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合10篇
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字。
2、学习默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
3、感受卡罗尔美好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学习默读,体会文中有趣的地方。
【教学难点】
在默读感悟中受到美好童心的感染和熏陶。
【教学方法】
朗读、谈话、合作、交流。
【教学用具】
CAI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猫吗?能说说为什么吗?(课件出示各种姿态的猫,学生感受猫的'可爱)
有一个小朋友,她也很喜欢猫,她的名字叫(板书:卡罗尔),谁能读读?(要求领读,齐读,出示课文插图,认识卡罗尔)卡罗尔和小猫之间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板书和小猫),你们想知道吗?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8课《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板书她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
2、学生朗读,师生共同校正字音。
3、教师范读。
三、合作交流,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其余生字及我会读图标,各自认识,不会读的向同桌请教。
2、同桌互读,互相推荐最得意的记字方法。
3、指名认读生字,交流方法,并组词、说话。
4、游戏:认真听,仔细想,找字卡──根据教师的讲述、表演,从字卡中找出相应的字,摆在桌子上:
⑴不上不下(卡)。
⑵兔子的尾巴不见了(免)。
⑶土撒在热水上(垫)。
⑷明白的反义词(糊涂)。
⑸妈妈做饭的地方(厨)。
⑹做一下蹭这一动作。
⑺学猫叫。
⑻出示绒线团,学生找出绒。
5、生字搬家:(课件出示组合后的词,指名读,轮流读)
舒适、软垫、多余、绒线团、糊涂、厨房、蹭着、洛阳、卡车、抽屉、罗汉。
四、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1、指出默读的要求与方法: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问题。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哪些地方写得有趣?并作上记号,再向同学们解释为什么。教师辅导。
3、小组交流,各组归纳出本组意见。
4、各组派代表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用有趣的语气读,其它学生听后提意见,教师范读。
五、拓展思维,强化感受: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感受
六、质疑问难,释疑
七、总结全文,提出希望:让学生学会关爱自己和他人,关注周围环境,学会和谐相处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的
1.能对照图画用自己地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懂得为什么说谜底是一幅画。
2.学会“画、远、近、无、声、惊”七个生字,认识土字旁,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3.会正确朗读、背诵、默写课文。
准备教具:生字卡片、挂图、录音
教学过程:共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同上
2.学会七个生字
3.能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画导入新课
(课件)
1.教师范读诗歌猜谜,出示挂图,并揭课题。
a.上课之前,老师先让小朋友们猜个谜语,听仔细了(范读课文)
b.学生动脑筋猜
c.出示挂图(课件):好极了,就是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画》(板书课题)。
2.仔细看这幅画,画上画了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三、对照图画,再读课文
四、讲读课文,理解诗意
(一)讲读第一、二行
(二)讲读第三、四行
1.想一想,春天,许多花都怎么样了?可是课文里是怎么说的,为什么?
2.要是鸟停在树枝上,人来到鸟的面前,鸟会怎么样呢?
3.指名扮演诗人,走近画,做赶鸟的动作。问:有没有看到鸟儿飞走?课文是怎样说的?
4.教学惊:说说你是怎样记住惊的?惊是什么意思?(吃惊、害怕)
5.指导朗读第三、四行,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五、朗读全文
六、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一幅画,而且是一幅有山、有水、有花、有鸟的画呢!
七、作业: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7个生字;画:先中间,后两边;声:强调上面是士;色:注意刀字头;远近:注意走字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字词,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2.指导朗读,背诵,默写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1.认读生字卡片(开火车)
2.课堂作业本第一题
3.形近字比较,组词
远()近()京()声()
运()听()惊()色()
二、指导朗读和背诵课文,加深理解
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课文写的是一幅画。
2.指导朗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范读-指读-引读-齐读
3.根据画面背诵课文
a.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景色?
b.课件(声画统一),试背-齐背-指背
三、作业指导
1.写出这首诗的几对反义词:远--近、有--无、去--来
2.默写课文/有色,近听/水/无声。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设想】
《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古桥、树林、山泉经过作者动情的叙述,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们也仿佛走到了每一位读者的心中,使读者顿生身临其境之感。正当在与朋友们互诉心声之中,作者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真切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所以本文教学定位在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品味语言,以陶治学生心灵,使学生得到美的教育和生活观的教育。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假如你没读过《山中访友》这篇课文,请展开你想像的翅膀,猜一猜李汉荣先生到山中去访问一位怎样的朋友?访问的情形会是怎样的?(学生可能回答:作者可能去访问一位德高望重,曾经与自己同呼吸共患难的山中隐士;我想作者可能去访问一位功成身退,隐居山林的朋友,他们约好了对酒吟诗;作者访问的朋友是一位丹青妙手,他经常在山中实地写生。访一位多年不见的住在山中的武林高手切磋武艺;访一位隐居山中的诗人煮茶论诗;访一位得道的僧人禅悟人生;访山中的动物要保护动物等) 可李汉荣先生到底去山中拜访了怎样的朋友?让我们闭上眼睛,去听听作者给我们讲述他山中访友的.经历。
二、整体感知
教师配乐朗读《山中访友》,学生听读并思考:李汉荣先生到底去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1、谁能说说李汉荣先生去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呢?
明确:作者拜访了古桥、树林、山泉、小溪、蚂蚁、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老柏树等。
2、可是李汉荣先生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
学生讨论后明确: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交流探讨
1、李汉荣先生是那么地热爱大自然,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跟他走进山中,去会晤他山中的众朋友,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去找找你最喜欢的山中朋友,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用我喜欢 ,是因为 的句式说一句话。
2、既然是山中访友,那么李汉荣先生跟自己的好朋友交流了吗?他们又是怎样交流的?
明确:李汉荣先生在文章中,已经到了物我交融的境界,景物的美在他眼里已经成了一个个玄奥而善良的思想,他对大自然的喜爱程度已经远远不是只用眼睛去观赏他们的外表,而是用心在冥想,用心在与大自然的朋友们交谈。然后美读课文。
3、在美妙绝伦如行云流水般的语言中,你有哪些美妙的想象?
(学生自由谈)
四、课堂小结
教师结束语:当你怀着一个好心情看这个世界时,你会发现世界原来如此妙不可言,大自然原来如此神奇,令人陶醉,不禁想做大自然的一员,去亲身感受大自然脉搏的跳动,用大自然的语言去跟游人进行一次心灵的交谈。李汉荣先生把自然景物当作自己的朋友,感觉那么美好,那么亲切。孔子曰: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而我说:有朋自山中来,不亦乐乎?有朋自大自然中来,不亦乐乎?同学们,让我们敞开心扉,走进大自然,去拥抱大自然,广交大自然中的朋友吧!下课。
五、布置作业
把在体会课文美妙绝伦如行云流水般的语言时的美妙想象写下来,课下交流。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设计A]
创意说明:本文因其独特的句式特点而极具音乐美,同时还有丰富的画面美,以及充塞于全文的力量美。本设计旨在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指导,让学生感受文章之美,并掌握基本的朗读方法。
教学步骤 :
一、齐读、正音
1.首先不作任何提示,让学生齐读全文。
2.纠正学生误读的字音。
二、读出音乐美
1.学生自我评议刚才齐读课文时所存在的问题。
2.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诵带。要求学生带着刚才评议的问题去听,并根据录音在文中作一些标记,如节奏、重音等。
3.对比评议:将自己的朗诵与录音带中的朗诵进行比较,发现他人长处。
朗读指导:朗读最基本的要求是读准字音,接下来就是要读准节奏。要读准节奏,必须注意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停顿,还要分析课文的句式特点:本文以短句为主,因而节奏较快:读准节奏以后还要注意语音的轻重,这样才会产生抑扬顿挫的效果。
4.分节朗读,学习重点:节奏、重音。
5.齐读全文,注意音准、节奏、重音。
6.跟读:跟录音带齐读全文。
7.学生自由朗读。
三、读出画面美
朗读指导:朗读水平若要向高层次发展,必须深钻课文,才能身临其境,进而读出文章的画面美。
1.寻找本文主体画面的构成因素。
黄土高原(厚实、大气)、一群茂腾腾的后生(热情、充满力量)、腰鼓(灵动而热烈的陕北打击乐器)。
2.分析全文画面的构成。
以打击腰鼓的不同过程为主,穿插一些想象的画面(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等)、陕北农民的生活画面、黄土高原与江南的对比画面等。
3.播放腰鼓表演的录像片段。
4.自由朗读,力求进入课文情景,读出文中的画面美。
5.教师示范。
6.全班齐读。在节奏、重音的基础上,力求读出画面美。
四、读出力量美
1.讨论:本文的主旨。让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各抒己见。尽管本文的.主旨不是很容易达到统一,但有些因素却是很明朗的:表现了腰鼓这种民间舞蹈的震撼力,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蓬勃的生命力量。此外,作者仿佛还向我们暗示了西北这块土地所蕴涵的潜力。
2.播放配乐朗诵带,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力量美。
3.学生诵读。力求读出本文所特有的阳刚之美。
五、积累
1.将自己喜欢的句、段摘录下来。
2.在摘录的句、段中再作选择,力求背诵下来。
[教学设计B]
创意说明:本文的句式和修辞都可以给学生提供许多学习的范例。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积累习惯,并教给学生一些积累的方法,并学会做品析式的积累。
教学步骤 :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正音。通过朗读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解决音准问题。
2.听配乐朗诵(或教师范读),把握节奏和语音的轻重。
3.自由朗读,练习节奏和语音的轻重。
4.齐读全文,在节奏和语音轻重的基础上,力求读出本文的阳刚之美。
二、局部雕琢,品味语言
1.分组研读课文,找出本文在句式和修辞方面的特点。
本文短句多、感叹句多、排比句多。这些特点皆因特殊的写作对象所决定,因为安塞腰鼓充满了力量之美,能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有条件的话,可以播放一段腰鼓表演的录像,对学生理解课文会有所帮助。
2.语言品析。从句式和修辞的角度各找一处自己最喜欢的例句,并说明自己喜欢的理由。多让一些学生发言,教师只作适当的点拨。若学生品析有困难,教师可作一些示范。语言品析应在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范围内进行,不要随意拔高。
三、分类积累,巩固品析
按照前面学习的品析方法,将课文中有代表性的句子,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摘抄,并力所能及地写一点赏析的文字。可从以下方面去摘录:
美词(含新词汇)、词语排比、句子排比、段落排比、比喻句、对比句、叠词句等。
[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读写互动是本设计的特点。在写作实践中,学生可以感知为文之不易,从而刺激理解课文的热情;通过课文的学习,掌握一定的方法,再进行类似题材的写作,学生的作文质量必然会有所突破。
教学步骤 :
一、看录像写作文(课前不作任何预习)
播放一段腰鼓表演的录像(最好是在黄土高原上表演的),然后让学生进行课堂写作。要求:尽量再现看到的画面;有适当的想象的画面;15--20分钟完成;300字左右。
二、对比研读
1.学生展示自己的现场作文。
2.听《安塞腰鼓》的配乐朗诵,默读课文。
3.仔细阅读课文,将自己的作文与刘成章的《安塞腰鼓》进行比较。
4.畅谈比较结果。
三、晶《安塞腰鼓》之美
语言美(音乐美)、画面美、力量美等。
四、延伸写作
播放一段其他类型的精彩的舞蹈录像,让学生根据所看录像进行写作,注意借鉴《安塞腰鼓》中的一些写法。
[资料整合平台]
课文扩读材料
{三国演义)第五回(节选)椤贯中
王匡将军马列成阵势,勒马门旗下看时,见吕布出阵:头戴三又束发紫金冠,体挂西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弓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果然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王匡回头问曰:谁敢出战?后面一将,纵马挺抢而出。匡视之,乃河内名将方悦。两马相交,无五合,被吕布一戟刺于马下,挺戟直冲过来。匡军大败,四散奔走。布东西冲杀,如入无人之境。幸得乔瑁、袁遗两军皆至,来救王匡,吕布方退。三路诸侯,各折了些人马,退三十里下寨。随后五路军马都至,一处商议,言吕布英雄,无人可敌。
正虑间,小校报来:吕布搦战。八路诸侯,一齐上马。军分八队,布在高冈。遥望吕布一簇军马,绣旗招飑,先来冲阵。上党太守张杨部将穆顺,出马挺枪迎战,被吕布手起一戟,刺于马下。众大惊。北海太守孔融部将武安国,使铁锤飞马而出。吕布挥戟拍马来迎。战到十余合,一戟砍断安国手腕,弃锤于地而走。八路军兵齐出,救了武安国。吕布退回去了。众诸侯回寨商议。曹操曰:吕布英勇无敌,可会十八路诸侯,共议良策。若擒了吕布,董卓易诛耳。
正议间,吕布复引兵搦战。八路诸侯齐出。公孙瓒挥槊亲战吕布。战不数合,瓒败走。吕布纵赤兔马赶来。那马日行千里,飞走如风。看看赶上,布举画戟望瓒后心便刺。傍边一将,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挺丈八蛇矛,飞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吕布见了,弃了公孙瓒,便战张飞。飞抖擞精神,酣战吕布。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云长见了,把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三匹马丁字儿厮杀。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刘玄德掣双股剑,骤黄鬃马,刺斜里也来助战。这三个围住吕布,转灯儿般厮杀。八路人马,都看得呆了。吕布架隔遮拦不定,看着玄德面上,虚刺一戟,玄德急闪。吕布荡开阵角,倒拖画戟,飞马便回。三个那里肯舍,拍马赶来。八路军兵,喊声大震,一齐掩杀。吕布军马望关上奔走;玄德、关、张随后赶来
使用建议:选文与《安塞腰鼓》
皆展示了一个大的场面,但突现的人物却不同。课文学习完毕,可将本段文字作课外阅读材料,与课文进行对比阅读。同样是展现男人的豪气与力量,吕布是纵赤兔举画戟独步天下,陕北后生们则是踏黄土击腰鼓威震山河。试比较两文写法上的异同。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材分析】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十九课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的童话故事。它讲了在一个下着雪、又黑又冷的大年夜,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冻死在街头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罪恶。让学生通过学习,唤起他们对小女孩及所有受压迫的穷苦人的深切同情,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憎恨,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对学习语文有浓厚兴趣,学习主动性强。农村小学校的教学设备虽然简陋,远不如城市学校,但是他们已经过近六年的学习和训练,已经积累了许多学习方法和经验。没有先进的辅助教学设备,对学生学习本课的效果没有什么影响。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课的设计,我根据这一理念,摆正老师的主导地位,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和开放的学习环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语文课程实施》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本课的设计,遵循这一理念,以读为本,放手让学生在读中悟,读中体验,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个性得以张扬,凸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教学目标】
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了解作者合理开展想象的方法和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三、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遭遇,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罪恶,加深对社会主义的感情,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小女孩的每次幻象中体会小女孩的的悲惨生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体会作者的合理想象和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1、指名说说:经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这个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个怎样的孩子?
2、 师:这个可怜的小女孩,能挨过这个又黑又冷的大年夜吗?她的命运会是怎样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
( 把学生的思绪拉到那个又黑又冷的大年夜,唤起学生对小女孩的同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一)学习“擦火柴”这部份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小女孩几次擦火柴?每次各出现什么幻象?
2、自由读第一次擦火些的课文内容,思考:
(1)为什么出现的幻象是火炉?你有什么感受?
(2)还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3)齐读这小部分,感受小女孩的处境。
(4)小组讨论学法,教师帮助归纳。
(读——思考——释疑——再读体会)
(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大胆质疑、主动积极地探究;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是为了让学生明白学习方向;让学生总结学法,丰富学生的经验积累过程,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3、同法分小组学习小女孩后面几次擦火柴的课文内容。
(1)各小组用学习“第一次擦火柴”的方法,学习后面几次擦火柴的内容的交流汇报。
(2)教师小结自学情况。
(这个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获得的学习方法,进行阅读实践,实现学法迁移。同时,也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小女孩小女孩几次擦火柴的课文内容。
(1)齐读 (2)分组赛读 (3)指名读
(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内容的理解和感情体验,与文本中的人物同悲同喜,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二)分小组合作探究小女孩死去的课文内容。
1、各小组合作探究课文后,交流、汇报。
2、各组的代表把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
3、教师小结自学情况。
(这个环节,教师致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开放的学习空间,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情和情感体验,不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个性得以张扬,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内化情感体验,与文本产生共鸣。)
三、小组讨论写法,教师帮助整理归纳:
想象丰富符合实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使所学形成系统)
四、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小女孩的命运是多么悲惨啊!谁读了这篇课文会不深受感动呢?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像小女孩帝样的穷人是不计其数的。如今,我们生活在这个美好的社会主义里,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该怎么做呢?请说说你的想法。
(该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再度唤起学生对小孩及所有压迫的穷苦人的深切同情,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憎恨,加深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感情,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五、课外活动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完成思考练习第二题。
(进一步拓展文章的人文内涵,让学生从文本内涵想开去,联系生活实际,走出课堂,走向生活。)
【板书设计】
19卖火柴的小女孩
(幻象) (原因)
1、火炉——冷
2、烧鹅——饿
卖火柴 擦亮火柴 3、圣诞树——没有欢乐 冻死街头
(可怜) (渴望幸福) 4、5、奶奶——没有幸福 (悲惨结局)
飞走
(珍 惜 美 好 生 活)
【自我评价】
这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课堂上学生学习主动、兴趣很浓,教学效果甚佳。最突出的地方主要有如两点:
其一、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上我或是让学生自读感悟,或是让分组合作探究,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受和多元反应,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二、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小女孩的悲惨遭遇,读中体验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的那些受压迫的穷苦人的悲惨命运,爱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不足之外;在引导学生总结写法时,给学生的时间不够充足,有少许学生对这一块理解不透彻。
点评
本节课,王长振老师是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特点设计,有机地整合了三维目标。其优点主要表现在如下这些方面:
一是阅读教学中,不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教学“擦火柴”这部分时,教师并未做分析,只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自读感悟,讨论交流。
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合作学习意识和探究能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情感的体验,对文章思想的体会,老师让学生或是自主、或是合作探究,张扬了学生个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是以读为本。“读” 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主要活动,本节课以“读”贯穿始终。读的形式多样,如齐读、自读、小组赛读。让学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以读加深情感体验,以读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知识与能力:加强朗读,整体感知, 了解一些中外有名建筑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以阅读为主,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对中外著名建筑物独特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重点:
1、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优美语句,体会作者感情,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
2、通过诵读领会语言的准确生动性,引导学生注意朗读技巧,自己体会、欣赏,边读边点评,作较为深入的赏析。
难点: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点说明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提示目标。(2分钟左右)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作者)
2、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一些中外有名建筑的特点。
(2)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点说明的方法。
(3)积累优美准确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10分钟)
1、出示学习提纲
(1)、《天坛》一文说明的建筑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用途?
(2)、《古罗马斗技场》一文按照一定的顺序分别介绍了斗技场的.哪几部分?斗技场的用途是什么?
(3)、《昆明的花街》一文“花街”有什么特点?你还可以用哪些诗句来形容花街?
(4)、《苏州小巷》有什么特点?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绘这一特点的?
2、学生按自学提纲自学。
(对不会的问题要做好批注或随笔,作为合作探究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
3、教师检查学情。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15分钟左右)
1、解决自学提纲中的问题。
(1):天坛圜丘。
相对独立而别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和天坛遥遥对峙,建筑奇特古怪”。
帝王祭天。
“九”在我国古代数字中代表“多”与“大”的含义,旧时以“九五之尊”喻天子。
(2):正门→(即中间的拱门,斗技场的进出口)→
拱门下的拱廊→(安置马车;角斗士休息;关闭猛兽)→石阶→(观众座位)→梯级→(道路)。
用途:是古罗马供人娱乐的场所,也是奴隶角斗士流血牺牲的地方。
(3):特点:“上天下地都是花,可谓花天花地”“花潮”。
诗句:
寺门尚远花光来,漫天锦绣连云开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喷云吹雾花无数,一条锦绣游人路
“四厢花影怒于潮”,“四山花影下如潮”
(4)特点:整洁幽深,曲折多变,春意浓郁,充满诗意。
①从触觉上感知“整洁”:
“春天没有灰沙,夏月阵雨刚过,便能穿布鞋而不湿脚”。
②从视觉上感知幽深:
“高高的院墙”,“爬满了长春藤,紫藤”。
③借助听觉描绘景观:
“这里,那里传出织机的响声……”。
2、合作解决学生自主发现的问题。
3、教师小结本节课学习重、难点。
四、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5分钟左右)
比较《天坛》和《古罗马斗技场》两文,说说他们有什么不同
五、课外作业,拓展延伸。(3分钟左右)
六、教师小结(1分钟)
自主备课
记录
自主备课
记录
教研活动
记录
教研活动
记录
板书
设计
天坛圜丘: 帝王祭天。
古罗马斗技场: 娱乐的场所,也是奴隶角斗士流血牺牲的地方。
昆明的花街:“上天下地都是花,可谓花天花地”“花潮”。
苏州小巷:整洁幽深,曲折多变,春意浓郁,充满诗意。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诗的内容,体会亲人对“我”的无限关爱与殷切期望。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诗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具:挂图、录音机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诗中有关字、词。
2、有层次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亲人对“我”的无限关爱与热切期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课文,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收到过亲人送的礼物吗?你了解这些“礼物”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礼物》。
二、初读诗,自学字、词
1、学生自读诗歌,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
2、检测学生的识字情况,可以读诗,也可以读生字组词,并引导学生随机介绍自己识记字方法、积累的好词语。
三、自读诗,理解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诗,想想自己最喜欢哪部分?为什么?
2、全班交流,你最喜欢诗中哪个礼物?为什么?
教师随机抓住学生回答的原因,指导他们通过不同方式深入理解自然的力量,生命的伟大,时间的珍贵和知识的重要。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3、指导从整体上朗读诗,读出喜爱之情。
四、创设情境,体会感情。
1、音乐渲染,教师朗读诗,学生想象。
2、学生谈从亲人送的礼物中体会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点拨出无论什么礼物,都表达出了亲人们对“我的关爱与期望,体现了长辈对晚辈的深深情谊与殷殷期望。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体会亲情的可贵和伟大。朗读的形式多些,可以个别读,分节读,小组读等。
五、总结全文。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试背颂。
七、板书计划
礼物
种子
懂得
自然
礼物
小鸡
懂得
生命
亲人的关爱、期盼
手表
懂得
时间
《少儿百科全书》
懂得
世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感情。
2、会写本文的.生字。
3、完成语文天地中的有关内容。
教学过程:
一、再读课文,加深理解,学习写法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说说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怎么体会到亲情的?
3、观察文中前四自然段,看看这几小节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4、引导学生依照诗中的写法,写一段话。
5、全班交流所写的内容。
二、指导学生写字
1、学生观察生字表中的生字,提出较难写的。
2、教师示范写有关字,重点指导写“礼、懂、精、博”
3、完成语文天地中的D2中的第一行。
三、布置作业。
1、抄写并背诵《游子吟》。
2、和家人一起制作家庭小档案。
3、预习第二课。
四、板书计划
游子吟
家庭小档案
教学后记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八册第六单元24课《镜泊湖奇观》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观察、写景的方法,领略镜泊湖的奇妙景色,获得美的享受。
4.了解镜泊湖奇观奇在哪里,了解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增长自然常识。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镜泊湖的奇观以及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
2、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镜泊湖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
课前准备:每个人查阅镜泊湖及中国名胜、身边景物的有关资料。
教学准备:投影仪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我国地域广阔,有无数的名胜美景,同学们谁能介绍一下你所知
道的名胜美景?说的不错。今天我们一起来参观美丽的镜泊湖。
2.教师板书课题。交流、展示你所搜集到的有关镜泊湖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为什么要把这个美丽的湖泊命名为镜泊湖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
在课文中找找原因。读课文时要注意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注意读书的姿势。
3.围绕问题,组织课堂交流。
三、再读课文,聚焦形象
1.导语:镜泊湖一个名字就那样神奇,镜泊湖的景色就更加神奇美妙了,课文上说镜泊湖的景色是奇观。 齐读:奇观。理解奇观的意思。
2.镜泊湖奇观到底奇在何处呢?让我们再来认真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边在课文中做好标记。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做标记。
4.组织课堂交流,
四、精读课文,想象品味
1.分组研读,协作讨论。
要求学生找到有关的句子,读读想想从什么地方可以发现神奇,为什么?
2.课堂交流,汇报成果。教师随机进行提高性指导
3.诵读积累,比较发现。
学生自主选择诵读表现镜泊湖奇观的'有关句子,积累语言和表象。
五、细读课文,质疑探究
1.导语:学到这里,镜泊湖奇观已经在我们的脑海里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关于镜泊湖奇观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2.学生质疑。
3.教师引导,讨论解决
六、总结全文
l.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总结
七、布置作业
仿照课文的写法描写一处景物。
八、板书设计
镜泊湖奇观 湖自然朴实绮丽多变静态
瀑布壮观从不结冰断流动态
地下森林长在火山口里土壤肥沃水分充足阳光照射
《镜泊湖奇观》的说课设计
碧阳镇中心小学 吴继红
1. 教材简析:
《镜泊湖奇观》是第八册第六组的一篇阅读课文。它通过描写镜泊湖独特的美丽景色,赞美了祖国壮丽山河,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课文的重点在于突出镜泊湖景色的壮丽奇特,故而以奇观为题眼。
全文分四各部分。首先描绘了镜泊湖动人的传说故事和形成的实际情况,接着从整体上描写镜泊湖景色的最大特点,也就是自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其次重点描写了吊水楼瀑布的景色,最后是地下森林的景色。文章层次清楚,比喻生动,词句优美,描绘细致。
《镜泊湖奇观》一文在描绘镜泊湖整体特点时运用了静态描写,在吊水楼瀑布这一段则运用了动态描写,两者形成鲜明的对照,突出了镜泊湖的特点。
作为阅读课文,在教学内容上则要结合单元的训练目标,运用旧知,扶放结合逐步形成技能。
2. 教学目的、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目的定为以下4点。
①.认识本课8个生字。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③.学习作者观察、写景的方法,领略镜泊湖的奇妙景色,获得美的享受。④.了解镜泊湖奇观奇在哪里,了解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增长自然常识。
重点的制定,由于本文文质兼美,结合单元训练重点,所以定为理解文中优美词句,体会课文是怎样运用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方法描写镜泊湖奇观的。难点是吊水楼瀑布冬季不结冰断流。因为学生对于冬季气温低达三四十摄氏度,瀑布的水却从不结冰这一奇特罕见的现象不易理解,教学时应注意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
3. 教法和教学程序。
在教学本课时,我采用的基本方式是词句品析法,辅以朗读法和点缀法。让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通过朗读,品词析句,感受文章的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三步:
(一)(前提测评,认定目标)先从审题入手,通过朗读理清层次,感知内容。
本文课题是《镜泊湖奇观》,我在开课时就抓住了这个湖泊为什么叫镜泊湖这个问题,要求学生朗读全文,找出答案。再扣住奇观,看看它到底奇在哪?让学生明确文章的重点在奇字,让学生明确本课教学目标。弄清段落层次,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分哪几部分来描写的,使每一个学生既对全文有一个形象的感知,又能在逻辑思维上做到条理清晰,脉络分明。
(二)(实施目标)以读带讲,品词析句,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本篇课文,优美的词句较多,如果学生能够体会这些词句的精妙,那镜泊湖的奇特美景也就可以栩栩如生的再现在我们眼前。
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先诵读课文,然后分小组研究镜泊湖景色神奇之处,品词析句,哪一句写得美,美在哪里,哪些词精、哪些句妙,它们是如何抓住景色的特点进行描绘的。然后让学生质疑,对于镜泊湖奇观还有什么疑问吗?对疑问分类,学生讨论,自行解决,教师适当引导。
(三)(目标测评)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学生在赏析完全文后,能够在回顾全文后很快地把握住本文哪些是静态描写,哪些是动态描写以及这种相结合写作方法的优点,我还设计了一个拓展延伸的练习,让学生运用本文写作方法描写一处景物。这是对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能力的一个目标检测。
4. 学法指导。
语文课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教是为了不教,因此,语文教学要注意学法的指导,本课教学着重指导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方法:
(1) 指导学生掌握品味词语的方法。
如课文第二段,描写镜泊湖整体特点时,学生已经提出具有概括性的两个词,自然朴实、绮丽多变如何理解这两个词呢,我让学生在文中用波浪线和横线画出能够体现这两个特点的词句, 如除了镜泊山庄有一些精致的别墅外,这里没有多少人工的点缀,只有峭拔的山岩,清澈的湖水,缤纷的花树, 一望无际的林海。我让学生先品味峭拔、清澈、缤纷、一望无际和点缀等词,理解了这些景色的特点后,学生自然而然地也就明白了镜泊湖的景色大多是天然形成的,没有太多的人工点缀装饰, 这就是自然朴实的意思。这个词用得好, 好在哪,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要看它是否准确的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抽象的词语要联系课文内容具体化,具体的内容要善于运用词语进行归纳概括。
(2) 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我们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除了教给学生各种阅读知识以外,还要让学生从中学习到写作知识,以至于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对动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已比较熟悉,我就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描写一处景物。
5. 课堂训练与作业布置:
课堂训练主要进行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
听 听老师的问题要求,在赏析词句时听取同学的发言。
说 学生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意见,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读 全班读、自由读、个人读、小组读。
写 描写一处景物。 。
6. 板书设计如下:
镜泊湖奇观 湖自然朴实绮丽多变静态
瀑布壮观从不结冰断流动态
地下森林长在火山口里土壤肥沃水分充足阳光照射
对于板书的设计,我力图遵循简洁、美观、实用的原则,使学生受到板书的启示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 篇9
学习目标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学弈》)
一、读通全文,感悟读法。
1.师: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先听老师范读课文,再跟老师读课文。(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
2.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3.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
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话,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
3.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
4.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5.指名说全文大意。
三、导悟相济,突破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1.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懂的句子提出来。(结合学生提问重点理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几句话。)
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2)指名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天鹅呢?(之字。)
(3)指名说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这句话中的之是指哪个人。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奇怪吗?两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学习效果却不相同。用书上的话说说原因。
指名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范读,让学生体会怎样读听得更清楚,学生指出老师停顿的地方然后试着读读。
(4)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意思是什么?
师:哪个词是第二个人?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
四、流利朗读,积累语言
课件出示全文及朗读录音,生边看边跟读体会语感,然后练习把全文朗读好,最后师生合作背诵全文。
四、迁移训练、练读古文
拓展读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等浅显易懂、故事性强又为学生熟知的文言成语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课时(学习《两小儿辩日》)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吗?你能讲讲他的故事吗?(学生讲述,老师结合学生的讲述补充孔子的生平,介绍他是一个极有名的学问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等)孔子这么有学问,可是有一次,他在周游列国时,却被两个小孩的一个简单的问题给难住了,你们想知道孔子遇到什么难题了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两小儿辩日》。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重点理解辩字)
二、初读课文,梳理学法
1.自由读课文,凭自己的理解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考查学生对古文的感悟能力)
2.想想我们是怎样学习《对弈》的?
一是要理解重点字词;二要读出诗文韵味;三要感悟人文内涵(意境、感情、哲理)。
二、读熟课文,自学理解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解决。
2.同桌互相读文,纠正字音。
3.反复读文,把课文读熟。
4.学生对照注释,自己理解课文,记下不懂的问题。
5.按学习《学弈》的方法自学课文,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
三、激励测试,交流感悟
出示测试题,各小组抢答积分,评出优胜学习小组。
1.回答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游: 其: 为: 也:
如: 此: 乎: 始出: 小儿:
2.两小儿在辩论什么?(太阳大小?太阳冷热?太阳远近?)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读好两小儿的话,理解句子的意思。
3.朗诵课文,看哪组能读出古文韵味。
四、深化感悟,明确寓意。
1.各组提出分歧较大的.问题以及不懂的问题,同学交流讨论。(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小孩争的是什么问题,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小孩是根据不同的感觉说明地面距离太阳的远近。)
2.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课下收集资料,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3.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
(引导学生肯定两小儿敢于嘲笑孔子,挑战权威;或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练习有感情背诵课文。
5.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看哪组理解得好(稍做表演准备)
6.向学生推荐阅读《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文言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
教学设计方案 篇10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第七册《生活中的负数》单元第一课时《温度》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读写。
2、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教学重点、难点:
1、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2、了解天气预报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地读写。
教学过程:
组织课前互动:
同学们,张老师第一次和我们班的同学一起学习,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说说自己有什么优点?(学生介绍)
有这么多优秀的同学,看来我们班级一定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班级了。老师好希望和大家一起上这节数学课。你们准备好了吗?好,那我们上课吧。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刚才那么多同学介绍了自己,说了自己的优点,你知道张老师的优点是什么吗?告诉你,张老师的天气预报播的最好,特像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你相信吗?不信啊?那我就播一段你听听,但是请你边听边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或者是那知道的方式,将新闻中的数据记录在课前老师发给你的那张纸上,看谁的记录方式最简单、最清楚……(播新闻,播音员:20xx年11月2日部分城市的最高气温分别是:昆明15℃,海口21℃,长沙5℃,西安0℃,天津—2℃,长春—8℃,哈尔滨—15℃。今天的天气预报就为您播报到这。学生记录)
张老师播的怎么样?天气预报天天播,看来温度很重要,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温度”(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感受引入正负号的必要性,自主合作探究总结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
请同学们把你记录数据的方法和你的小组同学交流一下,选出你们小组认为最合理、最简单、最清楚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学生汇报)
选出“+、-”的方法,你们想的真好,和数学家想的一样。
(二)会读温度,及温度的相关知识。
你知道怎样读这些温度吗?(学生会就学生说)
(1)“℃”这个符号,我们读作“摄氏度”
(2)通常用+5℃表示零上5℃。用-2℃表示零下2℃
(3)师:每组桌面上都有一张图片,谁愿意也学学“天气预报”播音员,来播一下天气预报?(指名一生上台表演)其他同学仔细听,你能从播报的温度中发现了什么?(学生边听边思考,汇报)
(三)会使用温度计表示生活中的温度
在生活中我们用什么来测量温度呢?——(温度计)
(1)认识温度计
出示:温度计,(学生拿出温度计,每小组一个)从温度计上你知道些什么,又观察到了什么,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学生介绍,老师补充
1、0刻度线是红色标出的;
2、上面还标有数字:零以上的数字越来越大,零一下的数字也越来越大。
3、 0以上是零上的温度,0以下是零下的温度。
4、一个小格表示一度。
5、有一个℃的符号)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11-30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04-18
优秀教学设计方案02-25
物理教学设计方案08-01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07-25
教学设计方案(15篇)12-19
政治教学设计方案12-29
2023教学设计方案模板03-22
教学设计方案15篇12-01
教学设计方案八篇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