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份晚报》教学设计

时间:2022-01-01 11:21:2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最后一份晚报》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后一份晚报》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最后一份晚报》教学设计

《最后一份晚报》教学设计1

  教材说明

  文章以简洁、平淡、质朴的语言娓娓道来,讲述了由一份普通晚报所引出的亲情故事,淡淡的,却又感人至深,令人回味无穷。小女孩对母亲的爱朴质无华,这爱虽没有任何动情言语的表达,虽没让母亲真真切切地感受与体会到,却真正展示了小女孩那颗纯洁、善良、美好的心灵。通过本文的学习还要让学生回想生活中是否回报过父母的爱,学生在感受文本亲情的同时,领悟到爱其实蕴涵于生活的细节当中,懂得应在生活中学会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5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感受。

  4.抓住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建议

  1.识字写字。

  识字写字教学可采取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做到人人参与,字字落实。教师可采用同音字、形近字辨析的方式引导学生巩固字音和字形,如:辫——辩、辨;嗯——恩;诧——宅;怔——证;绪——者;摊——滩;塞——赛。写字时先让学生自己分析字形,然后仿写、比较、纠错,教师应着重解决学生在写字中出现的共性问题。

  2.学文指导。

  (1)学习方式。

  A?本文浅显易懂,应充分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明确阅读要求。然后组织学生在自主读书,有所感悟的基础上讨论交流。

  B?教学本课时,要指导学生从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整体把握既是阅读理解的起点,又是阅读理解的归宿。初读课文时,要引导学生弄清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说一说文中的小女孩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感知表达出来。细读课文之后,再回到整体,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再次引导学生思考: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引导学生把自己最深的感受表述出来。

  C?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情感线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细细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找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语反复品味,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妙;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进行交流探讨。

  D?引导学生从描写小女孩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中,体会小女孩对母亲的爱朴质无华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也不能忽视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朗读方面。

  A?教学时应以读为主线,特别要注重朗读的指导,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文章的情意。在理解内容、品味语言之后,要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全文,循着作者感情的变化,读出疑惑、惊奇、震撼,使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

  B?教学时要重视朗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语言,在朗读中体会情感,在朗读中深化感受。要引导学生边读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边想象小女孩的所思所想,这样才能绘声绘色地朗读好课文。

  另外,课文中还有几种不易发现的'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一找。例如,母亲那么晚了还在卖报,母亲的辛劳、对家庭的付出,也从侧面反映了母亲对孩子的爱。我作为一个陌生人,没有拒绝女孩儿的请求,也是一种爱的表现。

  3.语言积累。

  本文课后的“小练笔”对发展学生想象能力和加深对课文理解有着很好的作用。通过讨论,相互启发,想象望着她远去的背影,作者可能想到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

  学文过程中应注意与综合性学习相结合,把话题打开,向生活实际延伸。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了解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谈一谈自己曾帮父母做过什么事,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你怎样评价当时的做法。并提醒学生们想一想该怎样回报父母,然后引导学生们把自己的想法落实到行动中。

《最后一份晚报》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在整体感知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抓住作者的神态变化,小女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把握关键词,感受小女孩要帮助妈妈的急切心理。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象画面等,感受小女孩的孝心,对妈妈的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大体内容。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讲授新课:

  1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找到体现作者不解的词语“疑惑惊讶诧异怔怔”

  这些词是描写人物什么的?(表情)也就是对人物的神态描写。

  从疑惑到惊讶到诧异到怔怔,这种疑问的程度越来越深。你能读出它们的区别吗?指读

  把这几个词放到句子中,你会读吗?出示句子。读出越来越深的疑问。齐读句子,这种疑问从何而来呢?最后他的疑问得到答案了吗?

  2、课文通过一系列的描写刻画了小女孩的形象。在文中找一找描写小女孩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词语或句子,画一画,体会一下小女孩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画完后,先自己读一读,再和同桌交流一下感受。

  3、看一二段,找到作者疑问的原因,并体会小女孩的心理。

  (1)外貌:她十来岁的样子,相貌清秀,头上扎着一条小辫子。

  生:清秀可爱

  生:年龄很小

  出示图片,师:这就是故事中的小女孩,她十来岁的样子(学生接读)看起来纯朴、善良。

  (2)急切塞

  那女孩急切地对我说:“叔叔,叔叔,请等一等!”

  ①你抓住了哪个词理解?(急切女孩心里很着急)板书:急切

  ②你能读出这种着急的语气吗?出示课件,指读

  ③她为什么这么急切呢?(生答)

  ④已经晚上9点了,天那么黑,女孩多希望妈妈早点回家呀,谁能再读

  ⑤可能女孩一直在等那个可以帮助她的人,终于等到我了,她此时一定是既欣喜又激动。她多盼望我能够助她一臂之力呀。带着这种迫切齐读。

  综合以上内容,你了解到作者看到女孩后吃惊的原因了吗?女孩这么急切想干什么?

  看文3-6段

  作者为什么没有拒绝小女孩的`要求?

  “女孩边说边把一枚硬币塞在我手里。文中有一个词写出了女孩这种迫切的心情。”

  ①生:塞在板书:塞

  ②为什么用“塞”不用“放”呢?(怕我拒绝,怕妈妈看见)

  ③从这个细微的动作中,你觉得她是什么样的孩子?生:想得周到板书:心细

  女孩急切地拦住我,把硬币塞在我手里,她多怕我拒绝,多怕妈妈再继续等下去啊!谁想再读一读,感受女孩内心的焦急。

  出示课件,指读

  4买完报纸后,作者产生了更深的疑问?从哪里看出来的?看文章的7-10段出示三个疑问句,同学读读,你能再替作者提一个问题吗?“她为什么怕妈妈看见”从中你感受到她是个怎样的小女孩?

  板书:细心

  5看文章的11段揭晓谜底

  ①板书:低头她说了什么?指读

  ②“快一个小时”表明什么?(时间长)

  ③同学们,你们知道一节课有多长时间吗?比一节课时间还要长,“妈妈在那等了快一个小时了”说明什么?

  (妈妈等的时间长这份晚报不好卖)

  ④妈妈等了快一个小时,女儿也一定陪妈妈等了一个小时,孩子们,想一想,当时已经晚上9点了,街道上只有几盏昏暗的路灯闪着微弱的光,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当小女孩闪出来时,我吓了一跳。那么黑的夜路,一个大男人都吓了一跳,难道小女孩不怕吗?

  生:不怕,因为她心里想怎么帮妈妈,让妈妈早点回家

  生:怕,再怕也不能丢下妈妈一个人

  师:此时的女孩心里装的满满的只有一个念头,帮妈妈想想办法,让妈妈早点卖出那份晚报,早点回家。

  ⑤读到这里,你觉得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生:心疼妈妈孝顺

  ⑥如果换成是你,妈妈为了多给家里挣点钱,工作了一天还没有休息,你该有多心疼妈妈呀!所以女孩低着头说:(生接读)

  ⑦刚才同学们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了女孩对妈妈的情感,你们真了不起!

  6、文章就是这样通过一系列的描写以及我的情感变化刻画了这样一个可爱懂事的女孩。女孩对妈妈的那份深情深深地感染着我们在场的每个人,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个小故事,走进小姑娘的内心世界。

  拿起书,女生读女孩的话,要读出那份急切、诚恳、勇敢,男生读我的话,注意读出作者心中不断扩大的疑问。老师来读解说的部分。

  配乐分角色读

  三、拓展

  1、此时,我心中的这个疑问还存在吗?下面还是问号吗?(!)

  望着女孩离去的背影,作者的疑问解开了,此时此刻,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作者的心情吗?他又会想些什么呢?望着女孩的背影,我会想些什么呢?出示课件,指名汇报

  2、女孩在浓浓的夜色中巧妙地帮助妈妈卖出了最后一份晚报,这一切都源于她对妈妈的——爱,全文没有提到一个情字,但是从小女孩朴实的行动中,从妈妈辛苦的付出中却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对母女间浓浓的亲情,这份沉甸甸的爱。板书:爱

  3、天下的父母爱孩子的心都是一样的。文中的小女孩读懂了妈妈对她的爱,她也用自己细腻的行动回报着妈妈。在生活中,你是怎样回报父母的爱?出示课件。为他们做过什么事呢?想一想,把经历和同桌说一说。

  4、孩子们,从你们的故事中,老师知道你们也是懂事的孩子,记住:事情纵然再小,也一定会让你的爸爸妈妈舒心一笑,深深感动。

  四、 总结

  今天我们随着小女孩、妈妈、作者共同品味了一场爱的宴席,这里有母女之间的骨肉亲情,也有我帮助陌生女孩的真情。

  孩子们,世界上许多许多东西都是越分越少,只有一样东西却越分越多,那就是爱。用心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有一天,你会发现,那浓浓的亲情,那纯纯的友情,那些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真诚的情感就是我们每个人一生最大的财富。

【《最后一份晚报》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最后的长春藤教学设计05-22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05-17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02-26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06-08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06-09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12-21

语文上册《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07-27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16

流程设计教学设计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