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时间:2024-12-26 08:18:3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1

  【课题】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10松鼠和松果

  【授课教师】

  坪寨中心学校王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植树造林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植树造林的道理

  【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合作法、观察法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松鼠吗?你们知道松鼠是什么样的?谁愿意说一说?[板书:松鼠]你们对松鼠有些什么了解?[板书:松果]

  齐读课题。

  小松鼠和松果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今天来读一读这个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师:出示课件范读课文

  生:(想)说说课文讲了小松鼠做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样?

  生: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

  三、学习生字词

  师:课件出示以下生字词(带拼音):(指名读)

  聪明活泼忽然眨眼睛如果总有以后主意

  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去掉拼音后的词语(个别读,小组读,全班读)

  生: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小组汇报)。

  指导学生写字(教师边讲解边示范):“以”、“后”、“更”“主”、“意”、“总”

  1、注意观察“以”:哪些笔画落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是一点。

  2、注意观察“后”的两个撇:“平撇”和“竖撇”(平撇要写平,竖撇要先竖后撇)

  3、注意观察“更”的“竖撇”,要先“竖”后“撇”。

  4、注意“主”在田字格中笔画的位置。、

  5、区别“意”与“总”心字底的不同

  6、写字练习,展示作品,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读生字、词语

  二、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生;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课件出示插图)说说小松鼠在森林里干什么?

  问:如果你是小松鼠,在这么美丽的森林里,看着绿油油的'松树,吃着香甜的松果,你想说些什么?(指导读句子: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2、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生:指名范读课文

  师:小松鼠一边玩一边吃香甜的果子,忽然,小松鼠眨眨眼睛,想起来了,(出示课件)引读: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学生自由读句子)

  讨论:读了这句话,大家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师:指导朗读这句话,注意读出担心、惊讶的语气。

  师:大家想一想,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到处是(读词)光秃秃的,小松鼠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

  生: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教师指导朗读。

  3、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小松鼠为了自己有吃的,有住的,想出好主意了。

  (出示课件)你们看小松鼠在干什么?

  师:如果你是小松鼠,你还会怎么做?

  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4、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师:到了春天,小松鼠种下的松果怎样了?自由读课文五、六自然段。

  (出示课件)小松鼠成功了吗?我们用欣喜的语气来读第五自然段!(师范读,生自由读。)将来这里会怎样?(齐读最后一句)

  讨论:小松鼠在这松树林里生活得怎样?

  5、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6、学生复述故事(先在小组内讲,小组代表到讲台上讲故事)

  三、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松鼠和松果》,使我们明白了要保护森林,不要乱砍伐树木,更要爱惜学校的花草树木。

  四、扩展活动

  小松鼠和其他的小动物们在松树林里生活得怎么样?动手画一画未来的森林。

  五、作业布置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认真读课文后面的认一认,把写一写的生字写一遍。

  板书设计:

  10松鼠和松果

  松鼠——吃——松果

  (种)

  长松树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正确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质疑并解答疑问的能力。

  3、初步萌生学生保护生态的意识,并指导学生的行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谜语:

  脑袋圆圆,眼睛圆圆,满身绒毛,尾巴像伞。

  2、揭题,板书课题。

  3、读课题,并说说通过读题你明白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需要老师和小朋友帮忙的。

  二、初读课文

  1、听录音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

  三、学文

  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边读边思考通过读,你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困难?

  1、学习第一段:

  ⑴ 喜欢第一段的小朋友站起来一起朗读。

  ⑵ 采访读的好的小朋友你认为松鼠的心情是怎样的。

  ⑶ 带着高兴的心情齐读。

  ⑷ 讨论交流收获及疑难。

  2、学习第二段:

  ⑴ 喜欢这一段的小朋友赛读。

  ⑵ 学生评价。

  ⑶ 感受松鼠的心情,再读课文。

  ⑷ 学生交流学习情况。

  3、学习第四段:

  ⑴ 感受松鼠着急的情绪,并表演读第四段。

  ⑵ 学生交流自学情况。

  4、学习五、六、七自然段:

  ⑴ 学生讨论交流如何帮助小松鼠,并进行德育渗透。

  ⑵ 出示幻灯:

  观察松鼠的`表情,想象他们的语言及心理活动。

  ⑶ 自由学习五、六、七自然段。

  ⑷ 交流学习情况。

  5、齐读全文。

  四、课堂小结

  1、说说以后这里会是什么样子的,课后画出来。

  2、思考我们的学校还应这怎样建设。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初步感受回报自然、植树造林的重要,愿意参加植树、认养树木等活动。

  教学重点:

  本课除将识字、写字作为教学重点外,还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复述故事。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朋友和大家一起上课,你们看它是谁呀?(出示松鼠图)来和它打声招呼吧!

  2、你们了解小松鼠吗?谁来说一说?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松鼠和松果的故事。出示课题:松鼠和松果(谁想读读课题?你读得真开心,看来你已经被它吸引了,大家一起高兴地读读课题。)

  4、松鼠和松果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大森林去看看吧!(课件播放动画朗读)

  二、初读课文

  1、喜欢这个童话故事吗?想不想把故事讲给大家听?那么自己就认真地读读课文,读准字音,圈出生字,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做个记号。(不动笔墨不读书)

  2、反馈:同学们读书的时候可投入了,好多同学还一边读一边做记号呢,通过刚才的读你已经读懂了什么?

  三、学习生字新词。

  1、看来大家都挺喜欢这只小松鼠的,想跟它交朋友吗?余老师昨天跟它说我们班孩子个个聪明活泼,可是小松鼠说我吹牛,所以它想考考大家,你们敢不敢接受挑战?

  2、那我们就请小松鼠出题吧!(出示词语)

  聪明活泼忽然眨眼睛

  如果总有以后主意

  自己赶快读一读、认一认。

  3、小松鼠想招聘几名小老师,谁愿意来试试?(恭喜你成为小老师,你带领大家读一读吧;你很快就可以成为小老师了,再加把油啊。)

  4、现在小松鼠把拼音去掉了,你还会读吗?(开火车或齐读)

  5、淘气的生字宝宝换了衣服离开伙伴到外面玩耍去了,你还能喊喊它们的名字吗?(齐读生字)

  6、这些生字中哪些是你以前认识的?你是怎么认识的?

  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生字,你发现了什么?(活-泼、忽-总-意、聪-总)

  7、现在小松鼠又把这些生字藏到了句子里面,你能认出它们并把它和它的伙伴读出来吗?(出示句子,喜欢读哪句就读哪句,正音。齐读)

  四、读课文

  1、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小松鼠带来的考题一道一道地被我们攻破了,我们又学会了这么多生字词语。下面我们来读读《松鼠和松果》的故事,大家有没有信心?

  2、这篇课文应请几位小朋友读?为什么?

  3、大家一边听,一边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松鼠?(如初读时学生已经反馈就无须重复)

  4、反馈。

  五、学习第一段。

  1、如果你是小松鼠,在这么美丽的森林里,摘吃松果,心里会怎么想?

  2、谁来读第一段,读出小松鼠的高兴劲儿?其他小朋友仔细听,你从哪儿体会到了小松鼠的高兴了?或者哪里需要改进的?

  2、评议、朗读:课文什么地方让你感受到松鼠的高兴?

  (学会了:最近你学会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那你一定了解小松鼠现在的心情,你来读读吧;

  高高兴兴:你现在就是这只小松鼠,请你高高兴兴地走进大森林。还有谁也来到大森林了?

  一个又一个:你为什么把一个又一个读得这么重?小松鼠,你摘到这么多松果一定很兴奋,你来读读这句;还有哪只小松鼠也这么高兴的?

  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怎么读才能让人觉得:啊,真香,真可口,真高兴!自己试试吧!

  指名朗读:谁把最香,最可口的松果送给大家?(恩,我已经闻到香味了,谁能让我尝到呢?你的松果可真是可口啊!我们一起把这么香,这么可口的松果送给在座的老师吧!)

  3、小松鼠又给大家出了一道题,是什么呢?(用那么那么说话)

  4、小松鼠看到小朋友们这么聪明活泼,它更高兴了,我们和它一起分享一下吧,齐读第一段。

  五、复习生字

  小松鼠要吃松果才会快快长大,小朋友们要吃智慧果才会越来越聪明,下面我们轻松一下,去智慧果园摘智慧果吧!(学儿歌,摘果子)

  六、指导写字:主、意。

  吃到这么多智慧果,我们浑身又充满了活力,下面我们来写两个生字吧!

  1、给生字找朋友

  2、观察字型:你要提醒大家什么。

  3、描红,临摹。写完一个字,把这个字与范字比较,找到要注意的地方,再写下一个。

  4、练习写字,教师巡视。

  5、展示评议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词,会写“意、总”这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植树造林的道理。

  4、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文中蕴涵的道理。

  2、正确、端正地写字。

  【教学准备】

  PowerPoint课件、词语卡片、小松鼠和松树的图片。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课:

  松鼠和松果。

  2、读词语卡片:

  聪明活泼主意如果忽然以后总有眨眼睛

  3、用“主意”、“眨眼睛”各说一句话,两个词连起来说一句话。

  二、朗读感悟

  1、(出示课件1)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

  (森林、松林)

  可爱的小松鼠就生活在这片茂密的森林里,它们在松林里做了一件什么事?结果又怎样呢?

  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上面问题:

  ⑴回答问题。

  ⑵根据回答在黑板上贴小松鼠的.图片。

  ⑶想象:

  如果你是小松鼠,在这么美丽的森林里,看着绿油油的松树,吃着香甜的松果,你想说写什么?

  ⑷(出示课件2)“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指名朗读这句话。

  齐读。

  ⑸(出示课件3)说话训练:

  那么……那么……

  3、小松鼠一边玩,一边吃香甜的松果。忽然,它眨眨眼睛,想起来了──

  ⑴(出示课件4)“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⑵自由朗读这句话。

  ⑶讨论:

  读了这句话,大家知道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⑷小结:

  我们人类更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在利用森林资源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植树造林。只有这样我们生存的环境才会更加美好。

  4、指导朗读:

  这句话的结尾用了感叹号,应该读出小松鼠担心和惊讶的语气。各小队赛读、齐读。

  大家想一想,没有了松树,到处是光秃秃的,小松鼠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

  ⑴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⑵指导朗读:

  读出问话的语气。指名读,师生共同读。

  5、小松鼠为了自己有吃的、有住的,想出了好主意。

  ⑴你们看,小松鼠在干什么?

  (吃一个松果就埋一个松果)

  (板书:埋贴:松果)

  ⑵想象:

  如果你是小松鼠,你还会怎样做?

  ⑶齐读第四自然段。

  6、到了春天,小松鼠种下的松果怎么样了呢?

  (长出了一棵棵挺拔的小松树。)

  ⑴小松鼠成功了吗?

  (出示课件6)

  (贴:一棵棵小松树图片)

  ⑵指导朗读:

  看着新长出来的小树,小松鼠高兴吗?

  用高兴的语气朗读第五自然段。

  ⑶自由读、指名读、和喜欢的同学齐读。

  ⑷想象:

  将来这里会怎样?

  齐读第六自然段。

  ⑸(出示课件7)讨论:

  小松鼠在这样的松林里生活的怎么样?

  ⑹课间休息,表演唱《春天来了》。

  三、写字指导

  1、范写“意”、“总”这两个字。

  2、观察两个字的相同点:

  都有心字底。

  3、两个字的心字底有什么不同?

  “意”的心字底稍扁一些;“总”的心字底稍宽一点。

  4、注意:

  心字底的第二笔是“卧钩”。

  5、描写、练写。

  四、扩展活动

  想象小松鼠和其他小动物在松林里生活的怎样?以后的森林会是什么样子的?

  动手画一画。

  【板书设计】

  10、松鼠和松果

  眨眼睛

  松鼠图片小松树图片

  想主意松鼠图片

  埋松果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松鼠和松果》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0课。课文是一篇童话,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低年级的学生对新奇的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也很喜欢小动物,所以本课的内容很适合学生。

  【学情分析】

  由于以往的教学把识字放在重点,所以本班学生对识字掌握得比较好。学生能够利用以前学过的字识记新生字,也能够进行知识的迁移。低年级的学生对新奇的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也很喜欢小动物,所以本课的内容我结合小松鼠进行情景创设来进行教学,把重点放在识字。使识字目标明确、方法多样。让学生主动探究地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和在生活中发现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质疑和创新意识。

  【学习目标】

  1、学生在拼音的帮助下认识“聪”、“活”“泼”“忽”“然”“眨”“如”“总”“以”“主”“意”11个生字,并结合实际生活给“活”“然”“主”“总”四个生字组词(或者用词说话),在老师的指导下区分“以”“意”的读音和字义。

  2、在教师的指导下100%的学生能够按笔顺端正地在田字格里写“意”“总”两个生字,并给两个生字组词。

  3、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至少说出四种识字方法。

  4、95%学生能不错字、不停顿的读通全文,用自己的话说出松鼠和松果发生的事情。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说谜语:头像小老鼠,尾像降落伞,常在树上住,忙着摘果子。

  2、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动物,说说它最喜欢吃什么。(随机板书松鼠松果)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小松鼠有关的童话故事。

  (1)完整板书:松鼠和松果(齐读课题)

  (2)质疑:看了课题你想说点什么?

  (设计意图:猜谜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了解了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很好地交融在一起。新课导入应该追求功能的综合化。)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圈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教师巡视,相继点拨。

  (设计意图:要让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读得多了,生字也就不生了,句子也就读顺了,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

  三、学习生词。

  1、过渡:小松鼠看到小朋友读的这么认真,这么好,不服气,还想考一考大家,瞧,它给我们带来了考题。

  出示生词:聪明、活泼、忽然、眨眼睛、如果、总是、以为、主意

  2、谁愿意当小老师领读。

  3、赛读

  (过渡及过程:小松鼠认为这边孩子读的准确,来读一下;了不起,小松鼠认为这边(另一边)孩子读的声音好听,让小松鼠听一下。太好了,小松鼠认为男生读的有感情;女生读的更加有感情)。

  4、指生个别读。

  5、用聪明、如果说话;换词理解“主意”的意思,结合生活理解活泼、忽然的意思。(如做动作表现一下活泼的你——生自由表现,忽然活泼的你变的非常安静)

  四、学习生字。

  (1)小朋友表现太棒了,作为奖励,小松鼠给大家变魔术呢?变变变,瞧,把词娃娃变走了,变来了字宝宝。出示生字卡“聪”、“活”“泼”“忽”“然”“眨”“如”“总”“以”“主”“意”,请小朋友把卡片上的生字自由读一遍。

  (2)请小朋友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

  (3)同桌互读互纠正读音,想办法记住生字的字形。

  (4)提问:你是用什么巧妙的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

  老师提示“聪”编儿歌:小聪明,耳朵灵。会听课,总专心。

  (5)有三只偏旁一样的小松鼠要站成一队,谁会给他们排好?你怎么排呢?引导学生把“意”“忽”“总”排在一起,进行观察。意有心,忽有心。在心底,总有心。

  (6)队排好了,小松鼠又犯愁了,有两个字总也区分不了了,谁来帮一帮它?出示“以”“意”,生谈如何区分记忆。

  (7)个别认读生字,组词,汇报识字方法。

  (8)、做游戏:“摘松果”复习生字。

  (9)读句子检查生字。如“聪明活泼的小明学会了种花。”“天忽然暗了下来,很快就下起了大雨。”“如果明天天晴,我们就去春游。”“学了这一课,我们以后会更爱护树木了。”“我们有一个美化校园的好主意。”

  (设计意图:一年级识字教学是关键,字音、字形是重点,本环节紧扣字音、字形,引导学生自读、赛读、交流读、游戏读,自始至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通过小老师带读、游戏读等形式,既增添了识字的乐趣,又培养了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生字回文,初步体会文中感情。

  1、过渡:小朋友真能干,已经掌握生字了,还会读句子,相信你会把课文读的更好。生自由读。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大家一边听,一边纠正。

  3、学生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松鼠?

  五、指导写字“意”“总”

  (1)学生先给两个字组词。

  (2)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老师范写。

  (4)学生描红,书写一个。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示范,使学生感受汉字的美观与规范书写。提高写字效率)

  六、总结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11个,会写6个生字,认识心字底“心”。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图文结合,理解词句意思,懂得植树造林的好处,并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

  【预习准备】

  1、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2、课前收集有关小松鼠的资料(图片文字、音像等)。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词。

  2、图文结合,理解词句意思,懂得植树造林的好处,能从我做起,从身做起。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录音磁带、生字卡片、课件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第一活动板块:激发学习动机

  1、教师出示教学课件:

  画面一:

  小松鼠。

  画面二:

  松鼠和松果(一组图文)配上悦耳的音乐以及简短的文字说明。

  说明一:

  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它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一身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搽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

  说明二:

  松鼠聪明活泼,学会了摘松果吃,松果香甜可口,好吃极了,可是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我们以后怎么办呢?

  (学生听解说)

  2、主体活动:

  画面一: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画面二:

  听了介绍后,你想到了什么?最想干什么?

  3、巧妙过渡:

  板书课题:松鼠和松果。

  二、第二活动板块:总体感知课文

  1、自由拼读课文。

  2、小组长检查自学情况:

  字音→课文→纠正→交流

  3、全班反馈:

  ⑴ 抽读生字词卡片。

  ⑵ 小组长整理组员的交流情况,反馈已知与未知:

  ① 松鼠“聪明、活泼”你觉得呢?

  ② 松鼠在摘松果时想起了什么?你同意他的意见吗?

  ③ 后来他们又是怎么做的,你认为他这样做对吗?

  ④ 学了课文,再来说说松鼠是多么的“聪明、活泼”的。

  ⑤ 你平常又是怎么做的呢?

  4、想想你最喜欢文中哪一部分的描写,为什么?

  三、第三活动板块:品读感悟

  1、指导朗读:

  采用引读的方式。

  重点词句:

  “学会了,高高兴兴,一个又一个,那么,眨眨眼睛”。

  读出疑惑与担忧。

  重点段4~6,指导读出活泼、向上,充满希望。

  2、自由读。

  3、同桌来当小老师,小啄木鸟,互相啄虫,治病。

  4、齐读。

  四、第四活动板块:总结延伸,画未来

  多招人喜欢的小家伙呀!我发现咱们班也有许多可爱的`小松鼠,你说他们在哪儿?哈哈,对了,就是你们,行动起来吧,可爱的小松鼠们,比比看,谁做得最好。咱们开始动手吧!以后的是什么样呢?咱们把它画出来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流利地、正确地朗读课文。

  2、认读生字,并会书写6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分组朗读课文。

  2、师生交换读。

  二、学习内容

  1、认读生字(巩固字音)。

  2、学生独立分析字形,想想说话的方法。

  3、汇报交流:

  重点提示:

  更、主、后、以、意、总。

  4、用生字口头组词。

  三、师示范,生临写

  四、练习

  读句子,把括号里的词放到句子中去:

  1、松鼠走进大森林(高高兴兴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森林里长出了松鼠(高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松鼠学会了摘松果(可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正确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质疑并解答疑问的能力。

  3、初步萌生学生保护生态的意识,并指导学生的行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谜语:脑袋圆圆,眼睛圆圆,满身绒毛,尾巴像伞。

  2、揭题,板书课题。

  3、读课题,并说说通过读题你明白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需要老师和小朋友帮忙的'。

  二、初读课文

  1、听录音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

  三、学文

  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边读边思考通过读,你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困难?

  1、学习第一段:

  ⑴ 喜欢第一段的小朋友站起来一起朗读。

  ⑵ 采访读的好的小朋友你认为松鼠的心情是怎样的。

  ⑶ 带着高兴的心情齐读。

  ⑷ 讨论交流收获及疑难。

  2、学习第二段:

  ⑴ 喜欢这一段的小朋友赛读。

  ⑵ 学生评价。

  ⑶ 感受松鼠的心情,再读课文。

  ⑷ 学生交流学习情况。

  3、学习第四段:

  ⑴ 感受松鼠着急的情绪,并表演读第四段。

  ⑵ 学生交流自学情况。

  4、学习五、六、七自然段:

  ⑴ 学生讨论交流如何帮助小松鼠,并进行德育渗透。

  ⑵ 出示幻灯:

  观察松鼠的表情,想象他们的语言及心理活动。

  ⑶ 自由学习五、六、七自然段。

  ⑷ 交流学习情况。

  5、齐读全文。

  四、课堂小结

  1、说说以后这里会是什么样子的,课后画出来。

  2、思考我们的学校还应这怎样建设。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10-03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09-17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五106-02

松鼠和松果说课稿08-23

采松果教学设计09-28

《松鼠》教学设计07-15

(精选)《松鼠》教学设计07-18

《松鼠》教学设计11-12

《松鼠》教学设计10-02

松鼠教学设计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