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散步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散步教学设计1
教材依据
《散步》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人教版的一篇自读课文。
设计思想: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的自尊心、主动性和求知欲已大大提高了,同时,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分析、理解、审美和口头表达能力。在教学中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做问题的发现者、思考者、探索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情趣
2、过程与方法:
揣摩重点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了解“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美好品德,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1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美。
2培养学生遵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的人性美并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
教法设计:
诵读品味法点拨引导法
教法指导:
引导学生说事、品情、赏景、析意、悟法。
教学准备:
(1)歌曲《家和万事兴》《让爱住我家》。
(2)ppt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播放《家和万事兴》,让学生说出歌名。背出“家和”的两句……“妻贤福星广”、“母慈儿孝敬”。现在我国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家庭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的缩影。家庭和谐了,社会就和谐了。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莫怀戚的《散步》。作者:莫怀戚,重庆人,当代作家,重庆师范大学教授。
二。听读入境,积累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熬分歧意思霎时散步拆散尽头粼粼背起后背蹲下。
2、理解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信服熬分歧意思拆散各得其所委屈尽头粼粼自然仔细。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抢答:散步的人有?(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散步的地点是?(田野)
散步的季节是?(初春)
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用原文中的一个词回答。(分歧)
2。想一想本文围绕着哪几个人写了一件什么事?了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
文章讲述了一家祖孙三代四口人:“我”、“母亲”“妻子”和“儿子”,在南方初春田野散步。后来发生了分歧,最终“母亲”迁就了孙子,改走小路的事情。
四、深入课文,寻找真情。
1、过渡:你们听得很认真,值得褒奖,但要想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还需多读。
请看清要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要求:a。朗读时把握好语气、语调,注意停顿;
b。思考: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分歧?我是怎样解决的?
2、请同学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其他同学认真聆听,作出评价。
3、研讨。
a。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分歧呢?(妈妈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b。那么,“我”如何决定的呢?(走大路)“我”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
c。假如,“我”当时决定依从儿子走小路,那会怎么样呢?
d。文中能表现“我”孝敬母亲的句子还有那些?
4。其实一个家庭要想和美,“敬老”是一个决定的因素。家庭和美,还需要家庭成员间相亲相爱。下面,请分小组交流一下,文中还有哪些地方看出这家人的相亲相爱?试着用用一个词语评价文中人物。
“我”孝顺;
妻子贤良;
母亲慈爱、谦让、有涵养;
儿子乖巧、可爱。
这是一个和和美美的家庭。(幸福的家庭、和谐的家庭、令人羡慕的家庭……)
四、品味语言,探寻美点。
1、导入。
这篇文章之所以感染力十足,是因为它的语言。如果我们细细咀嚼、品味,会感受到它的非凡魅力!
下面请同学们赏读课文,找出喜欢的句子,圈点勾画,并与同桌交流喜欢的原因。
1、把握好角度:遣词、修辞、句式、情感表达、写作方法等角度。
2、交流时请用上“我喜欢的句子是……因为它……”或“我感受最深的句子是……它……”等句式。)
2、请同学说说喜欢的句子。
示例:我喜欢的句子是“她的眼睛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因为这句话描绘出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揭示了“小路有意思”的内涵,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展现了母亲充分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
3、引导、点拨。
4、过渡语。
这里有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这里有崇尚美德的人,这里更有动人心弦的情!老师也深爱这篇文章。我最喜欢文章最后一段,尤其是最后一句话。
五、深入探究、突破难点。
1、投影出示最后一句话,齐读。
2、请同学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我背母亲是尊老的表现,妻子背儿子是爱幼的表现。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我们一家人尊老爱幼。
母亲老了,容不得什么闪失;孩子太小,不得不小心。
3、着重谈“整个世界”,顺势谈谈“以小见大”手法)
4、结语。
是啊!中年一代上有老,下有小,责任重大。他们既善待衰老生命,又呵护幼小的生命!有了他们,我们的传统美德才能得以发扬,我们的家庭才能日趋和谐!他们真了不起!
六、畅谈收获、畅叙亲情。
那么,三十年后,各位同学也人到中年,你们会以文中的“我”与“妻子”为榜样,善待老人,勇敢地挑起那份沉甸甸的担子吗?同学们,旅途中你一定受益匪浅吧?请谈一谈。
2、学生谈收获,教师点拨。
3、同桌交流。
七、课堂总结,深化情感。
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体现了“我”对生活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这样大词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亲,妻背儿子,从表面上看,“我”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
(这部分是对课文的咀嚼和消化阶段,也是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时机,所以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用暗示等方式鼓励学生,适时启发。尽可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八。板书设计
散步
1、人物:母亲:老迈、顺从、爱幼
我:孝敬
妻子:贤惠、孝顺、克己、体贴、温柔
儿子:天真可爱、聪明伶俐
2、时间:春初
3、地点:南方田野
4、事件:散步,一波三折:
⑴母亲不愿出来
⑵走大路小路分歧
⑶母亲改变主意……走小路
5、情感:浓浓亲情:母子情、父子情、夫妻情、祖孙情【敬老爱幼、互敬互爱】
散步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揣摩重点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3、了解“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4、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学会感恩的美好品德,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美。
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学会感恩美好品德,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难点:
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文章最后一句话。
教法设计:
诵读品味法点拨引导法
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说事、品情、赏景、析意、悟法。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引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看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美景?——一南方初春的田野,有铺展着生命的新绿,有阳光下的金色菜花,真美!就让我们在这春天的.美景中散步吧,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二)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有感情的朗读,特别要把读重音的字词在下面做标注。朗读后思考两个问题,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会读了吗?
检查生字词:分歧qí蹲dūn下熬过ao霎时sha粼粼lin
(四)归纳主要内容: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要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概括)
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在初春的田野散步。
多媒体展:散步
(小)事件——(大)主题
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浓浓亲情:尊老爱幼
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责任重大:整个世界
“以小见大”的写法
三、深入阅读,品味语言:
默读课文,品味这篇文章清新、质朴,但是却又意味深长的语言。
多媒体展示:把这篇散文中最能打动你的字词句找出来,然后说一说为什么这些地方打动了你?
师生交流,品味语言
重点:怎么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儿子和母亲为什么是整个世界?这一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母亲养育我,她老了,赡养她是我的责任;儿子是祖国的未来,养育他也是我的责任。其实这句话强调了我深深地责任感和使命感,富有哲理。在文中起到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作用。
怎样朗读这段呢?又有柔情又要厚重,重音要读出来。
(三)归纳品味语言的方法
我想通过刚才的品味,同学们应该懂得如何品味语言了吧?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品味呢?
关键的字词句、句式、修辞、标点符号。
四、推己及人,感受亲情
(一)说一说你的亲情故事,让我们分享你的感动。
(二)最后让我们用一首歌表达对的父母的感恩与祝福。
散步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揣摩关键语句的含义,品味语言美。
3、感悟亲情美,培养尊老爱幼的美德,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合作探究,揣摩关键语句的含义,品味语言美。
教学难点:
理解中年人的责任感,感悟亲情美,提高人文素养。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请大家欣赏一段优美动听的歌曲《让爱天天住我家》,一段轻松活泼的歌曲,唤起了我们对家的眷恋。家的故事绚丽多彩,犹如一池春水,却也能因乍起的风泛起涟漪。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读一读莫怀戚给我们带来的散文——《散步》,走进温馨的家庭生活。
二、读以知文引出美
1、建议: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标上小节号,划出文中的生字词。读完后,请你选择文中的词语,尝试用几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老师也尝试概括了一下,其中有些字词我们应该共同关注。
多媒体展示:初春,年迈的母亲在(áo)过了一个酷冬后,和我们一家在田野上散步。途中发生分歧(),我一霎()间感到了责任重大,可这小小的情感涟漪()()却使我们一家更加相亲相爱。
3、读完这篇短文后,你感受到字里行间洋溢着怎样的感情?(亲情,板书)
过渡:在浓浓亲情的氛围中,让我们再中速深情地朗读课文。
三、读以入境感知景美
建议:中速、深情地朗读课文,你仿佛就是作者,正在欣赏自己的作品。
(方法提示:边读边寻找课文中的景物美,尝试用优美的句子表述出来)
过渡:作者给我们展现了南方初春田野的美景,那在这美景中散步的一家四口,他们身上有什么美吗?就让我们再来好好读读文章。
四、读以悟情品味人美
1、建议:朗读时可以通过停顿(/)、语速的快慢、音量的大小、声调的高低、重读(.)轻读等朗读技巧的恰当处理,来准确传达内心的感受,从而展现语言的美。我们以第三小节为例,分析一下朗读的技巧,这段老师认为可以这样读。【老师范读】
(多媒体展示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语速放慢)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语速缓慢、语调深沉)
分析:
1、放慢语速读“太迟,太迟了”,表明“我”对春天久盼不至怅恨心情,充满
对母亲身体的担忧和焦虑。
2、重读“总算”,突出“我”盼春春至的欣喜之情。
3、重读“熬”突出“我”对母亲的担忧。
4、放慢语速,语调深沉,“我”感到了自身的责任重大。
过渡:老师刚才的朗读只是抛砖引玉,相信咱们班一定是卧虎藏龙、高手如云,待会儿请同学们也来展示一下。
要求:请你先找出文中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并在句子旁○作上批注,然后揣摩朗读技巧。最后四人一组,好好读一读。
让我们来倾听同学们的心声,一起交流一下。
参考:可能有的句子
⑴写景的句子
例如: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教师指导:刚才这位同学提到了要读出春的生机勃勃,那我们可以怎么去读?(读得兴奋、带着饱满的精神状态,语调去读描写春景的句子。最后一句语调上可以怎么处理,这是作者看到蓬勃春景后,沉下心来的思考,所以应该读得深沉些。也能这么我们再请一位同学试一试。经过指导,你也能成为专家。)
⑵传情的.句子
例如: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语速放慢),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语速缓慢、语调深沉)
教师提问:怎样理解“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归纳小结:母亲给了我生命,儿子又是我生命的延续,这一老一少,不就是我的全部,我的整个世界吗。这是一个中年人对家庭、对社会责任感的真实感受。
谈到中年人的责任,这让我想起了席慕容《严父》中的一段话(师范读)
(多媒体展示:
八月,夏日炎炎,在街前街后骑着摩托车叫卖“牛肉,肥美黄牛肉”的那个男子,想必是个父亲吧。新修的马路上,压路机反复来回工作着,在驾驭座上那个沉默的男子,想必是个父亲吧。在远处那栋大楼里,在一间又一间的办公室批着公文、抄着公文的那些逐渐老去的男子之中,想必也有许多是父亲吧。一切的奔波,想必都是为了家里的孩子吧。配乐朗读(评价:你读得真有感情,老师也能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中年人承担的沉甸甸的责任。)
小结:对于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对老人要尊重,对孩子要爱护,所以他们承担着沉甸甸的责任。所以文章中除了充满亲情外,还能让我们感受到中年人的责任,正是因为有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中年人,才能构建相亲相爱的一个家。(补全板书)
那我们该用怎样的语调语速来读出中年人沉甸甸的责任呢?(语速、语调的处理)
作为全文中的一个意味深长的句子,让我们来好好读一读,
2、过渡:现在我们
美在“我”尊老爱幼、有责任感;
美在“母亲”;
“散步”之美,美在“妻子”;人美
美在“儿子”;
美在“一家四口”!
3、对联小结过渡:真是景美人更美啊!
不由让老师想到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谦让下联是:祖孙三代风雨人生相依偎请同学们给出个横批
再掀高潮:(出示上下联,学生补写上横批)
横批:相亲相爱
上联: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谦让
下联:祖孙三代风雨人生相依偎
4、读:这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真让人感动。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再好好读课文。
过渡:有同学还没有读完,那就请你回家后把这篇课文再读给你的父母听,听听家长们会对你说些什么。
五、老师寄语
亲情不仅是亲鸟的育雏,更应是乌鸦的反哺;
亲情不仅是对孩子的爱护,更应是对老人的尊重;
亲情不仅是散步时的相互谦让,更应是中年人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亲情不仅靠今天课堂上片刻的领会,更应是用我们一生的光阴来领悟。
老师希望:让爱天天住你家!
六、读以导行写出美
练笔:每个人都有相亲相爱、其乐融融的家,有辛勤劳作、承担家庭责任的父母,有慈祥善良的长辈,请你以:“(人物)我想对你说!”为题,在心形卡片上写一段话,表达我们的感恩之心。(回家后把心形卡片放在家人的枕头下面)
散步教学设计4
《散步》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课文通过对老中少三代人的分歧,最终有一种完美的处理,来体现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散步》选自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本单元所选文章以家庭亲情为主题,浓浓亲情动人心弦。本文是一篇文字浅显,情感温暖的美文,作者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娓娓道来,情真意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亲人的关爱,对家庭的责任,对亲情的赞美,是一篇从平凡小事中写亲情的典范作品,题材极其平凡,意蕴却十分丰富。
学习本文,要引导学生用心发现亲情、感受亲情并珍爱亲情。本文是一篇精读课文,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准备用一个课时完成教学的主要内容。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语文课的主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本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但对生活的观察不够细致,缺乏生活体验,又由于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误导,许多学生尊老爱幼的观念比较淡薄,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伦理观,因此正确的引导尤为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朗读教学,指导学生作比较阅读,体会文章的遣词造句,从而理解文章主旨。抓住文中关键性语句引导研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的朗读,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精巧的细节描写表现主题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赏析语言,对重、难点进行突破;
2.联系生活,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2.体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
教学难点:
结合自身实际,理解、感悟文章的亲情美。
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
突破方法:
反复朗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难点:
结合自身实际,理解、感悟文章的亲情美。
突破方法:
朗读品析、研讨点拨、多媒体课件辅助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教法与学法
教法:
运用情景导入、朗读品析、研讨点拨、多媒体课件辅助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学法:
反复、对比朗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教学准备
教师:
1.准备课前说话训练的资料(尊老爱幼的故事),安排学生作准备。
2.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生:
1.强调课文预习,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
2.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探究新课堂
散步
共1课时
课时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的朗读,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精巧的细节描写表现主题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赏析语言,对重、难点进行突破;
2.联系生活,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2.体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教学过程
导语设计
师:(一)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体现着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之一——亲情。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时时刻刻都沐浴着亲情。哪位同学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都感受到了哪些亲情?(学生举例回答,教师予以肯定)
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围坐吃饭、看电视、聊天,等等。既使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莫怀戚的《散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美好感人的故事。
(二)有一种水,能让你喝醉,这种水叫作母爱,因为母爱如水。有一座山,能让你坚韧,这座山叫作父爱,因为父爱如山。正是由于父母对我们无私的爱,才有了我们的幸福与安宁。如今,他们老了,孱弱的双肩担不起重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搀扶着他们走近暖暖的春日,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
板书:散步莫怀戚
第一阶段:学情诊断
走近作者:
莫怀戚,重庆人,当代作家。现为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曾著有系列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
自读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分歧()一霎那()水波粼粼()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与括号内的词语换用?为什么?
(1)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信任)地点点头。
(2)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度)过了一个严冬。
3.“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的意思是:
4.家庭出现分歧时,文中说:“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其原因是:
①
②
③
后来“我”决定委屈儿子的原因是
①
②
5.第④段中“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第二阶段:自主探究
1.师:散步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样的分歧?决定权在谁?
生:自主探究
师生互动:
(1)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况且母亲身体不好,本不愿出来。(文中第2段交代了母亲的身体情况,为下面行文埋下伏笔。注意“熬”字)
师板书:母亲走大路(承上)
(2)儿子要走小路,因为小路有意思。
师板书:儿子走小路(启下)
(3)决定权在我,母亲老了,她早巳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总是听我的。
师板书:我妻子
2.师: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假如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儿子走小路,母亲会怎样想?如果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母亲走大路,妻子和儿子会怎样想?)
生:自主探究
(1)引导学生认识到在这个家庭中,“我”正好处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庭的和睦,破坏家中这份浓浓的亲情。
板书:责任重大
(2)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得当,就会产生家庭矛盾。不管做什么事情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先照顾他们。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不容易。
3.师:分歧是如何解决的?
生:自主探究
“我”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孩子,原则是一个“孝”字。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母亲改变主意,决定走小路,走不过去时让儿子背上,既照顾了孙子,又帮儿子解决了难题,体现了母亲的善解人意,疼爱子孙。不失为解决问题的一个好办法。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她走不过去的地方,让我背着他。
第三阶段:合作探究
4.师:如何理解“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稳稳的,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生:合作探究
师:在点拨基础上提升
母亲给我们以生命,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师:设身处地
设想一下:晚饭后,全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喜欢看戏曲节目,爸爸妈妈喜欢看时事报道,你喜欢看动画片,而遥控器在你的手中,你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归纳,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要给予肯定和完善,并希望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继续遵循这个道德准则。)
5.师:找出最能打动你的语句,把你的感受和同学分享一下。(根据时间灵活撑握)
生:合作交流
在师生、生生互动基础上明确:
(1)我选择了走大路。在尊老和爱幼的天平上,作者倾向了尊老。因为母亲老了,剩下的时日已经不多了,儿子还小,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从中可以看出我是孝子。妻子善良、贤惠。母亲慈爱,儿子活泼可爱。家庭成员之间互敬互爱,温馨和睦。
(2)“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包含着老人对子女的依赖如同子女幼小时对父母的依赖这样的人生哲理。体会母子之间“互相尊重,相处和谐”。
(3)“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儿子发现奇趣:两对母子走在田野上,表现了儿子天真可爱、聪明活泼。
(4)“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母亲老了,儿子成长了,挑起了生活的担子,这样母亲自然听从于儿子;而我的儿子还年幼,现在一切也要依靠父母。我身上的责任重大。我们应该理解父母,关心父母,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5)课文第四节景物描写。
充满春的气息,引发人们丰富的联想。
第四阶段:检测小结
心灯
一只捕蟹船上住着老艄公和他的儿子。常常,他们爷俩高挂桅灯,摇着一叶扁舟到海里捕蟹,那满舱的星光,满怀的明月,是老艄公岁月里恒开不败的花朵。可惜,老艄公害上了眼疾,几乎致盲,但仍陪伴儿子下海捕蟹。
一夜,艄公父子正在捕蟹,突然阴云乱滚,恶浪汹涌,狂烈的风哗啦一声就拍碎了桅灯,顿时他们被卷入了黑色的漩涡,覆舟在即。“爸爸,我辨不出方向啦。”儿子绝望地喊。老艄公踉踉跄跄从船舱里摸出来,推开儿子,自己操起舵。
终于,蟹船劈开风浪,靠向灯光闪烁的码头。
“您视力不好,怎么还能辨出方向?”儿子不解地问。
“我的心里装盏灯呢。”老艄公悠悠地答。
人可能平淡,可能暗淡,甚至可能遁入黑夜,但是惟独不能心中缺少一盏灯。只要心中装盏灯,踩到哪里不是光明?
1.给加粗字注音。
①桅灯()②扁舟()
③漩涡()④踉踉跄跄()()
2.用“‖”给文章划分段落结构,并归纳段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老艄公是个怎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理解下列句子的深刻含义?
①人可能平淡,可能暗淡,甚至可能遁入黑夜,但是惟独不能心中缺少一盏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那满舱的星光,满怀的明月,是老艄公岁月里恒开不败的花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散步
莫怀戚
散步分歧——
母亲走大路(承上)
我妻子责任重大(使命感)
儿子走小路(启下)
课时作业设计
1.文末一句“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有什么言外之意?请简单说一说。
2.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什么故事?反映了一家人之间怎样的思想感情?
3.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请你换一个角度为本文拟一个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
教学反思
《散步》一文体现着浓浓的亲情,记叙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细节”,表现出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这单元的学习要求是要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所以,教学这篇课文,要求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运用所学方法,感受亲情。
对于一篇优美的`散文,通过反复的朗读,不仅可以增强语感,同时也便于领悟文章感情,因此在教学环节中要加强朗读教学。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分析,从而理解文章主旨。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方式下,积极发现问题,质疑问难,在讨论交流中解决问题。
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朗读法,将朗读作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进入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同时反复吟诵,最终用朗读表达出自己对作品的感悟,对亲情的感悟。
在突破教学重难点时,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运用圈点勾画法、品读法、讨论法,读与写(读与说)结合的方法抓住关键语句、反复咀嚼,从而领悟平易朴实的文字下深长的意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联系生活,运用课内外结合的方法,以外促内,以内促外深入理解文本体察生活,将自己的独特体验表达出来。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注意文章的感情基调、语气、语调、语速、停顿、重音等方面)。
参考答案:
学情诊断:1.qíshàlín2.(1)答:“信任”只是“相信”的意思。“信服”,有“信任、佩服、服从”的意思。(2)答:“熬”是忍受艰苦的生活之意,融入了作者的感情。“度”比较平淡,且不能融入作者的感情。3.生活的担子已经从母亲肩上转到了我的肩上,母亲依赖我,就像小时侯我依赖她一样。4.原因:①母亲听我的②儿子听我的③妻子在外也听我的原因:①母亲年迈难走小路②不愿意一家人分开5.景色描写。美好的景物烘托了一家人和谐、美满。
检测小结:1.wánpiānwōliàngqiàng2.第一部分(第1段):介绍以捕蟹为业的老艄公和他的儿子;第二部分(第2~5段):写老艄公在风暴到来时的举动;第三部分(第6段):作者由此引发的感想3.文中的老艄公是一个始终对生活充满信心的顽强的人4.①这个句子说明人的命运经常会发生变化,惟独不能缺少的是信心②这个句子说明老艄公一生勤劳,以及老艄公乐观的思想性格。
课时作业:
1.①从字面上看,形容他们走得非常小心,因为走得是小路,惟恐哪一步有闪失。②这个形象很有象征意义。中年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应该是这样。
2.《散步》一文主要写了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这家人互敬互爱、相互体谅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3.从课文中心的角度:责任从深度:我的世界相关链接:教学设计七年级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散步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2、过程和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重点难点】
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情意。课文中几个人物的形象分析,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课前准备】
学生:
1、强调课文预习,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反复朗读文章,理解大意,在笔记本上做好词语解释,扫清文字障碍。
2、查找有关写作背景资料,以便对课文有更深入了解。
教师:
1、准备播放的音乐和教学课件。
2、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设想】
文章可研讨的方面很多,比如语言,写景,情节等,但一节课时间很有限,不能面面俱到,所以在这节课中重点讨论人物,即人物的形象特点。在讨论过程中立足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发言,尊重学生的讨论结果。朗读也是本节课的重头戏,所以在课文的讲解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朗读。也即是在朗读中分析人物,在分析人物中有感情的朗读。
【课时安排】
一课时。(总用时40分钟)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语(2分钟)
同学们,我们都是生活在家庭当中的一员,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都沐浴着家的温暖,是家的温馨使我们快乐的生活。当我们高兴时,家是撒欢的场所,当我们遭遇不幸时,家又是避风的港湾。那你们认为家对于每一个人来讲重要吗?(学生回答)好,既然家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讲是如此重要,那我们都要尽力的'维护好它,但光靠一个人的力量够吗?(学生回答)每个人在家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因此都应该尽自己所能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莫怀戚笔下的这个和睦友爱家庭是怎样的?它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板书课题)
老师已经布置大家作了很详细的课前预习,扫清了文字障碍,查阅了有关写作背景的资料,也让大家朗读了课文,相信你们对文章已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我们现在就先让三个同学来给我们朗读一下文章。
二、抽三个学生朗读,教师评述(5分钟)
教师:刚才我们听了几个同学的朗读,现在谁来说说文章讲的是什么事呢?
(一家四口外出散步的故事)
教师:这篇散文,写了一家四口在初春散步,表现得很温馨,很甜美。这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亲情,是透过优美而朴素的语言传递给我们的,所以下面老师将配上动情的音乐给大家再次朗诵这篇散文,希望你们能用心去感受这份温情。
三、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配以音乐)(5分钟)
四、课文讲解(15分钟)
教师:刚才大家说到文中有四个人物,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样呢?首先,看看“我”,同学们说说文中的“我”这个人怎么样?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
关于“我”:(5分钟)
你认为“我”是怎样一个人?
(孝顺,善良的人)
请同学在文中找出有关“我”孝顺的段落或语句。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就象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为母亲的身体着想,不把母亲当累赘,硬要母亲出来,在初春的好天气里运动运动,对老年人有好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说:‘走大路。’”很尊重老人家的意见,知道母亲伴同“我”的日子不会很长,所以很珍惜和母亲在一起的幸福时光。)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背起了儿子。”)
(板书:“我”:孝顺善良)
关于我的母亲:(5分钟)
文中的奶奶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善解人意,爱护小辈)
请同学在文中找出有关奶奶善解人意,爱护小辈的段落或语句。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母亲很害怕自己给儿子、孙子、媳妇造成麻烦,怕成为他们的拖累,所以宁愿一个人在家)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母亲对我说”母亲很为小辈着想,不愿意为难自己的儿子,更不愿意为了自己而搅了一家人出游的兴致)
(板书:母亲:慈爱亲切)
关于儿子和妻子:(5分钟)
教师:文中对妻子、儿子着墨不多,但他们也在尽自己所能维护着家的温馨和谐。那,请同学来说一说你对妻子、儿子的印象又如何呢?
学生小结教师评述:儿子天真活泼,聪明伶俐也非常懂事,在爸爸作出决定后他欣然接受没有一点蛮横无理的态度。
教师:我们再进一步思索,从儿子身上有没有折射出家庭教育因素呢?
(这家人有良好的家风,对孩子疼爱但不溺爱。我们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亲就作出了很好的榜样。儿子看到爸爸孝敬奶奶,长大后他也一定会像爸爸一样孝敬自己的父母,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言教不如身教”,从小到大孩子就是在这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学生小结教师评述:从文中看,妻子很贤良,是位慈爱的妈妈和孝顺的儿媳。对丈夫温顺有理,对婆婆尊敬有加,对儿子关怀倍至。在她身上也渗透了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高尚情操。
(板书:妻子:温柔贤惠)
(板书:儿子:聪明乖巧)
教师总结:本文无论写谁,作者在字里行间都表达一种永恒的情感:亲情。(板书:亲情)
教师:通过对四个人物的描写,这个“亲情”又渗透了哪些情感?
(“我”和母亲之间、妻子和儿子之间──母子情)
(“我”和妻子之间──夫妻情)
(母亲和儿子之间──祖孙情)
教师:本文就围绕着这三种亲情表达了一个重大主题──(学生回答)互敬互爱、珍爱亲情、珍惜生命。
教师总结: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颂扬了我国人民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文章只选取一个三代同堂的普通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来写,但却表现了一个重大的主题。(板书:小事情表现大主题)。所以同学们对生活中的小事一定要仔细观察,用心感受,才能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其实,在我们经过的平写出凡日子里,都蕴涵了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就像文中提到的那转瞬即逝一幕幕将永远留在我们心底久久回味,从而使我们更爱自己的家人,更珍惜亲情,珍爱生命。这就是今天我要告诉大家的。
五、播放乐曲(2分钟)
让我们共同欣赏一首清新悠扬的乐曲《家》。请同学们闭好眼睛,用心去感受,让自己和家人在一起时的美好时光一幕幕在脑子中呈现,感觉一下自己从家庭当中得到过的无尽温暖和爱,相信你对“亲情”二字会有更深透的理解的。
思考题:既然说在生活中蕴涵了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那请同学来告诉我们平时父母是怎样关心和爱护你的?你又为他们做过什么?(学生讨论)(5分钟)
六、学生在深入理解文章意韵基础上伴着音乐朗读(5分钟)
七、教师提问,让学生说说自己父母的生日(1分钟)
总结:希望同学回去以后都能问清楚自己父母的生日,把它记在本子上,最好记在心理,每逢父母的生日,都能给他们送上你最诚挚的问候与祝福。
散步教学设计6
一、创新教学设计构想:
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表现家庭成员间真挚感情的散文,文质兼美。读出它的深层含义对七年级的农村学生来说,很不容易。新课程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我采取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授课方式,让他们自由阅读课文,组织学生讨论,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平等地对话。让他们通过讨论,迅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主题。让他们自由选取感点欣赏,在研讨中进入散文的意境,领略散文的美。
教学流程:设身处地,导入新课故事接龙,感知理解课文美点寻踪,探询美感。
二、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品味文中画面的优美和细节的动人。
2、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课文来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课文,发现美、感受美、品味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勇于承担责任的情感。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以学生活动为主,适时予以点拨,组织学生讨论。
教具、实验情况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活动一:设身处地,导入新课
辛福的家庭是美好的、温馨的,辛福家庭的生活细节也往往渗透着深情的爱,即使产生了分歧,其解决也体现了温馨、和谐。
设想一下,晚饭后,全家人聚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喜欢看戏曲节目,爸爸妈妈喜欢看时事报道,你却喜欢看言情故事武打片,遥控器在爸爸手中,他会怎么办?如果在你手中呢?
今天,我们共同欣赏莫怀戚的散文《散步》,看看作者家庭成员之间的分歧是怎样解决的?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感知课文。
活动二:故事接龙,感知理解课文
(一)故事接龙,感知课文
1、《散步》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大家把文章的故事情节分解成若干个小故事,我们来个故事接龙。
2、了解故事中得人物概括人物间的关系(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说,选取其中一种板书)?
3、教师点拨:据作者讲,本文就是取材于一次全家三代四口的散步,正因为它来源于生活,是真实的,所以才感人。我们写作文也应该学习这一点。
(二)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教师点拨:我们已经初步把握了文章的故事情节,这只是最表面的东西,还应该对其进行更深一层的探讨,进而理解其内容,把握主旨。请大家再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我”劝母亲、顺母亲、背母亲分别说明了什么?
母亲改变主意,妻子背儿子又说明了什么?
作者写一家人散步这件小事,用了“分歧”、“责任重大”,是否大词小用?试解释?
④如何理解“一霎时……关头时那样”和结尾句。
2、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适时点拨指导。然后推荐一名代表发表见解。最后师生共同交流,达成共识。
活动三:美点寻踪,探询美感
1、其实,一篇成功的散文作品,无非是三个方面:一是真,二是善,三是美。真就是真实,源于生活,前面已讲过。文章宣扬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这是善。美呢?大家再读课文,用你们的慧眼来发现、文章中的美。(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集体探询,集中意见,说出发现。)
教师示例:文章的开头很美,美在开门见山,美在一开始就是“我们在在田野上散步”这个有诗意的镜头。
(一)人物美和主题美
(二)语言美
(三)意境美(景物描写)
总结
1、这节课我们从几个方面发现了《散步》中蕴含的美,可以说接受了一次美的洗礼,希望大家课后对课文再进行品味,从中发现更多的美。
2、拓展延伸。
分发《父父子子》课外阅读练习。
学生积极发言,各自在这种情况下的做法,其他同学评论,大家畅所欲言。
学生认真听读,感知课文,了解内容。
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生先同位讨论,然后积极发言,其他人补充,最后师生达成共识。明确:
学生先讨论,教师点拨,然后积极发言,
学生分四人小组,进行积极讨论。
每组推荐一名代表,发表本组的讨论成果。
师生共同交流,达成共识。
爱、尊、孝
疼、护
不,借散步反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以小见大。
④参考课后练习一。
学生讨论。
师生共同交流达成共识。
(一)人物美和主题美
人物:“我”诚恳孝敬;妻子贤良温顺;母亲老迈顺从而又有涵养;儿子听话懂事天真可爱。
主题:宣扬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二)语言美
1、对称。
2、含义丰富。
3、意在言外。
(三)意境美
第一处: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
第二处:母亲所望到的小路远处的景物
两处景物描写富有诗情画意,蕴含着美妙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
以学生熟悉的家庭到导入新课学习。
为新课的学习设置情境。
加强对文章内容的感知和理解。
整体感知课文。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使学生了解真实的重要性。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合作学习的习惯。
使学生不仅理解课文,而且学会欣赏文章的美。
示例,给学生一个模仿的规范。
分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和习惯。
使学生对文章整体有一个全面而又深刻的理解。
使学生有所巩固。
板书设计:(一)
爱护幼小的生命
成熟的生命人生的一种责任
善待衰老的生命
(二)
意(疼)依
主从
变孙
改散步子
互相敬爱
母亲(老)和睦融洽儿子(幼)
(孝)背母亲妻背儿(护)
(尊顺母亲我责妻子
(爱)劝母亲任感委屈儿(爱)
使命感
尊老爱
幼
(三)
散步
莫怀戚
真:源于生活
善:尊老爱幼
美:物美、主题美
语言美
意境美
散步教学设计7
【学习目标】:
理解深刻的文意 美读精妙的词句
品味诗意的语言 体会浓浓的亲情
一、情境导入(播放音乐《让爱住我家》)
如果说轰轰烈烈的人生是一种美丽,那么,平平淡淡的生活更见人间真情。下面,就让我
们一起走进作家莫怀戚的叙事散文《散步》,体会那字里行间流淌的浓浓的爱,浓浓的亲情。
(板书课题:散步。齐读课题)
二、学习指导
1、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完成以下学习目标
(出示字幕:学习目标 理解深刻的文意 美读精妙的词句 品味诗意的语言 体会浓浓的亲情)
2、按照以下学习指导,开始自学吧!
(出示字幕:学习指导 ★快速地浏览课文,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试着给文章再拟一个标题,站在读懂课文的角度说明理由。★说说你喜欢文中哪个人物?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三、展示交流
1、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
2、试着给文章再拟一个标题,站在读懂课文的角度说说理由。(几生说)
3、这些标题都是可以的。不过,老师认为还是“散步”好。谁来帮老师说说理由?
★4、这一家祖孙三代,四口人,两对母子。多么可爱!(板书知识树:孩子 妻子 母亲 作者)喜欢这个小孩的请举手。
5、你喜欢这个小孩子的什么呢?(生说师板书:聪明 可爱 机灵)
6、表现在课文中的哪句话?生:“前面也是?,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7、多么聪明可爱的孩子!对孩子最大的赏识就是把他当时说的话,活灵活现地“克隆”一
遍。(谁来读读孩子说的话)(生读:“前面也是?”)
8、应该读出什么语气来(聪明、活泼、童真童趣、猛然发现规律的喜悦)
9、来,同学们,一起朗读这句话,读出孩子的个性来。(生齐读:“前面也是? ”)
★10、你认为“妻子”是一个怎样的人?(生说师板书:贤妻良母)
11、表现在哪里呢?(“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12、言下之意是,妻子在家里,(生:不一定听我的。)
13、妻子为什么在外总是听我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尊重丈夫,给他个――面子。
14、在家里,就不同了,遇事大家商议,谁说的对听谁的,这就是内外――有别!
15、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位妻子的?(生:“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
★16、喜欢母亲的举手?
17、你为什么喜欢母亲?(这位母亲很理解儿子的心意,很疼爱自己的孙子。)
18、 把写母亲的有关语句读一读。生:“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很听她的话一样。”
19、小时候,孩子听母亲的话;长大了,母亲听孩子的话。话,是心声,是母子相互信赖的心声。
20、还有哪一个地方写到了母亲?找找看。(但是母亲摸摸孙儿??母亲对我说。)
21、“还是走小路吧。”母亲怎么改变了主意?(满足孙子的要求。)
22、这就是对孙子的――(疼爱)
23、这里“摸摸”的动作,“还是走小路吧”,应该读出什么来?(爱抚)
24、用心“摸摸”,轻轻地,慢慢地,柔柔地“摸摸”,从心里读出来??(生读:母亲摸摸?)
25、把“摸摸”读到自己的手上来??(再读)
26、把“摸摸”从自己的手上,转移到孙子的“小脑瓜”上来(生读语段)
27、母亲开始眺望远方,这远方,正是孙子向往的路径。可见,小路的景色很美。
(多媒体出示:“她的眼随小路望去??波光粼粼的鱼塘。”)
28、谁来读一读?(一生读)
29、来,同学们,读出母亲的'眺望――齐:“她的眼随小路望去:
30、通过读,把眺望的视线由近处推向远方――齐:“她的眼随小路?鱼塘。”
31、母亲看得远啊!既看到了美景,也预料到了路障,于是,母亲对我说―― 生:“我走
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32、母亲是早有预料的,不用惊慌,再读。(生再读)
33、母亲说这话时很放心,很坦然。读的时候要把这层意思表达出来。请听老师读。(师范
读“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34、你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母亲?(慈祥、善解人意、疼爱孙子)
(师板书:慈善、疼爱孙子)
★35、喜欢作者的举手。
36、为什么喜欢作者?(注意与母亲交流、很孝敬母亲)
37、哪里看得出来?(“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38、言外之意是说,我伴同母亲的时日――(伴同母亲的时日很短)
39、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伴随母亲的时日很短?(“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40、“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一个“熬”字,说明了什么?(可见母亲挺过严冬不容易,每活过一天,十分艰难,很不容易。体现出生命的坚韧!)
41、说得好!总算盼来了春天。(多媒体演示句子:“这南方初春的??生命。”)
42、大家看看,多美的春天!多美的语句!谁来读一读?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有的浓,有的淡。”)
43、想象新绿,那是新生命的诞生和希望。齐读―“这南方?
44、感受新绿,最是一年春好时,浓妆淡抹总相宜。再读――“这南方
45、二月里看见刚刚抽出的嫩芽,是什么心情?(惊喜)一-读出来:树上的嫩芽也密了。
46、听到与看到“咕咕地起着水泡”时的是什么心情?(自在和愉快)再读:“田里的冬水也?着水泡。”
47、这段话写得真美!生命真美啊!再次齐读这段话,用生命的美滋养我们的眼,用生命的美润泽我们的心。(齐读)“这南方初春的田野??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48、母亲毕竟老了,身体又不好,明年的冬天,能不能熬过去?于是,在产生“走大路”与“走小路”的分歧的时候,我决定――生:“走大路”。
49、作者说这话时语气怎么样?(干脆、利落)
50、读出这种当机立断。(生读语段:“走大路”)
51、读出这种充满孝心的当机立断。(生读语段:“走大路”)
52、读出这种委屈儿子,孝敬母亲的当机立断!(生读:“走大路”)(板书:孝敬母亲)
53、“我”孝敬母亲,断然决定“走大路”;妻子夫唱妇随;母亲疼爱孙子,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
54、春风和煦,阳光明媚,一家人向着那菜花――(多媒体演示段落) 生自由朗读这句话。
55、你读懂了什么?(生说师板书:责任 使命)“整个世界”指的是:在我和妻子心中的地位。
56、是啊,“整个世界”是由上一代,中年一代,下一代组成的,而中年一代不仅要承担抚养下一代的责任,更要承担赡养上一辈的责任。
57、好一个“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我背上的”是――(母亲)
58、“她背上的”是――(儿子)
59、“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是DD(母亲加儿子)
60、母亲加儿子,就是――(整个世界)
61、我背上的加她背上的,就是我们一家。“一花一天国,一家一世界。”75、我背母亲是尊老,妻子背儿子是――(爱幼)
62、尊老爱幼,就是――(整个世界)
63、我背上的是生命的源头,妻子背上的是生命的――(延续)
64、生命的源头加上生命的延续就是――(整个世界)
65、(课件展示) “我们在阳光下??就是整个世界。”指导朗读这一节。
67、来,同学们,一起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来。(生齐读)
68、瞧这“尊老爱幼”的一家子――(齐读)“我们在阳光下??
69、醉过知酒浓,爱过知情重。再瞧这“尊老爱幼”具有中华传统美德的一家子――读: “我们在阳光下??就是整个世界。”
四、升华主题
1、大家发现没有,这篇文章什么句子比较多?(对称句)
2、这种对称的句式读起来有一种音乐美,大家找找看,找一找对称句。
3、让学生读自己找的对称句。
4、(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对称句,让学生齐读)
5、听同学们那么有节奏地朗读,真是一种美妙的享受。这种句式多美呀!大家模仿着这样的对称句,说一句话。(师出示多媒体)
6、说得太美了!诗一般的语言!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点,除了具有对称美以外,你还发现了什么?(几生说)
五、拓展延伸
(播放公益广告视频《妈妈洗脚》):一位年轻的母亲端着一盆热水去为年迈的婆婆洗脚,年幼的儿子看在眼里,也端来一盆水,说:“妈妈,我也为您洗脚??”
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亲情无处不在,它不仅在莫怀戚先生的家中,也在我们每个人的家中,每一个人的心中,只要你用心观察。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家庭中的亲情故事。
六、结束语
同学们,在我们即将走出美文《散步》的时候,我想用一首歌的歌词来作为我们今天这节课的结尾。(播放《懂你》歌曲) 师生齐读《懂你》
散步教学设计8
【理念设计】
新课程强调课堂上学生的主动参与,各种感观全方位的参与,要求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感情体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设计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既重结果又重过程,为此本节课总体教学策略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生活
【教材分析】
莫怀戚的《散步》,这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以亲情为主题,所选的课文都是围绕着亲情和家庭生活的《散步》正是体现着浓浓亲情的一篇文章文章记叙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生活细节”,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这单元的学习要求是要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所以,教学这篇课文,要在学生学习前面课文所掌握的方法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在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中,运用所学方法,继续巩固单元要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继续练习朗读和圈点勾画,积累语言;锻炼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品味文章的语言美,自主、合作、探究,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1、品味文章语言美的特点,感受课文浓浓的亲情,学习表达生活之美
2、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难点】
1、揣摩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学会联系语境,在动态的语境中理解词句
2、指学生在阅读中如何发现美、品评美,把阅读的过程当作美点追寻的过程,逐步提高学生赏读美文的能力
【教学方法】
1、情感感染法和启发点拨法
2、自主合作探究
3、品读法
【教学过程】
主要有如下六个环节:一导入;二感知;三探究;四感悟;五拓展
一、导入
播放《给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视频
根据看到的画面,在下面横线上加上你认为恰当的修饰语:妈妈地笑了(生自由答)
在生自由回答后,师加以小结,再用优美语言激情导入:
是啊,仅仅是孩子端来的一盆水,生活中多不起眼的一个寻常细节呀,然而它却不仅仅缓解了妈妈一天忙碌的疲劳,更让妈妈从心底感到了由衷的幸福与安慰,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散文,也是从一件寻常小事中去感受一个家庭生活的和谐与温馨(板书:课题作者)
设计意图及依据:因为有图有声的直观电视画面更能撞击人们的心灵,通过这样的导入更容易让学生融入爱的氛围,激发起学生学习本文的热情
二、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然后说说文章讲述了怎样的一件事
提示: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提醒学生:要想把事情概括清楚,就要留意介绍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语言也要尽量简洁一些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初步了解了文章内容,理清了文章脉络,明确了——这是一个关于家庭的故事
三、合作探究
(一)创作台词,分角色朗读课文
1、分配朗读任务:既然这是一个关于家庭的故事,家庭里有四个成员,事情的走向就与家庭成员的.性格密切相关现在我们每个语文学习小组具体负责研究一个人物,共同探讨人物性格,揣摩人物语言,进行朗读练习;还要完成一个特别挑战任务——把文中的一些叙述性语言转化成相应人物的语言,合作自行补充创作人物台词
分配:第一小组——“母亲”;第二小组——“我”;第三小组——“儿子”,;第四小组——旁白
2、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教师点拨指导改编创作台词特别引导负责读“旁白”的小组辨析该在什么地方留出必要的停顿圈点勾画
3、朗读: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分角色创作朗读其他同学细心听,遇到自己认为朗读者演绎得不够好的地方标注下来,点评时指出大家齐读最后一段
4、点评:感谢这些同学用声音为我们演绎了这个故事听众们,你们愿意点评吗?或者选取几位同学发言,点评优点和缺点;或者采访朗读者是如何将某一处处理得这么精彩的通过自评与互评,使学生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归纳:读得情态毕现是因为对人物理解得入木三分
(二)捕捉细节,深入探究课文
1、分析人物:这几个人物分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提醒:请关注细节,让细节说话圈点勾画)
(1)学生通过对课文细节的把握,分析三个人物的性格:“母亲”——温和慈爱;“儿子”——伶俐聪明,善于观察,懂事;“我”——稳重,孝顺,温和
(2)分析“妻子”性格特征
教师询问大家:“有一个人物刚才我忘记分配了,大家怎么也不提醒我?”学生指出被“遗失”的人物是“妻子”原因在于她没有说话经过分析,大家得出结论:这个无言的人物给人留下了“温柔贤惠、善于给丈夫面子”的印象
2、探讨景物描写的意味所在
(1)采访朗读“旁白”的同学:你读到景物描写的段落时,语气很轻快为什么要这么处理呢?
(2)大家不觉得这些句子和“散步”的主题并无关联吗?散步途中所见多矣,为什么选择这几处景物来描写呢?
归结:这些景物透露出生机勃勃的春的气息春天来了,新的一年开始了,天地间充满了新的希望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几乎所有的人都欢迎春天的到来,作者的喜悦更是格外强烈(因为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天”)作者满怀对生命的珍惜和感谢,满怀对母亲健康长寿的祝愿
(三)讨论
1、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我”最终还是依从了“儿子”,这不意味着“母亲”的意愿没有得到尊重吗?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你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吗?
2、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背儿子描写得那么郑重其事?
学生小组合作解决
3、归纳“幸福家庭秘诀”
学生说出“尊老爱幼”“对家人的爱”“体谅”“尊重”“信任”“为他人着想”“不斤斤计较”“学着勉强自己”等众多答案,对课文的理解开始悄然内化了
托尔斯泰有一句名言:“幸福的家庭个个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家庭的相似点,也正在于此
(四)品词句语言学习
1、用圈点法圈出你认为文中精美的句子(放声阅读,重点揣摩具有对称的美的词句)
归纳:学习课文的语言,可以把注意力专门放在词句上精美的语句反复揣摩,揣摩作者怎样遣词造句,悟出一点道理来,今后自己作文,就会灵活运用
本文两两对称的句子很多,这是本文语言精美的主要成分对称的句子有对称美,互相映衬,很有情趣例如: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2、这篇短文为什么大词小用、小题大做?作者的意思是什么?学生圈点勾画,快速寻找
归纳:例如:“分歧”、“责任的重大”、“整个世界”等,这样的大词小用,小题大做,透露作者这一篇《散步》大有深意,借散步讲一个道理
四、感悟体验
1、再次体会:人在爱的循环里构建家庭,走出家庭,又组成新的家庭,爱也就被带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再次齐读文章最后一个段落,如果你比刚才有了更深的体会,请在读后告诉大家
交流感悟:“两个人背上的加起来就是一个世界”,是因为这两个部分代表着人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生命之火不熄,爱与责任就在一代代人心中郑重传递[板书]
2、指导朗读:这一段应该读得庄严、凝重、深沉,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
3、结合课文,畅谈自己幸福家庭生活中感受到的爱
让我们一起,给自己片刻的静默时光,在心里回放幸福的家庭生活片段,试着体味一下其中的滋味
五、拓展延伸
(一)创作诗句,表达感悟
1、屏幕显示诗句,在背景音乐中,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有人说,家是一条船,载着我们度过人生的漫长河流我们在船上相互靠紧遇到风急浪险,也不孤单
有人说,家是一片港湾,让疲惫的心感到安然,恬静的休憩之后,生命的航船会再度高高地扬起风帆
还有人说,家是永远的岸,让漂泊的游子梦萦魂牵从这里起航,向这里停靠,起点和终点重合人生却已悄悄变得饱满
2、同学们,学过这一课之后,你想用怎样的语言表述“家”呢?请你也试着说说吧
屏幕显示一组温馨的家庭生活画面,背景音乐柔和优美学生从左至右,谁想好了谁就站起来说,不间断在聆听中如果有格外触动自己心灵的句子,就记录下来并注明小作者
学生依次起立,吟出自己心中的诗句教师不插嘴打断,使之成为一首连贯完整的长诗
(二)归结所得,深刻领悟
在同学们的诗句中,包含着挚切单纯的赤子之心让我们都来珍惜亲情,做爱心传播的使者,爱世界、爱祖国首先从爱家庭、爱亲人做起!
六、作业——用行动表达爱
亲情不单单是你身上的新衣服,手里的零花钱,桌上可口的饭菜,它也应该是孩子和爸爸妈妈说的贴心话,为父母端上的一杯茶亲情不单有甜美的宽容和宠爱,还包含着也许令人厌烦的唠叨和可能产生的误解亲情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光来领悟今天的作业是——
在父亲母亲的背上静静地趴一会儿(至少一分钟),想象自己回到小时候,再为他们做个简单的按摩照照镜子,感受一下他们的背和你的背有什么不同虔诚地做完这些事,然后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七、板书设计
散步
莫怀戚
整个世界
我的母亲 我的儿子
(老)爱(小)
我和妻
责任
散步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领会文章主旨。
2、品味文章的语言美,增强朗读表达中的语感。
3、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感知内容,品味语言。
2、教学难点: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教学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由全班背诵孟郊的《游子吟》导入新课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这些来到山立学校求学的“游子”该怎样“报春晖”、报答母亲的深恩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莫怀戚笔下的这一家人是怎样做的?它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二、检查学生语词积累情况
1、听写词语:
分歧霎时委屈
2、根据词语意思写词语。
⑴形容水的明净。
⑵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三、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一遍课文,学生给各自然段标上序号。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出语气、语调、重音、感情。
明确本文朗读的感情基调:欢愉而深沉。
如: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3、选一个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点评。
四、默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默读课文,以“《散步》这篇课文写了这么一件事:”开头写一段话。要求:
⑴交待完整时间、地点、人物。
⑵用上“分歧、霎时、委屈”三个词语。
⑶字数在150字左右。
2、学生交流、评价,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示例:《散步》这篇课文写了这么一件事:“我”带着妻子和儿子在一个初春的季节里到田野去散步。后来发生了母亲、儿子走大路和小路的分歧。霎时,我深感到责任重大。我决定委屈儿子,选择走大路照顾母亲,母亲却变了主意要走小路。母亲和儿子累的时候,我和妻子分别背起了母亲和儿子,我感觉到我和妻子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五、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品味语言
1、学生再次默读课文,要求用圈点法画出自己认为精美的句子,并想一想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2、以“我喜欢第____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句子,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说话。
示例:
⑴我喜欢第(4)段“这南方……起着水泡。”这个句子,因为这个句子透露出春天的气息,使人感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在召唤。
⑵我喜欢第(5)段“我和母亲……走在后面。”这个句子,因为这个句子具有对称美,互相映衬,富有情趣。
⑶我喜欢第(2)段“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一样。”因为这个句子写出出了母亲很尊重“我”。母子之间互相尊重,相处和谐,充满骨肉之情。
写景的句子:还有第(7)段描写母亲所看到的小路远处的景物。
表现互敬互爱的句子: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母亲老了,尊重我的选择;儿子还小,习惯听我的话;妻子呢?往往听从我的意见。体现了一家人互敬互爱,非常和谐。)
对称的句式:
──有的浓,有的淡。
──我和母亲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和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竞幼小,自然也轻。
(它们具有对称美,互相映衬,富有情趣)
六、全班朗读、重点研读最后一段
全班朗读最后一段话,说说你对“我蹲下来……就是整个世界”这一段话的理解。
提示:可分三步进行,先理解其字面意义,接着引导学生明确这个句子是个比喻句,弄清本体和喻体,最后自然引入对深层意义的理解。
──从字面上看,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唯恐哪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是经不起摔跌的,非稳当不可。从更深一层看,“整个世界”有意夸大了身上背的重量,意思是说我们中年人的责任重大。既要老一代,又要扶养下一代,一个家庭是这样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是如此。只要我们人人尽到这个责任,社会就能不断延续和发展。因此这段话体现了作者强烈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七、谈谈你读了本文之后有什么感想
我们学习这篇文章,懂得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才能使你的家庭稳定、幸福。同时,让我们一起珍爱亲情,珍爱生命!
八、课堂练习
比较阅读《散步》与课后“研讨与练习”所附《三代》,谈谈你认为哪篇文章更感人。(鼓励学生的个性化感受,不求一致,只要言之有理就行。)
(参考:两篇文章主题相近,又有差异,情节差别较大。《散步》说的是孝顺第一,通过“我”的成功地处理散步过程中走哪条路的分歧,来表现中年人敬老爱幼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三代》说的是一位陌生的先生宁可自己受伤,也要保护一老一小的事。
九、小结
1、从本文内容上小结: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愿同学们把这种我们民族引以自豪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平时身体力行,把它渗透么生活的点点滴滴,用心去孝敬你的父母,体谅他们的每一份苦心。同时要知道我们现阶段的责任那就是勤奋学习,这就是对“三春晖”──母爱的最好的报答。
2、从学习重点上小结:
我们主要感知内容和品味语言两个方面来学习《散步》这篇课文。
十、作业
1、课后研讨与练习一。
2、阅读课文,根据课文拟三道题目,并加以解答。
散步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整体感悟课文,提高审美情趣。
2、过程与方法:训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强调课文预习,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幅图片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什么样的家庭。
同学们,这幅图片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幸福、温馨、美满的家庭,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其实,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一直沐浴着亲情的阳光,你能谈一下你在生活中感受到的亲情吗?
对,同学们,亲情不仅在生死离别中体现出来,更多的体现在生活小事中,像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看电视、聊天、散步都能体现浓浓的亲情。莫怀戚的散文《散步》就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二、整体感悟
1、看图片,听朗读录音,体会课文的语感和情感。
2、检查预习作业:(显示题目
3、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⑴课文写了哪几个人物?
⑵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教师小结:文中描绘的是一家四口人外出散步的事,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分歧。
三、精读赏析
同学们,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分歧,那分歧是怎样解决的?请大家齐读课文6~8段,提出难理解的问题:(学生分为学习小组讨论)
1、分歧是如何解决的?
2、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学生发言略
教师小结: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分歧,“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而母亲又依从孙子走小路。“我”在家庭中正好处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庭的和睦,破坏家中的浓浓亲情。所以“我”感到责任的.重大。
同学们,如果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犹豫顺从儿子走小路,母亲会怎么想呢?(学生发言略)
(过渡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家庭矛盾。通过这件事情,你悟出了什么道理?(学生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教师小结:不管做什么事情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照顾他们。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不容易。文中的“我”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儿子,说明“我”是一个孝顺的儿子。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设置情境教育,放映幻灯片
同学们,设想一下:晚饭后,全家人坐在一起看电视,爷爷奶奶喜欢看戏曲节目,爸爸妈妈喜欢看时事报道,你喜欢看动画片,而遥控器在你的手里,你该怎么办?
教师小结: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说明大家都是孝顺的孩子,希望各位同学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继续遵循这个道德准则。
(过渡文中的“我”做的非常好,尊敬母亲走大路,母亲同时也为儿子解决了这个难题,改变主意走小路,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母亲对小孙子的什么感情?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学生发言略)
四、重点研读
(过渡:“我”和妻子是如何背着母亲、儿子走过那条小路的?请同学们齐读第8段,提出不理解的句子。
学生质疑: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学生讨论,交流合作,挖掘课文主旨。
教师小结:文中的“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体现了我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作者从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惜,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的往下传。
五、总结反思
同学们,学了这篇文章,你从思想上感悟到什么,请结合生活实际发表你的看法。
(提示:可以谈你在尊老爱幼方面做的好的方面,也可以谈你做的不好的方面,以及今后该怎么做。
教师小结: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就是想让同学们懂得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映造幸福、美满、温馨的家庭!同时,也让我们珍惜生命,珍惜生活!最后,让我们高唱《常回家看看》,来歌唱和赞颂这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亲情!
散步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感知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颂扬的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体会文章平易朴实而又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语言风格。
3、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本课拟用一课时教读。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小时候和父母一起到郊野散步的情景吗?当路不好走或者你感到累了的时候,父母是怎样做的?还记得你当时的心理感受吗?(2~3名学生回答)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散步》,看看一个既是儿子又是父亲的中年人,在与一家人散步时,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想的。
二、整体感悟
1、默读课文:
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字词:
信服嫩芽霎时拆散委屈水波粼粼各得其所
2、朗读课文。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按意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⑴各自练读。
⑵让2~4名学生示范朗读课文片段。师生共同评价。
3、整体感受:
⑴用圈点法圈出精美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先写散步的理由──“我”劝母亲;再铺写初春景象──全家一起散步;然后写发生分歧──“我”决定委屈儿子,母亲却依从儿子;最后写路不好走──“我”背母亲,妻背儿子。
三、品味探究
要求学生四人一组对文章进行多角度品味探究。鼓励学生敢于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1、结合课文说说“我”这个人怎么样?妻子、母亲、儿子的性情又怎么样?
明确:“我”诚恳、孝敬;妻子贤良、温顺;母亲老迈、顺从而又有涵养;儿子听话、懂事。
2、作者为什么把“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描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呢?
明确:在一个家庭中,中年人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起着承上启下的中坚作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3、从文中找出大词小用的语句,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
⑴后来发生了分歧──表现出老一代和下一代的巨大差距;
⑵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表现出一个中年人在家庭中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中坚作用;
⑶我决定委屈儿子──体现出一个中年人在处理家庭事务时应把握的基本原则;
⑷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同第2问)
4、从文中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并思考其作用。
明确:共两处。一是第四小节描写了“南方初春的田野”景象,显示出不可遏制的生机。二是第七小节描写了“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和“水波粼粼的鱼塘”,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生命的珍爱。
四、质疑问难
针对文章中出现的`问题,先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解决。
五、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散步》与《三代》,看看哪个故事更能感动你?请说出自己的理由。
六、布置作业
你和家人的哪一次散步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你能用500~600字把当时的情景写下来吗?不妨也用《散步》作题目。
【本教案设计思路】
本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接近,学生就容易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并能“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联系实际自然就会获得对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另外,由于本文秀美隽永、意蕴丰富,因而须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才能更好地“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散步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整体感悟课文内容,培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品读清新质朴的语言。
3.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力的培养。
2.透过朴实的语言品味浓浓的亲情。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阅读文段,揣摩情节的发展。
文段:
几年前,我探亲期满返回无锡的时候,母亲送我到车站,我的'旅行包的拎带突然被挤断,眼看就到发车时间……
二、感知课文
1.听课文,思考问题。
(1)文中写到了哪些人?
(2)在什么季节、什么地点散步?(用一句话概括主要事件)
(3)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选读课文。
三、合作探究
(一)捕捉细节议人物
文中的几个人物分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试结合课文内容加以分析。
(1)学生通过对课文细节的把握,分析“我”“母亲”“儿子”三个人物的性格。
(2)分析“妻子”性格特征。
(二)各抒己见提观点
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我”最终还是依从了“儿子”,这不意味着“母亲”的意愿没有得到尊重吗?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你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吗?
(三)体验幸福说“秘诀”
散步,算不得大事;作者处理的办法,也许也算不得最好,但结果是一家人和和美美。从这样的小事中,我们不难发现构建幸福家庭的秘诀。大家知道这秘诀是什么吗?
(四)走入画面探景物
1.找出景物描写的段落,体会朗读语气的处理。
2.思考:这些句子和“散步”的主题有无关联?散步途中所见多矣,为什么选择这几处景物来描写呢?
四、感悟体验
1.指导朗读最后一段,进一步感悟文章的深层内涵。
2.交流感悟:“两个人背上的加起来就是一个世界”一句的深刻含义。
3.回放自己家庭生活中的幸福片段,体味“甜蜜的负荷”那独特的滋味。
五、拓展延伸
1.创作诗句,表达感悟。
亲情是身心疲倦时听到的亲切问候,是 ;亲情是轻松愉快时发出的会心微笑,亲情是 ……
2.作业
在父亲母亲的背上静静地趴一会儿(至少一分钟),想象自己回到小时候,再为他们做个简单的按摩。虔诚地做完这些事,然后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课后小结
《散步》是一篇文字浅显、内容亦不庞杂的文章,但是意蕴丰富,耐人寻味。在600余字的短小篇幅内,情节简单而不乏起伏,人物着墨不多而风貌毕现。学生喜欢《散步》这样的文章是很自然的,但想要真正理解就不容易,欲求将其中蕴涵的爱和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真正吸纳进自己的灵魂深处,则殊为难得。本篇教学设计目的在于将短文精教,以品读、感悟主要手段,使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步》真正镌刻在学生的心里。
散步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感悟作者一家人深深的亲情。
2.能够通过细节描写,把握文章人物形象。
3.学会赏析语言,体会语言中所富含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能够通过细节描写,把握文章中人物形象。
2.学会赏析语言,体会语言中所富含的情感。
【教法、学法】
(一)教法
点拨引导、多媒体辅助
(二)学法
诵读、圈点勾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
同学们我们最近刚写过作文“我家的财富”,许多同学这样写道:我家虽然并不富裕,但我家有一份最珍贵的财富,那就是爱。是啊,家是我们最温暖的港湾,它给了我们无限的关爱与温情。今天我们就跟随莫怀戚一家的脚步,去感受一下他们家最珍贵的那份财富。(板书课题:散步)
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读前工作,强调读准字音。
分歧( qí ) 霎时( shà ) 信(xìn)服
水波粼粼( lín )嫩(nèn)芽
散:sǎn散文,松散;sàn拆散,散步
2、用一句话来概括。
提示:这是一篇叙事性散文,在概括的时候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在初春的田野上,我和母亲、妻子、儿子一起散步)
与文章第一段进行对比(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第一段交代了地点、人物、事件,但是语序上做出了调整,更加强调了散步的人。
三、品读课文,分析情感。
1、赏析第三段,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爱。
在这里谁本来是不愿去散步的,为什么?母亲身体不好还能从哪里看出来?引出第三段,赏析“熬”字。熬:忍受,忍耐,“熬”字更能体现出母亲度过冬天的不容易,表现了母亲因年老体弱而艰难过冬的痛苦情状,又写出了“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
“太迟了,太迟了”“总算来了”可以看出“我”的焦急与迫切,更能看出对母亲的那份疼爱。
齐读第三段
2、赏析第四段,指导朗读。
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这段描绘了新绿、嫩芽、冬水,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既烘托出了一家人散步时的祥和欢乐的气氛,也暗示熬过了严冬的母亲,将获得新的活力!
重点品读“咕咕”,可以让学生不同声调地去读,感受泉水起着水泡的活力。
齐读第四段。
四、抓住冲突,深入理解情感。
1、初春的景色很美,而且母亲也熬过了一个严冬,出去走走还可以唤醒母亲心中的活力,所以一家四口一起出去散步。但是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分歧,什么原因呢?
(母亲年龄大了,当然想走平顺好走的路;儿子还小,想走有意思的小路。你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小路有意思?大路平顺好走,小路蜿蜒但有意思,母亲身体又这么糟糕。)
2、“如果你碰见了他们,你会帮助他们做出怎样的选择?替他们选一个合理的办法。”
作者最终做出了什么选择?为什么?(补充:伴同母亲的日子不多了。)从中看出了作者的那份孝心。适当点一下妻子的贤惠和儿子的懂事乖巧。
3、但是母亲又是如何选择的.?母亲选择走小路,走不过去的地方可以让儿子背着过去,母亲主动做出了退步,雍容大度,而且方法也十分的高明。
所以最后一家人在阳光照耀下,愉快地走向那条小路。
齐读第八段,谈一谈对最后一句话的理解,“世界”大词小用。
(作者和妻子人到中年,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对上,肩负着赡养老人的义务;对下,承担着培养、教育子女的重任。“世界”一词形象地表明了作者和妻子对生活、对家人的一种责任感与使命感。)
五、品味冲突,升华主题
1、在散步的过程中虽然出现了小分歧,但是正是在这冲突中让我们格外感受到了这个家庭的温馨、幸福与美好。
那么,在这个家庭解决分歧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到什么?(我们从作者莫怀戚身上可以学习到什么)
这个家庭有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儿子尊重孝敬老人,事事先考虑老人,这些在不知不觉中感染着自己的孩子,这样一代代传承下去,就形成了这个家的家风。
创作背景补充,所以一个家只有有了孝,有一个良好的家风,这个家才会和谐美好。
2、莫怀戚写出了这样一篇优美的散文,他也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从写作方面你可以向他学习到什么?
写作手法:以小见大
语言方面:环境描写
结构安排:重点写矛盾与冲突
……
六、小练笔(作业)
假设:周末写完作业你终于可以看会儿电视,期待已久的动画片马上要播出了,但这时姥姥却提出十分想看戏曲频道,请你发挥合理想象,续写一段话,要求写出具体解决冲突的过程,并且在其中能够体现出你家的良好家风。
散步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理解文章思想内容。
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体会并学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欣赏本文的音韵美、景色美、亲情美。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描绘意境,深情导入
多少个日落,多少个清晨,我们和家人一起散步在公园的小路,散步在乡间的田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莫怀戚的《散步》 。
二、“三读”课文 :整体感知——主旨把握——品味语言
通过“三读”课文,逐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美和语言美。
1.“一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要求:用一句话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教师提示:(出示幻灯片)(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干什么?) 学生回答,明确: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散步”这一中心事件写了哪些具体的事?
学生自由回答,边答边板书。 (请简要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100字左右。)
师明确:“我”劝母亲散步——全家一起散步——选择大路小路的分歧——“我”决定委屈儿子——母亲却依从了孙子——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
师:家庭犹如一口池塘,有时波平如镜,有时波浪起伏。在散步的过程中,这个三代之家就像平静的水面涌起了波澜。在岔路口,“我”的母亲要走大路,“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大路平顺,便于老人行走;小路难行,可是秀色可心。在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情况下,“我”决定舍鱼而取熊掌。“我”认为,母亲年
老体弱,余年不多,伴随她的机会已很少;儿子年纪尚幼,来日方长,伴随他的机会还很多。于是“我”决定委屈儿子,顺从母亲,作出了“走大路”(板书)的决定。这个决定是明智的',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板书)的美德。同时 母亲的选择是——走小路。这又体现了我国另一种传统美德,是——爱幼。)
(尊老与爱幼最好由学生总结出。)
2.二读课文,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亲情美。
(1)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在整个散步过程中,谁做得最好?并简单说说理由。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大胆发表见解,这里不需要标准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老师总结:其实这一家四口都做得很好,才有了文章中那一幅最动人的场景(明确:最后一段)
(2)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
(3)继续引导提问:营造一个如此和谐的家庭,作者的意图是什么? 学生尝试概括发言,老师明确:(中心思想概括的常见格式)
本文通过一家祖孙三代散步的小事,歌颂并赞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同时也突出中年一代的责任重大,充满人情美。
(4)拓展——投影出名人名言,学生一起朗读,并记录积累。
“老人和儿童属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她)们的生活状态,最能真实地反映一个社会国家的文明程度。”
“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明之举。”(培根)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老师总结:培根的话让我们想到了中国已传承几千年的美德:孝。教师进行适当的拓展,说说“孝”的写法。
3.三读课文,赏析重点句,品味语言美 :
我们喜欢这篇文章不仅因为喜欢这家人,也喜欢这篇散文清新隽永的语言,请同学们根据以下提示找出你喜欢的语句,朗读出来,并做适当的点评。 这里,老师应对初中语言赏析的基本步骤做个方法指导。(找出赏析点+分析句子含义+表达效果或情感)
(1)含蓄美:(找出你认为含义丰富的句子)
(2)对称美:(找出前后对称,形式整齐匀称的语句)
(3)景物的烘托美:(找出文中描写景物的语句进行赏析)
老师做一个示范,我选择一句具有“对称美”特点的句子进行赏析 : 例如:“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赏析:这是个内容上相对称的句子。意为我小时候很听母亲的话;母亲现在对成年的我也很尊重。母子之间互相尊重,充满骨肉之情。
接下来由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可以赏析的句子,尝试赏析,可重点分析以下句子: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明确: “世界”在这里大词小用,意为“老一代”和“下一代”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突出中年一代责任重大,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使命 。家庭、民族、国家都是如此 。
景物描写的作用:为情节展开作铺垫 ,例如文中对小路尽头的景物描写。
三、教师小结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毕淑敏《孝心无价》)
把这副对联送给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和老师,祝大家家庭美满,阖家幸福!最后就让我们在这首《相亲相爱》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学习。
四、作业:
1.写一篇同题目作文《散步》,集中记叙一件事情。
2.拓展阅读《孝心无价》,并借阅毕淑敏文章。
板书设计: 《散步》
课文内容: 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里散步
我劝母亲散步
全家人一起散步 走大路(我) 尊老
路线的分歧走小路(母亲) 爱幼
分歧的解决 尊老
爱幼
我背起母亲,妻子背起儿子 和谐、和睦、乡亲香爱 文章主旨(中心、主题):本文通过一家祖孙三代散步的小事,歌颂并赞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同时也突出中年一代的责任重大,充满人情美。
语言品味:(找出赏析点+分析句子含义+表达效果或情感)
对称美、含蓄美、景物烘托美。
散步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掌握相关词句,整体感悟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
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
教学难点:
唤醒感恩意识,激发珍爱亲情的情感。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①准备课前说话训练的资料(尊老爱幼的故事),安排学生作准备。②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生准备:
强调课文预习,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辅助,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教与学过程
一、导入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体现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亲情。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哪位同学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都感受到了哪些亲情?(学生举例回答,教师予以肯定)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等。生活的细节,一次又一次为我们演绎着深沉的爱。散文《散步》,质朴地展现了牧歌式的情景,同样感动着你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散步》。
(出示学习目标并板书课题)
二、正音、释词
嫩芽(nèn)熬(áo)
霎时(shà)分歧(qí)
拆散(chāi)水波粼粼(lín)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分歧:(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有差别。
三、整体感知
听朗读,思考:(学生听配乐朗读)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写了几个人物?(一家四人在春天的田野里散步;4个人)
2、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用文中的语言也可以)
3、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和美”)
[教师导学]
“读”是学生接触课文的开始,也是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在这一部分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理解、品味而不要流于形式。
[教师小结]
文中描绘的就是一家四口外出的事,而四口人又是以“我”为纽带组建起来的。散步过程中所发生的事,只要意思对即可,给予肯定。用文中一个词来概括“分歧”。
四、朗读、探究、简析
1、学生朗读课文1-4段:
(1)、问题探究一:“我”决定出来散步的原因是什么?(为母亲身体着想)
(2)、情景设想:第2自然段说“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假设你是文中的“我”,你准备怎样劝说呢?(要求以儿子的口吻,结合课文内容来说。)
(3)、问题探究二:第4段写了哪些景物?你感悟到了什么?
明确:景物:田野、新绿、嫩芽、冬水。
感悟:蓬勃的生机,珍爱生命。
2、轻声朗读5-7段,思考下列问题:
A、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分歧)
B、“我”是怎么解决的?(“我”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孩子)
C、结果又是如何?(母亲改变主意,顺从她的孙子)
3、读第8自然段,说说你的理解。
A、齐声朗读
B、问题探究:
(1)、课文最后一句说:“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为何要慢慢地,稳稳地,走得那么仔细?
明确:“慢慢地、稳稳地、仔细”写出了“我”和妻子的慎重态度。
(2)、如何理解“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
明确:“世界”这个词是大词小用,突出了中年人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使命。
4、朗读课文
五、课文小结
通过以上学习,同学们掌握了字词读音和释义,了解了课文的整体含义……
板书设计散步莫怀戚
母亲走大路
散步分歧→{我妻子责任重大→使命感
儿子走小路
作业布置:
1、精读课文,为下节课重点研读做准备
2、“读一读、写一写”字词注音书写
【散步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散步》教学设计01-26
散步教学设计02-25
散步教学设计04-07
《散步》教学设计09-30
《散步》优秀教学设计10-22
《散步》教学设计15篇07-02
《散步》教学设计(15篇)03-04
散步教学设计(15篇)04-15
《散步》教学设计精选15篇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