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个儿子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从语言文字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出孩子应该成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的道理。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4、能将课文变成简单的课本剧表演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老爷爷的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你在家里为父母做了哪些事?有什么感受?
二、自读课文
三、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案
1、师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将课文变成简单的课本剧表演。
2、师生共同研究教学方法,制定学习、续演的方案:
⑴ 理解课文,体会老爷爷的话,说说自己的感受。
⑵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⑶ 能根据课文情节、环境、人物的言、行、情等进行合理想像。
⑷ 场景中的布置、人员的安排。
⑸ 表演中,组员如何默契配合,灵活应变。
3、汇集意见,筛选、确定方案。
四、根据学习方案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流利地读出来。
2、根据“阅读提示”中的要求,边读边思考,并将不明白的地方打上标记。
3、小组讨论交流,老师巡视,相机点拨。
4、全班汇报交流学习情况,由学生质疑,教师组织讨论交流。
5、小结。
6、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五、将课文编成简单的课本剧表演
1、小组讨论:
⑴ 根据课文情节、环境、人物的言、行、情等进行合理想象。
⑵ 确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⑶ 设计场景的布置。
2、各小组演练,教师巡视,相机点拨。
3、课本剧表演。
4、互评互议。
六、课后拓展
将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会认“既”等6个生字,会写“拎”等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户的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子女应该孝顺父母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第三个儿子的孝心。
三、教学难点: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四、教学时数:2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疑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有一篇文章很奇怪,明明写了三个儿子的事情,而旁边的老爷爷却非要说自己只看见了一个儿子??这个老爷爷并不是盲人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打开23课《三个儿子》,自己去寻找答案吧!(板题)
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大意
1、课件朗读,边听边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2、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教别人。
3、指名分段读文,正音。
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5、质疑。(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他看到的是哪个儿子?)
三、自主识字
1、学生拿出生字卡片,在学习小组内读给伙伴听。要求看清字形,读准字音。(老师参与学生活动)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3、游戏检查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
4、齐读、抽读、分组读,“开火车读”,老师注意学生读音是否正确。
四、读文练句。
师:生字会认了,这些句子会读吗?
1、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2、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老爷爷跟在他们后边慢慢地走着。
3、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斗痛了,腰也酸了。
4、读下面的句子,练说“一个,一个,另一个”的句式。
五、自主观察,写字练习。
1、请观察第一排三个生字,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2、重点指导:
1)注意别忘了“拎”的最后一点,“膊”的右上一点。
2)前面六个左右结构的字,老师可重点范写、指导“拎”字和“膊”字。
3)“甸”字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可提醒学生里面的“田”字可往左伸出一点,使整个字显得更匀称。
4、“晃”“荡”是上下结构的字,“晃”字要写得上窄下宽,老师可范写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1、认读生字、生词。
2、进行你说我猜字谜游戏。
二、问题导入,朗读感悟
1、大家把课文读了几遍了,知道这篇课文共有几个人物吗?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明明三个儿子,硬说只有一个儿子的人是谁?
师:三个妈妈没有这样说,三个儿子也没有这样说,唯独他这样说,他说得有没有道理呢?老爷爷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出示课文2、3、6段,练读三个妈妈的话,看下面的空格里加个什么样的词语恰当,再试着读一读。
1)一个妈妈地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2)又一个妈妈地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3)另一个妈妈地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重点读“三个儿子的表现”的句子。
4、师范读“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斗痛了,腰也酸了。”
师:你们也能读出水“重”吗?能听出水很“重”吗?注意读好“沉甸甸”。
师:这些儿子后来的表现怎么样呢?以读回答,读出三个儿子的表现来。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
三、分角色朗读,演故事。
1、小组分角色朗读。
2、全班汇报,演一演。
四、拓展练习,深入思考。
1、再读课文,你想对三个儿子说什么?
1)对第一、二个儿子说:“ ”
2)对第三个儿子说:“ ”
2、读完了课文,你想对三个妈妈说什么?
1)对第一、二个妈妈说:“ ”
2)地第三个妈妈说“ ”
3、对老爷爷说“ ”
4、你属于第几个儿子呢?你想对自己说什么呢?“ ”
5、把自己说得最精彩的一句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三个儿子一个儿子
第一个儿子会唱歌曲不会帮妈妈提水
第二个儿子会翻跟斗不会帮妈妈提水
第三个儿子不会唱、翻会主动帮妈妈提水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这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搞笑,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课文中的三个儿子应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个性的地方”的儿子,却能帮忙妈妈拎水桶,这样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教学目标:
1、会认6生字,会写9个生字。
2、分主角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理清课文脉络,熟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识记生字,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学习生字,掌握识字方法
2、指导书写生字
三、感知课文,理清脉络
1、分段轮读课文
2、检查读文状况
3、自由读课文,理清脉络
四、巩固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手操游戏,唱歌)
一、谈话导入,巩固识字
1、真诚地表扬,导入新课
2、复习生字词,巩固读音
3、出示图片,激发阅读兴趣
二、细读文本、合作探究。
1、自读课文,找出三个妈妈的话,用“”划出来。
2、交流:你都找到哪几句话,指名读
3、品读三个妈妈的话,体会阅读乐趣
(1)自由练读:把自己当成妈妈,你会怎样夸奖你的儿子?会用怎样的语气?
(2)进入主角,感情朗读
品读一:第一个妈妈的话。
a、指名扮演主角读,听听她怎样夸自己的孩子。
b、评价
c、生读后访问:这位妈妈,您说这句话的时候在想什么呀?相机指导朗读
品读二:第二个妈妈的话。
挑战读,评价,指名演读
品读三:第三个妈妈的话
a、指名读,理解“没有什么个性的地方”
b、范读、齐读、分主角读
c、小结方法
(三)读读说说,体会“孝敬”美德。
1、三个妈妈打完水走回家,她们走走停停走走停停,这是为什么?
2、从文中的哪些词或句子看出水很重的呀?相机理解“晃荡”
3、体会妈妈提水的辛苦。
4、三个儿子看到自己的妈妈在提水,他们是怎样做的?
默读课文,用“找出三个儿子的做法。
(1)出示课件:“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读读议议三个儿子的不同做法
(2)说话训练:一个(只)一个(只)另一个(只)说一段话。
5、合作探究: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1)课件播放一个妈妈与老爷爷的对话
(2)分主角朗读。
(3)讨论: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三、总结拓展,明理导行
1、联系生活说说你该怎样做个孝敬父母的孩子?
2、颂读《三字经》,升华主题。
四、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生字“晃荡”(田字格)
2、引导观察,演示书写顺序
3、师范写,提醒关键笔画
3、生练写,评价书写
板书设计
23、三个儿子
贴图贴图贴图孝
翻跟头唱歌提水敬
??(好儿子)父
母
《三个儿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说明
《三个儿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她们一边打水一边夸自己的儿子。当
母亲们拎着很重的一桶水回家的时候,三个儿子都来了,但只有一个儿子接过妈妈的水桶。这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是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
一、细读文本,读中领悟。
朗读是十会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学习方法。新课标尤其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实现素质的全面提升,而我校的研究课题“阅读教学的语文本色研究”也强调了朗读的重要性,要让朗读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所以我在设计此课时,给了学生充足的朗读空间,以指名读、齐读、范读、分主角读、扮演读等多层次的朗读训练,在"多读多想、读懂课文"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朗读潜力。让学生在朗读中入情入境,引导学生对文本资料进行仔细地揣摩。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优化自身的综合素质。注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置身于课文的主角之中,设身处地地读,如把自己当成文中的'妈妈,夸一夸自己的孩子,并对学生进行采访之类的形式,挖掘学生内心的交流,让学生们很快就体会到作为一个妈妈在介绍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是怎样的骄傲和自豪。此外,透过主角扮演、讨论交流等手段,让学生明白"只有能帮忙妈妈分忧的孩子,才是好孩子"的道理,从而弄清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的原因。
二、语言训练,悄然无痕
作为本课的一个语言训练点,让学生在读读议议三个儿子不同做法之后,我安排了一次说话训练:一个(只),一个(只),另一个(只)。让学生能透过课文相关段落的学习之后,及时进行口语训练。对低段的学生来说,这是学习上一个难点。如何突破?我在课件中设置了一部分学生活动的图片,让学生看图说话,带给了“借助教辅说话表达”的机会,之后再进行引导,透过一次又一次的说话,拓展他们的发散思维,实现了从“扶”到“放”的过程,这种段式的运用也就水到渠成了。这样,让学生进行了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实现了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三、感悟明理,升华主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课是在搞笑故事的叙述中,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孝敬父母”,要让学生透过课文的学习,懂得儿女就应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的道理,在生活中做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在对文本进行了解读之后,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该怎样做个孝敬父母的孩子,由于对文本资料有了很深的理解,有了感悟,再加上贴近生活,学生往往就能有感而发,畅所欲言,从而于无形中升华了本课的主题,此时我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来颂读《三字经》,让学生在琅琅上口的颂读中更深地体会我们中华民族所颂扬的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本课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着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着唱歌,他们唯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跑到妈妈跟前,接过了沉甸甸的水桶。难怪哦,老爷爷说他只看到一个儿子,因为他深知,这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却能帮助妈妈拎水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这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是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本课教学中,我们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们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含,只要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引导孩子读书讨论就可以了。
【学情分析】
认字、写字、在准确的情感朗读中感悟课文。
二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是重要环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说出识字方法。本文内容浅显,人物对话多。不同的人说话的语气不同,表达的心情也不同。因此,我把“分角色朗读课文,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培养学生的语感”列为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1.会认“既、嗓、拎、桶、晃”6个生字,会写胳膊、晃荡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通过课文学习让大家体会妈妈的辛苦,懂得关心、孝顺父母。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2.明白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3.通过学文、赏文,懂得孝敬父母并能付诸行动。
【教学难点】
1.通过讨论明白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比较三个儿子的行为,体会老爷爷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一桶水。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课文,讲述的就是发生在儿子和妈妈之间的故事。一起走进23课《三个儿子》,伸出小手,跟着老师一块儿写课题。(学生跟着书空写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读书要求:①读准字音。
②画出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③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生字词:读音注意“躁”是平舌音;“拎”是前鼻音;“晃”是多音字,在本课读第四声;“甸”在“沉甸甸”一词中应读一声。
3.初步感知
⑴简要说说:在三个妈妈的眼中,他们的儿子分别是怎样的?
⑵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本课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着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着唱歌,他们唯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跑到妈妈跟前,接过了沉甸甸的水桶。难怪哦,老爷爷说他只看到一个儿子,因为他深知,这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却能帮助妈妈拎水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三、写字指导
1.写正确
本课要写的字中有些容易写错,特别是诸多的“点”,最容易被忽视。如,“拎”字最后一笔(点),“桶”字右上的一点,“膊”字右上的点,都容易漏写。“荡”字也是易写错的字,学生往往写成左右结构,指导时应特别强调。
2.写美观
写“桶”字时,右上的“横撇、点”不宜大;“晃”字中间的横不能太长,下面的撇、竖弯钩要写舒展。写好“停”字的关键是写好右边,右边部件多,要写紧凑,口尽量扁,给下边的秃宝盖和“丁”字留出位置。“膊、荡”二字笔画多,不容易写好,要加强范写指导。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5
【教材简说】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三年级第五册第一组的第四篇课文。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迎面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地方”的儿子,却接过妈妈手中沉甸甸的水桶,一声不响地走了,这样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好儿子。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
2、在老师的引导下,自读自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内容,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4、懂得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的道理。
【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从小懂得为父母分担重。
【教学难点】
理解老爷爷的话,他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教学过程】
一、字词过关(略)
二、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同学们,你们在家里曾经为父母亲做过哪些事?有什么感受?
(生兴高采烈,列举事例)
三、引导
你还记得你的妈妈是怎样表扬你的吗?
(生面带微笑,自豪而骄傲,个个争先恐后地汇报。)
四、进入新课
今天有三个妈妈也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你们想不想知道她们是怎样夸奖自己的孩子的?
(找出妈妈表扬孩子的话)
五、自读自悟,合作研讨,体验阅读内容《三个儿子》
1、你把自己当成妈妈,去读一读妈妈的话。读出妈妈的感情来。
(四人一小组练一练,看谁最能读出妈妈的语气。)
2、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3、请一个小朋友读读这句话,大家听听,他把自己当成了妈妈没有?
(读完后采访他当时的思想感情。)
问: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您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
生:我在想:我的儿子真了不起!
4、交流提高:我也为您的儿子感到骄傲,各位妈妈能夸奖得更自豪一点吗?
(生练读,把练习结果表现给同桌看。)
5、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⑴ 师生共建交流平台:另外一个妈妈是怎样夸奖自己的孩子的?也请几个小朋友来读一读。大家听听,他有没有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来。
(指名朗读)
师:你们觉得这个“妈妈”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还可以做出妈妈骄傲的表情来。
师:那你能上来试一试吗?
生:(昂首挺胸,骄傲的眼神)读得有声有色。
师:夸夸他!
⑵ 大家自由练读,感悟提高。
(趁热打铁)
6、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⑴ 提出疑问:两个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却什么也没说,这是为什么呀?
(体会第三个妈妈说这句话时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⑵ 通过朗读来体现:她认为自己的儿子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语气很平常)
⑶ 自由练读,感受第三个妈妈的平常心。
六、自主发现,从细小处见真情
1、自读课文第七小节,想想你发现了什么?三个妈妈打完水回去,在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提示。)
2、汇报:
水很重、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痛了、腰也酸了……
3、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水重的?你能用朗读来体现水很重以及妈妈很辛苦吗?
(通过朗读为课文后来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作铺垫,体会第三个儿子对妈妈的一片真情。)
4、这样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分别是怎样做的?用笔划出三个儿子的做法。
(生立刻拿出笔来,积极地寻找句子)
5、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三个句子:
⑴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⑵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⑶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6、激起共鸣:
“你觉得哪一个儿子表现最好?最后一个孩子是怎么想的?如果换了是你,你会怎么做?”
生:第三个儿子表现最好。妈妈特别辛苦,非常吃力。让我来帮妈妈提水吧!
7、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第三个儿子的妈妈会想什么?一直跟在后边的老爷爷心里在想什么?
(充分说。他的妈妈在想:我的儿子真是长大了。虽然比不上第一个孩子会翻跟头,比不上第二个孩子歌声动听,但他知道关心妈妈,帮助妈妈分担重担。老爷爷在想:只有这个儿子看到了自己的妈妈吃力地拎着水桶,并主动地接过水桶。他才是关心父母、体贴父母的好孩子。)
七、点明中心,升华主题
1、提出疑问:
明明有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却说只看见了一个儿子呢?
(同桌之间互相说)
2、全班参与讨论,提炼中心:孝敬父母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师热情地给予鼓励:大家说得真好!生得到老师的夸奖,个个喜形于色、兴高采烈……)
八、拓展
出示小黑板:
你认为该向哪个孩子学习?为什么?
你觉得应该怎样孝敬父母?
你平时又是怎样帮助父母做事的?
(生沉浸在思考当中,下课。)
【设计理念】
生活化,同时又是富有乐趣的学习,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灵活,并拥有成就感,甚至能让人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阅读也不例外,如果能让孩子们融入生活场景,自主学习,体验阅读的乐趣,获得阅读后的快感,长此以往,可以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学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和学习的方式应从“授之以鱼” 转变为“授之以渔”,甚至可以“授之以渔场”,真正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空间,让孩子们人人都灵动起来,在老师的引导下,以最大的热情和积极性投入到自主学习当中去,合作探究,真实体验,从中体味学习的乐趣。
【设计评析】
1、教学设计的导入部分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回忆平时妈妈对自己的表扬,让孩子们马上就进入了兴奋状态,为后面的课文朗读奠定了基础,也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进入新课时,创设情境,让孩子们转换角色,扮演妈妈去朗读文中妈妈夸奖儿子的话,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发掘人物内心,感同身受,很快地体会到一个妈妈在介绍自己的孩子时是怎样的骄傲和自豪。
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放开手脚让他们去读、去悟,会有更多地收获。我设计学生自读、自悟、自演妈妈的话,感受三个妈妈的不同语气和心情,使学生对人物的形象有了各自不同的体验。除了能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把文本的含义进行正确的表达外,还让孩子们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了学习方法,并根据这些方法去自主学习。
4、自主发现是新课程标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教学设计的六部分设计了一个自主发现的环节,让学生通过读书、体验和激发共鸣,感悟人物的真情。学生通过第三个儿子默默无声的表现,立刻就能体会到:一个好儿子的好,不能光表现在会翻跟头、会唱歌上,而应以实际行动去分担妈妈的重担。此时,学生已模糊地意识到,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5、最后在通过第七部分的同桌之间的相互合作以及全班学生的共同讨论,使本来处于模糊状态的同学,在老师的点拨下,在老爷爷的话的启迪下,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一个孩子,要孝顺父母,懂得为父母分担重担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好孩子。这个设计环节进一步升华了文章的主题,成为整堂课的高潮部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6、第八部分拓展中设计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寻找自我差距,激发孩子们孝顺父母的心愿,理解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聪”。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联系歌曲,导入课文
1、提要求:边听边想一想歌曲里讲了什么?
2、播放录音《好妈妈》,说说听了这首歌,你明白了什么?
3、小结:歌曲中的小朋友多疼爱自己的父母啊!你们喜欢吗?这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三位小朋友,他们又是怎样做的?你们喜欢他们吗?
4、揭题:三个儿子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生提学习要求:读课文时该注意什么?
2、师小结:五不(并强调遇到不认识的字怎样办?)
3、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4、解决学生读书过程中出现的字音难点,并说说“荡”的字形。(沉甸甸胳膊晃荡)
5、简要说说:在三个妈妈的眼中,他们的儿子分别是怎样的?
6、根据学生的回答,简要板书。(注:板书的资料根据学生的回答来确定。)
7、在板书的过程中,写字指导“聪”
①、提醒老师注意在田字袼中写字该注意什么?
②、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子。
③、师生同写,看谁写的`字既快又好。
④、评价。
三.学习课文2、3、6自然段
1、动手划出三位妈妈说的话,划好后好好读一读。
2、示三句话的小黑板,选一句自己最喜欢的妈妈说的话,想想该怎样读?(练习读)
3、朗读指导
①、抽三生读,读后评议。(你认为谁读的好,为什么?)
②、师生合作分主角读。
四.学习第八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从那些地方能够看出一桶水很重?
2、用朗读表现出水很重。
3、如果你看见这样的情景,你会怎样做?
4、质疑:三位妈妈的三个孩子是怎样做的呢?我们能够去读一读课文的(由学生得出9、10、11自然段)
五.学习第9、10、11自然段
1、生自由读,读完后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出示
一个孩子。一个孩子。另一个孩子。
(老师觉得你用自己的话说一个孩子的表现,你已经很不错了,如果能说三个,那就太了不起了!)
(设计的目的: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2、质疑:小朋友,你们看到了几个孩子?可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那你认为他看见的就应是哪个儿子呢?为什么?
3、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人人都认为就应是第三个儿子,因为他孝敬父母。可一个孩子却发表了他不一样的观点:一桶水连妈妈都提的腰酸悲痛,儿子怎样能提得动呢?我觉得另外两个孩子也表现很好,他们想透过自己精彩的表演,让妈妈忘记疲劳。)
(孩子真的很能干,我备课的时候虽也想到,可没想到二年级的孩子也能往这方面去想。)
六.总结课文,情感升华
1.此时此刻,如果你是这位妈妈,在谈论孩子时,你会怎样说?(让生回过头来看妈妈眼中的孩子,感受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孝敬父母当然也是。)
2.根据学生的回答,把板书第三个孩子下的“没什么个性”改成“孝敬父母”,并画一颗红红的爱心。
3.学到这儿,吴老师突然想起《三字经》里的一句话,送给大家,出示:
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
七.拓展资料,课外延伸
1.读课外故事《乌鸦爱妈妈》,谈谈感受。(由于时间不允许,未交流)
2.总结:课外也能够收集一些古今中外孝敬父母的故事,细细阅读,相信能给你们很多的启发。老师期望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孩子。
(此时,铃声响了。)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7
一、设计理念:
儿子,这个字眼在妈妈的心里是神圣的。可是,“妈妈”这个字眼,在儿子的心里是怎样的呢?我们感动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而大力赞颂母爱的时候,是否应该引导孩子们读读“黄香温席”、“卧冰求鲤”,这些颂扬子孙孝心的文章呢?本课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着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着唱歌,他们唯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跑到妈妈跟前,接过了沉甸甸的水桶。难怪老爷爷说他只看到一个儿子,因为他深知,这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却能帮助妈妈拎水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这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是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本课教学中,我们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们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含,只要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 “明明有三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引导孩子读书讨论就可以了。
二、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
师:我现在的角色变成了一位妈妈了,昨天我见到了三个儿子,你想知道这三个儿子怎么样吗?那就让我们去见一见这三个儿子吧!(教师板书:三个儿子)
师:请同学们读一读文中的生字词(带拼音)。
师:妈妈要考一下孩子们,看你们是不是都学会了呢?(开火车认读)
师:评价读的情况,不服也不行呀,妈妈想听一听这个故事,指生读。
师:讲得不错,刚才我听到三个妈妈好像在说自己的儿子,说什么呢?
课件出示: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教师指学生读一读。)
师:当妈妈的多高兴啊!
(多指几生读一读。)要求把妈妈高兴的语气读出来。
师:两个妈妈夸完了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是怎样说的呢?课件出示: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特别的地方。(指生读。)
教师板书:一个 一个 另一个 (让学生根据他们书上的描述给他们起名字。)
大力士 歌迷 一般
师:妈妈提着水桶回来了。
出示: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及时表扬。)
师:看着妈妈提水,那三个儿子是怎样表现的?
出示:一个孩子翻着跟头,象车轮在转,真好看!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结果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找三个学生读一读。)进行激励
另找三位读,读后教师对他们进行现场采访:当你看见妈妈提水回来时,你在做什么?(板书:翻跟头 唱歌 提水)
师:出示:“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指生读。
师:我很奇怪,明明是三个儿子,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师:第三个儿子做得不错,你能评价一下他吗?
板书:懂事 孝顺 真正的儿子
师:是不是只帮妈妈提水就是孝顺妈妈,我们还可以帮妈妈做些什么呢?
(板书:妈妈,我要)
师:请你们自由朗读课文,看谁读得声音最洪亮。
师:激励学生,提出要求:请一位学生读给大家听。
师:一个人读全文真辛苦,我们一人读一段吧。
师:现在我们对三个儿子有了更深的了解,休息一下,我们来写字。
出示:桶 甸 (提醒应注意什么)
师:布置作业:想想怎样才是爸爸妈妈真正的孩子?在家帮爸爸妈妈做一做。
板书:
三个儿子
一个 一个 一个
翻跟头 唱歌 提水 ( 懂事 孝顺)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理解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材分析:
《三个儿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单元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课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三位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儿子,却能实实在在帮助妈妈拎水桶,他才是真正能够孝敬父母的儿子。
《三个儿子》语言十分浅显,但在浅显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因此在教学中无需逐字逐句地给学生讲课文的思想内涵,但要正确巧妙地引导学生阅读,能让学生融入生活场景,自主学习,体验阅读的乐趣,获得阅读后的成就感,并能从第三个儿子的身上发现他的闪光点影射到自己的身上。
学情分析:
由于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课堂上容易感到疲倦,而且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既要努力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校学生素质较高,大部分学生语感较好,把课文读流利不存在什么问题。因此,我把指导朗读的重点放在指导人物角色朗读方面,进入角色朗读也正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通过朗读,体验阅读的乐趣,感悟做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播放歌曲导入新课:
1、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既然 嗓子 晃荡 胳膊 沉甸甸 拎着水桶
2、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表现得太棒了,上节课所学的字词掌握的非常好,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给你们放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好妈妈》,同学们一定要仔细听歌观察画面,边听边想一想歌曲里讲了什么?
3、师:歌曲中的小朋友多疼爱自己的父母啊!
(1)同学们,在家里父母是怎么夸奖你的?
(2)今天,我们来看看课文里的三位妈妈是怎样夸自己的儿子的。
二、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读课文,找出三位妈妈的'话。
师: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找出三位妈妈评价自己孩子的话,用“———”画出来。
2、全班交流:指名读、自读。
3、指导朗读三位妈妈的话,体会阅读乐趣。
(1)出示第一位妈妈的话,指名读,学生评价。
师采访“妈妈”:您刚才在夸奖自己儿子的时候,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
那你能夸得再自豪点吗?(再指名读句子)
师:第一位妈妈这样夸奖自己的儿子,第二位妈妈也不甘示弱,她又是怎样夸自己的儿子的呢?
(2)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指导朗读。(提示:可边读边做动作)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第三位妈妈的表现。
(3)出示第三位妈妈的话,指名读。
师:两位妈妈都夸奖了自己的儿子,而第三位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这是为什么呀?(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
谁能谦虚地读一读?
师:真是一位谦虚朴实的妈妈!
(4)分角色朗读1——6自然段。
师:孩子是妈妈心中的太阳,当妈妈的都爱自己的孩子。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妈妈呢?(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
4、品读文本,体会“孝敬”美德。
(1)引导朗读7、8自然段:
师: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三位妈妈打完了水向家走去。她们走走停停,走走停停,这是为什么呀?
课文的哪些词语或句子告诉了我们水重?你能把它读出来吗?
(2)引导朗读9——11自然段:
师:三个儿子面对这么重的水,他们分别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继续读课文,找出三个儿子的做法,画上自己喜欢的符号。
同桌交流后,师相机板书。
说话练习:用“一个(只)……一个(只)……另一个(只)……”说一句完整的话。
师:如果这三个儿子就在你面前,你想对他们中的谁说点儿什么吗?(指名说)
(3)引导朗读12、13自然段:
师:其中的一位妈妈和老爷爷也有一段对话,请你和同桌分角色读一读。
分角色朗读展示。
采访“老爷爷”:奇怪了,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您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儿子呢?(指名回答)
三、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1、是啊,爸爸、妈妈给了我们生命,养育了我们,多辛苦啊!只有孝敬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同学们,现在条件好了,水桶是不用你们提了,你觉得从今天开始你们可以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来孝敬他们?(生自由说)
2、我们都是在爸爸、妈妈手心里疼爱着长大的,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可是当我们渐渐长大,有的学生就开始粗声粗气的对父母讲话,甚至不耐烦,那么我们应该以一颗什么样的心来面对爸爸、妈妈呢?(生自由说)
3、孩子们,今天老师还为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名字叫《感恩的心》。(播放歌曲)让我们在这优美的歌声中,回忆父母曾经为我们的付出、给我们的关爱,请在这张空白的心形卡片上写下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几句心里话。
4、请几位学生读一读卡片上的话。(及时鼓励、引导)
四、指导书写“胳膊、晃荡”:
1、引导观察范字,请学生指出该注意的地方。
2、分别范写“膊、荡”,学生练习书写。
五、小结:
同学们,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师希望大家都能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用你们美丽的微笑去回报母亲吧!
六、作业:
从今天开始行动起来,每天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有心的同学还可能将这些记在你的日记中,我将是一份最好的成长记录。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1、复习生字、词语。
2、真诚地表扬:哎呦,小朋友们真能干呀,这麽多的生字都可以顺利解决了,真了不起。
3、创设生活的情境:小朋友,你看老师是这样表扬你的,你记得你的妈妈是怎样表扬你的吗?(学生自由表达)
4、提高要求:你能把妈妈的表情和动作也做一做吗?(学生自由表演)
5、导入新课:今天,有三个妈妈也在夸奖自己的孩子了,请你自己去读读课文,找出妈妈表扬孩子的话。
(二)、自读自悟,合作研讨,体验阅读内容。
1、三个妈妈分别是怎样夸奖自己孩子的,请你仔细读课文,用横线划出妈妈表扬的话。
2、你把自己就当成妈妈,去读一读妈妈的话,读出妈妈的感情来。
3、交流:你们都找到了哪几句话呀?指名朗读三个妈妈的话。
4、在你的学习小组里和小伙伴一起练一练,看谁最能读出妈妈的语气。(学生互相交流)
(三)、朗读交流,发现阅读乐趣。
反馈:你都找到了哪几句话?
交流一:(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这句话,大家听听他把自己当成妈妈了没有。(指名生读)
1、 采访刚才读的同学:师: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麽呀?
生:我在想,我的孩子真了不起。
生:我想,我的孩子是很能干的,要是他表现好的话,我要好好表扬他!
生:我为我的孩子感到骄傲!
生:我还为我的儿子感到自豪,我想他以后一定能成为一个很有名的`运动员!
2、 交流提高:师(面带微笑):我也为你们的儿子感到骄傲,各位妈妈能夸奖地更自豪一点吗?
(学生练读)
师:把你们练习的结果表现给你的同桌看看。(同桌互相读这句话)
交流二: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1、师生共建交流平台:另外一个妈妈是怎麽说自己的孩子的?也请几位小朋友来读一读。
大家也听听,他有没有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来。(指名学生朗读)
2、 朗读、评价。
师:你们觉得这个妈妈读得怎麽样?
生:我觉得他还可以做出妈妈骄傲的表情。
师:那你能帮助他来改善一下吗?(生做抬高头的动作,骄傲的神情)
生:我认为他的话还可以说得更慢一些,那样别人可以听得更清楚,感觉这个妈妈也就更骄傲了。
师:嗷,你的想法很棒,你能来读读吗?(生自信地朗读)
3、自由练读,感悟提高。
大家提的意见都很有水平,像他们这样,其他的同学也去练习一下,争取读得更好。
交流三:(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麽可说的,他没有什麽很特别的地方。”)
1、提出疑问:两个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却什麽也没有说,这是为什麽呀?
2、找到情感共鸣:这个妈妈在说话的时候会是怎麽样的心情呀?
3、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
(四)、自主发现,从细小见真情。
1、自读发现:三个妈妈打完了水,走回家去,路上发生了什麽事情?请小朋友自己去读读课文的7、8小节,想一想,你有什麽发现。
2、交流反馈:
3、(1)完成填空。
一桶水可重了!水——,三个妈妈——,胳膊都——了,腰也——了。
(2)你从填上的词语中体会到什麽?
(水桶里的水很满,三个妈妈提着水很吃力。)
(真想有人来帮忙)
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水很重的?
你能用朗读来表现出水的重吗?
(3)假如是你拎着这麽重的水桶,此时你在想什麽?
朗读提高
4、这样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分别是怎麽做的?请你去读读书,用笔划出三个儿子的做法。
5、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他们各自有什麽表现呢?
(1) 边读边划出有关句子。
A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B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C另外一个孩子跑到妈妈面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2)抓动词,体会最后一个孩子的想法和做法。
a找动词(跑到、接过、提着走)
b最后一个孩子的想法和做法
(觉得妈妈特别辛苦。“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非常吃力。我来帮助妈妈提水吧!)师:读了两段话,你有什麽发现?(水很重)
(五)、体会感悟,挖掘孩子内心的想法。
小朋友们,看到这样的孩子,你体会到了什麽呀?想说些什麽?(学生自由交流)
(六)、指明中心,升华主题。
1、自由表演:这时候,一个妈妈还和老爷爷发生了对话,请你和你的同桌一起准备一下,一个当妈妈,一个做老爷爷,来表演对话。
2、上台表演:指名两组来表演。
随即采访:奇怪了,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您怎麽说只有一个儿子呀?
3、全班参与讨论。提炼出中心:孝敬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4、拓展练习:这个妈妈还会和老爷爷说什麽呀?你们能把故事编下去吗?
(七)、小节课文,读读议议。
你认为该学习哪个孩子?为什麽?
你觉得该怎麽样孝敬父母亲?
说说你是怎麽样帮助父母做事情的?
板书
三个儿子
妈妈 儿子
既聪明又有力气 翻跟头
唱歌好听极了 唱着歌
没有什麽特别的 接过、提着走了
只有一个儿子
孝顺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10
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的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本课学习目标:
1、读通、读顺、读准、读懂课文;
2、会认读6个生字。
3、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学习重点:
读悟课文内容,知道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学习难点:
明明是三个儿子,可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到一个儿子呢?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图片。
第二课时
一、情感引领,谈话导入。
二、细读品味——妈妈的话。
1、播放三位妈妈说的话,字幕出示。
2、初读妈妈的话
⑴指名读句子:谁能来读读这三位妈妈说的话。很棒,能把生字都读准了。
⑵复习生字:这里面有两个生字宝宝。谁会读?出示字、读音、组词
我们把生字宝宝带入句子中你会读吗?全班齐读。
⑶掌握了生字,你能更顺利地读课文,谁来读读第一位妈妈说的话。贴上第一位妈妈,出示句子。
第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①指名读,谁来读第一位妈妈说的话。
②采访刚才读的同学
师: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
“既聪明又有力气”说明妈妈引以为豪呢!为有这们的儿子而骄傲。
生:我在想,我的孩子真了不起。了不起在哪?(聪明、有力气、既……又…… 谁也比不过他说明儿子在妈妈心中是最棒的。)你来读,让我们看看你儿子到底有多了不起。加动作:(做抬高头的动作,骄傲的眼神、拍胸脯、竖起大姆指)
生:我为我的孩子感到骄傲!有多骄傲,你读读看。
生:我还为我的儿子感到自豪,我想他以后一定能成为一个很有名的运动员(动作:插腰)
听了她的话,第二位妈妈不服气了,她说什么?
⑷第二位妈妈: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①你听到了什么?
②又一个妈妈( 不甘示弱地、骄傲地、自豪地 )说请同学分别读读。
③分组读妈妈的话。
⑸两位妈妈在攀比呢,第三位妈妈是说什么 ?
“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两位妈都夸自己的儿子呢?这个妈妈为什么这样说:谈理解。
①也许她的儿子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他不好意思说。那你就不好意思地读读妈妈的话。
②也许这个儿子有特别的地方,这个妈妈只是不愿意和她们比,是个谦虚的妈妈,那你就谦虚地读一读。
③导入:三个妈妈这样夸奖自己的儿子,她们的儿子是怎样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三个儿子》
④板书课题。
三、读课文——再次感知。
请同学们看课文,听朗读,画出三个儿子表现的句子。
四、对比品读——儿子的表现。
1、请学生说,随机出示句子。
2、三个孩子的表现如何?
⑴先出示画面,再出示句子: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看到这个孩子的表现,你心里怎么想,
真厉害——佩服,读出你的佩服来。
真棒!——称赞,那就用称赞的语气读。
真想像他学习,读出你的羡慕。
第二个孩子来了,他唱着歌,歌声振越山林,穿透云霄,他的歌声真好听。
⑵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他的妈妈是怎样夸奖他的,对比读妈妈说的话。
⑶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这几个生字你会读吗?
把生字宝宝送回句子中,你还会读吗?沉甸甸什么意思?从课文的哪段话中看出这水桶是沉甸甸的?
3、体会水有多重。
⑴出示第8自然段。
⑵这桶水倒底有多重呢?我请两位同学来体验一下,其他同学认真观察。
①观察她拎水时的`表现。②心里想好一个问题,呆会儿问这位同学。
教师请两位同学,当场拎一桶重达七八千克的水,
师引导:如果你累了,可能停下来休息,休息好了继续走。小心水别荡出桶外。
a师:你观察到了什么?
b师: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⑶你有亲身体验,就请你读读这一段。读出你的体会。全班齐读。
⑷拎着这么重的桶,妈妈们心里会怎样想?
⑸看到妈妈们拎着这么重的水,你会怎样做?而第三个儿子就跑过去接过妈妈手里的桶走了。
⑹出示第三句,划划表示动作的词,说说这里的“跑”换作“走”行不行?为什么?
“走”并不是不愿意,而是没有“跑”表现得迫切想帮妈妈。好,我们齐读,读出孩子迫切想帮妈妈的感觉来。
⑺出示妈妈的话,现在你觉得这个儿子特别吗?特别在哪?妈妈知道这个儿子的特别之处吗?为什么还这样说,再谦虚地读读妈妈的话。
4、从这些话中你看出分别是哪个妈妈的儿子?把他们送到妈妈的身边。
出示三个孩子的图处,让同学们贴在对应妈妈的旁边。
5、三个妈妈说的,三个儿子做的,都被坐在井边休息的老爷爷看到了,当三位妈妈问老爷爷:“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怎么样啊?”老爷爷说: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6、明明是三个儿子,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呢?
7、(边说边总结全文)其实三个儿子都很优秀,老爷爷这样说是根据迎面跑过来的三个儿子的表现说的。我们来看看回顾回顾整篇课文。
两个被妈妈引以为豪的儿子都只是表现自己的才能,对妈妈手中沉甸甸的水桶视而不见。而只有那位认为自己的儿子没有什么特别地方的妈妈的孩子懂得爱妈妈,他接过妈妈手中的水桶跟着走了。老爷爷认为,心中有妈妈,知道怎样爱妈妈的儿子才是妈妈的儿子.
8、孝顺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就你课前我们看到的动画片,“黄香温席”一样,“三字经”中就提到“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
9、学到这儿,你受到什么启发?今天妈妈们也来了,老师给你们一次交流的机会,跑到妈妈身边,问问妈妈希望你做个怎样的儿女,悄悄地告诉妈妈你要做个怎样的儿子。
相信今天妈妈和孩子们都很有收获,好儿子从现在做起,让我们把今天学习的生字响亮地读出来。
写几个漂亮的字送给爸爸、妈妈。
五、比一比,谁写的字漂亮。
拎、桶、甸。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巩固生字字音、字形,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字义。
能力目标:分角色朗读有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学会用“一个(只)……一个(只)……另一个(只)……”的句型练习说话。
情感目标:理解老爷爷说的“一个儿子”的含义,懂得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的道理,在生活中做个体贴、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劳动的艰辛,从而产生体贴、孝敬父母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老爷爷的话所包含的深意,他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读,未成曲调先有情
1、教师用缓慢而低沉的语调讲述《乌鸦反哺》的故事。
2、让学生自由发言,听了这个真实的故事有些什么想法。
3、今天我们要认识三位小朋友,他们在这方面会怎么做呢?
4、课件出示图片,导入新课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片,说一说:你看到了谁,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谁开口讲话了?讲了什么呢?
(课件配音:“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师:咦,明明图片上有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却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呢?’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3课《三个儿子》(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用乌鸦反哺的故事导入后,激疑:乌鸦知道要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课文中的三位孩子的表现又如何呢?然后利用课件导入课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同时,在自主观察、探讨中自然地引出本文的重点、难点:‘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呢?’为什么老爷爷却说只看见一个儿子呢?这个问题,引领学生把握住了重点,为下文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二、通读,潜心会文初动情
(一)出示读书的要求:(课件出示)
一读课文,标出课文自然段,并圈出难读的生字词语。
二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读课文,用“____”划出妈妈表扬的话。
(二)交流反馈:
1、巩固生字
(1)带拼音复习生字。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给生字宝宝打声招呼。(齐读、开火车读)
(2)读准字词:嗓子、拎着、水桶、晃荡、沉甸甸、既聪明又有力气。(提醒读准“沉甸甸”)
2、你们都找到了哪几句话呀?指名朗读三个妈妈的话。
3、在你的学习小组里和小伙伴一起练一练,尝试模仿妈妈的语气。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从感知文章的语言符号——文字开始,认识生字,生词是顺利进行阅读的前提。二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生字,朗读课文的能力。这一过程可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给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自主空间。
三、参读,感悟妈妈对儿子的爱
在三个妈妈的眼中,他们的儿子分别是什么样的?你都在课文中找到了哪几句?
(课件出示前两位妈妈夸奖自己孩子的话)
“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1、指导朗读
师:请几位小朋友来读读这两句话。
师:这位妈妈,您刚才在夸奖您的儿子,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
2、扶放结合
师生搭建交流平台:另外一个妈妈是怎样夸奖自己的孩子的?也请几个小朋友来读一读。(骄傲、自豪的语气)
师:你们觉得这个“妈妈”读得怎么样?
(预设)我觉得他还可以做出妈妈骄傲的表情来。
师:那你能上来试一试吗?
(预设)(昂首挺胸,骄傲的眼神)读得有声有色。
大家自由练读,感悟提高。
3、学法迁移
利用课件,出示第三位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1)提出疑问:前两位妈妈都夸奖自己孩子,第三位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这是为什么呀?
(2)情感共鸣:这个妈妈在说这话的时候会是怎样的心情?
(3)你能用朗读的形式来表现这位妈妈的心情吗?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学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和学习的方式应从“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甚至可以“授之以渔场”,这环节的设计真正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空间,让孩子们人人都灵动起来,在老师的引导下,以最大的热情和积极性投入到自主学习当中去,从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四、研读,理解妈妈的辛苦
(一)多元解读积淀语感
1、过渡: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
(1)谁来读一读?这个字叫——拎。什么是“拎”呢?(拎:用手提,把水提起来。)
(2)角色转换:同学们,站起来。此刻你就是那三位妈妈,你面前有一桶沉甸甸的水,你正拎着这桶水走在回家的路上。
采访:妈妈,这桶水重吗?大概有多重啊?你告诉大家——一桶水可重啦!(随机问3个)
妈妈们,一起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齐读)
(3)那么重的水,你提着辛苦吗?(预设:好辛苦啊,好累啊!)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妈妈提水很辛苦呢?把你找到的词语或句子用波浪线线画出来。(水直晃荡,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腿也酸了)
2、结合课文理解“晃荡”。(向两边摆动)“直晃荡”(不停地向两边摆动)
(1)谁能用自己的朗读把妈妈走一步听三步的辛苦样子读出来呢?(指名读)
(2)补充词语:一桶水可重啦!妈妈累得()。
3、师:如果你看到妈妈提着这么种的水桶,你会怎样做?
(预设):我会毫不犹豫地去帮妈妈。
师赞扬:你真是一个体贴父母的好孩子!课文中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又是怎样做的呢?
师小结:前两个儿子虽然本领都很大,但他们却没能孝敬自己的父母。第三个儿子虽说没有什么特别,但其实他是最特别的一个,因为他能够?(孝敬父母)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第三个儿子默默无声的表现,立刻就能体会到:一个好儿子的好,不能光表现在会翻跟头、会唱歌上,而应以实际行动去分担妈妈的重担。此时,学生已模糊地意识到,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二)开拓思维发挥想象
师:你能像课文中“一个(只)……一个(只)……一个(只)……”的句式来练习说一说吗?
课件出示:一个(只)——————————————————————。
一个(只)——————————————————————。
另一个(只)—————————————————————。
师提示:通过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可以说说大自然中的动、植物。
【设计意图】通过对以上这个句型的练习,让学生从多角度大胆发挥想象力,拓展思维空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他们想象创造的火花,课堂气氛顿时活跃无比。
五、精读,设身处地悟深情
师:当三个儿子同时出现在妈妈面前时,一位妈妈问老爷爷:“看见了吗?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怎么样啊?”
“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1、师范读。
2、小组讨论:为什么明明三个儿子,而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呢?(指名答)
3、我们再回头看第三个妈妈的话,她说自己的儿子没有什么特别的,你认为呢?现在你觉得第三个儿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4、想象一下这个儿子平时还会帮助妈妈做什么?
5、指名分角色读妈妈和老爷爷的话。现在,我们终于明白老爷爷这句话的含义了,谁愿意当老爷爷来说说。
评价:老爷爷的话真是意味深长啊。
师小结:小朋友,你最想当哪个儿子啊?(针对学生回答总结)是啊,生活中有的人确实没有什么特长。但是只要有一颗体贴父母,关心父母的心,那么,你就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你就是爸爸妈妈心中的好儿女。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到这里,老师突然想起《三字经》里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课件出示):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这是学生体验的升华。此时,不需要干涩说教,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一堂语文课的价值不在教材内容本身,不在简单到认识文章的字词句,了解文章的内容大意,而在教材背后所隐藏的意义世界,我们要引导学生走向这个意义世界。因为,文本背后是海洋,是天空,是丰富生命的心际网络。
六、活读,表演且抒个中情
1、小组内合作表演文中的对话。
2、上台表演(指名两个组来表演)。
3、拓展练习:第三个妈妈听了老爷爷的话,她还会和老爷爷说什么呀?你们能把故事编下去吗?
【设计意图】合作在课堂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给课文补上空白,进行了一个拓展练习,续编对话,让孩子们亲身体验角色,对感情朗读课文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真正起到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以字词句的训练为“纬”,着力培养孩子的语文素养。
【作业设计】
1、学了这篇课文,你一定有很多的想法,把它写进你的日记里。
2、倡议:从现在起,每天至少为父母做一件事。
【教学板书】
23、三个儿子
一个儿子聪明有力
又一个儿子唱歌好听
另一个儿子孝敬父母
【设计意图】
在课堂上学生接受知识信息的渠道基本有两个,一是视觉,二是听觉。板书是使学生通过视觉而获得知识信息的。在学生接受信息的两个渠道中,通过视觉获得信息的记忆时间,比从听觉获得信息的时间要长几倍。板书便于学生巩固知识,因而是提高教学效果。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单元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课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三位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儿子,却能实实在在帮助妈妈拎水桶,他才是真正能够孝敬父母的儿子。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的紧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因此,阅读教学的整体构架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以字词句的训练为“纬”;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必须坚持“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三个儿子》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力图落实和体现上述教学理念。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12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和学习的方式从授之以鱼转变成为授之以渔,而更多的人把这样的关系又提升了一个高度,致力于把授之以渔转变成授之以渔场,真正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空间,让孩子们的心灵在真实体验的天空下自由翱翔。所谓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觉得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只要在引导孩子们读书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读出真情,读出实感,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情感,使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文章的内涵才能水到渠成,落实到位。
【学习目标】
1、读懂故事,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的道理,体会妈妈的辛苦,懂得关心、孝顺父母。
2、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及难点】
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情感,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的道理。
【课前准备】
1、句式的准备,装满水的水桶。
2、课文动画《三个儿子》
【教学流程】
一、猜谜激趣,轮盘巩固
1、猜谜送果子。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的`生字,今天这些字宝宝躲在苹果树上不肯出来,它们要请小朋友们来猜猜字谜,猜中了他们就跳出来了,请听:
课件出示一棵长满苹果的苹果树,一个个苹果鲜红饱满,惹人喜爱。
⑴ 手中握着令牌。
(拎)
⑵ 蚕儿吃桑叶。
(嗓)
⑶ 太阳发出万丈光芒。
(晃)
⑷ 装水要用它,材料是木头。
(桶)
⑸ 远看是勺字,近看是块田。
(甸)
2、转轮盘组词说句子。这些字宝宝真高兴啊,它们一跳跳到了转盘中,你能认出它吗?
(出示一个转动的轮盘)
⑴ 随着轮盘的转动抢读出现的生字。
⑵ 开小火车给生字组词或者说一句话。
3、上节课我们还学习了课文的2~6自然段,妈妈们是怎样夸奖自己的儿子的,加上你的动作展示一下。
二、巧设悬念,自读质疑
1、听了妈妈们的话,我们仿佛看到了三个不同的儿子,可是课文中的老爷爷却说只看见一个儿子,找到老爷爷说的话,读一读。
(相机出示老爷爷说的话: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2、齐读第13自然段。
3、读了老爷爷说的话,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呢?
(板书:三个儿子 一个儿子 )
三、创设氛围,情动你我
过渡:
是啊,明明是三个儿子,老爷爷却说只看见一个儿子,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老爷爷有这个想法,他看到的儿子又是谁?从课文中找答案。
1、初读激情情萌发:
⑴ 学生自由读7~13自然段。
⑵ 三个妈妈打完了水,走回家去,发生了什么事情?
⑶ 学生边汇报边重点理解第8自然段。
(出示第8自然段)
① 请小朋友读第8自然段,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生朗读)
② 指名回答,(水很重)你是从哪里看出水很重呀?
③ 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吗?
(边读边理解晃荡、可重了词语的意思。)
④ 哪些地方看出妈妈很累,体会读。
(体会走走停停、腰也酸了的意思)
2、表演悟情情渐深:
⑴ 创设情境悟情:
听了你们的精彩朗读,老师也想来读一读了,老师读得时候,想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表演妈妈提水桶,其他同学站在座位上表演。
师旁白:
先请妈妈们弯下腰去,水桶就在你的脚边,试着把它提起来,哎呀,好重啊!再来一次,哦,提起来了,往前走一步,停一停,再走一步,停一停。
⑵ 采访感受激情:
① 采访上台提水桶的孩子:你现在心里最想的是什么?
② 小朋友你们体会到了什么,想说什么?
③ 齐读课文。
④ 句式感情:
看到妈妈脸上流下的汗珠,我真想,看见妈妈弯着腰弓着背,我真想,看到妈妈辛苦的样子,我真想说。
3、自读辨析情亦浓:
孩子们你们都是孝顺父母的好孩子,当看见妈妈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手帮助她,三个儿子他们各自有什么表现呢?
⑴ 边读边画出有关句子:
① 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②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③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⑵ 三个儿子谁做得对?请说说理由。
(结合学生的回答逐节朗读课文)
⑶ 抓动词,体会最后一个孩子的想法和做法:
① 找动词。
(板书:跑到、接过、提着走。)
② 最后一个孩子是怎么想的?
(觉得妈妈特别辛苦。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非常吃力。我来帮助妈妈提水吧!)
⑷ 齐读老爷爷和妈妈的对话,再次体会老爷爷的话,你现在觉得那个儿子是谁?为什么?
⑸ 句式渲情:
那是第 儿子,因为第一个儿子只顾着 ,没有看见 ,第二个儿子只顾着 ,没有看见 ,第三个儿子却只看见 ,跑过去 他多么 妈妈。
4、课终延情情未了:
⑴ 学了课文,你想对两个儿子说些什么?
⑵ 听了你们的话,他们会怎么做?
⑶ 句式练说:
(书面作业)
听了这些,一个儿子翻着跟头,翻着翻着 ,一个儿子唱着歌儿,唱着唱着 ,另一个儿子什么也没说, 。三个妈妈开心的笑了。
⑷ 看到这些,妈妈们会说些什么?老爷爷又会说些什么呢?发挥你的想象说一说。
(可以师生对说,也可以生生对说。)
四、拓展延伸情满课堂
观看课文动画,学当配音演员。
(播放课文动画)
1、看,仔细看,记住人物说的话。
2、演,加上动作演。
【板书设计】
三个儿子
跑
接
提
晃 荡
走走停停
腰酸背疼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会认“既”等6个生字,会写“拎”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师:小朋友们,你们的妈妈表扬过你吗?
生:表扬过。
师:怎样表扬的?
当生举手的少时,师提示:当你考试考好的时候、当你听话的时候、当你帮妈妈做事情的时候……
生:……
师:你们真是既聪明又懂事的孩子。
2、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3课“三个儿子”。(师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二、读通课文,感知内容
1、师:三个儿子怎么样呢?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可以借助生字表读准字音,也可以用字典识字。困难处多读几遍,开始吧!
生自由读
2、课件出示词语:嗓子拎着水桶晃荡沉甸甸
师:谁想读读?
生流利的朗读词语
当生读到“拎着水桶”时,师:能做个动作吗?
当生读到“晃荡”时,师:谁能用动作表示?
师:你来?
生再读词语
3、课件出示句子
师:看!这些句子你能读好吗?快!读给你的同桌听听。
同桌互读
师:找一组小朋友开火车读!
当一生读第一句话时,师:把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读出来?
当生读第二句话时,师:读的好,你理解了。
当一组生读完时,师:咱们一起读读吧!
生齐读句子
4、师:怎样能把课文读的更有味道,下面听老师来读课文!
师范读课文,生认真听
师:谢谢大家!象老师这样读读吧!
生再读文
5、师:小朋友练习的很认真,下面我请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其他的同学一边听一边用横线划出三个妈妈谈论孩子的话。
生认真的听,认真的划。
三、自悟,品读语言
1、师:都找到哪几句话?
生分别读三句话
师:下面自己练一练,看谁能读出三个妈妈不同的语气。
2、交流一: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
师:请一位小朋友来读读这句话。
一生读的很好
师:哎呀,我听出来了,你的儿子真是谁也比不过他。
师:让我们一起伸出大拇指,来夸夸自己的儿子,“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
生齐读
4、交流二: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
师:第二个妈妈的话,谁来读?
生读
师:我听出来了你读出了妈妈骄傲的语气。
5、交流三:课件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
师:这两个妈妈在谈论自己的孩子时充满了骄傲与自豪,那第三个妈妈呢?谁来读!
一生读的好
师:哎呦,你读懂了课文。
一生读的不好
师:再想想该怎么读?生读好了,师:对,就这样读!
6、师:让我们继续读课文的'7到11段,去认识这三个孩子吧!
生自由读
师:这么重的水,三个儿子看见了,他们是怎么做的?
生汇报
师课件出示“三个儿子的做法”
生再齐读三个儿子的表现
四、指明中心,分角色朗读
1、师:接下来,你和你的同桌,一个当妈妈,一个做老爷爷,来表演12、13段的对话。
同桌练习
2、师:谁来?
指明一组表演
3、分角色朗读
师:下面请小朋友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全文吧!
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老师巡视的时候,发现这几个小朋友朗读的很好,来为我们展示一下吧!
(叫读的好的学生)
五、升华主题
1、师:你认为老爷爷看见的应该是哪个儿子?为什么?
2、师:那前两个孩子怎样呢,他们就不孝顺了吗?为什么?
生展开辩论
师总结:是啊!孝顺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3、师:学到这儿,老师突然想起《三字经》里的一句话,送给大家。
课件出示:“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
五、拓展
师:今天回到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跟他们说说你对这个故事的感受。母亲节快到了,你也可以回到家为妈妈做一件事!
《三个儿子》教学反思
阅读,一向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识字写字、写作、口语交际教学等各个方面。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觉得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讲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容,只要在引导孩子们读书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三个儿子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来引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
1、阅读教学生活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仅仅把自己对文本的感受、理解、体验传授给学生是不行的,教学应该是一种“导体”,让文本与学生的感受、理解、体验发生“碰撞”,产生火花,从这个角度看,它就是生活。因此,阅读教学生活化要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比如:在开始引入课题时,让孩子们回忆“你的妈妈是怎么样夸奖你的”,从而导入课文。这样的阅读教学贴近生活,并营造了一个民主的教学环境,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使学生对文本有了独特的理解。
2、阅读教学个性化。《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角色的模拟可以引导学生自由地朗读,自由地想象,自由地表达。学生有了自由,就有了灵性,就会冒出创造的火花,课堂上就会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爱探索、喜尝试是孩子的一大特点。于是,我设计指明中心,分角色朗读课文这一环节,让同桌学生之间一个扮演妈妈,一个扮演老爷爷,帮助孩子“尝试”各种角色的模拟。在角色的完成中,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让他们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从而促使学生真正地走入了课文的意境中,能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能对课文产生更深的理解。
3、阅读教学的升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确立新的阅读教学价值观——尊重差异,张扬个性,多元解读。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许多老师往往“走过了头”,把尊重等同于“放纵”,把张扬等同于“随心所欲”,更把多元理解等同于“想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学生的理解与文本的价值取向相去甚远,而老师没有主观意见,没有核心理解,学生说什么都对,都给予肯定,从绝对的“书本中心”完全走向了绝对的“学生中心”。因此,我设计升华主题这一环节,让学生展开讨论:你认为文中老爷爷看到的应该是哪个儿子,为什么?难道其他两个儿子就不优秀了吗?这两个问题的设计,帮助学生们理解正确的价值取向,理解三个儿子其实都很优秀,但是只有孝敬父母的才是“真正的儿子”,在学生心里激起思维的火花。同时也做到了正确处理“多元解读”与“尊重文本正确价值取向”的辨证关系。最后,为了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孝顺父母的心愿,我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为课文的学习提供生活的保证。使文本转化成一个基于真实的环境,在还原后的生活场景中,学生可以完成生活交给的任务,在生活中、在体验中完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为课文的学习提供生活的保证。
总之,在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只有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把听、说、读、思、演等相机结合,相互渗透,让孩子们融入生活场景中,自主学习,体验阅读的乐趣,获得阅读后的成就感,长此以往,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14
教材简说
这是一篇十分浅显的课文,但是浅显的文字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本课教学中,我们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们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含,只要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在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这一问题引导孩子读书讨论就能够了。
学习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分主角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懂得要朝阳区父母的道理。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儿子,这个字眼里在妈妈的心里是神圣的。但是,妈妈这个字眼,在儿子的心里是怎样的呢?“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我们的妈妈都很爱我们,这天我们就来看一个有关妈妈们比儿子的故事〈三个儿子〉
二、识字
1、识字指导。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过程中,借助拼音自主识字,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读音方面注意"躁"是平舌音;"拎"是前鼻音;"晃"是多音字,在本课读第四声;"甸"在"沉甸甸"一词中应读一声。
出示带生字的词句,检查学生识字的状况。
如:(1)嗓子、晃荡、沉甸甸、拎着水桶
(2)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但是他。
三、写字指导。
(1)写正确。本课要写的字中有些容易写错,个性是诸多的"点",最容易被忽视。如,"拎"字最后一笔(点),"桶"字右上的一点,"膊"字右上的点,都容易漏写。"荡"字也是易写错的字,学生往往写成左右结构,指导时应个性强调。
(2)写美观。写"桶"字时,右上的"横撇、点"不宜大;"晃"字中间的横不能太长,下面的撇、竖弯钩要写舒展。写好"停"字的关键是写好右边,右边部件多,要写紧凑,口尽量扁,给下边的秃宝盖和"丁"字留出位置。"膊、荡"二字笔画多,不容易写好,要加强范写指导。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明明有在个儿子同时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一个儿子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一下
二、朗读感悟
1、听全文录音,想一想,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
2、听课文第二、三、六自然段的朗读。
(1)三个妈妈分别是怎样说自己的儿子的?在听朗读的同时做上记号。前两个妈妈说话时很得意,读时语速稍快,语调稍高。第三个妈妈说话很平淡,读时语调平稳。
(2)自由模仿朗读。
(3)请三位同学分虽读一读三个妈妈的话,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
3、听课文第八至十一自然段的朗读,说一说,三个儿子见到自己的'妈妈在提水时,分别是怎样做的?读时语气应有什么区别?
4、听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的朗读,想一想,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正确读出老爷爷说话的语气。
5、分大组朗读并评价。
(1)请一半的学生跟着录音读一遍课文,另一半学生仔细听,指出哪些句子读得好,哪些句子需要改善。
(2)两组交换朗读,并互相评价。
6、群众朗读全文,请老师配上音乐,老师评价就应改善的地方。
7、指名朗读课文。
8、读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写一篇日记。
三、积累运用
1、你一言我一语。你必须会打电话吧!请你把下应对话补充完整,再实践一下,看看你填的对话适宜吗?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小强:"喂,你好!小华在家吗?"小华:"____"小强:"我是小强。"小华:"____"小强:"____"小华:"____"
2、完成课后"读读说说"的练习。练习说话时,应允许学生使用"个"、"只"以外的量词。
四、实践活动
分主角表演本课的故事。
三个儿子教学设计15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
第一自然段至第六自然段主要写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一个老爷爷坐在旁边的石头上休息。两个妈妈都夸耀自己的儿子如何好,另一个妈妈什么也没说。她认为自己的儿子没有什么个性的地方。
第七自然段至第十三自然段主要写三个妈妈拎着很重的一桶水回家,这时她们的儿子迎面跑了过来。只有第三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这篇课文向我们展现的是母亲与儿子之间的情感,认识到作为孩子就应关心父母、体贴父母。
1.教育学生认识到要关心父母、体贴父母。
2.理解课文资料,明白老爷爷说话的意思。
3.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力。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教师说:三个妈妈拎着很重的一桶水回家,这时她们的三个儿子迎面跑了过来。同学们想想三个儿子会有什么表现呢
2.板书课题。
二、指导自学。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状况。
1.指名读课文,正音。
沉甸(di6n)胳膊(bo)
2.理解词语。
个性:特殊,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
四、指导阅读第一至六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至六自然段。
2.从书中画出三个妈妈说的话,出声读一读。
(1)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但是他。”
(2)又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3)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个性的地方。”
3.分组讨论:她们的话分别是什么意思她们各自用怎样的语气说
(从“谁也比但是他”,看出第一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最聪明、最有力气;从“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看出第二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歌声最好听。两位妈妈用夸奖,甚至夸耀的语气说。从“他没有什么个性的地方”,看出第三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和其他的儿子是―一样的,没有超出一般的。这位妈妈用平常的语气。)
4.指导读三个妈妈说的话,体会语气。
采取分组练读、群众赛读的形式。
五、巩固:分主角有感情读。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三个妈妈在打水时,怎样说自己的儿子
(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但是他。”又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另一个妈妈说:“他没有什么个性的地方。”)
2.接下来发生什么事了
二、指导阅读第七至十三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七自然段,想:主要讲什么
(1)完成填空。
一桶水可重了!水__________,三个妈妈__________,胳膊都了__________,腰也了__________。
(2)你从填上的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水桶里的水很满,三个妈妈提着水很吃力。)
(3)假如是是你拎着这么重的水桶,此时你在想什么
(真想有人来帮忙……)
2.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他们各自有什么表现呢
(1)边读边画出有关句子。
A.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
B.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C.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2)抓动词,体会最后一个孩子的想法和做法。
A.找动词。(跑到、接过、提着走。)
B.最后一个孩子是怎样想的.
(觉得妈妈个性辛苦。“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十分吃力。我来帮忙妈妈提水吧!)
(3)看到这个孩子的做法,他的妈妈在想什么一向跟在后边的老爷爷心里在想什么
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充分说。(他的妈妈在想:我的儿子真是长大了。虽然比不上第一个孩子翻跟头,比不上第二个孩子歌
声动听,但是他明白关心妈妈,明白帮忙妈妈分担。老爷爷心里在想:只有这个儿子看到了自己的妈妈吃力地拎着水桶,主动地接过水桶。他真是一个关心父母、体贴父母的好儿子。)
3.理解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的意思。
三、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想到了什么联系自己的生活谈一谈。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很不容易。作为儿女,我们要处处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向课文中的最后一个儿子学习。)
四、练习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1.分组练习。
2.指名汇报。
3.群众评议。
五、作业: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课内练习
一、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聪明――)个性一―(
二、填上适宜的词语。
(的歌声(的水桶
)的地方(的孩子
三、理解词语的两种意思,分别造句。
个性:(1)特殊、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
(2)格外。
1.个性――
2.个性――
四、阅读课文片断,并按要求作答。
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那个老爷爷跟在后边慢慢走着。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1.给未点标点处加上标点。
2.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慢一―重――后――(
3.从什么地方看出一桶水很重
4.看到妈妈拎着这么重的水桶,你会怎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