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2-03-04 19:03:0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10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合集10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设计思路

  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走入情境,感受黄河的气势和精神,深入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研读文章关键字句,学习作者叙述角度和描写景物运用的修辞手法。使学生感受拼搏进取、自强不息的黄河精神,培养学生对我们祖国河山、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和品读,体会黄河磅礴的气势和哺育中华民族的奉献精神,体会作者对母亲河的感受。

  2、学习摘抄这种写读书笔记的方法,积累、品评文中的好词佳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读通课文,从文中形象、优美的语言中体会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作者的感受。

  教学难点

  学习品读和摘抄课文优美的词句、段落,并积累下来。

  教学媒体

  远程教育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并搜集黄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谈话导入

  1、播放课件

  初步感受黄河的雄伟气势(黄河简介资料片)

  2、谈话导入: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摇篮。她滋养着两岸的劳动人民,创造了华夏几千年的辉煌历史;历史上多少文人墨客为其倾倒。黄河之水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气魄宏伟,势不可挡。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将进酒》一诗中说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今天我们就学习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刘白羽先生的一篇散文《黄河之水天上来》。

  二、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边读文、边完成学习辅助单表格一、二项

  2、读完后请同学们讨论,并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黄河的?(记忆中、兰州、刘家峡、飞机上)

  3、跳读课文完成下面内容。(课件出示,学具单上完成)

  (1)我从___乘飞机到___,这里的黄河太____,令我___。

  (2)在离__不远的_____,黄河向我展示了_____的景象。

  (3)我真正一览黄河的___,是在从___飞回_____的飞机上。

  三、精读课文

  1、(出示录像)

  你想怎样描绘这种景象?一个词、一句话都可以。(汹涌澎湃、一泻千里、浩浩荡荡))

  2、这是黄河从刘家峡水电站的溢洪道口喷射而出、一泻千里的情景,那现代著名散文家刘白羽是如何用语言来描述的呢?想不想读一读?

  出示段落:(我下车转身一看……整个黄河为白烟云雾所笼罩。)

  3、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段话,哪些词语或是句子让你感受到黄河水的气势,你就多读几遍,读出你的感受

  学生交流:(相机出示句子)

  A、远望

  (1)如乌云乱卷,如怒火,如狂飙。(你从这个比喻句中感受到黄河的气势,具体说说,是哪个词哪个字让你有这种感受?

  (2)带着这种感受,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

  这是作者刚下车,远望黄河时所看到的景象。关于这段话,还有哪些词或句子让你感受到黄河的气势?

  (3)喷射(翻腾)这个词你读得特别好,不光读出了黄河水的气势,还读出了黄河水那种快而猛的动态美。作者这里就是抓住了黄河动态的特点,写出了黄河的气势。大家也来试着读读这些句子,好好体会描写黄河水动态的词语,读出那种气势和速度来。(学生练读)

  (4)谁来读读试试?(一生读)(评价:读得多有气势呀)

  (5)这位同学读到的句子里,也有对黄河水的比喻,你找到了吗?你给大家读读。

  (6)你觉得这是对黄河水什么的描写?(顔色)

  总结过渡:是的,作者远望黄河,抓住黄河水形状顔色的特点,写出了它的气势。接着,作者仰望黄河、俯视黄河,又感受到黄河怎样的气势呢?你想给大家读读哪句话或是哪个词?

  B、仰望

  (1)你从哪里感受到黄河水的气势?(轰鸣,千万惊雷翻滚沸腾的轰鸣)

  (2)你能读出这种轰鸣的气势吗?(指名读,齐读)

  C、俯视:仰望黄河,我们从这千万惊雷翻滚沸腾的轰鸣中感受到黄河的气势。那俯视黄河,哪个词或是句子让你感受到黄河的气势?

  如果说这段当中有两个词最能概括此时黄河的气势,你认为是哪两个词?

  请你读读这两个词,读出黄河的气势。把对这两个词语的理解放到句子里,我们再来读一读(齐读)

  此时,黄河水浩浩荡荡,向着远方的大海奔涌而去,如何读出这种越来越远的感觉?谁来试试:远去,远去,再远去。

  4、黄河的气势感染了同学们,同学们的朗读也感染了老师,就让我们一起合作来读读这黄河的气势吧。

  师读:我看到的是什么?

  生接:如乌云乱卷…………

  师读:我再举首仰望,只见

  生接:陡岩壁立……

  师读:我到坝顶俯视,才看清

  生读:黄河有如……

  齐读:远去,远去,再远去。……

  总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的这种气势令人震惊。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远望黄河、仰望黄河、俯视黄河,运用一连串的比喻,有形、有色、有声,让我们似乎亲眼看到黄河水从刘家峡水电站喷涌而出的'情景。

  5、然而在作者从乌鲁木齐返回北京飞机上,又一次看到了黄河,这次看到的是什么样的黄河呢?他又有什么感受呢?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

  (2)作者在飞机上看到了什么?

  (3)作者在飞机上看到的黄河是什么样子的?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

  (4)看到这样神奇的黄河,作者有什么感受?找出来读一读。

  (5)黄河的雄姿令我震撼,惊讶,此时,我不禁要唱一曲赞歌来表达内心的激情?这会是一首什么样的歌呢?(出示相关句子)

  6、梳理学习成果,填写学具表附件一的三、四列。其中第三列可摘抄关键的词语和句子,第四列概括作者的感受。

  四、美读课文,体会情感。

  1、你觉得本文写的最精彩的地方是哪儿?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读出气势,读出感情,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作者为什么要用“黄河之水天上来”这句诗做文章题目呢?

  本文的题目表现出了文章的基调:大气磅礴,气概豪迈雄壮。

  3、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散文都离不开借景抒情,那么本文借对黄河的描绘,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五、拓展链接,进一步了解黄河。(课件出示)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眼中的黄河是什么样的

  六、总结

  作家刘白羽笔下的黄河气势磅礴、雄伟神奇。中文运用了对比、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不断变换观察视角,呈现黄河在不同的角度下的不同风采,使读者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另外,我们在预习课文和上课时也学习了一种读书方法,那就是摘抄。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运用摘抄的方法去读书,积累更多的好词佳句和写作方法。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有这么多人听课,彭老师真是好紧张啊!同学们能不能用掌声鼓励鼓励我呀!同学们热情的掌声,使我充满了自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9课《掌声》。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看到题目,你都知道些什么呀?(谁鼓掌?给谁?为什么?)要想解决这些难题,必须把课文读懂才行。现在我们就带着问题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文:

  首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对照拼音,把不认识的生字读准。

  2、同桌合作读:

  同学们刚才读得非常认真。现在同桌互读课文,读的同学把字音读准,听的同学当好小评委。

  评:得到帮助和帮助别人的同学分别举手示意,咱班同学真是团结互助的好孩子。

  3、齐读字卡:

  生字掌握得这样好,生字宝宝可要考考你们的眼力了,有信心把字读准吗?如果你认识它就大声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吧!

  4、词语中复现生字:

  生字掌握的这样好,不服气的字宝宝可带着伙伴来考验你们了,还能认识它们吗?(全班开火车读,强调多音字调、落,)谁能做好上课认真听讲的`姿势?

  5、句子中复现生字:

  就知道这些问题难不倒你们,这次淘气的字宝宝又来到句子家族了,这次还能战胜他们吗?谁来读一读这句话。(课件)

  6、认读要写的字:

  哇,你们太棒了。这次生字国王可动怒了,又派来几个字宝宝考查我们写字基本功。我真担心你们要输给它们了!(课件)快找同桌读一读,试着给它们组个词。

  7、写上下结构和半包围结构的字:

  ⑴画字:

  生字都认识了吗?谁能快速找出上下结构和半包围结构的字?

  (课件展示,注意愿是半包围结构。)

  ⑵观察:

  找得真全面!现在我们就把这两种结构的字练写几个(课件)仔细观察,这3个字怎样才能写正确?写美观?(指名回答)

  ⑶练写:

  感谢同学们善意的提醒,请大家伸出手和老师共同练写这3个字。

  (强调势的笔画。)

  ⑷展评:

  谁来评一评他的字是否正确?是否美观?

  ⑸练写共它字:

  根据我们刚才总结的写字方法,把3个字中你认为写得不好的字再练写一个,然后把这两种结构中其它的字各练写一个,最后同桌互相评一评。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我们的生字学的这样好,肯定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现在我们就结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找同学读一读课文,看你能解决哪些疑问?(指名读课文)

  2、同学们真善于思考,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本文围绕掌声写了一件什么事?

  评:你真是细心读书的好孩子/你真是个善于总结的好孩子。

  (设疑:英子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我们下节课学习。)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一、教学思路:

  《位置》是学生在掌握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两个数(从两个维度)来描述一个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初步渗透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思想,它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用两个数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非常简明,从另一个角度感受数学的作用,同时通过多种练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师生谈话,激趣导入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的。因此,本课一开始抓住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的特点,让学生先做自我介绍,再比一比谁能把自己介绍得更清楚,让大家不但知道你叫什么名字,还能知道你坐在哪里的现实活动中,初步感受位置,激发学习兴趣。

  2、联系实际,学习新知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物体的位置,已有较多的感性认识。因此,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在明确我们习惯上怎样来分小组的方法后,先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坐在第几组的第几个位置,再找一找自己前、后、左、右同学的位置,最后再开展“猜一猜,我的好朋友是谁”的游戏,这样的设计调动了全班的参与意识,变一问一答式教学为全员参与的.玩中学,乐中知,同时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此后,通过填写座位卡并与前后左右的同学的座位卡进行比较。进一步明确:从两个方面(维度)描述出一个物体的位置非常简明,此环节层层相扣,逐步渗透,深化了知识的内涵,以螺旋上升的方式解决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

  3、创设活动情境,感受位置

  荷兰数学家和教育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这样一句话:“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我先利用课件让学生发现电影院座位的排列规律,然后创设实际活动情境,把教室模拟成电影院,放手让学生自己进场找座位,通过实践使学生真正掌握了本领,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遵守公共秩序,做文明小公民的思想教育。

  4、练习应用

  通过小组讲座如何合理的给小动物分房子,小组合作帮助小蚂蚁设计寻找食物的路线等开放性、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学生体验到了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体现了新课标“玩中学,做中学”的新理念,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激趣导入

  小朋友,今天和你们一起上课的除了刘老师,还有许多领导和老师,他们很想认识咱班的小朋友,你们愿意把自己介绍给大家吗?怎样介绍能让大家不但知道你叫什么名字,还能知道你坐在哪里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提示并板书课题)

  (二)联系实际学习新知

  1、联系班组实际分组情况,明确习惯上的分组方法。

  2、生生交流,说一说自己坐在第几组的第几个位置,前后、左右的小朋友坐在第几组的第几个位置。

  3、游戏:猜一猜“我的好朋友是谁?”请学生描述自己的好朋友所在的位置,其他小朋友根据描述的位置猜测出他的好朋友是谁。

  4、填写、比较座位卡。学生在座位卡上填写好自己的位置后,与前后、左右的小朋友的座位卡进行比较、探讨,并从中发现规律:自己与前后的小朋友在同一组,与左右的小朋友在同一个(同一排),进一步明确:用两个数,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非常简明。

  (三)创设情间,感受位置

  1、课件出示电影院座位的排列情况。小组讨论并汇报:你发现电影院的座位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2、把教室模拟成电影院,让学生在进场找座位的情境中真正掌握找位置的本领。

  3、反馈:通过验票检查学生是否在电影院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四)练习应用

  1、给小动物分房间。(课件出示动物园一角)

  小组讨论:把什么位置的房间分给大象比较合适?并说明这样分的理由?(学生各抒己见,只要理由充分就应给予给定。)

  2、小组合作设计出帮助小蚂蚁寻找食物的路线。

  这是一个开放性、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设计的路线可以有多种,只要各小级能根据小蚂蚁及食物的位置,设计出合理的路线就应给予肯定。最后各小组展示设计方案,评选出能让小蚂蚁很快吃到食物的最佳路线,并说明理由。

  (五)全课总结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进行的这些活动都和什么有关系?(位置)而且我们还能够应用有关位置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说明数学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用处很大,你们有决心学好它吗?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

  三、教学评析

  1、联系学生实际,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首先,通过师生谈话,联系学生实际做自我介绍的方式,自然引出课题。其次,联系班级实际,告诉大家自己所在的位置或好朋友所在的位置,进一步感受位置,并通过对比使学生明确:要确定自己的位置,既要说出自己在第几组,又要说出自己在第几个。

  2、精心设计活动,使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感受位置。

  首先介绍自己和好朋友的位置,然后创设电影院的情境,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为解决到电影院“找座位的方法”这一难点,先利用课件让学生发现电影院座位的排列规律,然后把教室模拟成电影院,放手让学生自己进场找座位,通过实践使学生真正掌握本领。最后,通过课件演示给小动物分房子,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3、采取适当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在数学学习过程当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是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的理念之一。本节课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多次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研究探讨,尤其是在动物分房时大象到底要分到哪间房,初步体会研究性学习形式。

  建议:

  1、电影院座位排列规律是一个难点,能否多结合本节课内容,让学生感悟到其规律。

  2、能否结合本节课内容把位置的相对性渗透给学生。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2.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2.通过解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规范解题,认真细致的良好行为习惯.

  2.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解决疑难问题的良好品质.

  3.通过公式变形及计算题规范格式的学习,培养学生认真做作业,以形成整洁、规范的作业习惯,以美的作业给人以享受.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这一节主要是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知识,教材首先提出了三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并把学生引向运用密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感觉到密度知识很有用处,能解决很多问题.然后说明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用到各种物质的密度,给出了一些物质的密度表.再以提出的三个问题为线索,讲述运用密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材注意启发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一给出解答,以利于学生动脑思考,独立地解决问题,培养能力.最后用一个例题作示范进一步教给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法建议

  本节课可用正迁移的方法由速度公式类比而导出密度的推导公式,可采用自学、讨论、示范的方法.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材重点与难点分析

  1.通过公式,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在物理学习中,经常要运用数学方法对物理问题进行计算、分析、推理、论证,但是应注意,用数学方法来解决物理问题必须要受到物理概念与物理规律的制约.分析问题的物理过程、物理意义,弄清各物理量间的关系,明确公式的物理意义及其适用范围,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基础,而且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时,一定不要把物理问题数学化,不能生搬硬套用数学规律,如,不能认为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因此在解题过程中要重视对相关内容物理意义的理解.

  2.对进行公式变形

  对密度公式进行变形,可以参照速度公式的变形进行讲解,并通过数学运算规律,使学生掌握公式变形的基本方法.然后再引导学生弄清每一个公式的物理意义.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教具学具

  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四.师生互动

  活动设计

  1.根据公式,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得出和.

  2.组织学生练习读密度表,通过读表进一步熟悉某种物质密度的读法.

  3.练习求解有关密度的综合题.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首先提出几个有趣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的办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如:1.怎样鉴别戒指是不是纯金的?怎样知道矿石可能是什么物质组成的?

  2.怎样知道一块很大的长方形碑石的质量?怎样知道教室内空气的质量?

  3.怎样知道一个不规则的钢零件的体积?怎样知道一大卷细铜丝的长度?等等.然后告诉学生运用密度的知识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把学生引入应用密度知识解决问题的新课教学中.

  (二).新课教学

  1.可以用来鉴别物质

  要鉴别某一物体是什么物质组成的,我们需要知道各种物质的密度是多少,教材中给出了一些物质的密度,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一下三个表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看书,然后请同学回答老师的问题,在教师引导下对密度表应主要认识以下几个问题

  a.气体的密度表上边标明了“0℃,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条件,应请同学作出说明.

  b.在液体中水银的密度比较大,它大于一般金属的密度.

  c.气体的密度都比较小.

  在看书的基础上,应请学生读几种物质的密度,说出它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在密度表的教学中要说明这是科学家经过严格准确的测量得出来的,而且随着测量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而不断准确.

  2.求质量

  体积很大的长方形花岗岩石碑,质量很大,无法直接用秤称量,怎样才能知道它的质量呢?让学生说出他们想出的办法.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能不能应用密度的公式来求.如何求?需要先知道哪些量?如何才能得到这些量?

  前几章我们学习了速度问题,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如果我们要求路程和时间怎么办?

  可以进行公式变形,得出

  和速度公式变形一样,对密度公式也可以用同样的数学方法进行变形,下面请同学们将密度公式进行变形,然后考虑变形后的式子,有什么实际意义?并举出一些实例来.同学之间可以讨论一下.

  对于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可以通过简单的教学认识公式变形的`方法,例如,,对比可解决的公式变形问题.

  学生练习公式变形,并讨论变形后的公式在实际中的意义.教师在学生中间巡视,进行指导,学生活动结束后请学生回答前边的问题.

  由密度公式,可以得出,从式子中可以知道,用物体的体积乘以它的密度可以求出它的质量.这样对一些体积庞大的物体,质量不便测量.可以测量出它的体积,从密度表中查出它的密度,最后计算出它的质量.

  也就是说用密度知识可以求质量.

  3.求体积

  密度公式还可以变形为,如果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质量、密度,可以求体积,比如有的物体、体积不规则,不便于直接测量,可以测出它的质量,从密度表中查出它的密度,最后计算出它的体积.

  4.讲解例题

  例题:有一个体积是的钢球,它的质量是316g,这个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请同学们用三种方法进行鉴别.

  学生练习,教师在同学中巡视,进行指导,学生练习结束后,教师请学生回答,并分析解题思路.

  请几个同学分别说出他们的判断方法.

  可以求出这个球的密度,把它与铜的密度进行比较,如果相等是实心的,但是我们的计算结果是小于铜的密度,所以是空心的.

  我们先假设它是实心的,计算一下它的质量应当是多大,把计算出的值与球的实际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大于球的实际质量,所以原球是空心的.

  根据给出的铜球的质量,计算一下它的体积是多少,结果小于已知球的体积,所以是空心的.

  那么我们计算出的体积值是谁的体积.

  是球壳的体积.

  由学生们的分析归纳出:判断这个球是空心还是实心有密度比较法、质量比较法、体积比较法三种.

  用投影打出如下标准解题过程,教师讲解巡视中发现的问题,要求学生予以改正.

  3.总结、扩展

  本节课的教学实际上是应用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研究求解物体质量、体积、密度的问题,在实际运用中提醒学生注意不要死记硬背公式,要了解公式中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并灵活运用,尤其是比例问题,(以下内容可采取边讲边讨论的方式进行)

  (1)同种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两物体均应为实心).

  由于同种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其密度相同,所以 由此得出.说明同种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其质量也与它们的体积成正比,体积大的物体其质量也大.

  (2)不同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如果它们的质量相同,其体积与密度的关系.

  由于,所以,也就是,说明相同质量的不同物体,密度大的体积小,它们的体积与它们的密度成反比.

  (3)不同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它们的体积相同,它们的质量与它们的密度之间的关系.

  由于所以也就是,它告诉我们相同体积的不同物体,密度大的物体质量也大,它们的质量与它们的密度成正比.

  探究活动

  【课题】鉴别铅球

  【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用密度知识鉴别体育课用的铅球是否是纯铅的.

  【备注】

  1、写出探究过程报告.

  2、发现新问题.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

  1、懂得借别人的东西要爱护,并能按时归还。

  2、能看图连贯地说一段话,并能使用借书和还书时的礼貌用语。

  教学重点:

  能抓住人物的言行把借书、还书的过程说清楚。

  教学难点

  看图连贯地说一段话,注意每两幅图之间过度要自然。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一、谈话揭题

  1、同学们,老师这儿有几本新书,你们想看吗?

  (想)

  2、你们想看老师的.这本书,可得向我借(生齐说)

  (板书:借)

  3、你准备怎么向老师借这本书呢?谁先来说一说,看老师愿不愿意把书借给你!(生说)

  看来,同学们都能从老师这儿顺利地借到书了。

  (你们知道为什么老师愿意把书借给他们吗?)

  板书:有礼貌

  (他们用了哪些礼貌用语啊?)

  板书:请好吗

  4、今天啊,明明也买了一本新书,丁丁很想看,于是,他向明明借书。那丁丁又会怎么借书,怎么还书呢?这节听说训练课,我们就来学习第5课

  二、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1、看课文中四幅图,读读课后问题。

  2、能说说你自己都看明白,读明白一些什么吗?

  3、学生自由交流。如果你愿意向老师交流就和老师说,愿意与同学交流就和同学说。注意把话说通顺,让人能听明白。

  三、逐幅看图,练习说话

  (过渡:看着同学交流的兴奋劲,真想听听同学们是怎样把一幅图一幅图说清楚、明白的。愿意说给大家听吗?)

  1、出示图1:你准备怎样把这幅图的意思表达明白?

  A、指名说.谁有补充吗?

  B、多请几个同学说。

  2、出示图2:是的,丁丁也顺利地借到了书。看,回到家,他在干什么呢?

  3、从这里可以看出丁丁是个怎样的孩子?

  (板书:爱书)

  (2)你能猜猜丁丁这时是怎么想的吗?

  (3)请你连起来把这幅图的意思说一说,好吗?

  4、图3包好了书皮,丁丁在干什么了?

  (板书:看书)

  看你能用上哪些好词好句?(板书:津津有味专心致志)

  5、图4过了一个星期,丁丁把书还给了明明。还书时,丁丁会怎么说?明明又会怎么说呢?

  (板书:还书)

  从时间上看,丁丁还书非常按时。

  四、把4幅图的内容连起来说。

  注意图与图之间过度要自然。

  1、自由说

  2、指名说

  五、表演《借书》

  1、自由组合练习表演

  2、上台表演,师生共同评议。对话是否正确,是否有礼貌。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向别人借东西是否有礼貌?按时归还了没有?准备今后怎样做?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了解爸爸和“我”一样,有着幸福美好的童年生活,懂得课文表达作者渴望爸爸找回欢乐童年的强烈愿望,领悟作者热爱爸爸的思想感情。

  2.理解“可别把你的童年遗忘在相册里,更别让时光的流水,冲淡了它的颜色”的含义。

  3.进一步培养学生听的能力,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学会自己听清、听懂课文内容。

  4.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模拟相册、三张模拟相片、翻板黑板、卡纸、录音。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刚才我们唱的歌的歌名是——《让我们荡起双桨》,老师看到很多同学陶醉在优美、欢快的乐曲中,沉浸在自己幸福的童年生活里。确实,我们的生活正如歌中所唱的那样美好。

  你们想不想知道爸爸的童年是怎样的?看,今天老师带来一本爸爸的.相册(师出示模拟的相册),这也就是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听读欣赏《爸爸的相册》。

  齐读课文。

  二、听录音,提问题。

  听课文中的三句句子,边听边想:你听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1.听录音:

  (1) 爸爸的相册里,保存着爸爸的童年。

  (2) 呵,爸爸!原来你也有美丽的童年呀!

  (3) 我喜欢你的童年。

  2.根据学生提问归纳:

  (1) 爸爸的相册里保存了他童年时的哪些留影?

  (2) 为什么爸爸的童年是美丽的?

  (3) 我为什么喜欢爸爸的童年?

  三、学习第1、2个问题。

  通过“听清课文内容,说出主要意思”,学习第1、2个问题。(出示要求。)

  听课文录音,说说爸爸的相册里保存了他童年时的哪些留影?

  生听录音,师翻相册。

  交流,师随机张贴三张照片。

  师:这些都是爸爸童年时的留影,爸爸的相册里保存了他的童年。

  (板书:童年)

  1.听2、3、4节录音,说说爸爸的童年为什么是美丽的?

  (1) 师通过“听听、想想、读读”示范学习第一张照片。

  听:听录音。

  想:从照片上可以联想到什么?

  师:老师从照片上想到了爸爸的班级一定是个团结友爱的集体。生活在这样的集体中一定很快乐。要不,怎么会有几十张甜甜的笑脸呢?爸爸 愉快的集体生活。(板书:愉快的集体生活)老师还想到要用愉快的语气来读,你听——(师示范读)

  读:有感情地读。

  (2) 要求学生学老师的样子“听听、想想、读读”学习第二张照片。(扶)

  师:(指照片)看,照片上的爸爸眯着一只眼睛,你也来学爸爸的样子做个丑样,呀,真调皮。你还想到了——对,爸爸有着有趣的文艺表演(板书:有趣的文艺表演),太有意思了。

  (3) 学生自己通过“听听、想想、读读”学习第三张相片。(放)

  讨论:你从照片上想到什么? 该怎么读?

  师创设情境,激发情感。有感情地朗读。

  2.你觉得爸爸的童年怎么样?(板书:美丽的)

  再来看看照片,跟着配乐课文录音,读读课文,感受爸爸美好的童年。

  四、学习第三个问题。

  我为什么喜欢爸爸的童年?(板书:喜欢)通过“读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学习第三个问题。(出示要求)

  爸爸的童年是美丽的,那么爸爸现在的生活怎样呢?

  引读第7节。

  我希望现在爸爸怎样生活? (跟录音读第9节)

  师:踢球、爬山……这样的生活你有吗?

  这也正是我的生活,所以小作者看了爸爸的相册,惊喜地说——“呵,爸爸!原来你也有那么美丽的童年呀!”

  指导朗读。

  师:爸爸和我一样有美丽的童年生活,但是为了我,为了工作,都快使爸爸把这样的童年给忘记了,难怪课文最后小作者感慨地说——“别把你的童年遗忘在相册里,更别让时光的流水,冲淡了它的颜色。”(师出示句子)

  理解“时光”、“时光的流水”的意思。

  体会整句句子的意思。

  师:这句句子表达了小作者强烈的愿望,他希望爸爸再能找回阳光的芬芳,甜甜的笑脸,找回童年的欢乐和对生活的热情。(板书:找回)表达了小作者对爸爸的深深的爱!(板书:爱)

  指导朗读。

  五、欣赏课文。

  师:课文的字里行间处处流露了作者对爸爸的热爱之情。

  (出示要求:欣赏好词佳句,朗读表达感情。)

  1.自己默读课文,划出喜欢的语句。

  2.交流,重点在三句反复的句子。

  六、小结课文。

  作者喜欢爸爸的童年,希望爸爸找回童年,表达了作者对爸爸的爱。其实我们和小作者一样,希望爸爸永远快乐、年轻。今天回去,你也翻翻你爸爸

  妈妈的相册,说不准也会有惊喜的发现。

  附板书:

  听读欣赏 爸爸的相册 听懂课文内容

  体会思想感情

  欣赏好词佳句

  朗读表达感情

  听清课文内容 愉快的集体生活

  说出主要意思 ↗ ↘

  美丽的童年 → 有趣的文艺表演 → 喜欢 爱

  ↘ ↗

  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

  找回

  资料提供者: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一、基本信息

  设计者:姓名,单位,职称(可选)

  学生:某某学校某年级某班

  教材:所使用的教材版本

  课时:所需课时,如果是多课时或多课时中的其中一个课时,需注明

  二、教学内容分析

  包括:所在单元的整体分析、某一节课的具体分析,包括教材设计特点、教学内容特点等。

  三、教学(学习)目标与重难点

  先简要描述所对应的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再分条目详细编写教学(学习目标),可以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编写,个别学科也可以按照其他维度编写教学(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是构成本课程的知识能力体系中最重要和最本质的学习内容。

  教学难点主要指由于知识的深度和知识的模糊性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

  四、学习者分析

  说明学习者的思维水平、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习风格等,注重将学情分析与信息技术的应用结合起来,为教学策略的选择、技术的使用提供依据。如:学生有怎样的特点,使得案例所设计的活动(如游戏、角色扮演等)可行,学生具备哪些信息素养条件,使得所采用的技术支持(如需要学生利用网络收集资料、使用文字编辑工具处理信息等)能够得以顺利实施,并达到更好的效果。

  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策略。简要说明这样设计的'依据是什么,所设计的教学策略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关键问题等。

  六、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具、学具及教学资源、学习资源的准备。以信息化资源和工具为主,包括支持教师教的资源和支持学生学习的资源。例如学习环境(光盘播放室、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等)、多媒体课件情况、特定的参考资料、参考网址、认知工具以及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传统媒体或教具、学具等。

  如果是其他专题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方面的课程,可能还需要描述需要的人力支持及可获得情况。

  七、教学过程

  这一部分是该案例的关键所在,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媒体资源工具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八、教学流程图

  教学内容与

  教师的活动媒体的运用学生的活动教师进行逻辑选择

  九、教学评价设计

  无特殊要求的也可以不设此项。如需要评价量表、工具,可说明是如何设计并使用的。

  十、课后反思与自我评价

  案例设计的基本理念或依据,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作用与效果,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原因,以及进一步完善的想法等。

  也就是:课前设计是怎么想的?教学过程展开过程中是怎么发生的?遇到什么困难(或未预期事件)?现场是怎样做出决策的?效果如何?

  自己评价教学的优点与不足,进一步改进的想法等。

教学设计方案 篇8

  课 题: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并能正确演唱歌曲。

  (2)、能为歌曲即兴创编歌词并演唱,从中体会自我创造、自我表现的乐趣。

  重 点:指导学生把握歌曲情绪,准确演唱歌曲。

  难 点:“一二一”旋律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引入:创设情景,合理引入。

  1、提问:“同学们知道今天谁过生日吗?”引入新课。

  2、聆听:播放歌曲,学生感受歌曲内容与情绪。跟随音乐模仿各种 动物的'动作。

  师生交流:音乐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3、再次聆听:感受歌曲内容与情绪。

  学生边听边随音乐进行二拍子律动。

  二、学唱歌曲:方法:师生演唱接龙、生生演唱接龙、分小组演唱。

  1、学生随教师钢琴伴奏演唱歌曲。(生唱前面一句,教师唱后面的“一二一”。

  2、师生交换演唱。(目的为了检查学生掌握了难点的情况)

  3、教师伴奏学生完整演唱一次。

  4、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再来演唱一次。

  5、歌曲情绪处理:

  师生共同总结:欢快、活泼、体现玩耍时尽情欢乐的情景。

  6、完整演唱歌曲。

  三、表现与创造:自主创遍、升华体验

  学生自由选择角色创遍歌词。并进行歌表演游戏活动。

教学设计方案 篇9

  教学目标

  1、结合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会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等量关系。

  3、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国宝是什么吗?对,大熊猫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更是我国外交活动中表示友好的形象大使。动物园的叔叔正在科学的喂养大熊猫呢!

  出示信息窗一,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阅读文字信息。

  学生观察主题图,认真阅读信息。

  活动二:借助天平理解等式。

  分组实验:①天平左盘放一个10克的砝码,右盘放一个20克的砝码,天平不平衡,可以用式子10<20表示;②在左盘再放上1个10克的砝码,天平平衡了,用等式10克+10克=20克表示。

  分组实验:天平左盘放一个20克的砝码和一个不知重量的方木块,右盘放一个50克的砝码,一成天平平衡,用等式20+=50表示。

  小结:等式表示相等的关系。

  活动三:概括方程的意义。

  师:观察黑板上的三个式子:+20=70、2=150、3+10=100,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自由谈想法??

  小结:像+20=70、2=150、3+10=1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活动四: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想一想,等式和方程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组讨论

  小结:方程的.范围比较小,等式的范围比较大,方程只是等式的一部分。 活动七:自主练习

  1、判断哪些式子是方程。

  师:你认为一个式子是方程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小结:同时具备“含有未知数”、“相等的式子”这两个条件才是方程。 学生独立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引导学生在判断对错的同时,说出判断的依据。)

  2、看图列方程。完成自主练习第2题。要求学生先找出图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再独立列出方程。(集体交流)

  3、完成自主练习第3题。(让学生独立写出等量关系式并列出方程,再进行交流。)

  活动五:全课总结:

  引导学生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收获,并找出不懂的地方。

教学设计方案 篇10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朗读课文。

  二、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三、教学重难点:学习生字新词。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

  2、教师出示生字词语,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3、指名朗读,初步体会情感。

  4、同桌互读,将课文读正确。

  5、集体朗读课文。

  (三)学写生字。

  (四)组词练习。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读中体会喜庆、欢乐的气氛,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二、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练习卷

  三、教学重难点:学习生字新词。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复习生字。

  1、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祖国妈妈的生日在哪一天吗?(板书:十月一日)

  2、师:对了,十月一日就是什么节日?(国庆节)

  3、师:你们真聪明,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欢庆》这一课(板书:欢庆),让我们一起再次体会国庆节喜庆、欢乐的气氛,好吗?

  4、师:体会气氛之前,我们一起来复习生字词,看谁读得最棒的。(出示课件生字词)

  (1)生字词:欢庆、献上、旗帜、洁白、奏起、亿万、乐曲、祖国

  (2)拼音连线。

  zǔ ɡu? 欢庆 yì wàn 旗帜

  huān qìnɡ 祖国 xiàn shànɡ 洁白 yua qǔ 奏起 ji? bái 献上

  z?u qǐ 乐曲 qí zhì 亿万

  二、感情朗读,体会气氛。

  1、师:同学们真棒,生字都学会了。

  2、教师过渡:新中国成立后,每年的10月1日这一天,全国人民都会共同欢庆这美好的日子,让我们一起去重温那普天同庆的时刻吧!(出示课件)

  3、师:同学们,观看了这令人喜庆的画面,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欢乐......)好,现在我们就以喜庆、欢乐的心情把这篇课文读一读吧!(齐读、男女生读)

  4、教师范读。

  师:看同学们都读得这么开心,老师也忍不住想读一读,你们可以让老师来表现一下吗?(能)你们可以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读一边用脑袋想象一下,等一会儿请你告诉老师,在你脑海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可以吗?

  5、师:谁能告诉我,在你脑海里看到了什么?或者听到了什么?(学生反馈)

  三、分句学习。

  (教师随着学生说出的句子出示课件)

  (一)学习: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

  1、师:你能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句话吗?(学生读)

  2、师:听了你们的朗读,我好像看见了田野满是丰收的景象!你们看到田野里有什么?(学生讨论、反馈)

  3、师:田野里的果实上谁种出来的?(农民伯伯)

  4、师:是的,农民伯伯把辛勤的劳动成果献给了谁?(祖国妈妈)。当他们为祖国的生日献上果实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高兴、兴奋)这表达了他们对祖国的一种什么的感情?(出示课件:表达了农民伯伯( )祖国。)你能用一个词来说说吗?

  5、师:对了,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出示课件:表达了农民伯伯(热爱)祖国。)

  6、师:你能用农民伯伯的心情读读这句话吗?(学生读—比赛读)

  7、师:同学们读得真好,在这句话中你能找出哪个是动词?(献上)你能用动作来表示吗?(学生示范动作)

  8、师:谁能加上动作,并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通过动作让学生了解“献上”这个词)

  9、师:你能把这句话变变小魔术吗?

  (出示课件):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

  田野献上。

  献上。

  (二)学习: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

  1、师:除了看到“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外,还有看到其他的吗?

  2、师:(出示课件、图片、句子)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

  3、师:你在图片里看到了什么?枫叶是什么颜色的?

  4、师:看这么漂亮的枫林,你的心情是怎样的?(高兴、快乐)

  5、师:你能带着这些心情,并加上动作读读这句吗?这句哪个是动词?(举起)

  6、师:谁能读得更有感情?(比赛读)

  7、师:你知道这里的“旗帜”是指什么?(枫叶)

  8、师:你们真聪明,这里把枫叶比喻成旗帜,这个句子是什么句?(比喻句)我曾经教过你们比喻句,你能选出下面的比喻句吗?

  (出示课件):1、天上的白云好像一只小狗。( √ )

  2、小明的样子好像他的爸爸。( )

  3、一串串葡萄好像美丽的宝石。( √ )

  (三)学习: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

  1、师:除了看到“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外,还有看到其他的吗?

  2、师:你能读读这句话吗?(学生读)

  3、师:你听到小鸽子说什么吗?(学生讨论、反馈)

  4、师:你能读出鸽子的心情吗?(比赛读)

  5、师:老师曾经说过,鸽子是代表着什么意义?(和平、没有战争)

  6、师:是对,有战争的国家是痛苦的,(出示战争图片)现在你们生活中祖国妈妈的怀抱里,觉得幸福吗?(幸福)

  7、师:如果让你对祖国妈妈说一句话,你会怎样说?(学生讨论、反馈) (出示课件:请你对祖国妈妈说一句最想说的话)

  8、师:现在我们一起用热爱祖国的感情读读这句话吧!(齐读)

  (四)学习: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

  1、师:还有谁看到其他的?

  2、师:(出示句子)你能读读这句话吗?(学生读)

  3、师:大海也为祖国妈妈的生日奏起了乐曲,你们想听听是什么乐曲吗?(播放《生日快乐》《爱我中华》)

  4、师:好听吗?这句里有两个相同的字,但是读音却不同,你知道是哪个字吗? (出示课件: yua (音乐、乐曲)

  乐

  la (快乐、欢乐)

  5、师: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把四句读一读吧!(出示课件)

  (五)学习最后一句:十三亿孩子欢庆这美好的日子,十月一日——祖国妈妈的生日。

  1、师:新中国成立以后,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图片)(1)万丈高楼平地起。(2)天空亮起五彩的`礼花。(3)申请奥运成功。(4)嫦娥飞越太空。

  2、师:看到祖国大地美如画,我们的祖国六十一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你们自豪吗?骄傲吗?

  3、师:那么我们一起以自豪、骄傲的心情来读最后的句子。(出示句子)(齐读—男女比赛读——表演读)

  4、师:中国有十三亿人口,可书上说是十三亿孩子,你如何理解?(出示选择题:十三亿孩子是指:( B )

  A、中国的全部孩子。

  B、全中国的人民。

  5、师:对了,全国人民都欢庆这美好的日子,这代表着人民对祖国的什么感情?

  6、师:你们也爱祖国吗?(爱)好,我们一起用感情地读好这篇诗歌,看谁读得最好的。

  四、延伸拓展。

  1、(出示课件)你会怎样为祖国妈妈庆祝生日?

  2、学生讨论,再反馈。

  五、练习巩固。

  一、连一连。

  献上 旗帜金黄的 旗帜

  举起 鸽子火红的 果实

  飞着 乐曲洁白的 乐曲

  奏起 果实欢乐的 鸽子

  二、仿照例子写一写。

  1、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 献上 。

  2、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 飞着 。

  六、课堂总结。

  七、布置作业。

  背诵《欢庆》给父母听,明天过关。

  板书: 欢庆

  田野 献上 果实

  十月一日 枫林 举起 旗帜 热爱祖国

  国庆节 蓝天 飞着 鸽子

  大海 奏起 乐曲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11-30

优秀教学设计方案02-25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07-25

物理教学设计方案08-01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04-18

政治教学设计方案12-29

教学设计方案(15篇)12-19

教学设计方案4篇05-05

2023教学设计方案模板03-22

教学设计方案15篇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