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之歌》教学设计

时间:2022-04-28 09:39:1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树之歌》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树之歌》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树之歌》教学设计

《树之歌》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这是一组和树木有关的归类识字,借助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以形声字教学为主体,体现识字教学的多样化。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汉字特点,循序渐进地掌握形声字的造字规律,使学生在情境中识字,在画面中感知,在诵读中理解,在游戏活动中习得识字方法,从而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从喜欢汉字走向自主识字。

  学习目标

  1、会认“梧、桐”等14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生字。了解形声字构字特点,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背诵课文,能够感知儿歌的韵律美,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会认“梧、桐”等14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生字,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形声字构字特点,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趣说话

  1.多媒体课件出示“杨树,榕树,梧桐,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11种植物的图片。激趣谈话:你喜欢树吗?今天老师带你们认识几种树。(学生读出名字。)

  2.结合图片,说话练习。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它是什么树,有什么特点?”说说图上的内容。例如:杨树高大挺拔。

  3.过渡:同学们,这些树朋友在和我们捉迷藏,它们藏在了一首儿歌里。快来找一找,认识一下它们吧!(板书课题:树之歌)

  二、初读儿歌,识记形声字

  1、课件出示课文朗读视频,学生找一找儿歌中的树朋友。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读儿歌,圈画出树的名称,自己练习读两遍词语。

  (2)讲解生字

  (3)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特点,发现规律。

  A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B这些汉字都是木字旁,表示属于草本类,与植物有关。这几个字都是形声字。

  (4)指导书写。

  ①观察会写字,选择最喜欢的一个字,说说它是怎样写的。

  ②教师指导书写。(明确笔顺,示范书写)③学生描红,每字对比书写两个。

  2、组织学生展开识记生字游戏。

  (1)去拼音认读生字。

  (2)找朋友。(老师手里拿木字旁,学生手里分别拿“吾、同、风、公、白、华”。口令:我是枫树的枫,我的朋友在哪里?拿“风”的学生跑过来,并对口令。)

  (3)编字歌。教师示范编字歌的.语言形式,再让学生尝试自己编。(课件出示“梧桐”的“梧”——木字旁遇到“吾”,伸出手来交朋友,“梧、梧、梧,梧桐的梧”。其他生字都用这样的句式编字歌。)

  3、教师相机在黑板上贴字卡,引导齐读生字。

  4、学生再次熟读儿歌,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正确认读。

  三、课文讲解

  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

  (1)《树之歌》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观察角度各不相同,请仔细体会。

  (2)《树之歌》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丰富,一共描写了几种树木?

  1.分句朗读,讲解课文。

  (1)齐读第一句,思考:

  “梧桐树叶像手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梧桐树叶像手掌,大自然中还有什么像什么?

  (2)齐读第二句。思考: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松柏四季披绿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

  (3)齐读第三句。思考:从这句话中,你发现了什么?

  (4)齐读第三句。思考:

  你知道大自然中还有哪些活化石?

  2.同桌合作对读课文。

  四、情感体验

  齐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五、拓展:说一说你知道树还有哪些?

  六、知识延伸:

  课件出示三句和树有关的谚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高百尺,叶落归根。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指名让学生大致理解意思,教师补充说明。

  七、布置作业

  你是不是认识了很多树,请画出你喜欢的一种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八、板书设计

  树之歌

  杨

  壮

《树之歌》教学设计2

  【教学设想】

  初读课文,提出要求,学生根据提示要求,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新词读音,读通课文,扫除语言障碍,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师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生试着读好课题。

  2、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都介绍了哪些树?每种树有什么特点?)

  3、师引导: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认识不同的树吧!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新词。

  1、朗读课文我能行。

  正确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课件出示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练读第1句

  谁能把这一句读正确呢?让我们先来试一试吧!

  ①学生自读,边读第一句,边圈画出本句的生词并与课件标画的对照。

  ②同桌互读,检查自读情况。

  ③课件出示加拼音的词语,“杨树、榕树、梧桐树、手掌、壮”。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教师相机提示“壮”是三拼音节,“杨、榕、桐、掌、壮”是后鼻音,“掌、壮”还是翘舌音。

  ④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采用指名读、跳读等不同方式指导学生读准每个生字的音。

  ⑤把生词融入课文,再读第一句,读文努力做到不顿读,不拖音。男女生赛读,个别读,读好本小节的同学奖励一颗星。

  (3)练读第2—4句

  ①用学习第1句的方法,分别学习2句、3句、4句等,学生自由读第2—4句,边读边圈画出生字词。

  ②出示词语“枫树、松柏、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守北疆、耐寒、绿装”,谁来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教师相机提示“松”是平舌音,“杉、守、装”为翘舌音,“枫、松、疆”是后鼻音,“棉、杉”为前鼻音。

  ③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采用指名读、跳读等不同方式指导学生读准每个生字的音。

  ④把生词融入课文,再读第2—4句,读文努力做到不顿读,不拖音。分组赛读、指名读。奖励读得好的'同学一颗星。

  2、书写生字我能行。

  出示生字:杨壮桐枫松柏棉杉化桂

  (1)自己读一读,指名读,读准音。

  (2)重点指导“杨、杉”。

  课件出示这两个字的笔顺,教师范写,相机指导“杨”字第四笔是点;第五笔是横折折折钩,“杉”的右边是“杉字部”,三撇的写法要注意:第二撇在第一撇的三分之一处起笔,第三撇在第二撇的三分之一处起笔。

  学生描红,练写。(课件出示坐姿图和握笔姿势图。强调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教师巡视指导。写完后自己对照例字,不满意的再练写一个,教师反馈,写正确,写整洁。

  (3)自己采用一看、二写、三对照的方法练写其余的字。书写《习字册》生字,端正写字姿势,做到正确、整洁。

  (4)展示学生书写作品,集体评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照自己的字能做到正确、整洁的就加颗星。)

  三、巩固练习。

  1、打开新课堂完成读拼音写词语。(自己完成后,同桌互改,同桌认为写得满意加一颗星。教师展评,鼓励学生写正确,写整洁。)

  2、教师小结:小组成员数一数自己得到的星,加起来最多的小组,被评为学习优胜小组。

《树之歌》教学设计3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利用汉之星平台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护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护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谈话导入

  1、出示各种各样树木的图片,板书:树。

  2、结合自己的生活交流对树的了解,可树的用处、样子、特点等不同方面交流。

  3、过渡:树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是我们的好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到树的大家庭,认识这些树木好朋友。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出示学习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初读指导

  (1)指名朗读第一句,出示词语:杨树、壮大、梧桐树、手掌,指名认读,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壮、掌”都是后鼻音。(2)指名朗读第二句,出示词语:枫树、松柏、绿装,强调“枫、松、装”三个字都是后鼻音,特别是“柏”字的读音,要指导学生读正确。

  (3)指名朗读第三句,出示词语:木棉、桦树、耐寒、守北疆,指名学生认读,提醒学生“桦”读第四声,“耐”是鼻音,“守”是翘舌音。指名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耐寒”的意思。

  (4)指名朗读第四句,出示词语:银杏、水杉、化石、金桂,指名认读,注意“银”是前鼻音,“杉”是翘舌音。

  3、再次练读课文,将课文读得更加正确流利,并与同桌互读。

  4、多种方式巩固识字,随机出示词语,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对读、齐读等方式巩固识字。

  5、全班齐读课文,读出句子的节奏和韵味。

  三、再读课文,了解树木特点

  1、学习第一句

  (1)出示第句一话,指名认读,说说这句话中写了哪三种树:杨树、榕树、梧桐树。

  (2)图片出示三种树,观察图片,用自己的话说说树的样子,注意语言表达完整。

  (3)交流后,关注这三种树的特点:杨树长得十分高大;榕树粗壮可以独木成林;梧桐树的叶片像手掌。

  (4)全班齐读,小结树木的外形各不相同。

  2、学习第二句

  (1)过渡:大自然的树木除了外形各不相同,颜色也有区别!请自读第二句,说说你的发现。

  (2)指名朗读,交流枫树的叶子在秋天变红,松树和柏树四季常青像披着一件绿色的外套。

  (3)出示秋天的枫树和松柏图片,给予学生直观的感受。

  (4)出示不同季节树叶的颜色变化,鼓励学生用装示颜色的词语来说一说。

  3、学习第三句

  (1)过渡:树木除了叶片的颜色各不相同,脾气性格也有所不同哟!瞧,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两种树,出示木棉树和桦树,它们一个喜暖,一个耐寒。

  (2)指名朗读第三句话。

  (3)小结:由于自然环境、树木的生活习性和外形有所不同,这是树木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

  4、学习第四句

  (1)过渡:我们了解了树的外形、颜色、生活习性,接下来认识几种特别珍贵的树。

  (2)出示银杏、水杉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种树的外形。

  (3)学生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说说“活化石”的`意思,交流后适当补充。

  (4)出示金桂树图片,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金桂开花的香气。

  5、整体回归,指导背诵

  (1)学生再次自由练习朗读课文。

  (2)多种形式趣味朗读:同桌分句朗读、拍手打节奏读、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对读等形式,让学生读出情趣,读出韵味。

  (3)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要抓住每一种树木的特点帮助记忆

  四、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树木图,指名说出树名。

  2、老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字词学习情况。二、学习儿歌,理解意思

  1、学生自己读儿歌。

  2、指名每人读一句,并说一说这一句讲的是什么。

  如: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这句话说出了杨树长得高的特点,榕树树冠大、树干分枝多、很粗壮的特点。还讲了梧桐树的树叶像手掌的特点。)

  3、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边指图边总结这几种树的特点。

  杨树——长得高,笔直。

  榕树——长得壮,树干分枝多,树冠大。

  梧桐树——叶子呈掌状分裂。

  枫树——秋天叶子是红色的。

  松柏——一年四季常青。

  木棉——喜欢暖和的气候,生长在南方。

  桦树——产于东北,耐寒。树皮是白色。

  银杏、水杉——古老的树种,有“活化石”之称。

  金桂——花朵金黄,香飘十里。

  4、指名读儿歌,分组读,指名读。

  5、看图,说说图中的是哪一种树。(出示课件或卡片)

  三、学习朗读儿歌

  1、学生自读儿歌,体会这首儿歌的特点。

  儿歌的第一、二、四、五、六、八行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ang。这首儿歌是用ang来押韵的。这是儿歌的一般特点,一般是第一、二、四行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是一样的。这样,我们读起来就朗朗上口了。同学们再读一读,体会体会。

  2、再读这首儿歌,你们还有什么感觉?(节奏感)

  3、指导朗读。

  我们读儿歌时,就要读出它的节奏感。要想准确地表达出儿歌所讲的意思,读出它的节奏感,就必须注意每一行之间的准确停顿。你们自己体会一下,除了句逗停顿外,每一行词语间还应怎样停顿,读给你的同桌听。

  4、汇报、评议。你认为他(她)读得好不好?为什么好或为什么不好?说出理由

《树之歌》教学设计4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以“树”为主题的识字儿歌。通过不同的树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特点,让学生们不仅能够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继续积累很多与树有关的带“木字旁”的生字,了解汉字的偏旁表意的特点,加以归类识字。还能够了解树木的种类和特点等自然常识,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美丽神奇,激发学生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

  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很多带有“木字旁”的生字,并了解了汉字“偏旁表意”的特点及规律,所以学生学习本课生字有一定的基础。尤其是本课中出现了很多不同种类的树,有学生生活中常见了解的,也有生活中不太常见的,它们身上的自然常识极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因此,教学中可以结合不同树的相关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掌握偏旁归类识字方法。

  三、教学目标:

  1、会认识15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木”字旁,并能列举学习过的生字。

  四、教学重难点:

  1、会认识15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

  2、板书课题。

  二、初学儿歌,学习检查生字。

  1、借助拼音,将儿歌读通读顺,

  2、指名读儿歌,相机帮助正音。

  3、圈画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在小组内互相考查。

  4、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梧桐掌枫松

  柏装桦耐守

  疆银杉化桂

  5读一读,记一记

  泡桐白桦云杉翠柏桂花枫叶松子白果

  6、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P18,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2)“木”字旁书写注意事项,教师边范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树之歌》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会认识14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木”字旁,并能列举学习过的生字。

  教学重难点:

  1.会认识14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

  2.板书课题。

  二、初学儿歌,学习检查生字。

  1.借助拼音,将儿歌读通读顺。

  2.指名读儿歌,相互帮助正音。

  3.圈画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在小组内互相考查。

  4.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梧(梧桐)(梧桐雨)

  枫(枫树)(枫叶)

  松(松鼠)(松树)

  柏(松柏)(柏树)

  装(装修)(装饰)

  桦(桦树)(白桦)

  耐(耐心)(忍耐)

  守(守护)(守卫)

  疆(疆土)(新疆)

  银(金银)(银色)

  杉(水杉)(杉树)

  化(变化)(化学)

  桂(桂树)(桂花)

  5读一读,记一记泡桐白桦云杉翠柏桂花枫叶松子白果

  6.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P18,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2)“木”字旁书写注意事项,教师边范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指名读树之歌

  三、再读儿歌,理解意思。

  1.全班齐读儿歌。

  2.你读懂了什么呢?

  教学反思:

  我是根据儿童诗特点,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识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重视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多种形式如读书、评价、说话、讨论,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树之歌》教学设计6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初步感知儿歌内容。(重点)

  一.情境导入

  (1)听音乐

  (2)过渡:树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你们认识身边的哪些大树呢?你知道哪些关于它们的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认识它们的结构和各自的特征吧!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2、学习我会认的字和词语。

  3、自读提示: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4、检查自学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三.再读感悟

  1、边读边想,每小节写了什么?

  第一小节:描写了杨树、榕树和梧桐树的`特点。第二小节:描写了枫树和松柏的特点。

  第三小节:描写了木棉和桦树生长的喜好。第四小节:描写了银杏、水杉、金桂的特点。

  2、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提示:本文是一首儿歌,让我们了解一些树木的特点。

  四.课堂小结

  初学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们从读中感受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喜爱之情。

  五.课堂检测

  1、抄写生字

  2、给带点的字选正确的音

  3、选字组词

《树之歌》教学设计7

  【教材分析】

  《树之歌》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和桂花树十一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

  儿歌篇幅短小,读来朗朗上口。除第一行外,每行由七个字组成,是一首多句式的儿歌,押“ang”韵。这首儿歌常识性较强,同时洋溢着浓浓的情趣,语言平实,修辞恰当,所选树木具有代表性,贴近儿童生活。如“梧桐树叶像手掌”“松柏四季披绿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树木特征与儿童生活相联系,写得通俗易懂。

  课文每句话的观察角度各不相同。第一句观察树木的外形,描写了杨树的高大,榕树的茁壮及梧桐树叶像手掌的特征。第二句观察树叶的颜色,描写了枫叶的火红和松树、柏树的翠绿。第三句观察树木的习性,写出了木棉喜暖和桦树耐寒的不同习性。最后一句介绍了两种被誉为“活化石”的树以及香溢满园的桂花树。

  文中插图与儿歌中的树木出现顺序不同,可引导学生发现插图与树木名称的对应关系,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是白、木棉、梧桐、格树、水杉、银杏、金桂、柏树、枫树、松树、杨树。图片直观展示了各种树木的特点,符合儿童图文学习的心理特征。

  本课共15个会认字,其中8个生字都与树木名称有关。可将识字教学与认识树木相结合。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熟读儿歌后,圈出儿歌中的树木名称,然后与插图一一对应,由这些表示树木名称的词语引出生字“梧、桐、枫、松、柏、桦、杉、桂”,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将同偏旁的汉字进行归类识字。

  本课要写的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合体字,其中木字旁的字有八个,重点指导左边木字旁要写得稍长、稍窄,左右部件相互协调。其中“杨、桐、松、枫、柏”都是左高右低,只有“棉”和“杉”左右相近,右边略微长一点儿。大部分的字在结构布局上都是左窄右宽。书写“化”字注意右部的笔顺,先撤后竖弯钩;书写“壮”字注意右边“士”不要写成“土”。

  杨树、树叶、枫树、松柏、木棉、水杉、化石、金桂。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教学目标

  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谚语。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谚语。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课前区角活动:收集各种形状的树叶,了解树木及树叶的特点;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树木,绘制一张图画,并写上树木名称;将同学们绘制的树木图画及树叶标本张贴于教室一角,欣赏并识记树木名称,交流识字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梧、桐”等10个生字,会写“杨、桐、枫、松、柏”5个字,会写“杨树、树叶、枫树、松柏”4个词语。

  2.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杨树、榕树等树木的特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初读儿歌,认读树名

  1.联系生活导入:在我们的校园里,自己家的周围、小路旁或者公园里,你们经常看到哪些树木?

  (1)预设:杨树、柳树、槐树、松树、柏树、梧桐树等。

  (2)通过课前区角活动,你们又了解了哪些树木?

  (3)导入: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屋前院后栽种树木,人们和大树的感情十分亲密。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和树木有关,题目是“树之歌”。

  2.初读儿歌,认识树木名称。

  (1)借助拼音朗读儿歌,把每个字音读准确。

  (2)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句话。(4句话)

  (3)指名逐句朗读,指导正音。

  (4)每句话分别介绍的是什么树木呢?请你一边读一边圈出树木的名称。

  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金桂。一共有11种树木,“松柏”指的是松树和柏树。

  (5)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开火车认读。

  (6)去掉拼音,再次认读。教师根据学情范读正音,提示:注意“梧桐”连读二声,“枫、松”是后鼻音。

  3.分小组找一找课本插图中这些树木。

  这11种树木是不是都能在图画中找到呢?(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

  设计课前区角活动,丰富学生对树的认识,为新课的学习作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识字方法在生活中自主识记生字,并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好习惯。

  板块二偏旁归类,识记生字

  1.根据形声字的特点发现生字的共同点。

  (1)课件出示树木名称,把树木名称中带有木字旁的生字变红。

  (2)这些树名里藏着许多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梧桐枫松柏桦杉桂

  (3)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这些生字的共同点。

  预设:它们都是左右结构,左边都是木字旁,表示这些字都与树木有关;右边的部件和它的读音有关系,这些字都是形声字,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字右边的声旁来猜字音。

  2.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记生字。

  (1)这些字右边表音的部分有的和生字读音完全相同,比如“吾—梧”,你还能从中找到这样的字吗?(同—桐、风—枫)

  提示:“梧、桐、枫”这3个字的读音和它们右边的'声旁的读音完全相同,可以直接“读半边”。

  (2)其他几个字的读音和它们右边的声旁有什么关系呢?

  “松、柏、桦”这3个字的读音与声旁读音相似,但不完全相同,“松”的右边是“公”,声母不同;“柏”和“白”、“桦”和“华”只是声调不同。

  “杉、桂”这2个字的右半边也表示读音,“杉”的右边部分“彡”的读音是“shān”,“桂”的右边部分“圭”的读音是“ɡuī”。也可以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忆,如“娃、蛙”换上木字旁就是“桂”。

  3.出示课后习题第二题中的词语,组织练读。

  泡桐白桦云杉翠柏

  桂花枫叶松子白果

  (1)引导:这些生字出现在这些词语中,你能不能读准?

  提示:“泡桐”的

  “泡”读“pāo”;白果是银杏的种仁。

  (2)提问:说说这两组词语的特点。

  预设:第一组词语是树木的名称。第二组词语是与树有关的花叶果实的名称。

  (3)同桌互相练读,开火车读。

  【设计意图】

  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偏旁、部首和形声字构字规律等主动分析、识记字形。这样,既教学了生字,又教授了方法,揭示了规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授之以渔”。

  板块三了解特点,指导朗读

  1.给树木贴名牌。

  (1)出示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的图片。

  (2)图中分别是什么树木呢?答案藏在儿歌里。请你先仔细读读文中第1、2句,圈画出每种树木的特点,再和同桌合作为它们贴上名牌。

  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2.全班汇报,观察图片,解读儿歌第1、2句。

  (1)预设:我在路边看见过杨树,它很高,树干上还有“大眼睛”。

  教师:杨树生长速度快,高大挺拔。树冠高扬向上,所以叫“杨树”。

  (2)预设:榕树很粗很壮,远远看去就像一片树林。

  教师:大榕树从它的树枝上向下生长着许多“气根”,可以独木成林。在南方的田间、路旁,榕树就像一座座天然的凉亭,是过路人休息、乘凉的好去处。

  (3)预设:我找到了梧桐树,它的树叶很像手掌。

  教师:这儿有一些树叶,(出示杨树叶、银杏叶、梧桐树叶、枫树叶、柳树叶等)请认一认哪片是梧桐树叶。(学生辨认树叶,通过画手掌,指指“手掌”,摸摸“掌心”,“鼓掌”欢迎,识记“掌”字。)

  (4)预设:我找到了枫树,它的叶子一到秋天就变红了。

  教师:正如唐代诗人杜牧写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天的枫叶为什么会变红呢?(因为入秋以后,枫叶内的花青素增多,而气温的下降又使叶绿素逐渐消失,因此绿叶变成了红叶。)

  (5)预设:松树的叶子像一根根细针,柏树的叶子是扁平的,它们四季都是绿的。

  教师:松树和柏树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就像穿着绿衣服一样,所以文中说——披绿装。

  识记生字“装”,“装”是形声字,上边的“壮”表示读音,下面的“衣”表示字义。

  你们知道松柏为什么“四季披绿装”吗?(松树的叶子呈针状,柏树的叶子呈扁平状。这些叶子的表面有一层蜡质,水分不易散失,所以不会落叶,保持四季常青。四季常青的松柏合起来就是“苍松翠柏”。)

  3.指导朗读,尝试背诵。

  (1)同学们把名牌都找对了,一起读一读吧。

  (2)这些树木各有各的特点,我们在朗读时要强调出来。让我们来读一读、记一记吧。

  (3)师生合作读儿歌。

  ①教师读树名,学生接读树的特点。

  ②男生读树名,女生接读树的特点。

  ③全体拍手,打着节拍朗读全文。

  (4)课件出示儿歌内容,将树木名称变成括号,试着背一背。

  (5)恢复儿歌原文,将树木特点变成括号,再试着背一背。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自主提取树木特点的信息,借助图片建立树木名称与其特点之间的联系,使记忆更深刻。运用这些信息去辨别树木,学以致用。通过补充资料,了解枫叶变色,松柏四季常青的科学原因,使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板块四指导写字,规范书写

  1.学写生字:“杨、桐、枫、松、柏”。

  (1)观察结构特点:左窄右宽(“柏”左右宽窄相当),左高右低。

  (2)对比观察:对比独体字“木”,找到木字旁的书写要点。

  (3)注意关键笔画:“杨、桐、枫”这三个字的笔画中的横折折折钩、横折钩、横斜钩,“松”的右边撇低捺高。

  (4)教师示范书写,边写边提示书写要点。

  (5)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6)抄写词语:杨树、树叶、枫树、松柏。

  2.生字拓展练习。

  还有一些树木的名称也带有木字旁,请你根据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猜一猜这些字的读音,连一连。

  nán

  xiànɡ chūn shì yòu

  橡

  楠

  柿

  柚

  椿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巩固生字,会认“耐、守、疆、银、化”5个生字,会写“壮、棉、杉、化、桂”5个字,会写“木棉、水杉、化石、金桂”4个词语。

  2.能流利朗读课文并背诵下来。

  3.通过读文、看图,了解木棉、桦树等树木的特点,感受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

  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巩固,识记生字

  1.朗读儿歌,复习生字词。

  (1)检查认读:梧桐、手掌、枫叶、松柏、桦树、云杉、桂花。

  (2)复习听写:杨、桐、枫、松、柏。

  (3)背诵儿歌第1、2句。

  2.导入新课,感受儿歌韵律。

  (1)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更多的树木,谁来读读第3、4句?

  (2)朗读儿歌,注意结尾的字的发音。

  结尾的字在发音上有什么规律?

  它们都是后鼻音(“石”除外),是儿歌中的韵脚,大家朗读时注意读准字音,现在我们来齐读这首儿歌。

  板块二了解特点,随文识字

  1.朗读儿歌第3句,了解树木的特点。

  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1)树木的种类繁多,除了形状和颜色不同,还有什么不同呢?读读第3句话。

  预设:生长的地方不同,生活习性也不同。

  (2)(课件分别出示南方和北疆的典型图片)看图片,体会“南方”和“北疆”不同的气候特点,感受“喜暖”和“耐寒”的习性特点。

  2.借助语境识记生字“耐”“守”“疆”。

  (1)借助语境识记“耐”和“守”。

  读句子“桦树耐寒守北疆”,指导认读“耐”和“守”。

  桦树耐寒,生长在祖国北部的边疆,它们像解放军战士一样守卫在祖国的最北边。

  ①识记字形:出示图片,借助图片识记。

  ②理解字义,拓展运用。猜测“耐”和“守”的意思。

  (2)运用字理学习

  “疆”。

  这个字笔画特别多,谁来读一读?谁能交流识字方法?

  “疆”的左边是一个“弓”和一个“土”,可以理解成用弓来丈量土地,右边的三横和两个“田”表示田地及之间的疆域界限,也代表了这个字的意思。(课件出示中国地图,示意讲解:国家领土的边界就是“边疆”,“北疆”是我国北部的边疆。)

  (3)通过组词巩固识字。

  耐:忍耐、耐心、耐力。

  守:守卫、守护、守时。

  疆:边疆、疆土、疆界。

  3.指导朗读、背诵。

  (1)课件出示战士站岗守边疆的图片,激发情感朗读:多么令人敬佩的战士,多么耐寒、挺拔的桦树!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

  (2)请你对应上下文看这句话,我们来对对子吧!

  “木棉”对什么?“木棉”对“桦树”。

  “喜暖”对什么?“喜暖”对“耐寒”。

  “在南方”对什么?“在南方”对“守北疆”。

  (3)句子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我们来读一读、背一背。

  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板块三学法运用,自学尝试

  1.同桌一起学习第4句,了解树木的特点。

  银杏水杉活化石,金桂开花满院香。

  (1)先读一读,再说说银杏、水杉和金桂的特点。

  (2)对这句话有没有不太明白的地方?

  预设:对“活化石”“水杉”“金桂”的意思不太明白。

  (3)引导理解词语。

  活化石是经历漫长地质年代残存至今,形态特征很少变异,一直处于原始状态的生物类群。银杏、水杉是植物活化石。动物活化石有国宝大熊猫、中华鲟等。

  水杉也是珍贵的活化石,俗称“世界爷”,树干又高又直,叶子细小,是世界现存的稀有植物,也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

  桂树在秋季开花,花朵金黄,花香馥郁。“八月桂花遍地开,桂花开放幸福来”,人们把桂花看作吉祥之兆。

  2.熟字换一换,识记“银”和“化”。

  (1)“很、跟、眼”的右半部和“银”相同,金字旁表示和金属有关。

  (2)“花”去掉草字头就是“化”,“华”去掉“十”也是“化”。

  (3)“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

  3.树木和名称“对对碰”。

  你能看出它们分别是什么树吗?学生联系儿歌、生活经验说一说。

  ,(白桦)),(银杏)),(水杉)),(木棉)),(金桂))

  预设:桦树皮是白色的,银杏的叶子像小扇子,水杉的叶子细小,木棉开红花,开着金黄色花的就是桂树,秋天桂树开花可香啦!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本课教学的难点,通过出示图片、观察交流、趣味诵读、练习表达、补充资料、拓展提升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树木的不同特点,从而实现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

  板块四朗读背诵,迁移运用

  1.朗读、背诵儿歌。

  (1)听教师范读,注意停顿和语调。

  (2)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练读,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同桌合作读,小组比赛读,拍手打节拍读,达到正确而熟练的程度。

  (3)借助填空,结合图片,练习背诵。

  (4)朗读儿歌,完整背诵。

  2.模仿与运用。

  儿歌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写出了各种树木的特征,帮助我们了解树木的特点,我们也来试着编一句儿歌介绍一种树木吧,可以说说树枝、树叶的形状,可以说说花开的样子、香味,也可以说说树木的习性。(课件出示柳树、槐树、柿子树等图片,学生也可以说自己想说的桃树、石榴树等。)

  预设:柳树枝条细又长。槐树开花一串串。柿子树上挂灯笼。桃树花开红艳艳。

  【设计意图】儿歌语言生动,修辞运用恰当,适合学生模仿运用。教师提供图片、句式、词语等资料,引导学生创编儿歌,体验语言实践的快乐。

  板块五一丝不苟,规范书写

  1.指导写字。指导写“壮、棉、杉、化、桂”。

  (1)观察结构特点:左窄右宽。

  (2)注意笔画顺序:“壮”的左边是点、提、竖。“化”的右边先写撇再写竖弯钩。

  2.抄写词语:木棉、水杉、化石、金桂。

  3.请给下面的树写上名字。

  (水杉)(木棉)(桂树)

  板块六拓展阅读,语言积累

  1.拓展阅读。

  阅读课后习题第三题,积累关于树木的谚语。

  (1)不同的树木有不同的特点,在人们心中,树木又常常寄托着悠久深远的内涵。试着读读这三句话,说说你的理解。

  (2)讨论交流,互相启发,教师适时点拨。

  r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树”是“培养”的意思,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r树高百尺,叶落归根(ɡēn)。

  意思是说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多指客居他乡的人最终要回到故乡。

  r树无根不长,人无志(zhì)不立。

  意思是说人要有志向,人没有志向就像树没有根。

  (3)熟读成诵,试着背一背。

  2.推荐阅读《树之歌》。

  读读下面这首《树之歌》,你一定会对树木有更多的了解。

  树之歌

  榆树高,槐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石榴开花红似火,桂树花开十里香。

  桑树结果紫又甜,松树四季披绿装。

  棕树喜暖在南方,橡树耐寒守边疆。

  3.总结:课文中介绍了11种树木,它们是我国各个地区有代表性的树木,大自然中树木的种类十分丰富,希望你们能到生活中认识更多的树木,并记住它们的名字。

  拓展学习与树木有关的谚语和儿歌,既巩固了本课的教学成果,又帮助学生积累了语言材料。

  板书设计

  树之歌

  杨树

  高

  榕树

  壮

  梧桐树

  树叶

  像手掌

  枫树

  秋天

  叶儿红

  松、柏

  四季

  披绿装

  木棉

  喜暖

  在南方

  桦树

  耐寒

  守北疆

  银杏、水杉

  活化石

  金桂

  开花

  满院香

  教学反思

  《树之歌》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描写了11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繁多、丰富,是一篇受学生喜爱的韵文。这首儿歌只有4句话,分别从样子、颜色、习性等方面概括出不同树木的特点。

  让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通过教学认识事物,发现并掌握识字规律,是本次教学要扎实做的事情。根据儿童诗的特点,我力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设计课前区角活动,让语文学习由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好习惯。

  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偏旁、部首和形声字构字规律等主动分析、识记字形。这样,既教学了生字,又教授了方法,揭示了规律。让字词教学不再枯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引导学生自主提取树木特点的信息,借助图片建立树木名称与其特点之间的联系,了解枫叶变色,松、柏四季常青的科学原因,使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这样的课堂不仅有广度,还有深度,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符合儿童图文学习的心理特征。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连一连。

  jiāng

  zhāng

  zhuāng

  yín

  nài

  掌

  装

  疆

  耐

  银

  二、看拼音写词语。

  yáng

  shù

  zhuàng

  lì

  mù

  mián

  guì

  huā

  sōng

  zǐ

  三、换一换,给下列字换一个偏旁组成另外一个字,并组词。

  例:疯——枫(枫树)

  绵——()()

  洞——()()

  伯——()()

  场——()()

  洼——()()

  志——()()

  四、照样子,写句子。

  梧桐树叶像手掌。

  像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五、重点段落品析。

  木棉喜暖在,桦()树耐寒守()边疆。

  银杏水杉,开花满院香。

  1、根据课文把上面内容补充完整。

  2、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写到后面括号里。

  3、该选段中共有句话。从第一句话中我们知道木棉生活在。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六、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1、列举出几个关于树木的四字词语。

  2、写出几句关于树的谚语。

  答案

  一、略

  二、杨树

  壮丽

  木棉

  桂花

  松子

  三、棉

  棉花

  桐

  梧桐

  柏

  柏树

  杨

  杨树

  桂

  桂花

  壮

  壮士

  四、弯弯的月儿像小船。

  五、

  1、南方

  活化石

  金桂

  2、

  huà

  shǒu

  3、

  2

  南方

  六、

  1、树大根深

  古树参天

  玉树临风

  独树一帜

  2、花在树上开,别忘地下根。

  没有梧桐树,引不到凤凰来。

《树之歌》教学设计8

  教材分析:

  《树之歌》是人教版教材,第二单元识字第二课,本单元全部是识字课,本课程的主题是“树木”。本课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和桂花树等11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本单元是识字单元,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要求和课文单元不同,重点应该放在识字写字上,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运用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特点归类识字!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都是大自然的场景和实物。尤其是本课的树木,很多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所以接受起来比较容易。对于本课的生字,和前面课文一样数量很大,但是很有特点,都是左右结构,而且大都是木子旁,根据已经学过的熟字换偏旁的识字方法,识记起来难度并不大!

  教学目标

  1、认识“梧、桐、掌、枫、松、柏、装、桦、耐、守、疆、银、杉、化、桂”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桐、枫、松、柏、棉、杉、化、桂”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枫树、松柏、木棉、水杉、化石、金桂”等8个词语。

  识字教学,引入形声字的概念,便于分类记忆。

  识字时重点介绍“疆”,可以从造字法的角度,解释加深印象。写字主要通过随文识记的'方法,主要教学“杨”并教学木字旁的最后一笔是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点出诗歌的韵脚,突出重读词语。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感受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教学重点、难点

  朗读、背诵儿歌,利用形声字特点掌握木字旁的8个生字,初步了解树木特点。

  难点突破,利用幻灯片出示这些树木的图片,尤其是身边就有的图片,观形象的展现在他们面前,加深对树种的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导入

  大屏幕出示一组生活照,让学生猜一猜。今天我们认识更多的树木。板书

  2、树之歌(齐读课题)

  2.创设情境,突破识字

  A、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8页,自由读文,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然后检查预习的情况,找出没有掌握好的字。(记录预习情况和生字出现的问题)

  B、请看大屏幕:(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杨树榕树梧桐枫树松柏木棉桦树银杏水杉桂花

  学生自己拼读,识字小老师在字音上提示平翘舌音和多音字,其余同学可以补充。针对较难的生字可以查字典,充分利用这一工具书。这节课我们就查了多音字“柏”。接着,学生们根据提示,注意这些生字的读音,齐读一遍。最后就是去掉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和领读。

  C、出示8个木字旁的生字:梧桐枫松柏桦杉桂

  归类集中识字,这些树名里藏着许多生字,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全是木字旁)你们发现了它们字形里的秘密,再读读,还有什么发现?(形声字,左形右声)这样的字还有许多,猜一猜“橡树”“楠树”“榆树”等生字的读音。

  D、出示剩下的七个生字:装、银、耐、掌、守、疆、化

  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对比、组词等方法记忆字形。重点引导“疆”字,运用字理识字的方法,疆字左边是一个“弓”字和一个“土”字,表示以弓记步来丈量土地,右边的三横两田表示田之间的疆域界限。

  3.掌握笔顺,工整书写

  首先,出示“杨”“壮”,让学习仔细观察,并读一读。提示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杨”字右边第一笔横折折折钩一笔写成。“壮”字的笔顺从左到右,右边是“士”别写成“土”。

  然后,范写引路。范写时,先写拼音,再写汉字。边说边写,学生认真观察,注意每个字的笔顺和关键笔画。最后,书空练写。(书写时,注意正确的姿势。)

  4、分工合作,寻找答案

  A、听读课文,边听边思考:课文介绍了几种树木,分别是什么?每种树木有什么特点?(带着问题,小组讨论寻找答案)

  B、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1种树木的名称。班级学生把松柏看成了一种树,所以要及时引导。

  C、屏幕出示每种树木的图片,边观察边说出树的特点。

  D、多种形式读文:同桌互读、男女分读、全部齐读等,以读促思,读中感受。为背诵打基础。随堂检测

《树之歌》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并背诵全文。

  3、通过看图和读儿歌,初步认识树木的样子,了解这些树木的外形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识记生字字形并正确书写。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不同树木的特点。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引入新知

  1、课件出示几种常见树木的图片,如杨树、枫树、梧桐树、桂花树等。

  (1)指名学生说一说认识图片上的哪些树木。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树名。

  2、看图,说说每种树的外形特点。

  (1)与同桌合作,说给同桌听。

  (2)几人一组,说给小组伙伴听。

  (如:杨树长得直而高,树叶大而茂密。枫树的叶子是互生的,秋季的'时候叶子会变红。梧桐树长得高高壮壮的,树叶像手掌。)

  二、初读儿歌,合作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圈出生字。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3、分组合作学习生字。

  (1)互相当小老师提醒字音。

  “桐、掌、枫、松、装、疆”都是后鼻音。

  “桦、化”同音,是三拼音节,拼读时不能丢掉中间的介音。

  “梧、银”是整体认读音节,要直接发音。

  “耐”的声母是n,是鼻音。

  (2)拼读音节,正字音。

  (3)读词语,掌握生字。

  4、进行“识字比赛”,看谁记得又多又快。

  5、教师指导记字形。

  (1)自学生字,指名说出这些生字的共同点。

  (“杨、梧、桐、枫、松、柏、桦、棉、杉、桂”都是木字旁,起到表义作用。)

  (2)自学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木+风=枫木+同=桐木+白=柏

  拆分法:掌=尚+手

  比较法:壮-装,“壮”字下面加上“衣”,就是“装”。

  6、熟读儿歌(课件出示)。

  7、找找最后一个字韵母有什么规律,试着背儿歌。

  三、教师指导,学习写法。

  1、出示课件,指导写法(左窄右宽)。

  2、我会说,读读记记。

  四、课后练习,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句子,想想它们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