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时间:2023-06-14 13:22:59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

  上完《四季》一课,心里不知道是喜多一点还是忧多一点。课后来反思一下自己的收获,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设计了读四季诗,找四季景,编四季诗,画四季景等四个环节,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始提问,激发读书兴趣

  托尔斯泰曾经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然而,兴趣不是学生自发产生的,它有赖于教师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去激发。

  在片断一的教学中,我先提问:“一年有几个季节?”学生的回答引出了课题—四季。“春夏秋冬”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接着板书出春夏秋冬四个字,并提出带领学生去找四季,学生都踊跃地要参与到活动中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于是我检查了本诗的生字,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指名读,齐读,再去掉拼音认读,开火车读,效果很好。

  二、在片断二“读四季诗”中,主要是以读为主;我设计了自由读、指明读、体会读、师生接龙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如让学生示范“鞠着躬”和“大肚子一挺”的样子,从而让其体会到谷穗成熟了和小雪人的顽皮。在重点教学“弯弯”的时候,先让学生结合生活中弯弯的物品说一说并体会弯弯的感觉,其次再读课文的秋天片段。又如让学生先体会谷穗的心情,再结合心情来读一读。由于读的方法多样,所以孩子们积极性很高,课堂十分活跃,达到了熟读成诵的效果。

  三、在片断三“找四季景,编四季诗”中,出示了“春夏秋冬”四季图片、指导学生看图,自己找四季来进行学生语言训练,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紧接着让学生尝试编四季诗,扩展训练:

  这样有梯度的练习,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引导学生将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运用获取的知识向课外延伸,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

  四、在片断四“绘四季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热情,用画画来表达对四季、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永远是一门充满缺憾的艺术。课后我也进行了思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课堂内容较多,有的内容设计难度较大。中途学生没有休息的时间。

  2、调控能力不足,应变能力还需大大地提高和改进。课堂调控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一名老师,若是缺乏了课堂调控能力,就好比一个军队失去了将领,会变得一盘散沙。由于内容较多,前半节课中,我采用了拍手开火车,师生接龙、夸夸自己等形式来调控课堂纪律,但后半节课我为了完成任务,对于一些学生的差错也未能加以很好的引导等等。学生画四季就没有时间了。

  3、对学生的评价还是缺乏感染力。在多读感悟这一环节中,评价语显得尤为重要。缺乏了有针对性的评价。如在教学冬天的片段时,未能通过评价语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从而显得比较单调。

  4、缺少对个人表扬。在低年级阶段,表扬是极为重要的。到位的、及时的表扬可以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在整节课中,缺少及时的个人表扬,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之,学无止境,教无止境。在从一年级开始,儿童的语言,儿童的心理,我还需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接受磨练。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2

  随着课堂教学研究和改革的深入,我们逐步形成了一种共识: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生命历程,课堂教学应当焕发新的生命活力。本学期的第十一周是我们实验小学的校本教研教学研讨周,在这个活动中我担任了上教研课的任务,执教的是一年级的阅读课《四季》。经过之前的自己钻研教材执教老师的试讲一年级教师的集体背课后,正式于十一月二十四日在全校老师的面前展示了《四季》的课堂教学,下午又进行了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这一活动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老师们给我提出的建议更是我教学上新的起点。

  《四季》是课改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课文的第二课,它是一首富有情趣的儿童诗,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诗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

  我执教的是第二课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激发兴趣,创设情景、品读课文,读中识字、朗读指导,体味文本这几个环节的教学力图来达到两个教学目标:

  一是知道一年有四季以及四季的特征,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二是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试着感情朗读和背诵课文。

  一、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创设好的情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开课时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说说现在是什么季节引出四季,然后让学生欣赏四季的风景图,从直观上感知四季的美,激发他们对四季的探索。

  二、品读课文

  读中识字阅读教学中的识字教学不能脱离语言环境,因此我采用三步读书法来引导他们:一是初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生字词语,放慢速度读;二是识字后再来整体感知读,要求读通顺;三是把课文流利,读出美的感觉。

  三、朗读指导

  体味文本通过前面的练读,学生对课文已较熟悉了,但他们没有深入地了解文本,读起来没感情,又是第一次接触阅读课,也不知道什么叫感情朗读。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我分两步走:

  一是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季节来读,说说它写了这个季节的谁,是什么样子的来具体感悟,并通过做动作来体会“圆圆弯弯鞠躬一挺”等词语的意思来初步感知该怎样读。通过老师的示范读、重音提示读、学生个人练读、展示读让他们有感情朗读的初步意识;

  二是让学生自己配动作朗读、请同学上台带头饰表演读来达到感情朗读的要求,这里也是预设中课堂的一个高潮。通过多形式多层面的指导,学生朗读的效果较好。

  下课后进行反思,预设中有一个环节没来得及进行,即预设中课的第二个高潮:以说促读,说中激情。《语文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认知,因此我在预设中是让学生带头饰表演读之后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四季中除了课文中写的这些景物特征以外还有哪些景物特征,也来模仿课文写一首小诗,例如:“桔子红红,它对人们说我是秋天;红叶飘飘,它对大树说我是秋天……”在课堂上让他们那颗聪慧灵动的心得以放飞。由于学生对带头饰表演特感兴趣,让他们多表演了几遍耽误了时间,其实后面的几次表演效果也不太好,真是“戏演多遍无人看”,以至于预设的第二个高潮没有到来,不禁有点惋惜。

  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后面同伴互助的环节中老师们给我提出的建议都是我自己没觉察到的,都是一些很宝贵的意见,正如前面所说:它们是我教学上新的起点。建议如下:

  1、不要设计对达到目标没有作用的环节,不要提了问又没让学生回答而进入下以环节;

  2、最好不要重复学生的答问,对学生没说完整的话指导说完整,让他们养成说话完整的习惯;

  3、老师在课堂中不要走得太多,它给人“晃”的感觉;

  4、戴头饰表演适可而止,戏演多遍无人看,节省的时间指导学生进行语言拓展,课堂会更充实。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3

  《四季》这一课的第一课时是围绕识字和朗读课文这两个教学重点来设计的。由课件出示的春、夏、秋、冬四幅美丽的图画导入课文,引出课题。在初读课文之后让学生自己找出本课的生字,并自学生字,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然后通过同桌互学、小老师领读等方式反复学习生字,再通过游戏,开火车读、摘生字花检查巩固学生学习生字的情况,使学生在短短的时间内将生字认熟。

  第一个重点完成后再进入到下一个重点朗读课文的学习中,生字认读的掌握也为课文的朗读奠定了基础。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再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读给同桌听,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在课文通读、重点读的基础上分段来学习整篇课文,并且学习的顺序并不是按课文章节的'顺序,而是紧接上一个环节,选择喜欢的季节来学习,提问:“你喜欢哪个季节?”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来指导朗读,在朗读中体会重点词语的意思。教学过程中对于重点词的.理解是不留痕迹的,比如“荷叶圆圆”的“圆圆”是通过课件的出示让学生知道荷叶的形状,理解“圆圆”,非常直观。“弯弯”、“鞠着躬”、“一挺”这些词都是让学生亲自通过动作的演示来体会,生动形象,也符合一年级学生学习的特点。对于课文的朗读也是通过师范读、比较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两个教学重点都完成之后,最后进行扩展练习,让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完全消化吸收。由课件出示四季的美景图让学生欣赏,并指导学生以其中一幅为例编一首儿歌。

  我觉得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基本体现了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特点,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习。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首先,识字环节的层次不够清楚,识字环节应从带拼音的生字认读到不带拼音的生字认读。其次,对于学生回答问题的点评的语言以及过渡的语言还需锤炼。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回答应多鼓励,评价的语言要丰富。再次,需加强课堂的组织教学。这也需要通过老师语言的魅力、课堂的节奏等多方面来使学生注意力集中,配合老师,共同学习。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4

  本次校教研活动,我上的是一年级语文,内容是第一组课文中的最后一篇《爷爷和小树》。在评课交流中,学校的其他语文老师对这节课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我自己的一些看法,作反思如下:

  首先,我觉得自己对这次活动没有足够的重视,认为平时的课、批改和辅导更为重要,觉得这周的其他工作比较多,就忽视了公开课的准备。教案粗枝大叶,不够详细,不像低段的教案;课件上的课文内容没有标注拼音,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没有试上,没能及时发现设计中的纰漏及时弥补;上之前没有在脑子里把上的细节好好思考整理,以至课堂的随意性太大,不够精致和严密一堂精彩、有效的课,课前的充分准备是致关重要的,但因为我的认识不足而导致一些本可以避免的问题出现在课上,我想,这是最值得反思的地方。

  其次,在选课方面,也存在问题。我班的教学进度现处在拼音刚上完,课文才开始上的阶段。在上这节课之前,学生只上过一篇正式的课文,而且是一首耳熟能详的古诗《画》。这首诗,大部分学生应该在学前就已经接触过,学起来并不费力。而《爷爷和小树》这课,是第一组课文的最后一篇,在它之前还有三篇课文,也就是说,在此之前还有几十个生字要学,十几个偏旁要认,离开了这些基础,来上一篇新课文,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自然是难度偏大的。加上在《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中还首次出现了自然段,而自然段的概念,在之前,我只是很粗略地提到过,并未作详细的教学,学生对此很陌生。但我在选课时却忽略了这一点。我认为选课的偏差是我对低年级教材、教学重点、学生基础等方面不熟悉造成的,今后应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研究,尽量避免再出现类似的想当然高估学生基础和能力的问题再出现。

  第三,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不少这样那样的细节问题。

  1、语言还不够儿童化。

  说话的语气不够温和、柔软,太过干脆。一年级的小朋友,刚从唱歌、跳舞、玩游戏为主要校园活动的幼儿园过度到小学,有很多地方还不能适应,需要老师也像幼儿园阿姨那样细声软语地来跟他们交流,教他们学习。如果语速太快,他们的思维就跟不上,就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就达不到你想要让他们听懂的效果,就失去的教学的意义,也就是欲速则不达吧。如果语气太生硬,孩子们就会觉得老师很凶、很可怕,就不敢也不愿意跟老师进行交流,不敢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在课堂上,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不敢大声说出自己的观点,会使我们失去很多聆听充满童真、童趣的回答的机会,也会严重遏制孩子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表达等能力的发展。现在,七八岁的孩子,有很多人在家里还是要缠着妈妈抱的,一个说话硬梆梆,冷冰冰,吐出来就消失的老师自然是不受他们欢迎的。所以,以后我还需要在说话的语气、语调和语速上有所改变,多加练习,争取达到“绕梁三日而不绝于耳”的境界!

  2、板书的书写还不够细心。

  现在的书刊杂志,大都采取文字横的排版印刷,小孩子习惯于阅读这种版式的作品,所以,老师在课堂上的板书最好也写成横的,单个的生字如此,连贯的句子更是如此。而在这方面,我的随意性较大内容,通常会根据板书的内容来选择横写还是竖写。在写板书时,要注意学生能不能一笔一画都看清楚。竖着写,特别是写到下面几个字时,内容容易被自己给遮掉,学就看不见了,教生字尤其忌讳这一点,而横着写就能更有效地避免这个问题。在标注拼音时,应该写得清楚些,不要把拼音跟字写得太拢,使学生不能看得非常清楚,影响学习的效果。在需要重点突出的内容上,选择粉笔的颜色也要慎重,亮一点的颜色更能引起注意。还有,在教学偏旁和生字时,应该用两种不同颜色粉笔来写偏旁和部首,这样能让学生一目了然,更有效地学习。而我在教学这个内容时,却因为疏于准备和担心后面的内容来不及上而简单、随意地只用了一种颜色的粉笔来完成这个环节。事后想来,生字就是这堂课最重要的内容,这样的疏忽不能不说是因小失大!

  3、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关注不到位。

  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在这节课中,我安排了一个同桌互读互查的环节,但班上有一个孩子是没有同桌的,而我却没有关注到她,这是一个很严重的失误,今后必须注意并改正。在学生自己读课文,圈生字和不认识的字之后,没有及时反馈,而只是在他们自学时作单独的交流,这也没有达到让所有学生都注意到本课难读难认的字的目的。

  4、其他。

  在教“棵”字时,没有结合组词来让学生记忆字形;教“爷爷”、“暖活”、“衣裳”等重要词语时没有作更多的强调;教“穴”时,教的是老的读法“穴字头”,而不是“穴宝盖”;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还不够丰富,只有简单的语言评价;教“冷”字时,组词太简单,没有教给学生更多更好的词语;在某一次让学生齐读时,说了一句“请大家一起读一读”这样不伦不类的病句等等。

  细节决定成败,这些都不是小问题啊。

  第四,教学设计上的一些问题。

  这节课我安排了导入、初读感知、学习1、2自然段、学写两个生字这样四个环节。这对初上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偏多的,所以在上课时遇到了很多实际困难,有些内容就无法深入开展。初读感知中有学生自学的环节,出示了自学要求,学生看不懂,要老师解释,不如不出示。本想把生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和语段结合在一起学习,但因为赶进度,没有落实,反而影响学生读课文的效果,不如把生字在学习课文之前单独列出来教学,有助于课文朗读。朗读的时间不够,安排的背诵就内容偏难。整堂课的容量太大,所以最后的书写环节无法落实。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上课的人往往无法全面、客观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而需要其他老师或学生的提醒和帮助,这样才能更快、更有效地取得进步。所以,这次教研活动使我受益匪浅。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5

  看课文的情景图,说出这些字母,刘正杨同学说得非常好,他说“g”时是这样说的:一只鸽子从远处飞来了,她嘴里衔着像g字母的橄榄枝,小蝌蚪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戏,两只调皮的小蝌蚪游到水草上,与水草组成了一个字母k,小朋友们口渴了,他们坐在h椅上喝水。这幅图给人的感觉是我们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鸽子在天空快乐的飞翔,蝌蚪在水中自由的玩耍,孩子们在草地上幸福的生活。同学们能够通过图说出字母地读音,说的比较好。

  认识字时,我们也是让学生编故事说儿歌,也很有趣:清清湖中荷花开,哥哥哥哥他把荷花画,弟弟弟弟看见了,他向妈妈夸哥哥,哥哥哥哥他真棒,荷花画得真美丽,长大我也画荷花!我向中学生语言水平的'提高,是离不开平时的锻炼的,我们应该始终把这种训练的意识渗透到我们的教学中,我们学生的语言水平才能做到真正的提高。我相信天道酬勤,只要我们付出努力,一定会有收获的,——学生身上具有无穷的潜力,相信功到自然成!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6

  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读课文,边读边思。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五篇课文。在本课阅读教学时,我以此训练点为重点,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通过阅读、思考,使学生解决问题,理解课文。

  教学时,教师提出了问题,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边读课文边思考:为什么孙中山明知会挨打,还要向老师提问题),学生就很快地进入了自主学习中,他们各自独立地边读、边想、边划,动眼、动手、动脑。在学生自读时,教师应通过巡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如:哪些学生已能解答问题,哪些学生在解答问题时遇到了困难。从而对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单单是老师讲出来的,还要有学生去读、去悟。因此,课堂上要给学生更多的地读的机会,教师则是通过学生的朗读,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理解、感悟和积累。本课教学中,对教材作了精心的处理,注重从整体着眼,明确课堂的`难点和重点,围绕“为什么孙中山明知会挨打,还要向老师提问题”这个主问题展开朗读教学的,学生把讨论解决这个问题作为中心目标,避免了课堂上的“碎问碎答”,学生在反复地朗读(初读、研读、品读)最终体会到“不懂就问是人的美德,更是学习的良好习惯。”的真正含义。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7

  《四季》是新教材中一篇有趣的课文,它以儿歌的形式,通过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文章语言亲切生动、文字优美,并且四幅插图色彩艳丽,适合朗读且能很好地体现新课标理念。教完了《四季》,在学生做作业能描述四季的特征,我很是高兴。现将过程总结如下:

  (一)教语文应简简单单,扎扎实实。

  “实”,就是要让自己的语文教学朴朴实实,让学生学得扎扎实实,使学生学有所得,真的能在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上有所提高,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观摩活动开幕式上的发言: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要真真切切地做到“三实”,需要教师捧出一颗对教育虔诚、对学生真诚的心,一颗淡薄名利、无私“忘我”的心。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

  (二)要体现自主

  《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诗歌。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的事物的描述来表现四季的特征。内容中的.春夏秋冬是并列分布的。根据这文章的结构特点,我采用了自主学习的方式。在教学设计时采用了你喜欢哪个季节就先学哪个季节,先读描写哪个季节的话。我这样教是脱离了课文的整体,打破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排列顺序,脱离了课文整体,但《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相关理论,把“好奇心”“求知欲”“主动权”“积极性”及相关的内容被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高度。如:《语文课程课程标准》把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定位在“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这样的例子很多,应该说《语文课程课程标准》是在竭尽全力小心翼翼的呵护着小学生对学习的喜欢!如果我们不坚定的实践,学生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权利的理念就有违课程改革的精神。

  《语文课程改革标准》告诉我们,“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为保护学生脆弱的喜欢,为了最大可能的发展这种喜欢,即使牺牲了对文章的机构的美的认识和体味也是值得的。当然,师者要努力,促使三维目标的整合。

  不足之处有:

  (1)教师上课生字与课文教学侧重点不好把握。教学生字环节设计最后一节应以词语形式出现。

  (2)缺少课间休息环节。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8

  《四季》是新教材中的一篇有趣的课文,它的儿歌形式,通过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文章语言亲切生动、文字优美,并且四幅插图色彩艳丽,文中要求会认字有10个。我设计的这节课以识字为主,同时也加了朗读训练。反思本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随文识字,渗透识字方法。

  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识字,培养学生识字兴趣。我在课堂中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分散识字、分散难点,生字多次复现,在不同的语境中反复识字,注重识字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和能力。在课初,我问学生:“现在是什么季节?一年中除了秋季,还有哪几个季节?”随着学生的回答,我出示了写有季节名称的`词卡,然后让学生读读。这几个字,大部分学生都认识,很容易读出来,于是我便问:“你们都在哪认识的?”有的学生是在人名中认识了“冬”和“夏”字,有的通过读课外书认识的,还有的是别人教的,有的学生先记“禾”再记“”火“和起来就是“秋”字,熟字加熟字也是一种识字方法,学生识字的途径很多,除了从课堂中去学,只要认真观察,做个有心人,生活中到处都可以认识到汉字,汉字无处不在。这样在随同识字等多种形式识字时,分散了识字量,从而降低了难度。

  2.展开想像,让朗读富有个性。

  学习语文,重在读中感悟。朗读是感悟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同时也是教学的基本任务。但读要选好时机,恰到好处。在学生生成情感的时候,带着感情去读更有利于进入境界。因此在学生读文之前,我先引导学生看图,把看到的说出来。有的同学说:“我看到小草刚从地下长出来,很嫩,很绿。”有的说:“我看到小鸟叽叽喳喳地飞来飞去。”学生们用充满童趣的语言,把春天的美景表达出来。这时再引导学生读课文,体会文章语句的优美,读出“草芽尖尖”的形象,感悟到“尖尖”一词所蕴涵的春季特点。到这里我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又进一步挖掘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展开想像“沉睡一冬的草芽从地下钻出来,当两只小眼睛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时,它的心情怎样?会对小鸟说些什么?”同学们的想像力进一步丰富了文章,升华了情感,这时再来读课文,春天味道更浓了,感觉更深了。”此时,我又做了范读,我的朗读超越了文本内容,语气也不同,在我的启发下,学生的读法也各式各样,从而使学生得到情的激发,智的启迪,美的熏陶,真是百花齐放,让朗读富有了个性。

  本课教学结束了,回想起来,确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识字还不够实,缺少游戏巩固识字的设计,教师在设计学生做小诗人的这个环节时,回答的学生很少,老师的引导不够,应该引导学生先观察图画的内容,在仿照书上的内容说话。

  总之,上一次课就是成长一次,出现问题及时反思,争取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希望以后不断地进步。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9

  一、激发学习兴趣,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本课采用生动、形象的画面导入课题的方法,美丽的秋景动画,加上教师充满激情,诗情画意的配乐朗诵,把学生带进了硕果累累的秋天,吸引了所有的学生。学习本课时,正值秋季,所以安排秋季图片导入,自然、亲切。通过自然的导入,揭示了课题,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上课伊始,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为下一步学习课文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在阅读课文的教学中,我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注重学生词汇的积累、说话的训练、语感的培养,体现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教学原则。注意体现读书的层次性,读熟课文,读懂课文,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赞可夫认为,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让学生在读通全文的基础上自由选读便是“触及精神需要”的最好方式。学生的读必定是从内心体验出发,结合生活经验,展开丰富想象,从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教师的点拨,旨在再现情境,让学生受到感染,促使学生对语言有细腻的感悟。另外,课中春、夏、秋、冬几幅动画的插入,不仅再现了当时不同季节不同景色的特点,而且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这一资源,突破了难点,培养了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使孩子了解到四季景色的不同特征。

  三、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项不忽视的内容。针对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的特点,每节课上让学生动手写一写,即使是写1-2个字。既体现了读写结合的教学原则,又将课外作业在课内完成,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真是一举两得。

  四、课前安排的收集资料,以及课中安排的画一画、唱一唱、背一背、说一说这些环节,不仅帮助学生积累了知识,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读美了课文,读懂了课文,从而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0

  在孩子们的眼中,小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比尾巴》一课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课文那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还能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

  我在教学《比尾巴》的第一课时,目标是在认读生字的基础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理解其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的情感。

  年幼的孩子非常喜欢小动物,对于奇特的动物尾巴更是兴趣盎然。在学前教育中大多数孩子们都接触过有关动物尾巴的故事或儿歌,生活中也积累了一定的常识。这些有利因素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

  低年级的每一课识字教学都是重点,所以生字的学习应该贯穿始终。我通过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对学习本课生字的`兴趣,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并利用集体的智慧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一编”)从而使学生相互交流,畅所欲言。生字学习贯穿课堂始终,在大量复现、说话中落实会读会认的生字学习目标。无论是识字、记字,还是课文学习大多是孩子用自己的方法得到的,或合作学习,或两人讨论,或独立思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较好的锻炼。整堂课我还加入写字的环节,学写三个字,要求按照笔顺规则写,而不是把写字放到另一课时去完成,这样可以分散写字的难度,每节课都动笔写几个字,孩子们能更加轻松地把字记牢、写好。

  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反馈也反应出了一些问题。其中,关于朗读尤其促发我深思。怎样才能读得深入,怎样才能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学生的朗读水平一次比一次有所提高。对此我做了如下反思:在指导学生读好一句话时,首先不要急于要求他们读出感情。如指导“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在不加字、不漏字、不错字的前提下,让学生在自读中体会句中的停顿之处,形成一定语感之后再试着读出问的语气。如部分学生仍没有读好,千万不能着急,或是就此草草结束进入下一个环节。而是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继续进行耐心的指导,同时注意保护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这时仍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问答对话的语气等方式,通过范读、赛读等形式,反复练习把句子读好。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1

  《荷叶圆圆》是一篇新选入的散文诗。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象;让他们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夏天,大自然的美好。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着重抓住了这几方面展开:

  1、语文课程标准强调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指派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我引导学生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紧接着,在学生将课文完整自由读两遍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一读,读给同桌或好朋友听。这样做就使得学生的认知不断得到完善和升华,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因此,对课文的理解只需要多读,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积累语言,领悟情境。我还利用这篇课文对话比较多,便于分角色朗读,学生又特别喜欢分角色朗读的特点,首先师生配合进行范读,接下来是小组分角色朗读,最后再进行全班展示朗读,提高了学生朗读的技能和朗读的兴趣。

  2、仿写改编,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

  低年级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要抓住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言训练。低年级课本中有许多优美的儿歌、课文,它们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可以在学生理解主要内容、写法特点的基础上,让他们进行仿写,展开联想和想象,使其渐渐进入美好的创作佳境。在学完这篇课文后,我就引导孩子们进行仿写练习。我给他们这样一个句式:“说:‘荷叶是我的’。”为了降低难度,让学生模仿老师说的范例,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有了范本,又有了这么多素材,孩子们的思绪一下子就打开了:

  小雨滴说:“荷叶是我的舞台。”小雨滴在荷叶上跳起了优美的舞蹈。

  小鸭子说:“荷叶是我的雨伞。”小鸭子在荷叶下避雨。

  荷花说:“荷叶是我的好朋友。”荷花轻轻地靠着荷叶,开心地聊起天来。

  小蝌蚪说:“荷叶是我的凉伞。”小蝌蚪在荷叶下自由自在的玩耍。

  3、在本课的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改正。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2

  《四季》是一年级上册中课文的第二课,它以儿歌的形式,通过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诗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因课本贴近生活,上课时学生兴趣浓厚,课堂上时时闪现学生的智慧,精彩百出。

  课堂上我依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了一个富有童趣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充满幻想的世界。一开始我创设情境,介绍大自然妈妈以及四位漂亮的女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欣赏春夏秋冬的四幅图,欣赏图片;接着让学生读准读通儿歌,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个季节和喜欢的理由,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情感体验拉近与课文之间的距离;最后学文时让学生学会了两种朗读方法,想象读和表演读,这样能让学生很有兴趣的读,在读中又能掌握了朗读的方法。并且引导学生进行了多种识字方法的学习。为以后学习生字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拓展训练时,我让学生欣赏完大自然妈妈礼物后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四季还有什么会说,也来模仿课文写一首小诗,学生说出了许多另人意想不到的句子。孩子们先回忆了第一课时课堂上的换词说句子,然后进行仿说。学生马上想到了:桃花对小鸟说话;油菜花对风儿说话等等。接着我又进行引导:“花儿是什么颜色呢?我们可以仿照草芽尖尖”说一说。学生马上说:“春天桃花红红;油菜花黄黄”等等。夏天“西瓜圆圈,青蛙呱呱”。秋天“苹果红红;黄叶飘飘”。冬天“雪花飞飞,北风呼呼”等等。这时,我设计了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互问互答,相互启发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结果,学生参与率极高,兴趣也空前高涨。以致后来汇报时说出了许多出人意料的句子。如“夏天裙子飘飘,冬天棉衣厚厚。”

  语文课堂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思维应该是活跃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体验。不同的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体会不同,对语句的感悟也会不同。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对学生多鼓励肯定,允许他们有不同的发现与体会。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肯定的语言鼓励学生,课堂上会收获许多意外的精彩!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3

  阅读教学以学习兴趣为先导,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以读中发展为主线,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中,促进语言与精神、学语文与学做人的同步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创设理想情境,激发阅读兴趣。情境教学具有“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的特点,能使学生感到“易”、“趣”、“活”,“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促进课文理解的深刻性,保证语言实践的效益性。”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或者在相似的虚拟情境中学习是一种理想的学习境界。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情需要,创设最佳的学习情境,把学生引进课文,引发自主,引向成功。

  低年级阅读教学是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而文字符号本身较为抽象,它不像图画、实物可以直接引起视觉快感。这就给六、七岁的孩子的学习带来一些困难,因此,培养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至关重要。

  实验教材所选的课文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富有现代气息。体裁多样,有儿歌、故事、童话、韵文等,很有情趣,深受学生喜爱。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这一特点和教师自身的感染力,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喜欢读书,主动读书,把读书视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要做到这点,首先要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让学生处在无拘无束、自由宽松的空间,他们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这是需要在课堂上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只有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双方以对话、包容、平等的关系相处,积极主动配合,使学生形成一种自由的、独立的、主动的探索心态。学生的心情舒畅了,求知欲才能旺盛,思维才会活跃、流畅。这样,学生的个体才能敢想、敢问、敢说,学生群体才有“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

  在操作上,老师力求做到态度亲切。学生把教师的亲切当做是一种奖赏和鼓励,从中感到温暖和甜蜜,这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当学生有精彩的表现时,她们给予表扬和激励;当学生回答有错时,她们及时给予鼓励,因为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做到这样学生才能积极思考,敢想、敢说、敢于质疑,无所顾忌,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达到获得知识、体验情感、促进发展的目的。

  其次,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教学的热情。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儿童的形象思维占主体,对于直观事物感兴趣,他们喜欢各种各样的(如画一画、跳一跳、唱一唱、表演等)活动。教学中,老师根据课文体裁的多样性设计一些游戏活动,把画、唱、演、说等活动形式引进课堂,使学生体验阅读教学的乐趣。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在阅读教学中不妨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以画促思

  形象思维是儿童的主要思维形式,孩子们很喜欢通过绘画表达对世界的认识。将语言还原成画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是再创造的过程。 新教材的插图色彩明丽,孩子们很喜欢,我们可以鼓励孩子们给有的课文补上故事的结尾,自己编故事用插图来表现。

  根据一年级学生非常爱好画面的'特点,刘老师在进行《比尾巴》教学时,借助图画的直观性来代替死板地读课文的形式来让学生好说说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孩子们的个性在看图观察中得到了充分张扬。

  2。创造讨论的机会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依据一定的目的,把握关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用自己认为最好的答案去“堵塞”学生的进一步思考,而应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即使是学生不完整、不周密的发言,教师也不宜匆忙打断,以免挫伤学习的积极性,截断他们的思维。当学生畅所欲言时,就有可能突破思维习惯,有所创见,并进一步使教师得到某些启发,以便修正事先不确切、不完善的认识,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向纵深发展。 落实精读环节,注重培养语感

  于永正老师曾说过:“语文教学就是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就是用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

  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是范文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是语感经验不断积淀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读。实验教材始终把朗读(背诵)放在较为突出的位置,十分注重对课文材料的感悟。要让学生感悟课文的丰富内涵,培养他们的敏锐语感,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朗读。在深入读文过程中加强朗读指导,使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首先,要扎实细致地落实读,做到以读为本。要打破老师教阅读的思路,树立学生读书的思路,把读书的权力还给学生,充分信任学

  生能读懂课文,读好课文。朗读时要体现层次性,每次读都要有不同的要求。可引导学生尝试多种读书形式,如个人读、小组读、分角色读、自由读、比赛读等,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再自由选择听众,自由选择朗读的方式。教师还要教给学生有效的读书方法,使学生读起来琅琅上口,入情入境,最后达到熟读成诵。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

  其次,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可通过品味重点词句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感悟,也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想,通过眼看、口诵、耳闻、心思多种感官联合加工,把故事中的人、事、景象等有机结合起来,并使头脑活动起来,从而进行立体的全方位的感受。《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

  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想法,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4

  《荷叶圆圆》这篇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他们的想像。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着重引导学生感受荷叶之美,感受趣味盅然的课文内容,感受到夏天,大自然的美好。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自主学习,学会积累语言材料,并运用语言,从而提高语文素养。以下两方面是本节课做得比较好的方面:

  一、个性朗读,自主体验,读中理解,读中领悟。

  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指派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从一开始就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并逐步培养起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所以整节课重视读的训练,始终以读为主。朗读的形式多样,并在读后给予鼓励性评价,逐步引导学生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落实了读的'训练目标,重视读的实践过程,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主动的个性化的行为。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获得了初步的情感体验,激发起对美、对大自然的向往,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美,在读中积累语言,并培养语感。

  二、注意语言内容,更注意语言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四种小动物充满欣喜地将荷花当成自己喜爱的东西是本课的内容所在,也是学生注意力聚焦点;而“荷花是......”的比喻句式和重复结构是本课最显著的语言形式,也是教学的重点和关键点。我以内容为凭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我知道“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因此我及时地给已经在阅读课文中得到许多启示的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引发学生想像:“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都带来了快乐,荷叶也一定给小朋友带来快乐。出示语言形式,引导小朋友根据句式提示,仿说仿写文段,有利于调动学生和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沟通了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了他们综合应用的能力。从学生的作品来看,语言稚嫩,也叫粗糙,可也有不少鲜活的灵感之花,不时给人带来惊喜。

  这一节课学生全情投入,学得有滋有味,这实在让我欣喜,可也有一些美中不足的地方,值得好好反思。如:

  (1)自己深知范读的重要性,可由于自己的不自信,不敢师范,这对指导学生的感情朗读,或多或少有些影响。

  (2)自己精心设计了阅读连接,给学生带来相关的美文,可由于时间不够,只上学生听了一遍,颇有一中浅尝截止之感,如果能多给学生自己读读,自己品味的时间,也许效果会更好。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5

  很快,一周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这一周刚过到周三的时候嗓子已经哑得说不出话来了,说实话,这一周很累,想不充实都难。

  这一周最让我开心的事情是见到了我可爱的孩子们,而且发现过了个年,他们个个变得更加懂事,更加优秀了。

  在这一周里,我重点在安全,纪律,卫生和学习这四个方面对他们进行了严格的要求。孩子们很听话,对我的要求都很认真的完成,各方面做得都还不错,我感到很欣慰。

  我们学习了四课,识字量由上个学期的七八个增加到了十四个,要求会写的字也由4个增加到了8个,对孩子们来说任务量很重,特别是对于后进生,我的担心是存在的,有五六个孩子对要求认识的字不认识,要求会写的'字写不出来,让我苦恼的是新课逐步进行,不会的东西会日积月累,这将会是个大问题,所以,每天过关是是我的必修课,可是收到的效果并不是很好,难道是我急于求成么?也许孩子们慢慢的就会了,就接受了,我想这样安慰自己一下,自己也需要反思一下这个问题到底该怎么解决?

  希望自己放松心情,尽量抽出一些时间给后进生补补吧!这是我现在能想到的办法。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一年级语文的教学反思03-04

语文一年级的教学反思11-13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06-02

一年级语文:《画》教学反思08-12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06-08

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反思06-26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12-28

一年级语文《画》教学反思05-15

一年级语文《比尾巴》教学反思02-13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