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4-05-04 17:40:47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有关说课稿范文合集九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说课稿范文合集九篇

说课稿 篇1

  《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制定以下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散文的美,体验母子亲情交流的愉快。

  2、加深幼儿对树叶从春天到秋天逐渐变黄,最后变成落叶的认识。

  3、帮助幼儿理解新词:“翩翩起物,四面八方,焐焐,惦记,盼望。”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为第一个目标:引导幼儿感受散文的美,体验母子亲情交流的愉快。我将本次活动的难点定为第三个目标:帮助幼儿理解新词:“翩翩起物,四面八方,焐焐,惦记,盼望。"在这个过程中,我主要通过启发提问、动作表演等方式让幼儿理解并掌握新词,以突破难点. 为了展示给幼儿,作品的优美意境,又能使幼儿在活动中得以充分的理解和表达,我作了以下的`准备:

  物质准备:

  1、图片若干张,实物投影仪

  2、 大树妈妈头饰1个,小树叶头饰若干个

  3、 录音机,一段舒缓的音乐磁带。

  知识准备:

  了解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不同的季节特征。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活动我除了和幼儿一起准备丰富的活动材料,还挖掘此活动的活动价值,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

  活动中我运用了

  1、 直观教学法:本活动为了帮助幼儿熟悉散文内容,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当老师在有感情地朗诵散文时,逐段地出示相应的图片。让幼儿通过眼、耳、口等多种感观欣赏作品。

  2、 启发提问法:在幼儿欣赏了完整的作品后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逐句理解并学习新词。如老师提问:“小树叶在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夏天又怎么样了?秋天又怎么样?小树叶落不来时,先飘到哪?后飘到哪?像什么?等等除以上教法外,我也将引导幼儿用多种方法学习此散文,体验母子亲情交流的愉快。

  1、 动作表演法:本活动中要求幼儿学习新词,为了避免让孩子枯燥地学习理解新词。我将引导孩子通过动作表演加深记忆和理解。如学习翩翩起舞一词时请孩子们用各种优美的舞姿来表现,而表现四面八方时则请孩子们四散站立。

  2、 游戏法:活动中还要求幼儿能感受散文的美,体验母子亲情交流的愉快,我则采用游戏法,由老师扮演妈妈,小朋友扮演小树叶,在游戏中加深体验。

  说教学程序:

  1、 幼儿交流导入活动让幼儿俩俩结伴,根据已有的以经验春夏秋冬的树叶及特征。

  2、 完整欣赏散文介绍散文名称,有感情地配乐朗诵散文,幼儿第一遍欣赏。第二遍幼儿边看图片边欣赏散文。接着老师提出问题:小树中落下来时先飘到哪?后飘到哪?像什么?它们心里在想什么?最后小树叶又飘到哪?为什么?幼儿根据散文内容进行回答

  3、 通过动作表演学习新词“翩翩起舞、焐焐、四面八方、惦记、盼望“

  4、 集体朗诵并表演一遍散文 教师扮演大树妈妈,小朋友扮演小树叶,体验小树叶快乐的情绪和爱妈情感。在表演过程中着重引导幼儿用抱一抱、亲一亲、看一看等动作表现母子相亲相爱的情感。

  5、 迁移作品情感 通过提问引出谈论的话题:小树叶是怎么爱妈?你喜欢自己的妈妈吗?你是怎么关心妈?围绕这样的话题进行自由交谈或到集体面前谈。在幼儿交流时提醒其他幼儿认真倾听,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说课稿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2、学习通过比较,概括事物特点的方法,并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第二、三自然段,了解漓江和桂林山水的特点。

  2、指导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理解力。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方法:

  1、本课的教学思路是:先整体后部分再整体,也就是先“整体感知,直奔中心”,接着“部分深究,逐层渗透”,最后“再现整体,深化中心”。

  2、教给学生“从中心句入手”学课文的方法以及抓关键词学句的方法。

  3、采用先扶后放,扶放结合的方法。第二节的教学由教师“扶”,第三节“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进行点拨引导。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充分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喜欢旅游,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桂林,领略那里的山水。桂林,是我国广西的一座美丽的城市,也是著名的游览胜地。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往参观旅游。为什么呢?因为桂林山水素有“甲天下”的美称。

  二、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播放录像片,配以课文朗读,欣赏图片,图文进行整体感知,然后让学生谈感受。

  三、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

  找出来读一读,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

  四、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

  1.观察图画或录像中的漓江水

  问:漓江的水与别处的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可用图画、录像等手段,展示波涛汹涌的大海,以帮助学生理解“波澜壮阔”;展示风光旖旎的西湖,以帮助学生理解“水平如镜”。)

  2.归纳漓江水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的。

  (特点之一“静”。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

  (特点之二“清”。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特点之三“绿”。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翡翠:绿色的硬玉,有光泽。无瑕:没有斑点,非常纯净。)

  3.体会最后一句。

  4.练习朗读,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注意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

  五、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

  1.观察图画或录像中桂林的山

  问: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可用图画、录像等手段,展示泰山和香山,以帮助学生理解“峰峦雄伟”“红叶似火”。)

  2.归纳桂林山的特点自读课文,画出体现桂林山特点的三个词,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这些特点的。

  (特点之一“奇”。课文从两方面描写。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连”。一般的山脉逐渐高上去,且连绵不断,桂林的山却是从平地崛起,互不相连。二是“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罗列:排列。形态万千:各有各的样子。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教师还可补充介绍,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的像好斗的公鸡,有的像下山的猛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有的像捧书而立的书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罗汉……使学生感到桂林的山真是形态万千,目不暇接。)

  (特点之二“秀”。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写出“秀”的`表现:郁郁葱葱,色彩明丽。屏障:起遮挡作用的东西,本课指桂林一带的山。)

  (特点之三“险”。课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这一特点,并用“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来”的感觉,突出了桂林山的“险”。危峰兀立:即高峰耸立。怪石嶙峋:指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

  3.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的喜爱之情。(重点指导读好“真奇啊“真秀啊“真险啊。)

  六、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总的有什么感觉?作者又有什么感受?(学习第四自然段)

  1.看图,启发学生把山、水联系起来读感受

  2.看看作者有什么感受?

  (1)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2)理解“画卷”“连绵不断的画卷”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3.练习朗读第四自然段读出荡舟漓江,被桂林山水所陶醉的感情。

  七、作业

  1.朗读课文 2.识记生字

  八、板书设计:

  静

  水 清

  绿 舟行碧波上

  桂林山水甲天下

  奇 人在画中游

  山 秀

  险

  第二课时

  一、指名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然后讨论

  1.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内容和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有什么关系?

  (第一段总的说人们赞美“桂林山水甲天下”,引起我们对桂林山水的向往,急于阅读下文。后三段讲作者荡舟漓江看到的景色。第二、三两段分别描述漓江的水,桂林的山,使读者对那里的山和水有深切的感受。第四段则将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使我们读了在头脑中形成连绵不断的活动画面,深深感到桂林山水的确是天下第一。)

  2.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一种景象,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识记生字,练习书写

  漓:注意右半部的写法。

  澜:前鼻音。右边“门”里面是“柬”。

  瑕:可与“假”进行比较。注意右上是“尺”。

  翡:上下结构,下边是两个“习”,整个字要写紧凑。峦:前鼻音,与“澜”比较读音。与“恋”比较字形。筏:上下结构,右下不要丢撇。

  四、指导背诵

  1.在了解句与句关系的基础上,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练习背诵。

  2.在了解自然段之间的关系及自然段与全文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全文。

  五、完成“思考练习3”抄写句子,注意分号的用法。

  要求:以标点为标志,看半句抄半句,不可看一个字词写一字词;格式要正确,字迹要工整;想想分号的用法(长句子中有三个并列的分句,每个分句中已经用了逗号,并列的分句之间要用分号。这样,要以把一个个意思分得很清楚。)

  六、全班背诵课文

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五人墓碑记》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专题“烈士的抉择”版块第二篇文章,是讲读课文,属于明清时期的散文。《五人墓碑记》是明代张溥的代表作。本文名为“记”,实为政论。在善与恶的搏斗、正与反的对比中对下层人民的正义行为和崇高品质给予了大力的肯定和热情的赞扬。文章采用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写法,使得文章事、理、情交融并茂,不仅有说服力,而且有强烈的感染力,能使学生体会到文章所表达的`强烈真挚的情感,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受到美好情操的陶冶。

  二、教学目标

  新课程理念的宗旨是“以人为本”,具体表现为“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以上三方面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准确理解文言重要实词的意义,掌握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结构用法;

  2、能力目标:学习夹叙夹议、正反对照的写作方法,理清文章思路,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3、德育目标:理解作者关于生死价值的阐述。

  三、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我把本文的教学重难点制定如下:

  1、学习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以及对比论述的方法;

  2、认识五位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斗争精神,理解作者关于生死价值的阐述。

  二、说教法

  1、本课涉及的历史较多。因此,注重背景知识的介绍,帮助学生解读课文,领会作者的观点。

  2、加强课堂训练,巩固文言知识。

  3、文言文教学,重在指导学生的朗读。这也是本课的一个重点。

  三、说学法

  1、让学生在课前查找相关资料,帮助理解课文。

  2、引导学生对学过的文言知识进行整理、归类。

  3、注重对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四、教具准备

  投影仪

  五、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起导入

  二.介绍作者及有关背景

  三.学生自主查工具书结合注释,解决字音,字形。

  四.通过朗读课文,结合碑记的特点,为文章划分段落,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对文章进行初步了解,并且找出疑难之处,教师指导点拨。

  五.对课文文言知识点做系统整理。补充文章中的实词和虚词的训练。

  六.学生通过对课文学习,谈谈对生死观,价值关的理解和认识。并结合话题作文“发出自己的声音”,重新定位“声音”的审题。

  七.作业布置

  课课练相关作业

  板书设计

  1—2.背景介绍,五人墓的由来,并提出问题。

  叙

  3—4.记叙苏州市民的反暴斗争以及五人死难经过。

  碑记

  5—6.高度评价五人的舍生取义的精神。议

  7.补叙四位贤士大夫的姓名,照应开头。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荷叶圆圆》是一篇散文诗。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内容虽然浅显易懂,但却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像。

  二、说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针对这一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我把本篇课文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认识12个生字,能够正确书写2个生字。

  2、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4、展开想像,学会“( )说:‘荷叶是我的( )’。”的句式表达。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是低年级学段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让学生充分地认识本课生字,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摇篮”、“停机坪”等词语的意思。

  四、说教学方法

  教法:由于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因此这节课,我基本选用“自主读书、快乐识字、合作学习、快乐朗读”的教学方法。

  学法: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认识水平,确定运用“自主尝试读——带问题去读——自我展示读——猜一猜”的学习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教学前,我先让学生欣赏美丽的荷花图,接着问:“你们瞧,这是什么?”(荷叶)“那你们能说说荷叶长得怎么样?”根据学生的回答切换到课件上出示:“荷叶圆圆的,绿绿的。”紧接着出示课题并板书:14荷叶圆圆

  2、认读课题中的“荷”字并书写“叶”字。认识“荷”字注意引导学生识记的方法,书写“叶”字要强调“口”字要偏上,而且要写小。

  3、让学生美美地把课题读一遍。

  这样一开始就吸引住了学生们的眼球,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兴趣,创设了乐学的氛围,让学生一开始就有了一个较好的学习状态,从而自然的导入了新课。

  (二)读课文,随机识字写字。

  《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是低年级学段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在教学中要做到巧识字、巧读文,以读文为载体,识字为目的,处理好识字与阅读的关系,巧妙地达到以读促识、以识促读、读识互补、文悉字熟的目的,则是低年级阅读课的关键。

  识字读文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理解“摇篮”、“停机坪”词语的意思是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分层次读文,随文识字析词”的方法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主要通过“三读”来完成。

  第一次读——自主尝试读。我先出示自读课文的要求,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生字,达到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画上波浪线。接着四人为小组认读生字,最后老师抽读生字。这样让学生自主尝试读课文,使学生有目的的去学习。

  第二次读——带问题去读。我先出示画面让学生观察:说说荷叶真美啊,它吸引了哪些小伙伴?(在这里贴图板书:小水珠……)接着提出问题:荷叶的小伙伴们会说些什么?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去读课文。最后依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

  在本次读课文的过程中,识字教学的重点不是在于拼读字音了,学习的重点应放在识字方法的交流和语言的积累上了,识字要寓于阅读之中。

  比如在这里利用“摇篮图片”引导学生明白以前的“摇篮”是用竹子来做,所以“篮”字是竹字头,以前的摇篮啊,要爸爸妈妈用手不停地摇,躺在里面的小宝宝才睡得香,所以这个“摇”是提手旁的,这样帮助学生记住了“摇和篮”的字形,又让学生理解了“摇篮”的意思,利用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停机坪”的意思,引导学生利用加一加,换一换的方法来记住“珠、停、坪”等生字,同时指导学生书写“机”字。最后让学生连读四个句子。通过这样引导学生进行“识字”与“读文”的学习,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了识字理解,有效地协调处理识字与阅读的关系,巧妙地达到以读促识、以识促读、读识互补的目的,使学生对生字的识记也得到了巩固。

  第三次读——自我展示读(个性化朗读)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指派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本次朗读,是在学生前两次将课文完整自由读两遍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一读,接着有齐读,指名读,比赛读,师生共读等,读后要评价,读的形式丰富多样,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逐步培养起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通过这三层次的朗读,落实了读的训练目标,重视读的实践过程,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主动的个性化的行为。

  (三)拓展练习。

  《新课标》也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就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挖掘教材,借助教学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因此,我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安排了拓展内容: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都带来了快乐,荷叶还会给谁带来快乐?利用课件出示画面,引导学生想像,以“()说:‘荷叶是我的()。’”的句式来说说。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四)复习巩固生字

  一年级学生识字的一个特点就是“认得快,忘得快。”因此,在课结束前又进行了一次生字巩固,通过带拼音读生字,去掉拼音再读词组,猜字谜等,通过多种形式地反复训练,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对生字的识记得到了巩固。

  六、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主要采用贴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此板书图文并茂,色彩鲜艳,又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七、教学反思:

  对于本课的教学,作为教师把重点放在了引领学生熟悉课文,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走进课文,体味文字的美妙。所以,我在设计板书时采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眼前一目了然,不过整体下来,感觉学生的课文朗读把控的不够好,有些顾此失彼,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把朗读的层次考虑周全。

说课稿 篇5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章书承接上一章“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内容,是上册书的最后一章,本章书虽然在中考中占的比重不大,但却是与我们生活密切联系,关系到生命安全的一章,也是初三阶段所要掌握的可燃物的最后内容。因此,从形式上该课题以最常见的现象——燃烧展开,向学生介绍了燃烧与灭火的原理,提高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然后结合化石燃料及其燃烧对环境的污染,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是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重要一章。

  二.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1)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发生的条件及其异同。

  (2)认识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

  2.能力目标:(1)通过知识的回顾与活动,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上的有关问题。

  (2)了解消防安全知识,掌握在火灾中逃生自救的基本方法。

  (3)学习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目标:

  (1)能科学地认识燃烧、灭火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2)通过应用灭火原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灭火问题,增强学

  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安全意识,认识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3)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事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提高学生防火、灭火意识。

  难点

  1.能用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解释一些生活常见现象,

  2.理清并区分缓慢氧化、燃烧、爆炸概念。

  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知识

  (1)燃烧的本质——有新物质生成的化学变化

  (2)一些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所出现的不同的现象

  (3)生活中关于燃烧的常识

  2、欠缺的东西

  (1)对“着火点”、“可燃物”等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还比较模糊

  (2)知道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但对于拓展性的知识运用还不熟练。

  3、学习的困难

  在探究性实验中对于实验的设计不够严密

  教学法设计

  1.设计理念

  本课是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主,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到学习中来。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般上复习课时,由于时间较紧很多老师往往直接帮学生把知识归纳、梳理好灌给学生,而忽略了学生的接受情况和课堂效率,课堂气氛十分沉闷。本人认为“磨刀不误砍柴工”, 复习课不是简单的知识回顾,要上好一节复习课必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复习课上“活”上“新”,让学生学会自己归纳知识梳理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本课的内容虽然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但学生对此的掌握并不是很好,特别是学生的防火意识仍不是很强,尤其是应用能力、自救能力差,能说不会做,针对这一点,本课所选的教材均来源于日常的生活,并增加了 “真实案例”、 “安全知识竞赛、” “离奇的火灾”等题材,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突出了本课的重点又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2.教法分析

  本节课是复习课,复习是知识的一个归纳和总结过程,所以本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启发式教学法,以“烧不坏的手帕”、“草原灭火”、“真实案例”、“定点爆破”、“小小专家猜一猜”等环节引入复习的内容,让复习课上活上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同时本课还运用了讲练结合法、问题教学法、展示法等教学方法。

  3.学法指导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主要运用了竞争学习法、合作学习法。例如:在“安全知识竞赛中”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对消防安全知识进行竞赛,在竞争的同时也运用了合作学习法,在“想一想”、“议一议”之中学生也要通过合作,讨论来总结、归纳知识。此外学生也运用了观察学习法、知识迁移法等方法。

  教具准备

  酒精灯、火柴、烧杯、坩埚钳、小手帕、多媒体电脑、灭火器。

说课稿 篇6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本节课选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这一节课是本册书第一章第九节第一课时的内容。下面我就从以下四个方面一一教材分析、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过程 的设计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分析

  分析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分析数学大纲的基础上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重点和难点。首先来看一下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在整式的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初中阶段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让学生根据一些现实模型,把它转化成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发展“用数学”的信心。运算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初一阶段完成。单项式除以单项式作为整式的运算的一部分,它是整式运算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下一节课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基础,它是整个初中代数的重要部分。

  2、就第一章而言,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是本章的一个重点。整式的'运算这一章,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是很重要的一块,而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实际上就是要转化为单项式除以单项式进行的。整式的混合运算是这一章的难点,但混合运算是以各种基本运算为基础的。在整式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加、减法可以统一成为加法,乘法、除法和乘方可以统一成乘法,因此乘法的运算是本章的关键,而除法又是学生接触到的较复杂的整式的运算,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整式的运算中转化思考方式及推理的方法等,都在本节中。从以上两点不难看出它的地位和作用都是很重要的。接下来,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重点和难点。

  3、教学目标

  (一)知识储备点

  1)理解并掌握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

  2)并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二)能力培养点

  1)通过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的总结,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运用法则进行计算,训练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和计算能力;

  (三)情感体验点

  让学生通过法则的归纳,渗透集合、转化、对应等数学思想,形成数学法则简洁性、规律性的美感,让学生自主探索,加深知识的联系,使学生体验到探究与求知的欲望,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培养热爱数学的情感.

  本节的重点是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与应用.本章的重点是整式的乘除,作为整式除法内容中不可或缺重要组成部分,单项式除以单项式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同底数幂除法性质的延伸,又是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本节的重点是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与应用。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运算法则的探究和运算准确性是本节的难点.在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计算过程中,既要对两个单项式的系数进行运算,又要对两个单项式中同字母进行指数运算,同时对只在一个单项式中出现的字母及其指数加以注意,这对于刚刚接触整式除法的初一学生来讲,难免会出现照看不全的情况,以至于出现计算错误或漏算等问题.

  二、学情分析

  认知基础:在本章前面几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除法以及单项式乘以乘以单项式的法则等知识,这些知识储备为学生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技能基础

  活动经验基础:在本章前面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发现、探索的数学活动,积累了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同时在本章前面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探究整式加减以及乘法运算的过程,为探究除法运算打下了基础,并且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

  三、教材处理

  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 ,因此我没有把时间过多地放在复习这些旧知识上,而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生动形象的课件引例,让学生自主参与,亲身参加探索发现,从而获取知识。在法则的得出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发现规律归纳总结,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在法则的应用这一环节我又选配了一些变式练习,通过书上的基本练习达到训练双基的目的,通过变式练习达到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目的。这些我将在教学过程 的设计中具体体现。而且在做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互相提问,使课堂在学生的参与下积极有序的进行。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体现教师的导向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是新课内容的学习,教学过程中尽力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把教师的点拨和学生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不断克服学生学习中的被动情况,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在掌握知识同时、发展智力、受到教育。

  五、教学过程 的设计。

  1、回顾与思考,通过幂的运算性质的复习,完成同底数幂相除的练习题,为本节课探索规律,概括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做好铺垫。

  2、探索规律:法则的得出重要体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我通过了一个尝试练习启发学生自主解答,使学生该过程中体会单项式除以单项式规律。由于采用了较灵活的教学手段,学生能够积极的投入到思考问题中去,让学生亲身参加了探索发现,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最后由学生对规律进行归纳总结补充,从而得出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

  3、例题解析,通过课件生动形象的课件,引导学生尝试完成例题,加深对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的理解与应用。

  4、巩固练习:再习题的配备上,我注意了学生的思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习题的配备由易而难,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够逐步的提高能力,得到发展。并且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形式,使课堂气氛活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一种比较活跃的氛围中,解决各种问题。

  5、归纳总结:归纳总结由学生完成,并且做适当的补充。最后教师对本节的课进行说明。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以达到提高个人教学能力的目的。

说课稿 篇7

  我的家园

  我说课的内容是中学美术教材第16册第3课《我的家园》一课,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我的家园》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这一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去画家园,教材选取了各种不同表现技法、不同角度的房屋建筑图作示范,引导启发学生去发现身边的美。从七年级画静物,画人物,到八年级画风景,画家园,形成了中学阶段美术基本技能的一个系列教学,通过看看、画画等方法表现日常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本节课主要面对的是中学八年级的学生,这一年龄的学生也许想象力已经开始遭遇瓶颈,但动手创造能力却是非常活跃的时期。上一课进行了校园风景的写生,为本节课的再创作打下了基础。结合学生的学龄特点,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建筑物的观察和感受,认识建筑之美,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2、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基本的透视规律,学会运用一定的美术工具表现建筑物。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对常州老房屋和现代建筑的欣赏,体会生活中的艺术美,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家园。

  4、教学重点:正确运用透视规律来描绘家园。

  5、教学难点:透视在建筑物中的表现。

  二. 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中我采用演示法,谈话法,范例教学法进行教学,以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通过范例的欣赏,感受美的过程,去发现美,创造美。

  在学法上,主要通过欣赏、比较、谈话、动手画画等方法相结合。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发现并归纳,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结合教法和学法,采用如下教具和学具:多媒体——《我的家园》;水彩笔、麦克笔、彩色铅笔等各种绘画工具。

  三. 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创造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1、欣赏图片 创设情境畅谈感受(5分钟)

  在优美的音乐中,中展示常州的一些老房子和一些有名的建筑风景,让同学们看到常州的旧容新貌,在教师的引导下畅谈感受。通过欣赏造型各异、风格独特的各色建筑物,为后面创作做好铺垫。

  师问:你能认出这是我们身边的什么地方吗?你觉得这些图与画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从而归纳出技法上的不同;角度上的不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感受身边房屋的变化,体会出生活的巨大变化,懂得去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在培养审美能力的过程中渗透了对家乡美的情感教育。

  2、激情p 归纳知识 化解难点(10分钟)

  用游戏方式比赛画房屋。通过短时间的'绘画比赛,主要是为了发现学生在构图和透视上的缺陷,从而引出难点,化解难点。找几张学生的作业来讲解透视,老师再结合建筑图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平行透视,什么是成角透视。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方式来突破难点,既活跃气氛又使学生对后面的学习充满兴趣。

  3、教师示范 板演步骤显示重点(5分钟)

  教师在投影下快速示范画房屋的步骤,先整体构图,再画主要房屋轮廓,再画次要房屋轮廓,再画出周围背景轮廓,再从主要房屋到次要房屋到背景的细节勾勒,再着上适当的色彩。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示范,使学生清楚明了如何去画一座房子,如何去画一群建筑物。从而也明白了如何去设计建筑物。

  4、大胆创作 尽情发挥创造美丽 (20分钟)

  为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我把作业定为对校园风景的再创作,运用近大远小、近长远短的透视规律,从学生自己的审美角度对校园环境重新创作。技法不限,在再创作过程中,教师着重强调学生要注意透视正确,色彩搭配协调。在学生创作作品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材料的选用、颜色的搭配等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借鉴,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挖掘校园的美丽,再创美丽校园。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创造,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5、展示欣赏 相互评价感受美丽(4分钟)

  在学生绘画基本完成时,我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从技法、角度、透视、色彩等方面尽情感受学生创造的美。评选出最佳绘画奖,最佳设计奖,最佳色彩奖,最佳视觉奖等奖项激励学生。

  【设计意图】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6、课堂小结:(1分钟)

  教师根据同学们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总结,展示、分析、表扬画的扎实的同学,最后设计一小段结束语:本节课主要在于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老师的查看,同学们能用不同材料从不同角度来表现房屋的美,我相信只要你们做个有心人,定会发现你身边的更多的美,并能运用你们灵巧的双手创造许多美来点缀你们的生活。使每一天都更加美丽。

  【设计意图】这样的小结,目的是延伸课堂教学,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把爱美的心悄悄溶入爱家乡爱生活之中。

  四. 板书设计:

  美术课的板书应融画与书一体,在教学中应将作画过程与板书相配合,将范图、多媒体相对应,做到和谐一致。 根据教学活动的安排,板书分如下部分:

  变迁中的家园

  透视:平行透视、成角透视

  绘画步骤:——构图定位

  ——绘基本形

  ——刻画细部

  ——着色

  教材使用与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合理使用教材的主要场地,所以教材选定以后,课堂教学的设计就成了合理使用教材的主要环节了。教师设计课堂教学和教材使用方案时,应做到三了解:

  (1)了解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

  (2)了解教材的编写思想和教学目标及要求

  (3)了解学生的现有外语水平

  合理使用教材与课堂教学是密不可分的。课堂教学也是展示和合理使用教材的主要场地。在三个了解的基础上,课堂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课堂教学要内容清晰明确、创造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开展有意义的语言交流

  (2)课堂教学要有良好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参与

  (3)课堂教学要协调连贯,形式多样;生动活泼。

说课稿 篇8

  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学习课文中的8个生字,其中2个只识不写,理解“衬托”、“生生不息”等词语的意思。理解作者的情感:对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的赞美。

  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作者为什么喜爱广玉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4.通过第3自然段的学习,能仿写。

  教学重点:课文的第3小节为教学的重点。

  教学准备:

  1.亲自去观察广玉兰。

  2.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

  3.文中的图片和文字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图片:

  1.今天,许老师给大家上一节课,欢迎吗?准备怎样欢迎呢?我相信肯定能和同学们合作好,大家有信心吗?(广玉兰)

  2.我这里有些词语朋友,看看你们还记得吗?(生读)

  3.读了这些词语,你想到了什么?为什么呢?(广玉兰),想见一见关玉兰吗?我们一起先来欣赏一下广玉兰(课件播放图片)你能形容

  一下广玉兰吗? (洁白、纯净)

  二、赏花形

  1.广玉兰的幽香纯洁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还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呢?读课文。(板书:旺盛的生命力)

  2.用心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字里行间哪些语句表现了它旺盛的生命力请同学们边默读,边画出相关的句子 (学生读悟读)

  密集油亮的绿叶终年不败,始终透着生气,透着活泼 。指导读好密集油亮、终年不败、始终等词语

  秋冬时节,许多树的叶子凋落了,广玉兰却披着一身绿叶,与松柏为伍,装点着自然。

  师:秋冬时节,桃树、杏树、梨树的叶子凋谢了,广玉兰却------ 秋冬时节,枫树、杨树、梧桐树的叶子凋谢了,广玉兰------- 秋冬时节,许多树的叶子凋谢了,广玉兰却-------

  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 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花呢,花瓣虽然凋谢了,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已长成近两寸长的圆茎 。数世同堂的意思几代人住在一起不分家;生生不息:不断的生长繁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广玉兰一代一代的繁衍,生命力旺盛啊。

  3.同学们真不简单,(课件映示: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把一株广玉兰比作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大家族,那肯定人不少了,这个家族里有哪些不同的人或者说形态不同的花呢,默读课文第三小节,边读边用笔画下。

  (这个家族成员有的含羞待放,有的刚刚绽放,有的正盛开着,还有的花瓣已凋谢 )(板书:含羞待放 刚刚绽放 正盛开着 已经凋谢)

  4.含羞待放的是哪几句?请读一下。有的刚刚绽放是哪几句?读一下盛开着的呢?凋谢的呢?学生读

  5.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放声来读一读,待会儿交流(生读) (学生先找再读然后说理由)

  (点拨:A抓住含羞待放,将其与含苞待放做比较,点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广玉兰说成了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是啊,多么可爱啊,带着这种情感读一读。

  B刚刚绽放的广玉兰,抓住“迫不及待”。师:这段话中有一个词用得太好了,那就是——“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来不及等待,是什么让蜜蜂来不及等待——花香,现在我们就闻着这花香,一起来读一读

  C盛开着的广玉兰,抓住婴儿。你见过婴儿的笑脸吗?——嫩嫩的,很柔嫩,很光滑。看到这样的笑脸你会怎样? ——我会忍不住去摸一摸 。师:好,带着这种喜爱的感觉读一读这段文字。

  D凋谢的广玉兰,抓住“花蕊一直挺立枝头。”师:花蕊上挺立长出了圆茎,圆茎上有什么?——孕育新生命的种子。那种子的使命是什么?——生命的延续。是啊,同学们,喜欢盛开的花不稀奇,我想喜欢凋谢的花只有作者陈荒煤和我们了你看,就这么一个凋谢的花当中,你仿佛看到了,就像一个大家族中的谁呀?——像老人,虽然把

  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别人,他生命的价值却得到了别人的—— 别人的崇敬 。师:是的虽然凋谢了,却用这样的方式把生命继续延续下去也许它今天凋谢了,明天又有一朵花盛开了;也许今年它凋谢了,明年它又有一朵花盛开了就这样,广玉兰花年复一年地开着这就叫—— 生生不息 。)

  6.我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数世同堂”是个怎样的大家族啊?——一个家庭和和睦睦的,是一种幸福家庭的象征。同学们,多繁荣的一个大家族啊,在你的眼前,你仿佛就看见了这 个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含羞待放的是—— 可爱的婴儿 ,刚刚绽放的是——小姑娘 ,盛开着的——就像这个家族中的中年人,像爸爸、妈妈 ,凋谢的又像谁呢? 就像这个家族里的老人 。

  7.这样多花的形态,这么和谐的大家族是让人羡慕的,让我们来美美的读吧(指明读得好的示范)

  8.这里有四幅图描绘了广玉兰的.四种不同的形态,你能说说分别是哪四种形态吗?(指名回答),你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并把课文中描绘它的句子背下来吗?(试背,会的就举手)(指名背诵时提醒:这么短的时间内,会背真了不起,如果再带着感情背那就太让老师敬佩了)

  三、美仿写

  1.大家背的真好,让我们仿佛看到到了不同形态的花,感受到了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感受到作者对广玉兰的那份喜爱,那份

  赞美之情。也让我看到了同学们对广玉兰花的喜爱,真不简单啊!给我们自己鼓一次掌吧,把掌声送给自己!不过老师还有更高的要求(出示片段)你能说说作者是怎么写的吗?(指导怎样写作。A、总分总的写法,看看开头,再看看结尾。B、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我相信,如果我们在习作时也能用上修辞手法的话,我们写的这一段话也会很精彩的

  C、按一定的顺序来写。顺序能不能对调呢?)(板书:总分总 比喻、拟人 顺序)

  师:对!你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学是为了用“光学不用等于零”,上课前老师布置,请你们观赏一种花,你们观察了吗?(真好)能模仿第3自然段写一写吗?让我们拿起笔。用我们的心去感受,用我们的笔去倾吐吧!

  师行间巡视,交流,点评

  2.学生写,交流,评析。

  3.总结:今天我们欣赏了广玉兰的花的各种形态,有含羞待放的花、有刚刚绽放的花、有盛开着的花、有凋谢了的花,我们感到了花的鲜嫩可爱、甜美、纯洁、惹人喜爱,同时还似乎闻到了花香,感悟了生命延续的美丽。真是一种享受,一种幸福啊。这种幸福还会继续延续下去,下一节课,我们将继续欣赏课文的第二小节和第四小节,去感受广玉兰花的花色的色彩美和质感美,好,下课。

  四、勤练习

  作业是将第3自然段完整的背给身边的人听。

说课稿 篇9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新课标》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遵循动作技能学习规律,逐层递进开展教学,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自然而然的掌握了技术动作。为了避免队列队形学习的枯燥,防止学生走神,增加学习效果,教学中大量运用师生的互动,师生轮换领呼领做,使学生始终跟随教师的教学进程开展学习。教学过程坚持集中学、练,并随时提示学生相互的配合,培养学生集体意识与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

  本课选自小学《体育与健康》水平三,内容是队列队形:向左(右)转走,素质练习:绳梯

  (三)教材学情分析:

  六(3)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高,集体意识、集体荣誉感强,富有拼搏精神,追求好的'成绩。本班学生具有良好的组织性、纪律性,一至五年级队列队形内容的学习扎实,高水平掌握了原地踏步、齐步走—立定的技术动作,班级配合默契,动作整齐一致。

  (四)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初步掌握口令并能应用,初步掌握向左(右)转走的技术动作,队列练习比较整齐。

  2、学生通过模仿—自主练习,逐步提高动作质量和节奏感,提高集体动作的整齐度。

  3、学生练习积极主动,养成良好的组织性、纪律性,培养学生整体观念和集体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动、预令都落在左脚上;动令后继续向前迈半步,以两前脚掌为轴转动。

  难点:动作节奏清楚,队列整齐一致

  (六)教学内容

  开始部分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

  报告出勤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

  4、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活动

  游戏:发号使令

  基本部分

  一、向左(右)转走

  二、分组练习

  三、素质练习

  结束部分

  一、整队集合

  二、师生点评

  三、安排学生收器材。

  四、师生再见

【说课稿】相关文章:

说课稿06-25

《浮力》说课稿09-06

美术说课稿05-14

《散步》的说课稿09-06

优秀说课稿10-27

称赞说课稿08-17

说课稿模板09-08

《口技》说课稿05-15

《白鹅》说课稿12-12

《猫》说课稿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