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计划

时间:2025-02-21 10:00:33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关于美术教学计划模板集锦6篇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教学计划了。怎样写教学计划才更能吸引眼球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学计划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美术教学计划模板集锦6篇

美术教学计划 篇1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册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有以下特点:

  1、学生有浓厚的绘画兴趣。

  2、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能进行完整的画面构思、表现。

  3、学生缺乏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和坚定的美术学习目标。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方面。具体有绘画、泥塑、剪纸、手工、欣赏。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求新、求异为目的,形式多种多样,给学生很大的发展空间,满足各种学生创造美和表现美的愿望。

  (一)、全册共20课,教材编排方式较一年级教材有所改变:

  1、更加重视学生活动的设计。活动设计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单一到综合、由课内到课外的`原则。

  2、加强了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特别是语文(文学)学科的综合。

  (二)、各课内容的编排有很多漂亮的图片,展示了学生活动过程及其学生作品图片,便于教师进行教学参考和学生自学。

  三、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爱美、寻美、创美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的情感。

  2、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各种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3、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尝试使用多种媒材自由地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并能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造型活动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4、鼓励学生观察生活、欣赏美,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5、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多种综合、探索体验活动,发展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增强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渗透人文精神。

  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培养审美情操,渗透德育。

  五、教学措施:

  1、遵循审美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比较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提高学生审美趣味。

  2、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

  3、加强师生的双边关系,即中是教师的教,又重视学生的学,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4、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大胆改革。

  5、改变评价方法,采用自己评价、小组评价、集体评价、教师评价或家长评价,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尊重个性差异,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激发学习兴趣。

美术教学计划 篇2

  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水墨游戏、构图知识、色彩、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二、教学目标:

  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

  知识和能力: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具体措施

  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与个人的目标,抓住新课程理念的一个点谈本学期的具体措施(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科实践活动、创造性的培养、电教辅助教学、评价的改革、减负手段等)合作的学习方式。

  提倡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提高学生做小老师的兴趣及自学水平,也有利于优良班风的形成、发展;学生仍然按照上学期分好的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鼓励合作与探究,合作作业以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欣赏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前期准备,如:上网查阅有关资料,采访有经验的家长等。橡皮泥雕课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材料,进行合作练习。而造型表现课、游戏式活动方式的课业一定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集体活动获得丰富的知识与情感体验。

  学科实践活动(每学期2次):

  1、在《会飞的玩具》一课学习完毕后,自己设计、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一间会飞的玩具并进行展览。

  2、在《保护珍稀动物》一课中,设计课后拓展作业为:搜集资料制作一本野生动物图册。

  创造性的培养:

  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提高用美术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和切近自己生活的设计、制作能力。

  采取巧妙的设计提问、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等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散性,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将自己通过《变废为宝》一课学到的设计知识运用到为自己家的容器”的实践过程中,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的成果的能力。

  转变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变成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把发现、探究、研讨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从而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美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而发展综合实践能力。

  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四、全册教学进度

  周 次 内 容

  第一周《水墨游戏》《重重复复》

  第二周《曲曲直直》《平平稳稳》

  第三周《感受声音》《迷彩服》

  第四周《彩色玻璃窗》《我的同学》

  第五周《家乡的桥和塔》

  第六周《我设计的一本书》

  第七周《绒线绕绕》

  第八周《甜蜜的梦》

  第九周《金色的浮雕》

  第十周《变幻无穷的形象》

  第十一周《我们的节日》

  第十二周《二十二世纪的建筑》

  第十三周《电脑美术》

  第十四周 《会飞的玩具》

  第十五周《保护珍稀野生动物》

  第十六周《民间玩具》

  第十七周 期末测评

美术教学计划 篇3

  新的学期,面对美术学科在社会发展,教育改革中的实际状况,结合生活中的艺术,我将继续以课堂教学研究为基本点,狠抓45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更好的完成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现制定出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贯彻和学习美术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和理念,并运用新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使我校的美术教学工作有一个新的突破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我将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针对于初中学生的心理咨询特点和学习情况,通过美术课教学,将欣赏,绘画,工艺融合贯通在一起,以多种有趣的吸引学生的教学手段来开阔学生的美术视野,使学生掌握绘画技法,继续接受色彩和国画的传统教学。设计和手工继续深入学习。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扩大美术的知识面,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并在教学当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动手能力的提高。让学生能够脱离开书本教材,自己独立的,大胆的去完成学习任务。

  三,具体工作:

  ①继续加强美术新课程标准和业务培训,深化教学观念和理念。

  本学期,我将继续加强自身的业务培训,利用一切时间,多学,多练,多找自身的不足,多以课堂教学研讨为主要研究活动,加强自己对案例研究,使自己由认识新课程到走进新课程。

  ②课堂教学活动。加强课堂教学新理念,新模式及新教法的研究。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要开展把"美术作为一种文化学习,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教学研究。"同时发挥自己的创造精神,结合实际情况开发教材内容,运用新理念,尝试新教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针对于初中学生在心理咨询上渐渐成熟的特点,针对于对知识高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探索,研究的心理咨询,我在课堂上将讨论交流,分工合作,资料调查,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欣赏等教学活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有主,使学生开阔眼界,扩展学习的兴趣和技能。

  四,教材的特殊处理:

  1,新课程改革中虽然不提倡教师板演,但是我觉得适当的示范,也能促进课程的学习。

  2,一些手工课需要涉及一些现成的实物,而课本中的平面实物图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为克服这一不足,我在教学将准备一些实物,使教学更直观,提高教学质量。

  3,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我将有些课题进行删减或增加其它的内容,从而更利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本校美术课的特色教学。

  4,要求学生作好材料的准备工作。要做到:课前布置,课时检查,课后整理。材料的准备宁可充足有余,不可临时不足,影响教学进程。

  五,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课堂秩序,防止意外发生。因为美术课在操作过程中比较活跃是正常的。但不能因此影响教学秩序,影响其他班级上课。

  2,自调颜料比较难把握,应该注意课室卫生,用品的清洗。

  总之,美术教学活动在遵循基础课程改革精神的前提下,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学生兴趣,经验,知识的发展为目地,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素养以及扎实的美术基础知识,学会简单的美术技能和美术创造意识为教学的目标,提高美术教学工作的质量

美术教学计划 篇4

  一、课标对本册的教学要求:

  1、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美术材料与工具的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根据视觉的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术语的意思和一般的表达方式,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2、教学要求、

  1)、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工具、体验造型乐趣,感受废旧材料的制作乐趣。

  2)、在美术教学中看、画、做、说、玩融为一体,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的兴趣。

  3)、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路,发展创新意识。

  4)、感受各种材料的特点,提高动手能力,了解艺术形式美感与设计功能的统一。

  5)、激发参与欣赏、评述活动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提高视觉感受能力、

  6)、形成崇高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的态度。

  二、全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欣赏画,绘画,手工,电脑画等几部分内容,内容丰富多彩,由线入深。

  三、全册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八册,全书共分为九个单元。每个单元都围绕着音乐、美术、戏曲、舞蹈来设计。把相互之间的内容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并且单元与单元之间也有一定的知识延伸,或者是与前面几册知识的联系。同时本书充分体现了生活中的艺术,使学生的学能结合在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其次,书中的大量图片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课外知识,和参考的范围更广了,同时在教学上给老师带来了更多的难度,验证了一句话“教给学生一滴水,老师要有一桶水”。本书充分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艺术教育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四、课时安排:

  周次时间课题

  12.11-2.13鸢尾花

  22.16-2.201、植物写生

  32.23-2.272、巧用对称形

  43.2-3.63、放学了

  53.9-3.134、设计生活标志

  63.16-3.205、生命之源-水

  73.23-3.276、材质的美

  83.30-4.37、用彩墨画鸟

  94.6-4.108、用彩墨画鱼

  104.13-4.179、刻印的乐趣

  114.20-4.2410、学画农民画

  124.27-5.1111、提袋的设计

  135.4-5.812、降落伞

  145.11-5.1513、别致的花瓶

  155.18-5.2214、艳丽的大公鸡

  165.25-6.515把自己的画制成拼图

  176.8-6.1216、画家凡,高

  186.15-6.1917、大师画我也画

  18、电脑美术―你追我赶

  196.22-6.2619精彩的戏曲

  206.29-7.3复习考评

美术教学计划 篇5

  一、教学分析:

  本教材是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教材内容充分完全能拓展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愉悦的学习美术课程。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把教学分为四个教学领域,这四个学习领域分别是:“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欣赏评述”。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一年级学生对美术有浓厚兴趣,但兴趣和耐心不会太久,所以绘画对于他们有很大的帮助,让他们初步感受美的能力,作画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绘画能力,培养绘画想象能力,提高他们的美术能力。

  初二年级学生对美术已有了简单的认识,所以学起来很轻松,他们的兴趣横浓厚,我一定会尽力把他们教好的。让他们会感受美、表现美,培养情趣,提高审美能力、绘画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作能力等

  由于课上时间有限,学习内容少,我在完成教学的情况下加入简笔画教学,这样学生既充实的自己,又学习到了更多的美术知识,同时又提高了对事物外形的掌握,完整了构图,又掌握了技能,提高了技能学习。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各种绘画工具和特性,并且学会掌握使用这些工具。

  (2)能够了解色彩,认识各种色彩大胆应用,创作不同的作品。

  (3)根据美术的特点明确学习态度,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4)采用各种形式激励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加入各种那个游戏进行学习,让他们不断的创作作品,展示自己,发表创作意图。

  (5)选择有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游戏教学形式渗透教学,叫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6)充分发挥教师的`直观性演示,演示要规范化让学生能学习正确的作画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四、教学方法设计:

  美术教学比较吸引孩子,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先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那就要有好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进行谈话法、启发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体验美术的乐趣,诱导学生学习更多的美术知识。

  认识常用的色彩及形状,并能用绘画工具表示各种色彩,体验不同媒材工具,用各种方法表达想法,欣赏感受作品。探究感知学习,自己会口头归纳感受。

  培养学生思维创新精神,注重个性发展。在学习中举一反三。

  五、教学评价方案:

  我将美术评价方案分为两大项内容:

  1、艺术表现:(40)

  学习态度15分、课堂作业完成的情况15分、课堂表现5分,分书本的爱护5分。

  2、基础知识:(60)

  期末测试60分

  

美术教学计划 篇6

  一、 教材分析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美术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美术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美术可以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美术可以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和善于实践的心理品质,这样将会对他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美术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二、 教学目标

  1、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造型、表现)

  2、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材料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设计、应用)

  3、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欣赏、评述)

  4、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综合、探索)

  三、 教学内容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1、用自然物或人造物的不同肌理,通过拓印或剪贴,制作各种图形。

  2、学习简单的中国传统绘画方法,体验笔墨趣味。

  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课程教学计划

  标签:小学美术工作计划,美术教学工作计划, 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课程教学计划,

  3、学习简单的绘画构图方法、简单的透视知识和结构比例知识。

  4、结合传统艺术中的色彩运用方法,学习对比、调和等色彩知识。

  5、学习漫画和卡通的表现方法,进行绘画实践。

  6、学习泥塑、纸雕等方法,制作作品。

  7、初步学习计算机辅助绘画的方法。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1、学习简单的图案基础知识,并进行装饰应用。

  2、用塑料瓶、废旧材料等进行玩偶、生活实用品、交通工具模型等的设计制作。

  3、与同学合作,进行风筝的扎、糊、绘全过程的制作,并进行放飞活动。

  4、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书籍封面、文体活动海报的设计。

  5、学习陶艺的制作方法。

  [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1、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领略不同的艺术风格。

  2、介绍一件优秀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3、鼓励学生从课本中选一件最喜欢的作品,通过查阅资料,向同学介绍欣赏作品的心得。

  4、通过观看录像、图片等,欣赏雕塑和现代工业产品,感受不同材质的美。

  5、介绍一位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6、欣赏我国的石窟艺术。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1、结合传统节日及学校的班队会等活动,设计、制作、展示平面或立体的美术作品。

  2、编写自己喜爱的剧本,设计、制作相应的布景或道具,进行表演。

  3、运用平衡、运动、光、电等科学常识,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设计、制作出简单而有创意的立体造型或生活用品。

  4、利用计算机等手段进行美术创作或展示活动。

  四、 在教学中应遵循以下教学原则:

  1、审美性原则

  把审美教育作为主线贯串教学全过程,通过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和表现,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课程教学计划

  标签:小学美术工作计划,美术教学工作计划, 六年级第十二册美术课程教学计划,

  2、思想性原则

  发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在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中有机地融进思想品德教育。

  3、量力性原则

  教学内容和方法应适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浅显易学,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质。

  4、创造性原则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启发、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5、实践性原则

  联系学生的实际,理论讲述与操作训练相结合,充分使学生眼、手、脑协调并用。

  6、趣味性原则

  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7、因材施教原则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生间个性的差异,在教学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要考虑个别超常学生与后进学生的情况,采取一般教育与个别知道相结合的方法。

【美术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美术教学计划09-03

美术教学计划10-28

美术班教学计划07-30

美术学期教学计划06-06

小学美术教学计划10-08

美术学期教学计划06-27

小学美术教学计划09-14

小班美术教学计划05-28

小学美术教学计划05-16

美术教学计划范文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