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教学设计

时间:2023-02-16 15:00:3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散文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散文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散文教学设计

散文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设计:

  1、抓住“背影”这一感情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法。

  2、体会本文朴实真挚、饱含深情的语言风格。

  3、感受父子情深,体会自己父爱的深沉与伟大,教育学生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学会关爱他人,发扬中华民族的佳统美德。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内容:这篇文章主要叙述了父亲送“我”去上学,并在月台艰难地爬上爬下为“我”买橘子这件让人感动不已的事情,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以及儿子对父爱的感念之情。

  新的课程理念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更人文化的要求,使得我们必须“博采众家之长”,大胆吸收借鉴更先进的文化元素,生活元素,丰富语文课的内涵,让学生吸取更多、更人性化的知识。在人情日益冷漠,代沟日益加深的今天,引导学生学好本课,陶冶他们的情操,增进他们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学会关爱他人,发扬中华民族的佳统美德,有着重要的意义。

  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言。

  (2)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3)品味朴实简洁的语言。

  难点:体味父子情深。

  三、教学对象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理解及分析文章的能力。就这篇文章而言,学生理解父亲对儿子的关爱,教学中应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阅读为主,找出刻画最生动细致的地方,集中在买橘子的背影上,细细地揣摩分析,引导学生利用前文给出的背景,进入特定的情境,亲身感受体验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艰难,从而深深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浓浓的父爱。

  四、教学策略及教学设计

  1、结合背景音乐,让学生阅读《儿子眼中的父亲》,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播放课文音像文件,调动学生多重感觉器官,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通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体会到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3、拓展迁移,让学生谈谈自己亲身经历中所体会的父母对自己的爱及自己对别人的关爱,从而教育学生懂得珍惜爱,懂得感恩与回报,并且懂得如何去关爱他人。

  朱自清背影课文原文欣赏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然后他颠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朱自清背影欣赏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与《悼亡妇》,被称为“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 他能够在淡淡的笔墨中,流露出一股深情,没有半点矫柔造作,而有动人心弦的力量,特别是《背影》,表达了作者对其父朱鸿钧的深情和丝丝的怀念,深深感动着每一位读者,并长期以来,一直作为现代经典散文被收录在中学、大学语文课本中。

  但是,近来,有些人在网上对先生的这篇美文大加指责,并斥之为病态文学,叫嚣应当把斯文从中学、大学的语文课本中裁掉等等。看罢这些人在网上发布的文字,我心中不免有些凄惶,也有几番哀叹,眼前也不由得浮现出一群赤膊叉腰,张口唾沫四溅,闭嘴白沫满唇,翘足延颈,当街谩骂的泼妇形象来。如果按照这些人的说法去衡量,中国五千年来的璀璨文化艺术几乎无不是病态的文化艺术,都入不了他们的法眼了。而他们自己却又拿不出一篇,或者一件,他们自己的非病态的作品来供人们一饱眼福,这又是为什么呢?于是,我不仅联想起鲁迅先生“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战士和苍蝇》)的话来,并以此馈赠那些当街叫嚣的泼妇们。

  一、写作背景:

  《背影》一文,写于一九二五年。斯文乃追忆其八年前的一件往事。讲述作者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念书期间,得知祖母去世后,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老家奔丧。办完丧事后,其父到南京找工作,而作者则回北京念书,父子俩在今南京市浦口区惜别的情景。此文后来收在了开明书店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中。它是自清先生早期一篇极为有名的文章,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杰作。作者仅以一千五百字描写了一个生活片断,却能感人至深,脍炙人口,自清先生的写作技巧,焉不敬服人哉!

  二、思想主题:

  通过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热爱和儿子对父亲百般的怀念。

  本文作于1925年,写的是1917年作者在北大读书时的一段经历。而在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状况是: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广大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作者当时虽未站到革命立场,投入反帝反封的斗争中,但作为一名正直、善良、敦厚的知识分子,必然会感到社会的压抑,产生一种落寞凄凉的情绪。作者以自己的家庭为例,讲述了其家庭因社会的黑暗而日趋窘迫,“光景很是惨淡”,“一日不如一日”,作者的父亲,先是“赋闲”,后为了找差事而“东奔西走”,乃至老境“颓唐”。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奔波劳碌,前途渺茫,谋事艰难,境遇凄惨的现实。在他们心头笼罩一层不散的愁云,如同文章所表现的灰暗的基调。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写出了真挚、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爱,不仅是符合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一种传统的纯真而高尚的感情,而且父子互相体贴,特别是父亲在融汇了辛酸与悲凉情绪的父子之爱中,含有在厄运面前的挣扎和对人情淡薄的旧世道的抗争。虽然这只是怨而不怒式的反抗,但也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叹惋乃至强烈的共鸣。

  三、文章分析

  《背影》是记实散文。它描述了在家庭遭受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的经过。通过朴素真切的语言,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感念之情。它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这话道出了《背影》的写作缘由、描写重点和写作特点等,可以作为理解文章的钥匙。

  背影全文分成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一自然段。乃开篇点题。思念父亲,最不能忘怀的是他的“背影”。

  第二部分:即从“那年冬天”至“我的眼泪又来了”。以回忆往事,追述在车站与父亲离别的情景,表现父亲爱子的真挚感情。

  然此部分又分三层:

  第一层:从“那年冬天”到“我们便同行”。旨在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其主要交代此次父子分别时的家庭情况。

  第二层:自“从到南京时”到“……太聪明了”。写父亲送行前的细心关照,为写“背影”作铺垫。

  第三层:始于“我说道”止于“……又来了”。描写父亲爬过铁道去买橘子的“背影”,抒发真挚的感情。

  3.第三部分:即最后一自然段。写别后对父亲的思念。以在泪光中再现“背影”作结,直接抒发深切怀念之情。

  三、艺术分析

  《背影》记事颇简单,一个丢了差使的小吏送子北上读书,在火车站送别。在军阀统治的旧中国,这种事是极平常的事,在那黑暗的社会里,即使这种小康之家,也经不起天灾人祸的打击。文章记述了作者家庭的不幸和当时的灰暗世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这种社会虽早已不存在了,但其记述的情景,对我们来说依然有着历史的认识作用。

  其写作特点:本文通过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的命题以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发父子深情。

  “背影”在文中反复出现四次,然每次的情况都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则是一脉相承。第一次,在文章开头,旨在开篇点题“背影”。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以笼罩全文。第二次,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作者对父亲的“背影”作了具体的描绘,此为写作重点。父亲胖胖的身躯,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步履艰难,蹒跚的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这个镜头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深厚感情,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第三次,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又催人泪下。第四次,在文章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己,与文章开头呼应。

  本文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然又不同于一般作品去描写人物肖像、神情、音容笑貌等,而是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作者这样处理,主要同作者的家境和心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一、父亲老境“颓唐”,饱经忧患,半生潦倒;二、父亲在家境惨淡、祖母逝世、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辛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还艰难的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而且反复叮咛一路小心。三、当时父亲的心境不好,儿子的心境也不好。因此,作者抓住父亲这样一个“背影”集中描绘,抒发特定环境下的思想感情,自然取得强烈的艺术效果。也正因为作品写的是特定的家境、心境、慈父孝子之间相爱相怜,字里行间有淡淡的哀愁,显得更加真挚动人。

  具体说来,

  1.民族化。《背影》的语言非常忠实朴素,又非常典雅文质。这种高度民族化的语言,和《背影》所表现的民族的精神气质,和《背影》文章的完美结构,恰成和谐的统一。没有《背影》语言的明丽典雅、古朴质实,就没有《背影》的一切风采。

  2.简洁。本文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字眼,即使一个“的”字、一个“了”字,也是必须用才用。除了夹入了一些文言词语以外,没有华美的辞藻,生僻的词语,都是质朴自然的家常话,生活气息非常浓厚,提炼得非常简洁。

  3.朴实。《背影》全用白描记叙事实,不作任何修饰、渲染。通篇写父亲多么关心爱护儿子,儿子又是多么感激思念父亲,但像“关心”、“爱护”、“感激”这一类的抽象现成的字眼,文章中却一个也没有用,更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大朴正是大巧的表现。文中用词造句都经过认真考究,绝不随便。如送行那一段:“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这里的“说定”,如果用“说过”似乎也通,但逊色多了。“说定”不送,后来终于还是送了,实际上是说而不定,很好地表现出父亲当时的矛盾心理。“熟识”一词,说明父亲嘱托的这个茶房该是靠得住的;“再三嘱咐”,表明嘱咐茶房遍数之多,不厌其烦,反复交代,唯恐茶房有半点疏漏;“甚是仔细”,表明嘱咐内容之详,把送行中应该注意的细微末节都提到了。这些用语,强调说明父亲已经为儿子上车作了极其精细、周密的考虑和安排,字眼虽然十分平常,但用得恰到好处,使父亲爱子之心跃然纸上。

  4.感人。语言平实简洁,却能传达出无限深情是文章语言又一特色。全篇文字平平实实,但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深切怀念之情,因而十分感人。话都是很平常的,没有什么特别,读者都有这种生活经验,因此也容易引起联想,由此发现人世间普遍平平常常而又最为珍贵的美好感情,给人以性情的陶冶,增进人们对天下父母心的理解。

  5.文白夹杂。文中出现文言的原因:作者有很深的文言基础,当时的语体文中常有夹入文言词句的情况,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文章中使用文言词句,可能也与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有关,例如不说“失业”或“丢了差使”,而说“赋闲”,似乎“赋闲”不象“失业”那样刺耳和使人难堪,有失体面;最后一节既因父亲来信是文言,引用原句,更见真实,也因所表达的尽是家庭和父亲的困境和沧凉的心情与复杂的感受,所以也用了许多文言词句,这也笼上了一层时代赋予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特殊语言色彩。在写法上,《背影》的主要特点是白描,作者写父亲的背影,描写那买桔子时过铁道的场面,完全用白描的手法。所谓白描,照我的理解,就是不设喻,不加形容和修饰,用质朴的文字,把当时的情景如实地记写出来,给读者以身临目击之感。换句话说,白描是用叙述的方法进行描写,达到再现实景的艺术效果。

  6、白描的技巧极高。如:“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父亲的背影,儿子是太熟悉了。但这次要描写的,却不是那常见的背影,而是在特定场合下,使他极为感动、终生难忘的那个背影!作者不施浓墨,不用重彩,而是白描。再如作者写父亲当时的穿着打扮体态动作,特别着重描绘了过铁道的情景。怎样走去,怎样探身下去,怎样爬上月台,攀上爬下,移脚倾身,都细细地如实写下,我们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我们当时也在场,也看到了一位仁慈的父亲对儿子的关怀和体贴的情景。

散文教学设计2

  【导入】从“外在的言说对象”,转向文本之内,即作者“个人化的言说对象”。

  ◎“鲁殿灵光”是什么意思?

  ◎什么叫悲剧呀?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写到的“被毁灭”的“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

  ◎这篇课文写到的这个被毁灭了的藤萝,其“价值”在哪儿呢?它有什么“价值”呢?

  【环节一】从文内的描述对象,转向作者所抒之情,即作者“独特的`情感认知”。

  1.关于第8段

  ◎课文中集中描写藤萝的是哪一段?

  ◎你们喜欢“这一棵”藤萝吗?

  ◎那你们看作者喜欢吗?

  ◎你从哪里看出来作者也是喜欢的?

  ◎你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很快乐?

  ◎那么,同学们还可以从哪里感受到这种快乐呢?

  ◎“大有直上青云之概”,“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你们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吗?

  ◎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引用了古诗句,就表达了作者的快乐、开心呢?

  2.关于第ll段

  ◎其中直接写藤萝的“被毁灭”的是哪一段?

  ◎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我们能理解他的痛苦吗?我们能理解他心中的情感吗?

  【环节二】从作者的直接抒发,转向“个性化的言语表达”,体会情感的细腻处。

  ◎那么,我们怎么样体贴作者之心呢?

  1.找作者直接的陈述

  ◎你们看课文ll段到l5段,把有“我”的句子找出来。请同学们把这28句中有心理 动词的句子划出来。

  2.要看它的话外之音,言外之意

  ◎你们来读一下课文的第15段,你们看看这一段是什么样的语气语调,你觉得这个语 气语调有什么特点,你从这样的语气语调中感受到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同学们把自己的感觉填到这张表上:语气语调给你的整体感觉。你从这种语气语调体会到作者的情感。

  ◎你觉得这是一种什么语气语调?

  ◎其实,这篇课文后半部分,有好几个地方都有点无奈的味道。你们看看,还有哪里?

散文教学设计3

  学生视角:作者为什么以“匆匆”来作为文章的题目?什么是“匆匆”的?这样的文题在小语教材里几乎从未出现过,课文究竟写了什么内容呢?

  教学难点 :感受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师思考:这是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的一篇散文(确切地说应是散文诗)。文章写于“五四”退潮时期,属作者的早期作品,真实而鲜明地表现了五四时期青年知识分子对未来的追求,探索。以及在现实中无所适从的空虚和迷惘。文章象诗一样形象,精炼,富有抒情性和节奏感音乐美。这是小语教材中不多见的抒情文章,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挖掘文章的语言文字之美,发挥并挖掘文章适合朗读的优势,给学生以正确的价值引导。提高学生自读,表达,感悟等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悟,体会文章的语言文字之美。

  设计特色:读中悟情,积累感悟。

  信息资料:

  1、搜集查阅有关朱自清的资料。

  2、阅读朱自清的其他作品。

  3、准备优美舒缓的乐曲。

  教学要求:

  1、了解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深刻体会文章的优美语言,引导学生获得个性体验。

  2、学会生字新词,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含义。

  3、学习作者通过形象地描写表达真实感情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读、理解、表达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优美语言营造的思想之美、意境之美。

  2、自学生字新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培养阅读思考、质疑、感悟、表达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由题质疑,谈预习感受及收获。

  2、交流课外搜集查阅的相关资料。

  (培养学生提问题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习惯,通过交流,丰富知识积累,通过质疑了解学生的迷惑,便于确定教学努力的方向。)

  二、初读

  1、自由读文。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读自悟情况,引导学生的按自己的意愿,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读后谈话,通过读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把阅读的权力交给学生,把理解的`权力交给学生,把表达的权力交给学生,搜集未读懂的问题,为解学生的“读书之惑”作准备。)

  在交流中应明确:生字新词问题、课文究竟写了什么内容?与其他课文在表达上的不同特点等。

  三、再读

  1、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读书,采用互读互检等方式,练习正确流利读书。

  2、指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尝试说出选择的理由,引导学生补充评价。

  (发挥多维互动的学习优势,促进阅读,促进交流,促进读书能力培养和课思想的感悟。)

散文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品味欣赏精短散文;

  2.初步感受散文短评的写法。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其实由两篇短文构成,一篇是郭沫若的散文《白鹭》,一篇是文艺评论家晓雪的短评《关于散文<白鹭>》,如此布局,编者的意图有二,一是让学生阅读欣赏郭老的散文,形成自己的独特的阅读体验;二是阅读晓雪的短评,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体悟散文短评的基本写法。

  郭沫若用极其简练的文字,描绘了白鹭“被人忘却的美”,这个美是精巧和谐的,“一切都很适宜”;这个美是清澄淳朴的,“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这个美是淡雅秀丽的,一块清水田、一只两只站着钓鱼的白鹭,便构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这个美是悠然脱俗的,白鹭孤独而悠然地站立在有小树的绝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所有这些美的核心是什么呢?作者在结尾的时候说,“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散文诗是没有固定格式的,是最自由自在的文体,这样看来,作者欣赏的,是白鹭展现的自由之美!共4页,当前第2页1234

  晓雪的短评,从喜欢散文说起,介绍了散文的各种风格,说到了郭沫若的散文风格,然后简要评论了这篇500字的美文,语言优美凝练。晓雪的短评将重心落在“用非常精彩、极其简练的文字,抒写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绝妙地描绘出白鹭‘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这个点上,无疑是一语中的,作者还摘引了郭沫若《白鹭》中一些句子作为佐证,也增强了评论的说服力。至于引用古人对于美文的描述,以及莱辛对于如何读美文的论述,其用意就不在于“评”了,而是“引诱”我们去读,引导我们去“品味,反复地品味”。最后的结论说《白鹭》一文“言有尽而意无穷”却偏偏不将其无穷的“意”说出来,作者恐怕也是想让我们自己去读,去悟。

  所以这样安排教学重难点:用文本细读的理念,品味欣赏《白鹭》;感受散文短评的基本框架,并补充细化;感受、学习散文短评的基本写法。

  教学设想:

  学习本文,首先是要将所选散文《白鹭》读透彻,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独到认识;其次是读懂短评,将评论家观点与自己的阅读感受进行对比,以修正、完善、提高自己的认识。

  所以,对这两篇短文的处理,是不能平均用力的,我想,《白鹭》一文的品味欣赏应当作为教学的重点来落实,晓雪的短评,尊重其基本框架,但是,要在“细读”上做文章,即对于晓雪短评中的一些内容,进行细化补充,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强化“文艺评论”的概念,另一方面,也是侧面入手正面解读选文,可谓一石二鸟。

  《白鹭》仅有500字,但是美不胜收,意蕴深厚,品味欣赏这样的精短美文,一定要有“文本细读”的意识和方法,将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读出味道,拧出水来。细读的设计,按照“白鹭之美、语言之美、意蕴之美”三个步骤,循着内容--语言--主题的思路,逐层推进,走进文本深处。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诵读《白鹭》,说说白鹭之美。

  明确:作者笔下的白鹭之美,美在精巧和谐,美在清澄淳朴,美在淡雅秀丽,美在悠然脱俗,美在诗意自由……

  二、品读《白鹭》,说说语言之美。

  明确:本文的语言之美,美在凝练简约,美在动静结合,美在虚实相映,美在定点特写,美在修辞,美在句式……新课 标第一 网

  三、演读《白鹭》,说说意蕴之美。

  明确:本文的意蕴之美,美在字里行间渗透浓郁之情;美在对常见之物的美具有独到发现;美在借物抒情,表达自己对诗意自由的向往……

  四、默读短评,补充美点赏析。

  明确:1. 第4节,在“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由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这些句子之后,分别补充它们各自表现了白鹭怎样的美。

  2. 第7节,在“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前,补充作者简练语言背后的“意”,即作者含蓄的内心追求。

  五、课堂小结。

  明确:散文短评,首先要精读选文,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在表达感受的时候,可以从三个层面着手:作品整体风格、作品核心内容、作者表达意图;表达的模式,就是自己的短评加原文适度引用。

  六、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板书设计:

  《白鹭》 关于《白鹭》

  白鹭之美 风格:秀美含蓄

  语言之美 内容:白鹭之美

  意蕴之美 形式:短评、引用

散文教学设计5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步骤安排

  一、导入:

  这是一篇很有特色的散文评论。它评论的对象不是某一篇散文,而是朱自清不同时期的有代表性的多篇散文。这种评论方式,为我们提供了鉴赏名家著作的独特范例。

  也正是这种特点,决定了文章中有大量的引述。但我们阅读时,却不会有一点冗赘烦琐的感觉,因为作者把巧妙的引述和精辟、独到的艺术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文中多处引述,使我们有机会领略朱自清散文精湛的文笔;作者中肯的评价,又使我们能学到叙议结合、评析结合、加强评论的情感色彩的评论手法。

  文章采用的是总起分论的结构:先提出评论的中心,然后对朱自清散文的不同特点分别进行评论。那么,文章评论的中心是什么?朱自清的散文有哪些不同特点呢?

  二、阅读明确:

  评论中心:他的文章严谨不苟,虽然着意锤炼文字,但风格平易自然。并能于朴素之中立新意,造新语,于平淡之中见神奇。

  不同特点:(一)风格朴素自然;新鲜的意境,新鲜的用语,富有诗意,也富有风趣。

  (二)语言准确自然

  三、学习体会

  作者评论朱自清散文的鉴赏方法是将整体评价与细部揣摩相结合,那么

  1、作者是怎样整体评价朱自清散文的?(细读第一段)

  明确:从作家的`地位,写作态度,散文风格以及写作技巧等方面先总的评价了朱自清后期散文的风格特点,肯定了他的散文在写作技巧上的借鉴价值。

  2、文章是怎样过渡到对其“朴素自然”风格的进一步分析评价的?

  明确:以一句“朴素自然的文章不象大红大绿那么显眼,它的好处要细心玩味才能觉察到,粗心的读者往往是发现不了的”过渡引出的。

  3、文章是怎样评价分析其散文朴素自然的?又是如何揣摩的?

  明确:评如过渡句所说,课文又引述了《威尼斯》和《经典常谈》的两段文字为例,细加分析揣摩评议。如何揣摩的,学生阅读相关段落体会。

  4、课文对“新鲜的意境,新鲜的用语,富有诗意,也富有风趣”又是怎样分析,如何赞美的?

  明确:以“朴素自然可不等于平板”过渡,并以《松堂游记》的两段和《欧游杂记》里的两段文字为例,赞其匠心,精彩,诗意风趣,还善于把静态的东西写成动态的东西。如何分析赞美?朗读相关段落。

  5、作者怎样评价他的语言的?

  明确:作者谈论没有就风格谈风格,而是明确指出“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他的整个风格跟语言有密切的关系”。并以《欧游杂记》里的文字为例,没做繁复的分析,特别注意调动读者已有的认知经验,只是点到即止。

  四、明确总结

  结构特点:总起分论。

  鉴赏方法:整体评价与细部揣摩结合,先整体评价,后细部揣摩。整体评价多方着眼,肯定价值,细部揣摩自然过渡,注意联系。

  朱氏散文:于朴素中造新意,于平淡中见神奇。

  板书设计:

  评论中心:于朴素之中立新意,造新语,于平淡之中见神奇。

  不同特点:(一)风格

  1、朴素自然:《威尼斯》《经典常谈》

  2、新鲜的意境,新鲜的用语,富有诗意,也富有风趣:

  《松堂游记》《欧游杂记》善将静态东西写成动态

  (二)语言

  准确自然《欧游杂记》

  五、写作练习

  在领会课文观点的基础上,重读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六段,就其中的一个艺术特点细心玩味,写一段二三百字的评论文章。

  荷塘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锝出。树梢上隐隐约约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散文教学设计6

  学习目标:

  1、领会托尔斯泰墓朴素美激起人们的崇敬与赞美之情。

  2、领会乡村冬天自然美表现作者的朴实而高尚的精神追求。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一起来学习第十二课《外国散文两篇》:《世间最美的坟墓》和《冬天之美》(幻灯片1)大家发现两篇文章的标题中都有一个什么字?(美)是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美吧!

  先请看本课的学习目标(幻灯片2,齐读):

  1、领会托尔斯泰墓朴素美激起人们的崇敬与赞美之情。

  2、领会乡村冬天自然美表现作者的朴实而高尚的精神追求。

  1、瞧一下茨威格的模样(幻灯片4)

  2、看一下作者简介(幻灯片5)

  补充:

  茨威格的主要作品有小说《焦躁的心》《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象棋的故事》《一颗心的沦亡》等;传记《三位大师》(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斯妥耶夫肆基)《罗曼罗兰》等。1942年2月22日,他携妻自杀于巴西,以一个弱者的绝望与悲愤,想法西斯注意的罪恶发出了无声的控诉与抗议。

  3、简单了解一下文中提到的坟墓主人托尔斯泰。(幻灯片6)

  补充:

  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后半期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他以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列宁曾说:“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鲁迅说:“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俄国文学的巨人”。

  4、请快速阅读文本,筛选出直接描写托尔斯泰墓的句子。(幻灯片7)

  5、请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托尔斯泰墓的特点。(幻灯片8)

  6、作者为什么要叙述托尔斯泰儿时的故事?

  (托尔斯泰儿时听到关于幸福的古老传说,就和哥哥在庄园里亲自种树,多么天真无邪,多么富有童趣。叙述这个故事,揭示托尔斯泰内心对美和幸福的渴求,使托尔斯泰墓的朴素中有了一种不平凡的内涵。)

  7、“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得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这新的、更美好的启示指什么?

  (饱经忧患、历经磨难的托尔斯泰在晚年追求一种恬静、自然的幸福。他觉得自然、宁静、远离世俗才是幸福的。于是他愿意将自己埋骨于此处,希望死后在这样朴素的坟墓中灵魂获得幸福。)

  8、将托尔斯泰与倒毙的流浪汉、无名的士兵相提并论有何用意?

  (说明他就像倒毙的流浪汉、无名的士兵一样在世间消失。把他与流浪汉、士兵相提并论,激起人们心中的波澜。)

  9、“夏天,风儿……;冬天,白雪……”这样的景物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由于没有奢华的装饰,描写自然景物更显示坟墓的朴素。景物描写好渲染出墓地宁静肃穆的气氛,让人感到在这样的环境中沉睡是幸福的。同时,景物描写的变化表明时间在行进中,让人感到一颗伟大的灵魂永恒不变。)

  10、文中哪两个句子侧面烘托了人们对托尔斯泰的敬意?

  (“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大声说话。”)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

  11、“这个特殊的日子”,你知道是什么日子吗?怎么知道的?

  (列夫·托尔斯泰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

  12、朴素的托尔斯泰墓被作者视为世间最美的坟墓,请看该墓的图片(幻灯片9)

  13、请筛选文中评价托尔斯泰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的句子。(幻灯片10)

  14、托尔斯泰墓到底美在哪里?(幻灯片11)

  其所以美,正是因为朴素的坟墓中埋葬着一位品格高尚的伟人,一位给人类创造巨大精神财富的.伟人。坟墓的平凡与伟大英名似乎不相称,但这正是作者立意所在,普通中蕴涵伟大,对比中使人发现一种不同寻常的精神力量。

  15、请看拿破仑的墓穴和莎士比亚的石棺图片(幻灯片12、幻灯片13)

  16、将托尔斯泰墓与其他几位伟人墓作比较,用意何在?(幻灯片14)

  (从这些坟墓迥然不同的风格,更反衬出托尔斯泰墓逼人朴素。以伟人比伟人,才能让人体会到这幽暗的小土丘的“宏伟”,才能让人感到托尔斯泰的与众不同。我们感到托尔斯泰墓不仅外形有一种朴素美,墓中人亦有一种人格美。)

  过渡:

  茨威格的散文《世间最美的坟墓》告诉我们,惟其崇高,最朴素的亦是最美的,它给我们强烈的思想震撼。那么,乔治桑的散文《冬天之美》又会怎样展示冬天之美,带给我们怎样的情感愉悦呢?

  1、认识、了解一下乔治桑(幻灯片16、幻灯片17)

  2、筛选课文中描写城市冬天与乡村冬天的关键词,思考:为表现乡村冬天之美,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幻灯片18)

  (城市:阳光惨淡、臭气熏天、永无干燥;)

  (乡村:阳光灿烂、空气清新、地面干爽)

  (对比)

  3、作者将乡村冬天与城市冬天作鲜明的用意何在?(幻灯片19)

  4、“可怜的城市工人对此十分了解……无可奈何”表明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同情城市工人)

  5、“我们的富翁所过的……毫无生气”,透过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的精神追求是什么?

  (作者厌恶虚荣和“奢侈挥霍”的所谓大都市生活,向往那种朴实而又和谐自然的田园生活,只有回到乡间的田野,才可以远离虚荣与名利的追逐,才能真正感受到生命的乐趣。这是作者赞美乡村风光、赞美冬天的真意所在。)

  6、从文中筛选出表现乡村冬天之美的几种景物,思考:作者描写景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幻灯片20)

  (八种景物:阳光、麦田、地面、常春藤、花儿、鸟儿、白雪、冰凌)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作者笔下的乡村冬季,充满着勃勃的生机和活力,有着缤纷迷人的色彩,极富诗情画意。)

  8、罗列各种美的事物就一定能引起人们美的共鸣吗?(幻灯片22)

  (“没有了人,还有什么可称道的?再者,如果不是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作为这里的主宰,那又有什么值得怀念?)

  (“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乃是伟大之中尤其伟大者!”)

  (在作者的眼中,乡村冬天的美不仅在于自然,更在于“乡村的漫漫长夜里”“大家亲切地聚集一堂,甚至时间似乎也听从我们使唤。由于人们能够沉静下来思索,精神生活变得异常丰富”。)

  9请概括文章主旨。(幻灯片23)

  10、结尾的反问句很有力,与开头什么话紧密呼应?结构上的这种处理,反映了作者详明的思想倾向。这与文中流露的什么思想感情是一致的?

  (“我无法理解富翁们的情趣同情城市工人)

  11、两篇有关“美”的散文学完了,我们对“美”有何看法呢?让我们做一个拓展迁移的练习。

  托尔斯泰墓如此朴素,作者却说它是“世间最美的”。因为它和伟人高尚的心灵联结在一起,强烈地感动了作者。作者又将自己自己被剧烈震撼的情感通过朴素的语言传达了出来,使文章形式与内容,情感的表达和理性的思考都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可见,美不仅仅是指给人们带来享受的东西,它还包括那些强烈地冲击心灵的,给人们以心灵的震撼力的事物。震撼力越是强烈,审美的效果便越好。另外,美还在于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四、作业:(任选其一)

  1、谈谈你对“美”的认识。

  2、片段描写你感受到的美的事物。

散文教学设计7

  一、教材分析

  《春》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阅读课文。前两个单元分别是教会学生感悟人生、珍爱生命,而本单元则是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领略自然风光。《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朱自清先生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用诗的笔调,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抒写出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这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更是一曲春的赞歌。

  学习这篇课文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又是一次美的巡礼;从中既可得到语文的滋养,又可受到美的熏陶。

  二、学情分析

  春天是学生熟悉而喜爱的季节,他们都有切身的体验和感受。这篇文章语言口语化,平易好懂,节奏明快,形象生动,极富表现力,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初一的学生,对于鉴赏理解美文的能力不是很强,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写景的方法技巧,使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

  三、学习目标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设计将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尊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欲望,由粗到精、由整体到局部进行感知、感受、感悟。结合本篇课文的特点及学情特点,我确立本课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感知文章内容,欣赏作品语言,体会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及本文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提高语言表达及散文写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教师的恰当引导下,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画面美,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观察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及学情特点我确立以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

  领会作者细致生动的抒情方法。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具体细致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难点:

  体味景物的细致描写与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完美结合。

  四、教法学法

  根据以上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以下的学法:

  (一)预习清障法,通过课前预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有利于提高听课的效率,使课堂效果事半功倍。

  (二)自主悟读法,通过学生自己的个性阅读和感悟,加深其对文章主旨及感情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三)合作交流法,合作交流有利于形成学生不同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的优势互补,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而且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对成功的渴求。

  好的教法学法,要在教学过程中予以体现下面进入第五个部分说教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

  (一)情感导入——回忆春天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多媒体展示故宫建筑的一些图片,在这些图片的放映中来进行导入:

  同学们,当树叶泛黄、秋风习习的时候,你是否会想起想起那与之相反的绿意盎然的春天。你们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是婉转动听的鸟韵,是飞来飞去的蝶影,是灿烂温暖的阳光,还五彩缤纷的风筝……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一起走进这幅春天的画卷。(板书课题、作者)

  此导入,意在通过真实的图片叙述叩击学生的心扉,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接下来我将带领学生一起去认识一下作者朱自清: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散文代表作《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背影》等。

  对作者的了解有利于学生感知文章情感并增加文学知识。

  (二)听读课文——感受春天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以“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因此,在此次教学过程中我将多次采用不同阅读形式,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获取信息,在读中得到精神的享受。

  在这一环节,首先我将请同学们听录音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圈画出生字词,并主动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通过听录音范读,使学生初步感受文章感情基调,引起情感共鸣,激发学习兴趣。

  接下来我将要求学生自由、快速阅读课文初步理清文章写作顺序。思考

  1.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关于春天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2.朱自清写《春》时带着一种什么样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试着在文章中找出相关语句。

  此环节的设计意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合作探究——品味春天

  这个环节要求学生在精读的基础上,四人一小组分角段读课文,并就下列问题合作探究:

  (1)为什么用两个“盼望着”?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为什么不说成“嫩嫩绿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3)“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句话的前后都描写花,为什么中间夹一句动物的描写?

  (4)“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为什么要这样写春雨呢?

  (5)“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应该怎样理解?

  (6)文章的结尾为什么用“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来比喻“春天”?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使学生在对比中领略作者用字精炼,并感受文章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四)审美训练——描写春天

  刚才我们为那一片片美丽的春光所陶醉,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动。春天在我们的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在我们惊叹这些作家精彩的文笔的同时,你是否也有一些跃跃欲试,想要小试牛刀呢?今天老师就给大家一个展示自己文采的平台。

散文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掌握散文的基础知识,学习读懂一篇散文的常用方法。

  2、了解文学类文本中散文在高考中常考题型及设题角度。

  3、通过典例探究,掌握相关题型的答题方法和技巧,通过相应练习提升阅读与解题能力。 重点和难点:

  掌握知识体系,掌握答题方法和技巧。

  教学目标:

  了解散文的基础知识,学会整体把握散文主旨。

  教学过程:

  一、了解散文的文体特征

  随着高考语文试卷文学性的强化,散文这种文体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许多感情真挚、文学色彩浓郁、富有时代气息的散文佳作都成了命题者的首选材料。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类考的大多是散文。 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或自然景观,深入挖掘其中的真谛、哲理,真挚表达对社会、人生、自然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散文的基本特征是“形散神不散”。“形散”表现在:

  1、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

  2、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等。

  3.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主,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所谓“神不散”,就是文章主题集中鲜明。

  散文的基本类型有:

  ①记叙性散文—记人叙事—细节描写—反映世态 ——《春》

  ②抒情性散文—咏物状景—借物抒情—言志抒情 ——《兰州六月荔枝丹》

  ③议论性散文—议论见长—典型言行—杂感随想 《人是思想的苇草》

  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类考查散文,题型变化不大,难度逐步降低。但从学生的解题情况看,得分率普遍较低,结果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不外有两个方面:一是高考散文阅读题的测试要求,学生并不完全明确,以致训练无的放矢;一是高考散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学生未能熟练掌握,以致解题跟着感觉走。

  二、点击考点:

  (一)考纲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高考散文阅读重点考查评价鉴赏能力,即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的能力。

  (二)考查题型:主观问答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理解类:理解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

  技巧类:各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各种表现手法及其作用(多与理解类结合)。

  结构类:句子作用,段落作用,文章思路,材料安排。

  概括类:形象特点、信息筛选、作者的情感变化。

  主旨类:文章中心思想,文章主旨、主题、观点态度及探究。

  (二)命题原则:主旨辐射原则。

  主旨辐射的命题原则就是建立在主旨辐射写作思维基础上的,用文章主旨映照文章内容、结构和艺术手法,又以结构、手法和语言的运用对于表现主旨的作用作为思维主导的一种命题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一切现代文阅读的命题,不论是有关内容的,还是有关结构的,或者是有关表现手法的,都是着眼于彰显文章主旨的依据和手段的角度提出问题,或者是从着眼于表现文章主旨思想的作用和好处的

  角度而设计问题。这已经成为高考现代文命题的一种方向和原则。主旨辐射的命题原则,其实质就是突出主旨在文章中的核心地位。

  三、探究高考散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

  1、细读全文,整体把握。

  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散文的材料虽散,但万变不离其宗,它必须围绕作者的思想感情展开。因此,阅读散文,要从文章的整体入手,宏观把握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从而读懂作者的感悟,领会文章的主旨。

  根据主旨辐射原则,命题时所有从部分的角度设置的小题,肯定和整体的中心密切相关或者间接相联系。那么,阅读时,就应该首先把握整体,抓住主题这个枢纽,然后高屋建瓴地解决枝节(材料、结构、技巧、探究)等问题。这就要求对文学作品从整体上阅读,读懂了文章的主题,其它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2、抓住要点,局部突破。

  3、现代文的基本解题思路:

  1.通读全文,圈点勾画。

  2.审读题干,明确要求。

  3.圈定范围,筛取信息。

  4.综合分析,整合重组。

  5.根据赋分,分点答题。

  6.打好草稿,简洁通顺。

  四、如何快速读懂一篇散文?

  1.从重点句段上找突破

  ①抓标题(因为有的标题能提供阅读的线索,有的标题隐含了信息(写作对象、 重要内容), 有的标题可以体现文章的主题。)

  ②抓“文眼”

  ③抓对全篇有概括性的句、段

  ④抓文中表现作者情感的议论、抒情性的句、段

  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叫“文眼”。“文眼”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理清全文脉络的筋节、掌握文章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清代学者刘熙载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者必顾之,在篇末则前者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也就是说,文眼是文章的精神凝聚点,能点出文眼,就是读懂文章的一个标志。

  在篇首的,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通过“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个文眼,引起全文对荷塘月色的描绘,末尾写道:“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是对开头“不宁静”的照应。

  文眼在篇中的,如张洁的《捡麦穗》中“一个丢失的梦”,承上启下,由姑娘们的嫁个好男人梦想的丢失过渡到我和灶糖老汉如梦般的往事的回忆,表达出对没有任何希求和企望的爱的追求的'主题。

  在篇末的,如余光中的《沙田山居》篇末的诗与前文山海相连的景物描写相呼应,揭示出思乡的主题。因此,找文眼既应注意文章开头和结尾,更应注意那些能统领全文的“警策”之语。

  2.从写作材料(题材)上看作者用什么来表达感情,以此来把握文章的主旨。

  ①借景抒情——通过对所写景物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感情 。朱自清《荷塘月色》

  ②寓情于物(托物言志)——通过对所写之 “物”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感情 。茅盾《白杨礼赞》 ③借事抒情——通过对所写之 “事”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感情。老舍《我的母亲》

  3.从捕捉“线索”入手来理清思路。

  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

  通常所讲的“线索”有这样几种:

  ①以中心事件为线索;②以感情为线索;③以具体人事物为线索;④以时空变化为线索

  找线索的方法:

  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

  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

  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4.从写作背景及作家的思想发展上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5.小结:

  在解读一篇散文时,一般要综合运用以上几种方法。这样,对文章主旨的把握会更准确、更全面、更深刻。

  主旨的表述方法:本文通过描写什么,表现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揭示了什么主题。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局部服从整体,主旨弄清楚了,局部就明白了。思路理清了,才知道每一段、每一句话在整体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相互间的关系。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完成“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学案)第二、四部分:分析高考题型、探究解题方法。

散文教学设计9

  教学要点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学习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3、学会比较阅读,积累一定量的诗歌,能分析文中“比兴”的用法和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把握文中对比和“比兴”手法的运用

  2、理清诗歌的层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背诵《湘夫人》导入新课 

  二、结合之前的诗歌学习,归纳鉴赏诗歌的一般步骤。

  1、读懂大意;

  2、知人论诗;

  3、领悟情感;

  4、赏析技巧

  三、欣赏诗歌

  (一)读懂大意

  明确体裁、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1、读懂大意之体裁:联想比较学过的诗歌体裁和乐府古诗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共十八首,歌咏人生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本文是第四首。

  2、读懂大意之读音、节奏;

  3、同位合作,根据大意试背诵

  (二)知人论诗

  1、就全诗或自己感受最深的某句诗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并通过朗读体现自己的理解。

  2、示范诵读,引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①交流有关鲍照的生平经历和写诗的背景

  补充时代背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

  ②领悟诗歌主旨:

  诗人的人生之路难吗?是怎样的难?

  钟嵘《诗品》说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本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三)领悟情感

  1、领悟作者的剧烈情感变化,把握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

  问题探究:诗人认命不认命?

  结论:处在“认命”与“不认命”的矛盾中。先似乎“认命”了,后又似乎“不认命”,最后似乎还是“认命”了。

  2、具体品味诗人是如何表现这种矛盾的.思想情感的?

  ①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诗人拈出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

  ② 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明确:“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这里只是表面上认命了,实是对不公平社会发出愤怒的控诉。

  ③ 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抑的情态。(提示: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长歌当哭,这是何等悲烈景况。读者从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中,亦可想见其悲其愁的沉郁了。

  ④ 第七、八句写出了什么感情?

  明确: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诗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理的劝喻,酒的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木,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表达了诗人的抗争。第八句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奈,“岂无感”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结:

  乍读之下,似乎诗人心平气和地接受了“人生亦有命”的现实。其实,他是用反嘲的笔法来抨击不合理的门阀制度:地,岂是平的?泻水于地,难道不是依照各自高下不同的地势而流向各方吗?一个人的遭际如何,犹如泻水置地,不是也被出身的贵贱、家庭社会地位的高低所决定了吗!

  “泻水”四句言不当愁;接下去写借酒浇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满怀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诗人击节高歌唱起了凄怆的《行路难》。面对着如此不合理的现实,诗人“心非木石岂无感”?理的劝慰、酒的麻醉,难道就能使心如槁木吗?当然不能。全诗的感情在这句达到高潮。紧接着却是一个急转直下:“吞声踯躅不敢言。”诗情的跌宕,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赏析技巧

  概括本诗的写作风格:此诗的语言近似口语,明白晓畅。诗歌的情感时而压抑,时而奔放,将复杂的心理历程表现的曲折婉转。

  四、拓展:读出搜集的一些怀才不遇的文人的诗词,体会他们对待人生之路的艰难有怎样不同的态度。

  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苏轼《定风波》——一蓑烟雨任平生

  《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王勃《滕王阁序》——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五、总结全文

  个人的命运与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千百年来,多少文人雅士,“才秀”而“人微”,有才而无望,“英雄无用武之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是千古的悲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生在了一个可以自由施展才华的大好时代,只患己之不能,不患人之不己知,我们要做的,只剩下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德美才秀”的人,我们的时代,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板书设计】

  拟行路难鲍照

  认命——不认命——认命

  ︱︱︱

  抨击悲愤无奈

散文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理解两首诗末尾语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3、学习这两首散文诗借助具体形象抒发对母爱的爱的手法,写一段话,表达对父母的爱。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两首诗,进行朗诵比赛,直至背诵。

  2、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篇末含蓄的语句理解。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启发法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在今年512特大地震中,发生了众多感人的一幕,其中有一条感动全中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妈妈爱你!”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双膝跪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毫发未伤。这说明什么呢?父母的爱,尤其是母爱,是世界上最崇高、最无私的一种爱。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两首表达母亲与孩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和《荷叶母亲》。

  二、研读《金色花》

  1、走近作者

  泰戈尔—印度著名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他的创作有五十多本诗和散文诗集、十二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部戏剧。他著名的散文诗集有《飞鸟集》、《新月集》、《园丁集》、《吉檀迦利》等。用孟加拉文写作,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一种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2、朗读

  (1)教师范读课文(配乐—班得瑞《初雪》)。(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学生仿读。)

  (2)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来读。

  (3)教师指导朗读: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但不同的`地方,朗读处理方法不同。)

  (4)男女生朗读比赛,互相点评。

  3、感知诗意

  师:现在请同学们小组交流,谈谈读过诗后的整体感受,说出你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用“我从文中读出了一个_______小男孩(妈妈),从_____________看出。”句式说话。

  明确:全诗展现了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画面的中心人物是“我”──一个机灵可爱的孩子,“我”突发奇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一天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我”天真稚气,却藏着自己的秘密,不让母亲知道,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情。

  4、问题探讨:

  (1)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吗?

  (2)“看着你工作”“你会嗅到花香”“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都是为了什么?

  (3)妈妈为什么责怪孩子?还骂“你这坏孩子”是什么口吻?孩子为什么不告诉妈妈自己做了不少好事?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明确:

  (1)“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是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为妈妈做点事,给妈妈带来一些温馨和幸福。

  (2)我在一天时间里,与妈妈嬉戏,看着妈妈工作;在妈妈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让妈妈沐浴在花香中;在妈妈读《罗摩衍那》时,将影子投在妈妈所读的书页上,替妈妈遮阳。这都是为了回报妈妈的关爱,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3)诗歌第二节,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像,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惊慌紧张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孩子,又惊又喜,责怪中透出至真的母爱。

  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瞒着妈妈。天真稚气,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妈妈的感情。

  5、理性感悟

  师:诗人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金黄的色彩象征什么?结合注释,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诗人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是在赞美孩子的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金色花是诗人新奇而美妙的想像。

  三、品读《荷叶母亲》

  1、走近作者

  泰戈尔对中国诗(特别是散文诗)的影响是广泛的,其中冰心最得其思想和艺术精髓。

  冰心(1900~1999),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1900年生于福建一个思想开明的海军军官家庭,幼年广泛接触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冰心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的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创作最显功力的是“冰心体”散文和“小诗”,它们以细腻温柔而又微带忧愁的情调写母爱与童心、自然以及人生,语言清新淡雅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又情韵悠长,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2、学生朗读全诗,整体感知诗意。

  3、问题探讨:

  (1)这首诗着重描写的是什么?

  生:着力描写红莲,重点是雨中的莲花。

  (2)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赏莲的情景?

  生:做铺垫,将花与人紧密联系,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

  (3)作者情绪怎样变化,有什么作用?

  生:作者的情绪: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表露了作者关注花的命运的感情。

  (4)篇末“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母亲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那道道坎坷与磨难的人,母亲是我们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蔽风雨的人。

  (5)诗中的荷叶和红莲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

  生:荷叶——象征为儿女遮风避雨、无私奉献的母亲。

  红莲——象征在母亲的关爱、呵护下逐渐成长的儿女。

散文教学设计11

  一、单元教学目标:

  学习本单元,要能从对散文、小说、诗歌三种文体的评论中感悟到阅读要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要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习如何正确地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评价,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独到的见解;能从自我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评价完成习作;与同学有条理、有见解的对文学作品进行阅读交流、抒发感受;能查阅资料,确立主题对自己感兴趣的某种文学体裁或作家作品讨论分析,写出研究报告。

  二、重点难点:

  能从三位作家对三种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的评论再深入,敢于再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同时学习三位作家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的方法,阅读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感受;本单元的难点是能从自我的角度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评价,能发现文学作品中的美,发表见解要做到有条理,有中心,恰当准确。对单元中涉及的作家作品及相关内容能确立专题学习。

  三、教材内容的解读:

  单元课时安排:本单元的内容“学会读书”阅读有独特的感受,包括“散文家谈散文”;“小说家谈小说”;“诗人谈诗”三篇文章分别对散文《白鹭》、小说《百合花》、诗歌《一个深夜的记忆》评论。及诵读欣赏、综合实践与探究、修改文章专题训练,共需14课时。《白鹭》 “散文家谈散文”3课时;《百合花》 、“小说家谈小说”4课时;《一个深夜的记忆》、诗人谈诗4课时。作文及修改文章专题2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

  学法指南:本单元的学习,是对散文、小说、诗歌三种文体作品的评论,首先要了解三种文体的基本知识;同时,我们应在了解作品表达的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作品的表现技巧,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欣赏和鉴赏。通过阅读,力求达到情感共鸣和理智领悟的认识高度,逐步培养和提高艺术的审美能力。通过熟读先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写,哪些是作者写得好的地方。其次,阅读文学作品不能盲从,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敢于怀疑,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尤其是文学作品的评论,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对于散文作品的鉴赏必须掌握要领,诸如把握立意,抓住中心。善抓文眼,按图索骥。明白情物,即景、披事、体物从而悟情、入情、察情、明情,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欣赏作品的内容之美,境界之高,情致之雅,理趣之妙。分析结构,弄清特点。体味情言,仔细回味,注意修辞手法,明白其表达作用。咏物散文要整体阅读,感受所咏之物的形象特征,分析所咏之物的精神品格,进而理解散文所揭示的深刻道理;对于小说作品,抓住小说的三要素,理解小说所描述的环境、情节和人物;填补小说虚构世界的空白,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进行理性思考分析,作出审美判断。通过小说情节的分析,把握人物形象,透视人物的思想及品质;对于诗歌作品,诗歌贵形象思维,且讲究含蓄。当诗人描绘什么事物时,他的.目的往往不在于说这事物怎样,而在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乡愁》通过给“乡愁”赋予了一定的意象,从而表达出了浓浓的“乡愁”。我们应抓住关键性的诗句,把握全诗的主旨。诗歌的主题通常是借助意境来表达的。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要正确评价一首诗,要反复朗诵,尽力揣摩,抓住饱含作者深情的词语来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其次,要了解作家,了解写作背景。再次,要注意联系现实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如《诗人谈诗》作家密切联系生活,从常见的事物身上发现了美。这样才会对作者的情感感同身受,也才会更深层次地理解诗歌揭示的现实意义。

  学习模式板块设计:

  一、 自主阅读;二、走近作家作品;三、比较讨论;

  四、专题学习;五、成果交流展示;六、学习反思。

  第十三课 散文家谈散文

  关于散文《白鹭》

  学习目标: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内容,并说说作者的见解。

  2、品读文章,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

  3、阅读两位作家的文学作品,形成专题对他们的作品选择某个角度赏读、评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时安排

  1、布置任务 明确任务

  2、简介作家作品 了解作家作品、补充

  3、组织讨论 比较阅读

  4、指导确立专题 自主组合确定专题

  5、提供帮助 提出疑难

  6、指导学生形成成果 完成专题 课内1课外

  7、组织交流展示(班上汇报或板报展出) 交流展示成果

  专题示例:

  (1)走近郭沫若或走近晓雪,了解其人;

  (2)郭沫若或晓雪的某类作品的风格初探;

  (3)文学作品中的白鹭;

  (4)我眼中的某位散文家及其作品等等。

散文教学设计12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渔人在美丽幽静的湖面上,指挥鸬鹚捕鱼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情趣。

  2。学习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和积累材料的。

  3。学习本课5个生字,8个生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注意积累材料,要在理解课文的过程当中,了解作者是怎样留心周围的事物和积累材料的,即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渔人指挥鸬鹚捕鱼的。

  教学难点

  了解鸬鹚捕鱼前、捕鱼时、捕鱼后湖面的变化,以及湖面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见过鸬鹚吗?(板书课题:鸬鹚)鸬鹚又名水老鸦、鱼鹰,是以鱼为食的水鸟。在我国一些地方,有的渔民把它驯化,用来帮助捕鱼。那么渔人是怎样在美丽幽静的湖面上,指挥鸬鹚捕鱼的呢?

  二、教师范读课文

  1。思考:课文记叙了什么内容?要求学生说完整话。即:课文记叙了渔人在美丽幽静的湖面上,指挥鸬鹚捕鱼的情景。

  2。教师交待本文作者是郑振铎。

  三、初读课文,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

  2。划出不认识的生字。

  3。借助拼音字典,读准字音,并想想下列字是用什么方法记忆字形。

  鸬鹚 抹 囊

  四、检查自学效果

  1。投影出示下列词语,学生认读。

  鸬鹚一望无垠船舷竹篙一抹喉囊水痕夕阳悠然甩进逐渐恢复

  2。指导学生记住字形。

  “鸬鹚”两字都是左右结构,右半部都是“鸟”。

  “抹”字的右半部上横长下横短。

  “囊”字笔划较多,教师引导记忆。

  五、标出自然段序号(共七个自然段)

  六、练习自读课文,纠正读音

  七、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1。想想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

  2。湖面的气氛有什么变化?初步认识。

  八、看书上的插图

  1。同学们,你们看站在船舷上的是什么?鸬鹚,鸬鹚羽毛灰黑色、嘴扁而长。

  2。你们看图的近处,远处还有什么?柳树、稻田、夕阳。

  3。“夕阳”是什么意思?傍晚的太阳。

  4。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这幅美丽的图画。要求说话完整、连贯。

  九、作业

  1。抄写生字、生词。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同学自读课文并讨论

  1。请你找出课文中描写湖面的句子,想想湖面有什么变化?

  ①夕阳照在小湖上,没有什么风,绿油油的湖面像一面镜子。(平静)

  ②湖面立刻失去了平静,荡起一圈圈粼粼的波纹,无数浪花在夕阳的柔光中跳跃。(不平静)

  ③天色逐渐暗下去,湖面恢复了平静,只留下一条闪闪的水痕。(恢复平静)

  2。根据湖面变化或按捕鱼前、捕鱼时、捕鱼后的'顺序指导学生分段。

  第一段(1自然段)捕鱼前。

  第二段(2~4自然段)捕鱼时。

  第三段(5~7自然段)捕鱼后。

  景物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读思考:渔人在什么地方捕鱼?周围的环境怎样?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找关键词句谈体会。(渔人在平静幽美的湖面上捕鱼。)

  ①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想想写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夕阳照在小湖上,没有什么风,绿油油的湖面平得像一面镜子”。重点理解这句话。

  什么像一面镜子?为什么这样比喻?

  把湖面平静的样子比作镜子,因为没有什么风,突出了湖面又平又静的特点。

  其次学生会谈到柳树、稻田、渔人、鸬鹚等,教师综合:岸边杨柳依依,远处稻禾青青,几只窄长的渔船点缀在绿油油的湖面上。这是秀丽的水乡景色,是渔人捕鱼的良好环境。

  ②找出描写渔人神态的句子,体会渔人的心情。

  渔人坐在船尾,吸着烟显出悠然自得的神态。

  ③找出描写鸬鹚样子的句子,体会比喻说明了什么?

  鸬鹚站在船舷上,好像列队的士兵严阵待命的样子。

  2。根据刚才的理解,请同学谈谈这时湖面为什么这么平静?

  ①湖面平静;②渔人悠闲;③鸬鹚像士兵。

  3。指导学生用缓慢的语速朗读这段。

  学生练习读——指名读——看投影欣赏读——练习背诵。

  第三课时

  一、学习第二段

  1。读第2自然段,“一抹”是什么意思?这里为什么要用“一抹”?

  竹篙在船上一擦,这是渔人的一个动作,打破湖面的平静。这时鸬鹚接到冲锋的命令,扑扑地钻进水里。

  读读描写湖面的句子,可以体会出以水动来衬托水下鸬鹚正在奋力捕鱼的情景。

  这时的湖面已不平静了,那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

  2。自读课文第3自然段:

  找出描写渔人和鸬鹚动作的词语。体会词语的意思。

  渔人:抓住脖子,把鱼挤出来,把它甩进水里。(说明渔人动作干脆、利索。)

  鸬鹚:钻出水面,拍着翅膀,跳上渔船。(说明鸬鹚捕鱼动作敏捷、熟练。)

  3。联系上下文想想:鸬鹚不断地跳上渔船,渔人都忙不过来了,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是一幅繁忙欢乐的画面,体现出渔人与鸬鹚之间的默契,以及湖面的活跃气氛。

  4。看图,用自己的话描绘这幅图的内容。

  5。指导学生用紧张高兴的心情朗读,体会湖面热闹景象。

  6。练习背诵。

  二、学习第三段

  1。自读思考:“天色渐渐暗下去,湖面又恢复了平静。”

  “恢复”是什么意思?这里为什么用“恢复”一词?

  恢复是变成原来的样子,湖面又变得平静了。渔人喂鸬鹚小鱼,可以体会出繁忙紧张的劳动即将结束,渔人划船回去,所以湖面又恢复了平静。

  2。湖面留下一条闪闪的水痕,怎么能说平静呢?

  3。指导学生用轻慢的语气朗读课文,读出捕鱼后喜悦而归的心情。

  4。练习背诵。

  三、总结全文

  《鸬鹚》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课文记叙渔人指挥鸬鹚捕鱼的经过。这是作者身边的事物,他认真细致地观察,并积累了材料。希望同学们也要留心观察我们周围的事物,积累更多的材料,写出优秀的文章。

  四、作业

  1。练习朗读、背诵课文。

  2。在练习本上完成课后第3题。

散文教学设计13

  散文阅读中的体会、寻味,也包括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1)语言的滋味。比如《古都的秋》,体会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秋天,无论在什么她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2)作者的情调。尤其是所谓“闲话体”的散文,如周作人、林语堂、俞平伯、梁实秋等人的散文,体会作者“闲适”的情调,有时比了解他们所谈论的话题还要重要。作者的情调,其实就是作者的胸襟、情怀、气度,阅读优秀的散文作品,如果没有窥见作者的胸襟情怀,“无疑是重大的损失”。46

  六、散文阅读教学的若干原则

  散文阅读教学,要遵循从散文的文类特征、“文学性的散文”的着眼点、散文阅读的要领等引申出来的一系列原则。

  (一)“排除法”定义对散文教学的启示

  散文用“排除法”定义,意味着滞留在“散文”这个框里的,在文体上说不清、道不明。但教学必须以能说清、可道明为前提。从有利于散文教学的角度,我们建议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紧缩的”散文定义,即“文学性的散文”。具体对策,也可采用逐步排除法:47

  1.凡是体裁和文体特征认识比较清楚,已形成相应读法的,皆宜从“散文”中分化出来而专门对待。比如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报刊言论文章、传记、演讲辞、科普小品、学术札记等。

  2.有些在体裁和文体特征上有明确界说的,如回忆录、序言、杂文、散文诗等,也宜按独立小类而专门对待;至于在大类上如何处理,对语文教学不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3.对仍“被剩余”的“文学性的散文”,要强化文体意识,根据文体特征,分野小类,力求形成可依循的解读理路。

  孙绍振关于“审美散文”、“审智散文”、“审丑散文”的分别及其解读范例48,钱理群关于“说理的散文”、“描写的散文”、“纪实的散文”、“抒情的散文”分别及其解读范例49,贵志浩关于“闲话体”、“独语体”、“倾诉体”的分别及其解读范例50,以及在散文史研究和散文作家作品评论中所提炼的作家流派、风格等,均为分野小类提供了理论的资源。

  (二)“不拘一格”“张扬个性”对散文教学的启示

  “不拘一格”,“张扬个性”,是现当代优秀散文家刻意追求的散文境界。散文“无规范”,但教学必需以明了规范为前提;对“无规范”的散文,也必需找到对应“无规范”的办法。

  1.现代散文不拘一格,这就意味着,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决不能用一种固定的套路去对付所有散文。

  2.现代散文不拘一格,这就意味着,决不可以拿古代散文刻意考究的章法和技法,比如“以小见大”“伏笔照应”“一字之骨”等,去描摹、套用现代散文。

  3.现代散文张扬个性,这就意味着,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必须找准这一位作者散文的特质,必须找到这一篇散文的特质,包括所谈论的话题,所抒发的情思,所运用的言语。

  (三)“文学性的散文”的着眼点对散文教学的启示

  1.散文阅读教学,始终在“这一篇散文里”,要驻足散文里的'“个人化的言说对象”;严防跑到“外在的言说对象”,演变为谈论“外在的言说对象”活动。

  2.散文阅读教学,要着眼于主体,触摸作者的情思;严防滞留在所记叙、描写的客体,演变为谈论那人、那事、那景、那物的活动。

  3.散文阅读教学,要关注作者独特的情感认知,引导学生往“作者的独特经验里”走:严防受既成经验的遮蔽,演变为谈论各抒所见的活动。

  4.散文阅读教学,要由言及意,往散文中的个性化言语所表达的丰富甚至复杂、细腻甚至细微处走;严防脱离语句,跑到概念化、抽象化的“思想”、“精神”,演变为谈论口号的活动。

  (四)散文阅读的要领对散文教学的启示

  1.散文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会区分人我,引导学生体察在散文中表露的、对学生来说很可能是陌生的经验。

  2.散文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会分享,在认识和理解别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过程中,观照自我。

  3.散文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细读,体味作者言语表达的功力,体味精准的言语表达所蕴含的意味,体味语言的滋味和作者的情调。

  4.散文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以言逮意的追求,要唤起学生对以言逮意的功力的敬重。

  七、散文阅读教学设计样例

散文教学设计14

  【导入】从事的感受转移到文的体验

  1.播放“安塞腰鼓”的录像(不超过2分钟)。学生交流观后感受。

  2.把看录像的感受,迁移到对课文的理解——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学生交流阅读感受(威武,雄壮等)。

  【台阶一】体味言语表达的效果

  1.启发:有没有发现有些句子传递这种感觉更强烈一些?能不能独立地圈一圈?

  2.学生圈画自己感受强烈的语句。

  3.组织学生交流;学生朗读自己感受深的语段。

  【台阶二】从感性体验到对言语表达的理性认识

  1.延伸:能不能把我们的.思考推进一步,想一想为什么是这些句子,他们在句式上有哪些特征?

  2.组织小组合作讨论。

  3.小组代表发言,其他成员补充;各小组交流。

  4.学生再自由朗读,让学生感受刚才的交流成果。

  【补充】意识到“语句传递精神”

  介绍作者,介绍作者与陕北的关系,介绍作者对黄土精神的敬仰,“语句传递精神”——点到即止。

散文教学设计15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诗歌内容,简单描述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快乐事情。

  2、认读重点字词“亲一亲、、爸爸”

  3、能根据原有进行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大图书大字卡爷爷奶奶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将幼儿的全家福放在幼儿椅子下面,让幼儿拿出全家福,请幼儿说一说全家福上有谁?(爸爸、妈妈和我)

  教师:宝贝们现请你们在自已椅子下面拿出你们的全家福相片,请你们说一说全家福上都有谁?

  幼儿:爸爸、妈妈和我

  1、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吗?

  幼儿:爱。

  2、教师引导幼儿亲一亲相片上的爸爸妈妈。

  如果你们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现请你们亲一下相片上的爸爸、妈妈。

  二、大图书阅读

  1、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1)看大图书上的'图片,鼓励幼儿将看到的图画内容描述出来。(图画内容:小女孩

  亲了亲妈妈,还亲了亲爸爸)

  (2)请幼儿说一说亲妈妈是什么感觉:亲爸爸是什么感觉。

  2、熟悉诗歌内容

  (1)教师指着图画说:“这个小女孩亲了妈妈也亲了爸爸,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她亲爸爸妈妈是什么感觉吗?听老师念念这个诗歌就知道了。”

  (2)教师朗诵诗歌一遍,请幼儿说出诗歌中妈妈好香,爸爸的胡子扎嘴巴。

  (3)教师和幼儿一同看大图书,教师朗诵诗歌一遍,幼儿完整欣赏。

  (4)教师出示字卡“亲一亲、妈妈、爸爸”让幼儿跟读诗歌

  三、仿编诗歌

  1、幼儿讨论:亲谁也会好香(奶奶)亲谁胡子也会扎嘴巴(爷爷)。

  2、将幼儿仿编的内容,整理成诗歌念给幼儿欣赏,幼儿在一起念一遍。

  四、小结,讲评。

  今天小朋友不仅学会了念亲一亲这首儿歌,还会仿编儿歌了,真了不起,那今晚你们回家把教爸爸妈妈念这首儿歌,亲亲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看感觉是不是像诗歌里的小朋友说的那样好吗?

【散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16

流程设计教学设计12-09

教学设计01-14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04-27

《塞翁失马》教学设计12-24

《林海》教学设计12-25

《春雨》教学设计12-25

春酒教学设计12-26

《童趣》教学设计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