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说课稿

时间:2022-01-18 18:21:28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热门】语文说课稿模板7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热门】语文说课稿模板7篇

语文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看菊花》是国标本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它记叙了一家人在假日去公园看菊花的情景,赞美了菊花不畏严寒,竞相开放的高洁品质。体现出新教材新、实、简、美的特点,是非常适合一年级学生阅读的美文。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新课标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确定了以下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17个生字,会写8个,学会1个偏旁部首;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菊花不畏严寒,竞相开放的高洁品质。

  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秋天之美。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菊花的热爱,对秋天和大自然的赞美。

  根据以上目标,将课文分为两课时,第二课时重难点确定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菊花不畏严寒,竞相开放的高洁品质;感情朗读课文,感受秋天之美。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

  三、说教学过程

  1、多媒体引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感兴趣来学习课文,我精心设计了导入语“让我们跟小作者一家去公园看菊花好吗?”再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中,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菊花盛开的秋天的公园内,营造了较为真实的氛围,把孩子的心灵带到广阔而缤纷无限的大自然里,尽管学习在课堂里,但是学生的思绪已飞翔于菊花丛中;并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多角度感受菊花的美,在此过程中,教师的相机指导,也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培养。

  2、拓展视眼,勤于思考。

  课文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话是重点句,描写了菊花的颜色多,“黄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朗读时,注意不顿读,“的”字要读轻声,读时要轻快,语速稍快。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其说说你还见过什么颜色的菊花?那菊花颜色那么多你能用一个词语来表示吗?“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等词语又丰富了学生的视眼。

  3、感情朗读,整体感知。

  语文注重朗读,有感情的朗读能让学生体会到语言文字的美。第二自然段是重点段,我让学生反复的朗读,通过“你读的菊花真美!你读得菊花开的.可真多!”这样的话来激励学生不断的投入感情来感知这段文字。另外,理解“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也是课文的重点,“一朵朵”不能理解为“一朵”,“一丛丛”是指许多聚到一起的意思,“一片片”是面积很大连成片的意思。这里从菊花开放数量由少到多,范围由小到大,写出了公园里菊花盛开的景象,在指导朗读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仿佛公园里的菊花就展现在眼前。我还设计了“一XX,一XX”的叠词训练练习,训练其会说,能简单地写下来。

  4、深化课文,演一演。

  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说前来看菊花的人们边看边走,边走边看,舍不得离去。在这里我设计了一个说话练习,“人们还会说些什么?”小组讨论后,指名演一演。通过说说,演演的形式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了菊花的美。

  5、联系前文,加深理解。

  在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爸爸说的一句话“天冷了,许多花谢了,可菊花一点儿也不怕冷,大家都很喜爱它。”知道菊花不怕冷,而在前文中也有描写菊花不怕冷的一句话“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我让他们找一找,读一读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6、回顾全文,进行说话。

  学完课文,总要让学生在头脑中留下些东西,我设计了用“因为——,所以我喜欢菊花。”和“我喜欢菊花,是因为——。”这样的句式来回顾全文,回顾整堂课。

  7、写字教学

  重点强调“放”“许”的读音,可采用学过的偏旁和字组合的方法识记字形。要通过指导学生做好课文后的描红练习,帮助学生揣摩如何把字写得端正、匀称,如“点”下面四个点的异同和摆布,“放”左右结构、左右均等,以及“开”与“升”的比较异同。

  四、教学总结

  语文教学应成为教师与学生交流分享的过程。在这份教案设计里,我充分挖掘和拓展教材中蕴含着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说,使他们有机会充分展示个性化的阅读理解,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彰显。

语文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第一部分第4课《哪座房子最漂亮》。本课是一首诗歌,共四句话。第一、二句采用数数歌的形式,讲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面貌的可喜变化:新房多,新房高大宽敞,房前屋后还有花草树木。三、四两句一问一答,指出小学校的房子最漂亮,能激起学生的自豪感。课文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其中叠词和数字的运用,使诗句富有节奏感,整首诗歌押ang韵,富有韵律,读起来琅琅上口。

  鉴于对教材的理解,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横撇”、“弯钩”两个笔画和“广字头”、“穴字头”两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农村的新变化。

  其中第1、2个目标是本课的重点。第3个目标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设计理念:

  在这堂课中,我想着力体现:以读为本,培养语言这一教学理念。语感训练是语文新课标赋予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新课标中,把“培养语感”、“发展语感”、“形成良好的语感”等纳入了“语文素养”的范畴,并且有计划地分解、落实到各个阶段中。语文是母语课程,重在实践与运用,这就要求学生对语言有一种特殊的敏锐的感受力,能根据汉语言的特点,准确把握语言的形象、意蕴、情趣,这样才能达成“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一总体目标。培养和发展语感,重要的方法和途径就是阅读实践,让学生在大量的有效的阅读实践中,感触、感受语言材料,准确地理解和体味语言,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

  三、说教学设计:

  基于以上教学理念,我在本课的教学设计将通过“启读引趣——初读入境——品读感悟——熟读积累——借读促写”这五个教学环节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领悟与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环节:启读引趣

  第一步:让学生看关于骆驼风景的短片

  第二步:让学生自由说说你看到的家乡是个什么样

  第三步:适时引导学生走入课文。我这样过渡: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想和大家分享一首非常有意思的小诗,让我们去看看诗中的小朋友的家乡有什么新变化,好不好?出示课题。

  第四步:读课题。指导读准字音“哪、座、房”,以及轻声词“漂亮”

  【说课设计意图】对于这一环节的设计,我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自我需要,是一种快乐的来源而不是单纯的任务。这样有助于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借助生活经验来理解、领悟课文内容。

  第二环节:初读入境

  第一步: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

  1、圈出生字、读准字音、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读完以后想一想,你从课文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第二步:请学生把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词语,句子读给大家听,请小朋友来评一评。相机指导读准拼音。其中三拼音节:9个,轻声音节:4个。

  第三步:生字检查。步骤一,开火车读带拼音的词语。步骤二,以小组擂台的方式读去拼音的词语。步骤三,课件出示“我为家乡添美丽”的游戏,检查生字的读音,读正确的可以为家乡加上一处美丽的风景。步骤四,交流记住这些生字的方法,并用比较法等方法记住新认识的偏旁。

  第四步:请学生说说刚才你在读课文时候的发现。让学生结合自己实际说出自己的感受、体会发现,让学生相互描述、补充,从而进入文章的情景中。

  【说课设计意图】初读重在感知,重在入境。在这一环节中,我想把阅读体验的机会留给学生自己,让学生在“自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自主地进入语言情境,获得初步的体验和感受。从而达成第一个教学目标,为达成第二个教学目标做好铺垫。

  第三环节:品读感悟

  在这个环节中,我打算分“细读自悟”和“品读体情”两个层次进行教学。

  第一个层次:细读自悟。语文新课标指出:评价学生的朗读,还应考察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由此可见,对内容的理解和探究也是“读”要达成的目标之一。因此,这一层次我打算主要解决学生对语言是否能够准确理解的问题,提高学生对词语的准确理解和体悟能力。

  第一步:请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小诗中的房子都有什么特点?

  第二步:请学生自由交流。预设学生会找到以下两处:

  A处:青青的瓦,白白的墙,宽宽的门,大大的窗。

  此处先请学生自己说说对瓦、墙、门、窗的理解,我趁机演示课件让词组青青的瓦、白白的墙、宽宽的门,大大的窗与事物相联系,帮助学生认识事物。再换词读诗句,请学生通过读来体味,青的和青青的,白的和白白的等的区别通过比较初步体会叠词的用法。(如果不重叠,你读了有什么感觉?)。最后指导朗读,我这样引导:这么美丽宽敞的房子,谁能用朗读来夸夸他?指导颜色的词读得美,形状的词读得大、读得宽。

  B处:房前花果香,屋后树成行。

  此处我先请学生在插图上指出房前、屋后的位置。再请学生说说房子周围的环境美吗?美在哪里?,学生可以课文里的话说,也可以将课文里的话化成自己的语言说,我趁机用课件将花果香、树成行图词对应连线。接着请学生想象一年四季这“房前、屋后”会有什么美丽的变化。最后师生结合想象进行朗读。

  第三步:请学生理解在小朋友的`眼中是哪座房子最漂亮呢?我这样引导:那么你觉得在小朋友的眼里哪座房子最漂亮呢?能说说为什么吗?

  第四步:指导朗读第三四句。通过指名分别读三四句,引导学生比较、评价、领悟问句和答句的读法。

  第二个层次:品读体情。语言本身的情趣和美感,需要“品读”才能准确体味和把握。因此,在这个层次,我打算进一步让学生在读中体味,在读中欣赏,在读中产生情感的共鸣。

  第一步:播放《哪座房子最漂亮》的情境演示,让学生亲自感受一下,新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

  第二步:我提出问题:看了画面,你最想说什么?让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感悟和体验。

  第三步:我引导:是啊,新农村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它变得这么的美丽,这么的具有生命力,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这首小诗吧,表达我们对它的赞美之情。学生声情并茂地读课文。

  第四步:我进一步启发:你觉得那些话写得特别美?谁用你的表情,你的动作来告诉我们?让学生运用体态语言表达情感,阅读与表演结合,生动地表现语言的情趣和美感。

  【说课设计意图】相信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一定能扎实有效地完成第2。3两个教学目标。

  第四环节:熟读积累

  第一步:用填空的方式,请学生根据课件的提示试着背背课文

  第二步:在学生能够背下来之后,可以请学生伴着歌曲《哪座房子最漂亮》的旋律,把自己当作是写这首小诗的小朋友,一起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这一段。

  【说课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我遵循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把语言的习得和积累落实在了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努力为学生语感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进一步达成第二个教学目标。

  第五环节:借读促写

  第一步:转换学生的思维,从读过渡到写。我这样引导:我们已经会读而且读懂了这首小诗,要是会写小诗里面的字就更好了,那就是既能吟又能写的小小文学家了,你们想试试写这几个字吗?

  第二步:认读生字“了、子、门、月”请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生字?

  第三步:分析字形,记住新笔画:“横钩、竖钩”,并用比较法区别“了、子”;用说笔顺法记忆“门、月”。

  第四步:指导书写。先请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我范写,接着请学生在轻柔的音乐中练写,最后采用师评、生生互评、自评等方式展评。

  【说课设计意图】写字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希望能让学生在热闹的课堂中静下心来认真书写,感受到不但读书很快乐,写字也是一种乐趣,努力为以后的写字打下扎实的基础。进一步达成第一个教学目标。

语文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以演讲和书信为主题,“分析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是与阅读部分相照应的,主题内容是“演讲:微笑着面对生活”。

  《课标》在“分析性学习”部分提出“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部分又明确提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本课的主题内容,确定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选择恰当的话题演讲,观点鲜明,逻辑严密,事例典型,具有号召力和鼓动性。2、培养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能够有理有力有节地说服他人。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选择熟悉而引人注意的演讲主题,有话可说,以理服人。

  2、选择其中的一个话题,写一篇演说稿,在班内进列演讲比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胜利。

  二、说教法

  寓教于乐,利用绘画、音乐,让学生理解微笑的意义,培养乐观、友善、善于合作的生活态度。

  采取实践活动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参与演讲稿的评分,让他们写演讲稿、上台演讲,在实践中培养他们评分、写稿、演讲的能力。

  三、说课前预备

  1、按志愿的原则,全班学生分成六大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

  2、抽签决定每个小组负责一个专题的材料收集整理工作、演讲稿的写作和演讲的演练工作。

  3、推选两名组员演讲,口齿清晰、条理清楚,其他组员参与评价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四、说活动过程

  [活动序言]目的:创设情景,渲染课堂气氛

  1、歌曲大合唱《歌声与微笑》。

  2、欣赏《蒙娜丽莎》。

  3、朗读欣赏散文诗《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训练写作]

  1、阅读课文,明确演讲稿的要求

  第一、选好话题,有真情实感和独到见解。(40分)

  第二、观点明确,事例典型,条理清楚,严密有说服力。(30分)

  第三、运用表达技巧。遣词造句简明精确,设问发人深省,比喻生动形象,排比富有气势。(30分)

  2、朗读精品。感受演讲的魅力。

  教师范读已经预备好的几篇演讲稿,要求学生体会不同演讲稿的语言风格、情感态度及演讲稿所展示出来的力量。

  3、结合主题,组织学生讨论。结合语文活动中的三个主题,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形成初步构思。

  4、总结小组意见,交流短评。

  5、师生共同制订演讲稿评分表(参考训练写作相关条款)。

  6、评讲结束后,请学生参考评分表,利用网络图书室搜寻材料,也可以通过采访调查等方式搜集生活中的材料,小组交流讨论后写作演讲稿。写好演讲稿后给本人的演讲稿打一个合理的分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照着评价表,搜寻材料、梳理材料,写演讲稿。并能够对本人演讲稿的优缺点进列评价,给出一个合理的分数,从而培养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

  [训练演讲]

  1、制定这次演讲的评分标准(小组讨论,由小组长执笔,拟定并公开评分标准和分值。表略)

  2、组内演讲小比赛,本组同学和老师作评委。

  3、每组选派两名同学登台演讲,同学在下面评分。演讲结束后,进列小组讨论,分析几位同学的优缺点,给每个演讲者取一个平均的分值,选出“演讲小明星”。

  4、每个同学把本人的课桌想象成观众,进列演讲练习。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参与制定演讲的评分标准,反复演练后再让他们上台演讲。学生可以在反复的实践中思考,在反复的思考中实践,了解演讲,最终学会演讲。)

  [小结]齐唱《阳光总在风雨后》,活动结束。

  五、总结

  新课标主张“分析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分析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在本次活动中,我力求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强调读说写演练学习习惯的养成,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陶冶情操、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

语文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我的信念》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散文随笔。本单元以人生为主题,主要是讴歌理想,阐述信念,论说人生修养,并能贴近生活,容易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本单元还要练习朗读,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我的信念》作者是玛丽·居里,这是作者在晚年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信念的抒写。从作者的工作、生活、事业、名利、人际关系、业余爱好及科学趣味中可以读出崇高,可以领悟伟大的成就、杰出的贡献是从何处而来。下面就《我的信念》的教学设计作简要说明。本文是对玛丽·居里一生的回顾,内容简单。课前要求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查阅报刊书籍或网上查询,搜集整理玛丽·居里的有关资料。为更好地了解这一伟大的'科学家作铺垫。

  二、说目标:

  根据教材定位特点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本课设计两课时,确立三个目标。(出示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朗读教学要常抓不懈,“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是新课标对七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之一。同时第二单元单元要求提出“还要练习朗读”的要求。朗读课文既能矫正语音,提高阅读水平,又可以进入情景,进入角色,把握文章内容,领悟语言美。

  2、感受居里夫人的人格美,激发献身科学的热情。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灵魂,新课标十分注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因此,在

  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的基础上,学生可感受到居里夫人的伟大与崇高,心灵会受到感染,荡起以她为楷模,向她学习的涟漪,从而立志献身科学。

  3、积累语言,学习语言特点并加以运用。新课标提出“语文的基本素养要通过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通过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来实现。”写作与口语交际成功的关键在于语言的积累、感悟与运用。因此确立该目标。

  三、活动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由对居里夫人的简介采用问题“大家知道她是谁吗?”导入,并出示居里夫人的画像作形象感知。出示第一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2、感受居里夫人的人格美,激发献身科学的热情。

  (二)检查预习:问题是:(出示投影)

  1、给加点的字注音:结茧 蹂躏 懊恼 猝然 奢望 魅力 获益匪浅

  2、交流居里夫人的有关资料。此环节意在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字词的检查主要为课文的学习扫清字词障碍,大致掌握学生预习的情况,接着交流玛丽·居里的材料,给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这样设计也体现大语文教育观。

  (三)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五名学生分段读,让学生调动听觉和视觉感受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教师就学生的朗读作必要的点评指导。(如:字词的读音、朗读的停顿、语气等。)

  2、学生自由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思考:(出示投影)

  (1)居里夫人在文中陈述了自己在哪些方面的事迹?线索是什么?

  (2)根据内容试写一句话:居里夫人是一个的人。这样带着问题来读,学生的朗读就有了目的,有了方向。

  课程标准(七—九年级)阶段目标中强调:“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设计这两个问题,就是要求学生整体把握全文内容。

语文说课稿 篇5

  说教材:

  《村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春意浓浓,令人神往的农村春景图,草长莺飞,拂堤杨柳,抬眼望去,满眼翠绿,空气中弥漫着清清草香、泥香,孩子们急不可待地迎着东风放起了风筝,孩子们也把欢乐,把希望放飞在了春天里,学生们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对春天已经有了较丰富的体验,应通过这首古诗让学生感受到春天如诗般的意境及春天带给人的快乐。诗歌的语言生动形象,内容短小精练,读起来琅琅上口,教学中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学生始终保持读的兴趣。

  本课的目标设为:

  (1)正确认读“村、居、醉、烟、童、散、忙”7个生字,会写“忙”字。

  (2)图文结合,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

  (3)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三个目标是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出的。

  三项目标中,我把正确认读7个生字作为学习重点,因为一年级的教学重点始终是识字、写字。难点为图文结合,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和入情入境,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这是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汉字不久,就让他们感悟语言之美,会有一定难度。

  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好动,许多行为习惯还正在培养,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开学时。但是他们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的兴趣较浓,但是他们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且本班学生不善于举手发言,一小部分学生会也不举手。

  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7个生字,会写“忙”字。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图文结合,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通过反复诵读古诗,感悟诗中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好。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朗读中感受春天的美好和乐趣,培养学生热爱春天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1.创设情境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图画再现,语言描述,带领学生进入真实的生活情境等教学策略,从多方面,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朗读体验法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读是最行之有效的阅读手段,让学生喜欢读书,学会读书。通过反复品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音韵美、意境美。

  以上的教学方法都将渗透在各教学环节中。

  二、说学法

  这节课主要采用学生以画助记、合作交流、朗读体验的学习方法。

  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我主要通过以下六个方面来说明

  一、激情引入

  首先采用提问式,春天已经悄悄的来到了我们的.身边,那么春天在哪里呢?谁愿意说说你的发现?老师也到野外去找春天了,你们想不想看一看?播放课件感知春天,直接导入课题《村居》,随机认识“村、居”这两个字。

  【设计意图】用一两句话说说发现的春天,无形中训练了一年级学生的口头作文。通过动情的语言,一幅色彩明丽的春天图片,学生于自然之中进入情境,产生学习兴趣,由此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二、在读通读顺中学习字词

  首先老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每个字的音,为下面学生自由读古诗做了铺垫,同桌互相认读生字、朗读古诗。其次是指导学生看图,引出本节课要求认识的字词,认读生字利用各种方法,在学习字词的时候,巧妙的理解词语的意思,最后引出诗句,进行朗读。这样由字到词到句就简单多了。

  【教学意图:通过对生字的认读,引导学生结合字形、借助图片等方式了解意思,不但为感知诗意做好充分的铺垫,又渗透了古诗语言的简练。】

  三、在入情入境中诵读

  首先想象着春天美丽的景色进行朗读,其次划分节奏指导朗读,在读通顺、读出节奏感之后再进行联系生活,指导有感情朗读。最后就是引导背诵。

  【教学意图:此环节通过朗读,逐步使学生体会七言诗二、二、三的停顿,同时体会古诗诵读时声断气不断的感觉,从而做到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出节奏。在读出节奏的基础上再读出自己的体验、感情,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四、在拓展延伸中积累语言

  把你搜集到描写春天的古诗,读给大家听一听。

  然后进行小结,《村居》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还有很多 诗人曾经赞美过美丽的春姑娘呢! 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搜集有关春天的古诗。

  【教学意图:此环节通过积累朗读,使学生在拓展延伸中学会积累。】

  五、指导书写

  本节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只有一个“忙”字。先读拼音,数数有几画,观察关键笔画的占格位置,指导竖心旁的写法,师范写,学生练写,教师个别指导,扩词,课堂展评。

  六、当堂检测

  出示生字进行认读。

  说反思:

  在课前预习中已经安安排学生对生字进行圈画,在这节课来看,学生圈画的效果不是很好,预习没有到位。预想的是对课堂上生字的认读打下了基础,实际效果不是很好,以后还有强化预习。

  在朗读古诗时,拂堤杨柳中拂堤字音学生读错的比较多,这时候我只是领读了几遍,而没有单独拿出来再强调一遍。在单独出示诗句的时候,还是不能脱离拼音。

  在习惯养成方面,还需要不断强化,在课堂上学生的坐姿、举手、回答问题等课堂表现前半节课表现较好,而写字的正确姿势需要进一步加强训练。习惯养成不能单单看这一节课的表现,还要经过长时间的强化训练。另外需要加以关注个别学生在课堂上走神的现象。

语文说课稿 篇6

  说教材

  《静夜思》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他的诗想象丰富,风格飘逸豪放。《静夜思》写的是游子月夜思乡之情。作者以一个游子的身份神驰万里,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一幅鲜明的月夜思乡图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表达了游子强烈的思乡情感。这首诗语言凝炼,感情真挚,意境深远,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说目标

  知识目标

  1、会读本课10个生字。

  2、理解重点词:“疑”、“思故乡”、“举头”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情感目标

  体会诗的意境,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全诗。

  能力目标

  初步学习运用理解词义—串连句意的方法学习古诗。

  说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意境。

  说教法学法

  这首诗通俗易懂,家喻户晓,有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已经倒背如流。但是多数学生在朗读古诗的韵味上缺乏锻炼。所以教学本诗,应重在吟诵,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

  说教学过程

  结合本课的特点,教学要求,本课设计了四大环节,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二自读自学,三朗读感悟,四总结升华。

  1、通过师生对话,同学们喜欢背古诗吗?你会背哪首古诗?能背给大家听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从学生的实际入手,针对学生爱表现的特点引起学生对古诗的浓厚兴趣,并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出示课件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收集、展示资料的过程,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范读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边看图边欣赏。整体感知课文,体会古诗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在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中,在欣赏优美画面和动听的音乐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4、自读自学。 请打开课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或者背一背吧!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和读背方式。 仔细观察,诗里面的字你认识了哪几个?是怎么认识的?把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挖掘学生已有的经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抓住契机,因势利导,有效调控教学。让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充分相信学生,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在主动识字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在交流识字方法和当“小老师”活动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记忆字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朗读注重对朗读的评价,提高朗读能力。教师一定要兼顾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力求使不同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在读中注意对朗读的指导,引导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味,体验读诗的乐趣,感悟强烈的思乡之情。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使“读者爱读,听者专注”,师生共同探讨读古诗的方法,互听互评,共同进步,极大地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6、通过小结感悟挖掘、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进而产生情感的共鸣,进一步体会浓浓的思乡之情。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语文说课稿 篇7

  [教材分析]

  本文主要讲述了新修的公路占据了我家四季常翠的菜园。望着桌上总也盛不满的菜碗,父亲开辟了一片荒地。在父亲的精心侍侯下,这块原本贫瘠的黄土地,变成了肥沃的黑土地,于是,我家的菜园一年四季都是一片翠绿。全文共8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主要是讲我家的菜园被新修的公路占了,所以父亲要重新开辟一个菜园。第二、三自然段讲了父亲选择了后山坡贫瘠的坡地,并撒上了豌豆种子。第五、六、七自然段讲第二年豌豆长成了,父亲把它翻到地里作肥料,并到处拾粪精心侍侯,贫瘠的土地变得肥沃了。最后一段讲这快地至今仍是我家的菜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1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懂得土地能从贫瘠变得肥沃,是由于父亲的`劳动,是劳动创造了美好的生活,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教学重点]

  从父亲的两次话体会父亲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

  讨论结尾一段是否多余

  [设计思路]

  一、抓重点句子感悟。

  在阅读教学时,我特别关注父亲的两次对话。第一次,是在我对这块贫瘠的坡地产生怀疑时,父亲信心十足地告诉我撒了种子就会有收获。父亲的话其实是在告诉我一个人生哲理:有付出一定会有回报,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第二次是在我期盼着吃香喷喷的炒豌豆时,父亲竟然把豌豆全翻在泥土里,当我疑惑不解时,父亲告诉我不能光顾眼前,要学会保养土地,保护资源。从父亲的告诫中,不仅表现父亲是个热爱土地的老农民,有足够的种田经验,而且还看得出父亲能从长远的角度看待问题。父亲种地的道理,使我感悟到人生道理:不能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父亲对土地的热爱。

  二、充份调动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认真读文的好习惯。

  文中写了作者看到父亲早出晚归,看到父亲辛劳一周后的成果——一片刚翻过的黄土地,并没有直接具体写父亲是怎样翻地的,我就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父亲是怎样细心翻地的呢?比如父亲把坡地上的柴草拔掉,刨除坡地里的树根、石头,把坡地的硬土翻松,把大土块砸碎,用簸箕细心筛土等。通过细致入微的想象来感悟父亲的不辞辛苦。

  三、通过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父亲勤劳、坚韧的品质。

  如决定开荒到开荒垦地,父亲每天天色未亮,父亲就扛着锄头、簸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来,在读中感悟父亲的辛劳。另外通过父亲用豌豆肥田,拾粪肥田等动作体现了父亲的节俭和对土地的热爱。

  四、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突破难点。

  文章在讲到在父亲的辛勤劳作下,我家的菜园已经变得一年四季翠绿,像一块翡翠嵌在山坡上,文章到此并没有结束,又写了最后一段,那这一段可否不写,让同学们展开了讨论,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应该写,因为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感受到正是因为父亲的劳动使得我家一年四季蔬菜不断,是劳动创造了一切美好的生活,这段不能不写,它起到了前后呼应,升华主题的作用,表达出我对父亲的热爱,更是对劳动进行了深情地赞美。

【语文说课稿】相关文章:

语文说课稿11-08

小学语文优秀说课稿01-19

小学语文说课稿08-11

《太阳》的小学语文说课稿03-24

高中语文说课稿05-01

小学语文说课稿《琥珀》01-12

初中语文《狼》说课稿02-15

小学语文说课稿《荷花》02-17

《给予是快乐的》语文说课稿06-09

《安塞腰鼓》语文说课稿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