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优秀教案

时间:2022-04-01 14:58:33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数学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1

  【设计意图】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密码”已越来越被人们所熟悉,孩子们跟着父母上超市、去书店寄包需要了解密码,打开电脑会遇见密码……可见,密码已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本次活动将解密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我还利用幼儿所喜爱的动画片“熊出没”中的光头强和熊大熊二来导入,在寻找密码的情境游戏中学习理解图示意义,巩固对上下、左右方位、按序排队等数学知识的认识,同时体验打开密码箱的成功喜悦和数字游戏的`乐趣。

  【活动目标】

  1.知道密码箱需要用密码打开,在寻找密码的情境游戏中学习理解图示意义,巩固对上下、左右方位、按序排队等数学知识的认识。

  2.能按神秘盒要求找寻密码,在游戏中提高合作能力。

  3.在帮助熊大兄弟开启密码箱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数字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准备:活动课件PPT、每组一份密码操作卡。

  知识经验准备:已有数序、方位、排序等相关的知识经验。

  【活动过程】

  一、动画激趣,引出活动主题。

  1.音乐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听,这是什么音乐?(动画片《熊出没》主题曲)

  大家都看过熊出没的动画片吧?里面有谁?

  2.出示课件,引出活动主题。

  《熊出没》里的光头强和熊大熊二总是闹矛盾,把森林里搞得不安稳。熊大熊二为了森林的和平,找光头强讲和。光头强说,为了表示诚意,只有它们找到并打开被锁住的密码箱,他才答应和它们做朋友。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忙吗?

  二、密码找寻,体验游戏乐趣。

  1.学习理解图示意义。

  密码箱在哪里?密码又是什么?光头强说啦,3只神秘盒会给我们提示。打开第一个神秘盒,按箭头图示要求寻找密码箱。

  (1)课件图片“左右小路”,理解意义。

  (2)课件图片“高楼房间”,理解旁加数字意义。

  2.操作寻找密码位置。

  密码箱找到了,我们怎么才能打开这个密码箱呢?(输入密码,就能打开了。)

  那密码是什么呢?大家看一看密码箱的密码,由几个数组成?(5个)

  (1)打开第二个神秘盒,按图示寻找密码位置。

  5个数藏在这些密码图中,请每人拿一张密码图,根据上面的箭头图示要求找到密码所在的位置,用红点标记表示出来。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2

  活动目标:

  1、寻找生活中的数字,初步了解数字在不同物品中表示的含义。

  2、能结合自己已有经验,创造性的运用数字。

  3、对数字感兴趣,积极关注身边事物。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数字在不同物品中表示的含义。

  难点:能结合自己已有经验,创造性的运用数字。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寻找生活中的数字、玩过游戏抱抱团。

  物质准备:生活中有数字的物品(衣服鞋子、时钟、日历、图书、有生产日期保质期的食品包装袋)等,教学PPT课件。

  活动预设:

  一、用特殊号码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一)出示火警图片

  师: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一组什么数字?你们知道它表示什么意思吗?打了119,谁会来呀?那让我们一起看看是不是消防员叔叔会来!

  (二)出示110、120数字

  师:这些数字又表示什么意思呢?看看拨打这个号谁又会出现?

  师:原来这些数字有这么大的本领呢!

  二、寻找生活中的数字,探索各种数字的不同含义。

  (一)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很多的数字,今天就有许多数字来到我们身边,让我们一起来找找吧(在教室寻找身边的`有数字的东西)。

  (二)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师:你是在什么东西上发现了数字,它表示什么意思?我们请个小朋友上来,把他的发现告诉大家?

  衣服鞋子上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大小)图书上的数字表示什么(页码)钟面上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时间)温度计上的数字表示什么?(温度)尺子上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长度、宽度、高度等)。

  (三)猜想老师提供的物品上面的数字有什么意义。

  师:老师这里还带了些数字来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有着什么样的意义。

  1、出示生产日期(PPT课件)

  师:你们想想看,这些数字通常在哪里可以看到啊?那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有什么作用?原来这些是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上面写着20xx年,现在是20xx年了,所以我们如果吃了这个东西就怎么样啦,哦肚子疼了!以后我们去超市或者其他地方买东西的时候就要注意看上面的生产日期了,可别买过期的物品喽!

  2、出示电影院座位和电影票(PPT课件)

  师: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上面也有小小的数字,你们知道它们是怎么使用的吗?在看看这是一张什么东西?原来去电影院看电影是不能随便乱坐的,得对号入座的。

  三、结合已有经验,创造性的运用数字。

  提问:你觉得还可在什么地方贴上数字标记,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班级门牌号等。)

  师:你们又想出了许多可以加上数字的地方,为我们的班级加了一个门牌号,为你们放书包的地方也加了数字,以后我们放书包就不会乱了,真棒。

  四、玩游戏抱抱团。

  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关于数字的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做抱抱团,小朋友们都很熟悉了吧,原来数字还能给我们的生活中带来这么多的快乐。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3

  设计意图

  《纲要》中所说“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的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强调了幼儿园教育活动,尤其是数学教育活动必须回归于生活并与幼儿生活实际密切沟通,以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而大班幼儿在思维逻辑方面也有了很好的发展,相对于空间、时间甚至数都有一定的基础,本班幼儿最近迷上了长度测量,尤其是对自己和同伴身高是特别感兴趣的,在开展了用刻度尺测量活动后,经常看到幼儿用班级刻度尺量量这,量量那,但班级刻度尺数量有限,一些幼儿就没有刻度尺于是教师产生了自然测量的想法……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经验,学习自然测量的方法并尝试记录结果。

  2.通过记录结果感知测量工具的长短与使用数量的关系。

  3.在自主操作中感受数学的乐趣以及对生活的影响。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用自己选择的测量工具进行直线测量并简单记录结果。

  活动难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有用一种工具进行同等长度测量的前期经验。

  2.物质准备:

  教具:情景导入PPT图片、桌子、椅子、玩具柜、测量结果表

  学具:笔、纸条、书、牛奶盒等各种测量工具。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播放PPT

  1.师:小朋友们从图上看到什么了?(老师在擦桌子、小朋友的椅子、老师在搬玩具柜等)

  师:这些物品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那小朋友们知道我们平时吃饭的桌子、现在坐着的小椅子、包括放玩具的柜子他们有多长多高吗?

  2.集体讨论可以用什么工具测量以上物品。

  二、出示各种测量工具,幼儿分组

  1.出示各种测量工具讨论如何进行测量

  师: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这些物品,想让大家用这些物品为我们的桌子椅子进行下测量。

  2.师:怎样测量才能使结果是准确的呢?

  每次测量时能不能与上一次结束处有空隙呢?

  用什么方法可以记住上一次的结束处在哪里?

  教师小结:每一次测量时候要将前一次测量的结尾处当作下一次测量的起点,而且要在每一次测量的`结尾处做好标记,整体测量完要及时记录。

  3.幼儿自由分6组,(每两组测量同一样物品)选择本组测量工具并领取测量结果表。

  三、幼儿操作,为物品进行测量并简单记录结果。

  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幼儿用“首尾相连”的方法,提示幼儿进行结果的简单记录。

  四、分享交流

  分享各小组的记录结果,集体验证(教师肯定所有符合要求的测量方式,不给予好坏评价)

  教师提问引导幼儿体会测量工具长短与使用数量的关系。

  师:小朋友们,张老师觉得你们都好厉害呀,突然我发现了个现象,每两个组测量的物品是一样的,可是因为他们测量工具长短不一样,我们来看看结果,哪个用的多哪个用的少呢?这是为什么呢?(教师帮助幼儿体会测量工具长短与使用数量的关系)

  五、教师总结

  师:今天我们有趣的测量就结束了,运用测量我们知道了桌子、椅子和玩具柜的长度、为我们棒棒的自己鼓鼓掌吧!这样的方式可以用在生活中任何你想知道的长度测量中,小朋友感兴趣的话,可以每天都测量一种物品哦!再见!

  活动总结

  本次数学活动中幼儿兴趣浓厚,特别愿意自己动手操作去发现结果记录结果,但是在结果表上记录结果时教师观察到有些幼儿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去记录,还有些幼儿在测量时用了很多工具,导致结果不准确。但是整体来看幼儿在活动中还是学习到了自然测量的方式,理解了测量工具和使用数量的关系。教师下一步要重视幼儿填写结果表或者操作单的能力,多开展类似活动。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4

  教学目标:

  1、观察点与线构成的空间关系,并能找出同样位置的构成。

  2、认识点阵式的空间对应。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重点:

  能根据图示找出相应的位置。并真确的标示出来。

  难点:

  通过操作掌握正确的空间对应。

  教学准备:

  带有圆点的操作卡每人一张。数块每人一个。

  幼儿操作用书及水彩笔每人一套。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复习数数1—20。

  2出示坐标图,引导幼儿观察并了解横列与数列的数序关系。

  以小旗为起点,引导幼儿说一说从小旗向右数,每一个点分别代表第几?

  以小旗为起点,引导幼儿说一说从小旗向上数每一个点分别代表第几?

  (小旗的位置,由老师自由来定)

  二、基本部分:

  1、游戏:玩具<蹦蹦跳>幼儿每人一张带有规则圆点的卡片,每人一个数块。

  师:,老师的小数块跳到哪里,小朋友也跳到和老师一样的格子里。

  提问:你的数块放到了第几行的第几格?

  2、游戏:<模仿秀>:电脑课件制作的圆点图卡。

  图卡上有图案造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能在自己的图卡纸上按照图卡上的造型连出来。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帮助个别幼儿建立数列的关系。

  4、幼儿翻开幼儿用书第35页,引导幼儿根据左图中圆点的位置,找出右图中相应的位置,进行标示和连接。

  教师提问:画面上出现的是什么图形?"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图形左边最上面的一点是落在第几排?第几个点的位置上?其他的顶点呢?是落在第几排?第几个点的位置上?

  5、教师引导幼儿利用这种方式找到正确的顶点并利用色笔先在顶点上点颜色、做记号、再画线将图案完成。

  6、完成后教师引导幼儿自行比较,看看完成的图形是否和左边的图形完全符合。

  三、结束部分:

  教师讲评幼儿操作情况。收拾操作材料。

  活动反思:

  一、本节课成功之处

  1、充分体现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理念。

  本节课我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以谈话形式进入情境教学,引导幼儿开展看一看、说一说、摆一摆、填一填、猜一猜等生动有趣的活动,培养学前儿童主动参与教学的能力,同时把“你的火车几点开”的活动展示在孩子面前,孩子们喜形于色,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要参加,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2、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要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就要让数学教学充满魅力,就要求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为幼儿创设积极思维的情景,这样能使教学过程对幼儿始终有一种吸引力,这样的课堂也才生动又味。从孩子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积极投入的.表现看出,他们是这么喜欢这样的课堂。为此我在课一开始就设计了“兔妈妈的水果蔬菜成熟了,小兔子请我们去帮它把这些水果蔬菜送到两个饭店,你如何分”这样一个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情景,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3、以活动为动力,引导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是幼儿直接获取经验知识的最好的途径,它可以启发幼儿积极参与思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与探索欲望。在教学这一节课时,我让孩子上黑板把8个图贴分成两份,孩子逐个上黑板分,找一找一共有几种分法。通过自主操作,使幼儿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不足之处

  1、在“说一说”这一环节上,教师要重视关注全体儿童,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要让儿童自己发挥。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他们的还没有足够的自控能力,这就需要要教师的引导,从而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5

  活动目标:

  1、通过自制座位票,了解座位票中"排"与"座"的意义。

  2、学习按座位票中的两个条件,对号入座的正确方法。

  3、发展幼儿大胆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一张大的"排"、"座";1~4排的"排"标记。

  2、学具:幼儿每人一张写有"____排____座"的纸、笔

  活动过程:

  一、自制座位票

  1、认识排,幼儿自做"排"号。

  师:"看!这里的椅子已经排成了一排排,请小朋友找个小椅子坐下来,请第一排的小朋友站起来,请第二排的小朋友挥挥手,请第三排的幼儿点点头,请第四排的小朋友举双手。请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知道你是坐第几排?"

  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字(排)?这个排字的前面多了什么?这一横线表示写几排,请小朋友拿笔记在纸上,你是第几排的。"

  3、认识"座",幼儿制作"座"位号。

  师:"请小朋友把笔放下,数一数每排座位都有几张椅子?请问你是坐在几号座位的?请所有5号座的小朋友站起来,请所有4号座的小朋友点点头,清所有3号座的小朋友挥挥手,请所有2号座的小朋友站起来,请所有1号座的小朋友举双手。"

  幼儿做出相应动作。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字(号)?这个号字的前面多了什么?这一横线表示写几号,请小朋友拿笔记在纸上,你是第几排的。"

  3、认读座位票

  师:"请小朋友把你们椅子下面的纸打开,这就是座位票,请小朋友读一读你的座位票。"

  幼儿:"三排四号。。。"

  二、交换座位票,学习看票找座位。

  师:"请小朋友把笔放下,拿好座位票上来找个好朋友和他交换座位票读一读,大声地读出来,然后找到好朋友的座位坐下去。"

  小结:我们看座位票找座位时,要先找到"排",再找到"座"。

  三、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你们学了看座位票找座位这个本领开心吗?请小朋友想一想,你在哪里见过座位票。"

  幼儿:"电影院。"

  师:"小朋友知道得真多!以后你们就可以看票自己找座位了,不用再麻烦爸爸妈妈了。下次我们再来玩看座位票找座位的游戏好吗?"

  幼儿:"好!"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进行交流,了解1角、2角、5角、1元人民币的一般特征。

  2、引导幼儿了解"1元=10角"的人民币兑换关系,并能够在游戏中运用,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活动准备:

  和幼儿一起收集1角、2角、5角、1元人民币若干,标明价格(1角~5角)的玩具9篮,游戏币每个幼儿一套。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人民币并进行交流,发现不同面额人民币的特征。

  A、先来看看1元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老师小结幼儿的回答,介绍一下1元纸币上的风景图案是"杭州西湖";1元的硬币是银白色的,有牡丹花或菊花图案。)

  B、再来看看5角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老师小结幼儿的回答,介绍一下5角纸币上的人物图案是"侗族和苗族的阿姨";5角的硬币是黄色的,有梅花图案。)

  C、再来看看2角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老师小结幼儿的回答,介绍一下2角纸币上的人物图案是"彝族和朝鲜族的阿姨";2角的没有硬币。)

  D、最后看看1角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老师小结幼儿的回答,介绍一下1角纸币上的人物图案是"高山族和汉族的叔叔";1角的硬币也是银白色的,比1元的小些、轻些,上面有水仙花或菊花图案。)

  2、引导幼儿了解人民币的兑换关系。教师提问,幼儿根据问题操作游戏币,说说操作的结果:

  A、如果用1角的去换2角的,怎么换呢?(2角=2个1角)

  B、如果用1角、2角的去换5角的,可以怎么换?

  C、小朋友知道1元等于多少角呢?(1元=10角)

  D、如果用1角、2角、5角的去换1元的,可以怎么换呢?(鼓励幼儿用多种方法进行兑换练习,幼儿说出一种方法,老师就请全班小朋友都来操作练习一下)

  3、做买卖玩具的游戏,引导幼儿运用人民币兑换的知识。

  A、指定9个小朋友当"售货员",就在每个小组卖玩具;其他幼儿当"顾客",先把椅子搬到墙边,再去买自己喜欢的玩具。

  B、老师鼓励幼儿去买价格不同的玩具,并提醒幼儿付钱时要算一算帐。

  C、在游戏过程中,老师不断地巡视,观察幼儿是否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的兑换知识。

  4、游戏结束,小结游戏的情况。

  A、先请个别幼儿说说买了什么,用了多少钱?

  B、老师小结游戏的情况,指出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C、结束语:今天我们做了买玩具的游戏,以后小朋友和家长去买东西的时候,就要动动脑筋算算帐了。我们学到的知识要会运用才是真的学会了。

  点评:

  1、人民币是幼儿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物品,幼儿对它比较感兴趣;随着年龄的增加,幼儿有了独自购物的机会,应该了解一些人民币简单的兑换知识;因此选择这个内容适合幼儿发展的.需要。

  2、教师注意引导幼儿观察人民币上的图案,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认识人民币上的数字,丰富了幼儿关于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教师注意让幼儿互相交流,说出自己的发现,而不是直接讲解灌输,调动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3、采用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的方法引导幼儿了解人民币的兑换关系,并让每个幼儿亲自去操作游戏币,这样既能够让幼儿印象深刻,又便于教师观察了解幼儿是否真正掌握了人民币的兑换关系。

  4、教师设计的"买卖玩具"小游戏,为幼儿提供了练习人民币兑换的情境和机会,能够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运用学到的知识。

  教学反思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思路也很清晰,环节衔接得也挺好的,可能是因为用实物来演示,因此整堂课下来气氛都很好。但是,在介绍单位的时候,小朋友还是没能很好的运用,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慢慢的去引导他们正确运用单位的。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7

  活动目标

  1、知识方面: 理解和体验“7”的守恒

  2、技能方面: 掌握用不同变换方式,感知“7”的守恒

  3、情感方面: 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的乐趣,发展幼儿的思维想象力

  重点难点

  1、活动重点:通过物体不同大小,不同排列方式,不同颜色来理解“7”的守恒

  2、活动难点::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来验证“7”的守恒,并明白数是否一样多和大小,排列形状,颜色没有关系

  活动准备

  1、准备3幅圆点图画

  2、准备一些一块钱的硬币和一些五角钱的硬币

  3、分别准备7个小的魔方和7个大的魔方

  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 (情景导入)

  教师充当魔法师,用魔方给幼儿展示变魔术。首先摆出两组魔方,告诉幼儿两组都分别有7个魔方,再让幼儿闭上眼睛,教师就排出不同形状的图形,让幼儿睁开眼,仔细观察作比较,猜猜这两组魔方是否一样多。教师先不急着告诉幼儿答案。

  活动过程

  二、展开部分

  在变魔术的环节中,幼儿可能带着疑问,接下来老师也将带着这些疑问带领着幼儿一起探讨,一起寻找正确答案。

  (1)、观察图画并进行比较

  展示一幅不同大小的圆点图。让幼儿观察它们

  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它们是否一样多。再通过老师带领幼儿一起点数验证

  小结:7个小圆点和7个大圆点,都是各有7个,所以它们是一样多。我们发现,看东西的.数量是否一样多,和大小没有关系。

  再展示一幅不同排列,相同大小的圆点图让幼儿观察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它们是否一样多。再通过老师带领幼儿一起点数验证。

  小结:虽然它们的排列方式不同,但它们都是有7个圆点。我们发现,看东西的数量是否一样多和排列方式没有关系。

  最后展示一幅大小相同,排列相同,颜色不同的圆点图。

  让儿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它们是否一样多,再通过老师带领功儿一起点数验证。

  小结:红色圆点有7个,紫色圆点也有7个。它们是一样多,所以我们又可以发现,看东西的数量是否一样多和颜色没有关系。

  (2)回顾活动前的变魔术环节

  通过观察圆点图的学习,再让幼儿观察老师排列出的魔方,它们有大的,有小的,和颜色不一样的,通过再一次的观察,回答老师它们是不是一样多。(让幼儿回顾活动时变魔术的环节,联系刚才观察圆点图的学习,再贝思考留下来的问题,这是一种对幼儿学习掌

  握情况的检验方法,看看幼儿是否真的理解了数的守恒。)

  (3)幼儿动手操作

  老师将硬币分配给每个小朋友,使每个小朋友手里都有7个一块钱和7个五角钱的硬币。让幼儿用手里的硬币任意摆出两组形状,请几个小朋友来给大家分享他摆出的形状,

  并且点数验证两组硬币是否一样多。

  (4)结束部分(游戏环节)

  老师组织一个游戏,叫做“队形变变变”游戏场所是在课室的空旷位置进行,老师在地上圈出3个大圆,要求每个大圆只能站7个小朋友,当老师开始播放音乐时,小朋友自由

  找搭档在大圆里任意排队形,音乐一停,让还没有站在大圆里的小朋友来验证每个大圆里是否都有7个小朋友。可循环玩几遍。

  总结:通过观察圆点学习,排列硬币和玩游戏,小朋友现在对观察数量是否一样多都有一定的认识啦,小朋友们要记住,看东西的数量是否一样多和大小、排列方式、颜色,都没有关系哟。

  活动延伸:

  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大小不一,排列不同,颜色不同

  的相同数量的物体。在课余时间,老师可以带着幼儿

  到户外观察,一起找找。

  活动总结

  1、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大部分幼儿能理解“7”的守恒并能用不同的变换方式来进行自由排列。

  2、情景直接导入,幼儿动手操作和玩游戏,都比较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更好的参与活动学习。

  3、在学习过程中,还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想象力。

  4、在今后的科学活动中,还可以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引导幼儿一起探究问题。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8

  活动目标:

  1、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尺子,了解其用途,发现其区别,进而发展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

  2、初步学习直尺的使用方法,培养幼儿对测量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各样的尺子,并了解尺的名称,特点及用途。(如:不同材料、不同长度的直尺、三角尺、皮尺、卷尺等。)

  2、幼儿每人直尺一把。(含三种长度:10厘米、20厘米、30厘米。)

  3、操场上画一条宽为120厘米的“小河”。

  活动过程:

  1、认识各种各样的尺子。

  (1)分组讨论交流。

  请幼儿将自己收集到的尺子在小组介绍。要求说出是谁帮助收集的,在什么地方收集的,叫什么尺子,有什么特点和用途。

  (2)集中交流。

  请小组推荐,介绍比较有趣、特殊的尺子。

  (3)引导幼儿归纳有些什么样的尺子,各有什么用途。

  2、找找尺的不同点。

  (1)分组讨论。

  提问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这么多的尺子都是不是一样的?有什么不同?

  (2)集中讨论。

  个别幼儿发言,其他幼儿补充。

  (3)引导幼儿归纳,从用途、材料、形状等不同方面进行小结。

  3、找出尺子的共同点。

  (1)提问引发思考:尺子有这么多不同,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2)引导幼儿归纳提升:它们上面都有刻度,都是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

  4、测量活动。

  (1)学习测量长度的方法。

  ①请幼儿拿出自己的尺子,尝试测量桌子的长度。(以各自的尺为单位测量。)

  ②请幼儿说说是怎样测量的。

  ③引导幼儿小结测量长度的方法:测量时尺子与被测量物的起点要对齐,每量一尺要做上记号,接着量时尺的一端要与记号对齐,要记住量了多少尺,不能漏计,也不能多计,最后的测量结果就是物体的长度。

  (2)测量操场上“小河”的宽度(120厘米宽)。

  ①幼儿用自己的尺子测量,老师将幼儿测量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可让幼儿反复测量,确认后再记录。)

  ②集中观察记录表,看看小河有多宽,让幼儿思考,提出问题。

  ③集中讨论:为什么小河的宽度会出现三种不同的数字?

  ④引导幼儿小结:尺子的长短不同,所以量出的结果也不同。

  ⑤分别请量出三种不同结果的幼儿说出自己的尺子上刻度最大的.数字(表示尺子的长度),教师帮助测算出小河的宽度(120厘米)。

  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出处。让幼儿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感受到数学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延伸:

  在活动中投放各种直尺,供幼儿选用。

  教学反思:

  把幼儿当做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幼儿的辅导者、参与者。使幼儿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这节课中我给学生准备了软硬、长短、形状,制作材料等不同的尺子,幼儿还从家里带来了五花八门的材料。幼儿在操作中发现问题,研究自己想研究的问题,操作时“有点乱”但幼儿的动手力高,幼儿在操作中发现尺子的作用。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9

  设计意图:

  数的组成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以往幼儿学习时,经常会出现机械记忆的情况,有些虽然开始关注孩子的操作但是多以"就事论事"地摆弄桌面材料为主,比较单一、乏味。新《纲要》中关于数学领域的目标定义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而保龄球就是孩子们生活中常玩的一个合作体育游戏,整个活动以保龄球馆为游戏情节线索,以儿童思维发展的理论为依据,设计了三部曲:操作体验--归纳提升--迁移运用,让幼儿在操作中体验快乐,积累经验;在交流、归纳、提升中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在迁移运用中提升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将数字10分成两个部分时,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并能分出10的所有组数。

  2、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多组分和记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能用符号表示,体验互换、互补关系。

  3、用舒适的方法握笔,享受大胆涂色的快乐。

  4、感受到绘画的魅力,喜欢绘画。

  活动准备:

  保龄球若干记录表皮球投影仪奖品抽奖箱

  活动过程:

  一、幼儿游戏,记录结果

  1、引题:乐乐保龄球馆今天开业了,你们想不想去尝试一下?我们先来看看这张记分表,它能告诉我们什么?

  2、介绍规则:等会三个小朋友一组,请你们商量一下谁先玩,谁记录,谁捡球,商量好了到老师地方领一张记录表,请你看清楚记录表的左上角是数字几,就到几号保龄球馆玩。

  3、游戏与记录

  二、交流结果,梳理经验

  1、交流结果师:你是怎么记录的?

  2、引导梳理教师提升:10个保龄球可以分成3个站着的和7个倒的。3和7合起来是10。

  3、探索互换规律

  4、用已知规律整理记录表师:在老师表格里面找不到的记录你们还有吗?是不是你们打保龄球的所有记录都在这上面了?

  师:现在请你们三个人一组将记录表用自己的.方法整理一下,让它有次序、很整齐、也记得牢、不会漏掉、也不会重复。

  幼儿交流记录表。

  三、颁奖活动,迁移经验

  1、交待规则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抽奖箱)抽奖时间到了!每个小朋友可以到抽奖箱里摸一张奖券,请你们看清楚是几元的奖券,每张奖券只能领两种奖品,两种奖品合起来的价格刚好是奖券的面额。

  2、领取奖品

  3、交流分享师:你拿的是几元的奖券?你用这奖券领了哪两样奖品?

  活动反思:

  数学能为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10

  一、 活动目标:

  1、学习根据线索判断结果。

  2、学习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二、 活动准备:

  1、空纸箱一个、铅笔数支、数个硬币、几张5元纸币。

  2、幼儿操作材料、铅笔。

  3、教师用示范纸4张。

  三、 活动过程:

  1、变加2个的魔术。

  (1)、出示纸箱一个, 事先在里面放一些铅笔。告诉幼儿:我要让这只纸箱变魔术,从左边放东西进去,就会变不一样的东西从右边出来。

  (2)出示2支铅笔,放入纸箱中,从右边拿出4支铅笔来,请幼儿说说有什么不一样。

  (3)再放入3支铅笔,从右边拿出5支铅笔。请幼儿说说有什么不一样。

  (4)再放入4支铅笔,请幼儿猜猜右边会有几支铅笔出来。

  (5)再放入5支铅笔,请幼儿猜猜右边会有几支铅笔出来。

  (6)请幼儿说说,这只纸箱变的是什么魔术?

  2、1元变5元的魔术。

  (1)教师事先在纸箱里放些5元纸币。让幼儿看看这次魔术纸箱又会变什么魔术。将1个1元硬币放进去,从右边拿出1个5元;再将2个1元硬币放进去,从右边拿出2个5元。

  (2)将3个1元硬币放进去,请幼儿猜猜右边会有什么出来。(3个5元)

  (3)将4个1元硬币放进去,请幼儿猜猜右边会有什么出来。(4个5元)

  (4)请幼儿说说,这次纸箱变的是什么魔术?

  3、师出示刚才变魔术的'图例纸纸,请幼儿观察。了解其变化规律。

  4、逐一出示范例纸纸,请幼儿观察,说说魔术纸箱又在变什么魔术

  4、请幼儿选一张作业纸进行操作,师逐一观察幼儿操作情况。

  5、展示幼儿作业,说说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6、尝试别的变化方法,幼儿再次操作。

  7、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方法。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11

  活动目标:

  1。能说出球体的名称,知道球体的外形特征,即不论从哪个方向看球体都是圆的,不论向前、后、左、右它都能转动。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个小筐子,筐内有乒乓球、圆片纸、铅笔、操作材料各一。

  2。教师演示用的大范例,教室内角落放有球体形状的物体。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拿乒乓球,从上(下)面、前(后)面、左(右)边等方向看乒乓球是什么形状的,请幼儿观察后回答。

  教师小结:乒乓球从各个方向看,它都是圆的。

  2。请幼儿拿圆片纸,比较圆片纸和乒乓球的不同,进一步了解球体的特征。

  引导幼儿从各个方向看圆片纸,从旁边看是一条线,幼儿观察回答,教师小结。

  3。把球放在桌子上,让幼儿玩球。注意不要让球离开桌面,引导幼儿把球向前(后)、向左(右)等方向滚动,并启发幼儿说出:球向前,向后,向左,向右都能滚动。

  教师小结:球能向各个方向滚动,小结:球体的外部特征,从各个方向看都是圆的,能往各个方向滚动的,这样的形状叫球体。

  4。找找哪些东西是球体的.?

  请幼儿想想并找找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的球体形状的,说说为什么要做成球体形状?

  5。作操作材料,三个图例中,找找哪个是球体,为什么?

  6。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在找找、做做、说说这一环节中,目的是让幼儿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在生活中,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同时培养幼儿动脑、动口、观察、比较等能力。从幼儿的操作结果来看,幼儿对于球体的认识是比较到位的,只有个别幼儿出了点小错。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12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3、比较6、7两数的关系,知道7比6多1,6比7少1。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

  1、课件——乐趣卡:[1—66]按照线写数字,[1—67]按照线写数字

  2、蝴蝶、小兔卡片若干,数字6、7卡片若干,红、蓝两色圆片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拍手游戏:小朋友拍手的次数要比老师的多1下,老师拍4下,小朋友就拍5下。

  (二)、展开

  1、引导幼儿利用蝴蝶与小兔的图卡比较6、7两数的.关系。

  (1)图卡上的蝴蝶与小兔玩捉迷藏,有几只蝴蝶?几只小兔?(蝴蝶6只,小兔7只)

  (2)6只蝴蝶用数字几来表示?7只小兔用数字几来表示?

  (幼儿分别回答数字6、7后拿出数字摆在实物后面)

  2、知道7比6多1,6比7少1。

  (1)蝴蝶多还是小兔多?。小兔比蝴蝶多几只?蝴蝶比小兔少几只?

  (2)7比6多几?6比7少几?(请幼儿完整回答)

  (3)怎样才能让蝴蝶和小兔一样多?

  3、掌握相邻两数之间的转换关系。

  (1)知道"添上"(加上)一只蝴蝶,变成一样多。

  (2)知道"拿走"(减去)一只小兔,变成一样多。

  4、教师引导幼儿用拍手问答的方式说"数字问答歌",复习巩固6、7两数的关系。

  (三)、结束部分

  ①教师带领幼儿玩游戏:我来说,你来做。

  ②请幼儿两人一组,一名幼儿分别拿出6个红色圆片、7个蓝色圆片,

  ③另一名幼儿将红色圆片和蓝色圆片变成一样多,可交换进行。

  教学反思:

  由于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幼儿是整个活动的主体,调动了幼儿学习积极性,幼儿学习兴趣浓厚。通过观察幼游戏活动过程发现幼儿理解了相邻数的关系,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了合作的快乐,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1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动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扩展幼儿知识经验,引起幼儿观察周围动物之间关系的兴趣。

  2、培养幼儿爱护动物的好品德,进行初步的生态意识教育。

  重点

  幼儿初步了解动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

  难点

  扩展幼儿知识经验。

  活动准备

  动物活动图片。

  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幼儿认识动物之间关系。

  ——你知道动物有朋友吗?

  ——你知道青蛙的敌人是谁。

  2、引导幼儿看图,讨论动物之间的敌人关系。

  ——你知道图上的这些动物吃什么?

  ——它们是朋友还是敌人。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相互是敌人。

  3、引导幼儿讨论动物之间的朋友关系。

  ——你认识图上的动物吗?"

  ——它们是朋友还是敌人?

  ——它们怎样互相帮助的?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朋友。

  4、活动小节。

  教师小结。

  延伸活动,请幼儿画一画。

  活动反思:

  初步培养幼儿对动物的热爱的情感,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图片的展示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但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课堂的秩序,气氛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下次活动过程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并且大班的孩子更多地喜欢说,不能够耐心地去倾听。当然在这种活动中,幼儿的兴趣点还是很多的,它们更过地想去认识与了解动物。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14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测量工具来测量周围物体,在探索比较中发现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的关系。

  2、了解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幼儿参与测量的兴趣。

  3、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初步的测量经验。

  2、尺子、绳子、软尺、吸管、小棒、短积木、铅笔、筷子、纸卡段、盒子、书等物品。

  3、记录表、水彩笔、磁性板。

  活动过程:

  一、引题:提出任务

  今天小朋友来当“小小测量员”,用三种不同的工具来测量相同的一条边,并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二、探索:分组测量并记录

  1、幼儿两人自由结伴协商、自主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来测量物体同一条边。

  2、教师巡回观察、倾听、了解幼儿测量的情况。

  3、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并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三、分享: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1、将各组幼儿的测量记录表张贴在磁性板上,幼儿边看边交流,讨论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2、引导幼儿分析记录结果,说说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并在分析比较中获得用不同测量工具测量同一条边测量结果不同的经验。

  四、游戏:问答竞赛小游戏,启发幼儿再次测量。

  1、测量黑板的长边,用什么工具量的次数最少(或最多)?为什么?试一试。

  2、测量活动室长度有三种长短不同的工具,选取什么工具测量速度最快?为什么?试一试。

  3、如果没有这些工具,我们还能用什么办法来测量活动室的长度?试一试。

  五、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再次尝试探索用各种不同的工具来测量物体的高度、远近等。

  活动反思:

  由于选择的教学内容——《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而且,我为幼儿也准备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性及积极性都很强,探索活动中个个都表现地很投入,许多平时比较不爱动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动中也显得活跃多了。幼儿通过多次的自由探索活动,已能掌握比较准确的测量方法了;幼儿在测量中,各项能力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动手能力及探索能力。

  第一环节

  适宜行为:在第一个环节中,让幼儿进行探索性测量,并根据自己的测量经验进行讨论,让幼儿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说出来,起到了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作用,而且个别幼儿的演示、教师的'示范讲解,使幼儿对正确的测量方法有了初步地了解。

  不足之处:

  1、幼儿人数较多,而空间有限,选择椅子的高度来测量,让孩子的视线受阻,活动不方便。

  2、在我示范正确的测量方法时,选择了和幼儿一样的测量对象——椅子,由于空间受阻,因此做在后面及旁边的幼儿观察地比较不清楚。

  问题:

  1、如何选择幼儿的探索对象、教师应发出怎样的指令很重要,而我在此环节中欠缺充分的考虑。

  2、教师是否必须选择和幼儿同等的测量对象进行示范讲解呢?怎样选择才能更好地考虑到每个孩子的视线呢?

  对策:

  1、可以让孩子们选择椅子靠背的边作为对象进行测量,这样既能让幼儿的活动空间不会太窄,又有利于幼儿的探索。

  2、值得思考:是否可以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线段,通过比较清晰的方法来进行示范讲解?

  第二个环节

  适宜行为:我充分考虑本班幼儿的实际操作特点,采用一放一收、再放再收的方式进行教学,幼儿均能遵守规则,并且学习效果较好;老师组织也比较轻松。

  不足之处:我设计的小环节比较多,投放的材料也多,幼儿什么都想试一试,操作时间显得不够充分。

  问题:

  1、各个小环节的设计均为了一个目标——继续学习多种自然测量的方法,在活动中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因此,是否可以把第一个小环节和第二个小环节结合起来,让幼儿操作起来时间显得更充足呢?

  2、难度会太大了吗?因为幼儿要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并不容易,更何况要幼儿初步感受了测量方法后,马上就步入第二个目标——尝试让孩子们自己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对象是有关系的,进程是否会太快?

  对策:

  1、考虑将这个教学内容分成三个课时,把此次的目标、重点放在“学习多种自然测量的方法”上。第二个大环节,就改为让幼儿通过自由探索、操作,继续学习、巩固正确的测量方法。当然,我们可以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对有圆边的物体进行测量,学习不同的测量方法。

  2、把“尝试让孩子们自己发现不同的测量对象适合用不同的测量用具,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对象是有关系的”这一个目标放在第二个课时来进行。这样,幼儿学习起来不会那么辛苦,操作的时间也更宽松,又能更有效地突破重难点。

  整体感受:设计活动环节,既要根据幼儿的活动特点来设计好环节,又要很充分地考虑各个环节的目的性和可行性,还要考虑好各个小细节的处理。自身的业务水平也是相当重要的,问题的设置、随机的观察、引导语的把握均是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小百科:测量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测量是对非量化实物的量化过程。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15

  活动目标:

  1.在森林Party的情境中感知左上、左下、右上、右下这四个方位,发展空间方位知觉。

  2.活动中能有序,细致地进行观察,清楚、响亮地表述自己的见解。

  3.感受圣诞聚会的快乐,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白板课件《森林Party》。

  2.操作材料、自制跳舞毯各人手一份。

  3.自制储物柜及圣诞礼物。

  活动过程:

  (一)参加森林Party,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圣诞节快要到了,我们一起到森林里参加一个快乐Party吧。

  (二)通过住旅馆情境分房间,巩固上、下、左、右。

  1.用一根直线给旅馆分房间、摆家具,复习上下。

  师:旅馆只有一个房间,我们有男生和女生怎么办呀?

  2.探索另外一种分房间方式,复习左右。

  (三)利用两根直线分房间,认识左上、左下、右上、右下。

  1.引导幼儿利用两根直线把旅馆分成四个房间。

  师:"有四个小动物来参加我们的Party了,它们想每人住一个房间,怎么办?"2.幼儿第一次操作。

  3.认识左上、左下、右上、右下。

  师:你们的房间都分好了吗?这个是哪个小朋友分的?你上来介绍一下。你再说一下小动物分别住在哪个房间?和他一样分的小朋友举手。你们都是这样分的。可是刚才这个小朋友介绍小动物住哪个房间的时候,说的是这个、那个的,有点介绍不清楚。我们能不能帮这四个房间都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呢?我们先来看看小猫住哪个房间?先看看它住在左边还是右边,上面还是下面呢?那我们就给它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左上。"那小羊、河马、大象它们住在哪个房间呢?

  4.根据动物要求进行第二次操作。

  (四)举行森林Party,巩固左上、左下、右上、右下。

  1.根据指令找寻神秘圣诞礼物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的舞会要开始啦。让我们把今天的舞伴请出来。我数到123,你们把坐的地垫翻过来,这就是你们的舞伴。看看你的舞伴什么样?

  2.Party游戏:跳舞毯。

  (1)结合课件先进行方位的练习。

  (2)跟着音乐跳舞。

  活动延伸:

  日常生活:继续了解生活中的其他方位,如东南西北等。

  活动反思:

  《认识方向》是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本的45—46页的内容。这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这也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让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位;让学生在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帮助思考的意识;并能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这节课的学习不仅为本单元后部分的学习作好铺垫,更为今后在生活中能更精确地确定和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打下坚实基础。

  我上了《认识方向》这一课,上完后进行了自我反思,感觉有做得好的地方,也有还需努力的地方,当然还存有一些困惑。

  我在教学这节课的时候设计了以下环节: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由“四面八方”这个成语引入,复习生活中的四面:东、南、西、北,然后提问“八方”是什么?为学习新知埋下伏笔。让学生初步感知学习方向的全面性与完整性。再引导学生有效地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认识并理解方位知识。我以学校以及周遍的一些标志性的建筑为背景主题图,在此基础上,我抓住一个方向,在演示、讨论的过程中完善学生对新方向的认识,在他们头脑中建立初步的方向框架。

  (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我在学校主题图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建筑认识图上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个环节充分放手给学生,由于学生已经知道了平面图上规定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了图上的东、南、西、北,接着由学生来说出另外的方向,再一次感知为什么东与南的中间就是东南,东与北的中间就是东北,西与南的中间就是西南,西与北的.中间就是西北。学生自己感悟出这样命名的道理,应用起来也能更加地得心应手。指导学生填写方向板。

  (三)实际操作,巩固深化:这一环节,我通过让学生指一指,认一认贴一贴,做一做等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并获得数学经验。在本课的“想想做做”第2题。我对题目进行了改编,有效地利用图中的相关信息。先提问:“你最喜欢的水果在水库的哪一面?”同桌共同解决。再问:“你喜欢的水果又在桃园的哪一面呢?”我发现学生更乐意动脑筋解决问题,也乐意与人交流合作。再把这些水果制作成9张卡片,要求学生听我说的方位或学生自己说方位,让其他学生上黑板完成这幅水果种植分布图。练习经过创造性地改编,学生兴趣大增,而且对方向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运用。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了各个方向,进一步理解各个方向在生活中的应用,丰富了学生的认识,拓展了学生的眼界,学生的认识更加的全面化。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全课总结,课外延伸:我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在小组交流或全班交流的时候,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补长取短,互相介绍确定方向的好方法。回家以后,找一找你家的四面八方有什么?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02-23

大班数学教案12-06

大班数学《比较面积》教案10-17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5的组成》08-22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三篇04-22

大班数学教案三篇04-30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三篇05-15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3篇10-11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15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