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作文集锦六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考作文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考作文 篇1
命题特点:
最近五年一直出新材料作文题
最近几年新课标高考多是新材料作文,因此对材料把握立意成了写作的关键。千古文章意为高,明代哲学家、思想家王夫之曾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这些都是为强调文章立意的重要。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难度较大,立意不准,则文不扣材,离题万里,满盘皆输。准确地把握材料的内涵,正确的审题立意,是作文的生命线。
新材料作文,指的是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不限文体。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它不同于以往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材料作文,也有别于有明确话题的话题作文,是介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最近五年,海南的高考语文试卷上都是这种新材料作文题。
新材料作文的这些特点,使新材料作文比话题作文更具开放性,更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自己的才华。但同时也增加了作文的审题难度。
审题方法:抓关键语句溯流寻源
鉴于材料的特点,考生在审题时要遵循以下三原则:一是整体性原则。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二是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三是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筛选的原则如下: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自己有话可说。
以下几种常用的审题方法:一是抓关键语句法。所谓的关键语句是指所给材料中议论性的语句,材料中反复出现的语句,是人与人或物与物之间的对话,转折复句“但是”后面的分句,总结句和概括句等。
二是溯流寻源法(由果析因法)。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和外在的原因。因此,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结果入手,先问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结果?然后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是多角度立意法。所给材料中有多个人或物,他们各自有自己的行为,从不同的人或物的角度考虑,可以提炼出不同的观点,立意时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并力争使文章立意新颖深刻。四是寓意(诗意)解读法。对于一些寄寓性材料,如寓言、童话、漫画、诗歌等,须透过材料的表象,进行“由物及人”、“由物及事”的联想,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内涵,从而确立论点。五是多材料的求同存异,辩证分析法。几项材料在内涵上有共同性,相通性。审题时,就是要找出材料的共同点;如果几项材料中既有正面的又有反面的,那么在审题时,首先,就应找出正反材料之间的对立点,从正反材料的对比中得到启发,提炼观点,立意成文。
实战训练:结合立意和观点布局谋篇
以20xx年海口市高考调研测试作文为例,为考生上一堂“公开课”。
例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聊天群和朋友圈中,常能看到有人津津有味地在分享地铁里、公交车上斗嘴打架的视频。视频里,当事者暴戾毕露,女的“撕衣大战”,男的“拳击比赛”,围观者要么侧目以对,要么举起手机拍照,极少有人拉架劝和。视频分享到网络上,一些看客如看动作电影一般不亦乐乎,有的人甚至从专业格斗的角度对打架者进行评论。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白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宋献良分析:上述材料中涉及两类人,一类是因为抢座、推搡之类的芝麻小事,轻则粗口相向,重则拳脚相加的人,另一类是围观或传播这类丑恶事情的人。前者的行为毫无疑问是不文明的、不理性的,应该批评。但材料的重点是后者,审题立意时应抓住重点,指出看客的冷漠和麻木。
确定立意后就要命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题目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对文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题目要贴切,也就是题目概括的内容要和作文内容相一致,能明确体现自己的观点;题目要简练,简短精炼,有高度概括性,不宜过长;题目要生动,要新鲜、独特、醒目,不能陈旧呆滞,让读者望而生厌,兴趣索然。
而后要筛选素材。一般来说,一道作文题会在主题、体裁等方面有一定的限制。我们要根据题目要求选择相应的材料来组合文章,围绕中心选材,要选择自己熟悉的'材料,要选择典型的具有说服力的材料;要关注近期热点话题。就考场作文来说,在文章中加入一些有关社会上热点话题的材料,会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比如选取最近发生的“北京和颐酒店女子遇袭事件”来抨击人们的冷漠和麻木,说服效果就会更好。
同时要针对材料中的现象、反映出的问题和题目的观点去布局谋篇。首先指出材料中体现的问题,其次要去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以及问题带来的后果,最后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指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以20xx年海口市高考调研测试作文为例讲解写作步骤:首先要指出问题。材料中的看客以看别人打架为乐,以传播社会戾气为荣。这是情感趋向自私,精神趋向封闭,道德趋向退化的一种表现,是一种冷漠病。
其次要去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以及问题带来的后果。那些举起手机拍照的人、到处转发打架视频的人、故作高深指手画脚的人,以看别人打架为乐,以传播社会戾气为荣,其实是比打架者更为恶劣的负能量传播者。有人说,冷漠是一种会传染的病。染上冷漠病还以病为荣,莫不比此更让人心寒。
那些打架者和看客,负能量可能只是他们的“背阴面”,他们更多时候展示给人的是“向阳面”:当领导平易近人、做父亲慈爱可亲、同事之间谦逊友善……对待熟人温文尔雅,对待陌生人却冷酷如冰,甚至如同寇仇,为什么竟这样冰火两重天?不仅是社会戾气方面,对他人的贫穷视若无睹,歧视都市里干重活脏活的务工族,对需要援助的人袖手旁观……为什么我们总是吝惜向陌生人展示优秀品质?(20xx年12月3日《人民论坛:打开隔绝陌生人的围墙》)
然后指出其危害性——会给社会传染一种冷漠病,造成正义没人伸张,丑恶没人指责,这样歪风邪气就会上升,社会就会混乱不堪,不仅会影响社会文明的发展,而且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最后提出解决的办法,如“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仁者莫大于爱人”,“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向来不缺少悲悯情怀、侠义精神、和谐基因。互联互通的时代,也要求我们开放心灵、拥抱未知。面对消除贫困、化解社会戾气、扶起“摔倒的道德”等社会难题,我们需要成为一个兼爱主义者,对他人有一种情动于衷的关怀、一种发自内心的热忱。这是时代的要求,更是人之为人的应有之义。只要良心不沉睡、关怀不陨落,我们就能在道德上变得更有力量,社会和国家也会充满温暖和阳光。
高考作文 篇2
在高考阅卷现场,我们总能读到一篇篇文质兼美的佳作,有的大气磅礴,有的细腻委婉,有的长于说理,有的精于记叙,有的如出水芙蓉清新自然,有的'似洛阳牡丹典雅厚重……它们争奇斗艳,尽显风流,它们摇曳多姿,风格各异。下面,我们一同感受20xx年高考满分作文的馥郁芬芳,揭示它们夺魁的秘诀。
秘诀一:针砭时弊,追根溯源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好的文章,总能散发出浓郁的时代、生活气息,给人以警醒与深思。写议论文,如果能从社会现象入手,然后追根溯源,分析事物的本质原因,那么,你的文章将绽放理性光芒。
秘诀二:领异标新,独树一帜
千古文章意为高,高考作文最忌讳人云亦云,没有个性特色。“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立意不落窠臼,想别人之所未想,发别人之所未发,定能让你的作文独树一帜,赢得高分。 秘诀三:因事悟理,以小见大
写作来源于生活,当我们空发感慨、胡编乱造故事时,不妨把笔伸向生活,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灵感,从亲身经历的事情中悟出人生的道理,因为自己亲身感受,知道其中细节,所以容易写得具体、细致、生动、感人。因事悟理,从小处感受精彩的世界,感悟非凡人生,让我们的文思如清泉般汩汩流动。 秘诀四:融情于物,意切情真
记叙文写作如果借助某一物体来反衬所描写的主体,融情于物,会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行文时,若借某一物体点明中心,既可以渲染气氛又可以卒章显志。
秘诀三:一字立骨,主旨凝聚
议论性散文中,若能巧妙地运用一字或一词贯穿全文,便可以把零散的材料组织成一个有机整体,把纷繁复杂的内容集中到焦点上,从而使文章线索明晰、结构缜密、主旨凝聚。
秘诀四:结构严谨,叙议结合
记叙文写作获得高分的必要条件,一是结构严谨,这也是其他体裁的作文获得高分的重要条件;二是记叙、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它可以增加文章灵动的色彩,如果还能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这样的文章必定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秘诀五:巧设悬念,引人入胜
文似看山不喜平,好的记叙文往往有波澜有起伏,如果作文能巧设悬念,埋下伏笔,定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从而引人入胜,高考考场作文不妨一用。
秘诀六:展开联想,放飞想象
梁实秋先生曾指出,联想不快是造成文思不畅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考考场,如何才能“文如春华,思若泉涌”呢?这就要求我们学会联想,要“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不妨从自然万物、历史名人、现实生活等处展开你联想的翅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了联想的源头,就不必为作文材料犯愁了。
高考作文 篇3
“许多城市都有能代表其文化特征并具有传承价值的事物,这些事物可以称作该城市的符号。故宫、四合院是北京的符号;天桥的杂耍、胡同小贩的吆喝是北京的符号;琉璃厂的书画、老舍的作品是北京的符号;王府井商业街、中关村科技园是北京的`符号……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后还会不断涌现出新的北京符号。保留以往的符号,创造新的符号,是北京人的心愿。
对此,请以“北京的符号”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或看法。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出场人物:唐.吉诃德,桑秋,路遇某司机地点:进京路上
唐.吉诃德:“吠,尔等妖魔鬼怪,竟也想去喝豆汁?”
某司机:“老爷,我们只是去北京而已!”
唐.吉诃德:“去北京就是去喝豆汁,你待我将你这领头骑士斩于马下。”
动作:瘦弱的绅士挥动他那根锈迹斑斑的长矛直奔司机。
桑秋:“老爷,慢点。”
唐.吉诃德(指司机):“尔可有进京许可证?”
司机(战战兢兢地)说:“没有,但我有学生证,学生证,我可是正正经经的好学生。”
唐.吉诃德:“吠!尔竟强词夺理,我将以伟大的骑士唐.吉诃德.德.拉曼恰的名义惩罚你。”
动作:绅士向前猛冲,不慎在车前滑倒。
镜头:脸部特写,痛苦状。
某交警巡逻车在不远处鸣响。
某司机(惊慌失措):老爷,你快起来啊,否则等巡逻兵赶到,会将我当交通肇事缉拿!
唐.吉诃德:尔当送我至北京——
某司机(愁眉苦脸,若要送至医院,定要损失银毫):这……
桑秋(将行李扔上车,向某司机致意):别担心,只需请我家老爷喝十碗八碗豆汁,他这股疯狂劲就过去了!
众人上车,向北京方向驶去。
高考作文 篇4
轰动水牛城的少女宣儿失踪案已经第三次开庭了,大量证据表明,被警方控制的嫌犯杀了人。但前两次开庭,受害方律师给大家留下的印象似乎太老实了,话语不多,态度谨慎,大家都开始为受害方担心了,怕他们赢不了官司,因为相比之下。嫌犯的律师聪明伶俐,话语滔滔,机智而善辩。
果然,此次开庭以后,利用警方尚未发现尸体这一点,聪明律师做起了文章,在一番动人的演讲后,他突然朝陪审团宣布,少女宣儿找到了,并指着右侧门说,一分钟后,宣儿将从这里走进来。在场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纷纷转身朝那道门看去。一分钟过去了,宣儿并没有出现,却听到聪明律师悦耳的声音:一个死去的人是不会出现的,你们为什么还要朝那里看去呢?这说明你们并不肯定宣儿已死,既然如此,指控是不能成立的。
众人面面相觑。这时受害方律师沉重地站起身来。他说,我是知道宣儿已死才接的`这个案子。我没有跟大家一起转头,所以我发现,在场还有一个人没有转头过去,他伸手指向嫌疑人——正说明他知道宣儿已死,只有凶手本人最清楚,死亡的人不可能出现。
案情形势大转,接下来的审判势如破竹——但这不是想说的话题,并不想讲一个庭审或刑侦故事,而只是想抒发一下在电视上看到这一幕的感慨:关于老实与聪明的关系,关于这两个词所代表的含义及它们能够抵达的极限。
老实和聪明并不是一对反义词,当然也不是一对同义词。在词性的社会学意义上,聪明往往与智商、战术和具体事件的策略计谋相关。当我们觉得一个人老实的时候,基本上就肯定了他的诚实和忠厚,相信了他的品格,所以,老实是一种道德的力量。
所以,至少在少女宣儿案中我们可以得知,老实也是一种聪明,而聪明并不永远都是聪明。
高考作文 篇5
—— 五月,收藏一些记忆
窗前,玉兰已经开过,飘散的香馨不知你有没有来得及记取,大朵大朵的粉白就已成记忆。一年一年的时光,一团一团地被我们抛在了身后,望望很美,可是却再也无法捡拾,永远地贴在了童年少年来过的路上。
长大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无法抗拒,不如渴望。
满树婆娑的樱花喧嚣地到来,喊着闹着展示她们的芬芳。几日之间,却迅然枯萎、凋零,难寻一点绚丽动人的姿影。这春日也是正好,烦苦的高三马上就要结束,劳顿不堪的身心即将有个休整。分散的一天也要倏地到来,如花的青春里,那些属于你们中学时代的日子也将花落成惘然的记忆,就像一个女子美丽的容颜。自此而后,你们的学生称号是否还能继续?生命里这些艰苦而生动的细节是否还会再有?一起埋头苦读的身影是否还能再见?那些古板而善良的师者是否还会是你们爱之恨之的剪影?
上课,下课;上课,下课……日子似乎没有多少改变,一天一天的程序还是一点一点地完成。卷子一页一页地做着,老师一节一节地讲着。改变的只是高考倒计时牌上的数字,不动声色地翻了又翻,翻了又翻。翻过一页,那个生命中极其重要的一天就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那些一天一天减少的数字将高三的细节慢慢地压缩成了记忆,压缩成为过去,也压缩成了一种对未来的茫然而兴奋的期盼。
六月,转瞬将至。阳光中有了些许莫名的忧伤。
不光是你们,我也是。
我小心地对待这最后的三十几个日夜。
三十几天以后,我也许只能看到一个破旧的扫把,歪斜无力地依靠在门墙的边上;一只孤独的蛾子,喃喃地独行在高挂的白炽灯下。你们曾经坐过的那些座位,空荡荡的;那个我在上面写来划去的黑板,如今没有一个字儿,不知是谁在上面留下一个大大的问号,像在拷问过去,或许还有未来。曾经的欢声笑语再也没有,曾经的吵吵嚷嚷不会再有,三十几天之后,我的生命中也将不会再有这三年来的日日月月。送出一批毕业生,我高兴之余的内心常有一丝深深的空落——有些细节从此只能成为过去。我知道,这是有些神经质的生命体验,忧伤里掩藏不住太多的幼稚——人到中年,心有所痴。
三年之前,你们到来,阳光明媚,夏日正好;卅天之后,你们离开,春花落尽,流水匆匆。来时,你们共赴知识殿堂,相携相伴,欢笑从容。去时,三年同窗,有人“一日看尽长安花”,马啼儿轻,心意儿浓;也必有人失魂丢魄,落拓江湖。其中缘由,其中甘苦,留待自己咀嚼,自己品尝。
日日为师,日日承负生活的单调平常。在我的记忆里,做了十几年的教师,没有太多的鸟语花香,没有太多的山水徜徉。常常俗人一个,羡慕着许多行业的悠游风光,东来西往,我只有日日与书本为友,与作业做伴,不忍耽搁一人一课,把学生的上进视做人生中的快乐。一丝一毫,细碎平常。平常得不能与人言说,羞于与人言说,开个玩笑——后悔了又能如何?无论此后做什么,能不时时忆起这些校园里的点点滴滴?尽管自己粗莽一个,尽管也有厌惓的.时刻,可是我的生命里已经渗透了这个课堂的印记,不可能再将它擦除。以校为家,与生为友,是我的宿命,也是我的拥有。
清洁温厚的阳光落在你们的桌上,空渺轻柔的空气洒在你们的脸上。在这个一如往常的早上,我用心记取那些我们一起度过的时光,我愿将这几百个值得记忆的日子认真收藏。不求与你们重逢,只是用文字将某些脚印轻轻盛放。
今晨,一切如昔,一切如往,书页轻轻翻动中,水笔沙沙划动中,你们的梦想也在成长。三十多个日子后,不知能否收获你梦中想要的清香?
挥手自兹而去,马鸣声声激扬,不做儿女情状,海内自任你狂。前途或有风雨,或有阳光;或是坦途,或是逆境,无论未来你们将去向何方,请让我祝福你们平安健康,事业家庭天天向上。
高考作文 篇6
青春,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当我们度过金色童年,迈进了青春的门槛,世界在眼前陡然开阔起来,人生的风光更加多姿多彩,可各种烦恼也不期而至,在年轻的心间留下困惑和迷茫。
不同时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今天的中国正值社会转型关键时期,各个领域都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面对生活方式的巨大调整、社会思潮的对冲激荡,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社会现象,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年轻人往往一时疑惑、彷徨、失落,然而,这一切也都是正常的人生历练。
不少人说,如今的社会压力让年轻人无所适从。毋庸讳言,无论是实现社会流动还是获取人生“第一桶金”,不同境遇中的青年往往存在差异。而这些,又成为青年人观察社会的“取景框”。同一个社会,同一个事件,在不同的青年眼中,往往会有不同的模样。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的复杂性以及自身在这个复杂社会中的`命运,既是时代赋予青年的使命,又是青年自我成长的要求。年轻人只有在迷惘中一次次思考“活着为了什么”、“什么样的青春才有意义”,才能树立和坚定人生的理想;只有在岔路口一次次探寻“社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的路在何方”,才能找准正道直行的方向。应该说,这是一堂青春必修课。
面对生活,年轻人缺乏的往往不是向光明、向上奔的满腔热情,而是用理性的“牙齿”咀嚼人生滋味的坚韧。只有借助理性的力量,才能在奔腾的历史之河中把准航向,对复杂的社会现象作出科学的观察。
正确观察社会,首先要有一个科学的“参照系”。这就是梦想。确立梦想的过程,也是在头脑中为现实世界“立法”的过程。青年有了梦想,就拥有了一套价值坐标。“再来看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也就能作出正确判断和选择。
或许有人会说,梦想是火热的,与冷冰冰的“理性”无关。其实,让梦想照进现实的,正是理性的光芒。真正的梦想必然是“合逻辑性”与“合历史性”的高度统一,否则就会沦为空想、幻想。她必然是饱含道德激情的,牢牢占据着人类道义的制高点,向人们展示出终极关怀的光辉,让人愿意为了她而不懈奋斗,奉献全部智慧和力量。她又必然是充满理性的,经得起严密的思考与推敲,以雄辨的逻辑告诉人们,世界潮流浩浩汤汤,社会规律在己一方,从而向青年昭示实现理想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让青年面对成长道路上的艰辛、挫折和诱惑,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一位文化学者曾说过,中国哲学崇尚的是一种庄严、理性和温柔敦厚之美。就让理性的光芒在青年前行的旅途上倍加明亮吧,让一切年轻的心灵不断汲取理性的滋养,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
【高考作文】相关文章:
优秀高考作文12-21
星空高考作文05-22
浙江高考作文12-09
湖北高考作文02-21
他们高考作文11-06
亲情高考作文11-07
我的高考作文11-07
湖南高考作文11-08
高考作文范文06-30
明天,高考作文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