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

时间:2025-01-02 09:59:3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地理《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地理《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地理《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能够根据地图归纳塔里木盆地中人口、城镇的分布特点。

  2、 能够说出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3、 能够以塔里木盆地为例,说明我国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有利条件及在开放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塔里木盆地中人口、城镇的分布特点;油气资源的开发

  教学难点

  塔里木盆地中人口、城镇的分布特点

  教学用具

  PPT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用GE卫星地图展示塔里木盆地,导入新课。揭示学习目标。

  【自学导航】

  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

  自学课文,搜集信息,解决下列问题。(将重点内容在书上画记号)

  一、认识塔里木盆地

  1、 位置范围:位于新疆南部,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2、 地形:是我国最大的盆地

  3、 地貌:本区沙漠和戈壁广布,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在盆地边缘和河流沿岸,分布着绿洲,它们的水源来自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

  4、 气候特征:降水量在50㎜以下,是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

  5、 主要河流:塔里木河

  二、开发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天然气储量占全国陆上天然气总储量的1/4。 为开发本区天然气资源,国家开展了西气东输工程。 塔里木盆地环境脆弱,在开发油气资源时,需要采取多种措施避免破坏环境,并加强绿洲的环境保护。

  【预习反馈】

  (略)

  【合作探究】

  活动:认识塔里木盆地城镇、交通线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 主要城镇及分布特点

  分布在绿洲上,沿塔里木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

  2、 讨论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交通线分布与水源、绿洲分布的关系。

  城镇主要分布在有水的绿洲上,交通线串联起各座城镇,沿塔里木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

  3、 修建纵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的原因。

  是为了开发利用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

  活动:认识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发展的意义。

  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为东西部地区带来的益处。

  西部:(资源优势)油气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增加西财政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东部:(市场优势)缓解能源短缺;改善环境质量。

  西部地区的开发利用中,“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是如何体现的?

  活动拓展:

  涪陵页岩气田(焦石)、武陵山旅游开发中如何实

【地理《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地理教学设计06-16

地理教学设计10-13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10-03

地理课的教学设计08-19

地理微课教学设计05-24

初中地理优秀教学设计05-03

地理教学设计:海陆变迁09-12

(推荐)地理教学设计15篇06-16

高中地理优秀教学设计09-30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优秀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