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探访、交涉、风采、赴约、淡雅、捉摸、衬托、幻觉、深远、有朝一日、大样彼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3、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对照插图,把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部分找出来,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如幻的妩媚微笑,引导学生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
【教学准备】
1、课前,安排学生查阅达?芬奇的资料,搜集蒙娜丽莎的画册、照片、挂历等,欣赏一下这幅世界名画。
2、教师准备此画的挂图。
3、组织学生事先相互交换传阅,对名画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美妙的乐曲,令人回味无穷;杰出的画作,让人百看不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介绍的是有关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
2、师生交流有关达·芬奇以及《蒙娜丽莎》的资料。
3、出示课题:
蒙娜丽莎之约
齐读。
读了课题有什么想问的吗?
(学生紧扣课题质疑。)
(设计意图:学生将收集的资料交流,利于课文学习,对名画有初步认识。)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要求:
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反馈交流:
课文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队等候欣赏《蒙娜丽莎》的心情和此画来纽约展出的原因;接着介绍了《蒙娜丽莎》画像,具体介绍了画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别详细描写了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秘的微笑,以及她优雅的坐姿、交叠的双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后告诉大家,蒙娜丽莎给人带来心灵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设计意图:通过默读交流,感知文章脉络,为下文学习做铺垫。)
三、再读课文,感受名画魅力
1、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这幅名画,找到课文5~7自然段。
2、出示《蒙娜丽莎》的图画,让学生自由观赏,谈谈体会。
3、从同学们惊叹的眼神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画的喜爱,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同桌交流说说感受最深的.一点。)
4、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蒙娜丽莎》这幅画的呢?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方面,细细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自己的感受。
5、全班交流,感受名画的魅力:
提问:你从哪些描写中看出了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呢?
⑴ 引导学生感受画的整体。
(第五自然段。)
① 引导读句子我随着队伍──我终于跟她面对面了:
体会:
几百年来,《蒙娜丽莎》这幅画几经辗转,最后被收藏在卢浮宫。这幅画能够来到纽约展出是多么不容易,也是多少人渴望的事情啊!
课件补充资料:
它曾经先后被珍藏于不同的王宫,甚至还被拿破仑拿走,在自己的卧室里挂了好多年。1911年,一名意大利人把它偷回了意大利。二战期间,法国人为了避免此画落入纳粹之手,曾多次转移。这幅画能够来到纽约展出是多么不容易,也是多少人渴望的事情啊!
等待终于变成了现实,近了,更近了──我终于跟她面对面了迫不及待的心情跃然纸上。虽然经过了五百多年,她仍是那么恬静、淡雅,怪不得作者说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
② 引导读句子她的脸颊泛着红光──你会怀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
体会:
我们仿佛看到了她一头乌黑的长发,柔和明亮的眼神,真实的嘴唇,而且更令人称奇的是颈项里的血液也仿佛在流动,一切似真亦幻。
过渡:
你还从哪儿感受到了这幅画的魅力?(微笑)自古以来,蒙娜丽莎的微笑一直是个谜,她的微笑到底神秘在哪儿?
⑵ 引导学生观察肖像画的面部表情:
(第六自然段。)
引导读句子那微笑──几分矜持:
体会:
当我们凝视达?芬奇的传世名画《蒙娜丽莎》时,常常被那带有三分柔情、七分迷离的微笑所迷惑。她的微笑时隐时现,难以捉摸,引发人们无穷的猜测,她优雅的神态中闪耀着母性的光辉,女人宽容丰厚的情感是那样令人动容,然而又是那样无法解读。
小结并过渡:
紧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耐人寻味的神秘的微笑,达?芬奇用他天才的想象力和神奇的画笔,让蒙娜丽莎的微笑成为永恒美的象征。
⑶ 引入关于蒙娜丽莎的微笑的资料。
⑷ 看了这些资料,你有什么想说?
(体会达·芬奇的精湛技艺和作者丰富的想象。)
⑸ 达·芬奇的精湛技艺除了体现在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上,还体现在哪儿?
(引出第七自然段。)
第七自然段,重点指导观察蒙娜丽莎的身姿、服饰与她身后的背景。特别是她的右手。刻画得极其清晰、细腻,她身后的背景充满着幻觉般的神秘感。
6、作者用优美生动的语言细致地向我们描述了蒙娜丽莎的美丽神韵,让我们感到蒙娜丽莎仿佛就在我们面前。作者不仅描写了自己看到的情景,而且融入了丰富的想象,你能找到这样的句段吗?
7、同学们,我们随着作者的目光欣赏了蒙娜丽莎的风采,蒙娜丽莎的形象一定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里,假如你是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讲解员,你会怎么向参观者介绍这幅画呢?
(学生准备后做讲解员介绍。)
(设计意图:这部分教学是这课的重点,教学设计突出了重点,即: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如幻的妩媚微笑,引导学生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教学时注意勾画出插图描写的文字,引导学生交流细节描写中感受到什么。)
四、回扣前文,加深感悟
1、过渡:我们从作者对蒙娜丽莎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了她的魅力,你还从哪里看出蒙娜丽莎的魅力?
2、学生再读课文,找到1~4自然段,从人们的等待中感受蒙娜丽莎的魅力。
3、学生自由读后全班交流:
⑴ 句子我们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着队,队伍像一条长龙。
⑵ 这幅画从卢浮宫前来纽约,来之不易。
⑶ 队伍移动很缓慢。
(设计意图:感受等待也是一种美丽。体会名画的来之不易。)
五、总结升华,激情朗读
1、过渡:
同学们可真会学习,不仅从作者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蒙娜丽莎的神奇魅力,还能够从等待中看出画的魅力。怪不得作者在最后说:出示第八自然段
2、指名读:
引导理解最后一句:
蒙娜丽莎的生动、美丽、温柔、神秘,在我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她已经成为我灵魂的一部分。这句话写出了蒙娜丽莎给人心灵的震撼以及印象的深刻。
3、引导激情朗读。
4、课文还有一幅图,也是达?芬奇的作品,叫《最后的晚餐》,它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画,关于这幅画,还有一个非常生动有趣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课后去查找有关的资料。
(设计意图:在总结基础上感情朗读,让学生在艺术魅力的激发下读出内心的赞叹。教学时宜提倡自由读,读出个性化,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感受到的融合在一起。)
六、结语
今天,当我们站在蒙娜丽莎面前,一切是那么神秘而又奇异,她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的圣洁光辉照耀着我们每一个人,她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同样,他也成了我们灵魂的一部分。
【教学思考】
本课教学时要时时关注插图,让文章的描写和插图结合起来,真正感受达。芬奇名画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教师要借此培养学生对绘画艺术的兴趣和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对蒙娜丽莎的微笑诠释应该是不确定的,如果教学中学生的感悟言之有理均要认可,并启发学生不同角度、不同光线去看蒙娜丽莎的微笑。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肖像、悄然、矜持、难以捉摸、脸颊”等词语。
2.对照画面,重点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通过品读感悟《蒙娜丽莎》的魅力,学习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和展开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
3.朗读课文中直接描写画作的部分,受到美的熏陶,积累语言。
4.结合课文内容和相关资料,介绍画作。
教学重难点
对照画面,重点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通过品读,感受《蒙娜丽莎》的魅力。学习作者展开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学生按照统一要求预习课文。
2.教师准备:达·芬奇及其画作的资料;CIA课件、画作。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检查预习。
1.谈话导入。
2.检查字音(多媒体出示):肖像、悄然、难以捉摸、矜持、脸颊
(1)指名读词语,教师相机正音。
(2)齐读词语。
【设计意图:文中虽然没有生字,但对于“悄、捉摸,颊”这几个字,学生在朗读中容易出现错误,教师有必要强调。“肖、矜、”等字是渗透性识字,学生只要借助拼音认识即可。】
(二)明确任务、感受魅力,感悟写法。
【设计意图:对于略读课文而言,教学要整体求略,部分求精,求精的部分必是文章的重点内容。本环节中,重点引导学生交流作者描写画作的部分,也就是文章 5、 6、7自然段。在体会画作魅力的同时要注意感受作者语言文字的魅力,学习作者介绍画作时的观察顺序和表达方法,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积累语言,内化语言。】
1.默读连语接,找出学习要求。
2.出示自学提示,学生按照要求自学。
多媒体出示学习要求:“默读课文,想一想,从课文哪些描写中看出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标画出相关语句,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这是文前连接语中的问题,以此问题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整体理解课文,感受画作的魅力。学习时给学生留一定的时间,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学,形成自己富于个性的理解。】
3.全班交流,感受画作的魅力。
预设一:引导学生从参观的人多等语句中感受这幅画的魅力所在。
——“我们都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队,队伍像一条长龙,大家都在静静地等着。”
——“听说美法两国多次交涉,他才暂时离开巴黎的卢浮宫前来纽约。”
引导学生理解“排着长龙一样的的队伍”等语句,说明参观的人多,从侧面衬托出画作的魅力。
预设二:交流第五自然段的相关语句,感受画面的逼真。
(1)抓住关键语句体会画面的栩栩如生。
“她的脸颊泛着红光……你会怀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
(2)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注意作者按照什么顺序进行观察。
(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
(3)相机指导朗读。
预设三:交流第六自然段介绍画面中人物面部表情的部分,感受画作魅力,感悟写法。
(1)在学生交流的同时,让学生结合插图体会蒙娜丽莎神秘微笑背后蕴含丰富的情感。
“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
(2)让学生反复品读描写蒙娜丽莎微笑在作者心中感受的句子,感受画作的魅力和语言的魅力。
(3)作者采用什么表达方式把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描述出来的?(展开丰富的想象)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预设四:从第七自然段相关语句中感受画作的魅力。
【设计意图:重点指导学生观察蒙娜丽莎的身姿、服饰与她身后的背景。从文章的语句中体会,画面采撷了多种美的元素,集美、智慧、永恒三位为一体,增加了画面的艺术性和神秘感】
4.小组交流,全面感受画作的魅力。
(1)四人小组交流:文中还有那些语句表现了画作的魅力?
(2)师小结。
【设计意图:文中有许多描写反映了《蒙娜丽莎》这幅画作的魅力,课堂时间有限,无法进行全员交流,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给学生更大的'交流空间,鼓励上课没有机会交流的同学充分发言,在合作交流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取得更高的效率。】
5.以读代讲,体会作者欣赏画作后的深刻感受。
引读最后一段。
(三)揭示课题,总结写法。
1.作者为什么以《蒙娜丽莎之约》为课题?
2.教师根据板书总结文章表达、观察方法。
(四)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积累文中语言。
1.自由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直接描写画作的部分。(课文5、6、7自然段)
2.把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
【设计意图:遵循“得意、得言、得法”的教学理念,教学中抽出时间让学生自由诵读直接描写画作的5、6、7自然段,把课文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五)创设情景,介绍画作。
1.创设情景,让学生以解说员的身份介绍画作。
师:假如中法两国经过多次交涉,这幅画能在宁夏展出,在我们的上课现场展出,由你来担任画作解说员,把这幅画作介绍给同学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
2.教师出示画作,学生口头练说。
提示学生介绍的方法——可以整体介绍画作,可以介绍画作的部分内容,还可以介绍关于画作的创作背景及相关资料。
3.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的教学要体现“一课一得”的教学思想,本堂课的教学把落脚点放在介绍画作上,给学生留有一定的准备时间,让学生把课堂上积累的语言,学到的表达方法观察方法进行运用。】
(六)拓展延伸。
多媒体出示达·芬奇其它画作。
紧扣本单元“感受艺术的魅力”这一训练重点,让学生感受绘画艺术魅力,受到艺术的熏陶。
(七)布置作业(三选一)。
1.搜集关于《最后的晚餐》的有关资料,欣赏画作。
2.选择一幅画作进行介绍。
3.搜集、欣赏其他艺术形式,感受艺术魅力,办一期手抄报。
【设计意图:作业设计围绕单元训练重点,由易到难,学生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相应作业继续感受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艺术的情操。】
板书设计
传神 侧面、正面
蒙娜丽莎之约 神秘 想象
生命力 远——近
整体——局部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3
学习目标
1、能自己解决课文中的生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阅读中想象,从课文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3、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
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学习难点
在阅读中想象,从课文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
小黑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
1、导入
2.出示课题:蒙娜丽莎之约。(齐读)
4、出示学习目标。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出示自学指导一: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课文中的生词,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课堂检测
(1)字词
(2)课文内容
三、再读课文,感受名画魅力
1、出示自学指导二: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从正面具体介绍了这幅名画?
2、课件出示《蒙娜丽莎》的图画,让学生自由观赏。
3、从同学们惊叹的眼神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画的喜爱,浏览课文5—7自然段,说说课文具体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这幅画?
4、引导交流
四、回扣前文,加深感悟
1.过渡,再读课文,找到1──4自然段,从人们的等待中感受蒙娜丽莎的魅力。
2.学生自由读后全班交流:
五、总结升华,激情朗读
1、学习第八自然段
2、指名读,引导理解最后一句。
3、激情朗读。
4、小结
六、拓展延伸
出示一幅人物肖像画,仿照《蒙娜丽莎》的描写方法,自己试着描写一下这幅画。
板书设计
蒙娜丽莎之约
等待肖像《蒙娜丽莎》魅力
微笑(神秘、耐人寻味背景(美丽)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探访、交涉、风采、赴约、淡雅、捉摸、衬托、幻觉、深远、有朝一日、大洋彼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3.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对照插图,把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部分找出来,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如幻的妩媚微笑,引导学生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
教学准备:
1.课前,安排学生查阅达.芬奇的资料,搜集蒙娜丽莎的画册、照片、挂历等,欣赏一下这幅世界名画。
2.教师准备此画的挂图。
3.组织学生事先相互交换传阅,对名画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法国的卢浮宫是世界著名的博物馆,馆中有一幅名画,是镇馆宝物之一,她就是《蒙娜丽莎》,它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几百年来,这幅画一直让人们百看不厌,也一直为世人所津津乐道,蒙娜丽莎的微笑也成了世界上最神秘的微笑!你们想看看吗?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在大洋彼岸探访蒙娜丽莎吧!
2.出示课题:27、蒙娜丽莎之约(齐读)
解题:齐读;之:的;约,约见;同蒙娜丽莎德一次约见。
读了课题有什么想问的吗?(学生紧扣课题质疑)
作者把排队欣赏一幅画说成一次约见,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二、检查预习。
1.通过初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去博物馆排队欣赏蒙娜丽莎的经过。)
2.材料是怎样安排的?(先写 ,再写 ,最后写 。)
板书 等候
27、蒙娜丽莎之约 欣赏
感触
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以优美生动的语言细致地描写了蒙娜丽莎美丽的神韵。)
三、欣赏名画,感受魅力。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一幅,请大家好好观赏观赏,把看到的想到的说说。
1.出示《蒙娜丽莎》的图画,让学生自由观赏,谈谈体会。
师:从同学们惊奇的眼神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画的喜爱,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同桌交流说说感受最深的一点)
2.经过预习课文,知道课文那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这幅名画吗?(课文5~7自然段)
师:接下来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5-7自然段,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的《蒙娜丽莎》这幅画的。
生读,感悟。
师:老师发现今天同学们的读书声音特别响亮,感觉到今天同学们的学习态度特别认真。接下来我们从字里行间去感受她的美。通过刚才的朗读,你知道这三个段抓住了哪些方面来写吗?(尺寸、表情、微笑、坐姿、双手、穿着、背景)
你从5-7段中的哪里感受到了这幅名画的美,或者你最欣赏的是哪里?
3、交流5-7。
A生谈体会
B相机解词:矜持、转瞬即逝、永恒
C出示“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
a齐读b(观察,得出排比句;体现了什么?作者观察仔细,想象丰富;个别读;齐读)
师:这句话充分展示了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从古至今,可以说没有那一副人物肖像画能像蒙娜丽莎那样让几代人如此地津津乐道,她那带有三分柔情,七分迷离的微笑倾倒了多少人。
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所大学应用“情感识别软件”分析了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得出的数据是:
(旁板: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惧和2%的愤怒)
师:由此可见,蒙娜丽莎的微笑既让人难以捉摸,又让人浮想联翩。记得有一次,老师去旅游,看到一座山,猜不出它像什么,就请教导游,导游说:你觉得它像什么,它就像什么,老师恍然大悟。欣赏蒙娜丽莎也是一样,不同的人看她的微笑,得到的感受也不一样,这也就是它的魅力所在。(板书:魅力)
四、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
师;不管什么样的人来看,她那优雅的神态中闪耀出的母性的光辉,所折射出的宽容丰厚的情感总是令人动容,下面我们通过朗读来再次感受蒙娜丽莎的魅力。
1、生读2、评价:读得好不好?体现在哪?
3、出示朗读提示:A前三句的朗读,要轻轻地,娓娓道来,体现出微笑所引发人们无穷猜想的味道B最好一句要加重语气,以表示肯定和赞扬。
4、生练读,指名读(刚才那位,问有进步否?再请一位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蒙那柔和而明亮的眼神,那含而不露的微笑。
5、齐读。
师:听了大家的朗读,老师仿佛置身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仿佛与蒙娜丽莎面对面了。
五、回扣前文,加深感悟。
1.过渡:我们从作者对蒙娜丽莎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了她的魅力,下面大家再读课文1~4自然段,看看能不能从其他地方感受蒙娜丽莎的魅力。
2.学生自由读后全班交流:
(1)从“我们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着队,队伍像一条长龙”看出来的。
(2)这幅画从卢浮宫前来纽约,来之不易。
(3)队伍移动很缓慢。
六、总结升华,激情朗读。
1.过渡:同学们可真会学习,不仅从作者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蒙娜丽莎的神奇魅力,还能够从等待中看出画的`魅力。这幅画确实是非凡之作,看看作者最后怎么说。
齐读第八自然段
2、教师导引:虽然我在她面前只停留了几分钟,但她却在我的心底留下了 ,甚至已成了 。由此可以看出这幅名画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因此题目定为蒙娜丽莎之约,大家可以理解了吗?谁来说说?
在作者看来,排队欣赏蒙,就好像以为央视记者与某国元首约好,要进行一次高端访问一样重要,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源自蒙的魅力,谁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说说自己的感受,或夸夸她?
4.引入达·芬奇资料。
师:学到这儿,老师想问你们谁知道这幅画的画家?
课文还有一幅图,也是达·芬奇的作品,叫《最后的晚餐》,它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画,关于这幅画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课后去查找有关资料。
5.同学们,我们随着作者的目光欣赏了蒙娜丽莎的风采,蒙娜丽莎的形象一定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里,假如你是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讲解员,你会怎么向参观者来介绍这幅画呢?请你准备一下,等会儿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做讲解员介绍)
七、结语。
同学们,美妙的乐曲、令人回味无穷,杰出的画作,让人百看不厌,今天,当我们站在蒙娜丽莎面前,一切是那么神秘而又奇异,她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的圣洁光辉照耀着我们每一个人,她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八、作业。
我们一起来制作一张资料卡片,把从课文中收集到的信息保存下来。
九、板书设计
等候
27、蒙娜丽莎之约 欣赏 魅力
感触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5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在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卢浮宫中有三件宝,其中一件就是《蒙娜丽莎》(板书:蒙娜丽莎),它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几百年来,这幅画一直让人们百看不厌,也一直为世人所津津乐道,蒙娜丽莎的微笑也成了世界上最神秘的微笑!你们想看看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在大洋彼岸探访蒙娜丽莎吧!
2.出示课题:蒙娜丽莎之约。(齐读)
读了课题有什么想问的吗?(学生紧扣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感受名画。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反馈交流。
(三)欣赏名画,感受魅力。
1.默读课文,看看课文那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这幅名画,找到课文5~7自然段。
2.出示《蒙娜丽莎》的图画,让学生自由观赏,谈谈体会。
3.从同学们惊奇的眼神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画的喜爱,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同桌交流说说感受最深的一点)
4.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蒙娜丽莎》这幅画的呢?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方面,细细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自己的感受。
5彼婊交流,感受名画的魅力。
(1)引导学生感受画的整体。(第五自然段)
这是一个鲜活的女子,我们终于跟她面对面了,虽然经过了五百多年,她仍是那么恬静、淡雅,怪不得作者说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谁来读一读?(指导读“那幅画不大……我终于跟她面对面了”。)
老师仿佛看到了她那一头乌黑的长发,柔和明亮的眼神,真实的嘴唇,而且颈项里的血液也仿佛在流动,这个画面似真亦幻,谁来读一读?(指导读“她的脸颊泛着红光……你会怀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
“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读到这儿,你一定会在心里默默地称奇,你还从哪儿感受到了这幅画的魅力?(微笑)自古以来,蒙娜丽莎的微笑一直是个谜,她的微笑到底神秘在哪儿?
(2)引导学生观察肖像画的面部表情。(第六自然段)
学生找到有关句子,出示: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
指名读,评价(围绕“舒畅温柔”“略含哀伤”“十分亲切”“几分矜持”),再指名读,齐读。
小结并过渡:紧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耐人寻味的神秘的微笑,达·芬奇用他天才的想象力和神奇的画笔,让蒙娜丽莎的微笑成为永恒美的象征。
(3)引入资料:500年来,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揶揄。在一幅画中,光线的变化不能像在雕塑中产生那样大的差别。但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嘴唇披上了一层面纱。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法国巴黎卢浮宫公布蒙娜丽莎的微笑包含了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惧和2%的愤怒。这一结果是由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所大学应用“情感识别软件”分析出来的。
(4)看了这则资料,你有什么想说?(体会达·芬奇的精湛技艺和作者丰富的想象)
(5)达·芬奇精湛的技艺除了体现在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上,还体现在哪儿?(引出第七自然段)
第七自然段,重点指导观察蒙娜丽莎的身姿、服饰与她身后的背景。特别是她的右手,刻画得极其清晰、细腻,她身后的背景充满着幻觉般的'神秘感。
6.作者用优美生动的语言细致地向我们描述了蒙娜丽莎的美丽神韵,让我们感到蒙娜丽莎仿佛就在我们面前。作者不仅描写了自己看到的情景,而且融入了丰富的想象,你能找到这样的句段吗?
7.同学们,我们随着作者的目光欣赏了蒙娜丽莎的风采,蒙娜丽莎的形象一定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里,假如你是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讲解员,你会怎么向参观者来介绍这幅画呢?请你准备一下,等会儿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做讲解员介绍)
(四)回扣前文,加深感悟。
1.过渡:我们从作者对蒙娜丽莎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了她的魅力,你还从哪里看出蒙娜丽莎的魅力?
2.学生再读课文,找到1~4自然段,从人们的等待中感受蒙娜丽莎的魅力。
3.学生自由读后全班交流:
(1)从“我们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着队,队伍像一条长龙”看出来的。
(2)这幅画从卢浮宫前来纽约,来之不易。
(3)队伍移动很缓慢。
(五)总结升华,激情朗读。
1.过渡:同学们可真会学习,不仅从作者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蒙娜丽莎的神奇魅力,还能够从等待中看出画的魅力。怪不得作者在最后说:出示第八自然段
2.指名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3.激情朗读:(学生齐读第八自然段)
教师导引:我已经看到了蒙娜丽莎,我看到了她迷离的眼神,我看到了她迷人的微笑,我感受到了……(学生齐读第八自然段)
教师导引:虽然我在她面前只停留了几分钟,但是她已经深深地嵌入了我的心灵,已经成了我灵魂的一部分……(学生齐读第八自然段)
教师导引:我相信蒙娜丽莎的形象已经深深地嵌入了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灵,已经成了我们灵魂的一部分……(学生齐读第八自然段)
4.引入达·芬奇资料。学到这儿,老师想问你们谁知道这幅画的画家?
课文还有一幅图,也是达·芬奇的作品,叫《最后的晚餐》,它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画,关于这幅画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课后去查找有关资料。
(六)结语。
美妙的乐曲、令人回味无穷,杰出的画作,让人百看不厌,今天,当我们站在蒙娜丽莎面前,一切是那么神秘而又奇异,她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的圣洁光辉照耀着我们每一个人,她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同样,她也成了我们灵魂的一部分。
(七)作业。
我们一起来制作一张资料卡片,把从课文中收集到的信息保存下来。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6
一、教材解读:
在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法国的卢浮宫有三件宝,其中之一就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的传世名作《蒙娜丽莎》。几百年来,《蒙娜丽莎》让人百看不厌。微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恬静、淡雅的微笑让我们感受到了永恒的美。
课文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细致地展现了达·芬奇的精湛画技和他天才的想象力。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队等候欣赏《蒙娜丽莎》的心情和此画来纽约展出的原因;接着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传神的语言介绍了《蒙娜丽莎》画像,具体介绍了画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别详细描写了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秘的微笑,以及她优雅的坐姿、交叠的双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后用精炼而饱含激情的语言告诉大家,蒙娜丽莎给人带来了心灵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整篇文章文笔洗练,文字浅显流畅,可谓是介绍艺术品的传神之作。
选编本课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再现蒙娜丽莎神秘而迷人的微笑,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
二、教学重点:
把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部分找出来,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似幻的妩媚微笑,引导学生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
三、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探访、交涉、风采、赴约、淡雅、捉摸、衬托、幻觉、深远、有朝一日、大洋彼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3.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四、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在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卢浮宫中有三件宝,其中一件就是《蒙娜丽莎》(板书:蒙娜丽莎),它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几百年来,这幅画一直让人们百看不厌,也一直为世人所津津乐道,蒙娜丽莎的微笑也成了世界上最神秘的微笑!你们想看看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在大洋彼岸探访蒙娜丽莎吧!
2.出示课题:蒙娜丽莎之约。(齐读)
读了课题有什么想问的吗?(学生紧扣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感受名画。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反馈交流。
(三)欣赏名画,感受魅力。
1.默读课文,看看课文那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这幅名画,找到课文5~7自然段。
2.出示《蒙娜丽莎》的图画,让学生自由观赏,谈谈体会。
3.从同学们惊奇的眼神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画的喜爱,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同桌交流说说感受最深的一点)
4.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蒙娜丽莎》这幅画的呢?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方面,细细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自己的感受。
5.随机交流,感受名画的魅力。
(1)引导学生感受画的整体。(第五自然段)
这是一个鲜活的女子,我们终于跟她面对面了,虽然经过了五百多年,她仍是那么恬静、淡雅,怪不得作者说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谁来读一读?(指导读“那幅画不大……我终于跟她面对面了”。)
老师仿佛看到了她那一头乌黑的长发,柔和明亮的眼神,真实的嘴唇,而且颈项里的血液也仿佛在流动,这个画面似真亦幻,谁来读一读?(指导读“她的脸颊泛着红光……你会怀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
“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读到这儿,你一定会在心里默默地称奇,你还从哪儿感受到了这幅画的魅力?(微笑)自古以来,蒙娜丽莎的微笑一直是个谜,她的微笑到底神秘在哪儿?
(2)引导学生观察肖像画的面部表情。(第六自然段)
学生找到有关句子,出示: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
指名读,评价(围绕“舒畅温柔”“略含哀伤”“十分亲切”“几分矜持”),再指名读,齐读。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2、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达芬奇、《蒙娜丽莎》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检查预习
师:在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卢浮宫中有三件宝,其中一件就是《蒙娜丽莎》(板书:蒙娜丽莎),它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几百年来,这幅画一直让人们百看不厌,也一直为世人所津津乐道,蒙娜丽莎的微笑也成了世界上最神秘的的微笑!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在大洋彼岸一起去探访蒙娜丽莎。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文章,这篇文章里的几个字音,容易读错,老师摘录了出来,(多媒体出示)谁来读?
(生读:肖像、脸颊、悄然、难以捉摸、矜持、微抿。)
师:下面我们来学习这篇文章。为了能更深入地理解这篇文章的内容,编者老师给同学们提出了学习建议,你们读读连接语中的内容,看一看提出了哪些学习要求?
生:阅读课文,说说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再把课文中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部分找出来,对照插图多读几遍。(多媒体出示自学要求)
师:先来解决这个问题:把课文中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部分找出来,对照插图多读几遍,在旁写下批注,说说自己的感受。(多媒体出示)
二、随机交流,感受名画的魅力。
师:哪些自然段具体介绍了这幅世界名画?(5——7自然段)
1、引导学生感受画的整体。(第五自然段)
(多媒体出示第五自然段中的语句)
生读、谈感受。
师:如果说让你用一个词来概括达?芬奇把这幅画画得怎么样?你会用什么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师:理解了这些内容,谁愿意读读这一自然段?
(生读第五自然段)
师:你们再看看这一自然段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观察的?(远——近;整体——局部)
师:理解了本段的内容,弄清了作者的观察顺序,老师还希望大家动情地朗读屏幕上的这段话,谁愿意读?我先起个头:“她的脸颊泛着红光——”
生:一头黑发轻松地垂落双肩??你会怀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
师:“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读到这,你一定会在心里默默地称奇,你还从哪儿感受到了这幅画的魅力?(预想:微笑)自古以来,蒙娜丽莎的微笑一直是个谜,她的微笑到底神秘在哪儿?
2、引导学生观察肖像画的面部表情。(第六自然段)
多媒体出示: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
指名读,评价(围绕“舒畅温柔”“略含哀伤”“十分亲切”“几分矜持”),师配乐范读、再齐读。
小结并过渡:微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耐人寻味的神秘的微笑,达?芬奇用他天才的想象力和神奇的画笔,让蒙娜丽莎的微笑成为永恒美的象征。
3、多媒体出示资料:500年来,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法国巴黎卢浮宫公布蒙娜丽莎的微笑包含了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惧和2%的愤怒。
4、看了这则资料,你想说什么?(引出第六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5、师:同学们,你们再读读这个自然段,作者仅仅写了看到的内容吗?
第六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蒙娜丽莎那微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好像有话要跟你说。”(想象)
师:也就是说在这个自然段中,作者不光写了自己看到的,还写了自己想象到的,把看到的情景和想到的融合起来,把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背后丰富情感用语言描写了出来。理解了这些内容,我们再来读一读第六自然段。
6、达芬奇精湛的技艺除了体现在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上,还体现在哪?(共同交流第七自然段)
7、同学们,我们随着作者的目光欣赏了蒙娜丽莎的风采,蒙娜丽莎的形象一定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里,假如中国政府和法国政府多次交涉,《蒙娜丽莎》来到了我们中册,假如让你做讲解员,你会怎么向参观者来介绍这幅画呢?介绍的过程中,可以介绍画面的局部,可以整体介绍,还可以结合资料进行介绍。请你准备一下,等会向大家介绍一下。
三、回扣前文,加深感悟
1、过渡:我们从作者对蒙娜丽莎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了她的`魅力,你还从哪些地方看出了蒙娜丽莎的魅力?(1——4自然段)
2、小组之间交流一下,并在旁写下你的感受。
3、汇报交流。
4、从作者的描述中,我们感受到了蒙娜丽莎的魅力,而亲眼目睹了《蒙娜丽莎》之后,更是给作者带来了心灵的震撼,难怪作者在最后会这样激动地、动情地、大声地说:(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生齐读)。
5、学到这,老师想问你们谁知道这幅画的画家?(引入达?芬奇资料),课文还有一幅图,也是达?芬奇的作品,叫《最后的晚餐》,它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画,关于这幅画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请同学们课后去查找有关资料。
四、结语、
美妙的乐曲、令人回味无穷,杰出的画作,让人百看不厌,今天,当我们站在蒙娜丽莎面前,一切是那么神秘而又奇异,她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她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让我们一起来制作一张资料卡片,把从课文中收集到的信息保存下来。
(出示资料卡,下课)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8
一、导语
同学们,在世界的艺术殿堂法国卢浮宫陈列着这样一幅画,它被誉为卢浮宫的三大镇宫之宝之一,它每小时要迎接1500人次的参观。1911年它曾不幸被窃,法国人竟将它失窃的日子当作“国难日”。当它失而复得时,法国举国欢庆的气氛,不亚于一个国家的诞生。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幅画,它有什么样的魅力呢?下面我们就先欣赏一下这幅画。(赏画)它就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蒙娜丽莎》。
欣赏了这幅画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谈感受。
初看这幅画,同学们只是觉得它很逼真,并没有感觉它有什么特别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看一位作家在欣赏完蒙娜丽莎这幅画像后有着怎样的感受。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27、蒙娜丽莎之约。
二、明确要求,完成自学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先来看本课的连接语,看连接语中为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指名读。
找得非常准确。好,明确了要求,我们就明确了学习的方向。老师将连接语中的要求给同学们整理了一下,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师读,强调2次读。)下面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完成大屏幕上的要求。
要求:
1、阅读课文,看看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这幅名画的魅力,并在文中做出相应的标记。
2、把课文中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内容的部分找出来,多读几遍。
三、交流探究要求
我们先交流第一个问题:
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这幅名画的魅力?
1、人多。
(对,文中还有多处写到了观看名画的人多,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方面的描写也让我们感受到名画的魅力呢?)
2、画展出的不易。
3、预设:
读第5段:
读得真有感情,你能概括地说说这段写了什么吗?(画像的内容)具体描写画像内容的还有哪些语段呢?
(6、7段。)
对,5、6、7段就是通过对画像内容的具体描写来表现名画魅力的。
4、课文还从哪方面写出了这幅名画的魅力呢?
(作者欣赏完画后的感受。)
5、小结:
正像同学们刚才交流的那样,课文先描述了观看画展的人多、画来纽约展出不易,接着介绍了画像上的内容,最后描写了作者欣赏完画像后的感受。作者就是从这三方面写出了名画的'魅力。其中哪一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呢?
(第2部分、5、7段对蒙娜丽莎画像内容的描写是本文的重点。)
四、交流探究问题
1、好,我们就来看这部分。谁愿与大家交流一下你划出的具体描写画像内容的语句呢?
对,就是同学们交流的这些语句具体描写了画像上的内容。刚才同学们在自学中已经将这部分反复朗读了好多遍,谁来告诉大家在刚才的品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为什么这些描写如此传神?请同学们再次品读5-7段具体描写画像的语句,将最能吸引你的一部分的描写标记出来,想想这部分描写好在哪儿?
2、研读第6段:
⑴生:我觉得蒙娜丽莎的微笑最吸引人。
师:哦,你认为这部分的描写好在呢?
生:作者的描写很生动,很细致。
师:细致、生动地描写蒙娜丽莎微笑的词有哪些?
生:舒畅温柔、略含哀伤、亲切、矜持?
⑵师:你知道“矜持”什么意思吗?
⑶一个简单的微笑,作者却从中解读到这么复杂的情感,这是为什么呢?
(作者展开了想象。)
可见“舒畅温柔、略含哀伤、亲切、矜持”这些情感不是作者看到的,而是作者由画面展开的想象。
⑷体会写法:
作者这样展开想象去写有什么好处?下面就请同学们对照插图,再读描写微笑的这个语段,体会加上和去掉这部分想象的文字有什么区别?
小结:
想象能让平面变得立体,使静止变得鲜活起来,这样的描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名画的魅力,还能使自己的文章更吸引人。希望同学们今后也能在写作时加以运用。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探访、交涉、风采、赴约、淡雅、捉摸、衬托、幻觉、深远、有朝一日、大样彼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3.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对照插图,把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部分找出来,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如幻的妩媚微笑,引导学生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
教学准备:
1.课前,安排学生查阅达芬奇及蒙娜丽莎的资料。
2.学生读数课文,并根据阅读提示学习,要求在读懂的地方写上自己的体会,不懂的地方标上“?”。
3.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CAI:卢浮宫图片及《维纳斯》《胜利女神》)卢浮宫是目前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其艺术藏品种类丰富,档次之高,堪称世界一流。有最重要的镇宫三宝,其中两件是雕塑作品,看,它们分别是米洛的《维纳斯》和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还有一宝是一幅油画,她就是诞生于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笔下的名画《蒙娜丽莎》。
2.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到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共赴——(齐读课题)!
(二)认读词语,扫清障碍
1.(CAI:词语)要欣赏世界名画还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我们先来认识一些词语。
2.齐读词语,认准字音,看清字形。
3.强调易错字的读音:悄(qiǎo)然肖(xiào)像
(三)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反馈交流。(提示:在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时可以用上一些关联词语:先写……然后写……最后写……)
课文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队等候欣赏《蒙娜丽莎》的心情和此画来纽约展出的原因;接着介绍了《蒙娜丽莎》画像,具体介绍了画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别详细描写了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秘的微笑,以及她优雅的坐姿、交叠的双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后告诉大家,蒙娜丽莎给人带来心灵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四)品读课文,感受魅力
1.出示《蒙娜丽莎》的图画,让学生自由观赏,谈谈感受!(可以谈画面内容,也可以谈你对这幅画的评价,还可以谈你知道的有关这幅画或作者的资料)
2.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这幅名画,找到课文5──7自然段。
3.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蒙娜丽莎》这幅画的呢?学习5──7自然段。
(CAI:学习提示)
(1)默读,用()找出介绍画像内容的语句。
(2)对照插图,读读语句,谈谈感受。
4.学生分小组学习。
5.全班交流,感受名画的魅力。
提问:作者是如何描写这幅世界名画,向我们展现她的魅力的呢?
学习第5自然段
A:引导读句子“那幅画不大,大概三英尺长、两英尺宽吧,整幅画几乎只是一种棕色。”这是介绍了画的什么?(尺寸大小和整体的颜色)
B:“她的脸颊泛着红光,一头黑发轻松地垂落双肩。她的眼神是那样柔和与明亮,嘴唇看来不像是涂抹的色彩,而是真的血肉。仔细看她的颈项,你会怀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
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里让你感受到了画得栩栩如生?
是啊,我们仿佛看到了她一头乌黑的长发,柔和明亮的眼神,真实的嘴唇,而且更令人称奇的是颈项里的血液也仿佛在流动,一切似真亦幻。
C:对照插图,分组朗读,再次感受。
过渡:你还从哪儿感受到了这幅画的魅力?(微笑)自古以来,蒙娜丽莎的微笑一直是个谜,她的微笑到底神秘在哪儿?
学习第6自然段,引导学生观察肖像画的面部表情。
A:“蒙娜丽莎那微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好像有话要跟你说。在那极富个性的嘴角和眼神里,悄然流露出恬静、淡雅的`微笑。”
师范读,同时让生结合图画,说说你蒙娜丽莎的微笑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淡淡的、若隐若现的)
B:过渡:是啊,不同的人看到她的感受都不一样。作者也有同感。
引导读“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达·芬奇凭着他的天才想象力和他那神奇的画笔,使蒙娜丽莎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
C: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想对达·芬奇说?(体会达·芬奇的精湛技艺和作者丰富的想象)
D:再次品读第6自然段。
(3)达·芬奇的精湛技艺除了体现在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上,还体现在哪儿?(引出第七自然段)
第七自然段,重点指导观察蒙娜丽莎的身姿、交叠的双手、服饰与她身后的背景。特别是体会她身后的背景充满着幻觉般的神秘感。
补充介绍:在“蒙娜丽莎”之前,肖像画一般是没有背景的,在这里画家打破了一般肖像画的局限性,使人物处在了远山、丛林、闪光的水池等背景之中,这一背景朦胧、安静,充满诗意,与蒙娜丽莎的精神生活和谐一致,更好地衬托了人物的内在气质。更为有趣的是,当我们集中看左边时,觉得远景下降而人物上升,集中看右边时,又觉得远景上升而人物下降,富有变化。
(4)小结: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这幅画?你发现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的?(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作者一边描写画面内容还一边写了自己的感受、想象,你能找到这样的句段吗?
(五)回扣前文,加深感悟
1.过渡:我们从作者对蒙娜丽莎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了她的魅力,你还从哪里看出蒙娜丽莎的魅力?
2.学生再读1─4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3.学生自由读后全班交流:
(1)来欣赏她的人很多。从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这一点?
(2)为什么有这么多人来?即使等待很长时间也甘愿。体会画来纽约的不易及她的艺术价值——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
(3)从等待中人们的心情怎样?引导体会人们的荣幸、迫不及待等心情。
(六)总结升华,朗读抒情
1.过渡:从人们的等待,从画展出的来之不易,以及“蒙娜丽莎”本身,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她的魅力。怪不得作者在最后说:(CAI:第八自然段)
2.引读。
3.作者说蒙娜丽莎的生动、美丽、温柔、神秘,在他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蒙娜丽莎已经成为作者灵魂的一部分。那么,蒙娜丽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引导激情朗读。
(七)总结全文,深入拓展
1.今天,当我们站在蒙娜丽莎面前,一切是那么神秘而又奇异,她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的圣洁光辉照耀着我们每一个人,她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同样,他也成了我们灵魂的一部分。
2.拓展练习:
(1)课文还有一幅图,也是达·芬奇的作品,叫《最后的晚餐》,它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画,关于这幅画,还有一个非常生动有趣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课后去查找有关的资料。你也可以继续查找和达·芬奇有关的资料。
(2)同学们,我们随着作者的目光欣赏了蒙娜丽莎的风采,蒙娜丽莎的形象一定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里,假如你是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讲解员,你会怎么向参观者介绍这幅画呢?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10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探访、交涉、肖像画、赴约、恬静、矜持、微抿双唇、耐人寻味、难以捉摸、璀璨、永不磨灭”等词语。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7自然段。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产生要亲眼目睹这幅画的风采的强烈愿望。
教学重难点:
对照插图,把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部分找出来,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如幻的妩媚微笑,引导学生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师:课前同学们都进行了预习,课文中的词都会读了吗?检查预习情况:
1. 读读记记“探访、交涉、肖像画、赴约、恬静、矜持、微抿双唇、耐人寻味、难以捉摸、璀璨、永不磨灭”等词语。
(1)自己先读一遍。
(2)指名读。(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注意听他有没有读对。)
(3)齐读一遍。
2.同学们预习得不错,我们先来欣赏一幅画,(课件出示画像)你对它的了解有多少呢?
师小结:
它就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蒙娜丽莎》,陈列在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法国卢浮宫,被誉为卢浮宫的镇宫之宝。它每小时要迎接1500人次的参观。1911年它曾不幸被窃,法国人竟将它失窃的日子当作“国难日”,举国降半旗哀悼;当它失而复得时,法国举国欢庆的气氛,不亚于一个国家的诞生。我们不禁要问:这幅画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魅力呢?让一个国家如此重视。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看一位作家在欣赏完《蒙》这幅画像后有着怎样的感受。
4.我们一起来读一遍课题《27.蒙娜丽莎之约》。
二、明确要求,完成自学
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了这幅名画的魅力,并在文中做出相应的标记。
三、交流探究一,整体感受
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这幅名画的魅力?
1.人多。(对,其实文中还有多处写到了观看名画的`人多,你能找出来吗?有这么多人来观看,这就是这幅画的魅力!)
2.画展出的不易。(一幅画的展出竟需要美法两个大国多次交涉,这幅画的确很有魅力啊!)
3.预设:读第5段:
读得真有感情,你能概括地说说这段写了什么吗?(画像的内容)具体描写画像内容的还有哪些语段呢?(6.7段)
对,5.6.7段就是通过对画像内容的具体描写来表现名画魅力的。
4.课文还从哪方面写出了这幅名画的魅力呢?
(作者欣赏完画后的感受。)
5.小结:
正像同学们刚才交流的那样,作者就是从这三方面写出了名画的魅力。其中哪一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呢?(第2部分——5-7段对蒙娜丽莎画像内容的描写是本文的重点。)
四、交流探究二,语段研读
1.好,我们就来看这部分。幻灯出示:请同学们再次品读5-7段具体描写画像的语句,将最能吸引你的一部分的描写画出来,多读几遍,想想这部分描写好在哪儿?
同学们刚刚读了具体描写画像内容的语句。哪部分描写最吸引你呢?
2.研读第6段
预设:
(1)生:我觉得蒙娜丽莎的微笑最吸引人。
师:哦,你认为这部分的描写好在哪呢?
生:作者的描写很生动,很细致。
师:细致生动地描写蒙娜丽莎微笑的词有哪些?
生:舒畅温柔、略含哀伤、亲切、矜持。
(2)师:你知道“矜持”什么意思吗?
(慎重、拘谨)
(3)一个简单的微笑,作者却从中解读到这么复杂的情感,这是为什么呢?
(4)(“舒畅温柔、略含哀伤、亲切、矜持”
这些情感作者看得到吗?而是作者由画面展开的想象。)
体会写法:作者这样展开想象去写有什么好处?下面就请同学们对照插图,再读
描写微笑的这个语段,体会加上或去掉这部分想象的文字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想象能让平面变得立体,使静止变得鲜活起来,这样的描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名画的魅力,还能使文章更吸引人。希望同学们今后也能在写作时加以运用。)
(5)谁愿意通过自己的朗读,让我们感受蒙娜丽莎微笑的美呢?(指名读)
3.写一写
师引语:从古至今,可以说没有一幅人物肖像画能像《蒙娜丽莎》那样,让世人如此地津津乐道。这幅画的魅力就在于不同的人看到这幅画,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下面就请同学们
再次欣赏这幅画,发挥你的想象,你能从这神秘的微笑中看到什么呢?
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有时又让人觉得()。
(1)想一想,写一写。
(2)指名说。
(3)出示关于微笑的资料。
4.研读第5、7段
同学们真了不起,也学会了作者边欣赏艺术作品、边展开想象的方法。课文5.7段的描写也采用了与描写微笑相同的方法,那就是将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融合到一起的方法。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这两段中展开想象的句子赶快找出来,体会这样写的精妙,然后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1)你想读哪一句?谈感受。
(2)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的朗读。(个性化朗读)
五、小结并布置作业
1.小结:从同学们的表情和朗读中,老师也深切感受到了这幅画的魅力,让没见过这幅画的读者们都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真想亲眼目睹一下这幅画的风采。
教师引读:难怪作者与《蒙娜丽莎》的约会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却在作者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成了他灵魂的一部分……(最后一段)
2.学到这儿,我们来认识一下这幅杰出画像的创作者达芬奇。(出示图片资料投影)
【教学反思】
但凡上过公开课的老师肯定有一个感觉,准备公开课是一件累人的事!有一次在公交车上听到蔡依林的一首歌,歌词唱得太快,听不清,歌名我倒是记住了——《玩美》,挺有意思吧?!
整个备课的过程就是“玩美”,不停地想,不断地问,不时地改。雏形出来了就上一节,请同事听听,再想想改改;然后再上一节,请同事、师傅、领导听听,完了综合各方意见再改改;最后自己上一节,感受感受。才敢拿到兄弟学校献丑!其中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写话训练的设计,最先的想法是欣赏完达芬奇另外一幅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课本上有一幅插图),运用想象的方法写写其中一个人物,可是后来听课老师提出这个题目太难,人物外貌看不清,而且时代背景学生不了解,学生作业反馈上来的确是这样;后来干脆在感受完蒙娜丽莎微笑的美之后,让学生再次欣赏画像,发挥想象,“你能从这神秘的微笑中看到什么呢?”一部分学生还是觉得无从着手;再后来模仿课文的写法,让学生想象再写下来,“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有时又让人觉得()。”试教下来这种设计应该比较合理,学生也最有话说。完了之后,我就在想,平时上课可没这么“磨”呀!钱梦龙老师在备课中谈到:“我的水平不高,只有初中的水平,我读的时候觉得有疑惑的地方,学生一定也有疑惑,我读了好几遍才感受到好的地方,学生一定也很难感受到,我教学时就在这些方面导一导。”钱梦龙老师的做法给了我很大启发,在备课前即要估量学生什么地方读不懂、读不好,然后再展开教学。“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精心准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课前要好好下点功夫啊!
上完了课,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当然也有不足之处,学友和导师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和意见,让我受益匪浅。比如课堂上指导朗读得还不够细致,缺少有层次的阅读,因此学生读得还不够多,读得还不够生动、投入,致使氛围不够,情感不能得到提升。这方面我还要注意加强。当然本身“玩美”的过程也让我学到很多,让我明白了上语文课之前,应重视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然后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探索。这样,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等。
玩美就是为了更加完美,玩美的过程充满艰辛,但会让你收获完美,所以值得!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
1. 掌握“纽约、交涉、肖像、大洋彼岸、恬静、矜持、璀璨”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对照插图,理解文中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部分,学习观察与想象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3. 感受《蒙娜丽莎》的艺术魅力,培养和谐、健康的审美情趣。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有关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的事,对于艺术,学生很难说有多高的领悟与造诣,因此,本节课重在引领学生整体感悟——对照插图,多读多看多思考,随着作者的描写去体会、想象,以此来感悟世界名画的艺术魅力。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疑问,交流研讨,毕竟,对于艺术的理解,永远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教学重难点:
1.从文中的描写部分,感受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
2. 学习把观察与想象结合起来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美妙的乐曲,令人回味无穷;杰出的画作,让人百看不厌。前面的两课,我们沉浸在俞伯牙与贝多芬的琴声里,不能自拔……今天,请大家从琴声里走出来,一起来欣赏这幅世界名画(出示画作),谁能告诉我:关于这幅画,你了解多少?(生介绍《蒙娜丽莎》及达·芬奇)(板书课题:蒙娜丽莎之约)
二、出示目标,自读课文
1. 看142页课前导学部分,明确学习目标:说说你从哪些描写中看出了这幅名画的魅力;找出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对照插图多读几遍。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各部分讲述了什么内容,对照导读部分要求,找出体现名画魅力的描写,给关键的字词句做上标记。
3. 汇报生字词自学情况,简单讲解(如“肖像”“肖”的读音,“恬静”、“矜持”的含义等)。
4. 说说课文各部分讲述了什么内容?(生答)
小结归纳:作者先是介绍了展览的由来以及人们对这幅名画的期待(1-4自然段);然后用了大量的笔墨具体描写了这幅画(5-7自然段);最后总结了自己观看这幅画的感受(8自然段)。
三、熟读精思,感受魅力
讨论一:说说你从哪些描写中看出了这幅名画的魅力?(生答) 预设一:5-7自然段中的描写句 5自然段中“泛着红光、垂落双肩;柔和明亮,真的流动”等;6自然段中“微挑的嘴角,恬静、淡雅的`微笑”等;7自然段中“双臂、双手、褐色衣服、山峦石桥流水树丛”等。依次引导对上述描写进行归类:外貌描写、神态描写、景色描写。 预设二:1-4自然段中“队伍像一条龙”,“队伍慢慢移动着”,“队伍移动得更慢了”,“不知过了多久”等,以上句子没有直接描写蒙娜丽莎美丽的容颜,但从侧面表现了她的魅力,我们称之为“侧面描写”。
讨论二:对照插图,读5-7自然段,思考:《蒙娜丽莎》到底有哪些魅力?根据关键词句,用一两个词语形容这幅画的魅力。(生小组内合作完成,班内展示,在生回答的基础上完成板书) 1)5自然段:读关键句“脸颊泛着红光,仔细看颈项,你会怀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等,引导思考并归结:如同真人、逼真(魅力之一); 2)6自然段:读“像有话要说,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暗含忧伤,有时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等句,引导想象并归结:神秘(魅力之二); 3)7自然段:读“沐浴在阳光里,富有生命活力,朦胧,蜿蜒隐去”等句,引导欣赏并归结:生命力、自然和谐(魅力之三)
讨论三:读一读自己喜欢的描写句并赏析;也可以提出自己不懂的句子,交流理解。(生展示交流)
预设一:“她的脸颊泛着红光,眼神柔和明亮,嘴唇看起来不是涂抹的色彩”,说明作者的观察很细致,因而描写生动;“她的嘴角微抿,好像有话要跟你说,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暗含忧伤、十分亲切、几分矜持”,这是虚写,作者运用了想象,丰富了自己描写的内容。指导并归纳:在观察的基础上发挥合理的想象,这是一种很值得借鉴的写作方法。 预设二:“她已经成了我灵魂的一部分”,这是作者在表达自己观看《蒙娜丽莎》后的内心感受——自己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 说说自己观看《蒙娜丽莎》后的内心感受。(生自由发言,并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2. 总结:五百多年前,达·芬奇以他精湛的技艺为我们创造了这幅世界名画,今天,我们随着课文作者一起,领略了这幅名作的无限魅力。正如作者所说,蒙娜丽莎的微笑,已经永远留在了我们心底。其实,达·芬奇的作品非常之多,比如课文下面的这幅画,有谁了解它的名字呢?(介绍或生回答:最后的晚餐)请在课后查找有关这幅画的资料,运用本课所学的写作方法,试着来介绍它。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12
一、谈话导入
1、师:阳光明媚,又是新的一天,今天大家觉得心情怎样呀?(预设:开心或沮丧)
师:带上好心情,开始今天的学习。
师:今天来了很多听课老师,给你们一个展示的机会:请大家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你们的想认识的老师。(师提示:从外貌、性格、心中的印象等进行描述)
生举手发言,师据生回答引导写作方法并板书。(预设:直接 侧面 整体 局部等)
【设计意图: 即兴说话练习,在复习人物描写的方法之中缓解课前紧张气氛,使导入亲切自然。】
2、师过渡:今天我们就用学过的这些描写方法来欣赏一幅世界名画。
出示课件——蒙娜丽莎图片 ,她是——(预设:蒙娜丽莎)
一生板写名字,点名朗读名字,追问读的心情(预设:惊喜、期待)
3、师导入课题:期待是一种向往,是为了今天的相遇,就让我们走进第27课蒙娜丽莎之约。(补充课题)
二、明确学习目标
生齐读目标
三、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课件,指名朗读、正音。
交涉 恬静 矜持 悄然流露 难以捉摸
脸颊 颈项 微抿的双唇 微挑的嘴唇
师强调:琢磨与捉摸的区别
2、观察第二组词语,说说这一组词语的特点(预设:肖像描写)
生练习仿说肖像描写的词语
3、书写指导。生说说哪个字比较难写。(预设:矜)
【设计意图:有目的落实检查细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层层深入,培养学生的基础认知能力】
四、研读文本,体会写法
(一)整体感知直接描写部分,合作交流内心感受
师过渡:这是一篇——(生:自读课文),那有谁有好的学习建议吗?
预设:生举手朗读课文导语
【设计意图:以生的思想为导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师:(赞扬),下面我们就先来看看作者的直接描写的部分。出示课件——
学习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这幅名画?
2.朗读相关段落并谈谈你的感受。
2、生 自学-小组交流感受
3、汇报(预设:直接描写的部分是5、6、7自然段,感受:逼真、神奇、神秘等)
师据生回答适时追问个别语句写法(预设:血液在流动——想象)
4、小结:用导语的一个词来慨括你对这幅画的感受,就是它太有——(魅力)了。师板书魅力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读自悟中初步感知画面魅力,小组交流中加深彼此的感受能力】
(二)研读重点语句,学习写作顺序
过渡:你们愿不愿意和老师一起跟随着作者的脚步去具体感受一下画作的美丽?
出示课件:课文是怎样介绍《蒙娜丽莎》这幅名画的呢?请指出作者介绍的顺序。
师:近了、更近了,我终于和她面对面了引读——她的脸颊泛着红光,一头黑发轻松地垂落双肩。她的眼神是那样柔和与明亮,嘴唇看来不像是涂了色彩,而是真的血肉。仔细看她的颈项,你会怀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
1、感受画面的整体。
师引导学生结合图画,强调“脸颊、黑发、眼神、嘴唇、颈项”的描写,感受画面的逼真。
生概括画面效果,选词补充板书。(预设: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等)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研读中点语句,适时锻炼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2、一生朗读课件文字,谈谈作者的介绍顺序。(预设:从上到下)
3、浏览整个第5段并结合画面,谈谈作者的介绍顺序。(预设:由远及近、整体到局部),师据生回答出示课件及板书
4、结合画面,指导朗读第5节,体会作者介绍顺序。
【设计意图:给予学法指导,注重对作者写法顺序的引导,一点到面,图文并举,以达到突破重点】
(二)聚焦“微笑”
过渡:你们的朗读真是一种感受,从作者的多角度观察上,我们初步感受到“画” 的魅力,其实这幅画的魅力真正在哪呢?
1、点名一生读相关的语句,追问作者的写法——想象
2、引读——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
这是怎样的微笑?(预设:神秘、难以捉摸、耐人寻味)
3、师小结:作者就用了“特写”的镜头聚焦到这个微笑?下面我们来看一段有关微笑的资料介绍吧。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品读语句,聚焦重点“微笑”,体会作者特写之功效】
4、小组合作仿句练习。阅读关于“微笑”的文字资料,生联系有时……有时……有时……有时……说话
师再次强调写法,引导体会肖像描写秘诀一:点晴之笔,指导写作
【设计意图:从学情出发,以小组合作方式练习仿句,扩大全体学生的参与范围,促使每个学生都有话说。最后点明点晴之笔,为写作做好导航】
5、介绍达芬奇,并用“您真 ”说话。(预设:技艺高超、艺术精湛)
6、配乐朗读重点语句,再次感受微笑的魅力
【设计意图:配乐朗读,加深感受,情感得以升华。】
7、生用一个词语概括蒙娜丽莎的微笑并补充板书(预设:微笑)
师引读,这神秘的微笑就是达芬奇凭借着他的.——(生读)天才想象力和他那神奇的画笔,使蒙娜丽莎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
(三)体会“生命力”
过渡:出示课件——达.芬奇精湛的技艺除了体现在蒙娜丽莎神秘微笑上,还体现在哪儿?
生用一个词语概括。(预设:生命力),作者用什么方法体现这生命力?(预设:想象),出示:这使使得蒙娜丽莎更加( )。预设(美丽动人)
师小结:以上是我们从直接介绍画作中感受到画面的魅力,这直接描写也叫(预设:正面描写)。
师生对照插图,回顾作者的介绍顺序。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层次分明,使人物形象鲜明)。
【设计意图:图文并举,回顾作者的介绍顺序,体会写作的作用,服务于写作。】
(四)感受“等待”的魅力所在
过渡:出示课件——质疑:课文以介绍《蒙娜丽莎》为写作目的,为什么还要写大家排队等候欣赏画像的情景呢?(预设:衬托)补充板书:等待 衬托
1、引出侧面描写,出示要求——在作者1-4自然节中,哪些地方还能体现《蒙娜丽莎》的魅力?(抓关键词)
生举手发言
【设计意图:学法指导,放手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画面的魅力,体会侧面描写的烘托作用】
2、师小结:不仅从作者具体描写中感受画的神奇,还能从人们的等待中看出蒙娜丽莎的魅力,难怪作者在最后激动地说——“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的光辉照耀着每一个有幸看到她的人。我虽然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的几分钟,她却在我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她已经成了我灵魂的一部分
创情景师生齐读,并板书:灵魂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五、拓展延伸
质疑课题,作者为什么要用一个“约”字呢?
生举手发言
师点明是心灵之约,并出示名言——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艺术。
【设计意图:质疑解疑,拓展思维,上升对文本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的情操。】
六、课堂总结
1、生谈收获
2、师生欣赏达芬奇的艺术作品,关注课文另一幅插图《最后的晚餐》
【设计意图:欣赏艺术,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的情操】
七、布置作业
1、 搜集《最后的晚餐》幅画作的资料,欣赏这幅画作。
2、 课后运用本节课的观察方法介绍《蒙娜丽莎》,或选择其他的画作,可以是达·芬奇的画作,也可以我们喜欢的。
3、 艺术小组的同学可以收集欣赏其他艺术形式,感受艺术魅力,办一期手抄报。(这三项作业,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项完成。)
【 关注了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培养了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的目的。】
板书设计
五河县武桥镇路西小学 白国静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找出具体描写画像的句子,对照插图读,体会蒙娜丽莎的无穷魅力。
3、学习观赏艺术品文章的写作方法。
4、懂得欣赏艺术品需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达芬奇吗?你对达芬奇有哪些了解?
2、达芬奇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的画家,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里有三件镇馆之宝,其中一件就是达芬奇的画作《蒙娜丽莎》,几百年来对这幅画人们是百看不厌,也一直为世人所津津乐道,围绕这幅画,人们也有着无数的猜测,画中人物蒙娜丽莎的微笑也成了世界上最神秘的微笑,今天我们将要跟随作者的文字一起去拜访蒙娜丽莎。(齐读课题)
二、整体了解课文
1、课题中有一个“约”字,你知道“约”的意思吗?约在字典中有一项意思是指有预见地见面、会晤,你认为这篇课文中指的是谁和谁相约呢?
比较两句话:作者和《蒙娜丽莎》的一次相约。
作者和“蒙娜丽莎”的一次相约。
这篇课文写的是作者和名画《蒙娜丽莎》的一次相约,也可以说是和画中的美丽女子“蒙娜丽莎”的一次相约。
2、通过预习,你认为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相机板书:约前 约中 约后)课文中有哪些相应的段落描写了这三部分呢?(相机板书:1—4 、5—7、 8)
三、通过图文对照读,体会这幅画的无穷魅力
1、此时,这幅画像也在我们眼前,请同学们好好欣赏一番,画中哪一部分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同学们都有着非常敏锐的感受力,让我们来看看作者也如何描述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划出具体描写画像的句子。
3、你找到了哪些句子,交流。
4、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些句子,边读边对照插图,找到相应的部位仔细观察,体会作者用怎样的语言表现出了这幅画的无穷魅力。
5、哪一部分的描写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交流,随机学习5—7自然段。
6、学习第5自然段。
(1)生读句子,谈感受。(相机板书:逼真)
(2)作者此时面对的是一幅画像,还是真的人呢?可是作者却把她写得像真的人一样,你从这段的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生说,读出你的体会。
(3)现在蒙娜丽莎也在你的面前,请你对她说说看到她的感受。
(4)让我一起来感受这如真人般的蒙娜丽莎。齐读。
7、学习第6自然段。
(1)生读句子,谈感受。
(2)自古以来,蒙娜丽莎那三分亲切,七分神秘的微笑就是一个迷,她的微笑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板书:神秘),我们来读读具体描写蒙娜丽莎微笑的句子。
(3)神秘体现在哪些词语上?生说。为什么呢?读出你的体会。
(4)比较这4个词语,他们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何以在一幅静止的画面上出现不同的笑容呢?我们来看一段资料。(课件)
(5)读了这一段资料,再结合课文的'第6自然段,你有什么话想说?生说。
(6)我们不妨也来看看图,你觉得这微笑还包含着怎样的笑容。生看图。
(7)引说:那微笑,让你觉得--------,让你觉得------------
(8)达芬奇用他那神奇的画笔和天才的想象力,让蒙娜丽莎的微笑成了永远的神秘,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一段。齐读。
8、学习第7自然段。
(1)这段话的神秘还表现在哪里?谁来读读第7自然段。指名读。
(2)这段话写到了画像的哪些方面?边接答边引读。
(3)据说在达芬奇之前人们画肖像画是不画背景的,而在这幅画中,空旷而深远的背景中蒙娜丽莎却显得更加——(板书:美丽动人)
(4)刚才大家多次看了这幅画,现在请同学们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出这幅画。齐读这一段。(5)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四、学习写法
1、作者用优美的文字将自己多看到的和想到的传递给了我们,让我们也如亲眼所见一眼,这里作者不仅描写了自己所看到的情景,还融入了自己的想象。请找到这样的句子读一读。
2、这就叫“看到的和想到的结合在一起写”,请同学们将这种方法批注在课文相应的段落旁。
五、感受相约前人们静静等待时的心情。
1、细细品味了蒙娜丽莎画像的无穷魅力,我们还能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感受到这幅画像的魅力,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的1—4自然段。
2、你从哪些语句或词语中感受到的。交流。(相机板书:静静等待)
3、带着这种对名画无比期待的心情再读1—4自然段。齐读。
六、感受相约后作者的深情赞叹
1、无比的震撼,无比得期待,难怪作者在参观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请齐读第8自然段。
2、它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永不磨灭)
3、相信此时蒙娜丽莎也进入了你的心田,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读读第8自然段。齐读。
七、梳理课文结构,总结升华
1、这篇文章是艺术品观后感的佳作,我们不妨用鱼骨图来梳理一下文章的结构,如果说“约”为鱼头,带出全文(后面省去概括全文的话,边说边串起板书)。
2、作者和蒙娜丽莎之约,不仅仅是一次面对面的相约,还是一场-------------之约。(相机板书:心灵之约)
3、课后还有一幅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请同学们课后收集它的相关资料,也和它赴一场心灵之约。
4、艺术可谓是无处不在,我知道我们班也有不少同学在学艺术,你知道哪些艺术的形式?
5、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有着无数艺术的结晶,(课件,伴解说)这些艺术散发着无穷的魅力,都需要每一个观赏它的人和它赴一场心灵之约。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14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在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卢浮宫中有三件宝,其中一件就是《蒙娜丽莎》,它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几百年来,这幅画一直让人们百看不厌,也一直为世人所津津乐道,蒙娜丽莎的微笑也成了世界上最神秘的微笑!你们想看看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在大洋彼岸探访蒙娜丽莎吧!
板书:
蒙娜丽莎
2、出示课题:
蒙娜丽莎之约
齐读。
读了课题有什么想问的吗?
(学生紧扣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感受名画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反馈交流。
三、欣赏名画,感受魅力
1、默读课文,看看课文那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这幅名画,找到课文5~7自然段。
2、出示《蒙娜丽莎》的图画,让学生自由观赏,谈谈体会。
3、从同学们惊奇的眼神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画的喜爱,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同桌交流说说感受最深的一点。)
4、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蒙娜丽莎》这幅画的呢?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方面,细细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自己的感受。
5、随机交流,感受名画的魅力:
⑴ 引导学生感受画的整体:
(第五自然段。)
这是一个鲜活的女子,我们终于跟她面对面了,虽然经过了五百多年,她仍是那么恬静、淡雅,怪不得作者说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谁来读一读?
(指导读“那幅画不大……我终于跟她面对面了”。)
老师仿佛看到了她那一头乌黑的长发,柔和明亮的眼神,真实的嘴唇,而且颈项里的血液也仿佛在流动,这个画面似真亦幻,谁来读一读?
(指导读“她的脸颊泛着红光……你会怀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
“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读到这儿,你一定会在心里默默地称奇,你还从哪儿感受到了这幅画的魅力?(微笑)自古以来,蒙娜丽莎的微笑一直是个谜,她的微笑到底神秘在哪儿?
⑵ 引导学生观察肖像画的面部表情:
(第六自然段。)
学生找到有关句子,出示: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
指名读,评价(围绕“舒畅温柔”“略含哀伤”“十分亲切”“几分矜持”),再指名读,齐读。
小结并过渡:
紧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耐人寻味的神秘的微笑,达·芬奇用他天才的想象力和神奇的画笔,让蒙娜丽莎的微笑成为永恒美的象征。
⑶ 引入资料:
500年来,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揶揄。在一幅画中,光线的变化不能像在雕塑中产生那样大的差别。但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嘴唇披上了一层面纱。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法国巴黎卢浮宫公布蒙娜丽莎的微笑包含了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惧和2%的愤怒。这一结果是由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所大学应用“情感识别软件”分析出来的。
⑷ 看了这则资料,你有什么想说?
(体会达·芬奇的精湛技艺和作者丰富的想象。)
⑸ 达·芬奇精湛的技艺除了体现在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上,还体现在哪儿?
(引出第七自然段。)
第七自然段,重点指导观察蒙娜丽莎的身姿、服饰与她身后的背景。特别是她的右手,刻画得极其清晰、细腻,她身后的背景充满着幻觉般的神秘感。
6、作者用优美生动的语言细致地向我们描述了蒙娜丽莎的美丽神韵,让我们感到蒙娜丽莎仿佛就在我们面前。作者不仅描写了自己看到的情景,而且融入了丰富的想象,你能找到这样的句段吗?
7、同学们,我们随着作者的目光欣赏了蒙娜丽莎的风采,蒙娜丽莎的形象一定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里,假如你是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讲解员,你会怎么向参观者来介绍这幅画呢?请你准备一下,等会儿向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做讲解员介绍。)
四、回扣前文,加深感悟
1、过渡:
我们从作者对蒙娜丽莎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了她的魅力,你还从哪里看出蒙娜丽莎的魅力?
2、学生再读课文,找到1~4自然段,从人们的等待中感受蒙娜丽莎的魅力。
3、学生自由读后全班交流:
⑴ 从“我们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着队,队伍像一条长龙”看出来的。
⑵ 这幅画从卢浮宫前来纽约,来之不易。
⑶ 队伍移动很缓慢。
五、总结升华,激情朗读
1、过渡:
同学们可真会学习,不仅从作者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蒙娜丽莎的神奇魅力,还能够从等待中看出画的魅力。怪不得作者在最后说:出示第八自然段
2、指名读:
你感受到了什么?
3、激情朗读:
(学生齐读第八自然段。)
教师导引:
我已经看到了蒙娜丽莎,我看到了她迷离的眼神,我看到了她迷人的微笑,我感受到了……
(学生齐读第八自然段。)
教师导引:
虽然我在她面前只停留了几分钟,但是她已经深深地嵌入了我的心灵,已经成了我灵魂的一部分……
(学生齐读第八自然段。)
教师导引:
我相信蒙娜丽莎的形象已经深深地嵌入了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灵,已经成了我们灵魂的一部分……
(学生齐读第八自然段。)
4、引入达·芬奇资料:
学到这儿,老师想问你们谁知道这幅画的画家?
课文还有一幅图,也是达·芬奇的作品,叫《最后的晚餐》,它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画,关于这幅画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课后去查找有关资料。
六、结语
美妙的乐曲、令人回味无穷,杰出的画作,让人百看不厌,今天,当我们站在蒙娜丽莎面前,一切是那么神秘而又奇异,她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的圣洁光辉照耀着我们每一个人,她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同样,她也成了我们灵魂的一部分。
七、作业
我们一起来制作一张资料卡片,把从课文中收集到的信息保存下来。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15
一、教学目标
1.将“探访、交涉、风采、赴约、淡雅、捉摸、衬托、幻觉、深远、有朝一日、大洋彼岸”等词语推荐个同学读一读记一记。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弄清文章的两条线索
3、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3.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材解读
1.课前,安排有条件的同学去查阅达·芬奇的资料,搜集蒙娜丽莎的画册、照片、挂历等,欣赏一下这幅世界名画。教师准备此画的摹本(挂图)。组织学生事先相互交换传阅,对名画有初步的认识。
2.本课的教学要体现高年级略读课文的特点。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蒙娜丽莎的永恒美。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思路:
(1)初读课文,粗知大意。先让学生速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大致理解有关词语,并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述顺序。这个环节应给学生提供交流时间,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再读课文,感受名画魅力。第二遍布置学生读课文,让学生找到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通过图文对照和资料的引入,让学生充分感受蒙娜丽莎微笑的神秘,体会她的舒畅温柔、哀伤、亲切和矜持。引导学生重点交流从哪些具体描写中看出了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作者看到这幅画想到了什么。学习作者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蒙娜丽莎描写生动的。
3.课文语言生动,文字流畅,特别是对画像的描写更是细致入微,可引导学生多读多看多想,体会绘画艺术给人带来的美的享受。鼓励学生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试着用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图文结合,最大限度地感受蒙娜丽莎的美。对于名画,学生很难从专业角度去审视,重在从整体去感受,因此,不同形式的朗读在全文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4.课尾简要的向同学介绍达芬奇贺《蒙娜丽莎》
三、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在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卢浮宫中有三件宝,其中一件就是《蒙娜丽莎》(板书:蒙娜丽莎),它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几百年来,这幅画一直让人们百看不厌,也一直为世人所津津乐道,蒙娜丽莎的微笑也成了世界上最神秘的微笑!你们想看看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在大洋彼岸探访蒙娜丽莎吧!
2.出示课题:蒙娜丽莎之约。(齐读)
读了课题有什么想问的吗?(学生紧扣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感受名画。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反馈交流。
(三)欣赏名画,感受魅力。
1.默读课文,看看课文那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这幅名画,找到课文5~7自然段。
2.出示《蒙娜丽莎》的视屏,让学生自由观赏,谈谈体会。
3.从同学们惊奇的眼神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画的喜爱,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同桌交流说说感受最深的一点)
4.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蒙娜丽莎》这幅画的呢?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方面,细细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自己的感受。
5?随机交流,感受名画的魅力。
(1)引导学生感受画的整体。(第五自然段)
这是一个鲜活的女子,我们终于跟她面对面了,虽然经过了五百多年,她仍是那么恬静、淡雅,怪不得作者说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谁来读一读?(指导读“那幅画不大……我终于跟她面对面了”。)
“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读到这儿,你一定会在心里默默地称奇,你还从哪儿感受到了这幅画的魅力?(微笑)自古以来,蒙娜丽莎的微
笑一直是个谜,她的微笑到底神秘在哪儿?
(2)引导学生观察肖像画的面部表情。(第六自然段)
学生找到有关句子,出示: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
指名读,评价(围绕“舒畅温柔”“略含哀伤”“十分亲切”“几分矜持”),再指名读,齐读。
小结并过渡:紧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耐人寻味的神秘的微笑,达·芬奇用他天才的想象力和神奇的画笔,让蒙娜丽莎的微笑成为永恒美的象征。
(5)达·芬奇精湛的技艺除了体现在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上,还体现在哪儿?(引出第七自然段)
第七自然段,重点指导观察蒙娜丽莎的身姿、服饰与她身后的背景。特别是她的右手,刻画得极其清晰、细腻,她身后的背景充满着幻觉般的神秘感。
6.作者用优美生动的语言细致地向我们描述了蒙娜丽莎的美丽神韵,让我们感到蒙娜丽莎仿佛就在我们面前。作者不仅描写了自己看到的情景,而且融入了丰富的想象,你能找到这样的句段吗?
【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语文《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12-21
《蒙娜丽莎之约》说课稿06-25
《蒙娜丽莎之约》说课稿9篇06-29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16
流程设计教学设计12-09
教学设计01-14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04-27
长城教学设计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