点呢?

  生:————

  师:(小结)运用条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直观、形象,便于分析和研究问题。 师相机板书:直观、形象

  师:从这张统计图中你还可以得到其它信息吗?

  生:————(学生讲比多少)

  (书后的练习)师:老师这里还有一张我国四大淡水湖面积的统计图,(课件出示)你能说说图中各部分的名称和表示的意义吗?同桌之间相互说说。(点二名学生上来说说)

  师:那从这张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呢?先自己说说,再“专题讨论”让学生输入得到的信息。

  生操作。

  五、 总结

  师:通过这堂课和电脑老师的交流,你学到了哪些本领呢?

  生:————

  六、 课外延伸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制作和分析条形统计图,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会看到一些其他类型的统计图,(课件出示折线、饼形统计图)如折线统计图、饼形

  统计图等,那么我们以后还会学到更多有关统计图的知识,最后请同学们到网上去查一些有关统计图的资料。

  七、 巩固练习(课后练习)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并从中进行观察、分析。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条形统计图,对于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分析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给学生的思维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数学问题生活化,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思维发散能力。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比较成功的有以下几点:

  一、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理念之一。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这节课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并没有直接选用教材上的五(4)班统计表这个内容,而是采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生日着手,从整体上创设了一个统计我们班同学在各个季度过生日的活动这样一个情境,通过复习旧知识(小统计),力图从真实的生活中提出问题,感悟统计活动的目的使学生从内心感受到有必要去进行统计,很自然的进入了调查统计的环节,从而引入课题。因为这是一个孩子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所以能吸引学生,将学生迅速的引入情境之中。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的生活素材来进行教学,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密切联系,变传统的“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学数学”使数学课富有浓浓的生活气息。

  二、 运用电脑,自主探究

  教学的第三个阶段,是制作条形统计图,教材上主要是要求学生会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学不但因两者有不可分割的渊源,互为依存,而且这种整合也是数学应用思想的延续和发展。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自主性学习”平台,课件循环演示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步骤,并附有教师的讲解,让学生脱离老师的讲解、自己尝试着学习制作,更直观、形象,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和意识。学生通过操作学习,尝试着自己来制作条形统计图,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还可以再仔细观察课件的演示过程,其中在制作过程当中有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也采用多媒体技术加入录音,这是一般课堂所不能实现的。在学习完条形统计图的制作后,就要来学习怎样分析,这部分的教学还是让学生跟着电脑自主学习,可以反复地操作,加深学生的印象,从而举一反三分析其它的条形统计图,学生将自己的见解通过键盘输入,发送到教师机,让全班学生都可以体会到。自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是学生进行“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基础载体。学生能学的教师绝对不讲。借助于“自主性学习”平台这一软件载体来学习统计图的制作、分析,通过信息技术的链接、转换功能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观察、比较、思考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且丰富了原有的知识结构,增加了对知识深层面联系的感知。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的五种需要,最高层的需要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虽然每个学生的学习背景和目标不同,但都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意识和自身价值实现的愿望。从搜集统计图,到认识各种统计图的作用,再到制用统计图,评价优劣等等,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学生参与,在相互学习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层面上得到了不同的收获,在切磋中学会了用各种方法来学习,打开了学习的视野,既有全体学生的全面提高,又不乏个性智慧的闪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加上信息技术所创设的广阔舞台,使学生各施其能。比如,对于计算机,有的学生擅长上网搜集,有的学生善于制作图表,有的学生热衷于分析统计图等等,其所表现程度有一定的开放性,很难有标准的答案,倒是随处可见闪光点。各个学习环节上各有所长又得到相互弥补。

  三、师生关系,重在交流

  在课堂师生人际关系上,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自己的亲密朋友,平等相待,和蔼可亲,本堂课中老师与学生一起进行统计、交流,课堂上流露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营造一个和谐、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教师不以权威者自居,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情感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平等的信息。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自己朋友,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敢说敢想,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使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总之,本节课最大的收获是通过教学形成了对该类知识点的教学模式:观察统计图表——自主探索制作过程——制作统计图——分析统计图——解决问题。

  反思这节课的不足主要是:

  (1)在小组交流的形式上可以再多方位一些,发言面可以再广一些。在学生制作条形统计图时,除了现场统计的内容,还可以增加一些分散的数据,让学生通过挑选同一类型的数据制作统计图,这样对学生分析的能力又是一种提高。

  (2)本节课在教学评价方式上略显单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多一些,缺少生生之间的评价。如学生独立制成五(4)班同学生日时间统计图时,可以组织学生之间进行评价,如“她画的怎么样,你能评价一下吗?”“你认为哪位同学画得最好?”把评价的权力交给学生,及时激励学生。

  在今后,我将不断学习,以课改精神为指导,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反思教学行为,勇于改革和创新,扎扎实实上好每一堂课,努力成为一个学生爱戴的好教师。

《统计》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在读统计图,分析、比较统计图的特征的过程中,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

  2、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征,能读懂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回答有关问题并进行简单预测。

  3、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在表述和交流数据中的作用,能从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

  教学重难点:

  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征,能读懂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回答有关问题并进行简单预测。

  教学过程:

  读统计表

  1、让学生读五次人口普查统计表。

  2、交流从表中得到的数学信息。

  读统计图

  1、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读两幅折线统计图。

  2、看图回答问题

  (1)这两幅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从两幅图中分别了解到哪些信息?

  (2)我国男女人数的.差距有什么变化?你从中想到了什么?

  (3)我国人口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预测一下:到20xx年我国人口大概是多少?

  (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完成统计图

  1、看书,让学生了解表中的内容。

  2、观察未完成的统计图,了解图中不同颜色的点表示什么?

  3、完成统计图。

  4、交流,展示。

  5、看图回答问题。

  6、鼓励学生提出其他问题并解答。

  练一练

  1、先读统计表,了解表中得数据信息。

  2、提出制图要求,鼓励学生尝试完成。

  3、交流展示。

  4、看图回答问题,并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进行解答。

《统计》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选形象大使的活动,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2、能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3、能根据要求把复式条形统计图补画完整。

  过程与方法

  1、能对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根据已知数据作出合理的预测。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以及与他人交流、讨论的能力。

  态度、情感,价值观

  能感受到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

  教学重点:

  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

  能根据要求把复式条形统计图补画完整。

  教学方法:

  谈话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1、明年我们学校要召开一次规模较大的运动会,学校想在下面两位获世界冠军的运动员中挑选一位做这次运动会的形象大使。

  (出示运动员田亮和李杰的相关图片),问:认识吗?

  2、你希望谁担任这次运动会的形象大使呢?

  学生各抒己见。

  3、看来同学们的意见各不相同,那么我们到底该请谁?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渗透统计的必要性,及统计的一般方法。

  二、复习单式条形统计图,为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学习做好铺垫。

  1、(出示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说说单式条形统计图由那些部分组成?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名称

  横轴

  纵轴

  直条

  2、从这二幅图中同学们能够直观看出五年级各班同学更希望谁来做形象大使吗?

  3、根据学生讨论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复式条形统计图

  三、探究新知,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一)、(出示复式条形统计图)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异同点。

  1、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

  2、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重点强调图例的作用。并板书:图例

  (二)、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过程。

  1、那么究竟怎样制作这张图呢?学生小组之间交流讨论。

  2、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

  3、学生看课件演示,了解制图全过程。

  师演示课件,学生观察作图的顺序和方法。

  (三)、分析统计图、总结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势。

  制作条形统计图的目的是为了直观的获取信息、分析数据。

  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五、课堂反馈练习。

  1、某商场一季度冰箱、取暖器情况统计图,缺少图例。

  学生从冬天取暖器卖得较多,并且随着气温的增高,销量逐渐减少。可以分析一下哪一种直条表示冰箱台数,哪一种直条表示取暖器台数。

  2、某超市甲、乙两种品牌饮料的销售情况统计图、没有涂色并缺少直条上的数据。

  学生根据要求分析出那些直条代表甲品牌,那些直条代表乙品牌,然后在直条上添上数据,最后分析如果你是经理人,你今后会怎么办?

  六、自己动手,按要求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1、(出示本课主题图)这是第一活动小组同学的投球情况统计表。你能根据统计表,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吗?

  2、学生绘制,师巡视。

  3、实物投影展示,学生进行评价。

  4、你从图中获取了那些信息?

  5、说说为什么纵轴0~8之间用折线?

  七、总结。

  八、作业:完成本课《实践活动》。

《统计》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p59、60 “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理解单式与复式统计图的异同,并能在有纵轴、横轴的图上用复式条形表示相应的数据。

  2、使学生能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有关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以及与他人交流、讨论的能力。

  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经历统计的全过程,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

  教学重点:

  能把简单的复式条形图补充完整,并分析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同学们,你知道我们学校六年段共有多少人吗?其中男女生又有多少人呢?我们的班长了解了各班级总人数情况,并将了解到情况制成了以下单式条形统计图,(出示条形统计图)学生观察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吗?

  二、设置悬念,认识复式条形图的重要性

  1、老师说班长收集的数据还不够完整,原因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联系生活想一想。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很容易想到,各班人数分男女生,只统计班级总人数是不够的。这样就很自然的引入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2、出示第二次收集的数据。追问:如果继续用一个直条表示一个班级的人数还行不行?显然仅仅用一种直条,表示两种不同的数量是不行的。

  三、借助多媒体,自主学习复式条形图

  1、学生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如何制作?

  2、师借助课件展示制图过程,学生观察作图的顺序和方法,学生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学习体会,重点强调图例的作用。

  3、师:从图中你能看出什么?(标题、日期、单位、横纵轴、不同的直条图、图例以及纵轴表示的.单位大小等),为何选用两种颜色的这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有何不同?我们把这种条形统计图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

  四、分析统计图、总结复式条形图的优势

  制作条形统计图的目的是为了直观的获取信息、分析数据。

  1、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小组讨论,汇报。(各班男女生人数不同等信息)由此可以看出,复式条形统计图不但能看出各班男女生人数的多少,还便于分析和比较。

  2、 看图分析

  球类比赛中,在边线发球时,有单手投球,也有双手投球,根据你的经验,你认为单手投球远还是双手投球远?(学生各抒己见)

  出示课本59页的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评价一下,哪一种更便于比较两种投球方式的投球距离?

  纵轴每格代表几米?最下面一格为何用折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后,相互交流。

  纵轴每个单位表示0.5米,最下面一格用折线表示省略。)

  从上面的复式条形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学生根据统计图作出合理的结论)

  3、紧接着出示一个小练习

  课件出示:某商场一季度冰箱、取暖器情况统计图,缺少图例。

  学生从冬天取暖器卖得较多,并且随着气温的增高,销量逐渐减少。可以分析一下哪一种直条表示冰箱台数,哪一种直条表示取暖器台数。

  4、完成课本60页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重点了解学生能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五、深入生活,做小小统计人

  在研究过程中,同生们发现实验小学六年级的女生比男生多。

  这是特殊情况还是普遍现象呢?有兴趣的同学利用课外时间调查其它年级的情况,并制作统计图。说说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六、总结回顾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想法和体会?

《统计》教学设计11

  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第一课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根据统计图提出和回答问题并能根据提供的信息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教学难点: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教具准备:

  课件、直尺、水彩笔、两种颜色的纸板条、

  课前谈话:

  认识我吗?通过我们上节课做游戏,我了解了你们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听到老师的夸奖什么心情?不用回答,老师从你们的'表情已经看出来了,你们的心里一定是美滋滋的,高兴极了是吗?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走入课堂吧!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现在老师想知道我们班共有多少人?其中男生多少人?女生多少人?(你们知道吗?那么,我们就现场统计解决吧!将数据填入统计表中)。

  2、你们填写的是一张什么表?(统计表)下面老师也带来了一组某地1985~2000年城乡的人口数量统计表(课件:例1统计表)

  3、从这张统计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4、谁最多,谁最少,除了统计表,有没有更形象,更直观的方法呢?(统计图)

  5、太巧了,和老师想的一样,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和统计交朋友,(板书)

  二、单式条形统计图复习: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想统计图是什么样的?(课件演示)①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②数字不写行吗?③还缺少什么?(标题)

  2、那你能把这张统计图绘制完整吗?现在就请你和你的同桌商量好,你绘制的是城镇,还是乡村的统计图?(选好了吗)接下来挑战开始,比比谁最先、最出色的完成任务!

  3、让学生独立说是怎么绘制的?再请其余学生评价。怎么样?

  4、刚才绘制的统计图都是直直的、条形的,这样的统计图叫“条形统计图”

  三、教学复式条形统计图:

  1、(课件显示两张统计图)老师也制好了这两张统计图

  2、刚才只有两组数据,如果有3组呢?那要画几张条形统计图?4张?5张……你有什么感觉?(停顿)那么,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如果把两张统计图合成一张统计图)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3、如何把两张统计图合成一张统计图呢?(独立思考—同桌交流讨论)

  4、学生汇报(教师演示改进)

  ① 这两个条形图分开画好,还是合在一张图好?为什么?(挨着比较起来更方便些)

  ② 变颜色:当学生说颜色变一变时,(故意装傻)他说了什么?怎么变?为什么要变颜色?你们觉得有道理吗?那我没有颜色行吗?(空白)可以吗?我们选择其中一种,这样行吗?对啊,都用同一种颜色就分不出哪个表示城镇?哪个表示乡村?

  ③ 除了用颜色区分,还有别的方法吗?(条纹…)为了区别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或者条纹来表示。现在我们都知道了,要使其他人也明白,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呢?(标出图例)

  ④ 加图例:同学们真了不起!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他们想出的方法和大家是一样的,在统计图的右上角(课件显示)用图和文字加以说明,他们把这个叫做统计图的图例,“图例”是视图者能够看懂统计图的关键,所以,人们在绘制这种统计图时,往往要先确定图例!

  ⑤ 标题:完整了吗?(标题)

  5、像这样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数据进行统计而制成的统计图,叫复式条形统计图(板书)

  6、观察比较区别:在我们四( )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制好了这张完整的复式统计图。下面,请你们静静地观察,这个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7、课件出示统计图:通过读统计图,你想到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有什么启发?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人口不断转为城镇人口,因而乡村人口不断减少,城镇人口不断增加。

  8、我们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四、巩固练习:

  (1)同学们,我们学到的知识就要学以致用,下面老师想知道你们对于语文、数学、英语和电脑,更喜欢哪个学科呢?(全班分成4组)

  第一步:小组内调查的,并把调查的人数填在2号作业纸上的统计表中。

  第二步:请根据你们收集到的数据制成复式统计图。(要求一人执笔,其他同学监督。)

  (2)欣赏学生作品(每组一名学生拿作品在实物投影上展示)

  ① 正确评价这组同学制的怎么样?(同意不同意这位同学的评价)

  ② 老师在这张作品上送一个笑脸

  让其他同学认为自己的作品上能送笑脸的请自己表扬自己

  2、拓展练习

  (1)同学们,今年在我们国家有几件大事发生,那么,令全世界瞩目的是什么事吗? (课件出示:北京奥运会图象)

  (2)教师配合图片解说:(这就是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五环”代表着世界五大洲的和平和团结,来自世界各地的204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这次盛会,大会共设立了958枚奖牌,其中金牌302枚、银牌303枚、铜牌353枚,在这次异常激烈

  的角逐竞争中,究竟花落谁家了呢?)请看:北京奥运会进入前四强国家的金、银、铜

  牌统计表。(同学们能根据统计表画出复式条形统计图吗?请大家绘制在3号作业纸上。)

  北京奥运会进入前四强国家的金、银、铜牌统计表

  金牌数/枚

  (3)观察你画的复式的条形统计图,你能从图上发现哪些信息?

  (4)请你预测一下,我国代表团在2012年第30届英国伦敦奥运会上将有什么表现吗?

  (5)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经结束了,距离2012年伦敦奥运会还有不到四年的时间,通过分析,你想对祖国的运动健儿们说些什么?

  (6)让我们再一次回顾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健儿们的风采吧!(课件出示:配乐欣赏图片:)

  五、归纳总结:

  1,这些运动健儿们都是靠他们的奋力拼搏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老师希望:你们能像他们一样,充分利用生命的每一分钟,好好学习、健康成长,将来有能力在不同的领域为我们的祖国争光、添彩!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看来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作用可真大!生活中很多需要统计的问题,了解了我班的男女人数。课后,把我们四年级()班同学在双休日活动的男女生人数制成一份式条形统计图?并分析数据,看你能发现什么?

《统计》教学设计12

  授课时间:09.11.19

  授课人:刘兵

  年级:小学二年级

  学科:数学

  教学内容:第七单元《统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根据统计图表提出和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的每格代表2个单位。

  教学思路:

  这节课的重点是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根据统计图表提出和回答问题。在重点的突破上我设计选“最喜欢的小羊”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参与。因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学的题材来自生活,来自学生熟悉的事情,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了从事数学活动机会,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从而达到了真正的理解和掌握。

  本节课的难点是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的每格代表2个单位。在难点的突破上,我预设问题,学生用我所发的统计图统计时用1格表示1单位不够,怎么办?学生通过讨论想出办法。通过预设问题,学生不但回忆了旧知,更重要的是亲自感觉到统计的数据比较大时,还用1格表示1个单位就不方便了,从而理解和掌握了为什么要1格表示2个单位,同时,为以后学习1格表示更大的单位打下了伏笔。

  教学的主要手段是设计与学生密切关注的问题进行统计(选取“最喜欢的小羊”,最喜欢的体育运动)。整个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生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只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资源的使用上,充分利用投影仪和自制的简单课件。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投票单,统计表,方格纸,投影仪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师生互相认识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吗?那你们都喜欢看哪些动画片呢?(学生自由发言)预设:如果有学生说到《喜羊羊和灰太狼》,老师顺势就说自己也比较喜欢这部动画片,便又提问:你们都喜欢他们当中的哪一个角色呢?(指名回答)一听到你们的回答呀,有那么三只羊就发生了争吵,为什么呢?(课件出示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的图片)因为他们都说自己是最受小朋友们喜欢的那只羊,于是他们又找到了村长来帮忙解决,你们说村长能解决这个问题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于是村长就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帮他这个忙,在这三只羊中,请你们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小羊。

  2、这三只当中,到底哪一只才是你们最喜欢的.那只小羊呢?我们应想个什么办法呢?(学生出主意)

  揭示课题:同学们刚才所说的都是统计的方法

  板书:统计

  (二)确定方案,收集数据

  1、投票环节每人领到一张选票,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只羊。(注意,每人只能选一只羊)

  2、让小组长收集选票。

  3、计票选票收集好了,现在你们知道它们各自的得票数吗?要知道每只羊的得票数还要把选票进行整理。

  (三)整理数据,分析结果

  1、学生说一说自己准备怎样记录他们的票数?

  2、教师进行唱票。

  3、下面的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也可小组合作(抱票的过程中,要时刻提醒学生要仔细听,认真地听报出来的结果,不要计错,同时到学生中间去看看,学生采用的不同方法,以便接下来的分析反馈)

  4、记录好后,总结每只羊的得票数。

  5、让学生把整理好的数据填到课前所发的统计表中。

  6、学生填完后,投影展示一两位同学的统计情况。

  预设:学生可能有画勾,画圈,写数字。

  教师可以用板演的方式,适时介绍画“正”字的方法,让学生比较哪种计票方法最合适。最后让学生得出哪种方法最好。介绍正字方法的好处:为什么要选择“正”字呢,因为正字有5笔,我们五,十,十五,二十的算比较方便。“正”字的笔画不是横就是竖,所以用起来比较方便。

  小结:画“正“字的方法在生活中经常使用并且又方便,在这里哪只羊的数量增加1,就在那只羊的名称下面加一画。合计的时候如果是画正字的话算起来会非常的方便,你们发现了吗?

  7、师:在生活中为了更清楚,更美观地表示统计的结果,我们还可以把它制成条形统计图。

  8、学生拿出课前所发空白统计图,同时投影空白统计图,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1)这张统计图上有多少格?(10格)

  2)可是如果他们有的票数超过了10票怎么办呢?(学生分组讨论想出办法)

  9、讨论完后,学生分组汇报讨论结果

  10、师小结:当统计的数据较大时,我们可以用一格表示2个单位。

  提问:如果统计的数据更大一些我们可以怎么办?

  11、师生共同把空白统计图的数据填上。

  1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把统计图作好。

  13、展示学生所画的统计图,师生共同进行评判,(特别是单数票时怎样画,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14、说一说,从这张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指名回答)。

  15、师小结:经过学生们收集票数、整理票数、统计票数,××羊得的票数最多,它当然也就成了最受小朋友喜欢的羊了。

  ()拓展延伸、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刚才学得非常认真,辛苦了!老师还想在你们班做一个调查,老师这儿给大家提供了三项体育运动项目:跑步、跳绳、游泳,你们最喜欢什么体育运动?

  1、让学生想办法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选择举手表决,班长点数,老师记录)。

  2、学生翻开课本95页,根据整理得统计表完成“做一做”

  3、展示学生所填的统计图。(师生共同订正)

  4、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5、布置作业:97页第二题

《统计》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第一层:认识并会看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意义,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班上有待提高型(约占总数的15% )的学生能达到。

  第二层:用比较的方法发现并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有较强的解读信息、重组信息的能力。发展型60%的学生能达成。

  第三层:对扇形统计图的绘法有所了解。不仅只关注统计结果,更要在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实事求是、严谨科学的态度。超前型25%的学生能达成。

  第四层:德育教育:通过调查学生体重,教育学生要养成合理饮食、坚持锻炼的良好生活习惯。同时还要教育学生热爱祖国。

  教学重难点:比较发现扇形统计图的优点。

  教学过程:

  一、呈现信息,提出问题。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肥胖在我国正在逐渐成为一种突出的流行病,而且在青少年人群中尤为突出。明明对五年级一班学生的体重情况进行了调查。数据如下表:

  体重类型营养不良较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肥胖人数5,7,13,3,4占总人数的百分比15.6%,21.9%,40.6%,9.4%,12.5%,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从中明白什么?

  二、描述数据,分析数据,认识扇形统计图

  1、用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全员参与)

  师:不同体重类型的人数情况怎样呢?怎样能看得更清楚呢?

  生: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

  师:那就自行操作完成吧。

  生:操作。

  师:谁上来展示一下你的作品?这样整理有哪些优点?

  生:很清楚直观表示出每种体重类型各有多少人。

  师:怎样能表示出每种体重类型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这需要用一种新的.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2、介绍扇形统计图的绘法。(超前型学生简要了解)

  师:扇形统计图的绘法虽然不需要大家掌握,但最起码要知道是怎么回事。绘制扇形统计图时,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比。各扇形大小的确定是根据圆心角的度数。

  3、引导学生从扇形统计图发现信息。(全员参与)

  师:仔细观察扇形统计图,从中你能发现哪些信息呢?

  生:回答。

  4、对比发现。(发展型学生)

  师:比较两种统计图,你有什么话要说?

  生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生2: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与总数的关系。

  师:那能说说扇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吗?

  生:能清楚表示各部分与总数的关系。

  师:在具体情况中应该怎样选择用哪种统计图呢?

  生:要表示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用扇形统计图。

  师:实际应用时看来要根据需要灵活合理选择统计图。

  (德育教育):通过列表法整理数据,学生了解到有一大半学生身体不够健康,从而教育学生要合理饮食,加强锻炼,以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同时,告诉学生现在初中考高中,无论是超出或低于正常体重,差1斤减1分。

  三、自主练习,巩固内化。

  1、全员参与:书105页第1题。让学生先自己阅读统计图,然后与同伴说一说发现了哪些信息。交流时重点说说各部分所表示的实际意义。使学生对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有简单了解。教育学生:我国有56个民族,我们是一个大家庭,加强民族团结尤为重要(第一个扇形图)。

  通过观察扇形图,教育学生我们现在所处的年龄段占我国人口很大的比重,所以我们肩负重任,应该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建设做贡献。

  2、独立解决第2 、 3题。

  3、第4题,先让学生说说各部分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再让学生对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所占的百分比分别进行比较,明确百分比大的其含量就高。

  4、第5题分层练习:出示扇形统计图后,问题分三个层次出现:

  一层:如果五年级共有400名学生,你能提出两个问题并解答出来吗?

  二层:如果喜欢排球运动的有30人,你能提出两个问题并解答出来吗?

  三层:如果喜欢篮球和足球的共有120人,你能提出两个问题并解答出来吗?

  你自行选择适合自身水平的题目进行解答。

  小结:无论选择哪层题,从计算结果上看,你认为学校应该组织哪种球类比赛?理由是什么?

  四、全课小结,分层布置作业。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发现?课后请同学们找找扇形统计图在生活中有哪些作用,有能力的同学找找三种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对比分析其理由。

  设计:xx

  执教:xx

  五、教学后记:

  多数同学对扇形统计图不是很陌生,基本达成了预定目标。班上有待提高型15%的学生能认识并会看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意义,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发展型60%的学生能用比较的方法发现并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有较强的解读信息、重组信息的能力。超前型25%的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的绘法有所了解。不仅只关注统计结果,而且在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实事求是、严谨科学的态度。除个别学生的表述不够流利完整,对意义的理解还是比较到位。更为重要的是我充分利用书中教材,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品德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统计》教学设计14

  [教学内容]

  复式统计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的意义和作用。能够准确填写完成复式统计表,会看复式统计表,并分析表中所说明的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看统计表回答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

  [教学过程]

  1.讲授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单式统计表,为了便于分析和比较,有时需要把几个有联系的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

  例3 下面是兴农小学活动课程四个小组的学生人数统计表。

  数学小组

  生物小组

  航模小组

  美术小组

  (1)观察与思考。

  ①从以上四个单式统计表中你能了解到哪些内容?

  ②如果想了解或者比较各个小组的人数情况,能不能把这4个小组的人数情况整理成一个统计表?

  为了便于比较各小组中男生和女生参加人数的情况,我们可以把它们合编成一个统计表。

  (2)分组讨论。

  想一想:统计表中怎样划分栏目才能反映各小组中男、女生的人数?

  出示表头:

  表中左上角的一个格(表头)用斜线隔成三格。“1”说明横向类别,“2”说明竖向类别,“3”说明表头右下方的空格是填写横栏和竖栏交叉数据的(有时还要注明数据的单位名称)。

  (3)指导填表。

  ①由学生独立填表,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兴农小学活动课程小组人数统计表

  年 月

  ②引导学生检验。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和验算的习惯。

  (4)根据合编后的统计表回答问题。

  ①这四个小组共有学生__人,其中男生有__人,女生__人;

  ②人数最多的是__小组;

  ③男生人数最多的是__小组;

  ④女生人数最少的是__小组。

  2.巩固练习。

  1)我国1994~1996年的粮食和棉花产量如下:

  1994年:粮食44450万吨,棉花425万吨

  1995年:粮食46500万吨,棉花450万吨

  1996年:粮食49000万吨,棉花420万吨

  根据以上数据制成统计表。

  我国1994~1996年的粮食和棉花产量统计表

  年 月 日

  提问:表中数据是否需要写单位名称?为什么?

  说明:表头中横向类别与竖向类别的位置是可以交换的。

  (2)一个书店第一季度的售书情况如下,制成统计表。

  一月份售出:文艺书1620册,科技书20xx册,工具书153册;

  二月份售出:文艺书4763册,科技书4262册,工具书425册;

  三月份售出:文艺书2835册,科技书2247册,工具书363册。

  19××年第一季度售出图书统计表

  年 月 日

  ①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并提问:竖栏标明的是什么?横栏标明的是什么?

  ②由学生独立填好统计表。

  ③引导学生检验,提问:怎样才能保证填写的数据准确无误?

  3.供学有余力的同学思考解答。

  公交汽车公司有三个车队,各队男、女职工人数如下:

  一队有男职工38人,女职工42人;

  二队有男职工41人,女职工45人;

  三队有男职工39人,女职工43人。

  根据以上数据算出各队人数和全公司人数,并制成统计表。

  (订正:公交汽车公司职工人数统计表

  ××××年×月×日

  个案部分

  一、合作探究

  分组讨论。

  想一想:统计表中怎样划分栏目才能反映各小组中男、女生的人数?

  出示表头:

  表中左上角的一个格(表头)用斜线隔成三格。“1”说明横向类别,“2”说明竖向类别,“3”说明表头右下方的空格是填写横栏和竖栏交叉数据的(有时还要注明数据的单位名称)

  二、精要点拨

  想一想:统计表中怎样划分栏目才能反映各小组中男、女生的人数?

  三、拓展延伸

  巩固练习。

  1)我国1994~1996年的粮食和棉花产量如下:

  1994年:粮食44450万吨,棉花425万吨

  1995年:粮食46500万吨,棉花450万吨

  1996年:粮食49000万吨,棉花420万吨

  根据以上数据制成统计表。

  我国1994~1996年的粮食和棉花产量统计表

  年 月 日

  提问:表中数据是否需要写单位名称?为什么?

  四、课后反思

  第一,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还应加强。一年级的学生,探究的意识和探究性学习的方法还没有真正掌握,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重视对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学会更多的学习方法。

  第二,还应加深对统计意义的理解。在“组织比赛”“饮料购买”“水果生产”这三个活动中,可以通过“老师介绍、师生共同探讨和学生独立说出统计意义”这三个过程加深学生对统计意义的理解。

  本课能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融入其中。从整体上创设了一个完整的情境,围绕"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同学们情绪高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感受到统计与生活密不可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情境的创设者、知识的引导者、活动的组织者,而参与、体验、主动获得知识的是学生自己,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学思想。但在小组调查时教师指导的不够到位,小组内同学合作得不够理想。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在学生合作等方面加强指导,注意平时的培养与提高。

《统计》教学设计15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读,画折线统计图,进一步熟悉折线统计图,学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

  2根据折线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简单的判断或预测。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画折线统计图。

  2. 教学难点:根据折线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简单的判断或预测。

  三、预计教学时间:2 节

  四、教学活动

  (一 )基础训练

  【口算】5.9-2.1 50.9-21.1 90-27 509-213

  【解答题】4.2比1.3多几?

  4.02比10.14少几?

  (二) 指导练习

  【基础练习】练习十九第4题

  认真看图,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全班交流。

  1)护士每隔6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

  2)他在4月8日12时的体温是37.5℃.

  3)他的'体温在4月7日6时到12时这段下降得最快,4月9日,12时到18时这段比较稳定。

  4)图中的虚线表示正常的体温。

  5)从体温看,这个病人的病情是好转。

  【提高练习】练习十九第7题

  在附页2绘制折线统计图。

  1)注意:在统计图里注明标题,横轴,纵轴各表示什么?单位是什么?

  2)指导学生读数据,描点,连线,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拓展练习】练习十九第6题

  第6题。

  向学生介绍沙尘暴的危害和形成原因。认真看折线图,解决问题。

  全班交流:

  ②13年以来沙尘暴总天数逐渐减少。

  ③好的建议:要植树造林,禁止滥砍乱伐树木等。

  (三)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我国近年沙尘天气发生情况一览表

  请根据上面的统计表,把下面的折线统计图补充完整。

  (1)从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你能根据折线统计图预测一下明年沙尘暴天气发生的情况吗?

【《统计》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统计》教学设计11-24

《统计》教学设计15篇03-30

统计表教学设计01-15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02-22

《统计与可能性》教学设计07-01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02-11

《统计》教学反思07-10

《统计》教学反思04-27

统计教学反思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