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4-04 10:56:39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小学数学教案范文汇编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小学数学教案范文汇编5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

  2、会用正负数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知道正负可以互相抵消,会解决正负相差的问题。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体会正负数表示的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运用抵消的思想处理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感知正负数可以互相抵消。

  1、师生游戏

  师:同学们,剪刀石头布的游戏玩过吗?(玩过)好,我们就来玩玩,谁愿意和我玩?

  (师生游戏,其它学生当裁判,并要求做好记录)

  师:谁来说说你的记录结果,你认为谁赢了?

  师:比赛的时候还要给比赛双方记录成绩,你认为怎样记录成绩好呢?

  (揭示课题)

  出示评分规则:胜一局记1分,平一局记0分,负一局记-1分。

  【联系学生实际,创设情境,体验负数在生活中产生的必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师生共同记录比赛成绩)

  师:现在我俩的得分分别是多少?

  师:你是怎样想?

  生:+1和-1可以互相抵消?

  师:抵消是什么意思?抵消的结果是多少?

  2、生生游戏

  师:你们想自己玩一次吗?两人一组,3局定胜负,必须有一人记录成绩。

  (学生活动)

  (反馈比赛结果)

  3、深入了解抵消的'应用

  师:如果老师想反败为胜,你认为老师至少还要胜几场?

  师:这时两人得分分别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师:除了像+1和-1,+2和-2这样的数相抵消结果为0,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师:+5和-3,-5和+3还能互相抵消吗?

  小结:意义想反的两个数,我们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把正数和负数合并起来,我们可以采用抵消的方法进行计算。

  【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正负数的意义,理解抵消在正负数计算中的应用,从而使机械的数学计算变得有趣。教师在数学学习中只是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

  (二) 从时间轴上求正负数的相差数。

  (课件出示:天宫神八交会对接)

  师:从这张图片你看明白了什么?

  师:你知道太空人两餐相差多长时间吗?

  师:你还能提出新的问题吗?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数学《正负数一》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数学《正负数一》教学设计【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有趣、现实的情境,并以别开生面的神八、天宫一号太空一吻的场面,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负数所表示的意义,并通过学生自主讨论、合作交流、不断探索以获得数学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感悟到数学应用于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综合运用知识,解决正负数问题

  师:生活中除了赢分和输分这样的量可以用正负来表示,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师: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只要你用心感受,那么它就在你的身边。

  (课件出示:一个11岁儿童的标准身高150厘米我们把它记作0,想一想你的身高是多少,应记作什么?)

  (学生思考后,全班反馈)

  出示表格: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1.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算训练)

  12÷3=8÷4=6÷2=36÷6=

  18÷9=45÷5=49÷7=56÷8=

  2.口答

  (1)90里有几个十?800里有几个百?60里有几个十?600里有几个百?

  (2)300里有几个十?420里有几个十?540里有几个十?500里有几个十?

  (二)情境引入

  同学们,星期六淘气班将要到科技馆参观昆虫展。他们班一共有60人,想坐2辆车去科技馆,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可以怎样列式,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学生列式:60÷2并说明自己的想法。(板书:60÷2=)

  请学生说说60÷2的含义。

  (三)探究算法

  1.60÷2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和小组同学说说你的想法。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算法:

  ①因为2×30=60,所以60÷2=30(想乘法做除法)

  ②因为60里有6个十,把6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十,即30,所以60÷2=30

  4.将答案写在书上,把答语补充完整。

  5.拓展训练:

  ⑴如果我们60人,找3辆小汽车去科技馆,平均每辆小汽车坐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怎样计算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60÷3=20(人)

  (2)我们班和一班合起来共120人,如果坐2辆大轿车,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怎样计算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20÷2=60(人)

  6.完成试一试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组织学生比较上下算式,说说两个算式之间的联系。

  7.完成试一试第2题。

  ⑴先让学生独立计算。

  ⑵组织全班交流

  ①抽几个整百数、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题,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

  ②让学生比较每一组算式,用自己的话说说发现了什么?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你学到了什么?

  (五)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交流后抽几题让学生说一说口算方法。

  2.“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结合本题情境图说说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列出算式计算。最后,引导学生观察表格说说发现了什么?

  3.“练一练”第3题

  先让学生依题意独立解答,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4.“练一练”第4题

  先准备好计算卡片,以“小组接力”的形式开展活动,即一位学生做好一题,下一位学生接下去做下一题,看哪个小组先完成题目并且正确率。游戏结束,让每一位学生把这8道题都独立做出来,并与同学交流。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并知道1分=60秒。

  2、让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通过各种活动准确的体验一分、一秒。

  3、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认识秒,并准确建立一分、一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分秒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自制钟面。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识

  出示钟面唤起学生记忆,并拨几个学生熟悉的时间让学生认读。

  师:大家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谁能说说关于时钟你知道些什么?

  生:我知道有时针和分针。(与学生共同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是及时补充)

  生: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也就是一小时。(若是学生说的不够完整,教师引导学生共同进行复习)

  生:……

  师:同学们的记忆里可真好,看来大家学过的知识是难不倒你们了!那你们能正确迅速的说出钟面上的时间吗?来比比赛!(教师拨时间,学生认读,对于不正确的给予指正,并说说是怎样认读的? )

  二、 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啊!敢不敢继续挑战自己?大家仔细看看老师出示的这些钟面上针的多少,你能看出有什么不同吗?

  生:有的钟面上有三种针,有的钟面上有两种针。(师提示:较短的一根指针叫时针,它表示多少时;较长的一根指针叫分针,它表示多少分。)

  师:你知道最长最细的是什么针吗?秒针走一小格是多少呢?对,就是一秒!

  今天咱们就来一起来认识一下秒。(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2、说说是几秒,教师提问:秒针走一大格表示几秒,从1走到4表示几秒,从7走到1是几秒,……同桌再互相说一说。

  3、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间(适当的给学生讲解秒表的读法)

  4、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这是什么发出的滴答声?

  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看了你们刚才的表演,你觉得1秒的时间过得怎样?(学生畅谈1秒时间感受)是呀,1秒的时间很短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出示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5、学习1分=60秒,并体验1分钟

  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秒针走一圈是60秒,分针正好走一小格,由此得出1分=60秒。

  让学生静静地观看钟面上的.秒针走一圈。

  问:1分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请你选一个你喜欢的活动,咱们来做一个1分钟的体验活动。

  师生共同总结一分钟可以做的事。

  三、 联系巩固

  1、填单位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时间单位,知道了1分=60秒,以前我们还学过哪些时间单位呀?现在老师想来考考你们,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人每天睡觉大约9( ) 系红领巾大约20( ) 煮饭大约30( )

  2、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秒。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计量时间的单位---秒。知道了1分=60秒,一秒过得快不快?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能浪费1秒钟!

  五、课外作业。(略)

  板书设计:

  秒的认识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1分=60秒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调查统计,使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整个过程,体会统计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地收集和整理数据,会填写简单的统计表,会画简单的统计图,能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

  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点:

  收集和整理数据,会填写简单的统计表,会画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能根据统计表、统计图,提取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根据统计结果做出决策。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统计”这个词吗?板书:统计对于“统计”,你想知道什么?

  (什么叫统计?可以怎样统计?学统计有什么用?)

  过渡:同学们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认识“统计”。

  二、探究问题

  (一)认识统计表

  1.出示课件,提取数学信息。 有四种饮料,桃汁5箱;梨汁10箱;苹果汁9箱;桔汁5箱。

  2.学生把饮料的箱数填在练习纸上的统计表中。

  3.汇报:你是怎样填的?

  理解“合计”的意思。

  4.对比饮料图与统计表

  师:如果让你用很短的时间发现更多的数学信息,你看下面图(杂乱的),还是看上面的统计表?为什么?(每种饮料的箱数一目了然)

  师:像这样的表,叫统计表。

  板书:统计表

  正因为统计表有这个优点,所以许多地方都用到它,你在哪见过统计表?

  5.看统计表提取数学信息。

  (二)认识统计图

  1.课件:出示饮料图

  2.生提出摆放建议

  追问:分类摆放有什么好处?(便于拿取;箱数一目了然)

  3.课件出示分类摆放的饮料图

  师:工人叔叔摆放饮料的办法真好,我们可以照着这种方法画一张统计图。

  板书:统计图

  4.认识统计图

  课件演示:方格纸→左侧数字→下面饮料名称

  师:你打算怎样表示桃汁的箱数?

  生自由发言

  数学上用竖着的条形表示。(板书:条形)

  5.画统计图

  生拿出自己喜欢的彩笔,用条形表示其余饮料的数量。

  6.看统计图,提取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三)学看统计图

  1.课件出示两天后超市现有饮料统计图,看统计图回答问题。

  2.根据统计图做出决策

  师:看这张统计图,如果你是店长,你会做出什么决定?

  (四)小结

  三、实际应用

  1.数学书上128页试一试

  2.四届奥运金牌榜

  填统计表,画统计图,回答问题

  师:看这张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金牌数增多。)

  预测一下,20xx年在北京举办的29届奥运会的金牌数。

  四、拓展质疑

  1.这节课上到这儿,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2.教师总结:我们今天只是初步学习了统计图和统计表,今后我们对统计还要进行深入地学习。

  五、布置作业

  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自己找数据,制统计表,画条形统计图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组合图形,初步掌握用分解发和割补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2、能综合运用平面图性积计算的知识,培养分析。综合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一拼。找一找的过程,体会各种图案之间的内在联系,知道生活中各种物体的组合规律。

  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体验生活中美丽图案的组合规律,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审美观念和热爱学习数学的思想情。

  教学重难点:

  初步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正确、灵活地把组合图形转化为所学过的基本图形,并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题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巩固基础

  1、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基本的平面图形?

  2、他们的面积计算公式分别是什么?(请学生说一说)

  3、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出示所学过的图形)

  师:这些单个的图形称之为简单的基本图形。

  师:在我门的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表面是由这些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我们称之为组合图形。同学们,仔细观擦一下我们的教室,看一看哪些地方有组合图形。

  二、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观察了教室内的组合图形,在我们的课本上也有几副美丽的图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同学们阅读课本。

  2、同桌交流图案的组成。

  3、小组和作,拼一拼,讲一讲所拼图形的组成。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组和图形?

  三、合作探究

  1、出示例题4的图。

  师:这是一间房子侧面墙的形状,它是什么图形?怎样求它的'面积?先独立想一想再小组交流。 提示。

  (1)这个图形有哪些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

  (2)求它的面积就是求哪几个图形的面积?

  (3)要求它们的面积需要什么条件?

  (4)教师给出条件,试求出它的面积。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结果。

  (1)把组合图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分别算出它们的面积,再想加。

  (2)把组合图形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先算出一个梯形的面积,再乘以2。

  (3)仔细阅读课本,补充完整。

  (4)引导学生,总结方法 。 教师:想一想我们刚才是怎样求这个组和图形的面积的? 你认为那种方法简单呢?

  总结:在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时,先把组合图形分成易学过的简单徒刑,然后分别求出他们的面积在相加。

  四、练习巩固

  1、练习二十二第一、二题。

  教师出示相关的图形,请同学说说她是由那几种图形组成的。 (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教师巡回指导并讲解)

  2、发放练习卡片给学生做一做。

  说方法:长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阴影部分的面积请学生上黑板演示计算过程。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练习,可见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可以用相加的方法,也可以用相减的方法。

  3、你能用几种方法计算下图的面积。

  五、课堂小结

  1、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2、教师总结:组合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应用广泛。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多动脑筋,就会掌握方法。

  板书设计:

  组合图形的面积

  几个简单图形组合而成

  (根据已知条件相加或相减)

  方法:分割法或添补法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12-30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07-26

小学数学教案15篇12-30

小学数学教案(15篇)12-30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三篇04-13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3篇05-16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8篇06-06

有关小学数学教案三篇04-02

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四篇04-16

【实用】小学数学教案3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