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采松果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采松果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采松果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采松果》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加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加法的交换律。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难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握退位)的计算、体会加法交换律。
教学课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小棒,计数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课:秋天到了,松鼠妈妈和小松鼠出来玩耍。松鼠妈妈想看看小松鼠“采松果”的本领有没有进步。于是他提议要和小松鼠进行一场采松果的比赛。经过激烈的比赛,结果出来了。你想去看一看吗?(课件出示情境图)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力图创设一种学生感兴趣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体验数学学习的轻松和愉悦。)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从屏幕上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请同学们先和同桌说一说。
2、同学们可能提出的问题有这几个(大屏幕列出,一共有采了几个松果?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几个松果?小松鼠和妈妈相差几个松果?在此说明小松鼠和妈妈相差几个其实就是求小松鼠比妈妈少几个)。
同学们我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那你会解答吗?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出示: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3、师:我们要求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必须知道什
么条件?怎样列算式呢?(25+4)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呢?(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把两部分合并起来求一共采几个松果,要用加法计算)究竟应怎样解决25+4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或计数器代替松果摆一摆、拨一拨。
4、组织学生同桌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摆和怎样拨的,要求:想一想在摆和拨的过程中自己知道了什么,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然后讨论计算的方法。
5、指名上台演示摆和拨的过程,且边演示边叙述。(1、先把4根和5根合并在一起,再把2捆和9根合并在一起一共是29根,2、在计数器上先拨上25,在个位上再拨上4,)(设计意图:学生经历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活动,不仅可以得到结果,还能体会到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6、揭示算理:通过摆小棒和拨计数器,大家发现了什么计算规律?离开小棒和拨计数器,大家会口算吗?学生回答,集体评议。(强调个位和个位上的数相加,设计意图:因为在整个小学阶段都应牢记的一点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学生形成了这种认识后,才能在笔算学习中不出现大的`偏差。体会到口算和笔算本质上的一致性,有利于渗透相同数位相加减的思想,便于进位和退位加减法的笔算教学。)
7、课堂小结:一边演示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过程、算法一边说出相应的算式及结果。同学们25+4= 29(个)你会算了,那么4+25=你知道等于多少吗?(为什么25+4= 29(个)4+25=29(个)也等于29呢?(在此进一步渗透加法交换律:因为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要求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要把“松鼠妈妈采来的25个”和“小松鼠采的4个”合起来,在摆小棒、拨计数器和口算的过程中,都要注意看清每一位上的数字,不要弄错位置,要个位加个位,其实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8、讲解完成后出示第二个问题:下面我们来解决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究竟应怎样解决呢?请各学习小组用小棒和计数器代替松果摆一摆、拨一拨。学生在前面加法的基础上,自主探究25-4的算法。
9、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摆和怎样拨的,想一想在摆和拨的过程中自己知道了什么,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然后讨论计算的方法。
采松果教学设计2
《采松果》教学设计
授课班级:一(X)班
授课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2课《采松果》
教学用具:小棒、计数器、卡片、图片、ppt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会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这些加法。
2、用加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
3、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情,以积极思考、操作实践并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握退位)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今天上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出示松鼠卡片)小松鼠最喜欢吃什么呢?
师: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是小松鼠的生日,小松鼠特别的开心,因为松鼠妈妈带小松鼠去采它最爱吃的松果,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采了多少吧!(出示ppt课文情境图)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说说图中的数学信息。(讲解一下25和4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2、谁能根据图中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
问题一:小松鼠和松鼠妈妈一共踩了多少个松果?
问题二: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
问题三: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了多少了松果?(出示问题卡片)
3、小松鼠和松鼠妈妈一共踩了多少个松果?
请学生列算式解决问题,25+4=29
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问学生4根小棒是摆在5那里还是20那里。
拨计数器解决问题,4个珠子是拨在十位上还是拨在个位个位上,为什么?
(总结应该先算个位上的5+4=9,再算20+9=29)
4、出示数学卡片让学生说一说、算一算。
5、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
请学生列算式解决问题,25-4=21
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问学生是从20里面拿掉4根,还是从5里面拿掉4根?
拨计数器解决问题,4个珠子是从十位上拿走还是从个位上拿走,为什么?
(总结应给先算个位上的5-4=1,再算20+1=21)
6、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了多少了松果?
请学生列算式解决问题,25-4=21
(提示学生这个问题的算式和上个问题的算式一样,算法也是一样。)
7、小游戏(我出几你出几,它们之间相差几)
三、巩固练习
书本练习
四、课堂总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
板书设计
采松果
25+4=29 25-4=21
5+4=9 5-4=21
20+9=29 20+1=21
采松果教学设计3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位新朋友,你们看,它们是谁?(对了,就是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下面呀,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松鼠采松果》的故事:小松鼠和小动物们商量好星期天去郊游,懂事的小松鼠没有让妈妈给自己买许多好吃的,而是和妈妈一起采一些松果。于是它和妈妈来到大森林里,采了一会儿,你们想知道它们各采了多少个松果吗?谁愿意来猜一猜,松鼠妈妈采了多少个?这样猜看来比较困难,老师给你们一点提示吧,松鼠妈妈采的松果比20多一些,谁再来猜一猜,哎,看来比20多一些的数有很多很多,那老师再给你们一点提示吧!松鼠妈妈采的松果还比30少一些,谁来猜一猜?(25个)恩,我们一起来看看 松鼠妈妈果真采了25个松果 课件演示松鼠妈妈采的个数(25个)。
那小松鼠采的松果可比妈妈少的多 它采的松果个数可是在5的前面。谁知道小松鼠采了多少个?谁来猜一猜!恩,真不错一下子就知道小松鼠采了4个松果
课件演示小松鼠采的个数(4个)。
那现在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松鼠妈妈和小松鼠的劳动成果,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1: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生2: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多少个?
生3: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多少个?
同学们一下子提了这么多问题,我们首先一起来解决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一共有多少个松果也就是把松鼠妈妈和小松鼠采的松果个数合起来一共有多少?那现在谁能列出算式?举手回答25+4=?(大部分都能回答的出来)哎,我们先来看看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
【25表示什么:表示松鼠妈妈采了25个松果 4表示什么:表示小松鼠采了4个松果,那25+4表示什么:就是表示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那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多少个?
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多少个? 如何列式呢? 25-4=?
那25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 25-4表示什么(松鼠妈妈与小松鼠之间相差几个)
师:那现在呀同学们我们首先来看看,你们能否求出这个算式的和吗?(25+4=29)
(25+4=29)这个29你们是怎么样想的.呢?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是29呢?
现在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如何求出29的方法:
2、探索算法,掌握规律。
摆一摆
师:同学们想要进行摆一摆求出25+4的和,那现在请你们利用手中的小棒代替松果,进行摆一摆,并且边摆边说说你是怎样摆的
先摆25也就是先2捆小棒在旁边添上五根小棒,再添上4根小棒
那现在同学们数数有多少根?就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几。
我们在进行摆一摆的时候要使他们的数位对齐,整捆对整捆,一根对一根
课件演示
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不同的方法求出25+4的和呢?
对了,还可以进行拨一拨
那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计数器来拨一拨25+4 待会请同学们上台来讲讲你是如何进行拨一拨的。现在分别请男生、女生代表到前面的计数器上分别拔出25+4 ,并讲讲你们是怎样拨的。
课件演示
数一数
连续往后数四个数,连续往前数四个数。
课件演示
还可以用算一算
25+4=?我们可以把25分成20和5
先算5加4等于9
再算20加9等于29
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有这么多种方法了可以摆一摆,拨一拨,数一数,算一算,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同桌之间互相合作,用你们最喜欢的方法求出25-4等于几?待会请同学来说说
通过刚才的活动中我们已经初步懂得求出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和与差,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道题目吧!
活动三:巩固练习,掌握方法.
1.出示图片“练一练1”,学生看图,说一说图的意思.
师:有22只小熊,小猴比小熊多6只,我们可以提出那个数学问题?
怎么列式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集体订正,并讨论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2爬杆比赛.
32+5=
47-5=
88-5=
44-4=
4+65=
83+6=
72+5=
26+3=
67-2=
66-3=
5+74=
78-6=
同桌的两人进行比赛,看谁爬得快. 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及时纠错
活动四:发现规律,提高速度.
填一填,看你能发现什么.
(1)42+3=□ (2) 62+5=□ (3) 7+40=□
3+42=□ 5+62=□ 40+7=□
让学生一组一组完成,再观察,或先观察再计算,说一说发现什么,怎样能很快地填出得数. 试着给同桌出一组这样的算式.
采松果教学设计4
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会了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之后,初步认识、学习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本课时利用“采松果”童话情趣,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动手操作、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探索过程,把计算教学和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探索和合作意识。设计练习1、2题,目的让学生用自己所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练习第3题和游戏活动的设计,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快速计算能力和学习兴趣;通过第4题的计算探索,体会加法的交换律。
教学目标:
1、 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
3、 体会加法的交换律。
教学重点:
学会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计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本节课主题图)、游戏棒、计数器、有算式的萝卜卡片若干个、小兔头饰若干。
学具准备:
计数器、游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开火车游戏(大屏幕显示整十数相加减算式),学生口算并说出自己的'算法。
二、探索新知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大屏幕展示主题图,讲故事导入:冬天到了,松鼠妈妈带领小松鼠去采了些松果准备过冬,大家看看小松鼠和妈妈分别采到了多少松果?听了这个故事,看了这幅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完整的数学问题。
生1:松鼠妈妈采了25个松果,小松鼠采了4个松果,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
生2:松鼠妈妈采了25个松果,小松鼠采了4个松果,它们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2、 探索计算方法:
(1) 根据提出的问题列算式。
师:我们一起结局第一个问题,你是怎样列式的?
生:我列的算式是25 – 4。
师:第二个问题怎样用算式表示?
生:我列的算式是25+4。
(2) 怎样计算25+4和25 – 4,在小组内交流算法(提示:用自己的学具)。
(3) 交流反馈:
请小组长汇报自己小组内的计算方法,并进行算法演示和讲解。
生1:我用5+4=9 20+9=29
生2:我是用小棒一根一根数的。
生3:我是用计数器先拨25,再在个位上拨4就得29。
3、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计算方法(可以用小棒一个一个数,也可以用计数器拨,还可以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几,然后进行两个一位数的加法,再加上这个数。)
三、深入练习,巩固新知
1、 用所学的知识解决23页第1题和第2题。教师激发引导: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数学问题,,你能用我们学过的方法的知识解决吗?(独立思考,并解决这些问题。)
2、 反馈:你解决了哪些问题,说说自己的解决方法和理由。
3、 试一试:(课本23页第3题),独立解答,同桌交流。
4、 游戏:小兔拔萝卜。
出示卡片,请同学们戴上小兔头饰抢答,谁先答对卡片上的算式,请谁拔去一根萝卜,看谁拔得又快又多。
5、 想一想,填一填。(体会加法的交换律。)
大屏幕展示:
24+5= 13+5= 7+40= 62+6=
5+24= 5+13= 40+7= 6+62=
(1) 先计算第1、2组题,找出上下对应的两题有什么联系?怎样才能很快填出得数?
(2) 再计算后两组,发现了什么规律?然后仿照自己想一组算式,并计算。
四、课外延伸,继续探索
1、 口算:
15+3= 27 – 4= 38 – 7= 22+6=
2、 比大小:
28 20+6 32+7 7+32 46 – 4 40+6
13+6 20 19 26 – 6 63 68 - 3
五、课堂小结,激励评价。
这节课大家表现得都非常棒,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在计算时要注意把两位数先看作整十数加一位数,再计算。
采松果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加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初步体会加法的交换律。
4、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
教具准备:
课件,小棒。
教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讲授法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讲故事)
教师:在茂密的森林里,松鼠妈妈正在教小松鼠学本领。你看,小松鼠跳跃、爬树、翻跟头,学得多认真啊!松鼠妈妈说:“你不是最喜欢吃松果吗?咱们去采松果好不好?”“好啊,咱们比比看谁采得多。”小松鼠边说边向树上爬去。最后,松鼠妈妈采了25个松果,小松鼠只采了4个松果。
师:听完故事后你知道了什么?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二、讨论探究。
(一)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学生预设:
生1:我的问题是: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生2: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
生3:小松鼠比妈妈少采了多少个松果?
生4:我还有一个问题:小松鼠采的松果和妈妈相差多少个?
师:同学们真棒!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
(二)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
师:解决第一个问题:“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谁最先列出算式?
生齐:25+4=?
师:同学们真聪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是怎样算出结果的,没有算出来的同学,可以借助手中的`小棒、计算器等。
学生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
学生预设:
生1:我用摆小棒的方法解决的。
生2:我用拨计数器的方法解决的。
生3:我用数数的方法解决的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这些种算法。那么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师:刚才大家想到的这些算法:拨计算器、口算、摆小棒、列竖式,都是很好的计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单?
(三)类推探究减法的计算方法。
师:刚才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后面还有三个问题,同学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共同去解决。
教师参与其中一个小组的活动,并随时注意其它小组的活动。
师:请把你们小组的研究结果汇报给大家听。
师: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三个说法不一样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却是一样的?
学生预设
生:因为都是在算松鼠妈妈和小松鼠差的个数。
师:今天学习的计算与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三、巩固深化,应用新知。
1、出示课件“练一练1”,学生看课件,说一说图的意思。
师:有22只小熊,小猴比小熊多6只,由这两个条件我们就可以知道什么?
怎么列式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集体订正,并讨论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2、出示课件“练一练2”。
问;图中已告诉了我们什么?知道了大恐龙和小恐龙的身长,就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求“大恐龙比小恐龙长多少米“或小恐龙比大恐龙短多少米”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学生做完后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3、爬杆比赛。
31+6=
46-4=
66-5=
33-3=
3+64=
53+6=
82+5=
25+3=
67-2=
69-3=
5+64=
79-7=
同桌的两人进行比赛,看谁爬得快。
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及时纠错
4、发现规律,提高速度。
填一填,看你能发现什么。
(1)42+3=□(2)62+5=□(3)7+40=□
3+42=□5+62=□40+7=□
让学生一组一组完成,再观察,或先观察再计算,说一说发现什么,怎样能很快地填出得数。
试着给同桌出一组这样的算式。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很开心吧!当然,开心的同时又学到了许多知识,
有很多收获。把你的收获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吗?数学课堂因有你们会更加精彩!
【采松果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11-16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12-18
松鼠和松果说课稿11-12
《采野花》教案04-27
《采菱》说课稿11-12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16
流程设计教学设计12-09
教学设计01-14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