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

时间:2023-02-09 13:20:37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1

  过去的文言文教学,为了教得踏实、放心,大多老师都会大量地讲解文中出现的文言字词,甚至有的还逐字逐句翻译,否则也一定会要求学生背诵译文。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教文言文,笔者在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以及广泛地吸取专家、名师的课改经验后,设计了这样一个课例——诵读·积累·扎实

  这个教学设计是在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的基础上形成的。我认为,课改就是改课。作为课改的一线教师,只有将课改落实到课堂上,才能将课改改到深处。因此,尝试新颖、实用的教法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必须努力做到的。以下我以高一必修二第三单元的第10课《游褒禅山记》为例谈谈在新课程背景下我对文言文教学的看法。

  诵读是前提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要学好文言文,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读”摆在首位,在教学中要突出朗读教学。因此,本课文的教学就很注意了这一点。教师范读的有3次(全文范读,段落范读),学生齐读有四次(全文齐读,段落齐读),自由读有2次,背诵3次(,课下自己背诵、课堂自由背诵、课堂全体背诵)。几个来回下来,自觉的学生可以达到熟读成诵,懒一点的学生也能熟读。通过这样的诵读教学,基本上消除了学生对文言文的“恐惧”。

  积累是关键

  新课程的文言文教材,课文的注解几乎覆盖了将近80%的语句。因此文言文得教学,应立足于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教师根据课堂问询,将发现的问题变为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而有针对性的讲解。经过自学以后的学生不希望老师再将社科涉及到的所有文言字词在课堂上繁琐的列讲,而是最希望老师能讲一些和课文相关而自己又不知道的知识。因此,教师只应当强调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值得重点掌握的字词而去掉一些已经不用的词汇以及生僻的.词汇。因为一些重现率很低的词汇是不必要求记住的。这样学生在学习少数重点词汇中一课一得,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此教学设计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所以每段只选取了一些重要的词汇以及句式在课堂上讲解。

  趣味是目的

  虽然说文言文教学是古汉语教学。但文章能流传至今必定有其鲜活的生命力,即作者的情感态度。所以文言文教学既要抓“言”(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又要抓旨,只有认真领会作者的情感态度,才能体味文中作者的“趣味”,以提高人文素养。而本文作者即事明理意在表明:没有大志而畏于艰险的人,是不能够深入险境而窥视到异观的。明白“尽志无悔”才是学习这篇文章最根本的目。

  所以,我觉得:

  有预设的课堂就是有收效的课堂,反复诵读解决了背诵这一大难题,抄写又能避免错字漏子,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有章可循的学习过程中消除了对文言文的恐惧。

  少数重点词汇的强化学习,增添了文言词汇的积累,致使学生在逐步积累中不断丰富文言词汇,做到一课一得。

  作者“尽志无悔”的说理传递给学生的是一种积极上向的正能量。

  当然,这样的设计对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而言,收获不小,但对于一些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来说,老师应该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去加强、去引导。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2

  《游褒禅山记》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个单元学习的是古代游记散文,属于文言文教学单元。

  我一直认为文言文教学离不开文言知识传授,但不能仅局限于文言知识的学习。古文言文中蕴藏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古人深邃思想的体现,高尚人格的展现,超人智慧的表现。文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以及其精巧的结构布局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倘若教师只局限于文言知识的教授,真的有些舍本逐末了,况且大部分课文下面的注释比较详细,学生参照课文下边的注释基本上就可以疏通大部分的文句了,而且大部分文言知识也是要靠上下文的文意来理解的。

  所以在教授文言文单元时,我的教学过程基本上是按照以下四个环节安排的:

  第一个环节,学生参照注释自主翻译本节课规定的学习内容。(要求学生根据注释解释文中重点字词)

  第二个环节,小组合作根据语境推断个别难懂的字词和句子的用法和句式特点。

  第三个环节,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第四个环节,以一个问题出现,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深入思考,理解吸收课文的思想精华。

  我自认为这样就可以把我从一字一句的讲解的文言教学困境中解脱出来,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情况,也可以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和点拨,从而使每节课都落到实处,让每位学生都能或多或少的学到知识。

  但在《游褒禅山记》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几位学生的书是空白的,问他们个别字词的含义也答不上来。我心里一下恐慌了。我一直认为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或者做其他事情不是学生的错,是我自己的教学环节出了问题了。所以我轻易不批评学生。下课后,我把书上空白的几个学生叫到办公室询问他们原因。原来是他们在自学时怕出错不敢写,教师讲解时速度有些快跟不上。我仔细想想也的确是这样的情况。我让学生自主学习时,字词任务没有明确,没有把学生的求知欲激发起来,怪不得学生。

  学海无涯,教海也无涯。每天忙碌且充实的生活着,不求有多大成就,但求每天都有个不一样的自己。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3

  “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这话我信。《游褒禅山记》在高中学过;读大学时,老师讲过;现在自己再读,和学生一起赏析,每次阅读、学习都有收获。

  有人说,“唐以前诗是长出来的,唐诗是嚷出来的,宋诗是想出来的,宋以后诗是仿出来的。”这话我更信。宋诗是想出来的,产生了大量的哲理诗,宋文何尝不是想出来的!宋文中的哲理,更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游褒禅山记》叙述作者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半途而止”的经过,借此生发议论,通过记游言志。文章因事说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结构严谨,文笔简洁,语言凝练,体现宋人游记善于议论的特点。

  教学过程中主要先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疏通文意,掌握文中重要实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并让学生做积累。在课文分析中让学生了解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严谨结构。

  这篇文章名为游记,实则说理,构思奇特,别具一格。它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叙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文章以记叙的'内容为喻,生发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了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的启发,使完美的表现形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谐统一,具体说来本文在写作上有三奇。

  一奇。文章开头就别开生面,有别于一般的游记。虽然一、二句也按游记常格先介绍褒禅山的概况,第三句以下却愈变愈奇,至“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才知道这个开头其实是考证,以考证山水得名、音读确否作游记开头,这是前所未见的,此一奇。读到这里,读者不仅要问一个为什么?这样写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但要真正体会到这种“奇”,就必须读完全文才能豁然。

  二奇。接着文章记叙游洞过程。一般游记文章,都以叙述描写为主,而这篇文章的记叙部分却非常简略。记叙游前洞,着眼点在地势“平旷”而“记游者甚众”;写后洞,着眼点在“入之甚寒”而“入之愈深,其见愈奇”,“来而记之者”则愈少。对比写来,其目的则是为后文议论作铺垫,特别是段末处从乘兴而来败兴而出作结,更为思考作一层准备,这就是记叙用笔之奇,则为二奇。

  三奇。全文若在此结束,仍不失为一篇游记佳作。因一般游记文章,进行叙述描写之后,只是用极简省的笔墨,或感叹,或议论,画龙点晴。可本文作者到此结束总有缺憾之感。因此,作者用大段文字阐发悔思之得。文章首先从古人观察事物而有得开始,探究的结果是“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接着探究此次游山不能“极夫游之乐”的原因,辩证地提出了“夷以近,而游者众”,“险以远,而至者少”和志、力、物三者在求思、行事上的哲理。这次游山所得有二:一是志、力、物三者的行事辩证法则;二是治学的严谨求实的态度。文章以考证起,实则讲的是治学。治学也是行事的一部分,其态度和行事密不可分,二者结合,成功才有把握。这样叙议结合,缝合紧密,实为三奇。

  作者更是借游山,向我们说出了他对待成功和失败的态度,其实运用了“归因”方法。王安石把游山(准确说是游洞)的成功归为四个条件,一是有志;二是有力;三是有物;缺一不可,四,当然还有难度:“险以远,则至者少”。但是他最强调的是志。在物和力允许的情况下,要“尽吾志而无悔”。王安石这段议论,意义深刻,既说出了不怕艰难,勇往直前,领略险峰上的无限风光的人生态度。也说出了“尽吾志而无悔”改革决心。

  总之,此文以游山探胜而未能尽兴为出发点,因事见理,说明“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处,要想到达那里,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足够的力量,还要辅以一定的物质条件。此外,还从仆碑文字的读音情况,提出“深思慎取”的告诫,这对今天我们的治学、处世、创业,都有借鉴意义。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4

  宋代的人喜欢发表议论,无论是吃饭喝茶,还是穿衣戴帽,再或者是游山玩水,都特别喜欢探究道理,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之所以成为流传千古的名篇,不是在于他的游记过程的欢快、风景描述的精彩,而是在于这篇游记中透过记游而引发王安石深入的思考:对人生处事的感悟,以及对治学严谨的心得。读来真如和智者对话,启人心智。

  “记”是古代散文的一种体裁,产生于六朝时期,至宋时期,内容充实拓展,形式巩固严谨。“记”可叙事、写景、状物,亦可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比如叙事的有《桃花源记》,写景状物的有《小石潭记》,既写景又抒发情怀,阐述观点的有《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等,而《游褒禅山记》就属后者,符合宋人考据阐议之性。

  《游褒禅山记》全篇一共五段,结构清晰,重点突出。第一和第二自然段属于第一部分,是记游部分,第三四自然段是文章第二部分,是议论部分,第五六段是第三部分,补叙同游朋友及写作时间。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教授第一二自然段,我的教学设想是这样的:首先是导语引入,介绍“记”的文体、作者及写作背景,然后第一段采用串讲法,由教师逐字逐句的讲解重点的字、词以及特殊句式,在讲解过程中教给学生阅读陌生文言语段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然后第二段给十分钟时间,由学生结合课下注释以及原有的文言知识的积累,自己去试着理解和翻译,或是同桌合作学习,然后找学生提问,说出自己学习后的困惑和不解之处,最后教师解答。设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是残酷的。本节课上完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总结反思:一是课堂当中时间的安排分配不均匀,结果导致时间不够,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足,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二是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诵读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如何读,读多久,也是个问题,在这一次的教学当中,学生的.朗读比较少,还需加强。三是一节课上完,学生掌握多少,真正掌握了没有,心里面没有底,因为他们回答积极,还需要不断的训练、加强。针对以上几个方面,我觉得可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更多的独立时间,可以让他们自己学习。其次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是要对学生的朗读多加训练,对于本节课重点的字词句,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到两个检测题,当堂检测,看他们的掌握程度。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尽量去弥补自己的不足,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更加完善。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5

  上来的整整一节课,我就让学生读书。要求很简单:多读,读熟。什么也没讲。

  第二节课,我问:哪些是重点段?学生说三、四段。那好,就从重点段讲。第四段很简单,一提而过。第三段怎么办?还是读背。我找读背好的学生示范,问:你们为什么背得快?他们说:“我是分几个层次背的。”我说:“具体说说层次。”下面就是他们说的大概意思。

  1、“于是余有叹焉。”这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2、主要写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写现在一般“世人”的做法: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4、重点阐述作者自己的观点:一个人怎样才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呢?主要是“三有”:有志、有力、有物。为了加强论述的力度,作者用了很多否定的句子:非有志不能至,力不足不能至,无物相不能至。

  5、最后说:尽吾志,可无悔。

  学生说完了,我觉得老师就不用讲了。再有同学不理解,鼓励他们去读书、背书去就是了。

  第三段“讲”完,讲第二段。

  我让学生翻译第三段的第一个句子。问“于是”的“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在第二段中找“是”所指代的“这种情况”都包括哪些语句?学生最后找到了:从“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到“火尚足以明也。”找到了,一边让学生翻译,一边提炼要点,这层就解决了。

  我又问:这段写了作者游览的经过,那他和同伴游览的具体地点在哪?游览后的心情如何?学生说游的是后洞,后来的心情是“悔”。这样,第二段层次层意基本解决了。

  最后,我提问“其下平旷”中的“其”指代什么?学生说是华山洞。这样就过渡到对第一段的理解。一边读第一段,一边找出说明的几处主要景物:褒禅山,禅院,华山洞,仆碑。这样就差不多了。

  课后想想,这真是千古名文。第二段首句一“其”字紧紧承一段而来,第三段首句一“是”字又紧紧承二段而来。“其”说“禅院”,“是”说“游华山洞”。最后,第四段还没忘记把第一段中的“仆碑”也说上几句!真真难为作者如何想来!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6

  一、抓住诗眼,巧设切入口

  语文课程具有重感悟的特点。古诗作为一个整体,传达出其各不相同的情感和意境,而这恰是一首诗的精髓所在。教学时片面注重字词的讲解而忽略对全诗意境的感悟无异于舍本逐末,买椟还珠。

  在分步解读《咏柳》和《春日》时,我分别抓住了"裁"和"寻"这两个字展开教学。教学《咏柳》,以"为什么作者把春风比作剪刀?这把剪刀裁出了什么?"这一问题切入,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阅读期待,并最终统领全诗的教学。《春日》一诗,重在让学生思考:作者是在怎样地寻找春天,他的心情如何?带领学生不仅走进诗歌,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这一"裁"一"寻",使两首诗互为注脚。

  二、想象补白,丰富诗歌意蕴

  古诗凝练含蓄。诗人往往用跳跃的语言,创造出一种言外有言、意外有意,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来表达审美体验,反映生活本质。如何引领学生读出诗句背后的情味,离不开学生的想象。教学中,我多次通过想象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对诗句的内容进行补白。如教学《咏柳》时,让学生想象春风还裁出了什么?在这儿,学生将已有的'对春天的认识,在脑海中转变成一幅幅立体的、鲜活的画面,再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一过程,无疑充实了诗句的内容,拉近了古诗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丰富了古诗的意蕴。二次整合时,让学生以"总是春"练习说话,同样达到了这一目的。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7

  担任高中教学后的第一堂公开课,讲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多亏有石老师一次又一次耐心细致的指导点拨,自己在不断备课和修改的过程中,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上完课之后,凌老师给予的鼓励和建议,亦让我有了更明确的改进方向。

  科组讨论时,凌老师让我说说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我竟然有点慌,不知道怎么叙述。在上这堂课之前,我自以为自己的教学目标是很明确的。可能是修改多次的原因,教学目标这一块,竟然没有跟着设计一起及时修改。在我磕磕巴巴说完自己的教学目标之后,凌老师建议,表述应挖掘得更深刻一些、清晰一些。比如“理解作者在文章中体现的思想”、“培养学生批判性精神”等,课堂上也完全可以大胆放开让学生去思考、去谈。教学目标决定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度。我想,在以后的备课中,自己还是应该先备好教学目标的设计,反复逐条推敲,这样才会让自己的整个备课思路更清晰。

  凌老师还一针见血地提到,这堂文言文课,似乎缺少了一点文言味道,对文本的阅读品味,没有能完好地体现出来。这也正是我自己有所察觉的一个遗憾。在备课之始,我就是想要上一堂带着学生“咬文嚼字”的品味文字语言的有文言味道的课的。也有设计到此番内容,比如带学生反复品读文段中的三处双重否定句“非……不……”,让学生对比思考:作者为何不用“故需有志、有力、有物、有主见,方能至”这样一个言简意赅的肯定句来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对两种表达的用词、语气、句式、情感力度等方面进行品味分析的过程中,体会作者背后未言的思想。然而,这个品读部分和安排的其他教学环节如何很好的融合在一块,我却没能尽早有个确切的思路。

  之前,石老师教我安排两场课堂讨论,一个就文章内容来讨论,一个联系生活实例来讨论。我当时就表示非常疑惑,我很担心这样上起来会变成班会课的感觉,离语文味渐行渐远。我弱弱地问石老师,这样会不会脱离文本不像语文课了。石老师说,前者是围绕文章内容来讨论,后者是在课文基础上做思维拓展,均是语文课的范畴啊。我仿佛听明白了,但是却未能继续深备:如何带学生紧紧围绕文章内容来讨论。或者其实我自己也没有真正去思考:如果我是学生,我该如何紧紧围绕文章内容做深入分析。而最后在公开课上,这第一场围绕文章内容的讨论,我的问题应该就是出在:未能及时引导学生回归具体文本,点拨学生紧扣具体词句去朗读深挖咀嚼。最终呈现于课堂,便只有口头强调要从文中字句里找依据,当学生思维各个散开来,我便不知如何引导他们收回来对字词句意做更深入细致的品析了。

  石老师帮我设计的,原本是很好的教学环节,可惜,我未能领会和把握这一环节的精髓,对学生的点拨引导,尚欠火候,以致学生讨论浮于表面流于肤浅止于形式,似乎离文本远了又远,离石老师对我的期待远了又远,也离自己的教学初衷远了又远。

  又回想公开课前的那个上午,石老师听完我在另一个班上的这堂课之后,眉头皱了很久。他说,你这个思路,可能还得改改。然后他就从头到尾帮我重新细细梳理了一番。看我一脸迷茫的样子,他又详细地、慢慢地复述了两遍。我飞速地做着笔记,像小学生聆听老先生的教诲一般,诚惶诚恐,不敢有一点失神。在设计课堂思路的逻辑性方面,我的能力还需大大提升才行。

  我又想起了我和另一位年轻同事在闲谈时曾提到的一点有趣的发现:我们俩的课本上是红笔黑笔写得满满的,但是自己上起课来仍是不知从何处讲起的感觉,脑袋一片茫然;石老师的书,都是白白净净不书痕迹,但是他每堂课上起来都是思路特别清晰流畅、重难点特别突出的,而且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还常常联系时政体育娱乐,发人深省。我们写得密密麻麻,是因为自己不懂,要查阅资料从头学习,怕自己在讲解时忘了漏了哪个要点,便非得这样详细笔记。石老师教给学生的是烂熟于心的'知识与深思熟虑的思想,而我们其实只是做了搬运工,把百度到的东西搬给了我们的学生,其实自己个人依旧对课文缺乏独立的深入的思考,所以也无从教给学生什么有深度的有独特价值的东西。

  得到石老师的最后一番修改建议之后,我迅速重整教案,发现这样整堂课确实顺畅了好多。之前我也觉得环节安排上有些不妥,操作起来有些奇怪磕巴生硬,但是我想不出该怎么调整。在另一个班上课时,还因为电脑与U盘没反应,加上学生课堂表现散漫随意,整个人上课心态大受影响,应对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不足,心理素质也表现欠佳。那堂课最后是没有如愿完成全部教学任务的。石老师后来批评我,教学时间没有把握好,疏通完文段,准备探究问题时,已经用了20分钟了,后边的讨论只剩10分钟,我却给了8分钟讨论仅留2分钟发言。

  公开课时,我按石老师建议的,把疏通文意部分由PPT展现词句翻译改为投影学生导学案预习作业,重点讲析批改过程中发现的有普遍意义的知识难点,有的放矢,大大提高了推进效率。环节与环节的接驳处理,也做了很大改动。讨论时间安排上,石老师建议,讨论4分钟够了,发言至少请4个不同小组的同学来谈,6分钟左右,这一点我也及时调整好了。整堂课,虽然有些紧张,但是基本上所有环节都顺畅地完成了,学生反应不如平时大胆活跃,但是也算积极主动配合,课堂时间把握刚刚好,总结完本课所学,最后齐读重温一遍文段,布置好作业,下课铃声完美地响起。

  如果说这堂公开课有何可取之处,那全都是石老师谆谆教诲的成果。只可惜自己还是太愚钝,未能将他悉心传授的精华一一完好地展现于同行面前。真的打心底里非常感激石老师的几番指导,他的思路,完全是高出我好几等的境界,是我远远达不到的水准。很庆幸,能在他带领的备课组里学习和成长。

  除了上文所述需要改进的方方面面,另外,还有两个方面也是我需要加劲努力:一个是板书练习,粉笔字实在是很难看,拿不出手;一个是对文本的解读分析,在准确度和深入度两个把握上,需要加强训练。比如这篇文章中的“缘事说理”这一手法,在第3段里,分别体现在哪些具体句子,如果不是石老师带我分析,我自己就是完全没有理解到的。

  公开课很累人,老师学生都端着绷着的那种感觉,实在不好受。等待上这堂课的日子,心里始终有所挂碍,也是寝食难安焦虑不已的。但我不认为公开课就是一场表演。我觉得,公开课只是追求更完美的常态课。就像周末懒散素颜,上班时精心化个淡妆,努力展现一个更完美一点的自己一样。磨课的过程很心力交瘁很痛苦,但是也真的是一个非常有意义有收获的过程。每个学期能得一两次这样可以逼着自己广泛学习、深入思考和迅速成长起来的公开课机会,反复推翻自己重塑自己,且能得到涵养深厚经验丰富的前辈们各种一语道破真谛的金玉良言,亦是无比幸运的。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8

  9月5日上午第三节课,市教研室专家来校听课,我想从新课程的角度,用生成性的教学结构,运用问题发现法,来上好这节课。

  我准备上的课文是一篇传统名篇――《游褒禅山记》。我向来不喜欢做课,所以也没有强调预习,只是早读的时候要求他们读了课文,并且放了朗诵录音;我想同学们经过早晨的读,应该对课文有一定的熟悉了,于是按照原来的思路满怀信心地在第三节课走上了讲台。

  先是按照惯常安排,徐益安同学讲了一首词,可是准备得不是很让人满意,既没有抄写到黑板上,也没有用幻灯打出原词,同时不能脱稿,同学们只是隐隐约约地听到“为赋新词强说愁”,大多都没有听清楚。我只有皱皱眉头,怎么这样呢,多少次强调要将词句抄写到黑板上,或者幻灯打出,可是他们怎么就是做不到呢?

  开始讲课了――

  我的第一问题就是“请你谈谈你所知道的王安石。”教室一片静默,没有预想的热闹,后来连问多次后,黄恒才拿了一本参考书把王安石的生平念白的一遍,差强人意地对付了过去,可是这依然不是我问题中的“你所了解的王安石”呀,依然是从别人的文本中得出的结论。这让我很吃惊,对王安石的了解是这样的苍白么?可是更让我吃惊的还在后面呢!

  看到同学们的为难,我只好把自己准备的.资料用幻灯打出来,并简单地讲解了其中的一些词句的意思。没想到的是,讲到“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中的“天”字时候,我随口问了问“天”的意思,竟然无一人知道,这可是我在这个班不止十次地提到过的呀,但是事实是又是一片静默,多方提示都无济以事,偶尔几个人说出自己的理解,都是风马牛不相及,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心中已经感觉到这场课是失败了,最后还是陆萍怯怯地小声说对了是“自然”,但在这个小小的问题上我认为我已经是失败的了。时间浪费了,下面重要的内容就要被挤兑压缩了。

  我问的第二个问题是,你能背诵王安石的一部作品么?全班又是一片寂然,让人心骨寒冷的寂然。同学们往日灵动的思绪似乎全部被冻结了,难道是有老师在听课,怕出错么?看起来又不像。我退而求其次,希望同学们能记得王安石的一句也好呀,可是结果依然令我失望,有一个同学说了两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远近高低各不同”;张冠李戴了,前一句是对的,后一句则是苏轼的《《题庐山西林壁》了。这让人哭笑不得。

  就这样磕磕绊绊地讲下来,进入我这堂课的第三个步骤,就是把课文读通,我以为学生有昨天晚上的预习和有一个早读的时间朗读,对这样一篇文字并不很艰深的文章的读通,应该是没有问题(事后了解,今天这个班有5节课有老师听课,除语文外,其他老师都是强调又强调地做了详尽的部署,同学们本来就重理轻文,所以就自然根本没有看书预习了),哪知道读得也是不能尽如人意。就几个断句有问题的句子和几个读错的词语稍微点拨之后,我就进入了这场课最重要的阶段,“请同学们把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发现的疑难问题,提出来供大家共同探讨”,我感觉这样做才能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教学精神。但结果依然让我非常失望,在我不断的启发诱导下,也只是寥寥几个人提出了几个不痛不痒的问题,甚至有个别被点到了名字的同学站起来都不愿意,以至于吱唔以对,真的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40分钟快过去了,下课铃声就要响起来了,可是同学们依然没有任何哪怕是毫无价值的问题提出来。没有问题提出,这种生成性的教学就不能顺利进行下去,如果是平时,我当然会叫他们再看书,再个人体味、品读课文,力争读懂而发现疑难,提出问题。但是这时候有专家听课,不能一节课什么都不解决,光看书吧,后面讲得再精彩这堂课还是失败的了。于是,我不能也不敢这么做了。就这样在不断的激励学生提问的过程中下课铃声响了,我环视整个教室,能够按要求写出问题的寥寥无几,因此我只能最后要求他们课后把问题收集起来交我,下节课再来辩难析疑了。

  走出教室,我感觉极度失望。这堂本以为可以上得很好的生成式结构的教学课是彻底失败了。不用听课的专家说,我心里已经知道结果就是这样的。听了专家的点评,我对这堂课彻底失败的原因更加明晰:

  一是过高估计了学生的能力。本以为学生基础差,但总会提问题吧,水平低的就提低水平的问题,浅显的问题呀;哪里料想得到,这个生物班学生的基础水平之差已经超出了我所有的想象了,尤其是文学常识、古诗词识记,今后需要恶补了。

  二是同学们对这种自主式课堂教学方式还很不适应,师生始终有隔;加上前面已经上了二堂有专家听课的课,大家进入了思维疲劳阶段,所以参与学习的热情大减。

  三是本人对自主、探究、合作的新课程精神理解还不够,尤其是在具体教学中的贯彻实施上还有不明了的地方;自主应该是在教师充分引导下的自主,还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解决了基本的文本阅读问题后的自主?自主、探究、合作是有层次的,应该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采取适当的步骤,确立难易高低程度不同的标准来安排教学步骤,达成教学目的。

  四是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不够,这有待于以后的培养。学生对自主角色的认同感还待于实践的磨砺才能明晰。

  五是机械的理解新课程理论,尤其对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缺乏实践的磨练。理论的灰色情调再次露出了他荒谬的悖论色彩,相信学生是主体确实是不错的,但是一个做惯了奴隶的人陡然让他做一回主人,当然会无所适从,甚至会闹出许多笑话来的。老师本领再高,面对一班只是知道抱着手臂、竖起耳朵听的学生,要将新理念贯彻下去,真是神话呀。本应该由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自己把这权力抛去了,就是不提问题;因为他们没有这个习惯。从小学到现在,当奴隶已经当成了习惯,要让他们彻底改变这种习惯,多么艰难呀。

  这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适应,还要迅速改变教学只是应付各类排名考试的现实状况,才可能改变这种局面。把课堂交给学生,我是操之过急了!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9

  我以《游褒禅山记》一课为例谈谈对文言文教学的看法和本节课的教学反思。

  一、诵读应贯穿文言文教学的始终。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要学好文言文,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读”摆在首位,化用一个成语就是“读”占鳌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在教学中要突出朗读教学。因此,本课教学教师范读的有多次次,有全文范读,也有段落范读;学生朗读方式多样化,齐读有全文齐读,段落齐读,自由读,抽学生读,背诵有课堂自由背诵、课堂抽查背、小组集体背诵,课堂全体背诵。这样自觉的学生可以达到熟读成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这样的诵读教学,让学生对文言文的掌握成为“自然”,克服学生对文言文的“厌倦”情绪。

  二、积累文言知识是文言文学习的关键。

  文言文教学,应充分运用导学案,立足于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教师根据课堂问询,将发现的问题变为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而有针对性的讲解。经过自学以后的学生最希望老师能讲一些和课文相关而自己又不知道的知识。因此,教师只应当强调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值得重点掌握的文言知识,这样学生在学习重点文言知识中目标明确,便于理解,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此教学设计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所以选取了一些重要的词汇以及句式等知识在课堂上讲解。

  三、探究增强文言文学习的趣味性。

  文言文章流传千古,蕴藉古人深厚的思想和智慧,必定有其鲜活的生命力,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会让我们读者受益匪浅。所以文言文教学既要抓“言”(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又要抓旨,只有认真探究领会作者的情感态度,才能体味文中作者的`“趣味”,以提高人文素养。而本文作者即事明理意在表明:没有大志而畏于艰险的人,是不能够深入险境而窥视到异观的。明白“尽志无悔”的道理,也是学习本文的根本,作者“尽志无悔”的说理传递给学生的是一种积极上向的正能量,也增强文言文学习的趣味性。

  落实这样的教学设计,老师更应该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去加强引导,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10

  宋人好发议论,无论是吃饭喝茶,还是穿衣戴帽,亦或是游山玩水,应该是特别是游山玩水,总要考据本源,探究其理,因为他们尚理,所以很多的宋朝诗文当中无不透露一种理性的思考和智慧的闪光。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之所以成为流传千古的名篇,不是在于他的游记过程之畅快、风景描述之精彩,而是在于这篇游记中透过记游而引发王安石深入的思考:对人生处事的感悟,以及对治学严谨的心得。读来真如和智者对话,启人心智。

  “记”是古代散文的一种体裁,产生于六朝时期,至宋时期,内容充实拓展,形式巩固严谨。“记”可叙事、写景、状物,亦可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比如叙事的有《桃花源记》,写景状物的有《小石潭记》,既写景又抒发情怀,阐述观点的有《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等,而《游褒禅山记》就属后者,符合宋人考据阐议之性。

  《游褒禅山记》全篇一共五段,结构清晰,重点突出。第一和第二自然段属于第一部分,是记游部分,第三四自然段是文章第二部分,是议论部分,第五六段是第三部分,补叙同游朋友及写作时间。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教授第一二自然段,我的教学设想是这样的:首先是导语引入,介绍“记”的文体、作者及写作背景,然后第一段采用串讲法,由教师逐字逐句的讲解重点的字、词以及特殊句式,在讲解过程中教给学生阅读陌生文言语段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然后第二段给十分钟时间,由学生结合课下注释以及原有的文言知识的积累,自己去试着理解和翻译,或是同桌合作学习,然后找学生提问,说出自己学习后的困惑和不解之处,最后教师解答。

  设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又是另一种景象。本节课上完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总结反思:一是课堂当中时间的安排分配,除去课前演讲、导入部分,时间已无多,再加之教师课堂的拓展,更有学生自学的`时间又耗费不少,所以课堂略显仓促,本想自学完让学生提问,结果由于时间不够,干脆每人一句直接翻译啦;二是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诵读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如何读,读多久,也是个问题;三是一节课上完,学生掌握多少,真正掌握了没有,也就是所谓的课堂效率问题。针对以上几个方面,在评课讨论时,给出几点建议和意见,针对第一个问题,学生自学可以放在课下,作为一种作业的形式来完成,以此来了解学生的学情,于是想到前些日子中央一台播放的《刘伯承》中,有这样一句话“战争中,时间、地点、任务、敌情、我情是谓‘五行’,‘五行’不明,必输不赢”。我想课堂亦是无硝烟的战争,只有“五行”全明,这样的课堂才可以做到有的放矢,重难点突出,课堂时间也就有适当节约,课堂容量亦可加大;针对第二个问题,明确读是必须的,可以在讲前读,讲后作为总结亦可再读一次,视情况而定;针对第三个课堂效率的问题,本节课重点的字词句,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到两个检测题,当堂检测,检查效果。

  当然,有好的建议,关键还要看课堂具体的操作,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尽量去弥补,使之更加完善。最后想到,文言文的教学还涉及一个“文”与“言”的关系,如何处理这二者关系,也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后多向其他老师听课学习。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游褒禅山记》教案03-16

《山青青》教学反思06-30

山行教学反思11-27

山行教学反思04-21

《夜宿山寺》教学反思06-10

夜宿山寺教学反思11-27

《夜宿山寺》教学反思04-21

《阿里山纪行》教学反思05-29

望天门山教学反思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