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1
一、教学背景分析
1.学习内容分析: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但是学生对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本质、基本要求以及和以德治国方略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没有系统的认识。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懂得依法治国的含义、理解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及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同时,本节课又是在学习了第二课“树立宪法知识”之后,所以学习这课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对崇尚宪法的深入理解,又为以后高中阶段的学习奠定了一定基础。
2.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虽说已经具备了一些认识问题的经验,但是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还不强;而且针对治理国家,学生虽已有一些零星生活经验,但学生对这些知识仅仅停留在一个表象阶段,很多还模糊不清,而且学生从情感上也渴望了解关于治理国家的问题,所以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认同“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并自觉运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但是,由于我所教班级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思维方式简单,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同学生一起编写课本剧,通过课上的展示、交流讨论到课中的头脑风暴及实践平台活动,使学习活动变被动为主动,变枯燥为生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树立法制观念;
(2)理解依法治国基本要求的意义,能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3)了解健全法律监督机制的重要性,学会正确行使监督权。
2.能力目标: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及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的学习,增强法制观念;
(2)学会正确行使法律监督权,逐步树立国家主人的公民意识,关心国家及社区的事,增强公民的.责任感。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依法治国的含义、理解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及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2.教学难点: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认同“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并自觉运用于实际生活。
四、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六个环节,贯穿教师教学流程和学生思维发展两条线。首先是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这个环节的教学我首先向学生展示课本剧(师生共同创作的视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断案上钦差大臣说了算?
【设计意图】设置悬念,激发学习兴趣,点燃学生主动思考的热情,从而为引入本节课做铺垫。
教师:古代的“法”,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也就是所谓的“人治”(“君王即为法”)。
思考:是否有比“人治”更理想的治理国家的策略?
【设计意图】引发思考,突破难点。
教师归纳: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究竟以何种方式来治国安邦,曾是无数政治家和思想家苦苦思索的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文明的不断发展,当代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法治是最为安全、代价最小,最能保证社会长治久安的治国方略。
(二)对比分析、总结归纳。
首先我引导学生要想了解依法治国问题,(教案 ) 让我们先来看看法治的内涵。
概念区分:法治与法制。
(PPT出示:法治——“法的统治”,相对于“人治”而言。法制——法律制度,相对于经济、政治、文化制度而言。)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物、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从法治的内涵导出法治与法制的区分。帮助学生提升归纳总结能力,落实教学重点。
(三)小组学习、合作探讨。
小组讨论:如何理解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
教师出示三个问题:由谁来“依法治国”?依据什么法?怎样理解“治”?
由怎样理解“治”,引导出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设计意图】此环节展开如何理解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等三个问题的讨论,得出依法治国的主体、本质及基本要求。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体验合作的快乐。
(四)头脑风暴、培养能力。
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课本剧中的案情发生在新发地商品批发市场,又会是怎样呢?让学生对比课本剧中说到的“人治”进行思考。(师生共同讨论)
教师归纳:有法可依是前提条件,有法必依是不允许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执法必严就是严格执法,违法必究要遵循“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当然,实行依法治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除要进一步加强、改进立法工作和执法工作外,还要进一步健全法律监督和机制,以确保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
我们中学生也是国家的主人,要学会正确行使法律监督权,逐步树立国家主人的公民意识,关心国家及社区的事,增强公民的责任感。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是通过讨论分析,加深对依法治国基本要求的理解。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拓宽学生眼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当然,实行依法治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还要进一步健全法律监督机制,以确保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我们中学生要树立公民意识,增强公民的责任感。
(五)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实践平台:透过发改委关于居民用电实行阶梯电价征求意见(视频),看依法治国策略的实施。
教师归纳: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凭借法治的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同时,以德治国也是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治国方略,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及道德觉悟。
【设计意图】这一阶段的教学是以实践平台的形式,让学生体会依法治国策略是如何实施的。在巩固知识点的同时感受政治学科的学科价值。当然,教师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白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凭借法治的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同时,以德治国也是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治国方略,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及道德觉悟。二者相互联系、补充,紧密结合。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巧妙地渗透了辩证思维方法。
(六)小结反思,布置作业。
师生共同回顾这节课的知识要点,并及时纠正学生语言表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给学生布置作业,完成教材讨论题。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分享新入学的感受,体验中小学的不同以及即将迎来的各种变化;通过设置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制定新目标,规划新生活,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新学校和新生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识自我、制定目标和规划生活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初中和小学的不同,认识自己成长的变化,学会积极地规划自己的新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积极的规划新生活教学难点:学会积极的规划新生活
三、教学方法
情境体验,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
【导入】
“第一印象”主题经验分享:
金秋九月,我们告别小学,满怀希望跨进中学校园,大家一起来分享感受吧!你最喜欢学校的什么地方?用一个词语描述你上中学的心情。
从现在开始,大家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中学生,面对新的学校,新的生活,可能会有几分好奇,几分期待,甚至几分迷茫。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进入初中我们会面临哪些新的变化,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新的变化,更好的度过初中生活。
学生依据问题分享自己的入学感受。
(设计意图:用贴合学生实际的话题,引导学生分享入学来的感受及见闻,从而导入本课课题。)
【讲授新课】
(一)新的起点
1.新的起点,新的开始活动:找不同
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一起来看看初中和小学有什么不同吧!
有同学说:初中的课程和小学不一样。有同学说:老师讲课方式不一样。有同学说:图书馆比小学的大,书也多。 ……
提问:你觉得初中和小学有什么不同呢?学生看材料并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同龄人话题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初中和小学的区别,从而认识自己的新生活。)
新的起点,新的开始。富有挑战的课程;新奇的实验器材;丰富多彩的社团;新的同学和老师……进入初中,我们即将拉开新生活的序幕。
2.新的起点,新的变化出示图片。
成长中的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意义。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段时间并不是很长,却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钱学森说:“6年的师大附中学习生活对我的教育很深,对我的一生,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归国回到北京的第二天,就赶往母校探望。每次路过母校,他都会说:“这是我最熟悉的地方。”从化学、几何学、矿物学、生物学到国文、哲学概论、伦理学、音乐、美术、从基础科学知识体系到做人的伦理道德,中学教育为钱学森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钱学森在晚年曾写下一段话,称有17个人对自己的一生影响深远,12个人求学期间的老师,其中中学老师就占了7位,这足见中学教育在他的人生道路中的重要性。
提问:钱学森的故事带给你什么启示?
学生阅读材料并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名人的亲身经历,体会中学生活对自己的重要意义。)
活动:找不同
升入中学,我们自己也在悄悄发生变化,一起来期待我们可能会发生的变化吧!
提问:进入初中,我们可能会迎来哪些变化?
身体方面:略
心理方面:略
思维方面:略
新的起点,新的变化。中学时代见证了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我们的身心、思维、品格都会不断发展……这将为我们的青春涂上艳丽的底色。中学的新生活,自己的新变化,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这些都是生命馈赠给我们的成长礼物,那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成长的礼物呢?我们接着来学习和探讨。
(设计意图:学生体会自己的成长变化,尝试初步认识自我。)
(二)成长的礼物出示图片。
我们要在中学时代做好哪些准备,才能为将来的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请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谈谈吧!
1.新的机会和平台
集体生活,涵养品格,丰富个性;新的课程,探索新的知识领域;社团活动,提供发现兴趣的平台;社会实践,打开认识社会之门……活动:“礼物大放送”
第1份礼物:你有一次弥补过去的机会,弥补小学生活的遗憾,你打算如何做呢?
第2份礼物:你有一次穿越时空的机会,完善自己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形象,你打算如何做到完美变身?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上述对初中生活的认识,引导学生规划自己的初中生活,培养自主能动性。)
2.新的目标和要求
新的目标和要求会激发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超越自我。改变自己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目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活动:“礼物大放送”
第3份礼物:送给现在的自己一句话,你最想说什么?我想对自己说: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我有信心!我想对自己说:我想对自己说:……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设置,弥补过去遗憾和打造未来形象,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识,激发学生对于新生活新机会的规划意识和期待之情。)
3.新的起点和行动
不论弥补过去的遗憾,还是期待未来的完善,都需要从改变现在的自己开始。点滴行动,从当下开始!
(设计意图:在上述两个环节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当下行动的重要性,能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和规划落实在现在的实际行动中。)
【课堂小结】
同学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学生活的序幕刚刚拉开,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明天而努力,加油!
五、板书设计
略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整洁,仪表整洁在健康成长和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明白及时整理才是真正爱整洁的表现。
2.方法与过程:通过比较、观察、体验、辨析等,知道什么是整洁;掌握仪表整洁的方法;学会保持整洁。
3.行为与习惯:养成良好的整洁习惯;努力做到长期坚持,持之以恒。
4.情感与态度:感受整洁给学习生活带来的精神愉悦,愿意做干净、整洁的孩子。
教学重点:
通过比较、观察、体验、辨析等,知道什么是整洁;掌握仪表整洁的方法,学会保持整洁。
教学难点:
知道整洁是文明生活方式的外在表现,愿意做干净、整洁的孩子,养成整洁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小镜子、湿巾纸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作业单设计、制作“整洁之星”小红花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整洁,仪表整洁在健康成长和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2.方法与过程:联系生活掌握仪表整洁的方法,初步掌握保持整洁的方法。
3.行为与习惯:重视个人卫生,初步养成良好的整洁习惯。
4.情感与态度:愿意做干净、整洁的孩子。
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整洁,仪表整洁在健康成长和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掌握仪表整洁及保持的方法,愿意做干净、整洁的孩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明确上课要求及奖励: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的小朋友老师将进行拍照奖励!
活动一:看一看、说一说,我们爱整洁
1.观看视频,想一想:为什么大家一开始都不喜欢小猪,不愿意和它一起玩?可后来大家怎么都愿意和它交朋友了呢?
课件出示:视频《小猪变干净了》
2.学生交流。随机板书:干净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
4.树立榜样。
(1)师找一外表干净整洁小朋友交朋友。
(2)请生观察:这位小朋友整洁吗?哪里很整洁?喜欢和这样的小朋友交朋友吗?
(3)随机板书:整齐
(3)师(面向这位小朋友)小朋友这么夸奖你,你高兴吗?
板书:整洁孩子人人爱
【设计说明】这个环节的设计,其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不整洁的孩子没人喜欢,整洁的孩子才受到大家的欢迎,从而知道为什么要整洁的道理。另外,考虑小学一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较差,但对生动、形象、具体的事物易记住,教师再为学生树立一个榜样,让他们明白怎样的'孩子才算是整洁的孩子,有一个效仿的对象。
活动二:议一议、做一做,我们会整洁
1.师:要成为干净整洁的孩子,我们每天要做些什么?板书:每天做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相关图片:洗脸刷牙穿整齐衣服、梳头、洗手、洗脚
2.师:除了我们每天要做到这些外,经常还要做什么?板书:经常做
(1)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相关图片:洗头、洗澡,换衣服、理发、剪指甲。
(注: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可多元,教师无需一刀切)
(2)强调勤洗手勤剪指甲的重要性
3.师:以上这几样是我们为了整洁而每天和经常要做到的。在这些事情中,哪些是你自己会做的?生交流
4.指导洗脸
(1)师:平时是怎么洗脸的?请学生来做一做。
(2)师:像他这样是不是能把脸都洗干净了?还有没有补充的?
(3)师再请这位学生给大家示范正确的洗脸方法。
(4)生一起练习。
(5)平时洗脸时你有什么麻烦吗?请学生一起想办法。
5.指导刷牙
(1)师:平常是怎么刷的?(学生示范横横地刷。)
(2)课件播放:范晓萱《刷牙歌》
(3)教师边讲解,边和小朋友一起做。
(4)创设情境:老师上班来不及,乱刷刷几下就算好了行不行?
【设计说明】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开展教学,如先让他们谈怎样洗脸,如何解决洗脸中的麻烦事,在此基础上老师再教会学生正确的洗脸方法。把学生融入教学中,让他们参与学习,而不是成为知识的接收者。同时,本课程还肩负着思想教育的重任,在教学中教师也不忘适时地渗透思想教育的内容,如: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做事认真,不敷衍等。
活动三:帮一帮,理一理,我们在整洁
1.师:出示学生照片,请生评一评,老师拍的好吗?
2.生交流,指出仪表不整洁之处。
3.师:老师想先给上课积极发言的这位学生拍一张。你们觉得像他这样能拍了吗?(根据学生的回答,一起给他整理一下。)
4.小组合作,照镜子,照样子整洁仪表。
【设计说明】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纠正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师还利用低年级的孩子天真、可爱、积极要求上进的特点,设计拍照片的环节,把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小组合作的整理过程不光是对孩子无声的教育过程,也是检验以上教学成效高低的过程。
活动四:想一想,说一说,保持整洁很重要
1.创设情境:你们能保持像现在这样整洁一直到放学前老师来给你们拍照吗?怎么保持?
2.生交流
3.辨析。
4.师小结。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要解决的是另一个教学重点:如何保持整洁。在教学这个环节时,教师也设计了多个教学情境让孩子们充分去研讨,教师在一旁只是适时地点拨、总结,孩子自己能解决的事,让孩子自己想办法。
活动五:夸一夸,学一学,整洁儿童人人爱
1.师:老师知道,在我们班中,有很多小朋友平时保持整洁做得很好。你能介绍给老师认识吗?
2.生交流,师送“整洁儿童花”。
3.师总结。
4.齐读儿歌。
【设计说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明理客易导行难。他们知道要整洁,但由于懒惰和没有责任心,导致他们明知不干净也不去弄。事前,教师考虑到学生的这一可能性,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强调了榜样的作用,为他们树立多个榜样。并通过今一夸让他们觉得整洁的孩子多光荣,整洁的孩子人人爱,我也要做整洁的孩子。有了这样的心理需求,他们才会在行动上表现出来,让爱整洁成为他们发自内心的追求。孩子对美有了一种追求,那么当他不整洁的时候,就会想办法让自己整洁了。
板书设计:
1我们爱整洁
整洁孩子人人爱(整齐清洁)保持整洁人人夸
每天做经常做
(图)
仔细清洁随时整理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4
一、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反思的过程,感受反思的意义。
2、能力目标:能够从反思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3、知识目标:认识反思的重要性。
重点认识反思的重要性。
难点能够从反思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环节教师活动设计意图
二、导入新课
1、视频:红鲨突击
2、讨论:你有做过检讨吗?检讨的实质是什么?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小小分享会:小学阶段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时什么?为什么这件事给你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
2、提示:当你这样回忆和思考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反思。
3、总结:反思,听起来似乎是一个很抽象的话题。我们都进行过反思,都有一定的反思能力。当我们思考过去的事情,并从中得到经验或教训时,就时在反思自己。
4、小小分享会:
(1)在平常的生活中,你喜欢反思吗?你会通过哪些方式进行反思?
(2)你有过反思的经历吗,你所反思的是什么事情,经历了怎样的思考?
5、反思进行时:图片展示进行反思的方式。
6、我的反思小故事:说说我的反思经历。
7、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反思经历,说说反思是怎样的一种过程,它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8、总结:反思作为内心活动,是自我完善的一种方式,能帮助我们回顾、分析和总结过去。如果主动反思,则能更好地把握现在和未来。
9、听他们说:
(1)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呗!想来想去也步会有多少改变,还有什么好想的?多累啊!
(2)晚上,白天的事情经常在我眼前“过电影”,我总是想到自己的失败和错误。自我反思一点都不开心。
10、小小辩论会:有人认为要进行反思,有人认为不需要进行反思,你的观点呢?请说明你的理由。
11、提醒:如果反思的`方向不正确、过度反思也会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但这并不说明我们不需要反思,而是应该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积累经验,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反思,从而帮助自己进行提高。
12、善于反思的人和不善于反思的人进行对比:启示我们要努力做一个善于反思的人。
13、试一试:做一个善于反思的人
回忆最近的一次班级活动,如春游、联欢会、辩论赛、运动会等,思考下面的问题。
在这次活动中,你担任了什么角色?表现如何?如果可以重来一次,你认为自己还可以为活动做些什么?
哪些同学对这次活动的贡献特别大?你认为他们身上有哪些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
在活动组织和进行的过程中,有哪些环节处理得比较好?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14、小小分享会:通过这次反思,你有什么收获和发现?
15、反思小抢答:通过刚才的反思,我们对反思这件事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知。那么,下面我们一起来抢答,看看你的答案是什么吧!
反思虽然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但是可以改变___________
反思的内容不仅仅是失败和错误,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可能会带来一些情绪的波动,不过这不是没有意义的_____
认识反思是什么。
由学生的反思方式、反思经历来总结反思是一种内心活动,并且能够帮助我们进行自我完善。
通过辩论,认识反思的重要意义。
通过尝试,了解反思是过去和未来的联系,能够帮助我们在将来做得更好。
课堂小结通过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思考自己的生活,将我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联系在一起,让自己在将来做得更好。总结提升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观察生活中的浪费现象,了解浪费造成的危害;
2.能够在生活中反对浪费,避免浪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在生活中反对浪费,避免浪费。
教学难点:观察生活中的浪费现象,了解浪费造成的危害。
教学准备:师制作课件,收集案例资料;学生课前查找关于浪费方面的资料,做浪费危害调查。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讲故事导入
1.讲故事:食物的哭诉。
师:同学们,听完故事,有什么感想?
生:自由回答。
师:我们在享用餐桌上的美食时,也可能会产生浪费。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浪费的话题。
2.板书课题: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餐桌上的浪费
(一)看一看,读一读,想一想。
1.生观看p44浪费现象。
这样的浪费现象,你看见过、经历过吗?
2.阅读p44“阅读角”。
听完这些食物的哭诉,你有什么话想说?
3.说一说:浪费有多种表现。
把不爱吃的食物扔掉是浪费;
……是浪费;
……是浪费;
……是浪费。
【设计理念】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从身边小事入手,感受浪费现象无处不在。
(二)算一算,想一想。
1.算一算:
①用天平称一称,用小碗量一量,看看50克大米有多少。
②如果每个同学一天浪费50克大米,全班同学一天共浪费多少大米?一年共浪费多少?如果全校有500个学生,一年将浪费多少大米?
③一个学生一个月大约吃9千克大米,如果能把这些被浪费的粮食积攒起来,可以够多少学生吃一个月?
2.想一想:看到计算结果你有什么感受?
【设计理念】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计算出浪费的量,使学生明白这种浪费是容易被忽视的.,但日积月累就是一个很大的数目。
(三)读一读,说一说。
1.读一读:p46“阅读角”。
《一瓶水背后的辛劳》
2.想一想:为什么妈妈说扔半瓶矿泉水浪费的不仅仅是毛钱?
3.说一说:
有人说浪费粮食不单是粮食的浪费。你知道在这背后,还浪费了什么?
4.相关链接。
由此看来,节约食物,拒绝浪费,既能减轻农业对环境的压力,也能节约食品生产所需的资源,可谓意义重大。
【设计理念】通过读故事等这些环节,使学生明白浪费行为的危害。
(四)读一读,学一学,分析情景。
1.读一读,学一学:p47“光盘行动”。
2.做一做:今天,你光盘了吗?
3.分析情景:p48案例。
你怎么看待这些行为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讲授新课。
活动二:还有哪些浪费可以避免
(一)读一读,想一想。
1.阅读p49案例。
2.思考:
这些情景反映了什么?
你在这些方面是否也有浪费行为呢?
(二)小调查。
1.浪费现象小调查。
让我们组成“浪费现象调查小组深入了解一下浪费现象吧,挑选某一个方面的浪费行为进行调查研究。
2.完成调查报告。
①我们小组调查的浪费现象是……方面的。
②我们看到的现象……
③这些浪费行为的危害……
④产生这些浪费行为的原因是……
⑤关于怎样减少这些浪费,我们的建议是……
3.读p50“相关链接”。
【设计理念】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明白除了饮食方面的浪费,在我们身边还“潜伏"着形形色色的浪费。
(三)分析错误原因。
请想一想以下说法错在哪里?
①稍微浪费一点没关系,太节俭了别人会笑话我的。
②我一个人节约有什么用,有浪费行为的人多着呢。
③……
④……
(四)找一找,设计一幅宣传画或宣传标语。
1.找一找:
有很多关于浪费与节俭的名言、警句、谚语,意味深长。你知道它们的含义吗?你能再找一些类似的句子吗?
①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长足。
①……
2.请你从水、电、气、衣物、玩具等方面,以“反对浪费、提倡节俭”为主题,设计一幅宣传画或宣传标语,把你的观点传达给大家。
【设计理念】通过上述活动环节,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明白很多浪费行为是我们错误的想法导致的,我们要养成勤俭节约的理念和好习惯。
三、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6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
餐桌上的浪费
还有哪些浪费可以避免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体会不同职业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2、懂得社会分工需要不同的职业,各行各业劳动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3、体验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艰辛,懂得应该尊重普通劳动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体验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艰辛,懂得应该尊重普通劳动者。
教学难点:懂得社会分工需要不同的职业,各行各业劳动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教学准备:师制作课件,收集案例资料;学生课前查找关于劳动者保护方面的资料。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用到很多生活、学习等用品,这些用品都是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通过劳动提供的。我们的生活能不能离开他们呢?
生:自由回答。
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关于劳动和劳动者的话题。
2、板书课题:生活离不开他们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离不开他们的劳动
(一)说一说,交流:
你所知道的不同行业劳动者的具体劳动内容,他们的劳动与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①我们每天吃的粮食和蔬菜离不开农民的劳作。
②我们所穿的衣物离不开纺织工人的劳动。
③我们住的房子离不开建筑设计师和建筑工人的辛勤劳动。
④南来北往运送旅客的列车离不开驾驶员、列车员和铁路养护工人的劳动。
(二)看一看,想一想。
1、让我们来看一看,在一天的生活中,哪些劳动者为李东和他的家人提供了服务和方便。
①公交车驾驶员的劳动为李东的上学提供了交通方便。
②商场工作人员的劳动为李东妈妈的购物提供了方便。
③餐馆厨师的劳动和服务员的服务,为李东爸爸的就餐提供了方便。
2、想一想,生活中你和家人都接受过哪些劳动者提供的服务?如果缺少了这些服务,会给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设计理念]通过活动与实践,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劳动者的付出。
活动二:他们都是劳动者
(一)读一读,说一说。
1、阅读教材“阅读角”
妈妈也是劳动者
2、说一说:介绍一下自己的爸爸妈妈或其他亲人从事的职业,他们为大家提供了什么样的服务? 。
(二)辨别与阅读。
1、辨一辨:
王芳对李阳说:“我的爸爸是大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好多人都听他的指挥,张华的'爸爸没法比,他只是进城务工的人。”
你赞同王芳说的话吗?如果不赞成,该如何反驳他的观点呢?
2、阅读“阅读角”:《泥瓦匠王永福》
问题:王永福对劳动和劳动者有哪些认识?你的看法是什么?
[设计理念]通过辩别,让学生明白是非,通过阅读,让学生从模范
中汲取力量。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三:感谢他们的劳动
(一)了解体会。
1、让我们了解—一下他们劳动的艰辛。
①清茶清洁工人在清扫街道。
②夜晚列车调度指挥大厅内,为保证列车安全正点有序开行,调度员还在忙碌着。
2、谈体会。
(二)阅读感悟。
1、阅读p69“阅读角”和“小贴士”。
2、谈感悟。
(三)体验活动。
1、我们也来体验—一下不同职业人们的劳动吧。
①厨师为了让大家吃上美味的饭菜,尝尝持锅翻炒,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他们每天至少要重复上千次,请你模拟这个动作持续两分钟以上。
②快递员每天忙着送快......
2、谈谈你参与体验活动后的感受。
3、拓展体验。
假如我是厨师,到了深夜还在给顾客做饭菜,那又是一一种什么感受?假如我是快递员,在烈日炎炎下还在送快递,那又是— —种什么感受?
[设计理念]通过活动,让学生扮演劳动者,去真正体验劳动者的艰辛。
(四)读一读,想一想。
1、读p71案例
看看教材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2、想一想自己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去尊重和感谢劳动者。
三、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们明白坚持的意义;
2、让学生们学会坚持。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理解容易,真正实施起来才是困难的。不能光说不练,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坚持的意义。
教法:
利用教材的.例子引导学生,当他们处于这些情况下时,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同时,将可以化为现实的例子,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并鼓励他们坚持。
教学准备:
搜索现实生活中发生过的能体现“坚持”的例子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游戏
老师作为裁判,让学生们“金鸡独立”,看看谁站的时间最长。并让获胜的同学谈谈感受。
二、由游戏引出“坚持”,为同学们解释坚持的含义
第二课时
一、故事引导(愚公移山)
从前有个老人叫愚公,他已经有90岁了。他家门前有两座大山,出行很不方便。有一天,他召集全家人开会,提议说要搬走这两座大山。愚公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于是全家人开始动起手来。一个月干下来,大山看上去都没有什么变化。村里有个老头叫智叟,他看到愚公一家搬山,开始笑话他们。智叟对愚公说: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可能搬得动这两座大山呢?愚公说:我搬不动了,我的儿子、孙子……子子孙孙,都可以搬。愚公不理会嘲笑,带着全家,继续搬。他们的精神终于感动了神仙,帮助他们搬走了大山。
二、故事启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什么困难,只要有恒心就可以解决。坚持才有收获。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8
学习目标
尝试自己定班规,体会班规是建立在班级需要的基础上。
结合定班规的过程,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善于发现问题,并共同讨论解决问题。
重点难点
尝试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
教学辅助
多媒体
执教者
张伟
教学过程及环节
备注
一、激趣导入。
1.在生活中,你知道哪些要遵守的规则?
2.这些规则有什么作用?举例说明。
3.小结;生活中处处有规则,为了规范我们的言行,让我们班集体越来越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当小医生,诊断班级病情,并对症开方制定我们的班规。
二、下面我们先来看看我们班的图书角吧!
1.你发现图书角里有什么问题存在吗?书越来越少,书弄脏弄坏,我想看的书被别人拿走了……
2.小结;这么多的问题,你们想怎么解决呢?
3.学生交流。
4.小结;是呀,在集体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要,可是当我们的需要和别人的需要发生冲突时就要互相协商,制定出大家都能接受的规则。
5.为了方便同学们借书,我们来制定图书管理规则。
6.学生讨论交流。
7.小结学生的交流,并写出学生说的'图书管理规则。
三、规则大家定。
1.从制定图书管理规则中,你知道规则该如何制定吗?
2.小结补充;规则要大家协商,要简单明白,切实可行,这样才便于大家遵守。
3.除了图书规则外,你觉得我们班还有哪些地方要定规则呢?请你们当一回小医生为我们班诊断一下。
4.学生交流。(上课,发言,课间,乱扔.........)
5.同学们的诊断很准确,很会发现问题,那我们又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
6.既然同学们同意定规则,那我请同学们继续做小医生,对症开方。
7.分组讨论,制定班规。
8.小组代表介绍制定的班规。评选最好的作为我们的班规。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9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热爱中学生活,珍惜新的起点,积极应对各种可能与挑战,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以积极的态度迎接中学生活的到来。
能力目标:能正确认识中学时代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能积极应对中学生活的各种挑战,激发自我潜能,塑造全新的自我。
知识目标:了解中学时代的重要性;知道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既是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是新的目标和挑战。
【重点难点】
重点:中学时代为人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难点:认识中学生活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师:生命好像一场旅行。我们刚刚告别快乐的小学生活,度过愉快的暑假,而今,我们满怀希望跨入了中学的大门。进入中学阶段,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又是怎样的风景呢?你对中学生活又有哪些期待呢?今天我们就走进——中学时代。播放歌曲《中学时代》。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一)自主预习
1.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2.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3.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这些都是生命馈赠给我们的成长礼物。 (二)合作探究
知识模块一新的起点
探究一:教材P2~3运用你的经验
(1)上了中学,你觉得自己长大了没有?
(2)你对中学生活有哪些期待答案提示:此活动两问,可以让学生据实回答,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答案不统一。
探究二:教材P3探究与分享
请用不同的词语,和同学分享你对中学生活的初步感受。
答案提示:词语不统一,可让学生自由发言。如:新奇、兴奋、紧张、害怕、快乐、孤独、多彩、新鲜、挑战等词语均可。探究三:教材P4探究与分享(1)你在校园里还有哪些发现?
(2)你的初中生活与小学相比有哪些变化?
答案提示:(1)让学生根据自己近几天的观察据实回答。
(2)初中生活与小学相比变化主要表现在:科目增多,课程难度加大,作业比小学时期明显增多;教师讲课速度较快;校园活动比小学时期要多一些;有完备的实验器材、图书室、阅览室等;对自主学习的要求提高;集体生活意识更强;等等。探究四:教材P4阅读感悟,P5探究与分享(1)从钱学森的话语中,你领悟到了什么?
(2)请查阅相关人物的资料或采访身边的人,记录他们对中学时代的回忆,并写下自己的发现和思考。
答案提示:(1)钱学森的话语让我领悟到,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更加丰富而厚实的底色。 (2)根据对身边人物的采访据实填写。
知识模块二成长的礼物
探究五:教材P5探究与分享
(1)你最想挑选哪类礼物?你希望盒子里装的是什么样的礼物? (2)它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
答案提示: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据实回答,如:选新的目标,里面装的是学习进步,考一所重点高中、练一手漂亮的字、意志坚强、学会自立等等,有了这些目标会增强我学习的动力,让我勇于迎接挑战,战胜困难等等。探究六:教材P6探究与分享
小学生活有快乐,也有遗憾。进入中学,你打算如何弥补?
答案提示:此探究可从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课余生活、体育锻炼、社会实践等各个方面让不同的学生据实谈自己的遗憾及今后的打算。
探究七:教材P6探究与分享,P7 21世纪,我们需要学会什么
(1)你读过这份书单中的哪些书?你有信心在初中阶段读完这些书吗?
(2)在21世纪,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等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对此,你有何打算?
答案提示:(1)让学生据实回答。(2)此活动主要让学生认识到这四种学习的重要性,能以实际行动从现在做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1.分组分别展示自主预习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学生展示完后,必须有一定时间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 2.合作探究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1.初中生活把我们带入到一个崭新的天地,面对这个全新的环境,我们要( B ) A.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放任自流
B.珍惜新的开始,做好准备迎接新的挑战c.用大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不需要别人监督
e.确立的奋斗目标要高,否则说明自己的决心不大
2.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是新的开始。这里“新”意味着( e )
①新的机会②新的可能③新的乐趣④新的`规则和要求⑤新的挑战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e.①②③④⑤
3.钱学森说:“6年的师大附中学习生活对我的教育很深,对我的一生,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在晚年曾写下一段话,称17个人对自己的一生影响深远,12个人是求学期间的老师,其中中学老师就占了7位。从钱学森的话语中,你认识到了什么?
答案提示:(1)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段时间并不是很长,却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2)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这将为我们的人生长卷打上更加丰富而厚实的底色。
4.进入中学,我们会收到许多生命馈赠给我们的礼物。
(1)在你的中学生活中,你会收到哪些生命馈赠给你的礼物?
答案提示:新的目标,新的机会和可能,新的挑战,新的要求等。(2)这些礼物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
答案提示:①中学生活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丰富我们的个性;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②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③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改变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目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越来越有活力,能坚持,有韧劲;越来越坚强,会合作,能包容;越来越有主见,敢于表达自我。教学反思: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学生在探究、体验等学习活动中,初步认识到购物过程中有很多学问;感受到购物的乐趣;具有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2.具有初步识别商品及商品包装信息的能力;具有比较商品价格的能力;具有简单的消费者自我保护的认识和方法。
3.初步掌握购物的相关知识;了解在购物过程中消费者如何自我保护的一般常识,能购买简单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
教学重点:
识别商品及商品包装信息,比较商品价格;具有简单的消费者自我保护的认识和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消费者维权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
1.准备一些食品包装袋、包装盒,准备几种不同的价签。
2.条形码的图案及说明。
3.准备一些售货凭证(发票、保修单、保修卡等)
学生:
1.收集一些食品包装袋、包装盒。
2.与家长到附近的购物场所购物。
3.准备一些售货凭证(发票、保修单、保修卡等)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商品价格的秘密。
教学目标:学生在探究、体验等学习活动中,初步认识到购物过程中有很多学问;具有比较商品价格的'能力;具有初步识别商品及商品包装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购物的相关知识;了解在购物过程中消费者如何自我保护的一般常识,能购买简单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购买物品要注意:
物美价廉
实用必需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自我保护。
教学目标:初步掌握购物的相关知识;了解在购物过程中消费者如何自我保护的一般常识。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自我保护。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3.15特别行动
教学目标:
1.了解挑选商品的基本常识;
2.引导学生在自己及家人的消费经验上,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积极的出谋划策解决问题。
3.初步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收集与3.15有关的资料。食品包装点,“三无食品”等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3.15特别行动
协会法律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11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常见的交通安全、游泳安全、火灾隐患、生活安全知识和技能,遵守规则,预防事故的发生,知道遇到危险如何处理。
2.能用已学的安全常识来保护自身的安全,树立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常见的交通安全、游泳安全、火灾隐患、生活安全知识和技能,遵守规则。
教学难点:
知道遇到危险如何处理,能用已学的安全常识来保护自身的安全,树立安全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平安出行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在你外出时,父母经常叮嘱你的是哪句话呢?(生:遵守交通规则。)
二、学习新课
1.出示课件:辨别图中人物是否遵守了交通规则
说说图中的人物遵守了什么交通规则或违反了什么交通规则。
2.教师:这些行为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又该如何避免呢?
3.小贴士:据统计,20__年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约2800名15岁以下青少年死亡。由于缺乏交通安全知识,因交通事故造成伤亡的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所以,要加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4.小组讨论:怎样才能保证交通安全,平安出行呢?
生1:听从交警叔叔的指挥。?
生2:认识交通标志。?
生3:学习交通知识。
生4:遵守交通规则。?……?
5.播放视频:交通知识知多少
多媒体显示交通信号、标志、标线等,让学生辨认。并讲授了很多交通知识,从事故的发生原因,到小学生应该注意的交通事项。
6.教师小结: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能记住这些交通知识,到自己的生活环境中去体验交通知识,从自己听到的、看到的、亲身经历的事故中去感悟交通知识,并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本地交通秩序在哪些地方还需加强。?
7.阅读故事《对酒驾说“不”》
讨论:你知道酒驾带来的危害吗?如果你在场,会怎么劝说这位爸爸呢?
8.链接知识窗:《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有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生齐读)
三、教师总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些什么?(自由汇报)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时刻注意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学会保护自己。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危险行为,并形成主动规避安全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课本知识及相关案例帮助学生树立更完善的安全意识。
3.认识到生活中的危险是可以积极行动去避免的,培养安全意识和珍爱生命的观念。
教学重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日常生活中的危险行为并主动避免。
教学难点:
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培养应对危机情况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说说你从视频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二、结合事例分析安全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56页“相关链接”的内容)
师:游泳是我们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然而,溺水的悲剧常常在我们身边发生。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生1:私自游泳,无家长或老师带领。
生2:到陌生的水域游泳。
生3:擅自下水营救他人。
2.教师小结:
同学们说得很对!学习游泳应该由家长带领去规范的场所,要有专业的设备和人员保护,不去陌生的水域游泳,发现有人溺水时不要贸然下水营救,应该立即大声呼救,或者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同时还要掌握一些小技巧,才能让你远离溺水的危险。
3.请同学们结合日常生活经验,说说游泳时还要掌握哪些小技巧。
生1:游泳之前要做好热身运动。
生2: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湿身体,适应水温。
4.教师小结:
同学们要记得,学习游泳应该由家长带领去规范的场所,要有专业的设备和人员保护,同时还要掌握一些小技巧,这样做能让你远离溺水的危险。
三、视频播放:游泳安全须知
教师多媒体展示相关材料,向学生普及安全游泳的知识。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录像,在相互讨论的基础上达成情感认同,形成防火意识。知道拨打“119”火警电话。
2.通过了解火灾逃生办法,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3.通过对火灾事件的了解,知道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提高防火意识,明确防火自救的重要性;通过掌握一些消防安全常识及灭火、防火自救的方法,提高自救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日常生活中的危险行为并主动避免。
教学难点:
知道遇到危险如何处理,能用已学的安全常识来保护自身的安全,树立安全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播放火灾视频,感受火灾的危害
1.交流观看视频后的感受
2.说说你遇到火灾时会如何自救
二、了解火灾自我保护的方法
1.教师:火灾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灾难,学会火灾时的自我保护求救和避难逃生的方法非常重要。
2.你都知道哪些火灾时的自我保护求救和避难逃生的方法?
生1:烟雾较大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披上浸湿的衣物等,弯腰向安全出口走。
生2:如果逃生路线被大火封锁,要退回室内,尽可能密闭户门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出求救信号或打电话向外面的人求救。
生3:从疏散楼梯转移,不要乘坐电梯。
生4:在户外遇到火灾时,选择逆风路线逃生,寻找开阔的平地或河流躲避。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水、土压灭火苗。
3.教师:很多火灾是由有些人的疏忽大意或侥幸心理引起的。那么,怎样防患于未然,避免火灾的发生呢?
生1:冬季取暖,易燃物应与火源保持安全距离。
生2:在房间内,阳台上、楼道中不能燃烧东西,更不能燃放烟花爆竹。
生3:在郊外,不要随意乱烧草垛、秸秆和落叶等。
4.小组交流讨论:学会应对——假如身边发生了以下紧急情况,我们应该怎样应对?
(1)炒菜时油锅起火了
(2)放鞭炮点燃了草丛
(3)家里电器插座老化、冒火花
三、播放火灾演练逃生视频,介绍遇到火灾时的应对措施。
四、模拟拨打“119”火警电话
1.课件出示打火警电话“119”的.要求
2.分小组练习拨打电话
3.小组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危险行为,并形成主动规避安全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课本知识及相关案例帮助学生树立更完善的安全意识。
3.认识到生活中的危险是可以积极行动去避免的,培养安全意识和珍爱生命的观念。
教学重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日常生活中的危险行为并主动避免。
教学难点:
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培养应对危机情况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二、找一找(课件出示图片)
师:危险一旦发生,可能对我们造成身体伤害,严重的还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命,请同学们找找图中有哪些安全隐患。
生1:居家安全中,插座可能会漏电。
生2:校园安全中,楼梯里面嬉戏打闹非常危险。
生3:交通安全中,不遵守交通规则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生4:户外安全中,在高压线旁边放风筝容易触电。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的每时每刻,我们要将“安全”二字牢记心中,还要注意一些生活中其他的安全隐患,如家庭煤气燃气泄漏、路过建筑工地应警惕高空落物、公交车到站时下车小心踏空、忘记关闭电器导致火灾等。
三、安全问答
师:同学们,如果我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就能预防各种事故的发生。(课件出示案例)
1.学生交流:小组讨论。
2.课堂小测验。
下面请同学们做一做教材第61页的“安全问答”吧!看谁能顺利过关,全部做对?
下列答案中属于遵守交通法规的行为是( )
A、穿越隔离带。
B、在机动车道上玩滑板。
C、上车后系好安全带。
电器使用
家用电器正在使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湿手插拔电源插头
B、用湿于更换灯泡
C、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不随意搬动
燃气抢险
家庭中如果燃气泄漏,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到燃气味时,立即关闭燃气阀门并开窗通风。
B、闻到燃气味时,立即打电话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检修。
C、用打火机照明或者打开电灯,检查漏气位置。
电梯求生
被困在电梯中应采取的正确行动是( )
A、将门扒开脱险。
B、从电梯顶部爬出脱险。
C、按响应急警铃或打电话求救,等待救援人员。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 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2. 认识到家乡在发展过程中的美中不足,坚信家乡的将来更美好,树立初步的科学发展观。
3. 行为与习惯:制止破坏家乡环境的人和事,保护家乡的山山水水。
4.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调查、访问、参观和辩论等,认识到家乡的变化和发展,积极地为家乡献计出力。
(2)从身边的人、事物出发,用多种感官观察、调查、体验、对话,感悟家乡的发展,获得对家乡变化的真切感受。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了解家乡的过去,认识家乡今天的变化。
(2)认识到家乡在发展过程中的美中不足,坚信家乡的将来更美好,树立初步的科学发展观。
2.难点
从身边的人、事物出发,用多种感官观察、调查、体验、对话,感悟家乡的发展,获得对家乡变化的真切感受。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1.师:孩子们,今天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在这样的环境中给大家上课,老师忍不住想给你们放两首歌,让我们来听一听吧。
2.播放第一首歌曲《南泥湾》。
3.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
4.指名回答。
5.播放第二首歌曲《谁不说咱家乡好》。
6.提问:这首歌表现的是什么情感呢?你们听出来了吗?
7.学生自愿起立回答问题。
8.师小结:第一首歌表达的是南泥湾这个地方的变化是令人欣喜的;第二首歌表达的是对自己家乡的热爱,认为自己的家乡是最好的。可见,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们都很热爱它。
【设计意图:利用歌曲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感知本课的知识。】
二、走进家乡,体会变化
1.课件出示学校门口的照片,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2.学生都能认出是学校大门口。
3.课件出示几年前学校门口的旧照片,提问:你能认出来这里吗?
4.学生刚来学校不久,可能认不出来这是咱们学校以前的老照片。
5.学校门口的变化这么大,那在同学们的眼中,这几年你们家乡的变化又是怎样的呢?你们身边有哪些新鲜事呢?
6.学生利用图片、视频等,介绍身边的新鲜事。(可从楼房、街道、环境、衣食住行、人的观念、交流方式等方面进行叙述)
7.从大家的发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家乡正在飞速发展,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是党和国家带给我们的。
8.同学们搜集了很多家乡变化的资料,现在就让我们利用这些资料做一份手抄报,表达一下我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
9.学生分组完成手抄报。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场景变化引入话题,引导学生切身感知家乡的变化并表述家乡的变化,锻炼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三、巩固认识,赞美我们的家乡
1.从同学们的表现中,我也亲身体验到了家乡的变化,我为自己家乡有这么大的变化而感到骄傲。今天老师也去拍了些照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我们家乡的美丽风景吧。(课件出示照片)
2.师生共同欣赏照片,感受家乡的美丽。
3.你们想不想用画笔描绘一下这么美的家乡风景呢?那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画笔,把眼中看到的、心中想到的家乡美景描绘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吧1
4.学生拿起画笔描绘家乡美景。
5.在班内举行画展,全班共同欣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家乡的变化,欣赏家乡的美景,体会家乡的可爱,激发热爱家乡之情。】
四、特色展示,继承家乡的传统
1.师:同学们,你们在搜集家乡变化资料的过程中,有没有注意到周围的哪些东西是没有变化的呢?
2.课件出示家乡遗留下来的一些传统东西。
3·师生共同观看课件,认识课件中展示的家乡特色。
4.同学们,你们看到过这些东西吗?
5.学生回答。
生1:我见到过糖画,还买过呢。
生2:我听奶奶唱过戏,奶奶还教过我唱呢。
生3:我转过小吃一条街,吃了很多家乡的风味小吃。
生4:我外婆的手可巧了,她会剪各种各样的窗花。
……
6.那你们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熟悉的家乡特色呢?
7.学生展示地方戏曲、剪纸等。
8.同学们说得很好。虽然家乡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但是刚刚我们看到的这些传统东西却保留了下来,并且深得人们的喜爱,这是为什么呢?
9.家乡变的是落后的、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地方,而这些传统的家乡特色能对人们产生好的影响,所以它们被保留下来。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让学生感知家乡传统东西的魅力,意识到这些东西应该被保留下来;理解家乡发生变化的是什么,意识到家乡的可爱。】
五、反思感悟,期吩美好
l师:我们的家乡发生了这样巨大的变化,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总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出现。(课件出示一些因环境污染带来不良影响的图片)
2.师生共同观看图片。
3.虽然我们的家乡有这些不完美的地方,但是,我们应该相信我们的家乡会越变越好。那么,你们希望我们的家乡变成什么样呢?
4.学生分小组讨论。
5.师巡视,随机指导学生。
6.学生在班内汇报交流。
小组l:我希望污染的河流变得清澈。
小组2:我希望家乡的垃圾污染得到治理。
小组3:我希望家乡的空气可以远离雾霾。
小组4:我希望拥挤的交通变得通畅。
7.孩子们,你们的想法很好,对家乡充满深切的期望,我也相信家乡一定会越变越好的。
8.现在,让我们一起把我们的希望整理出来,写成一封信,投到市长信箱,表达一下我们的小小期盼,希望政府可以帮助我们把希望变成现实。
【设计意图:让学生意识到,任何的变化都有它的对立面,我们要重视它给人们带来的有利影响,尽力去消除这些不利因素,初步建立科学的发展观。】
六、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看到了家乡在变,家乡的人也在变。而这些变化反映了家乡的发展和进步,凸显了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作为拳来家乡的建设者,我们应该从现在起,努力学习,从小关心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
板书设计
家乡新变化
走进家乡,体会变化
巩固认识,赞美我们的家乡
特色展示,继承家乡的传统
反思感悟,期盼美好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13
【学习目标】
《依法履行义务》教学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增强义务意识,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能力目标:
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正确对待公民义务,增强履行义务的能力。知识目标:
懂得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明白法定义务须履行。知道违反义务应承担的责任。
【学习重、难点】重点:如何履行法定义务、难点: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课程准备】
1、教师准备:收集相关图片、故事等,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复习导入)
二、新课讲授
环节一: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活动一:展示“共享单车被破坏和乱停放”图片
思考:共享单车使用者分别享受哪些权利和履行哪些义务?
学生自主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共享单车使用者享有使用权、公平交易权,履行摆放整齐、保存完好和遵守交通规则的义务。
师进一步引导
师:参阅课本,回答公民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意义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
继续展示“万辆共享单车被弃荒地”的新闻,引发学生思考“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什么”?
学生自主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也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讲练结合,练一练,三道选择题,并讲清楚知识内容和做题方法活动二:运用教材p53“探究与分享—如何挑“胆子”?
思考:结合上面两幅图,应如何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学生分析漫画内容,自主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①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也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②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考一考:价值判断题:公民的义务必须履行,权利可以不享受。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做题内容和做题方法。
过渡:公民需要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所以法定义务须履行。环节二:法定义务须履行
活动三:运用教材p53“探究与分享”归还拾物该不该索要报酬?(小组合作)
探究: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索要报酬?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教师引导:归还拾物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道德义务,也是一种法定义务。我们来看一下法律的规定。
过渡:它是一种法定的义务,那么法定义务为什么必须履行?
学生总结:法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活动四:运用课本p54页图片与p55页探究与分享的内容。探究:公民应该如何依法履行法定义务?学生自由讨论,交换想法
教师总结:公民应该依法履行法定义务,法要求的事必须去做,法律禁止的事坚决不做。环节二:违反义务须担责
学生自主查阅课本,违反法定义务的含义
教师总结:①公民实施了法律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都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②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必须承担法律责任。活动五:出示三则材料,探讨问题。
思考:以上主人公分别违反了什么性质的法律,应该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①公民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②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③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理解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明白了法定义务必须履行,知道违反义务应承担的责任。我们青少年应该增强义务意识,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勇于承担责任。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吧!
四、板书设计
一、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1、如何阐释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如何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二、法定义务须履行
1、为什么要履行法定义务
2、如果履行法定义务
三、违反义务须担责
1、违反法定义务的含义
2、违反法定义务承担的责任有哪几种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什么是规则,知道生活处处有规则。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树立遵守规则的意识,懂得积极维护规则和改进规则。
3.情感与态度
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增强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生活处处有规则,懂得规则的重要性。
难点: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引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规则吗?
生:公共场合不许大声喧哗;不允许闯红灯;楼梯间不打闹;不能随便地乱扔垃圾…
师:从同学们的讲述中,我们发现生活中原来有这么多规则。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新的一课《生活离不开规则》。
二、共同回忆,畅谈感想
出示教材58页图片,同学们,你们玩过这个游戏吗?这个游戏怎么玩?
生:猫捉老鼠游戏。几个同学在圈内当老鼠,在圈里圈外穿插活动,一个同学在圈外当猫,猫只能在圈外活动,一旦老鼠出到圈外,猫就捉老鼠,被捉到的老鼠要表演一个节目……
师:除了这个,你们还玩过哪些游戏?游戏规则是什么?
学生分小组交流玩过的游戏,并讲述游戏规则。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讨论了游戏的规则、比赛的规则,其实,生活中也处处有规则。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还知道生活中的哪些规则?
生: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公共场所不能吸烟;爱护草坪……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可以看出同学们都是知道规则的人。但有些同学认为:规则多了太烦人,定那么多规则干什么?你们有没有这么想过呢?下面我们通过三个活动了解一下规则的作用。
1.没有规则行不行
出示教材60页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设想一下,如果没有规则,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派代表班内展示。
教师小结:古人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里的规矩也可以换成规则,如果没有了规则,我们的学习、生活就都乱套啦!可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
2.给规则分分类
出示一组学校里、社会中涉及规则的图片。教师指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说说各种不同的规则。学生看图,参与讨论学校以及社会生活中有哪些规则。
3.规则有什么用
阅读课本61页阅读角,说说你看完后的感受,体会规则的作用。
(不要小看规则,应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越是危急关头,越要遵守规则。)
师:学你们自己或自己身边的人,有没有不遵守规则的经历,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学生分享,并谈自己的感想。
师生共同完成教材61页下方的表格。
教师小结:生活中处处有规则,我们要严格遵守规则。
【设计意图:通过影像资料等形式,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规则的重要性。】
三、共同探讨
1.这样对不对?
观点一:公园里乱扔垃圾不对,但大家都在扔,我也就跟着扔。
观点二:只要没人看到,没人管,就可以在公园里扔垃圾。
观点三:我觉得车辆多的时候不能闯红灯,车辆少或者没车的时候可以闯红灯。
分组讨论:你怎么看待以上观点?
结论:这三种观点都是缺乏规则意识的表现。遵守社会生活规则不能只靠外在约束,更需要我们自己自觉遵守,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
2.看图思考一一你会怎么办?
件出示课本62、63页图片。
思考:(1)生活中还有类似的行为吗?
(2)为了解决这种状况,你有什么好的办法?
(要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小结:生活中处处有规则,请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规则,并互相监督,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井然有序。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使他们明白,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必须遵守规则。】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知道了生活处处有规则,懂得了规则的重要性,知道了在日常生活中要自觉遵守规则,并监督、提醒他人遵守规则。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15
教材分析:
本教材为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花儿草儿真美丽》的第二课时,有了第一课时“走,看花看草去”对大自然花草的认识,这一个课时重在“爱护花和草”及“花草面前要小心”这两个栏目中。大自然是培养儿童美好品德最好的课堂,本课是这册教材中关于自然主题最独特的一课。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活泼好动,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最重要的是他们拥有一颗最纯真的'童心,每个孩子犹如一张白纸,期待用彩色的画笔绘制多彩的图画,老师的引导十分重要。一年级的小朋友在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上比较幼稚,通过教材与教师引导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关注生命。
设计理念:
本课时是第二课时,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本课时的教学设计重在活动体验中让小朋友体会身边无声小伙伴的存在,认识到花草也是一种生命,花草与我们共载共存。根据《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特点,我觉得应该讲究探究性、实践性和生活性,站在育人的角度,走出学科的局限,因而设置了四个课内活动和一个课外活动,在活动中通过朗读、观察、讨论等多种方法让小朋友体会花儿草儿真美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懂得怎样爱护花草。
(2)、培养独立观察,得出结论的能力。
2、情感与态度
(1)、喜欢和同学一起观察讨论,与同学友好相处。
(2)、喜欢花草树木,能够保护花草树木。
3、行为与习惯
养成喜欢观察、努力探究的良好行为习惯。
4、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材确立四个课内活动和一个课外拓展活动,激发探究自然、关注生命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培养独立观察的能力。
2、与同伴讨论、总结得出结论的能力。
3、懂得怎样爱护花草,与自然共存。
难点:
懂得怎样爱护花草,与自然共存。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经典)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06-14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06-11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20篇11-06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大全15篇06-14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工作总结05-20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06-01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总结08-04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05-21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工作总结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