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14 14:58:5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两个城市月平均降水量的研究,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3、初步学会制作复试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如何区分折线的不同和标清图例,正确确定竖线间隔。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所提供数据的实际情况(有时并非每月、每年都有数据)来确定水平射线上每天竖线之间的间隔。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说明

  一.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师:你们回想近3个月深圳的下雨情况。

  生:9月只下过一、两场雨雨量不大。

  生:7、8月雨量较多,还有台风。

  师:同学们很注意观察事物。深圳的雨季集中在7、8月份,降水量也最大。

  2、回顾旧知

  出示20xx年的甲市月平均降水量一些数据

  师问: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觉得可以用怎样的形式来清晰地表示出这些原始数据?

  生: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师:选用那种方法最好?

  生:折线统计图。

  师:制成折线统计图有什么好处?

  生:易于看清气温的变化情况。

  师:怎样制作?

  生:先描点,还应标数,数不会标错。

  生:画线要用尺子。

  3、引出新知

  老师又提供了20xx年的乙市月平均降水量一些数据?这时你们又会用怎样的`形式来清晰地表示出两个城市的月平均降雨量呢?

  好,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思考,现在到小组里将自己的想法说一说,形成共识。重要的一点是,为什么要选择这种统计方式。

  二.全班交流,形成方法

  1、学生交流:(1)为什么要选择这种统计方式。

  (2)这种统计方式有什么好处

  (3)通过举例的方式说明自己的想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将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的折线统计图进行比较。从中说明两者的关系与功能。

  2、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制作成条形或折线统计图,并由两位学生板演并进行分析。

  3、教师对学生在黑板上的统计图进行讲解。

  (1)应该注意些什么?教师主要要解决图例问题。为了能清晰的表示两个量,我们可以用实线与虚线来表示。也可以用两种不同颜色来表示。

  (2)教师引导学生对统计图进行分析。从统计图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教师在这里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想一想进一步分析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不同的观察角度。)

  4、通过比较,形成共识。

  通过比较大家都认为选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更能反应这两个城市月平均降水量。

  三、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师:想想,生活中还从那儿见过这种复式折线统计图?

  课前出示生活中的实物复式折线统计图。

  生:报纸上、股市上、父母单位、电视里…

  四、巩固练习,复习小结:

  1、完成课本“试一试”。

  2、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研究的是复式折线统计图,它帮助我们便于看出事物发展的变化趋势。而且单式和复式两种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是一样的,只是复式折线统计图要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折线表示。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在读统计图,分析、比较统计图特征的过程中,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

  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征,能读懂单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有关问题。

  体会折线统计图在描述和交流数据中的作用,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说出折线统计图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通过旧知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了解某市20xx年每月平均气温,并制作成了直线统计图,请同学们展示自己制作的条形统计图。

  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条形统计图,互相欣赏。

  2、请同学们说一说条形统计图是怎样制作的,教师随着学生的.叙述用多媒体制作出条形统计图。

  生回答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3、如果不用直条来表示(隐去纸条剩下点)把各个点用线顺次连接起来(多媒体连点)就成了另一种统计图。

  4、揭题这幅统计图就叫单式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

  二、合作交流,探究体会它的作用。

  1、让生讨论两种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师指出: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清晰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2、折线统计图中的点表示什么?横格、竖格各起什么作用?

  3、这个地区20xx的月平均气温是怎样变化的?哪两个月间平均气温升得最快?哪两个月间平均气温降得最快?

  三、读折线统计图

  1、让学生读课本99页某市20xx年水位变化的内容和折线统计图。

  2、交流读图得到的信息,给学生充分的表达不同意见的机会。

  3、回答书中的4个问题。

  4、提出兔博士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想到的问题。

  四、练一练

  1、先让学生读统计图,然后,交流(1)(2)两个问题。

  2、(3)(4)问题让学生自己完成,然后交流。

  3、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3

 一、教材内容分析

  1、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7单元书114—116页

  2、提高学生的制图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2、读懂折线统计图,届时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体验折线统计图的作用,感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这个学段的学生制图能力较差,本节课学生已经认识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合作绘制统计图,提高制图的能力。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学生分组合作,动手实践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收集一些折线统计图、实物投影仪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引入

  1、出示114页第4题的`病人体温记录折线图。

  2、小结:这也是一种统计图,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折线统计图

  1学生分组观察讨论: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2汇报:刚进医院时病人正发着高烧。病人体温最高时是39。5度,最低时是36。8度。……

  二、生活中折线统计图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从报纸上、网站上、课外读物等收集到了许多折线统计图,这说明折线统计图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那你不想动手制作一幅折线统计图呢?

  制作步骤

  1看一看:一幅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2比一比: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3议一议:折线统计图中的这条折线应该怎样画?

  师小结:定宽度、描点、连线、标数量

  1课前布置收集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

  2、请把收集到的折线统计图拿出来,说说你是从哪里收集到的,图中表示什么内容?

  2展示交流:每个组推荐一份较好的在全班交流展示。

  3、制作折线统计图

  4、学生讨论

  收集一些折线统计图

  三、小组合作动手制作

  老师也在生活中去调查收集了许多资料。

  1北京地区近六年来的年降水量统计表。

  2北京20xx年各季度旅游人数统计

  3北京20xx年各季度旅游人数统计

  预测:从20xx年和20xx年的旅游人数统计图中,你能预计一下,再即将到来的20xx年的第二季度游客将达到多少万人?

  预测身高

  请从三组资料中选择一组,制成折线统计图

  评一评:在小组内会轩昂评一评看谁制作的折线统计图最正确、美观

  想一想:你制作的折线统计图中,能向别人传递哪些信息?

  全班展示、评价

  收集了许多资料,例降水量统计表,旅游人数统计图

  四、小结

  师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板书设计:制作折线统计图

  定宽度、描点、连线、标数量

  七、教学反思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4

  一、教材内容分析

  1.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7单元书108—109页

  2、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了解了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建立了统计的观念。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观察对比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课件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这是一幅‘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你们能根据相关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吗?

  (师出示统计表)

  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

  学生认真观察思考

  ‘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

  二、动手制作条形统计图

  1、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巡视并进行个别指导。

  2、小组交流作品,教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1.学生独立完成条形统计图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内的数据,独立完成‘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条形统计图’。

  制作前先让学生说说每格表示几个单位然后再制作统计图。

  2.小组交流作品,复习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相关信息“制作步骤、特点”

  A学生根据条形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

  B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

  C全班交流优秀作品。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三、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师演示“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折线统计图”,学生观察。

  师:这个统计图是怎样完成的?

  师和生一起分析折线统计图,教师演示其中的一个数据的画法,让生知道是这张统计图是如何画的。

  2.小结: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把两种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板书出来。

  3.认识折线统计图,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师:你能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哪些信息?有什么感想?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引导学生观察参加科技发展人数的变化情况,并谈自己的感想,培养学生关心周围事物的兴趣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四、巩固练习

  1.完成书中P109的问题解答;

  2.完成书中P112练习十九第一小题的问题解答;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板书设计:折线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相同点不同点

  七、教学反思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改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08页—109页第七单元《统计》例1及练习十九部分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2、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作出预测。

  教学难点:

  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预测。

  教具准备:

  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幻灯片1)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去科技馆参观过吗(没有)老师去年就到北京科技馆去参观了一次(点幻2),科技馆里的东西可有趣了,有许许多多的新型汽车,(点幻3)还有各种各样的机器人……(课件出示主题图及图片)每年都有很多像同学们这样的中小学生到里面去参观,下面就是1998年——20xx年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的人数统计图(点击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这个统计图可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同学们还认识它吗?谁来说说它叫什么名字?(条形统计图)用你的火眼金睛仔细观察这个条形统计图:

  师:

(1)从条形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指名学生回答)

  (2)条形统计图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引导学生回答:①标题,日期②横轴、纵轴③直条④数据。

  (3)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学生口答)(板书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可以表示数量3万人和1998年的相交点上),很棒,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同时课件出示3万的点)这就是画折线统计图很重要的一步,描点。(课件出示并板书:描点)。从1999年到20xx年的点你能找出来吗?(能)把你们小组的纸片拿出来,互相合作,描上剩下的点。(教师巡视)

  (2)学生尝试描点

  (3)同桌交换看一看。(剩下的`点都描好了吗?把你的作品和同桌互相交换展示一下,把你觉得应该改进的地方告诉你的同桌)

  (4)全班汇报,集体描点或指名回答。(如:4万人这个点,横轴对准4万,纵轴对准1999年……)

  (5)连线

  点描好了,折线统计图画好了吗?还要做什么?(课件出示并板书:连线)说得真棒!为了统计图的美观和顺畅,要用直尺把这些点连起来,而且用铅笔画,笔尖不能太粗了,这样画出来的折线统计图才漂亮美观。

  (6)标数据

  折线统计图画好了吗?(如:指着4万这个点,问:这个点表示有多少万人去参观?(4万人)所以我们最后还应该把数据标上。)

  4、教师小结:这就是我们的新朋友—折线统计图我们已经画好了,在画折线统计图时,我们要先描点,再把这些点用线段按顺序连接起来,并标上数据。

  5、学生画的和课件对照,学生改错。

  6、分析图中信息。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折线统计图,小组讨论: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的人数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感想?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课件出示)

  学生讨论交流 全班交流

  小结:

  (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的人数逐年增加。

  我的感想是:现在的科技展办的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看科技展了。)

  (4)引导学生预测、教师自己预测。

  师:20xx年是10万人,那么同学们,你们预测一下20xx大约是多少万人?(指名学生预测,并说明理由)

  师:老师认为20xx年大约是12万人,因为从1998年开始,大部分都是每年增长2万人,所以我认为20xx年大约是12万人。

  7、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位新朋友折线统计图,再加上我们的老朋友条形统计图,现在我们把它们俩个全请出来(课件出示),请同学们来对比一下,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点?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教师巡视指导:

  通过对比,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

  相同点:都有标题、日期、横轴、纵轴。横轴都表示年份,纵轴都表示人数。

  不同点:条形统计图用每个直条表示人数,而这个统计图是用点表示人数,还把点顺次连接成线段。

  特点的异同:

  条形统计图:直观、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既能直观、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又能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在原来的板书上板书:既…………,又能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当我们只是想知道数量的多少,我们用什么统计图比较合适?当我们既想知道数量的多少,又想知道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用什么统计图合适?(课件出示)

  考考你:

  (1)当我们只想知道三小每个班人数的多少,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

  (2)当我们想知道这一个星期以来每天的气温变化情况我们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

  请同学们打开书108—109页,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内容,请同学们把书看一遍,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把它提出来。

  看完的请举手,同学们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

  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如何画折线统计图,其实折线统计图和同学们的关系可密切了,只是同学们平时不注意罢了,同学们不信就请看大屏幕,这是图书室的老师对喜欢看科普读物的学生人数作的统计表,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吗?(课件出示统计表)

  学生动手画折线统计图;

  师:同学们,有困难吗?(没有)那把你画的和老师的对比一下,看看和老师的一样不一样?(学生对照)

  难点:不在相交点上的点怎么描点。

  同学们没有困难了,可老师有个疑问,26人这个点应该怎么确定?谁来帮帮老师?

  (如:26人这个点应该怎么确定?我们知道纵轴要对准二年级,横轴要对准26人,可是没有26人怎么办呢?(指名回答:在20人和30人的中间上去一点点。)

  学生交流,回答问题。

  2、完成练习十九第1题;

  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呀?(天气预报图),对,在气温变化方面我们就常用到折线统计图,(课件出示)这是某地20xx年每月的月平均气温如下表,你能根据上表中的信息回答书上的问题吗?

  3、完成练习十九第3题(同上)

  同学们,这是某地区1997—20xx年每百户家庭彩电平均拥有量统计图,仔细观察这个折线统计图,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交流回答问题。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四、课外作业

  收集从今天起一星期的本地最高气温或最低气温情况,并制成能折线统计图,预测本地近阶段的气温变化情况。

  五、板书设计

  折线统计图

  画法:①描点②连线③标数据

  特点:既能表示数量的多少,

  又可以看出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通过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又可以体现数据变化趋势的特点。

  2.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能根据统计表所给的数据绘制完成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对数据进简单地分析并能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数据变化的趋势,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优势。,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根据统计表所给的数据正确地完成折线统计图。

  2、学会用折线统计图来分析问题,预测事情的发展趋势,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小组合作交流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设疑自探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交流:同学们,你们喜欢机器人吗?下面是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

  2.分析统计图。思考:从这张统计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生自由发言,读懂条形统计图。

  3.揭示课题。师:为了便于分析,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出示折线统计图。(课件出示统计图)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解疑合探

  1.初步感知

  师:刚才,我们在条形统计图中了解的信息在这张折线统计图上都能找到吗?学生观察统计图,指名说一说。问:20xx年有多少支队伍参赛?谁来指一指?生:边指边答20xx年489支。追问:489在哪?生:在20xx年这一列和横着的489这个数据的交点。

  2.揭示课题。

  师:为了便于分析,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出示折线统计图。(课件出示统计图)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思考所有的信息都找到了,那他们为什么还要制成这样的折线统计图呢?

  3.深入探究。学生观察折线统计图,独立思考教材中提出的2个问题。小组交流。全班讨论、交流:你是是怎样看出来的?怎样想的?

  4.读懂图意。

  谈话:看来折线统计图的用途真不小!你能看懂这个折线统计图吗?

  请同学们先与同桌互相说一说,折线统计图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它是怎样表示数据信息的?

  学生活动,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提问:表示20xx年参赛队的点在哪里?这一年有多少支参赛队?20xx年呢?

  5.数据分析。

  谈话: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自己先想一想,再和同桌说一说。

  出示问题:

  (1)多长时间记录一次数据的?

  (2)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

  (3)参赛的队伍上升得最快的是哪一年到哪一年?下降得最快呢?

  全班交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看的,怎么想的。

  (三)、质疑再探

  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思考:那么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相比,哪个能更清楚地看出参赛队伍的变化情况呢?为什么?师:你有什么感想?

  (四)、拓展延伸

  1.妈妈记录了陈东0~xx岁的身高,根据下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出示统计图(没有描点),教师示范前两个点的画法。

  学生尝试画图,并组织交流(让学生说一说制作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些什么)。

  提问:从这幅图中知道了什么?

  提问:从图上看,陈东的身高有变化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追问:为什么身高长的速度越来越慢?

  (五)、课堂小结

  人们在表示这些数据时可以选用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

  不仅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还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认识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回答实际问题。(2)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合理推断,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征。教学重点:

  经历认识、分析折线统计图的过程,逐步加深对折线统计图特征的理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

  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征,根据折线判断增减幅度的大小并进行合理预测。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考考你——用手势表示出这组数据的变化趋势)师:你能用手势表示出这组数据的变化趋势吗?上升——下降——起伏不定,有升有降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师:这个学术报告厅,你知道是哪年建成的吗?不知道吧,老师告诉你——(课件)2003年。请问,2003年你几岁?生:??

  师:在那一年的春天,我国很多地方遭遇了“非典”疫情,你知道什么是“非典”吗?

  (课件)解释:“非典”也就是非典型肺炎,是一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主要病因是病毒感染,传染性极强,一旦染上,就有死亡的可能。(展示图片)那时,医护人员,普通百姓、国家领导人都投入到抗击“非典”的斗争中。每一天,电视、广播、报纸、网络都会播报疫情发展的情况。北京地区尤为严重,在这期间,人们非常关注的就是每天新增的“非典”病人人数。让我们穿过时空隧道,回到2003年。

  2、展示2003年4月26日至5月31日新增“非典”病人数量统计表和统计图,进行简单回忆。

  师:这是北京地区2003年4月26日至5月31日新增“非典”病人数量的情况。

  为了能更清楚的看出当天病人人数的情况,我们可以把它制作成什么?(统计表)

  这就是我根据这些数据制作的一张统计表,同时我也从网上下载了一份有关这些数据的统计表。请看看,是每天都统计吗?”

  生:不是,每隔5天统计一次。

  师:观察统计表,你知道5月1日,6日各增加了多少病人吗?生:5月1日新增122人,5月6日新增70人。

  师:对,这就是统计表的优点,可以直接看出当天新增加病人的人数。

  师:除了用统计表,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统计这些数据呢?生:条形统计图。

  师:(出示统计图)这就是根据刚才这些数据制作的一张条形统计图,根据这幅图,你能很快看出什么呢?生:??最多??最少。

  师:(条形统计图能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这就是条形统计图的优点,它能更形象的看出数量的多少。(课件)你能用手势,把条形统计图中病人人数的变化表示出来吗?

  生比划。

  师:如果把大家用手势表现出来的路线画出来会是什么样呢?请大家仔细观察。(课件演示)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认识的新朋友,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折线统计图(板书)

  二、观察分析,认识特征

  比一比,找一找,你能发现这两幅统计图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吗?

  预设:一个是用条形来表示的,一个是用点和折线来表示的,或它们的方式不一样。(一个是用直条高低来表示数量的多少,一个是用点的高低来表示数量的多少。)

  师:条形统计图用直条的高低来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中是用点和折线来表示数量的多少,那么这些点和折线各有什么作用呢?现在我们就来研究折线统计图中的点和线(板书:点、线)

  解决点:

  师:首先请看这些点,你知道这些点用来表示什么吗?生:表示数量。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看的吗?我们以第一个小圆点为例,这里的113表示什么呢?

  生:表示4月26日有病人113人。师:你是怎么看的呢?

  生:(课件)看点所对的横轴和纵轴的信息就是这个点表示的数量。师:嗯,说得真好。谁来说说1

  22、70分别表示什么呢?生:??

  师:新增病人在几月几日最多?几月几日最少呢?生:5月1日最多,5月31日最少。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生:看点上的数字。

  师:这是一个办法,如果点上没有数字(隐去数字),现在谁能看出什么时候最多?什么时候最少?

  生:看小圆点,5月1日的小圆点最高,表示数量最多,5月31日的小圆点最低,表示数量最少。

  师:原来通过看点的位置就可以直观看出数量的多少。所以,折线统计图的点的位置就决定了——数量的多少。

  师:说得真好。(板书:点:数量的多少)(2)探究线的作用

  师:研究完这些点,我们再来看看这些线,数数一共有几条线段?生:7条。

  师:这7条线段一样吗?都有什么不同?生:长短不同。(有的长,有的短)生:倾斜方向不同。(有的上升,有的下降)生:倾斜程度不同。(有的倾斜度大,有的倾斜度小)

  师:这些不同又能反映出什么呢?让我们先从倾斜方向研究起。有谁知道,折线上升和下降分别表示什么?生:人数(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师:你能不能指着图说说哪里的线段表明人数是增加,哪里的线段表明人数是减少?

  生:26日到5月1日这段表示人数增加。其余的都是减少。师:结合点上的数据看的,对吗?生:对。

  师:看来折线统计图中线段上升是表示——数量增加。线段下降是表示——数量减少。

  师:如果线段是水平的,表示什么呢?生:表示不变。

  师:说得真好。(指着图说)那这表示人数减少,这也表示人数减少。哪一条线段表明人数减少得最多?能看出来吗?(课件展示线段。)

  生:5月1日到6日减少最多。(原因那条线段陡些。)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比较图中数量的大小(算出来的)。

  师:(算出来,)除了比较数量的大小,我们再看看这两条线段还有什么不同?

  生2:一条线段越长,倾斜程度越大,表示减少得多,一条线段越短,倾斜程度越小,表示减少得越少。

  师:说得真好。(课件)(看来,线段的长度和倾斜度影响着数量增减的幅度。)

  根据这些情况,我们把折线统计图中线段的变化分成这五种情况。线段上升,又长又陡,表示数量——大幅上升。短而缓,表示数量——小幅上升。线段下降,又长又陡,表示数量——大幅下降。线段下降,短而缓,表示数量——小幅下降。线段水平,表示数量——保持不变。

  所以,折线统计图中这些不同的线段反映的是——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板书)

  师:现在我们来验证一下,从5月1日到6日减少了几人?(112-70=52)6日到11日减少了几人?(70-42=28)

  师:通过验证,充分说明了,线段的长短和倾斜程度可以看出数量变化的幅度。

  师:通过比较数量的大小和观察线段的变化都能看出新增病人数量的变化,你会选用哪种方法?

  生:我会选看线段的变化,因为一眼就能看出数量是在增加还是减少。还能从线段的倾斜程度上直接看出数量变化幅度的大小。

  师:从图中你能看出4月26日至5月31日新增病人数量的整体变化趋势吗?

  生:整体呈下降趋势。

  师:根据变化趋势,预测一下6月初新增病人的变化情况?

  A、会很少了,没有了。(大家说可能吗?)

  有没有不同想法呢?(如果没有问:确定是下降吗?会不会增加呢?

  1、不会:有的病人是潜伏期呢,可能会暴发了呀?会:也有可能。如果从5月份的新增病人数的变化趋势来看,人数下降的可能性大,也不排除增加的可能。)

  B、会增加。(大家说有可能吗?)

  大家预测的'情况都有道理,不过从5月份的新增病人数的变化趋势来看,人数下降的可能性最大,当然也不排除增加的可能。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从后来的事情证明,到了6月初,(课件)新增病人的人数确实是减少了,到了6月xx号就完全控制住了。

  (4)你了解新增病人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预设:

  A、有新药物。(医学的进步)B、白衣天使。(对,一定不要忘记他们的无私奉献)C、人们讲卫生了。(好的习惯发挥了作用)D、?师:一句话:团结就是力量,集体的力量战胜了非典。

  师:通过以上的学习,现在谁来用上语文课上学的关联词来说一说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生: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既??又??)

  师:说得真好。老师用一首儿歌来小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解释儿歌表示的意思:谁来说说这首儿歌表示什么

  折线图,很常见。说明折线统计图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制作的方法是:先根据数量描出点,然后把各个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后面两句说的是他的特点:既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又能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再次齐读儿歌。

  三、欣赏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

  师:折线图,很常见。你们在哪见过折线统计图?生举例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除了孩子们刚才举出的股市分析图和心电图。看一看,这是十年来中国黄金价格走势图,能看出它的价格走势是怎样?(上升)这是今年的黄金价格走势图,又是怎样的呢?(下降)这些离我们好像有点遥远,再看看我们身边的,(课件)这是昨天我测试的我家网速统计图,可以看出我家的网速比较稳定。你看这些折线都只有小幅的变化。再看一个,这个统计图的变化就不稳定了。这是我从去年8月到今年7月一年来在淘宝网进行网购的消费趋势统计图。在这个统计图里,你能找到在过去的一年中,什么时候消费最多?消费最多的还有哪个月?一个:我家装修房子。一个:双十二活动。(本来没什么必须要买的了,但网上的活动吸引了我。)

  从这个起伏不定的统计图中可以看出,我其实是很矛盾的,你看,当我发现我用了很多钱的时候,我会克制自己一段时间不去买,但一段时间后,我又控制不住了,禁不起诱惑有下手了。根据这个趋势,你预测一下,今年下期,我会在什么时候再出现一个网购高峰?看到我这样参加网购,你有什么想说的要说给我听吗?

  师:我一定虚心接受孩子们的建议。合理消费,计划开支。

  三、数据分析,实践应用

  1、身高变化统计图

  师:看了我的消费趋势图,再来看看你们。孩子们身体的变化情况也可以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请看,这是陈东的妈妈记录的陈东十六年来身高的变化数据,制成统计图是这样的。请睁大眼睛,静静的、仔细的观察。(课件)

  师:人的身高增长有两个飞跃期,在这两个飞跃期中,身高增长特别快,你能发现在哪两个年龄段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0岁到2岁和xx岁到12岁,因为这两条线段倾斜幅度最大。师:12岁以后身高的增长呈怎样的趋势?

  生:12岁以后身高增长缓慢了,因为12岁以后的线段倾斜幅度越来越小。(小幅上升,小幅增高)

  师:根据统计图呈现的趋势预测陈东18岁时的身高是多少?生:172厘米,173厘米。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从12岁以后身高增长得缓慢了,所以不可能增长得太多。师:孩子们的想法很有道理,预测的也比较合理。现在,请拿出你的右手,用手势表示出陈东16年来的身高变化的趋势。生比划。

  师:嗯,不错,现在请你比划出陈东30——40岁的时候身高变化情况。(成年时期,身高进入平稳阶段,不再长高,所以比划的手势应该是水平的。)

  师:60——70岁的时候身高变化情况。(这个时候是老年时期了,脊柱会变弯变短,老年人的身高就会有小幅的降低。)

  2、联系生活,体验变化。

  师:其实生活中很多数量也呈一定的变化趋势。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请你用手势比划下面这些数量的变化过程。

  (1)从春天到冬天,梧桐树上树叶数量的变化。

  拿起手来,先找到起点,准备,春天发芽了,一直长到夏天,很多,很茂盛,秋天开始落叶了,落,冬天落完了。(不错,大家很认真)

  (2)一个人从出生到老,牙齿颗数的变化。

  出生时长牙没有?找到起点,准备,出生,开始长牙,长长长,长齐了,又换牙,到了成人了。不长也不掉。老年开始掉牙了,掉,掉,没有了。

  3、(课件)毛衣衬衣统计图。

  现在我们来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帮一帮这位粗心的会计。师:这是根据某商场去年7至12月毛衣和衬衣销售量制作的一张折线统计图,粗心的会计忘记给统计图添加标题了,你能根据统计图说一说:哪张是毛衣销售量的统计图,哪张是衬衣销售量的统计图吗?生:左边是毛衣销售量的统计图,右边是衬衣销售量的统计图。师:为什么?

  生:因为

  7、8月份热,买毛衣的人少,买衬衣的多;

  xx、11月份天气冷,买毛衣的人多,买衬衣的少。

  师:如果你是经理,根据这幅销售图,在进货方面你会做出怎样的安排?生:

  7、8月份多进衬衣,少进毛衣,

  xx、11月份少进衬衣,多进毛衣。

  师:看来我们的孩子都很有生意头脑,是的,要让学到的数学知识为我们的生活服务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

  小结: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五、课后拓展

  其实啊,统计思想在我国古代早已产生

  课件:(统计思想在我国古代早已产生,)比如古人用“结绳记事”正是统计思想的一种体现。如今统计图广泛用于生产和生活,除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还用扇形统计图、柱形统计图等等。人们的创造力很伟大呢。

  师:除了人类,大自然也有它独特的统计方式,请看。树的年轮、鹦鹉螺的纹路、乌龟背上的纹路等等,大自然像这样的统计现象还有很多很多,孩子们,借你一双慧眼,发现身边的数学。未来的世界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索,去发现。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经历读稍复杂折线统计图、交流信息和进行简单预测的过程。

  能读懂稍复杂的单式统计图,能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统计数据作出预测。

  体验用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直观性和科学性,获得丰富的统计知识和经验,发展统计意识。

  教学重难点:

  能读懂稍复杂的'单式统计图,能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统计数据作出预测。

  教学过程:

  读折线统计图

  1、打开书103页,看图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读图。

  2、让学生讨论“部分年份”的意思,并说一说这幅图的特点。

  3、观察上面的统计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4、让学生根据表中的数据,试着预测一下我国20xx年以后的水果产量。

  讨论交流。

  试一试

  1、让学生看书读统计表,并提出制作图的要求。

  2、交流展示自己的统计图。

  3、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练一练

  1、先读题,了解题目要求,再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

  2、交流绘制的统计图,互相评价。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绘制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又可以体现数量变化趋势并对未来进行合理的预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从图中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

  教学难点:

  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谈话引入:我家楼脚有一个老大妈,他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冰激凌,二女儿开了精品店卖伞。眼看两个女儿都生活的很充实,可是老大妈却总是不开心。因为雨天她担心大女儿的生意,晴天她又担心二女儿的生意。最近一周,一直在下雨,二女儿的生意越来越好,雨伞的销售量越来越多,二女儿为了更好地经营,她就对雨伞的销售进行了统计。

  (出示条形统计图)在这个条形统计图中,我们能得到哪些信息呢?学生发言,复习条形统计图。

  师:生活中除了用条形统计图统计外,你们还见过这样的统计图吗?(出示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像这样的统计图,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单式折线统计图。(揭题)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景,在轻松的谈话中,揭示本节课的主题。)

  二、探究新知

  (一)师:那刚才我们在条形统计图中得到的信息,你能在折线统计图中找出来吗?让学生讨论分析折线统计图的组成。

  师:折线统计图的组成(描述横轴纵轴所表示的对象、单位等)

  (二)绘制统计图

  1、对应描点

  2、依次连线

  3、标注数据

  (三)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刚才我们认识了折线统计图,以前学过条形统计图,那么你会灵活选择什么情况下用条形,什么情况下用折线统计图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作业单第一题。

  三、巩固练习

  同学们都很厉害,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那么老大妈的大女儿也想对她的冰激淋销售情况进行统计,为下一周的进货作准备,同学们说她应该选用什么统计图呢?

  生:折线统计图。

  师:那哪个同学愿意上来帮助大女儿完成统计图呢?

  让学生上来绘制冰淇淋的折线统计图。

  师:这个同学手真巧,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折线统计图的要点,同学们的动手能力让老师很是佩服,那现在我们一起来动手试试作业单第二大题。

  展示此题的绘制结果。

  科学技术的发展,让同学们接触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电脑手机都是可以帮助学习的工具,但是随着这些科技产品进入我们的生活,许多青少年的视力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此老师对我们学校的近视学生人数进行了统计,请同学们按照要求完成作业单第二大题的第二小题。

  三、总结

  1、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新的收获?(回顾)

  (1)绘制统计图

  1、对应描点

  2、依次连线

  3、标注数据

  (2)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结束语

  师:今天我们大家通过动手、动脑,认识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它在生活中的运用是很广泛的。

  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各有特色,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统计图的形式。那么你们回家后,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对自己一学期以来的成绩进行统计,并分析自己的不足之处,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争取在期末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设计意图):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而在本节课的评价上是侧重放在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体验上。布置学生回去统计自己的成绩,贴近学生的生活,让他们认识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同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

  单式折线统计图

  特点:

  步骤:

  不仅能反映数量的多少

  1、对应描点

  还能反映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2、依次连线

  对未知数据进行预测

  3、标注数据

  PAGE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10

  教材分析:

  《折线统计图》一课是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的基础上,又一次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除了可以表示一个数量的多少之外,最主要的作用是表示一个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本课内容又为以后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作准备,通过正确地认读统计图,为今后的统计图分析打下基础。

  教学背景:

  教学《折线统计图》之前我确立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设计理念。基于这一理念,我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从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设计新颖的导入与例题教学,打破了传统数学课的枯燥无味,给数学课富予新的生命力。利用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奖牌数等学生身边的事物,从而构建一种自主探究、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和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现在的知识水平。我主要采用了谈话法、演示法、练习法、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让尽可能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课堂上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与学生“同甘共苦”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创造一个轻松,高效的学习氛围。特别是采用了课件演示描点的过程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画图的过程,和课件演示线段的的上升、下降及倾斜角度决定增减幅度的特点,从而突破画图和归纳折线统计图的难点。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使学生体会到观察、概括、想象、迁移等数学学习方法,在师生互动中让每个学生都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创新情景,激趣导入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短片我们一起看一看。(播放视频)

  刚刚你们看到的是什么体育盛会?你对奥运会有哪些了解?

  课前老师收集了最近几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所获得金牌数。课件展示)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师提问:有什么好办法,让这些数据清楚地呈现出来,一目了然呢?(生:统计)

  你们想怎样统计?请同学们用我们以前学习的知识选择自己喜欢的统计方式,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并想一想:你为什么这样统计?(学生小组活动并汇报)

  我也对这些数据进行了统计,想知道老师是怎样统计的吗?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

  这就是老师绘制的,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折现统计图。板书课题:折现统计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折现统计图,看看它与同学们刚才绘制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把你的.思考带到你们小组之中,然后听听其他组员都发现了什么?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汇报相同之处,板书:数量的多少

  我们观察折现统计图是怎样用圆点表示金牌数的,利用这幅图观察29届奥运会我国的金牌数是多少枚?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折现统计图是怎样用圆点表示数据多少的?追问:还有什么不同?

  (课件演示:折线变化趋势)学生汇报。

  通过变化不同的折线你能发现什么秘密?汇报

  1、上升1格增加5枚

  2、线水平没有变化。

  3、线又陡又长

  折现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折现统计图能显出数量的增减变化

  板书:数量的增减变,小结:我们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知道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现统计图。相同之处是都能显示数据的多少。不同之处呢是折现统计图可以显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这也是折现统计图的特点。

  提问:大家观察一下这幅图,你们知道29届奥运会为什么我国的金牌数一下子增加了这么多?(学生汇报)

  预测一下,下一届奥运会我国代表团会获的多少枚金牌?(学生预测)

  2010年的奥运会马上就要到了,答案即将揭晓。折现统计图不单单表示金牌数,生活中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到折现统计图。

  课件展示:折线统计图

  1、股票走势图。

  2、心电图)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中113页3。

  115页6。

  2、学生汇报自己收集到的折现统计图。

  四、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折线统计图数量的多少,数量的增减变化。

  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本节课时,设计的思路是:初步感知——比较认识——动手制作——分析应用,运用这样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比较不同特点的统计数据,理解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共同点和区别,能根据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统计方式。而对于折线统计图画法的教学上,我只是在准备找点的方法上做了进一步的强调,而放手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再从学生画图的实际情况中,纠正学生在画图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忘记标注数据等现象。接着让学生讨论这一信息更适合用什么样的统计图展示呢?学生在讨论中明晰两种形式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和区别,使学生对折线统计图有了更好的认识。最后,让学生再通过一些信息,并讨论怎么用更准确的数据来呈现,使学生更好的认识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区别和应用。

  当然这节课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课堂是动态生成的,教师事先的预设并不能完全反映课堂的变化,在一些环节,我没有预先考虑到学生会从一些角度思考回答。这些在教学中反映出的问题都需要自己好好反思与总结,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提高自己课堂掌控与应变的能力,不断修炼自己的内功,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能更上一层楼。总之,这节课让我体会到好的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

  教材62页、63页例3做一做,练习十三的1—4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了解制作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制作折线统计图。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练习十三第2题,使学生知道我国人均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渗透国情教育。

  教学重点:

  掌握制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能看图准确地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

  弄清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

  教具学具准备

  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的投影片各一张、图线一张(长8厘米,宽6厘米)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教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并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谁说说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制作步骤是什么?

  教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图。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通过复习,不仅唤起了学生对旧知的回忆,而且还为学习新知识作了孕伏。]

  二、探求新知

  1.介绍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介绍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出示折线统计图的投影片)

  教师: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2)与条形统计图比较异同。

  (再打出条形统计图的投影片)认真观察,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异同点?

  [通过出示投影片,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进而通过比较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异同,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为学习制作折线统计图打下了基础。]

  2.教学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出示例3:指名读出例3中统计表中各数据,师边引导边教学制作步骤。

  教师述:制折线统计图的步骤与制条形统计图的步骤基本相同,只是不画直条,而是按照数据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1)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教师:想一想,制作统计图的第一步干什么?指名说后,师出示画好的图纸(水平射线长6厘米,垂直射线长4厘米。)

  (2)适当分配各点的位置,确定各点的间隔。

  师:指名说制条形统计图第二步干什么?

  生:适当分配各直条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

  师:折线统计图是描出各个点,应当怎样说?

  生:适当分配各点的位置,确定各点间的'间隔。

  师:原来统计表中有几个月份?(十二个月份)在水平射线上应如何划分?

  师:请一名学生到前面量一量图纸中水平射线的长度。(水平射线长6厘米。)

  师:水平射线长6厘米,根据统计表中有12个月份,把水平射线平均分成多少等份?(13等份)

  这里用0.4厘米宽的距离表示一个年份,教师完成下图:

  (3)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教师:指名说第三步干什么?问:这一年中最高的月平均气温是多少?(32.5℃)

  教师:垂直射线长4厘米,应如何划分?(把垂直射线平均分成7等份,每份大约0.5厘米)每一份表示5℃。

  在垂直射线的箭头上方注明单位,教师完成下图:

  (4)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教师:第四步干什么?生答后,指名到前面试着画一画,师加以帮助,画成如教科书69页的折线统计图。

  (5)在图纸上方写上统计图的标题,注明制图日期及制图人姓名。

  [有了制条形统计图的基础,加上教师的引导,学生很容易把学过的知识迁移新知识当中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制图的4个步骤真正体现了学生参与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

  3.引导学生看图分析:

  (1)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高?哪个月的平均气温最低?(八月份的平均气温最高,二月份平均气温最低。)

  (2)哪两个月平均气温上升得最快?哪两个月之间的平均气温下降得最快?(三、四月平均气温上升得最快,十、十一月之间平均气温下降得最快。)

  (3)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哪个能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折线统计图)

  三、巩固发展

  1.65页的做一做,让学生自己画在书上,然后让学生互相交换检查,并说明这个服装店衬衫销售量变化的情况。(总趋势是上升的)

  2.练习十三的第1题(通过这道练习,使学生学会看折线统计图)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方法,知道了它与条形统计图的联系的区别,谁能说说制作折线统计图关键要注意什么?(关键是注意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五、布置作业练习十三的2、3题。

  课后小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基本得以实现,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探究。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过程和方法

  初步学会制作复试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统计知识在生活的应用,提高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区分折线的不同和标清图例,正确确定竖线间隔。

  如何根据所提供数据的实际情况(有时并非每月、每年都有数据)来确定水平射线上每天竖线之间的间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中国最南端的位置在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最北的位置在漠河县,课件出示,给出了两地xxxx年4月7—10日的最高气温,你看懂了吗?

  2.从折线图中,你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

  二、新授。

  1.两条不同的折线,分别表示曾母暗沙和漠河的最高气温走势。在统计图的右上角,这个叫图例。

  2.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南北两地的最高气温情况,从图中就可以找出来。让学生找并说一说。

  3.对比:两条折线中,曾母暗沙每天的最高气温都高于漠河的最高气温。

  4.小组讨论:根据图中的气温走向,你能预测一下随着日期的推移,气温会怎样变化吗?

  5.从图中找出以下问题?

  两地哪天的最高气温相差最大?相差多少?

  两地最高气温相差25℃的是哪天?

  曾母暗沙和漠河的最高气温是如何变化的?

  从总体上看,两地这几天的最高气温之间最明显的差别是什么?

  三、深入拓展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1.正上方写统计图的标题。

  2.右下方标明制图的日期。

  3.根据两组数据的多少和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水平射线为横轴,竖直射线为纵轴。

  4.在纵轴上确定单位长度,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2℃。

  5.设计图例。用实线图例表示_______,用虚线图例表示_______。

  6.根据数据的大小,分别描出两组数据的对应点,再根据图例连接各点。

  四、习题巩固。

  1、85页试一试,独立完成。

  2、85页练一练,独立完成,同伴之间相互交流。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显示数量的多少和进行数量的对比。

  折线统计图特点:可以显示出事物的变化发展趋势。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

  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第十册第74~7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做用;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能根据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2.使学生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如何区分折线的不同和标清图例,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

  (1)我们学过哪些统计图

  (2)出示折线统计图。这是什么类型的统计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折线统计图,你能猜一猜我们会学什么样的折线统计图吗?

  二、 例题讲解

  1、出示青岛市降水量图

  观察:

  ①你能说出青岛市这一年那个月降水量最多?那个月降水量最少吗?

  ②从图中除了能看出各月降水量的多少外,你还知道了什么?

  (你能说一说青岛市这一年各月降水量的增减变化吗?)

  出示昆明市降水量图

  ①从图中你又能了解哪些信息?

  ②谈话:图中各有几条折线,像这样的叫单式折线统计图。

  谁能说说单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多少,增减变化)

  2、下面把两幅图放在一起比。

  ①继续观察,你能很快地回答:青岛市和昆明市20xx年那个月的降水量最接近?哪个月的降水量相差最多?

  ②你们为什么不能很快的回答?(发表意见)

  指出:每幅图只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情况。

  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那合成的统计图叫什么统计图呢?你能想象出它的样子吗?

  小结:正如同学们所说,这两幅统计图确实可以合在一起而成为复式折线统计图。(在板书的“折线统计图”前添上“复式”,完成课题书)

  3、出示:逐步呈现

  (添加图例——添加折线及数据——修改名称)

  出示表示青岛市和昆明市20xx年各月降水量的复式折线统计图提问:

  ①你能看懂这幅统计图吗?

  ②表示青岛市、昆明市各月降水量的分别是哪条折线?

  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明确图例表示的意思。

  ④从这幅统计图上,你能很快看出这两个城市哪个月降水量最接近,哪个月降水量相差最多吗?追问:你是怎么想的?

  ⑤表示七月份降水量的两个点距离最小,说明了什么?

  ⑥表示四月份降水量的两个点距离最大,又说明了什么?指出: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进一步讨论: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引导学生分别从每个城市各月降水量的变化情况以及两个城市全年降水情况的共同点和差异等方面进行观察、交流。

  三、巩固练习

  (一)完成“练一练”

  1.学生自主阅读统计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在小组里交流。

  2.组织全班交流。

  (1)图中哪条折线表示男生平均身高的变化情况?哪条折线表示女生平均身高的变化情况?(统计图的图例告诉我们什么?男女生平均身高的变化趋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这里男生或女生平均身高的变化情况是指某一个男生或某一个女生吗?(这幅统计图统计的的是什么内容?你对“我国6—12岁小学男女生平均身高”是怎样理解的?)

  (3)从图上看,从几岁到几岁之间男生平均身高比女生高?从几岁开始,女生平均身高超过了男生?(你认为我国6—12岁的小学生,是男生身高增长的快,还是女生身高增长得快?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大约几岁的男女生平均身高是相等的?)

  (4)你现在的身高是多少厘米?与同龄男生(或女生)的平均身高比,怎么样?当出现学生身高明显低于平均身高时,教师问其他同学:你们想对他提什么建议吗?(注意营养均衡,加强体育锻炼)

  (5)从图中你还获得哪些信息?(每小格代表多少?仔细观察这幅统计图纵轴上的标尺一格表示多少厘米?而110厘米以下的部分是怎样表示的?这幅图为什么不从0厘米开始向上5厘米5厘米地一直画到155厘米,或者每格表示20厘米从1厘米画到160厘米?)

  谈话:为了是绘制的统计图更加美观,更能突出地显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有时就像这幅图一样,把标尺省略一部分。

  (二)、课件出示某家电商场a、b两种品牌彩电销售量统计图。

  1、情景介绍:假设你是位苏宁电器家电柜的部门经理,“五一”期间电器比较好买,现在仓库里电器不多了,需要你到厂家进一批电器来销售。

  2、问:你会选择哪一家呢?(口说无凭,要拿出数据来说话。)

  3、小结:看来学习统计图还真有用。

  (三)、完成练习十三的第1题

  1、学生自主审题。提问:这道题让我们做什么?你有信心按要求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吗?

  2、讨论:你打算先画表示哪组数据的折线?表示“最高气温”的这条折线应画成实线,还是虚线?你是怎么知道的?

  3、学生各自在教材上画出表示两组数据的折线。

  (提醒学生,先要认真细心地确定表示每天最高气温数据的点的位置,用实线连接各点;再认真细致地确定表示每天最低气温数据的点的位置,用虚线连接各点,画好折线后,不要忘记填写制图日期。)

  (多媒体出现绘图过程,问:你认为要准确无误的绘制这幅折线统计图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你来给同学们提个醒!)

  4、展示学生的作业,引导互相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再让学生根据交流的情况,进一步修改或完善所画的统计图。

  5、引导学生看图回答教材提出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回答这两个问题时,你是看统计表还是看统计图回答的?为什么?这说明统计图与统计表相比有什么优点?

  (统计图能更加直观地表示数量的多少及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更有利于对数据的分析和比较)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和本领?有哪些收获?

  你认为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根据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些什么?

  五、自选作业

  1、请把你和同桌家里近六个月来的电费统计出来,作成折线统计图,并作出分析。

  2、结合今天的课程,写一篇数学日记《生活中的好朋友——复式折线统计图》。

  这篇教案是取自赵老师之手,我略作了修改,上完后,有几点感想:

  一是统计表的内容不能太单一。

  二是统计表的内涵需要和生活密切联系才有意义和现实价值。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14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131页练习二十五的第4、5题。

  二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重点难点

  进一步归纳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四教具准备

  投影及多媒体课件。

  五练习过程

  (一)完成教材第130灾练习二十五的第4题。

  学生根据统计表,画出折线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二)导成教材第131负练习二十五的第5题。

  小组进行讨论,两组数据分别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表示更合适?为什么?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交流,老师提问: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作用有什么不同?

  小结:条形统计图不较容易比较各种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很快比较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还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下面是王强收集的20xx年春节期间龙潭湖庙会和厂甸庙会游览的统计图。

  20xx年2 — 15日龙潭湖庙会和厂甸庙会游览人数统计图

  ……厂甸庙会

  ……龙潭湖庙会

  根据上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l)游览两个庙会的`人数分别在哪一天到达峰值,然后开始下降?

  (2)哪个庙会的游览人数上升得快,下降得也快?

  (3)假如明年要游览庙会,你认为哪天比较好?

  (4)从统计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通过学习知道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容易看出两个数据的变化情况,并会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15

  课题:折线统计图

  课型:新授课

  备课人:

  执教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初步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能力目标:

  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能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能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问题。

  情感目标:

  对在具体的情境下,选择哪种形式进行统计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重点:

  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难点:

  能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个性修改

  目标导学

  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

  创境激疑

  一、引出折线统计图

  (1)这是李康同学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统计表。出示统计表

  (2)你有什么方法可以清晰地表示体温变化的情况吗?(条形统计图)

  (3)从条形统计图中你能清楚的看出什么?小结:通过条形统计图确实可以清晰地看出一天的体温变化,还能很快看出哪一时刻的体温最高,哪一时刻的体温最低。

  (4)那怎样更简单、更清晰的表示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呢?出示折线统计图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合作探究

  二、解读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也是统计图的一种,仔细观察这张统计图,你看懂了什么?a)独立观察b)小组交流c)、大组交流

  (1)点:①你是怎么看出来的?②小结:折线统计图上的点是表示一天的体温。

  (2)线:两个点之间的连线表示什么呢?(李康的体温变化情况)

  小结:折线越陡,变化越大。

  (4)在折线统计图里,可以通过折线的升降来看变化的情况,看看书上怎么说的?学生看书

  三、感受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独立思考——同桌说一说

  (2)交流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比较今天我们认识了折线统计图,你能说说它与我们以前认识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一样吗?(1)生说(2)小结:条形统计图能清晰的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事物的变化情况。

  拓展应用:

  总结:

  折线的升降可以反映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折线越陡,变化越大。

  作业布置

  108页1、2题

  板书设计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02-22

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04-05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08-20

折线统计图说课稿08-26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02-11

读统计图表教学设计05-21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10-25

《扇形统计图》教学反思04-20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07-01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