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时间:2023-03-26 08:20:2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的:

  1.认识生活中的美和丑、真和假、善和恶。

  2.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

  3.理解这篇童话的讽喻意义。

  4.培养复述课文的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1)学习复述课文;(2)赏析文章写作特色。

  2.难点:童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2张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大家都知道,皇帝是九五至尊,万金之躯,可是有一个皇帝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赤身裸体的举行什么游行大典。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学了十九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2.揭题。

  二、走进作家、作品(出示投影)

  三、初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

  新装: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笑新装

  (缘由)(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骗:(皇帝受骗→→骗子行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

  四、阅读·思考·探究

  1.围绕“新装”或者“骗”给文章理清情节。

  2.这件似有实无的衣服,为什么皇帝、大臣、随员、百姓都不敢说真话?〔揣摩人物性格〕文章为什么让一个孩子戳穿骗局?

  3.骗子的诡计〔骗局〕为何得逞?作者安排这么两个骗子的用意是什么?

  4.皇权神圣威严,皇帝在丑剧----赤身裸体的游行大典结束后,回到皇宫,事情将会怎样呢?张开你的想像的'翅膀……

  5.选择一点或两点进行赏析:

  ⑴本文想像运用很成功〔表现人物性格等〕

  ⑵本文对比运用很成功〔皇帝喜好的对比、成人与小孩的对比〕

  ⑶心理描写成功的刻画了皇帝的性格。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从情节发展中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寓意。

  智能目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概括能力;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追求真善美。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寓意。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讨论、点拨。

  【教学过程】

  1、由题目设问导入。

  2、带着“给主人公加定语”,这样的一个问题朗读课文。读完之后,同学们用“一个___________的皇帝”谈自己对皇帝的初步认识和评价。

  3、用两个字概括故事的情节,教给学生排除法、检验法、比较法。

  4、文中的各类人物与这两个字有什么联系。

  5、分组合作讨论,“骗”与“贪”的关系(教给学生析因阅读法),明确童话寓意。

  6、提供中国古代文言文《狂人之细布》的材料与《皇帝的新装》进行比较阅读,教给学生比较阅读的方法,明确童话来源于现实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批判或揭露。

  狂人之细布

  昔狂人,令绩师绩锦,极令细好。绩师加意,细若微尘,狂人犹恨其粗。

  绩师大怒,乃指空示曰:“此是细缕。”狂人曰:“何以不见?”师曰:“此缕极细,我工之良匠,犹且不见,况他人耶?”

  狂人大喜,以付绩师。

  (南朝《高僧传(初级)》)

  ────────

  〖注释〗

  绩师:纺织师。

  加意:特别用心的'织。

  恨:不满意,嫌。

  参照注释疏通句意后,要求学生与皇帝的新装进行比较。

  7、游行大典结束后,皇帝会想些什么,展开想象,口头作文。

  【板书设计】

  小孩无揭

  皇帝欲受

  骗子财行

  官员位助

  百姓生传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理清故事情节,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②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形象的意义;

  ③培养学生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④ 了解本文语言描写的精妙,深刻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意义。

  2、过程和方法:

  在“说故事──说人物──探主题──谈看法”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掌握分析人物、理解主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现实生活,体验反思,领会童话深刻的内涵,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2、领会作品深刻的内涵,培养敢说真话的品格。

  【教学时数】

  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课文:

  1、学生课前诵读课文,借助工具书为生字新词注音释义。

  炫耀 xuànyào (1)光耀的样子(2)华丽奢侈(3)夸耀

  称职 chènzhí 才能与职位相称

  妥当 tuǒdang 稳妥适当地

  呈报 chéngbào敬词,呈文上报

  滑稽 huájī

  (1)形容一个人语言、动作等的幽默诙谐,引人发笑

  (2)流行于上海、杭州、苏州等地的一种曲艺,与相声相近,生动有趣

  陛下 bìxià 对君主的尊称

  精致 jīngzhì 精巧细致;细密

  头衔 tóuxián 指官衔、学衔等称号

  爵士 juéshì

  (1)欧洲君主国的最低爵位,不世袭,不在贵族之列

  (2)领有爵士头衔的人

  骇人听闻——骇:震惊。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随声附和——和:声音相应。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

  2、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二、导入新课:

  1、设计导语:

  同学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以前都读了些什么童话?在童话世界里,我们认识了“灰姑娘”,知道了勤劳善良互助是一种美德;我们认识了“小红帽”,知道了面临困难和敌人时要冷静、机智;我们还认识了“丑小鸭”,知道了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也不能放弃……童话世界真是一个神奇的世界,让我们获益匪浅。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来自童话王国的皇帝,他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2、简介作家作品:

  (1)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的代表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写了一百六十余篇。在《丑小鸭》《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等篇中,作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想像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安徒生童话创造的艺术形象,如没有穿衣服的皇帝、坚定的锡兵、拇指姑娘、丑小鸭、红鞋等,已成为欧洲语言中的典故。他的童话脍炙人口,到今天乃为世界上众多的成年人和儿童所传诵。共3页,当前第1页123

  (2)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两个问题:

  (1)故事的主人公是谁?(皇帝)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故事内容。

  (描述了一个昏庸无能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上当的故事,讥刺统治阶级的虚伪、愚蠢、自欺欺人的丑行。)

  2、全文围绕皇帝的那件“新装”写了哪几个片段?

  (爱—织—看—穿—议—揭)

  3、依据故事的发展,本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说明皇帝喜欢穿新衣服,写出故事发生的缘由。

  第二部分,第2至4段,叙述两个骗子向皇帝行骗,写出故事的发生。

  第三部分,第5至22段,叙述大臣和皇帝受骗、骗人,写出故事的发展。

  第四部分,第23段至末尾,叙述皇帝裸体参加游行大典,写出故事在高潮中结束。

  四、研读课文,把握人物:

  1、主人公——皇帝已粉墨登场,让我们走近他,了解他,请大家用“一个—————的皇帝”的句式,为这篇文章加一个副标题(板书)并陈述理由。

  (要求自由朗读,独立思考并完成,然后小组成员相互交流。)

  如:

  “一个愚蠢的皇帝”:根本没有布,根本没穿衣服都不知道。

  “一个虚伪的皇帝”:天天换,时时换,刻刻换,只为追求外表美。

  “一个昏庸的皇帝”:不关心国家百姓,只知道穿新衣服。

  “一个无能的皇帝”:听信大臣的话,没有自己的主见。

  ……

  2、这个可怜的一国之君真是丑态百出,他之所以会赤条条地在大街上游行,除了他自己的责任外,还有谁的'原因?(引出第二批人物:两个骗子和大臣们)你们如何去评价他们?(要求独立思考,然后小组成员相互交流)

  如:

  大臣们:不敢说真话,极不称职。欺上媚上,只为保住乌纱帽。既是受骗者又是行骗者。

  骗子:①骗子行骗,是为了捞取钱财。

  ②骗子针对皇帝的贪图安逸不理朝政,设下骗局教训他。出发点是好的,希望他做个好皇帝。

  ③作者在文章结尾没有写骗子的结局如何,其意可能是向读者敞开一扇感情之门——他痛恨的不是骗子。

  3、俗话说“纸是包不住火的”,不管骗子如何吹嘘这布料的神奇,不管大臣们如何吹捧布料的鲜亮光彩,真理总是会像黎明之星,出现在黑色的夜空。是谁第一个戳穿了这个骗局,扯下众人的面具?

  (小孩子)

  为什么让一个“小孩子”道出真相?

  正所谓“童言无忌”,让一个小孩说出真相符合实际。其次,它虽出自孩子之口,却代表了百姓的意见,以致大家都重复着“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在这个谎言充塞、欺骗成风的混浊世界里吹来一缕清风。真理之星火开始燎原。让新装失去了神奇,让官员掉下了面具!童话的神奇色彩与现实意义同时呈现了出来!

  五、课堂总结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词语。

  2、课后“研讨与练习”一。

  3、选作基础训练作业。

  第二课时共3页,当前第2页123

  一、复习检查:(联系课后“研讨与练习”一)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了解人物形象,领会童话的深刻内涵。

  (可以读片段。针对人物的形象,分析朗读语气,引导学生朗读)

  如 旁白:自然、平缓

  皇帝:傲慢、自负

  骗子:油腔滑调、阿谀奉承

  大臣们:语调迟缓,故作镇定,毕恭毕敬

  小孩:天真

  ……

  三、品读课文,讨论探究:

  1、骗子为什么用织新衣而不用别的手段来骗皇帝?

  2、皇帝想去看新衣织得怎样了,但又不敢亲自去看,这时作者着重写他的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活动说明了什么?

  3、大臣、官员和皇帝都去看布料,场面相同,但写法各不相同,它们不同在哪里?

  4、说真话需要勇气,有时还要付出代价。如果你当时也在场,会怎样做?试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有关说真话的问题。

  讨论探究,归纳总结。

  四、合理想象,创新阅读:

  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让我们再一次目睹这场荒唐的骗局游戏,这个游戏的各角色回宫将会如何呢?我们来个现场采访:

  请同学扮演:皇帝一人,骗子一人,大臣一人,小孩一人,其他同学扮记者。记者要合理设计要提的问题,被采访者作答。

  如(问皇帝)大街上都传着“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这句话,对此你有何想法?

  (对骗子、大臣可以同样提这个问题)

  (问小孩)大家都说衣服很美,你怎么说他没穿衣服呢?你不怕大家说你愚蠢吗?

  五、体会感悟:

  当我们初读《皇帝的新装》时,我们会为皇帝赤裸着身子举行游行大典的滑稽丑态而发笑,笑声过后的现在,我们不由得深思,想想,你在这童话中收获了什么?

  如: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不能像皇帝、大臣般不称职。

  要敢说真话,保持一颗纯洁的童心。

  要把聪明用在正道上,为集体、国家做贡献。

  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受迷惑……

  教师总结:在现实生活中,诱惑、虚荣总会有的,只要我们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只要我们多一份责任心,多一份爱心,多一份真诚,多一份率真,世界就会更美好!

  六、课堂总结,课外训练:

  1、根据刚才的答记者问,同学们打开你的想象空间,为这篇童话续个结尾。

  2、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二、三题。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札记: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①继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

  ②感知课文情节,进而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③领会童话深刻的内涵,培养学生敢于说真话的品格。

  教学重点

  领会作品内涵,结合生活体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①学习默读课文与朗读课文。

  ②学习生字。

  ③复述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教学设计

  导入

  新课

  近几年反映宫廷生活的电视剧很多,大家一定从电视上看到过许多皇帝,那么他们都穿什么样的衣服呢?皇帝的服装又给你什么感觉呢?(威严、高贵)可是竟然有这样一位皇帝,他不穿衣服,赤身裸体在大街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讲述这一故事的童话《皇帝的新装》。作者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

  整体感悟

  ①指导学生默读课文。

  在默读前给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a.默读要做到不出声、不回视、不指读。

  b.速度要快,每分钟约500字。

  c.了解课文内容大意。

  d.圈出不会认读的字。

  ②教师板书重点字,教学生认读。

  炫耀 妥当 分外 滑稽 陛下 御聘 头衔 爵士 勋章

  ③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指导简单评析。

  [要求]分别担任皇帝、老大臣、诚实的官员、小孩子、其他人、旁白。

  a.用普通话朗读、口齿清楚、准确表达语气。

  b.听读的同学边听边在书上标出故事大致情节。

  ④请学生复述课文并作简单评析。

  要求抓住重点情节、重点人物的重点语言复述,并注意模仿人物说话语气。

  ⑤理清故事情节。

  在前两遍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划分故事情节、层次。

  教师板书:皇帝爱新装成癖一骗子做新装一大臣官员等人看新装一皇帝穿新装出丑

  以上两个环节旨在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理清故事,为下节课的讨论打下基础。

  小结

  阅读童话类文学作品,可以像阅读本课一样,先从情节人手,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理清课文内容,明白层次、结构及详略,然后再做细致的揣摩、探究。

  布置作业

  ①抄写生字、词语。

  ②熟悉课文情节并思考课后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本节课以探究性讨论为主,理解文章内涵,培养学生想像能力。

  ○教学设计

  四人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并记录好讨论结果(教师用小黑板或投影仪出示问题)

  ①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②故事中的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③你怎样理解故事的内涵?

  ④故事有什么教育意义与现实意义?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

  [预期结果]

  问题一、二:故事的主人公是皇帝,这是个愚蠢、虚伪、自欺欺人、极端奢侈、不务正业的皇帝。

  问题三:故事揭露和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的愚蠢、虚伪、自欺欺人,批判了说假话的世风。

  问题四:故事中由一个小孩戳穿了骗局,揭出了真相,意在教育我们要保持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教师依次出示问题(用小黑板或投影仪),学生思考,自由发言

  问题一:皇帝无疑是愚蠢的,昏庸**的,那么骗子骗取皇帝的钱财并愚弄皇帝这一行为值不值得肯定呢?为什么?

  预期结果:有人也许会说骗得好,这样的皇帝,不骗他骗谁。而且愚弄了皇帝,也给百姓们出了一口气。有人也许会说骗子是可耻的`,因为他们的动机就是骗钱,并不像一些“侠客”一样劫富济贫,伸张正义。

  问题二:如果你当时在现场,你会像那个小孩一样勇敢地站出来,第一个说真话么?在现实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情况么?你是怎么做的?说给大家听听。

  预期结果:可能有同学说自己会站出来说真话,有可能有同学会说不敢。多数同学肯定都会遇到“说还是不说”的情况。至于如何做,可能有些同学不会讲真话。这一问题,重要的是鼓励学生站出来说实话。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结合身边的生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反思。通过这个环节的讨论,达到深刻领悟文章内涵、培养敢说真话的高贵品质的目的,同时,培养多角度思维方式,也是这一节课的重点环节,所以,教师的“导学”特别重要。在讨论中,一要“导”学生说真话,二要“导”学生结合课文情节,结合生活实际分析。

  小结学生发言,布置作业

  ①教师小结

  一场闹剧,以骗开场,以骗收束,围绕“新装”,刻画出封建统治阶级上层人物的荒诞、可笑,揭露他们的虚伪、愚蠢、腐朽的本质。笑声过后,留给我们的却是严肃的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保持纯真的童心,不虚伪,不说假话,敢说实话,敢说真话,让我们的社会保持纯净,这就是对每个人的考验了。

  ②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安徒生童话选》中的《丑小鸭》、《海的女儿》、《豌豆上的公主》等。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篇5

  重点

  一、童话的想象和夸张

  二、童话的朗读

  难点

  1.本文是怎样运用想象和夸张,塑造人物,表现中心的。

  2.体会“诚实”在文中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阅读《单元提示》、《预习提示》,明确课文的出处、作者、国籍,文章的体裁。教师小结童话的特点,突出“幻想、想象和夸张”,启发进入课文。

  二、观看录相(或听录音、或教师示范朗诵):《皇帝的新装》

  1.要求:明确课文中出场人物的名单、人数;分组指定注意几个主要角色的对话朗读的重音、声调、节奏;

  2.教师注意在关键处停下指导学生猜读:例如,听到“为了要穿得漂亮”,想象一下,这个皇帝图漂亮可能会到什么地步?听、想、读结合,体会作者想象丰富精妙之处。

  三、学生读,要注意正音正字。

  1.学生各选一个角色的几句话画出朗读标记后试读。(标记按下要求作:/表示节奏,→表示平调,↗表示升调,↘表示降调,表示曲折调。)教师作示范,指导朗读。

  2.列出课文中出场人物名单及人数。

  3.选定角色,起立朗读。同学朗读完毕,要互相评议指出优缺点。

  四、概括故事情节。(略,参见教材分析)

  五、作阅读提要,具体要求:

  1.抓全篇的基本内容,即主要故事情节,勾勒轮廓;

  2.各情节之间用连贯的语句叙述,可适当加以评论;

  3.语言要简洁。

  4.课外朗读全文录音。

  第二课时

  一、读读、讲讲、议议,把握各个角色的社会意义。

  (提示:根据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分析、说明)

  1.故事开头为什么要着意写皇帝喜欢“穿得漂亮”?

  2.骗子为什么要介绍“新装”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话在故事情节发展中有什么作用?

  3.皇帝为什么会相信骗子介绍“新装”特性的那段话?

  4.皇帝、官吏明明一无所见,为什么还要交口称布料“美极了”?

  5.从皇帝、官吏、骗子的`所作所为中,我们看到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6.小孩子为什么能一语道破真相?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7.讨论故事中“诚实”的含义。

  8.根据以上的分析,同学们从这篇童话中得到什么启示?(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让他们各抒己见。)

  三、口头训练:将课文改为骗子作第一人称复述。(有条件的学校可利用班会时间,参照《皇帝的新装》课件,自己编排表演课本剧。)

  四、归纳童话的特点。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设计思想

  一、这是一篇有趣的童话,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但在讲新课前要布置课外预习。要求了解大意,并查字典弄清不能读准的字音和不会解释的词语。

  二、领会本文揭露问题的深刻性,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采用提问的方式讲述,启发学生深入理解。

  三、皇帝会光着身子游行,看起来是夸张的,其实是合理的,这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要讲清楚这正是童话组织情节结构的特色。

  四、或分角色朗读,口头复述故事,注意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或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加强对课文的感受。

  五、安排两教时。

  手段

  朗读法、导读法。

  课堂采用导读提示、学生自读、议议讲讲、读读练练的形式;采用朗读提示,学生自读,培养有节奏、有表情朗读、讲、议的能力。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的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整个 事件的脉络。

  2、情感目标:深刻领悟全文的主旨,体会本文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

  分析体会人物形象,体会寓意。

  【教学方法】

  1、自主性学习。

  2、合作性学习。

  3、研究性学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我国古代一些昏庸帝王的,流传至今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故事,导入《皇帝的新装》。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跳读全文一遍,给本文加一个副标题“──记一位××的皇帝”。

  2、简要复述整个童话故事,理清事件的脉络。(根据提示)

  三、局部分析,细致品味

  1、看似简单的骗局为什么能得逞呢?(从施骗者、受骗者、行骗道具──新衣三个角度考虑。)

  2、能否想一个更好的手段来行骗呢?为什么?

  3、分析人物形象。

  四、拓展延伸

  1、让学生给文章结局进行续写或给文章补写一个具体情节。(培养想象力、联想力)

  引述爱因斯坦的名言:“没有想象力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引导学生去体会这样一个虚构的故事背后所隐含的意义,从而以一种全新的眼光或思路去重新理解自己以前所看过的童话故事。

  2、让学生讨论:应该批判谁?应该学习谁?

  3、本文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自由发言)

  4、教师归纳、总结: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篇7

  设计思想:

  这则童话故事寄寓着安徒生对世俗世界的习惯及传统的深深谴责和对纯真本然事物的热切向往。学生大多对这则故事比较熟悉,但分析、理解思想内容时却仅能停留在“讽刺了以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的虚伪、愚蠢”上。如何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是尝试的主要任务。因此,设计好导读题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文章的主旨是教学设计的关键。

  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1、分析主要人物特点。

  2、归纳课文思想内容。

  二、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大家爱读童话故事吗?为什么呢?因为童话故事生动、有趣,想象奇特,同时在每一篇故事后蕴含一定的道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看看它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二】介绍作者:

  安徒生,19世纪丹麦杰出的童话作家,一生共写成了160多篇童话。我们比较熟悉的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三】整体感知:

  先让学生根据以下问题接龙复述课文:(出示投影片)

  1、皇帝有何嗜好?

  2、两个骗子怎样设的圈套?

  3、面对新装,老大臣有何心理活动?他回去如何对皇帝汇报的?官员有何心理活动?他又是如何汇报的?

  4、皇帝面对新装,想了什么?说了什么?

  5、为新装举行的大典上,老百姓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又是如何想、如何说的?

  6、最后谁说出了真话?

  7、最后结果如何?

  (评析:此项练习旨在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通过这些题,可以把全文内容提起来,并为下文分析人物特点、人物受骗原因做准备。)

  【四】重点分析与训练:

  (一)根据课文5-21段分析故事的主要人物——皇帝的特点。

  请看投影屏幕:1、课题是皇帝的新装,这件新装有何特点?这样的衣服你认为会不会存在?既然大家一读就知道新装是假的,为什么两个骗子还有那么大的胆子去骗皇帝?

  2、皇帝一心想穿上这件新衣,为何没有一开始就亲自去看布料?当他亲自去了,面对空织机时有何心理活动?

  3、当他觉得老百姓的话似乎是真的时,为什么还要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教师明确:因为皇帝虚荣、爱面子。他想:我是皇帝,我不能就这么灰溜溜地回去,我得撑下去。

  4、请你根据以上问题给课文加一个副标题:一个……的皇帝。概括皇帝的特点。最好能结合课文做些解释。

  (评析:这四道题在难度上是有梯度的。第一题的第一、二问,学生都能答出,第三问和第二题就需要动动脑筋回答,而第三题只有个别好学生才能答出,这样一方面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同时又富挑战性。)

  学生发言,教师明确:

  一个愚蠢的皇帝。他在这样一个简单的骗局前受骗就说明了他的愚蠢,而且作为一个皇帝不知道哪个大臣称职。

  一个不称职的皇帝。他每天只知道换衣服,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关心国家大事,人们说起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一个虚伪的皇帝。他明明什么也没看见,却不敢说出来。

  一个可悲的皇帝。两个骗子用这么简单的骗局就能骗了他,而且他还不知道哪个大臣称职,还要用衣服去检验,非常可悲。

  这些正是皇帝的特点。也正是由于他的这些特点,才使这样简单的骗局成功,才导致了他可悲的下场。

  (二)分析、归纳课文的主题思想:

  通过分析一下文中各人上当受骗的原因归纳出主题思想。

  1、两个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却骗了许多人,其中第一个上当受骗的`人是老大臣。请大家想想:皇帝派老大臣第一个去看布料,是根据老大臣的什么特点?——理智,诚实。

  2、“理智”的意思是什么?——有辨别是非、控制自己的能力。

  3、老大臣是诚实的吗?他说假话了没有?

  4、老大臣明明什么也没看见,也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回去却说了假话,他是理智的吗?那么是什么使他丧失了理智,或者说他怕什么?——怕别人说他是不称职的、愚蠢的。

  (评析:这几道题的难度也有着一定的梯度。)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在面临诚实与虚伪、真与假的抉择时,当诚实被视为愚蠢与不称职时,谁还有勇气去面对呢?因此,自私、虚荣使老大臣说了假话。

  5、再看第二个被派去的官员,面对同样的、世俗的压力,且有了前一个老大臣的“佐证”,他的选择会是什么?——说假话。

  6、再看皇帝呢?作为一国之君,他又为什么会上当受骗呢?

  教师明确:皇帝也害怕别人说他是愚蠢的、不称职的,可以说:在同样世俗的压力下,皇帝自然而然地就说出了假话。

  总结:皇帝、老大臣、官员、以及老百姓等人都是在世俗的压力下,因为自私、虚荣才上当受骗,继而又去骗别人的。(板书)

  7、但最后还是有人说出了真话,是谁? ——一个孩子。为什么孩子能说真话?

  明确:因为他不怕丢官,不怕别人说他不称职。孩子是天真、纯真的,没有私心杂念,所以他不害怕世俗的压力,能说出真话,揭开骗局。这种没有私心杂念也可以叫做无私。(板书)

  梳理、归纳:在这个并不高明的骗术前,说出真话难不难?不难,一个孩子就能说出。那为什么那些成人、身居要职的人反而不能呢?作者想批判什么、呼唤什么呢?

  教师总结:作者通过着意安排,让一个孩子说出了真话,揭开了骗局。这个“天真的声音”在一个谎言充塞的世界里,显得格外响亮,也格外珍贵。只有天真活泼的儿童,才是最纯洁无暇的。安徒生通过这篇童话对世俗世界的习惯及传统进行了深深的谴责,表达了对纯真本然事物的热切向往。启示我们:做人要保持心地的纯洁、纯真,做一个真诚的人,讲真话,反对社会现实中的假丑恶现象,让真、善、美充满人间。这就是这篇童话故事的主题思想。

  (评析:通过以上导读题,可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分析课文、归纳出思想内容。)

  【五】小结:这节课我们先分析了故事的主要人物——皇帝的特点,接着又通过分析各人物上当受骗的原因归纳了本文的思想内容。

  【六】布置作业:

  以《〈皇帝的新装〉后传》为题,写一篇新童话,字数不限。要求:结合课文进行合理的夸张和想像,语言要保持原文朴实无华的风格。

  【七】板书设计:

  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老大臣

  官 员 自私 被骗

  皇 帝

  老百姓

  小 孩 无私 揭骗

  教学分析:

  接龙复述课文的设计既检验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又为下面分析课文做了准备,同时又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一举数得,提高了教学效率。而给课文加副标题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分析人物被骗原因来归纳主题思想,避免了生硬地灌输,学生易接受、领悟。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篇8

  一、教材分析:

  《皇帝的新装》是本单元的第一篇童话,它出自丹麦作家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之手文章讲述了一个昏庸无能、虚伪愚蠢的皇帝上当受骗的荒唐故事,安徒生通过夸张和想象手法的运用,揭示了统治阶级的虚伪本质,这篇童话不仅生动有趣,也对学生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二、学情分析:

  童话一直较受学生欢迎,这类课文生动有趣,故事情节吸引学生,初一新生基本能把握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但学生从童话文字表面深入到对童话深层含义的理解仍需教师的引导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清故事情节,理解童话中的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形象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背景,让学生体会作者写作目的,从而透过表面文字,领悟人性中“虚伪”弱点,培养学生诚实的品格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运用,掌握人物描写方法

  难点: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的分析,把握主题思想

  五、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问题引导;分角色朗读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前有这样一个人,一天他戴着一顶破帽子在街上走,迎面来了个富翁,嘲笑着说:“吆,你脑袋上面那破玩意儿是啥,那也能算是帽子吗?”这个人并不因此难过、自卑,而是反唇相讥:“吆,你帽子下面那破玩意儿是啥,那也能算是脑袋?”这个人的回答多么巧妙、多么睿智!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对,他就是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

  安徒生,同学们对他有多少了解?有没有同学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安徒生

  (二)文学常识

  (1)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2)童话:它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过渡:课前同学们已经进行了预习,下面,请一位同学完成以下填空)

  (三)检查预习

  给划线字注音

  炫()耀陛()下御()聘()

  骇()人听闻头衔()滑稽()

  钦()差大臣称()职勋()章

  (四)课文分析

  1、会概括

  提问: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明确:一个愚蠢的皇帝穿上一件并不存在的新衣服举行游行大典

  2、找线索

  提问:围绕这个线索,全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明确: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揭新装

  3、理情节

  提问:小组合作,请任选一部分分角色朗读

  要求:注意语速、语气、感情、停顿

  4、析形象

  提问:童话中的人物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过渡:刚才同学们都自己对童话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做了分析,下边请小组合作把你们的分析进行总结,然后把小组总结的结果写到黑板上来同学们的总结都比较具体了,这是老师的总结)

  明确:

  皇帝:爱慕虚荣、自欺欺人、狡猾、愚蠢、大臣:阿谀奉承、虚伪、愚蠢

  骗子:狡猾、贪财小孩:诚实、天真、勇敢无畏

  5、悟道理

  (1)提问:他们不敢说真话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大臣:为了保官;百姓:为了保命;皇帝:为了保住皇位,维护尊严

  (2)这则童话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明确:要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谓,敢于说真话

  6、续写

  皇帝回到皇宫后,会发生什么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篇9

  设计理念:

  1、通过分角色朗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心情,把握人物个性。

  2、师生围绕“皇帝为什么会上当受骗?”等问题进行阅读对话,从而深入探讨文章主旨。

  3、激发引导学生对故事作批判性创新阅读与思索。

  4、提供情境,舒展学生想象的翅膀。

  课前准备

  1、翻阅图书广泛地了解安徒生,作成资料卡片。

  2、预习全文,自我设计最想与人探讨的问题。

  教学流程

  一、学生交流资料,简介安徒生。

  教师可适当作补充。

  二、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个性。

  1、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出课文中不同角色的语气。

  (1)、各学习小组分角色合作朗读。(学生自由点评:谁读得最好?)

  (2)、在学生小组分角色合作朗读的基础上班内演读,挑选第5至第14段。(教师可饰演老大臣一角参与其中)

  2、教师与学生对话

  全文围绕“骗”来展开故事情节,文中的各色人物与“骗”的关系怎样?

  (骗子行骗;皇帝受骗;两位大臣骗己骗人;老百姓传骗;小孩揭骗)

  三、交流对话,师生合作探究。

  四、拓展训练、链接生活。

  1、本文想象丰富,故事情节曲折,让我们一起根据下面的情景提示展开想象的翅膀,做一次想象之旅。

  (1)游行大典结束,皇帝回宫以后……

  (2)过了一年,骗子又来了……

  2、我们身边有着样自欺欺人的事吗?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现象?

  五、延伸阅读

  1、再读安徒生的其他作品,以“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为话题,谈自己的阅读体验。(教师将选择“丑小鸭”这一形象与学生交流)

  2、学习小组各自编排课本剧,准备班内汇演。

  精彩片段实录

  师:皇帝为什么会受骗?

  生:皇帝太爱漂亮了。

  生:骗子的骗术太巧妙了,他们声称“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样一来堵住了所有人的嘴。

  师:分析得很好。能结合课文并有自己的阅读分析。

  生:皇帝受骗还因为他身边没有贤明的大臣,他被蒙在鼓里。

  生:可是哪有人敢对他说明真相啊!

  师:说得也是。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参与部分小组讨论。交流:

  生:这篇课文是安徒生从中世纪西班牙的一个民间故事移植过来的。故事最早的篇名即是《赤身裸体的国王》。在黑暗的中世纪,什么荒唐可笑的现象都有。昏君穷奢极欲、蛮横专行,大臣们也总是明哲保身、曲意奉承。

  生:被压迫愚弄的老百姓也总是胆小怕事,人云亦云,而骗子总是投机取巧,欺骗有术。

  师:说得太好了。给我们什么启示?

  生:启示我们要说真话。

  生:启示我们要有辨别是非、真假的能力。

  生:启示我们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敢说真话。

  师:你们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实在太好了!给我们的启示是一旦这个社会说真话的反而倒霉,人们也就不敢说真话,因而假话成风,荒唐可笑的现象也就时有发生。

  师:这场骗局最后是由谁说出真相?

  生:一个小孩。

  师:这场骗局最后是由一个小孩儿说出真相,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学生分组。教师巡视参与部分小组讨论。交流:

  生:因为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他还未被当时不良的世风所影响。

  生:这句话既天真又大胆,既率直又肯定,符合孩子的身份。

  师:说得对。让孩子发出“天真的声音”,也是安徒生用童语写童话的具体表现。同时,这“真”“美”的举动也和充斥前文的“假”“丑”的行为形成强烈的对比。同时也寄寓了作者对未来美好的'希望。

  师:我们从这篇文章中可以探究到安徒生的童话为何如此优秀这一问题的答案吗?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参与部分小组讨论。交流:

  生:作者想象丰富,善用夸张手法。

  师:我们同学感觉到安徒生想象丰富,善用夸张。请同学们结合课文中的描写作具体的分析。

  生:文章第一节写皇帝酷爱新衣到了荒唐的程度——“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这里用了夸张突出了皇帝的昏庸。

  生:作者安排骗子所说的衣服的“特性”就极富想象,这种特性为下文的骗局展开作了“保障”。

  生:在骗局面前,皇帝、大臣、官员的表现大体相同却各有特点。例如皇帝的骄傲、狡猾,老大臣自恃年高资深又可怜等等都让人印象深刻。

  师:分析的很透彻。对于作品主题的理解,有人认为是在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虚伪、愚蠢;有人认为是揭示人性的弱点,教育人们不要自欺欺人。你同意哪种观点?为什么?

  生:我认为是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不做自欺欺人的人,而做一个

  诚实勇敢的人。因为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作品往往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师:同学们有没有不同意见。

  众生:没有。

  师:好! 对于文中的人物,如皇帝、大臣、骗子、百姓等我们大致有了一些共同的认识,你能“另辟蹊径”对他们做一番别样的评价吗?

  生:皇帝被当众揭穿真相但未杀害小孩、百姓,还是有些仁慈。

  生:大臣们也是迫于形式。

  生:骗子精明,敢于愚弄最高统治者。

  生:百姓尽管是无辜的,但他们有着致命的人性弱点,不敢做“出头鸟”。……

  师:同学们能多角度的看待一个人,而且言之成理,有理有据,很好。当然我们在评判一个人的时候重要的是把握他的主要特性,辨证地评说他的“功”与“过”。由此我们也能更好地明确我们的人生态度。

  教后反思

  这是一篇情节简单,思想内涵却较深的童话。所以本课的重点也就在于如何把握全文的主旨。教师有必要借这一课的学习,教会学生分析,把握课文内涵的方法。但这种方法的学习,知识的传授,不是被动地让学生接受,而是利用了让学生讨论、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在互助、交流的过程、自主地获得。这种自主学习易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这种自主不是对学生阅读过程的放任自流,也不是说学生的阅读感受都是正确的。而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追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间的最佳结合点。而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本课在一遍遍的阅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多次分角色朗读课文时,教师的平等参与激活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人物心情,基本上把握了人物个性。从而提高了阅读的效率。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体之间的对话过程。这意味着师生的交流是平等地与文本对话,教师的引导与分析,并不是代表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是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教学中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意课文丰富的内涵,并调动了学生的人生体验,体现了解新课改理念,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更主要的是把学生带入正确的思维轨道后让他们注意驰骋,在“另辟蹊径”评价人物,学生思维空前活跃,评价的有理有据,使阅读过程也就成了一次愉快的旅程。

  “课文无非是例子”,“教是为了达到不教”。我们教任何一类体裁的文章,要以点带面地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这一类文章的方法。在这点本课设计上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3、领会文章深刻的内涵,理解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寓意。

  教学方法:

  角色扮演、问答法、讨论法、教师总结点拨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童话,同学们喜欢童话吗?(喜欢)

  喜欢童话的同学没有读过安徒生的童话呀?读过安徒生的什么童话呢?

  (《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

  大家都读过安徒生那么多童话,那大家了解安徒生吗?有谁给老师谈谈安徒生的?

  (安徒生是十九世纪具有世界影响的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他出生在丹麦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他的一生写了160余篇童话。刚刚同学们说到的《白雪公主》、《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等都是他的名篇。他的童话一直以来都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因为他的童话通常很幽默风趣,同时也揭示了生活当中的一些现象,告诉我们一些做人的道理)

  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安徒生的一篇童话,大家知道是什么麽?(《皇帝的新装》) 设计意图:以轻松的心态融入课堂,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唤醒学生对童话初步认识,更有利于课堂的进一步学习。

  二、分角色朗读,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童话并不直接说明一个道理,而是通过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揭示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我们这篇文章是怎样揭示生活的美与丑、真与假的呢?现在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让大家更好地把握其中的真善美、假丑恶。

  1、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分到角色的同学能够把人物的性格、年龄、身份读出来。

  ①旁白:如作者给孩子讲故事,语气亲切、自然,语调平缓。

  ②皇帝:微胖、富态,语调傲慢,神情自负。

  ③骗子:油头滑脑,油腔清调,阿泱奉承。

  ④老大臣:年迈、苍老,老于世故,语调迟缓,故作镇定。

  ⑤诚实的官员:对皇帝毕恭毕敬,貌似“诚实”实则狡猾。故作姿态,语调低沉。

  ⑥骑士们:庸庸碌碌,阿谀奉承,随声附和。

  ⑦典礼官:讨好皇帝,语调温柔。

  ⑧百姓们:不敢说真话,心里却明白。

  ⑨小孩子:无所顾忌,天真单纯,对大人的说法不理解,高声叫了出来。

  ⑩小孩的父亲:想借孩子的话,指出真相。说话坦然,但声音较低。

  大家都朗读得很好。特别是小A能够把人物的性格把握得很好。

  2、角色朗读完毕,现在我们请一个同学来简单概括一下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大臣、随员、皇帝看新装;皇帝穿新装、展新装;小孩揭穿新装。)

  3、本文的核心的“新装”。现在,请同学们围绕着“新装”,按照时间的顺序把本故事分为五大部分。

  一(1)皇帝爱新装[故事的引子]

  二(2-4)骗子“做”新装[故事的开端]

  三(5-22)君臣看新装[故事的发展]

  四(23-32)游行穿新装[故事的**]

  五(33-36)揭穿假新装[故事的结局]

  一(1)皇帝爱新装[故事的引子]

  问题1:爱到什么积度?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不惜、所有、都、既不、也不、也不、除非、每一天、每一分钟、都、总是。)

  问题2:生活中爱一种东西真能达到这种程度吗?(不能。)

  问题3: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夸张。)

  问题4:皇帝是一国之主,却不理朝政,不关心国家大事,沉溺于“新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昏庸、荒唐、不称职等。)

  总结:这样的皇帝落入骗子的圈套也就不足为怪了。

  问题5:本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故事的开端、引子,为下文埋伏笔、做铺垫。)

  设计意图:递给学生整体把握故事内容,使学生对故事有一个整体而又深刻的印象,并学会梳理文章线索。

  三、课后思考题

  1、故事中的“新装”存在麽?

  2、故事中出现了皇帝、老大臣、官员、骑士、骗子、百姓、小孩等等一些人物。面对根本不存在的“新装”,谁在说假话?(在原文找出句子)

  3、为什么他们都说假话而不敢说真话呢?

  4、你们觉得皇帝、大臣、百姓是什么样的人?

  5、大家都在说假话,最后有没有人说真话呀?

  6、为什么小孩能说出真话?

  第二课时

  一、问题探讨

  前面我们已经理清了故事的脉络,现在我们围绕“新装”,分小组来探讨几个问题。

  1、故事中的新装存在麽?

  2、故事中出现了皇帝、老大臣、官员、骑士、骗子、百姓、小孩等等一些人物。面对根本不存在的新装,谁在说假话?(在原文找出句子)

  ⑴老大臣说假话:“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 “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⑵一位诚实的官员说假话:“是的,那真是太美了!”

  ⑶两位诚实的官员一起说假话:“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

  ⑷皇帝说假话:“哎呀,真是美极了!”“我十分满意!”

  ⑸皇帝的全体随员说假话:“哎呀,真是美极了!” “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

  ⑹皇帝的所有骑士说假话:“一点也不错。”

  ⑺皇帝身边的所有人说假话:“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 “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贵重的衣服。”

  ⑻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说假话:“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

  3、为什么他们都说假话而不敢说真话呢?

  ⑴皇帝说假话:是为了不暴露自己的愚蠢和不称职,为了保皇位维护他独断专行的统治。

  ⑵老大臣、诚实的官员、骑士们说假话:是为了保住他们的地位和职务。

  ⑶市民中的成年人说假话:是怕别人说自己太愚蠢,怕招来杀身之祸。

  4、你们觉得皇帝、大臣、百姓是什么样的人?皇帝:愚蠢昏庸、穷奢极欲、荒唐虚伪、自欺欺人、极端奢侈、不务正业。大臣:虚伪奸诈,自欺欺人,明哲保身。百姓:胆小怕事,人云亦云。

  5、大家都在说假话,最后有没有人说真话呀?

  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子:“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

  6、为什么小孩能说出真话?如果你当时也在场,会怎样做?

  答:因为孩子总是无所顾忌、直言不讳的,如果改成成人来说,反倒不真实。其实,它虽出自孩子之口,却代表了所有老百姓的意见,以至大家都重复着“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这句话。

  7、后来,一个小孩子最先说出了真话,紧接着老百姓也都说真话了,而皇帝和他的内臣们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作者这样写,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仍然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是前面所表现的虚伪的继续和深化。如果让“戏”就此收场,则害怕国人明白了自己的昏庸、愚蠢乃至不够格做皇帝;继续“演”下去,则是为维护自己的权威,这充分暴露了皇帝内心的怯弱虚伪。

  二、主题总结

  《皇帝的新装》是一场闹剧,以骗开始,又以骗结束。通过学习这篇童话,我们从中懂得一个什么道理?

  真话实话随时有,最重要的是有敢说的人。作为一个真诚的人,要敢于正视现实,要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反对社会现实中的假丑恶现象,让真、善、美充满人间。如果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多一份真诚,多一份诚实,那么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篇11

  学习目标:

  1、 学会10个生字。

  2、 练习阅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 通过阅读剧本,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认识剧中人物的主要特点,试着用自己的观点来评析剧中的人物。

  4、 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体会虚荣者的愚蠢和虚伪,懂得在生活中要做一个诚实、不虚荣的人。

  5、 表演课本剧,初步了解戏剧的基本常识。

  学习重点:

  1、 学会10个生字,能复述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认识剧中人物的主要特点,能用自己的观点来评析剧中的人物。

  学习难点:

  通过阅读剧本,认识剧中人物的主要特点,用自己的观点来评析剧中的人物。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检查生字自学情况;具体学习第一场。

  学习过程:

  一、 揭示课题《皇帝的新装》

  二、 启发谈话。

  这篇课文是根据安徒生同名童话作品改编的一个三幕剧,写人一个皇帝赤身裸体参加游行大典的滑稽故事。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

  三、 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 交流剧本知识:

  请大家打开,快速浏览一下课文,看看这篇课文和我们平常学习的.课文有什么不同?你了解哪些有关剧本的知识,把你搜集到的资料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2、 学生交流。

  3、 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⑴、

  ⑵、

  ⑶、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 检查自学情况。 说说你了解这个剧本的哪些内容。你所用“这是一个()的皇帝”来概括主角。

  四、学习第一场。

  1、指名分角色朗读。

  2、指名评价:他们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

  3、请用几个词概括这几个人物的特点。

  五、师小结。

  骗子的荒唐胡说,正中了这位昏庸荒政的皇帝的下怀一个贪慕虚荣不理朝政,愚蠢昏庸的皇帝形象跃然纸上。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一.学习第二场内容;排演课本剧。

  二.学习第二场:

  ⒈自由朗读第二场,

  思考:第二场在什么地方?主要任务是谁?讲的是什么?

  ⒉交流讨论:

  你试用几个词或一句话概括老大臣和官员的性格特点吗?

  ⒊分叫色朗读第三场。

  三.学习第三场。

  ⒈学法同第二场。

  师:谁揭露了谎言?

  为什么安徒生要安排一个无知无畏的孩子来揭露谎言?

  ⒉分角色朗读。

  四.总结全文,扩展练习。

  (一)⒈你最想演哪个角,他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呢?

  ⒉一句“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是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件衣服”就把一过人骗的团团转。虽然这句话在问中只出现了一次,但由这句话所引起的发应却很多,请你找一找,体会一下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⒊你认为那些大臣和官员为什么不敢说真话?不认为这样一群人会组成一个怎样的国家呢?由此你想到了什么?你从这些人身上的饿到一些什么启示呢?

  ⒋你想对其中哪个人物说些什么呢?

  (二)自由分组排练课本剧。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篇12

  一、教学目的

  1、了解童话故事用想象的手法和夸张性的情节反映社会生活的特点。

  2、合作探究故事中离奇现象产生的诸种原因,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表演课本剧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运用。

  2、初步学会运用想象,扩展故事情节,进行课本剧表演。

  三、教学难点

  分析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关系,来体会童话所揭示的深刻意义。

  四、课型:

  探究合作、课本剧表演课

  五、课时:

  两课时

  六、授课班级:

  初一(1)、(2)班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说起童话,我们大家肯定会兴趣盎然,这是为什么呢?(童话故事生动、有趣,想象奇特,同时在每一篇故事后蕴含一定的道理。)

  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

  二、整体感悟,合作探究

  1、用一句简洁的话浓缩故事情节。

  2、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讨论:

  (1)一个无比威严的、至高无上的皇帝的竟然会赤条条地、一丝不挂地走到大街上游行,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在背后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呢?

  (2)谁在骗?谁受骗了?

  3、教师小结: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大臣助骗,百姓传骗。一个圆也不是,方也不是,三角更不是,扭曲的、不规则的怪圈!

  三、由浅入深,突破难点

  1、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讨论:

  (1)最精彩的是哪一种骗?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请具体举例说明。

  [教师小结:大胆想象并非胡思乱想,应植根于生活,以事实为依据进行合情合理的联想,让故事情节的发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夸张的运用,是出于表达作者强烈感情和人物特性的需要,它也应建立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

  (2)由皇帝、大臣、百姓用谎言营造的怪圈,最终是被谁捅破的?

  (3)小孩子其实只说了谁都能说出口的一句真话,犹如一把利剑。皇帝及其一帮人阵脚大乱,提着裤子仓皇逃窜了吗?

  (4)可见他们——

  (5)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2、教师小结:

  安徒生用笔也达到了极至,并在故事高潮处戛然而止,留给我们无尽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四、拓展延伸,发挥想象

  1、教师提示:

  引述爱因斯坦的名言:“没有想象力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引导学生去体会这样一个虚构的故事背后所隐含的意义,从而以一种全新的眼光或思路去重新理解自己以前所看过的童话故事。

  2、学生进行课本剧创作表演。

  (1)两位导演上台抽签,决定表演次序。

  (2)两个班级的学生表演小队依次进行表演。

  (3)其余学生做为观众,边观看边填写表演评价表。

  五、交流评价,总结提高

  1、学生讲评,发表自己的`观感及对表演者的看法。

  2、采访参加表演的学生,由他们谈一谈自己对此次表演的感想。

  3、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都各自谈了自己的看法,从大家的发言中老师欣喜地发现,同学们在这次课本剧表演过程当中,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而且还把语文知识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把语文技能与具体生活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了,真是了不起啊!今天,同学们在活动中学习,兴趣盎然地在实践中真正提高了思考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老师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学,会以这一次课本剧表演作为契机,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将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去面对新的挑战,尽最大的努力去创造性地完成自己。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篇13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皇帝的新装》的故事情节,文章以新装为线索,写了爱新装——织新装——看新装——穿新装——揭新装几个情节。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文本,走进童话中的人物和语言。

  二、自学指导

  (一)人物赏析

  1、请用下面一句话说说文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皇帝:

  我认为皇帝是一个的人,因为。

  示例:我认为皇帝是一个愚蠢的人,因为课文中那两个自称是织工的骗子,根本没织衣服,也没给皇帝穿衣服,只是做做样子而已。而皇帝为了炫耀自己,还穿着这件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衣服去参加隆重的游行大典。这一切,作为常人都能分辨出来,他却上当受骗,所以我认为他是个愚蠢的皇帝。

  【交流点拨】

  生甲:我认为皇帝是一个爱美的人,因为文中的皇帝一天到晚考虑的总是如何换穿新衣服。

  生乙:我认为皇帝是一个虚伪自欺欺人的人,因为他明明看不见这衣服,却装模作样地看衣料,穿新装。

  生丙:我认为皇帝是一个昏庸无能的人,因为他身为皇帝,不去管理国家大事,不去关心臣民百姓,而是整天呆在更衣室里,可见他是个昏君。他听信骗子的谎话,他还听信内臣们的话,赤身裸体去游行,都说明他一点儿头脑都没有。他是个十分昏庸的皇帝。

  【小结】

  本文塑造了一个昏庸无能、愚蠢至极、爱慕虚荣、自欺欺人的皇帝。

  2、大臣、骗子、百姓、孩子各是什么样的人?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

  【交流点拨】

  (1)大臣——虚伪、愚昧、阿谀奉承。

  骗子——狡猾、善钻空子、行骗有术。

  百姓——胆小怕事、人云亦云。

  孩子——天真无邪、敢说真话。

  (2)最喜欢小孩。

  3、你如何评价这两个骗子?

  【交流点拨】

  (1)骗子针对皇帝的贪图享乐、不理朝政,设下骗局,其出发点是好的,希望皇帝改过自新,治理好国家。

  (2)骗子骗皇帝,以骗对骗,只不过是以毒攻毒罢了。

  (3)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没有写骗子落入法网,实在耐人寻味,其用意可能是有意向读者敞开一扇感情之门——他并不痛恨那两个骗子。

  (4)两个骗子也代表了社会上靠行骗为生的一种社会病态,所以作者把骗局当作一面镜子,当作一把解剖刀,剖析这种病态的社会人生。

  (5)骗子不值得肯定,纯粹是为了捞取个人钱财。

  (二)语言品析

  安徒生童话中的语言如山中一股涓涓细流,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孩子幼小的心灵,那下面就让我们带着一份崇敬去慢慢品味这份美味佳肴。请仔细品味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许多年以前,有一位皇帝,他非常喜欢好看的新衣服。为了穿得漂亮,他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显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交流点拨】

  用“不惜”“所有”“都”“既不”“也不”“除非”等词语把皇帝爱穿新衣的癖好夸张到极点。突出他的昏庸无能、荒唐可笑和爱慕虚荣。

  2、“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可是我所遇见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地满意!”

  【交流点拨】

  作者运用了心理描写,皇帝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不同,一句“骇人听闻”,一句“最可怕的.事情”,两个“难道”的反问,都是皇帝心里所想,这里突出了皇帝极端恐惧的心理。他虽然什么也没看见,嘴上却极力赞美,而且还用了“极”“十二分”等程度非常深的修饰语。这表现了皇帝的虚伪和愚蠢。

  3、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

  【交流点拨】

  一“转”一“扭”写出皇上做作的丑态。也表现了皇帝的自欺欺人。

  4、“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一套贵重的衣服。”

  【交流点拨】

  四个“多么”写出了众人的虚伪。

  5、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交流点拨】

  采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既说明皇帝喜欢新装已经到了成癖的程度,也写出了皇帝的昏庸无能、穷奢极欲,又为后文行骗作了铺垫。

  (三)写法探究

  本文想象丰富而且奇特,夸张大胆而且合理。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都不是现实生活中发生、存在的,为什么却又能够令人信服?

  【交流点拨】

  本文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虽然不是现实生活中发生、存在的,却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提炼概括、集中创造出来的。历史上穷奢极欲、昏庸暴虐、不理朝政的皇帝,做出逾乎常理、骇人听闻的事情,是屡见不鲜的。高官巨宦一味阿谀逢迎皇帝,只求保住官位,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童话家安徒生在这样的社会现实的基础上,驰骋丰富而大胆的想象,叙述出这样的故事情节,刻画出这样的人物形象。骗子手段高明,善于设骗;皇帝贪婪虚荣,甘心受骗;官员阿谀奉承,乐于互骗,形成了这篇童话巧妙的布局。既有现实生活的充分依据,又表达了对这样的皇帝和大臣的强烈憎恶之情。文中描写皇帝、大臣甘愿受骗、并且骗人,直到皇帝在游行中听到老百姓都道出了他在裸体游行的真相以后,还硬撑着把那丑剧扮演下去,都是人物特点的逻辑发展,因而能够让读者信服。

  三、板书设计

  皇帝的新装

  皇帝:愚蠢、昏庸、虚伪、无能

  人物形象大臣、百姓:虚伪、自私、阿谀奉承

  小孩:诚实、天真、无私、无畏

  主旨: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昏庸、愚蠢、虚伪、狡诈、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本性,无情鞭笞了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它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四、拓展延伸

  你也用夸张的手法,想象一下“皇帝回宫以后会发生什么事”,续写《皇帝的新装》吧!

  【交流】

  示例:那个光着身子的皇帝在游行受到嘲笑后恼羞成怒,当场宣布:“谁再说坏话,立即处决!”结果四五十人被就地处死。从此,皇帝再不穿别的衣服。有一次,他的爱妃陪他喝酒,无意间讲了一句:“啊呀,把胸膛弄脏了!”就被打入了冷宫。另一次,一位大臣辞职后说:“再不用看不穿衣服的皇帝了。”也因犯了皇帝的禁令而被杀。有一次皇帝巡行京城,因为经过的街道多,说笑的老百姓也越多,皇帝竟杀了一千多个老百姓。

  有一个慈心的老大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想了一个办法,他对皇帝说:“您向来喜欢新衣服,还是另做一套新的换上吧!”可是皇帝硬说这套神奇的衣服永远不会旧,还把他关进了监狱。人们请求皇帝给予“言论自由,嬉笑自由”,皇帝一律拒绝。以后大家都对皇帝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但皇帝仍然疑心。他命令士兵,凡是有笑声的家里,都要把人抓出来杀掉,结果激起了人们的反抗,大家一起拥到皇帝跟前,撕他的肉,并大声喊:“撕掉你空虚的衣裳!”最后,连士兵也站在人民一边。

  皇帝就像被天上掉下的一块大石头砸在头顶上,身体一软就瘫在了地上。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个生字。

  2.练习阅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通过阅读剧本,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认识剧中人物的主要特点,试着用自己的观点来评析剧中的人物。

  4.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体会虚荣者的愚蠢和虚伪,懂得在生活中要做一个诚实、不虚荣的人。

  5.表演课本剧,初步了解戏剧的基本常识。

  教学重点:

  1.能复述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认识剧中人物的主要特点,能用自己的观点来评析剧中的人物。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剧本,认识剧中人物的主要特点,用自己的观点来评析剧中的人物。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皇帝的.新装》是根据安徒生同名童话作品改编的一个三幕剧,写人一个皇帝赤身裸体参加游行大典的滑稽故事。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交流剧本知识:

  请大家打开,快速浏览一下课文,看看这篇课文和我们平常学习的课文有什么不同?你了解哪些有关剧本的知识,把你搜集到的资料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2.学生交流。

  3.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

  (3)说说你了解这个剧本的哪些内容。你所用“这是一个( )的皇帝”来概括主角。

  三、学习第一场

  1.指名分角色朗读。

  2.指名评价:他们读得好不好?好在哪里?

  3.请用几个词概括这几个人物的特点。

  四、小结

  骗子的荒唐胡说,正中了这位昏庸荒政的皇帝的下怀,一个贪慕虚荣不理朝政、愚蠢昏庸的皇帝形象跃然纸上。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二场

  1.自由朗读第二场,

  思考:第二场在什么地方?主要任务是谁?讲的是什么?

  2.交流讨论:

  你试用几个词或一句话概括老大臣和官员的性格特点吗?

  3.分叫色朗读第三场。

  二、学习第三场

  1.学法同第二场。

  师:谁揭露了谎言?

  为什么安徒生要安排一个无知无畏的孩子来揭露谎言?

  2.分角色朗读。

  三、总结全文,扩展练习

  1.你最想演哪个角,他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呢?

  2.一句“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是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件衣服”就把一过人骗的团团转。虽然这句话在问中只出现了一次,但由这句话所引起的发应却很多,请你找一找,体会一下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你认为那些大臣和官员为什么不敢说真话?不认为这样一群人会组成一个怎样的国家呢?由此你想到了什么?你从这些人身上的饿到一些什么启示呢?

  4.你想对其中哪个人物说些什么呢?

  5.自由分组排练课本剧。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12-05

《皇帝的新装》说课稿12-10

皇帝的新装读书笔记05-25

《皇帝的新装》读书笔记12-23

皇帝新装读书笔记03-23

《皇帝的新装》读书笔记15篇12-23

皇帝的新装读书笔记15篇09-11

皇帝的新装读后感04-10

皇帝的新装读后感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