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时间:2024-07-31 18:18:4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禹治水》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第一课时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四两个自然段。通过反复朗读,品味词语,想象文章第一自然段描述的场景,体会洪水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了解大禹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2、随文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治、洪、害、姓、理、被、制、伟,认识衣字旁,能够区分治和制。

  3、首次接触把字句和被字句,能够根据提示互换句子。

  教学准备:

  学生充分预习课文,仔细简单的生字。

  多媒体课件、洪水动画、田字格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学习“治”字

  1、教师多媒体出示课题:大禹治水,指名读课题。

  2、师生共写课题,指名说说治的写法,齐读课题。

  3、出示“治”的扩词。治理治水治国治病

  二、教学新课(课文第一自然段)

  1、教师谈话引入:通过预习课文,我们已经知道,课题中的“水”指的是--洪水。教师板书洪水,指名说说“洪”的写法。

  2、生自读课文,读完之后找一找,课文中哪一个自然段描写了洪水。

  3、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4、学习第一自然段中的生字新词。

  (1)、多音字:淹没、冲倒,指名说说另一个读音是什么并用另一个读音组词。

  (2)生字:害、姓,说说怎么记住这个生字,和老师一起在田字格里写一写。

  5、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注意这些生字的读音。

  6、教师出示填空:很久很久以前,( )的洪水( )了农田,( )了房屋,害得老百姓( )。

  自由可看书试填,指名不看书试填,齐读。

  7、生细细地读这一段话,从我们刚才填的词语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同桌之间说一说,指名说一说。

  8、生看洪水的动画视频,感受洪水的汹涌和无情,体会老百姓生活的凄惨。

  9、充满感情地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三、教学新课(课文第四自然段)

  1、过渡:课题中的“治”的意思是治理,师生共写,指名说说“理”字怎么写。在哪里找到这个词的'?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理解“下决心”一词,引导学生想象,禹在下决心的时候心里有可能在想些什么。指导读好这句话。

  2、教师谈话引入:文中还有一个“制”,跟“治理”的“治”的读音是一样的,学生找到“制服”。学习“制”。教师边板书“制”的甲骨文写法边讲解“制”的古意,用刀修剪树枝,所以要用到工具的“制”就用利刀旁的“制”。如制造、制作、研制、制服。师生共写“制”。

  3、生再读课文,找一找哪一个自然段写到了大禹治水后人们的生活。

  4、指名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5、学习“被”,教师讲解:在古代“被”专指小被子,又称寝衣,所以是衣字旁,指导写衣字旁。

  6、初步学习被字句和把字句。

  出示:洪水被制服了。

  填空:洪水被_______制服了。

  填空:________把________制服了。

  出示:洪水淹没了村庄。

  改成被字句和把字句。

  7、洪水被制服后,老百姓们过的又是什么生活?用书上的一个词是“安定”。教师板书:安定。教师讲解:仔细观察安定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都是宝盖头,宝盖头的字都跟房屋有关,看,现在老百姓有家了,再加上老百姓们勤劳的双手,那今后的生活一定是美满幸福。所以,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把大禹当成了伟大英雄,教师板书:伟大英雄。

  8、发现课文中禹的名字的奇妙变化:快速的看一遍课文,把有禹的名字的地方画下来,看你能不能发现有什么变化?

  教师出示: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禹在外治水13年,禹的儿子十多岁了,从此,大禹的名字代代相传。

  猜一猜,为什么禹的名字最后变成了“大禹”?

  9、教师过渡:大禹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的地位怎么就这么高,并且代代相传他的故事直到今天,其中的原因,大家读了2-3自然段,就会有更深刻的体会了。

  四、教学新课(第2-3自然段)

  1、生自由朗读课文第2-3自然段。

  2、指名读课文第2-3自然段。

  3、轻声读课文第2-3自然段,哪里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4、指名说说哪里给你留下的印象深刻。

  5、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质疑。你有没有什么问题想问问大禹?

  (1)、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查看水流和地形。

  大禹治水之前为什么要查看水流和地形?

  (2)、禹在外治水13年,曾经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一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

  大禹难道不想自己的家人吗?他为什么不进去看一看?

  指导学生在问题处画上问好。

  5、教师小结: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来探究这几个问题。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第一课时2

  教学目标:

  1. 通过集中识字、随文识字、多次复现等方式识记“洪、毒”等11个生字。

  2. 通过创设情境、反复练读,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生字集中的第1、4自然段。

  3. 通过“泛滥”学习“联系下文”理解词语,并运用这一方法理解“疏导”,通过“安居乐业”学习联系上文理解词语。

  4. 会写左右结构的“洪、认、难、被”四个生字。

  教学准备:课件、词卡

  一、看图猜神话故事,引出课题

  1. 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你们肯定听过不少故事吧,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图片,你能看图猜故事吗?

  (图:哪吒闹海、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

  它们可都是古代神话故事,今天就来读读其中的一个故事——大禹治水。

  2. 其实他的名字只有一个字“禹”,由于他治理洪水有功,为民造福,是个大英雄,所以人们尊敬地称他为“大禹”,我们一起来恭恭敬敬地叫一叫。(相机板书课题)

  过渡:大禹是如何治理洪水的呢?赶紧打开书第71页。自由练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二、分组认读词语,初步感知治水前后的对比。

  1.第一组词语:洪水泛滥 毒蛇猛兽 伤害 灾难

  ·读准前后鼻音。带拼音,去拼音。

  ·猜字谜:一间房子着火了——识记会意字“灾”,并积累词语:火灾、水灾,虫灾。

  火灾、水灾、虫灾,对于人们来说,可都是灾难呀。

  2.第二组:退去 耕种 重新 恢复 安居乐业

  ·带拼音,去拼音,读准多音字。

  3. (集中呈现两组词语)知道老师为什么把词语分成这样两组吗?

  一组是写灾难,一组是写美好生活的,而且这两组词语所在的自然段特别难读。

  三、练读第一自然段,读懂泛滥,学习“联系下文”理解词语。

  1.(课件呈现第一自然段)这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你能读正确,读通顺吗?

  自由练读,个读检查。

  2.(词卡:泛滥)这里有个词语“泛滥”。

  ·看看这两个字的偏旁,你发现了?你能来猜一猜“泛滥”的.意思吗?

  生:水很多 很快冲出来

  ·水很多,这么多够不够?(图片,一盆水,一潭水)

  ·光看字面还不一定猜得出来,我们来看看下面的句子,想一想,哪些词语可以帮我们读懂“泛滥”的意思?我们拿起笔来划一划。

  反馈:这大水怎么样?

  开火车。这大水干的是好事还是坏事?可能还会干什么坏事?

  课件:泛滥就是~我们一起来读读。还有大家说的

  ·是啊,刚才我们读泛滥下面的句子,找到关键的词语,把它们对应起来,理解了泛滥的意思,这样的方法就叫“联系下文”。(板贴)

  ·想看看洪水泛滥的样子吗?(视频)

  ·朗读。人们在洪水中失去了财产,也失去了生命,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齐读第一段。

  四、练读第四自然段,运用“联系下文”理解疏导,联系上文理解安居乐业。

  小朋友们,真会读课文,第一段读得这么好,敢不敢来挑战更难读的第四自然段?

  1.(课件呈现第4自然段,标上句序)这段共有四句话,请2个同学来读一读。

  反馈,检查朗读。

  ·第一句:教训 疏导

  ·第二句:疏通

  ·第三句:

  ·第四句:练习词组(被水淹过的土地)(农业生产)

  2. 读了课文,我们知道大禹治水成功了,他是采用什么方法治水的呢?疏导是一种什么样的办法呢?

  ·生猜:挖 。(课件插图)我们来看看课文插图,是啊,老百姓有的在挖土,有的在~,

  ·挖土,搬石头是不是就是疏导的意思呢?我们来用一用联系下文的方法吧。

  学习提示:读读下面的句子,划一划有关的词句,再用箭头对应起来。

  反馈:疏导就是~

  ·(课件)你们刚才提到的内容,老师把它们请到了课件上,你能给它们排排顺序吗?

  连起来读一读。

  疏导的过程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最后让洪水流到大海里去。

  3洪水终于退了,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课件:安居乐业)安居乐业是怎么样的呢?你能读读课文的句子,找到有关的词句填一填吗?

  (课件图片)如果用几幅图表示安居乐业的意思,你认为几号图?

  4. 其实不知不觉我们也用了~~联系下文的方法理解了安居乐业。

  (课件,位置)你看,疏导我们是联系它下面的句子,而安居乐业已经在最下面了,我们是联系上文。

  联系上文,联系下文,和在一起,我们送它一个名字,叫~联系上下文(板贴)

  五、巩固生字,书写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理解词语的一种方法,其实这篇课文还有很多很有意思的词语,我们来积累积累,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疏通 泛滥 灾难 采用 驱赶 恢复 消退 教训)

  2. 书写“洪、认、难、被”

  ·(呈现课后生字表)发现有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和独体字三类

  ·(呈现“洪、认、难、被”)说说写好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什么? 左窄右宽,穿插

  ·(呈现魔法棒)看看每个字的上面、下面,你发现了什么?

  ·师范写:难

  ·生描一个,写一个

  ·反馈,再写一个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第一课时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会读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准两个多音字的字音,认识一个新偏旁。

  3、通过朗读课文,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初步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过程

  一、揭题激趣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传说,课文中的主人公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古代部落联盟的领袖,一位为民造福的民族英雄。他的名字叫“禹”,板书课题,指名读"禹"。

  大禹是人们对禹的尊称。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大禹治水的故事。板书“治水”,齐读课题。同学们有什么想了解的吗?

  ——大禹为什么要治水?大禹怎么治水?大禹治水的结果怎样?

  请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读课文,注意课文中的生字,要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再看看谁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2、出示词语,指导学生读准,读好

  (注意多音字“没、倒”;后鼻音“姓、形”、翘舌音“治、制”)

  (1)滔滔淹没冲倒房屋仔细劈开感激英雄

  (2)害老百姓地形挖通治理洪水被制服伟大

  三、再读读课文

  带着刚才的'问题去用心读读课文,找找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告诉我们问题的答案。

  组织交流,读通课文:把你们读书的发现跟大家交流一下

  1、大禹为什么治水?

  指名读第一段,交流:你读懂了什么?简单交流后总结并板书:洪水害人

  2、大禹治水的结果?

  指名读第四段——大禹制服了洪水板书:制服洪水指导理解“制服”

  师指板书:现在你们迫切想知道什么?——大禹如何治理洪水的?板书:治理

  3、大禹如何治理洪水的?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的呢?学生回答。

  出示第二段,学生自读,看看有几句话,做个标记。指名分句读句子。

  大禹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伟大英雄啊,他克服了许多艰难困苦,做了许多事儿,让滔滔的洪水乖乖地听从人的指挥,服从人的管理。让我们齐读这段话读。

  4、朗读感悟第三自然段

  在大禹治水的这么多年中,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课文中就给我们讲了一个“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同学们快读读看!自由读,指名读。

  5、再读最后一段。

  1、引读,在大禹的不懈努力下,洪水终于被——,老百姓终于能过上——,大家——。

  6、齐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2、生字:害通姓形治理洪被制伟

  (1)整合生字发现规律:8个是左右结构,部首写得窄,偏旁写得宽。

  (2)根据学生需要指导书写描红。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第一课时4

  【教学分析】

  课文是一个古代传说,记叙了大禹治理洪水,为民造福,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赞扬了他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依循“治水前——治水——治水后”的线索,展现了大禹为人民谋利益的感人形象。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整篇课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神话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代传说的故事。板书:15 通过预习,你知道15课是写谁的故事?

  2、生答后,板书:大禹

  3、提问:他是姓大名禹吗?如果不是,那为什么叫大禹?大禹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二、初读课文

  1、过渡:带着这些问题,请小朋友轻轻地打开书本,进行自学,自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新词多读两遍并且思考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学生自读。

  2、读后学生交流,答后板书:治水

  3、学习“治”,领读,指名认读,齐读课题。提问:大禹治的是什么水?板书:洪水,并认读“洪”

  4、你见过洪水吗?它给你什么印象?

  5、看图片,教师叙述: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大地变成一片汪洋,人们无家可归,流离失所,给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6、指生说洪水的印象,适当评价(无情,可怕,凶猛)

  7、过渡:课文哪里是描写洪水给人们带来的灾难的?请你再读课文,找一找。

  三、精读第一自然段

  1、再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什么地方是写洪水给人们带来的灾难的。

  2、读后交流。

  3、指生读第一自然段,评价:你还读对了两个多音字,出示:

  (méi)

  没 (dǎo)

  (mò) 倒

  (dào)

  3、强调多音字“没”“倒”,口头组词。出示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认读生字、生词。理解“滔滔”“淹没”“冲倒”“无家可归”。

  4、指导朗读。 要积极给予评价。齐渎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讲了什么?(禹治水前洪水的危害)

  5、过渡:禹的父亲鲧曾经花了九年的时间来治理洪水,但一直没有成功,后来又派禹去治水,那禹是怎样治水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

  四、粗读第二、三自然段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用你的聪明才智告诉大家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指生说,给予评价。齐读词语。把它们送到课文里来读一读吧。指生读,主要是要读准字音,读通长句子。男女生分角色读第二、三自然段。

  2、小结:这就是治水的经过,禹吃尽了千辛万苦治理洪水13年,那他成功了没有啊?

  五、精读第四自然段

  1、看看课文中哪儿告诉我们禹治水成功了?

  2、学生交流。 从洪水被制服了看出洪水成功了。

  3、出示第四自然段内容,认读生字、词。区别“制”与“治”,他们字音相同,意思有什么不同呢?组词区别,还可以从哪里看出成功了?指生说:从人们称他为治水的伟大英雄。(板书:伟大英雄) 指生读“伟”认读“雄” ,齐读。正因为禹治水成功了,所以老百姓非常感激他,敬重他,所以后人在他的名字前加个“大”字表示对他的敬重和感激,让我们一起叫叫这位伟大英雄的名字吧。生齐读“大禹”, 理解“安定”“代代相传”。

  4、指导朗读,大禹治水成功了,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啊,我们应该怎样读呢?指名朗读,积极给予评价,齐读。

  5、现在我们知道了禹治水的原因、经过以及治水成功了,让我们一起连起来再来读读课文吧,生齐读课文。

  六、课堂小结

  大禹历经了千辛万苦制服了洪水,他到底用什么科学方法,怎样治水的,其中又有哪些感人的故事呢?我们下节课来学习。课后请小朋友们把课文读流利了,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看看课外补充阅读上有关大禹治水的故事。现在我们要来学写一下生字。

  七、学习生字

  1、出示“被”“治”“制”

  2、学习新偏旁“衣字旁”

  3、强调“制”与“治”的不同写法。

  3、学生描红、临写。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相关文章: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01-15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04-19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01-16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精华)06-09

《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01-15

《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04-05

《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04-16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15篇06-09

《树之歌》教学设计 树之歌教学设计第一课时05-13

《花钟》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