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汇编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在生活中识字,规范书写汉字。
2、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综合运用,并根据语境,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
3、学习写话。
4、积累名句。
5、阅读《月亮姑娘做衣裳》,学习快乐读书法。
教学重难点
1、在生活中识字,规范书写汉字。
2、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综合运用,并根据语境,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
3、学习写话。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星期天,小明决定和妈妈一起进行大扫除,想一想,他们在大扫除的时候做了些什么?用到了哪些清扫工具?(课件出示)
二、认字写字。(课件出示)
sàozhǒu mābù tuōbǎ shuǐtǒng bòji bōli lājī
扫帚 抹布 拖把 水桶 簸箕 玻璃 垃圾
1、学生齐读词语。
2、开火车读词语。
3、去掉拼音读词。
4、读句子,巩固认字。(课件出示)
星期天,我和妈妈在家里打扫卫生,我先用扫帚把地扫了一遍,用簸箕把垃圾弄干净。妈妈先把拖把在水桶里洗了一下,然后拖地,在她拖地的时候,我用抹布把桌子擦了一遍。很快,我们打扫完了,哇,真干净!
5、测试。用线将拼音和汉字连起来。(课件出示)
zhǒumātuōtǒngbōlājī
抹帚拖玻桶圾垃
三、字词句运用。
1、这些都是表示“笑”的词语,小组读这些词语,画出不认识的生字,查工具书或向别人请教。然后小组同学互读。在读的过程中,根据词语的意思做出相应的表情,从而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汇报交流。(课件出示)
提示:微笑:略带笑容。
造句:老师面带微笑地站在那里。
狂笑:放纵地开怀大笑。
造句:他听到这个消息,止不住狂笑起来。
傻笑:傻傻的笑,难以控制的一种笑的表情。
造句:他坐在那里,一直嘿嘿傻笑。
笑眯眯:指微笑时上下眼皮稍稍合拢。
造句:这个老爷爷笑眯眯的,很慈祥。
笑呵呵:形容笑的样子。
造句:他整天笑呵呵的,乐观极了。
眉开眼笑:眉头舒展,眼含笑意。
造句:看到可爱的孙子,老奶奶眉开眼笑的。
破涕为笑:一下子停止了哭泣,露出笑容。
造句:他逗得小妹妹破涕为笑。
哈哈大笑:形容开怀地大笑起来。
造句:这个笑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捧腹大笑:用手捂住肚子大笑,形容遇到极可笑的事情。
造句:这个笑话让大家捧腹大笑。
2、猜一猜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我们认真观察这几个加点的字,你能猜出它们的读音吗?如果不知道读音,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来解决。
摸读mō:意思是用手摸索事物。
翻读fān:变动位置,改变。
焕读huàn:光亮,鲜明。
例读lì:可以做依据的事物。
测读cè:用仪器来量。
血读xuě:鲜血。
师:我们在读这些字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规律,那就是前面四个字的读音和它们的组成中的一部分相同或类似。你们知道这样的字叫什么字吗?这叫形声字。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形旁,表示意义,一部分是声旁,表示读音。了解了这种组字方法,我们就可以认识很多字了。(课件出示)
3、写话。
(1)教师解读本次写话主题:同学们,我们很喜欢小动物,如果你可以养一只小动物,你打算养什么?写写你的理由。
(2)写话构思:我们写小动物的时候,首先要抓住小动物的样子,写出其外貌特点,然后再介绍它的生活习性,语言要生动活泼。还要注意理由要合情合理。(课件出示)
(3)同学之间针对自己的写话内容进行讨论交流
(4)将自己讨论交流的内容写成习作。
4、书写提示。(课件出示)
劝 蛙 根 积 转 炒
(1)教师进行书写提示:
这几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有些字做了偏旁,某些笔画的大小和形态就要发生变化。如,劝中的“又”的捺笔要变成点;蛙的“虫”要把横变成提,而且要写得短些;根的“木”的捺笔要写成点,而且要短些;积的“禾”的捺笔要写成点而且要短些;转中“车”的`横笔要写成提;炒中“火”的捺笔要写成点。
(2)学生练习,描红。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识字、认识了表示“笑”的好多词语,还知道了形声字的造字方法,更学会了写话,这节课我们的收获一定很多吧!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人的一生会犯很多错误,面对错误,我们该怎么办呢?古人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现在让我们学习几条这方面的名言吧。
1、借助拼音读这些名句。
2、用自己的话谈谈对这些名句的理解。(课件出示)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
意思是:见了善行要追随,有了错误要改正。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转》
意思是:哪有一个人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而能改正,没有比这再大的好事了。
闻过则喜,闻善则拜。----------《孟子》
意思是: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高兴,听到别人有教益的话就拜谢。
师:我们明白了这些名句的意思,细细品味起来真是有道理。现在我们知道该怎样面对错误了吧?希望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我们能做到上面这几点。
二、阅读《月亮姑娘做衣裳》
同学们,你们注意过月亮的变化吗?有时,它有时像眉毛、有时像镰刀、有时像核桃、有时像圆盘。月亮姑娘想做衣裳,裁缝师傅应该怎么办?就让我们走进这篇文章去看一看吧。(课件出示)
1、默读第1、2自然段。
这个时候,月亮姑娘长得怎么样?为什么要做衣裳?能穿上衣裳吗?为什么?
看来裁缝师傅得重新给她做一件,让我们接着看下面的故事,这次她能穿上吗?
2、大声朗读3----4自然段。
师:裁缝师傅又给月亮姑娘做了件衣裳,月亮姑娘穿上了吗?为什么?
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在读的过程中抓住关键词,并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这样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课件出示)
3、听最后一个故事。
师:这次有没有成功呢?为什么?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习了名言,还听了月亮姑娘的故事,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听到了有趣的故事。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多积累,去感受语言的魅力。
四、布置作业
五、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真读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了解钱塘江大潮在“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不同景象及特点,从而认识到钱塘江大潮是汹涌澎湃的天下奇观。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潮汐”的成因及相关知识。
2、情感目标:使学生在钱塘江大潮的震撼中,陶冶身心,从而激发学生对钱塘江大潮。乃至祖国的大好河山。锦绣风光的无比热爱。
3、技能目标:引导学生能深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小节。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
2、理解并主动积累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言,并读出感情。
教学难点:
1、使学生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雄伟壮观。
2、仿写一个片段《雷雨》。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爱旅游吗?哪些地方的景象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大家能用平时积累的语句来描绘这些令自己难忘的景象,真不错,老师也积累了一段与大家一起分享。师深情背诵课文3。4。
3、出示课题,齐读。
二、整体感悟:
1、同学们听了老师的诵读,对钱塘江大潮留下了什么印象?
2、请同学们也来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划出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反复读读,推荐给同桌。
3、师按学生回答归纳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
4、交流学生喜欢的语句,及时纠正读音。并让学生说喜欢的理由。
三、精读课文:
1、钱塘江大潮为什么会被称为“天下奇观”。(并板书)我们一起去看看。
2、指名读课文第2节,你读懂了些什么?师归纳板书:江面平静,人山人海。昂首东望。
3、“望”字在课文里除了看,还有一层意思——等着。盼着。该怎样读读人们的这种心情?出示图片“江面平静”,配上音乐,学生自己读读。
4、交流读,引导学生抓住“横卧。笼罩。屹立”等词把当时的气氛读出来,注意及时请学生评价朗读的情况。
5、师生对读,请学生体会朗读成功的原因,总结学法。
理解重点词句。
读出人们的'心情。
选折合适的音乐。
6、自由读读3。4小节,在学习小组中按学习方法自学课文。
7、交流理解的词语,并读读该句句子。
8、师归纳板书:闷雷滚动,出现一条白线,人声鼎沸。沸腾。
9、重点交流“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的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抓住比喻,理解“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词
10、体会人们的心情。板书。配乐诵读,学生自由选折音乐,组成小组读读。
11、集体学习课文最后一节师生对读。
四、拓展、探究
1、关于钱塘江大潮,你还想了解些什么,引导学生网上学习。并试着向外国游客介绍一下“你眼中的钱塘江大潮。”并把自己的观点介绍具体。
说话练习:“钱塘江有着()的大潮。()。
2、仿写《雷雨》
出示媒体“雷电交加”的景象。
出示要求:运用恰当的语句写出雷雨的气势。
五、回家作业:
1、想象雷雨前。雷雨后的景象,把短文写完整。
2、收集世界奇特景观的资料。图片。
板书设计:
观潮
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
江面平静出现白线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余波西去。恢复平静
(看)浩浩荡荡
(听)山崩地裂
昂首东望人声鼎沸。沸腾深深震撼回味。赞叹“天下奇观!”
小学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欣赏,感受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学习简单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
★感受“伙伴”的含义,描述作品表现的内容,通过讨论、交流,能表达自己对“伙伴”和相关作品的感受,并说一说伙伴间的故事。
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和分组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采用提问的方法并创设闯关的游戏情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同学之间应友善相处,珍惜伙伴间的友谊,真心对待别人。爱护身边的动物、植物,珍惜生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作品,观察画面,学习观察艺术作品的方法。了解美术的不同表现形式,感受伙伴的内涵。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在欣赏中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法、提问法
教具学具:
课件、图片、范图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导
1、播放歌曲《找朋友》,调动学生兴趣,找找自己的好朋友。
2、老师找一名班里平时比较淘气的学生进行介绍,采用“期待效应”,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引导学生“说说我的好朋友”
问:他是谁?有什么爱好?你们在一起最喜欢干什么?
3、“小伙伴在一起最重要的是团结,比一比哪个组最团结。”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习的兴趣。运用“期待效应”,增强孩子的信心。
二、新知讲授
1、分组、讲规则、发图标。
第一关:敢说会听(要求:不但会说,更要会倾听)
设问:“一边看一边想‘丑小鸭’这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播放影像资料。学生观看动画资料,思考讨论问题,初步感受朋友的重要。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板书:悲伤——温暖
【设计意图】采用闯关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懂得——倾听和大胆说同样重要。初步感受伙伴的关系及情感
2、“朋友之间的感情是最美好的,所以很多诗人、画家、音乐家都用不同的形式歌颂和赞美它”
展示: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播放歌曲《朋友》
学生欣赏、回忆、了解不同的艺术形式对同一主题的不同表现。
【设计意图】感受艺术的.多元性,了解同一主题可以运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
3、设问:“美术作品是怎样表现朋友的呢?”
第二关:火眼金睛。(要求:看谁的眼睛最善于观察)
展示图片《在反扫荡的日子里》
“这是一幅油画作品,画中的小男孩和小女孩是好朋友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生仔细观察,讨论、分析。了解美术表现的方法。
【设计意图】感受动作、神态、表情在表现人物中的作用。
4、游戏:摆一摆,“怎样安排更能体现他们是好朋友?”
【设计意图】了解动作和神情在美术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5、“《在反扫荡的日子里》这幅画中还有谁和谁是朋友?”“你有没有动物朋友呢?你敢和狮子、老虎一起玩耍吗?”讲述Tippi和她的野生动物朋友。
【设计意图】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加深对伙伴的理解和认识:除了人和人可以是伙伴、动物和动物、人和动物及地球上的其他生物都可以是伙伴。
6、第三关:我说我想。
展示图片,“谁能根据图片编一个小故事”
学生观察图片,想象创编故事,大胆表述。
【设计意图】加深对伙伴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表达能力。
7、“跟伙伴在一起真的很快乐。板书:快乐——分享。伙伴在一起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事,你看他们在干什么?”出示图片“城市运动公园的雕塑”。
“这是什么作品?和绘画相比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观察、描述作品,分析、感受雕塑的特点,了解丰富的美术表现形式。
【设计意图】学生了解美术的不同表现形式。
8、美术形式很多,除了油画、雕塑,还有中国画、摄影等等。(板书)展示油画和国画作品,让学生传阅,看一看、摸一摸,感受国画和油画的不同。
第四关:人多力量大
展示四组图片,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分析,辨别不同的美术作品形式。
【设计意图】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直观感受油画和国画的不同,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解决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对作品进行直观的对比分析,更有利于他们的理解和掌握。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讨论,了解不同的艺术形式。
9、“快乐的时候我们和朋友分享,如果遇到困难和危险呢?”播放动画《雪孩子》,学生观看资料,思考问题。板书:危难——帮助
【设计意图】深刻理解朋友的内涵
三、知识拓展
1、讲述《大眼睛》的故事,升华“伙伴”的主题,使学生了解同龄人对学习的渴望,珍惜美好的学习机会。
2、总结:美术的表现形式、欣赏的方法、伙伴的含义和作用。
3、游戏:“请同学们左手背后,用右手鼓鼓掌”感受伙伴团结合作的重要。
【设计意图】强化知识的系统性并进行深化。激励学生珍惜美好生活,好好学习。
小学语文教案4
教学内容:
教学第一首古诗《绝句》。
教学目标:
1、能读懂古诗《绝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泊的字音;能结合诗句理解含、千秋、泊等词语。
3、会背诵、默写《绝句》。
4、初步感受古诗中所描绘的景X。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说说学古诗的基本方法。
(2)揭题,板书:古诗二首
(3)教师范读。
思考:这两首诗写哪个季节的景X?写了哪些景物?
二、教学《绝句》。
1、解题:绝句是旧诗体裁之一,一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绝句。有的古诗按诗的内容列题目,这首诗就用旧诗体裁做题目。
2、介绍作者:杜甫,唐代诗人。这是他重返成都时写的。他自幼好学,七岁就会吟诗,他的诗很有名。
3、初读古诗。
(1)自由读,拼读生字音节,观察X图,想想哪些地方你能读懂。
(2)检查自学效果。认读生字和多音字泊。
(3)指名朗读古诗,说说哪些地方学懂了。
4、再读古诗,逐句理解。
(1)理解第1句。
问:鸣是什么意思?翠柳指什么?鸣翠柳怎么理解?
回答后,教师小结:黄鹂,鸟的名称,又叫黄鹂,这句的意思是:两只黄鹂在翠绿X的柳丛中一唱一和地叫着。
(2)理解第2句。
问:一行是什么意思?青天指什么?上青天怎样理解?
回答后教师小结:白鹭是一种颈和腿都很长的白X水鸟。青天:蓝X的天空。这句诗的意思是:一群白鹭在蓝X的天空中排成一字形飞翔。
(3)理解第3句。
问:窗含是什么意思?千秋雪指什么?
回答后教师小结:窗含,从屋里往窗外看,外面的景物就像被窗口包含着。也就是窗柜里围着的景物。千秋指好多年。这句诗的意思是:从窗口可以看见岷山终年不化的积雪。
(4)理解第4句。
问:泊是什么意思?万里船指什么?
回答后教师小结:泊是船在岸边停靠的意思。东吴是指古代吴国所在地,指长X中下游一带,在我国东部。这句的意思是:门外X边停靠着远航东吴,行程万里的船只。
5、自由读古诗,同桌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
6、指名朗读古诗,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朗读、背诵。
四、默写《绝句》,完成《作业本》第6题。
五、完成《作业本》第2、3、5题。
课后反思:
在古诗的教学中,按照以往的教学方法即:让学生读古诗理解古诗中一些词的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读、背整首诗。往往忽视了课文中X图的作用。课文中的X图我仔细观察和古诗的意思是有密切联系的。在教学中,我利用课文X图让学生自己先理解古诗的意思,然后再理解。发现有些不用教师讲解,学生就能理解。因此在教学古诗时千万别忘记X图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案5
一、教材特点
《故事两则》是五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自读课文,配合第三组教材“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而设置的拓展性练习。
《故事两则》第一则故事为《加了一句话》,讲一位法国著名诗人见到一位双目失明的老妇人一天什么也没讨到,在她的乞讨木牌上加了“春天到了”这句话,让那些路过的人主动投币,表现了语言的强大魔力。
第二则故事《我们一起消灭法西斯》讲的是周恩来总理在招待外宾时,对“万”字图案的巧妙回答,化解了场面的尴尬。
二、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理解大意,理解内容。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语言的魅力。
3、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培养机智巧妙的语言。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精炼语言艺术的魅力,激发积累优美语言的兴趣。
教学难点:对精妙的进一步感悟和拓展。
四、教学方法
以探究式教学为主,在自主学习中感悟,通过拓展性练习,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达到只是建物的拓展目的。
五、课前准备
1、教师根据本课拓展性练习的教学思路,利用网络资源和媒体效应,收集资料,拓展性练习作辐射准备。
2、学生一是重温第三组教材的训练重点,二是收集相关的事例,作好交流准备。
六、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就是这样奇妙。凡是精炼、幽默、生动的语言都是被艺术化了的语言。今天这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道走进语言艺术的殿堂,共同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板书课题)
(二)阅读理解
1、出示阅读要求(课件)
(1)借助工具书,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积累,扫清字词障碍,读通课文
(2)默读课文,这两则故事分别讲了什么,联系上下文,找出变化的原因,边读边动笔圈画。
(3)把不理解的地方标识出来,组交流,合作学习。
2、检验阅读效果
(1)指名读课文
(2)让学生说说自读中解决了哪些问题。
(3)把有争议的问题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3、品读理解
(1)“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
A:比较:“我什么也看不见”
“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
B:对加上“春天到了”课文是怎么解读的.?
C:你是怎么想的?(课件:百花争艳的春天)
D:这句话精妙在哪?(加了一句,前后的情况有什么不同?)
引读:师:春天到了生:我什么也看不见!
师:春天多美好生:我什么也看不见!
师:春天百花争艳,万紫千红生:我什么也看不见!
(2)“我们一起消灭法西斯”
填空:
当人们看到“春天到了,”想到,心情;看到“我什么也看不见”,想到,心情,于是对老人产生了。是产生了这么大的作用,因为它有。
A:“法西斯”在这句话里指什么?
B:“消灭”在句中的意思是什么?
C:论一论这句话的幽默之意。
(三)感悟内化
1、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精妙句子。
2、大家评定,把肯定的写在黑板上。
3、课件展示练习内容。
广告词:请不要把手伸向向你微笑的花朵!
(1)故事中的语言(找—议)。
(2)根据漫画写一句话。
(四)总结
精妙的语言是智慧果,愿同学们尽情享受语言艺术的快乐之果。
小学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歌曲:《我们的田野》旋律悠扬,富有歌唱性,歌词也写得很出色,犹如一幅绚丽的水彩画描绘祖国山河的自然景色。
2、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我们的田野》,使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和思想内容,感受音乐诸表现手段为塑造音乐形象作用,激发学生体会一首乐曲(或歌曲)如果其速度、力度等产生变化,其情绪也随着产生变化的效果。
教学重点:
通过以上的演唱,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我们的田野》是一首描写田野美丽、壮观、富饶的歌曲,歌曲曾在一九八0年获第二次少年儿童歌曲评选一等奖。要求学生以宽广、优美的声音演唱。
教学过程:
一、常规教学
1、师声问好
2、发声练习:进行气息训练------做数冬瓜的游戏。
二、唱一唱
教师展示板书后,用教鞭指谱视唱,并指出本练习也是后半拍起唱的,同时出现连音线,使第二小节和第四小节的`“5”时值增长,唱成二拍半。
视唱时,先放慢速度,让学生充分体会一下后半拍起唱的特点,然后再加快速度视唱。
三、感授新课
1、练习曲谱
1)第一乐句、65|3?5|132|
2)第二乐句、35|66?6|53|2-|20xx|
3)第三乐句、32|17|615|
4)最后、12|33?3|33325|1-|
5)教师用钢琴弹奏曲谱1.5段,(全曲较长,时间不允许一一弹奏)学生随琴声出拍认真默唱1、5段曲谱。
2、练习歌词
1)《我们的田野》是一首描写田野美好风光的歌曲,歌词写到:美丽的田野,碧绿的小河,巍巍的群山,金色的鱼,成群的野鸭,从远写到近,从静写到动,从地面写到天空,优美动听的曲谱和生动形象的歌词融合在一起,正如一幅幅美丽状观的山水彩画描绘出祖国山河的无比美丽。江山如此多骄。
2)分析歌词,探讨如何唱好本歌
3)提问、讨论:同学们,请大家想一下,既然歌曲如此生动、优美,那我们应该如何演唱好《我们的田野》这首歌呢(主要从力度、速度、呼吸、咬字,情绪等方面入手。)
4)教师播放录音1、5段,学生认真细听
5)教师指挥,学生有表情地演唱全曲。
6)听音乐
第一遍:边听音乐边打拍子。要求学生能听出歌曲的拍子,并能跟着歌曲录音进行边听边打拍子。
第二遍:感受乐曲的韵味,能轻轻跟唱。分析歌曲的结构。理解歌曲的含义,为更好地演唱歌曲做准备。
3、学唱歌曲
1)先学生自学歌曲,跟琴轻唱歌曲。
通过一遍学唱,把感到困难的乐句提出来。老师和学生一起解决难唱的乐句。可以通过听音、听唱、模唱等形式进行学唱。
2)再轻轻跟唱。
3)要求:
A:能唱准歌曲的旋律
B:能用歌声准确表达歌曲中的连音和断音,次听音乐,进行比较。
4、巩固练习
1)分组来演唱。2)分领唱齐唱进行表演。
四、小结
小学语文教案7
一、教材分析
《假如》是一首儿童诗,借助“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和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它从独特的儿童视角展开,富有深厚的情感积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二、学生分析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位儿童都是一名诗人。”我们应当看到,儿童与诗歌有着紧密的血缘关系。作为教师,应当积极引导,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三、学习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良”等九个字,会认会写“寻”等八个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开小火车和游戏等识字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使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并且在读中有所感悟和生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关爱生活的美好愿望,并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四、学习重点分析
1.识字和写字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从而对课文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五、学习难点分析:
读悟结合,理解文意。
第一课时
一、作业导入,创设情境
1、前置性作业:
()的北风
()的谷粒
()的地方
()的朋友
()的身体
()地成长
()地哭泣
()地等待
()地奔跑
()地游戏
2、、课件出示:
师:小朋友们真棒!你们听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谁能把这个故事给大家讲一讲?
(学生讲述故事,老师可以及时补充或纠正)
3、提问引入:马良用神笔做了些什么吗?(指生讲一讲)
4、师:是啊!马良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神笔,为穷人做了很多好事。假如文中的小作者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他会做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23课《假如》。(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识字教学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
出示要求:
(1)画出生字、词语;
(2)想一想,假如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小诗人会做些什么呢?
2.出示难记字的生字卡片,让学生通过熟字加熟字的方法,或熟字加减偏旁的方法来记字。生字卡片:健康、哭泣、缩着、寻食
分别找到含有“健康、哭泣、缩着、寻食”的句子,练习朗读。
(1)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不会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2)鸟妈妈再也不用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让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3)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条好腿,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3、师配乐朗读课文。
4、生自由朗读,要求
(1)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想一想,假如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小诗人会做些什么呢?
5、请四位同学读一读这首诗,每人一小节,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想一想,
假如这位小诗人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会做些什么呢?
6、生生评价,完成练习:假如这位小诗人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会画()给(),画()给(),还会画()给()
7、全班交流。
三、读悟结合,体验情感
1、1.学习第一节:
课件呈现:图1:一棵光秃秃的小树在寒风中独立。
(1)创设情境,品词悟读。
师:为什么要给窗前的小树画太阳呢?你们看这就是寒风中,窗前的小树,你们仿佛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们能表演一下小树吗?(全体起立,来表演一下小树吧)(再次开课件)!“小树小树,现在你感觉怎样?你想说些什么呢?(太冷了)(全体学生亲身体验:学生“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师:带着这种感觉读这句话?(小树在寒冷的冬天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用逻辑引读的方式,让学生读出感情)
师:小树小树,现在你最需要的是什么?(阳光、温暖、帮助、关心)师:小女孩看见了小树,给小树画了什么?(红红的太阳)
课件呈现:太阳图整节诗
师:还可以说什么样的.太阳?(指名拓展)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小树身上,(学生做伸展的运动)小树小树,现在你感觉怎样?想说什么?现在是怎样的一棵小树?相机板书
师:有了太阳,小树还会缩着身子,轻轻叹息吗?(指导朗读:不会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想一想,该怎么读好这个句子?(指名——齐读)
(再出示: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不会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再读)
(2)朗读整个小节。
师:看到小树那么高兴,小女孩的心情怎样,你们呢,让我们带着这种快乐的心情读这节诗吧!。
2.学习第二节。
师:读得真好,老师仿佛看到了一棵棵快活成长的小树,接着小女孩又用神笔做了什么事?课件出示:小鸟等妈妈图
并配上文字: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1)你看,图上都有谁呢?多可爱的小鸟啊!鸟妈妈为了不让小鸟饿肚子,一大早就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寻找食物了,想象一下,鸟妈妈会去哪些地方找食物呢?(指名2个说),鸟妈妈离家越来越远,越来越远用课文的话说就是(在想象说话中明白“遥远”的意思)(指导朗读“遥远”)
(2)苦苦等待:你看小鸟在家从早上一直等到了天黑,鸟妈妈也还没有回来,小鸟伤心得流下了眼泪,小鸟小鸟,你现在想说什么?(指名)像这样等了很久很久,心里又担心又难受,就叫做“苦苦等待”(生读——指名——齐读)。
师:现在的小鸟是只怎样的小鸟?(指名回答)相机板书:饥饿的小鸟
(3)带着这种感受,读这句话。(学生感情朗读)师:小鸟,小鸟现在你最需要什么?(谷粒、米饭、面碎)课件出示:谷粒
整节诗
(4)小女孩又用马良的神笔给小鸟画──(生:谷粒)
师:有了小女孩画的谷粒,小鸟吃得饱饱的,再也不挨饿,还有鸟妈妈陪着呢!小鸟现在你觉得怎么样?(指名)师相机板书:(快乐的小鸟)
(5)小鸟们,让我们带着这种快乐的心情,男女同学来比赛读这节诗吧!
3.学习第三节。
课件出示:西西坐在家里图
并配上文字图:他只能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鸟和飞燕.
(1)师:同学们,你们看课外活动,同学们在操场上( )、()他们多高兴啊。你们喜欢做游戏和体育活动吗?说说你最喜欢做什么游戏或体育活动。
(2)师:看课件图谈话:我们都有健康的身体,可以在操场上奔跑,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做游戏,可西西怎么了?他只能坐在屋里,觉得西西怎么样?课文里用哪个词来形容西西?(不幸)你为什么觉得他可怜?除了这些,西西还想去做哪些事情?(指名回答)
(3)师:西西想做的事,他一件也不能去做,心情怎么样?
(设计意图:在换位对话中,学生走进文本,感受到没有一双好腿的西西的痛苦,产生了要帮助西西,还西西快乐的强烈愿望。情感熏陶和人文渗透水到渠成,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4)师:原来西西也和你们一样有一双健全的腿,可一场意外的事故,使他永远不能站起来了。西西心里该多痛苦啊!女孩读懂了西西的心。课件出示:有好腿的西西图
出示整节诗
(看图说)练习句子:西西有了一双好腿,他终于可以(),可以(),可以(),想做的事情都能去做了。西西心里多()、()、()。(师相机板书)
(5)品读:在操场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戏)西西,你这么高兴,你想对小女孩说什么?(谢谢)小女孩,你帮助了西西,看到西西这么快乐,你的心情怎样?看到西西那么开心,我们也一样开心。让我们把真诚的祝福送给西西。(小组赛读)
齐读——指导——再读(在师生评议练习有感情朗读)
4、指导背诵,选出你最喜欢的一节背下来。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出示百度搜集的图片:
1、师:现在,老师也给你带来了一位朋友。她的名字叫“海伦”,她出生不久就双目失明了,还成了一名聋哑人。但她后来却克服了身体的缺陷,成了著名的作家。假如你有一枝神笔,你会怎样帮助她呢?(全班讨论)
2、师:请大家看图,这里是什么地方?(一望无际的沙漠)。假如你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应该怎样改善这里的环境呢?(全班讨论)
3、这是山区失学的儿童,假如你有一枝神笔,应该怎样帮助他们?(全班讨论)
4、师:来,能写的小朋友呢,把你的想法像书上的格式写一写。
5、抽学生上台展示。
五、指导书写
1.复习要写的字。记住字音,认识字形,扩词、用词语说句子。 2.小组交流。
师: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哪个字容易写错?哪个字不容易写好?3.指导书写。重点提示:
哭:两个“口”大小要适中,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双:左边的“又”写得稍窄些,捺变点。
六、总结
师:如果我们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们会画很多东西给需要的人。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
小学语文教案8
【教材分析】
《观潮》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制第7册第一组的一篇课文,本组课文以“大自然的魅力”为主题,为我们编选了4篇课文,本篇课文叙述的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有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壮观和雄伟。
课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文中作者不但运用比喻的手法直接描写了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气势和声威,还从观潮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的反映了大潮的奇特,使人读后不禁由衷的发出了“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自古以来的天下奇观。”编选本篇课文的意图有二,一是使学生通过阅读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奇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想象画面,并通过品味关键词句。重点段落,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学情分析】
对于刚步入四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虽然对于写景文章有初步的认识,但他们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其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上还是存在较大的难度。此外,钱塘江大潮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较难感受体会其奇特。壮观的景色,这就要求教师创设好情景,设计好句子理解的坡度,激发学生的想象,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感知大潮的奇特。壮观。雄伟。
【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上下文。查阅相关资料,学会“潮。称。盐”等13个生字,认识“罩。屹。鼎”等7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屹立。若隐若现。山崩地裂。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词语。
2。通过“三读(读准。读通。读懂)”,自主学习,乐于朗读,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3。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理解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受到自然美的熏陶,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入情入境的阅读中,体会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奇特壮观。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的有关词句,想象课文描写的大潮的景色。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以读代讲。读议结合法。理解想象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准备】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说说哪个景点给你留下印象最深。
2、今天呀,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去领略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伸出你们的手,与老师一起书写课题。齐读课题。(板书:观潮)
3、“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观“字,意思一样吗?快查查字典,看看分别是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阅读XX,形成阅读期待,为下文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初读:请同学们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在读的过程中,边读边想,作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什么。
2、检查生字词:以学生已有的水平为起点,在学生自读。相互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相机点拨。提醒“蒙”字中间的短横不要丢掉,“薄”字不能写出左右结构,“昂”字下半部分的左边不能加点。
3、播放视频:同学们,你们想亲眼看看这奇特壮观的钱塘江大潮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教师引导学生自主与文本进行对话,给学生留下宽松的。自由的阅读时间和阅读空间,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本,理清课文脉络。
三、重点研读,感受奇特美景
本环节紧紧围绕“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这样一个核心问题(奇观)进行教学。
1、同学们,刚刚录像里潮水的景色,咱们课文里也有,赶紧翻开课本,自由默读课文3、4、5自然段,画出你认为文中哪些描写潮水的句子特别喜欢,你就把它画出来,先自己读一读,一会再请同学来展示。
①学生先自我尝试
②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评价。
③教师范读,全班齐读。
2、全班分小组展开讨论,两组寻找“你看到什么”,两组寻找“你听到什么”。
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点拨下列词句的理解
⑴讨论交流,你听到了什么:隆隆的响声,闷雷滚动。山崩地裂。颤动。风号狼吼
①通过师生模拟雷声“轰隆隆”体会理解“闷雷滚动”。
②展开想象,说说怎样的声音,才会让你感觉到天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⑵讨论交流你看到了什么:人声鼎沸。横贯江面。白浪翻滚。奔腾西去。漫天卷地
①学生交流想象潮水来临时人们的心情,表演人们的动作,从而理解“沸腾”。“人声鼎沸”:如果你此时就站在江边,看着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你等待已久的大潮出现了,你的心情怎样,你会怎样做?结合你现在的感受再来读读。
②出示对比句:学生对比交流。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⑶小组互评,相互补充,加深体会感受。
⑷引导再读:刚刚我们从全班的合作交流中,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这奇特而又壮观的大潮,钱塘江大潮真不愧是天下奇观啊,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段话,再次感受这震撼人心的美景把。
设计意图:用各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读懂,读通,读熟,读得有情有趣,读得津津有味。既能帮助理解,又能帮助记忆。让全体学生用具体生动的表演来体现对“沸腾”这个词的理解,然后又从这一情境中巧妙地引出另一个词语“人声鼎沸”,从概念到形象,又从形象到概念,这样学词语学生印象深刻,理解正确,也便于今后运用。
3、创设情境,运用词语
⑴引导: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两段话里有很多非常优美的词语,你们喜欢吗?想要积累它们吗?下面听老师说意思,你们猜词语,看谁掌握,反应最快。
①形容人的说话声,喊叫声,欢呼声,如锅中之水,一片沸腾。(人声鼎沸),你能用它说一句话吗?
②风和浪都很平静—
③形容水面辽阔,远处和天似乎连接在一起——
④形容同时出发,同时前进——
⑤山上的岩石和土壤塌下来,地也裂开来,形容声音很响很响——
⑵积累词语,单单知道意思还不行,还要学会运用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应用一下把,假如你是一个小记者,现在你就在钱塘江边,你要报道这样一个天下奇观,你会怎么说?
设计意图:本环节复习词语的办法要求学生根据词义说出词语,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词义的理解;同时又采用小记者报道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内化知识,升华感情。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师生交流学习本课后的感受体会。
2、出示作业自助餐:
①喜欢积累的你,背诵课文3、4自然段,并抄一抄,背一背文中你认为优美的词。句语。
②喜欢交流的你,向你的爸爸妈妈简单介绍钱塘江奇特壮观的景色。
小学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古典名著《西游记》,体会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一、走近名著
中国文学的历史河流中,不仅有唐诗、宋词、元曲,还有明清小说,你知道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吗?(连线)
《红楼梦》罗贯中,宋江,三打白骨精
《三国演义》吴承恩,刘姥姥,三打祝家庄
《水浒传》曹雪芹,诸葛亮,三进大观园
《西游记》施耐庵,孙悟空,三气周瑜。
《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被人们称为“四大名著”。其中《西游记》是中国明代长篇神话小说。全书100回。今天我们所学的《三打白骨精》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在赏读故事的同时,我们要走近作者,感受作者笔下的个性鲜明的人物,感受作者精妙准确的语言。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
1、说说故事六要素。
《三打白骨精》一文中,故事发生的时间去西天取经路上的一天,地点一座高山中,人物唐僧师徒四人及白骨精,起因白骨精要吃唐僧肉,经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结果白骨精被打死。
2、填空
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又变成(),最后变成(),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次怒打白骨精,前()次都被白骨精逃脱,第()次终于被孙悟空一棒打死。
3、我们中国人很喜欢用三这个数字,事不过三、三顾茅庐……快到课文中找找,有没有和三有关的内容。
[师板书:白骨精三变孙悟空三打]
4、小结:这是文学上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法。这样叙述,使故事情
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三、精读课文
(一)追溯“三变”,感受白骨精的性格
1、到课文中找找,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用了哪些计?(美人计),(苦肉计)、(连环计)。
2、找出白骨精三次变化的句子读一读,想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交流出示句子
“白骨精不胜(非常)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真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原来美貌的外表下藏着不可告人的,不可言说的丑恶的内心。真是居心险恶啊。这分明是美人计。
“山坡上闪出一个……哭着走来”“闪”代表了一个敏捷、很突然的动作的,一个年满八旬且拄着拐杖的老妇人能做出这样的动作,分明就是妖精变的!她的行为与常人不同。变成这副模样用的是“苦肉计”也想让唐僧哭,可怜呢。
“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
妖精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这确实是连环计。
后人也发现了妖精无心向善的地方,用歇后语的形式,把这妖精的不可言说出来了(课件显示歇后语的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
生:白骨精开口——不讲人话。师:张嘴闭嘴都想吃唐僧肉,这哪叫人话呀?白骨精送饭——虚情假意。白骨精的饭食——碰都不要碰。白骨精骗唐僧——没安好心。白骨精骗唐僧——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白骨精三变——诡计多端。
我们不仅看出妖精每一次变化的精明,也看出几次的先后顺序的精心策划。我看,这哪是变,分明是骗!所以,三变就是三骗!所以不是白骨妖,而是白骨精,这家伙的的确确成“精”了(点题)。你说,这样“无心向善”的妖精该不该打?生:该打,狠狠地打!
4、说说白骨精的`人物性格特点。(贪婪、狡猾、诡计多端)
其实,不仅从三次描写白骨精变化的句子中感受到白骨精的狡猾,其实文中还有两处比较明显的地方也能看出来。
出示句子:“白骨精扔下……”
“白骨精见棍棒落下,又用法术脱了身,丢了……”
着重体会“扔、丢”两词,体会白骨精逃跑的非常快,还故意留下假象,欺骗唐僧,体现它的狡猾。
白骨精,它用了那么多的诡计,你觉得这对研究孙悟空有什么好处呢?(从白骨精的特征可以衬托孙悟空的特征。现在我们来正面接触孙悟空。)
师过渡:下面我们就走近孙悟空,感受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动人场景。
(二)追溯“三打”,感受孙悟空的性格
1、请你找出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句子,然后读一读,想一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出示相关句子
“正在这时,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悟空说:‘它是个妖精,是来骗你的。’说着,就朝妖精劈脸一棒。”(一打)
“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二打)
“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师傅念咒语,没有立刻动手,暗中叫来众神,吩咐道:‘这妖精三番两次来蒙骗我师傅,这一次定要打死它。你们在半空中作证。’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三打)
师:下面,我们再提炼打的三个动作。(劈脸一棒;当头一棒;抡起一棒。)第一次妖精是迎面走来,没想那么多,所以就劈脸一棒。第二次老妇人矮,所以就当头一棒第三次要置妖精于死地,所以抡起一棒。孙悟空在这三打的态度上你发现什么变化没有?(一打急打、二打怒打、三打智打)
3、细细得再读读这几个句子,你感受到孙悟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机智、勇敢、坚定、本领高强)
小结:正因为这三变不一样,这三打不一样,人物的形象愈加丰满,作者的描写引人入胜,所以,虽然课文情节类似,但是我们却不觉得重复,反而感觉十分精彩,真是神来之笔!
(三)追溯两次责怪,感受唐僧的性格特征
1、过渡:孙悟空见妖精当头就打,这引起了唐僧的极大不满。请你找找描写唐僧的句子,读一读,想想唐僧又有着怎样的性格呢?
2、交流句子,出示
“唐僧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这才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唐僧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了下来,坐在地上,不由分说,一……但不可再行凶了。”
3、交流感受
着重交流:“责怪、这才有些、一口气、喝道、胡说、无奈”体现唐僧为人善良,也体现出他愚钝。
(四)感受猪八戒的性格
1、同学们,故事还向我们描述了另外一个主人公的形象,哪一句?
2、“八戒嘴谗,夺过……”,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
四、拓展延伸
孙悟空除掉了白骨精,唐僧师徒四人又踏上了前往西天取经的
道路。前进的道路上还会有更多的凶险,但是孙悟空有善于识别妖魔诡计的火眼金睛,有降妖伏魔的高强本领,我们相信他们一定能化险为夷、一路平安。让我们一起来大声诵读吧!(课件出示下列词语,学生齐读)
齐天大圣,大闹天宫,不避艰险,西天取经
腾云驾雾,来去无踪,千变万化,大显神通
明察秋毫,火眼金睛,除恶务尽,天下太平
五、交流《西游记》中的其他故事
如:打闹天宫;八戒大战流沙河、三借芭蕉扇……
六、我读书,我快乐。
课后阅读《西游记》
小学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教材中段落的对照解读,设境体验,感知种子生命力的强大
2.品味重点句子的深刻内涵,领悟课文主旨,学习小草那种面对困难奋发向上的顽强精神
教学重点:
品味重点句子的深刻内涵,领悟课文主旨。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作家夏衍的散文名篇文章先通过两个故事说明世界上气力大的事物是种子,它们“以可怕的力量,将一切机械力所不能分开的骨骼,完整地分开了”,突出种子超越一切的力量接着,又通过人们常见的竹笋的成长、被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小草顽强不屈的生长现象,进一步突出不可抗拒的种子力量之巨大,从而揭示这种力量的真谛——顽强的生命的力,“长期抗战”的力,能屈能伸、不畏艰辛、无比坚韧的力。
教法与学法:
教法
阅读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教学法。
学法
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草是一种最平凡不过的植物,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却写了很多诗文来赞美它,你能说出哪些与草有关的诗句?小草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在不同的人眼中、在不同的背景下,野草的形象是不同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现代作家夏衍写的一篇文章《野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打开书,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语句要通顺然后告诉我,你读懂了什么?
(我知道了种子的力超越一切,它能把人的头盖骨完整地分开,这是一种可怕的力量,它为了钻出地面,克服了很多困难,这是一种顽强的生命力,这种力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你们真会读书你还有什么疑问?(种子的力为什么这么大?小草的生命力为什么这么强?)
现在我们就一起带着问题走进课文和夏衍进行对话。
三、聚焦重点,深入悟读
(一)聚焦种子的力大
1、请同学们以最快的速度浏览课文15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文中哪个句子最能体现种子力大?
2、交流汇报,板书力大。
品读重点句(一)出示:一粒种子所可以显现出来的力,简直是超越一切
师:你觉得哪一个词最能体现种子的力大?
生:超越一切(板书超越一切)
师:文中种子的力超越了、、你想一想,它还超越了(石头、瓦砾、野火、狮子)
谁能读出这个句子的力量大
生1.读生2读
师:读过这个句子,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吗?
生:究竟小草是怎样超越一切?它为什么要超越一切?
师:同学们真善于提出问题
(二)聚焦“不可抗”读出精神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六自然段,从文中找出答案
师:究竟小草是怎样超越一切?
生:自读汇报交流。
出示:它为着向往阳光,为着达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必定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它,的根往土壤里钻,它的芽往地面上挺这是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
师:一种什么力能使种子超越一切?
生:不可抗。
师:你能找出表现小草不可抗的力的动作词吗?
生:从“透”、“钻”、“挺”、“掀翻”看出来!这些词能看出:小草被压在石块下面,冲破重重阻力,从狭窄的石缝里,掀翻压在它身上的石块,曲曲折折地生长出来,所以说种子的力是一种“不可抗的力”,外力无法阻止的力(板书不可抗)
师:谁能读出种子的力是不可抗的?
生1读。
师:谁比他读得更不可抗。
生2读。
师范读。
师:老师把这3动作词换了,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样换了好吗?为什么?
生:不好!“透、钻、挺更能让我们体会到小草那不可抗的力。
师:让我们再来齐读这段话。
师小结:可见用词好坏对文章起着很大的作用,我们以后在作文中也要注意词语的用法。
师:小草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抗争、直到挺出地面,请同学们认真看一段视频(搜索百度视频“种子发芽过程”
师小结:一粒种子的力量居然能把石块掀翻,力量之大,真是不可抗啊。
师:小草在生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再想象一下,除了这些,还会遇到哪些困难?结果如何?(冰冷的土地、寒冷的冰层、缺少水分、黑暗、路人的踩踏、大火的燃烧……)
师:(评价学生的回答)
师:是的,请同学们接着我的话反复读读这段话:作为一棵小草不管大雪纷飞,它必定要读。
生: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它的根往土壤里钻,它的芽往地面上挺这是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
师:不管电闪雷鸣,它必定要读;
生: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它的根往土壤里钻,它的芽往地面上挺这是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
师:不管狂风呼啸,它必定要读。
生: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它的根往土壤里钻,它的芽往地面上挺这是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
师小结:作者写的这段文字让我们感受到小草这么柔嫩的外表在生长过程却能超越一切,这种不可抗的力,到底是一种什么力?
(三)聚焦“生命力”情感升华
师: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第7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这到底是一种什么力?
生:顽强的生命力;长期抗战的力;能屈能伸的力;不达目的不止的力;(边讲学生边板书)
这种力,是一般人看不见的生命力,只要生命存在,这种力就要显现,上面的石块,丝毫不足以阻挡因为它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有弹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韧性,不达目的不止的力。
谁能把它概括出来,到底是的力、的力、的力。
师:让我们自由读这一段话,你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
生:“长期抗战”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加引号?
师:我们了解一下作者的写作背景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学生介绍资料。
师:谁明白抗战的意思?(抗日战争)
师:文中是不是在写小草在长期抗战?
生:不是指的是广大抗日民众(板书人)
师:让我们齐读第七自然段,想想还会是一种什么力?
生:无比坚韧的力,不畏艰辛的力……。
师:是的,作者借种子超越一切的力来说明生命力是不可抗的,以此来启发和鼓励人们要看到和相信自己的力量,坚持抗战,争取最后的胜利
四、课外拓展
师: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我们也会像小草那样遇到很多困难与、挫折与失败,这时我会
五、总结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必须要用野草顽强不屈、不可抗、能屈能伸的进取精神鼓舞着我们不畏艰辛、奋然向上,争取更大的成绩不仅文学家赞美小草,就连音乐家也来赞美小草,最后,让我们一起唱《小草》这首歌。
布置作业:利用互联网搜索了解更多不畏艰辛、奋然向上的人的故事。
板书设计:
野草(人)
顽强的生命力
超越一切“长期抗战”的力
的力是一种能屈能伸的力
不可抗不达目的不止的力
……
小学语文教案11
一、导入课题
1、今天,老师要带着小朋友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读题。
2、通过预习,你知道“过”和“入”的意思吗?经过、进入。
什么是“三过家门而不入”?
课文讲了谁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学生回答,教师板贴(禹)。
3、教师总结:这是个历史故事,就写了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看,这就是禹。(课件出示禹的图片)
并配有文字介绍(禹是距今有4千多年历史的夏朝的一位帝王,他曾带领群众治理了滔天洪水,是一位治水英雄。)
二、初读课文,检查字词句。
1、翻开课文,用手势告诉老师一共有多少小节?
2、自读课文,提出要求(课件)
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禹为什么三过家门而不入?
3、自己读读生字词。
学习这些生词:制服治水家事
郑重洪水终于更足
严重要紧劲头因为
(1)个读、齐读。
(2)齐读前提要求:这三行词语小朋友读得都非常棒!想想老师为什么这样排成三行?你能猜猜我的心思吗?
总结:第一行都是整体认读音节,且都是翘舌音;第二行的韵母都是后鼻音;第三行的都是前鼻音。(小朋友们真是拥有了一双火眼金睛,和一个聪明的大脑,猜出了老师的心思,下面我们来读读这些词语)
(3)老师要给小朋友增加难度,有勇气挑战吗?去拼音并打乱。开火车读。
4、课件出示:呱呱
(1)读读这个词。
(2) gū表示小孩的哭声;它还有guā这个读音,原来这个字是个多音字。像这样的多音字课文中还有一个呢,读一读:同行
三、精读课文,剖析关键词句。
精读第一段。
1、过渡:小朋友们,你知道什么样的水叫洪水呢?你们看——(视频)
2、这样的洪水给你怎样的感觉?(学生说一说)
3、是呀,洪水给我们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让我们读读第一段。(课件)
第二自然段
过渡:为了制服洪水,让洪水听话,后来……课件出示第二小节。学生接读。
精读第三自然段。
1、课文第三小节就写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情,请一个小朋友我们读读这个故事。(课件)
2、禹第一次路过家门,正巧听到了什么声音?
当时同行的.人是怎么说的?(课件两句话)
(1)指导朗读。朗读点评:通过你的朗读,让大家知道了同行的人为什么劝说禹回家去看一看了。原来是因为(),谁来说说看。
(2)请你带着这样的理解和感受,读读同行人说的话,好吗?
(3)我们现在就是同行的人,一起来劝劝禹好吗?
3、禹为什么不进家门去看看,难道是不想不爱自己的孩子吗?让我们再来找找禹所说的话。(课件2句话)(1)从大禹的话里,你知道了什么?带着这样的感受读读禹所说的话,好吗?
(2)在大禹眼中,家事和治水谁更重要?禹把老百姓的事装在心里,心里想的全是治水的事。
(3)让我们一起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好禹说的话。
4、下面我们来进行分角色朗读,再现禹第一次路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好吗?(师生、生生朗读)
5、(1)过了几年,禹又一次路过家门,正好听到妻子和孩子的说话声,同行的都放慢了脚步,……再读这段话(说的话)。(师生配合)
(2)又过了几年,禹再次路过家门,孩子长高了,可他一面也没见过,同行的人……(师生配合)
过渡:就这样,读——最后一节。
1、13年的治水容易吗?你从哪个词知道的?(终于)是呀!为了制服凶猛的洪水,禹吃尽了很多的辛苦。
2、小朋友,你瞧!自从禹带领的治水大军制服了凶猛的洪水,黄河一带再也没有发过洪水,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黄河两岸到处是绿油油的一片。(课件)
3、老百姓这样幸福的生活应该感谢谁?(禹)所以后人尊称他为大禹。(板:大)
4、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代代相传,一直流传到今天。
四、总结升华。
千百年来人们为了纪念禹的功绩,建了禹陵,修了禹王宫,还筑了禹王碑(课件)
五、生字教学。
课文中的一些生字不仅要读准字音,记字形,还要写好它。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第一个生字是“行”(课件)
1、先来读准它。
2、它是一个什么结构的字(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部首“双人旁”,它比单人旁多了一笔——“撇”,但这两撇是不一样的,第一笔撇短,第二笔撇长。这两撇的起笔位置是在一条直线上。(课件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撇——在同一条直线上)
3、小眼睛看老师是怎样写好这个字的。注意教师写字姿势的示范。
投影(描一个,写一个),并写边讲解关键笔画。
请小朋友描一个,写一个。(姿势纠正)教师巡视指导并挑选投影。
学习第二个生字“更”
1、读准字音。
2、它是一个独体字。要想把这个字写好,关键是要写好撇画,这是一个竖撇,竖一半,撇一半。(课件:其余的撇——竖撇)
3、教师范写,学生描一个写一个,并反馈。
还有一些生字要麻烦你们的语文老师带着小朋友一起学习了。
结束语:
15年后,洪水被制服了。禹回到了家,和妻子、儿子见面时的情景会怎样呢?
小学语文教案12
汉字教学设计
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专业:汉语国际教育 姓名:肖明慧 学号:20130750053 班级:汉硕1302
汉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假
雪
方
去
呢
变
鱼
虾
广
场
堆
胖
眯
亲
然
后
融
化
教学目的:教会学生们认读这些汉字,并能够运用。 教学对象:秘鲁小学生 授课时间:45分钟 课程内容:
一、复习
朗读上一节课的课文和汉字,并叫学生用上节课学过的汉字造句。
二、讲解新课的汉字
(一)朗读生词:
由于一个个单独的讲解汉字很抽象难理解,所以我的思路是将每一个汉字组成课文中出现过的词语或者他们学过的词语,熟悉词语,进而熟悉汉字。
假如
下雪
地方
去哪儿
变成
小鱼
小虾
广场
堆雪人
胖雪人
笑眯眯
亲妈妈
然后
融化
(二)讲解生词和汉字
1、假
“假如”这个词对他们来说相对较难,我选择先从生活中的事物讲起。比如“假发”:用图片展示,一个人头上戴着一顶假发。并告诉学生这不是真的头发,从而引出“假”就是“不是真的”。再用更多词语深刻“假”的词义,比如说:“假山”、“假话”等。每出现一个词时PPT上就以左右结构的方式出现大字号的“假”,并让学生用手在桌上书写,加强认读。
2、雪
生活中学生们肯定已经都见过雪了,只是不认识这个字。只要用图片展示加深对汉字的印象就可以了。并且让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你喜欢下雪吗?”“我不喜欢,我喜欢下雨。”可以将学过的表示天气的词通通罗列出来,一个学生代表一种天气,PPT上各种天气图片转换,到哪个小朋友了就要举起自己的卡片大声的说出自己代表的天气。第一轮PPT上使用图片,第二轮则使用汉字。
3、方
PPT展示各类名胜古迹或者是其他大家熟悉的地方,并提问:“这是哪儿?”大家一起回答后再提问:“这是什么地方?”两次回答是一样的,强化“地方”的概念。再展示一张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的图片,表明“方”的意义。并练习写。
4、去
已经学过地方,则可以在图片中展示两个不同的地方。比如说家和学校,告诉学生“小明去学校”,表明“去”是指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在PPT中展示不同的'地方,让学生造句某某去哪儿了。并在造句的同时在空中书写“去”字。
5、呢
呢是语气词,讲解起来有难度,最好的办法是放入具体的语境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可以叫学生读几段小对话。“你今天吃了什么?”“我吃了饺子,你呢?”/“我喜欢这件衣服,你呢?”“我也喜欢这件衣服。”/“你爸爸不在家,你妈妈呢?”“我妈妈在家。”然后让学生自己仿照前几段对话编对话。讲解汉字时,应注重口字旁的讲解,与语气有关,与口有关。
6、变
给出几组图片,比如胖和瘦,矮和高,丑和美,图片中间用“变”字连接。表明“变”是指和以前不同了。比如说变瘦了,变高了,变美了。
7、鱼、虾
同是食物类的可以一起讲解,用图片直接展示鱼和虾,并强调汉字的写法。可以和以前学过的食物类利用游戏一起进行复习。玩“萝卜蹲”,一个学生代表一种食物,口令是“X蹲,X蹲,X蹲完X蹲”,并做蹲起的动作,谁反应慢就淘汰。最后的获胜者有小奖励。
8、广场
“广场”一词分开来讲太抽象,适合组成词讲解词义,并且课文里也是出现的“广场”一词。在秘鲁每个城市都有武器广场,可以展示图片,并告诉学生类似的地方都叫广场。“广”可让学生看做一片空旷的地方,“场”左右结构,左边“土”和地有关,便于学生识记。
9、堆
用图片展示一堆书,一堆衣服等,名词“堆”就是很多东西放在一起。而这个字也可以作动词用,表示把很多东西放在一起的过程。比如说“堆雪人”。可以把“场”和“堆”放在一起识记,都是土字旁。
10、胖
“胖”是个形容词,可以用图片展示,比如一个人很胖,一只猫很胖,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并问他们“这个人怎么样”“这只猫怎么样”,学生就会用“胖”来回答。
11、眯
“眯”用作动词可直接给学生以动作展示,把眼睛眯起来告诉学生这个动作就叫眯。继而露出笑容,眼睛自然眯起来,告诉学生这个表情就是“笑眯眯”,形容很高兴很开心。讲解汉字时把“眯”字拆开,左半边为“目”,指眼睛。右半边的读音为“米”(学生若学过“米”则可讲解右半边,若没学过就不用了)。接着可让班上同学纷纷表演笑眯眯这个表情,看谁表演得最好。
12、亲
动作类词,也可直接讲解,演示动作。
13、然后
用一连串图片加动作来演示然后,PPT上放几个地点,比如说家,学校,商店,餐馆等。编一段小故事:小明从家里去了学校,放学后学商店买东西,然后去了餐馆,然后回家。让学生理解然后所代表的时间顺序。接着讲解汉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的是“然”是上下结构,不是左右结构。
14、融化 由于融化动词,而且是直观的一种现象,所以合起来讲解比较好。可以再PPT上左边展示雪的图片,右边展示水的图片。然后问学生雪是怎么样变成水的,由此引出融化。
三、巩固
(一)小游戏
在讲解完所有生字以后,玩个小游戏进行巩固。游戏叫“拍苍蝇”。老师把所有的字卡都带学生读一遍,然后将所有字卡贴在黑板上。将全班同学分成两组,每一次每一组派一位同学上来,两人对战。老师朗读字卡,学生快速选择出示那种字卡用手掌击打,并大声读出来。速度较慢的同学淘汰,直到有一组同学全都淘汰,则另一组获胜。
(二)带读字卡,复习
老师再重新带读一遍字卡,并让学生回忆起字卡所组成的词并解释意思,然后造句。
(三)书写练习
老师在黑板上带学生一笔一划的书写汉字,注意笔顺。然后让学生每个汉字自己练习十遍。
小学语文教案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10个生字,认识8个字。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死海吸引游客的地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与态度:了解和探索大海与人的关系,感受大海的神奇,激发学生热
爱大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围绕主线自学课文,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感悟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知道四大海的特点,及给游人带来的欢乐。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搜集有关死海的资料,结合语言文字和插图,体会作者的感受及死海的神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插图、有关死海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初读课文
1、看人躺在波浪上看书,喝咖啡的`画面。
人怎么能躺在波浪上看书,喝咖啡呢?这是什么地方?你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
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学生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不懂的词查字典。
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学生读生字,正音
“阻”是平舌音。
“幻”注意字形,不要掉了左边一点,右边不要加横。
“仰”字不要多加一撇。
2、指名分自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的字音读准了没有?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学生回答(作者游览的死海的所见所感)
三、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想想死海吸引游人的地方在哪里?
2、学生小组交流,教师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作者浏览死海,留下深刻印象,死海哪些地方吸引游客?
二、学习课文
死海吸引游客之处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景色美丽、奇异
引导学生读课文,体会五颜六色,像彩虹,变幻多彩的光晕。
2、名字奇特
引导学生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后半部分,理解“死海”名字由来
3、浮力大
引导学生读第6-9自然段,领会作者好奇兴奋的心情,感受死海的神奇
补充有关死海资料,激发学生兴趣。
三、再读课文,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
四、作业设计
1、写生字。
2、小练笔:向大家介绍你游览过的最感兴趣一处景点。
小学语文教案14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在诵读中积累语言。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像课文描述的情景,理解母亲的.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桂花图片: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说说你对桂花的了解吧。
2、揭题:桂花对于本文的作者琦君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到底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主要内容。
3、文中的哪一段具体描写了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呢?
三、自读自悟,体会“乐”
1、学生自学第5自然段,找出体现作者“乐”的词句。
2、交流:哪些词句体现了作者的“乐”?
3、看画面,想像情境,带着“乐”的心情朗读这一段。
4、桂花带给琦君的“乐”,又何止表现在“摇”呢?想想看,桂花还给作者带来了哪些乐趣?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体会桂花带来的其它乐趣。
5、汇报交流:闻花乐、送花乐和品花乐,结合指导朗读。
四、想像情境,感悟“思”。
1、琦君读中学后,搬到了杭州。杭州的桂花怎样呢?生找句子。
2、母亲为什么这么说?你能想像出母亲当时的神情吗?指导朗读。
3、在母亲的眼中,杭州还有什么比不上家乡?
4、引读最后一自然段。
五、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像本文一表达了思乡之情的诗词或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15
通过活动,使学生更努力认真地学习汉字,正确掌握和使用汉字,同时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学生分成四组到街道、社会上寻找错别字、不规范字做好“啄木鸟”头饰。
2.教师准备部分错别字例子。
3.奖品:本子若干本。
4.四块小黑板上各画好一棵树,写上错别字。
活动过程
一
主挂人甲: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是哪一种吗我可以自豪地告诉你们,它就是汉字。
主持人乙:几千年来,我国人民用汉字写下了大量不朽的著作,内容涉及哲学、历史、文学、地理等。这些宝贵的遗产流传至今,使我们对祖国的文明史有了清楚的了解。我们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主持人甲:现在汉字仍在继续发挥它的作用,人们还在使用汉字记录着今天的一切,让后代的子子孙孙了解今天,认识今天。所以,汉字在目前,甚至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是记录汉族语言的重要工具。
主持人甲乙: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汉字的学习。
主持人乙:你们了解汉字吗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a:汉字数量很大,《汉语大字典》选收了约56000字。
学生b:笔画最多的字是“齉”,共36笔。
学生c:9笔的字数量最多。
学生d:“的”字用得最多,大约每25个字就要遇到一个。
学生五:最常用的字有6ooo个左右。
二
主持人甲:同学们对汉字了解得还真不少。但由于汉字字数多,字形复杂,难认、难记、难写,所以,书写时常常出差错,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错别字”。同学们可得注意纠正错别字呀,要不,闹出笑话来还是小事,人家听不清、看不懂你要说的意思,产生错误的理解,影响了学习和工作,那才是大事呢!
学生f:那么怎样才能纠正错别字呢
主持人乙:提得好,请同学们就这个问题自由谈谈吧。
学生g:大家学习生字时要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理解字义,做到会读、会写、会讲、会用,并且要反复进行练习、巩固。
学生h:读书时要认真、细心,一个字、一个字地看清楚,并且一边读一边想,弄清楚每个字的意思。
学生i:写字时要一笔一画地认真把字写对、写工整,不要“龙飞凤舞”,潦潦草草。写完后要认真检查。
学生j:多读多写,增多跟字见面的机会和使用的次数,在理解和运用中加强记忆,牢固掌握。
学生k:学好汉语拼音,学好普通话,克服方言土语的影响,决不仿写社会上流行的不规范的字。
学生l:同学之间如果发现谁读错写错了字,就马上指出来,帮助改正。
三
主持人甲:说得真好。除了需要注意上面说的几点外,我们还要了解产生错别字的原因,找出错别字的一些规律,这样才能更好地纠正错别字。请你们想一想,常见的错别字有哪些情况
学生m:笔画增减。
学生n:变换、移动字的笔画或偏旁。
学生o:张冠李戴,把此字写成彼字。
四
主持人乙:下面我们来当一回森林的.医生——啄木鸟,给这些“大树”治治病。
(出示四块小黑板,分别写上:
第一棵树上:拜年 棉袄 贰圆 弗用 大葱 第二棵树上:隔离 孤立 短暂 念书 工令 第三棵树上:蓝球 入场券 茂密 辩论 珠连 第四棵树上:住扎 恢心 已然 发财 无畏)
主持人甲:每组派两人把错别字划去,正确的字写在旁边。 (每组两人戴上啄木鸟头饰上来改,改完后检查。)
主持人乙:接下来,我们来个竞赛,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错别字都改正过来。 (出示小黑板:找出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哀声叹气
宾宾有礼
病人膏盲
不寒而粟
不径而走
草管人命
穿流不息
得不尝失
发奋图强
发扬广大
各抒已见
鬼鬼崇崇
含辛如苦
黄梁一梦
忽然开朗
流恋忘返)
(学生改正,教师巡视然后检查。) 主持人甲:请老师给优胜者发奖。
主持人乙:前几天,老师还把我们分成四组到街道、社会上找不规范的字、错别字,下面请四个小组的组长汇报一下。
(各组组长汇报找到的错别字、不规范字。略)
主持人甲:请各组再安排时间,与用字方协商,共同纠正不规范的字或错别字。
教师小结:同学们,只要我们从思想上重视汉字的学习,认真,不粗心大意,遇到不懂的多向老师和他人请教,或查字典,把消灭错别字当一回事去做,不写繁体字、异体字,正确使用汉字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穷人教案11-17
小学语文教案09-06
小学语文教案01-02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01-19
小学语文教案【精】01-20
小学语文教案【热】01-24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01-24
小学语文教案【荐】01-24
小学语文教案【推荐】01-24
【精】小学语文教案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