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2-04-17 17:14:41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5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点。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锦集5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旧俄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2.通过学习凡卡写信的内容以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来了解他的内心。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凡卡写的信的内容,了解凡卡遭受的苦难。

  2.理解写信过程中凡卡的联想和文章结尾的含义。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新词。

  3、以信为线索,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给课文分段,了解课文各段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自学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自己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2.弄清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名字要读顺口。

  3.思考下列问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凡卡是怎样的孩子?他的身世怎样?

  (2)小说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3)凡卡给爷爷的信主要写些什么?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新词,要读准字音。

  2.人物身份及部分词语解释。

  3.指名逐节试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分小组讨论思考题。

  (四)给课文分段。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信之前、写信过程、写信之后。)

  2.按照这个顺序将课文分为三段。(第1段:从开头到把那张纸铺在讲台上。第2段:从亲爱的爷爷康司坦丁玛卡里奇到康司坦丁玛卡里奇。第3段:从他很满意到课文结束。)

  (五)作业。

  1.抄写词语。(课内完成)

  2.仔细阅读课文中信的部分,想想信中写了哪些内容。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凡卡给爷爷写信的目的和信的内容以及写信时的心理活动,从中体会凡卡学徒时的悲惨生活。

  2、学习文中插叙部分的内容及其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信的内容和插叙部分的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凡卡给爷爷写信的目的和信的内容以及写信时的心理活动,从中体会凡卡当学徒时的悲惨生活。

  2、学习文中插叙部分的内容及其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文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凡卡的悲惨生活的?

  (以圣诞节前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个方法来表现的。)

  (二)学习第2段课文中写信部分的内容。

  1.想一想,凡卡给爷爷写信的目的是什么?

  2.找出第2段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是凡卡写信的内容?画在书上。

  3.信的内容共有六个自然段,用一个词组成短句来进行概括,写出每一段的小标题。

  (①只有一个亲人;②告诉爷爷自己在学徒中受尽折磨;③求爷爷把他带回去;④莫斯科不是穷人的;⑤求爷爷给他摘一颗金胡桃;⑥再次哀求爷爷把他带回去。)

  4.指名根据小标题有条理地叙述凡卡的悲惨遭遇。

  (三)学习课文中插叙部分。凡卡在写信时有许多内心活动,作者是用插叙的手法来表现的。

  1.找出文中哪些部分是插叙部分。

  2.导读4、5、6自然段。

  (1)第4、5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内容?(让学生先默读,这两个自然段插叙凡卡回忆爷爷在乡下守夜的情景。)

  (2)想一想,当凡卡写到只有一个亲人了时,想到些什么?

  (3)爷爷在凡卡心中是怎样一个人?(年老、困苦、劳累,但很乐观、风趣、慈祥,跟爷爷在一起凡卡感到很快乐。)

  (4)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4、5自然段。

  (5)第6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家乡节前美丽的夜景。)

  (6)家乡的夜景在凡卡心中是怎样的?(是美的.。)

  (8)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用赞美的心情来朗读。)

  小结:这一部分关于爷爷守夜的回忆和家乡节前夜景的想象,都是描写凡卡内心活动的。从这两段插叙中,反映出凡卡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心情。

  3.导读13、14自然段。

  (1)凡卡写到请爷爷摘一颗金胡桃时,又插叙了什么?(和爷爷一块砍圣诞树这件事。)

  (2)凡卡回忆起砍圣诞树这件事时,心情怎样?从哪里可以体会出凡卡这种快乐的心情?

  4.说一说插叙手法在文中的作用。(起到对比作用,凡卡想到在农村的乐,更衬托出目前生活的苦,更反映出凡卡要求爷爷带他离开的迫切心情。)

  (四)小结: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并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文章的中心的。

  2、体会课文结尾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概括课丈的中心思想,并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文章的中心的。

  2、体会课文结尾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默读全文,概括中心思想。

  小说通过凡卡在圣诞节前给爷爷写信这件事,真实地反映了旧俄沙皇时代穷孩子的悲惨命运。

  作者是怎样表达中心思想的?这篇文章为什么那么令人感动呢?

  (二)分析重点细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习第2段写信过程的细节描写。

  (1)请同学朗读信的内容,并思考:凡卡在给爷爷的信中都写了哪些事?其中哪一件事写得最具体?(告诉爷爷学徒生活的痛苦,受尽种种折磨。)

  (2)默读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打我就要死了!。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几层意思?作者是怎样注意细节描写的?

  (分四层意思:①挨打;②挨饿;③没法睡;④离开这儿。抓住细节,让学生体会:为什么挨打?不知不觉说明了什么?用什么打?随手又说明了什么?老板和老板娘是怎样打凡卡的?揪、拖、戳、捞这些动词说明了什么?吃的呢?简直没有。简直没有是什么意思?从哪里看出简直没有?)

  2.在写信过程中凡卡回忆了哪些往事?

  (1)默读砍圣诞树这件事。

  (2)说一说,从这些细节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3.学习第3段课文写信之后,体会课文结尾的作用。(1)学生自学。(2)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3)讨论:凡卡的梦能不能实现?为什么?

  (三)总结:

  (四)作业。

  1.思考课后练习第2题。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这篇文章字词难度不大,除了一些重点词句,其他都比较容易理解。文章思路清晰,在开篇提出嗜学,然后围绕这个中心词,层层展开,并采用对比法,点明求学应有的态度和精神。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子,然后,由字词理解到内容理解,把握文章的中心观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主要贯穿朗读,以朗读带动文章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新课

  参照教学设计(A)。

  二、介绍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有关内容参照教学设计(A)。

  三、朗读课文,理解文句,疏通课文内容

  1.教师播放朗读带,学生听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能否流畅地朗读课文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有极大的关系。因此,要求学生至少将课文读上两遍,而且必须是以读得流畅无断续现象为标准。要求学生在自由朗读时,注意结合课文注释理解一些容易弄懂的词语和句子。

  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1段。

  (1) 指名学生朗读第1段,然后要求学生圈注本段中自己难以把握的字词。

  (2)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自行翻译第1段。

  (3)教师评点学生翻译,特别提醒学生对重点字词的掌握。

  4.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2段。

  (1)学生齐读第2段,然后标注出其中的重点字词。

  (2)学生结合注释自读第2段后,向老师提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3)指名学生翻译全段。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3段。

  (1)要求学生笔译第3段。

  (2)学生相互检查,讨论对方翻译中的不足之处。

  (3)指名学生朗读自己翻译的内容。

  然后教师进行评价,要求学生按照信、达的标准修改自己的译文。

  (4)学生齐读第3段。

  6.学生齐读全文。

  四、品读课文,鉴赏课文内容

  1.请学生概括各段的中心意思。

  2.细读第1段,从中找出一个能概括全文中心意思的词语。

  3.默读第1段,回答:作者是如何写出自己读书时条件的艰难的?请引用课文中的原句回答。

  4.提问:请复述作者读书时的.勤奋的情形,想一想:这勤奋和前面所说的艰难的生活条件有什么联系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5.提问:与作者读书时相比,现今太学生的读书条件怎样?文章是如何进行对比的?

  6.提问:通过这种对比,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请用课文原话回答。

  7.请简要介绍马生,谈谈作者对马生所持的态度。

  8.读完这篇文章,你对学习有什么感受吗?

  五、学习迁移

  学生交流讨论: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出读书要勤奋、专心,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请结合你的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

  六、布置作业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结合图片、实物理解邮递员、打靶、一捆稻、一束麻等词语;

  2、美读诗歌、背诵课文,并在朗读中拓展说话、抒发情感;

  3、补充学习儿歌,积累语言;

  4、通过朗读感受诗中小朋友关心他人的美好心灵。

  教学重点:

   美读诗歌,背诵诗歌,体验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一捆稻、一束麻

  教学过程:

  一、儿歌导入,启动情感

   1、送小朋友一首儿歌。

  出示儿歌:小雨淅沥沥,

  小雨沙啦啦,

  淅沥沥,

  沙啦啦,

  小雨小雨慢慢下,

  苗苗就是喜欢它。

  1)自己轻轻地读一读。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3)为了读起来好听,我们习惯上把淅沥沥读成xī li li,跟读;

  4)美读儿歌

  淅沥沥,沙啦啦,这是下小雨的声音,听起来就好象小雨在唱歌。多好听呀,小朋友也把这首儿歌读好听了!自己再试试。指名读。

  指导:A、小雨小雨慢慢下再慢一点就好了。

  B、雨滴声再轻一点。

  C、你读得真好听,我好象听到了小雨在唱歌。

  5)齐读。

  2、小雨,会滋润大地,会让空气更新鲜,苗苗喝了小雨滴还会慢慢长大!可有时,小雨也会带来很多不方便。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首儿童诗,它的题目也叫《小雨》。

  板书:小雨 一起读题

  二、初读感知,体验情感

   1、这首诗歌可有意思了。捧起书,自己读读,读准每一个字音。

  2、听录音。让我们听听录音机里小朋友是怎样读的。

  3、学着录音机里小朋友的样子自己再读读。

  4、检查

  (一)出示词语:性急 收起 邮递员 然后 最后 等一等 剥完 解放军 打靶

 1)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帮助,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会读了举手。

  2)开火车读。正音:等děng 后鼻音舌头往后缩,跟读。

  然rán 这个翘舌音挺难读的,跟读,谁舌头最灵,也能把然后读准。

  3)理解:

  A、邮递员

  你知道邮递员是干什么的吗?(出示图片)你瞧,这位叔叔就是邮递员,每天上午7点、下午3点左右,邮递员也会来到我们学校送来信和报纸。

  B、打靶

  (出示解放军打靶图片)谁在打靶?说话中纠正生字的读音。

  (如:解放军打靶百发百中。)

  (二)出示句子:等爸爸收起最后一捆稻,

 等妈妈剥完最后一束麻,

  过渡:小朋友读词语读得很准,很棒,看来光读词语是难不倒大家的。林老师第一次读这首诗歌时,发现有两行诗句读起来挺拗口的,自己练练,看谁的本领最大,也能读准。

  1)指名读

  2)这两行诗句里,这两个词语最难读,把他们读准了,整行诗句自然就读通了。跟读:一捆稻 一束麻

  3)理解词语:

  A、(出示实物)老师手里拿的是一根稻,现在是一棵稻,(出示图片)那爸爸手里拿的是一捆稻。指导读准一捆稻。

  B、你们知道麻是什么吗?老师本来也想把麻找来给小朋友看看,可是我找了好多地方都没找到,因为麻在我们这个地区比较少见。不过,麻晒干后可以做成麻绳、麻袋。你们回去可以向爸爸妈妈打听麻绳、麻袋是怎么样的'?指导读准一束麻。

  4)连起来读诗句。自己试,指名读。

  5)像这样很长的句子,读时还要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师边范读边划停顿符)

  6)再指名读。

  7)齐读。

  (三)再出示句子:等邮递员把信送到,

 等解放军打完了靶,

  等小鸟飞回了窝,

  下班的人也回到了家,

  1)最难的两行诗句小朋友都能读准了,老师想,这几行诗句一定也难不倒大家,自己先试试。

  2)指名读。

  3)师划停顿符,再指名读。

  4)齐读。

  三、美读诗歌,领悟情感

   [第一节]

 1、到现在为止,小朋友不但会读词语,知道了词语的意思,而且连诗句也能读准读通了,收获可真不少。读诗歌光读通还不够,还要读美。怎样读美,听起来好听呢?小朋友放开胆子,觉得怎样读好听就怎样读!

  2、指导读出节奏、变化、韵味

  A、诗句中间的停顿就像是歌曲里的节奏,你看,节奏是有变化的,有变化才美,你能不能也读出变化呢?

  B、唱歌时,如果每个音都一样高,那这首歌就不好听了。读诗歌就像唱歌一样的,谁再来读读。

  C、范读。自由练习。

  3、指导读出感情

  A、如果下雨了,那会怎样呢?这位小朋友看着小雨想到了那么多,多有爱心啊!我们也可以边想边读,让同学们感觉到你的爱心。

  B、朗读、评价、点拨。

  如:小雨下得还不够轻,再试试。你读得这么有爱心,小雨一定已经听到了。

  4、男生读,女生读。

  5、配乐读。

  [第二节]

  1、出示第一节:现在你也能这么有感情地读读第一节吗?

  2、自由练习。

  3、指名朗读,指导:

  A、小雨下得这么早、这么快,小朋友看着小雨,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B、怎么读听起来很着急,盼望小雨等一等再下。

  C、雨可能会越下越大,小朋友心里越来越着急,谁能把三个等一等读好!

  5、小组赛读。

  6、顺势引背第二节。

  五、背诵诗歌,积淀情感

   1、让我们一起合起书,朗诵这首诗歌,如果忘了就打开课本偷偷地瞄一眼。

  2、;配乐朗诵诗歌。(站起来也行。)

  六、拓展说话,抒发情感

   1、这位小朋友真有爱心,看着小雨想到了那么多人,还想到了小动物,你会想到谁呢?

  引导:下雨会给哪些人、物带来不方便呢?还有谁也在外面工作、行走呢?田野、院子、马路、大街

  2、我们也来学做小诗人,用文中句式等 来说说。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设计意图:

  随着气候越来越寒冷,班上的还有一大部分幼儿不会自己穿脱衣服,每天午睡起床时老师要忙着帮每个幼儿穿衣服,耽搁了大量的时间,幼儿不会自己穿脱衣服容易着凉感冒,这样教孩子穿衣服的方法尤为重要,由此开展此活动,通过《穿衣歌》教给幼儿穿衣服的方法,通过欣赏动画片《穿脱衣服》,激发幼儿学习自己穿衣服的愿望。

  活动重点:学习穿衣服的方法。

  活动难点:认识衣服的前面和后面。

  教学方法:游戏童谣法、示范演示法、直观教学法

  活动目标:

  1、认识衣服的前面和后面,学习穿衣服的方法。

  2、培养幼儿自己穿衣服的生活自理能力。

  3、教育幼儿不要随便脱衣服,预防着凉感冒。

  活动准备:

  1、《穿衣服》的ppt课件。

  2、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

  3、动画片礼仪小剧场《穿脱衣服》,有帽子的开衫衣服一件。

  活动过程:

  1、复习歌表演《我有一双小小手》,引出主题。

  教师:我们有一双小小手,会做许多的事情,今天,我们用小小手来学习穿衣服。

  2、播放ppt课件,参观宝宝服装店。

  提问:宝宝服装店有哪些漂亮的衣服?播放幻灯片1至3,观察女孩和男孩的衣服。

  3、播放ppt课件,认识衣服的前面和后面。

  播放幻灯片4,说说这件男孩的大衣前面有什么?(腰带、纽扣),这件红色的大衣前面有什么?(纽扣)后面有什么?(蝴蝶结)

  播放幻灯片5,这件玫红色大衣前面有什么?(拉链、图案、包包),请幼儿摸摸自己衣服前面的小包包。

  播放幻灯片6,认识圆领衣服的前面和后面。

  提问:这些衣服的衣领是什么形状的?这些圆领衣服的前面有什么?(小动物图案)

  这些圆领衣服前面的.领子怎么样?(低)后面的领子怎么样?(高)

  4、播放幻灯片7,出示一件有帽子的开衫衣服,引导幼儿学习穿衣服的方法。

  (1)观察衣服的前面和后面。

  (2)用儿歌《穿衣歌》学习穿衣服的方法。

  教师边念儿歌边指导一名幼儿穿衣服。随后幼儿跟教师学习儿歌《穿衣歌》:小帽子,戴头上,伸左手,钻洞洞,伸右手,钻洞洞,拉拉链,扣纽扣,穿好衣服顶呱呱,人人夸我好娃娃。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请个别幼儿边听儿歌边穿衣服。

  5、播放幻灯片8,看看奇奇是怎么穿脱衣服的?欣赏礼仪儿歌《穿脱衣服》。

  6、播放动画片礼仪小剧场《穿脱衣服》。

  7、教师小结:宝贝们。天冷了要学会自己穿衣服,不要随便脱衣服,预防着凉感冒,生病了很难受。宝贝们真能干,学会了穿衣服的方法,我们去教小一班的小朋友穿衣服吧!

  活动延伸:学习穿脱套头的衣服。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统一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微观想象、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2)、通过联想记忆、卡片问答等趣味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元素符号;

  (3)、通过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查阅资料,了解地壳、生物的细胞和一些食品中元素的含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

  (2)、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资源分析】

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简介”三部分内容。在前一课题中,学生已知道了原子的结构,本 课从微观结构的角度对元素下了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而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元素的概念比较抽象,而且容易与原子的概念混淆,教学时应注意两者的区别。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要求学生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对于一些常见元素的符号,必须会写、会读、会用。

  教材编写“元素周期表简介”,目的在于让学生比较早地学习和使用元素周期表这个工具,学生只要会根据原子序数查找某一元素的符号、名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并确认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等 信息即可,为今后的学习提供方便。

  【 教学策略分析】

 元素概念的教学应注意从熟悉的例子切入,通过与原子的对比,归纳出元素的定义,并组织好讨论,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元素符号的`教学忌一步到位、急于求成,应分散难点,逐步记忆,减轻学生对枯燥乏味的元素符号的记忆负担,并注意组织好 有关的活动与探究,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一些有趣味的活动,如联想记忆、卡片问答、查表抢答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元素概念、元素符号。

  难点:元素概念。

  【教学准备】

 1.投影片:元素与原子的比较等;

  2.元素符号的卡片、水分子等模型卡片。

  【 课时建议】

 2课时。

  【教学 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 (回忆)

  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 设疑)

  什么叫元素呢?

  回答: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