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年级教学反思

时间:2023-03-23 09:57:26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二年级年级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年级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年级教学反思

二年级年级教学反思1

  这节课的目标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主要策略是通过从学生喜欢的课本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然后通过组织学生实践操作,帮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数学书的宽,量出的结果不一样;用不同的物品量不同的长度有时量出的结果一样,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为使学生能够真实的感受到统一长度的必要性,我叫孩子准备好要用的学具,曲别针和一角的硬币7个。课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学生在老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初步体验用不同的长度作标准去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接着又用不同的长度做标准去测量不同的物体的长度。在这一个活动中有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直尺去测量课桌的'长,然后再用曲别针去测量数学书的宽。显然教材设计者充分考虑教具的实用性,让孩子能够比较方便。而且是为让学生的比较容易进行比较,进行大量的实践的。但是孩子在测量课桌的长的时候,由于学生用的尺子长度是不一样的,所以测量的结果也不一样。但是这一活动恰恰又让学生体验用不同的长度标准去测量同一个物体。

  这节课,就目标而言,学生不难达到,但总体感觉上得太匆忙,不轻松。而且,每次总有个别学生不带学具,不认真听操作要求,这也是个问题。

  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活动课上,学生学具的准备、课堂纪律的控制都是需要考虑、重视的问题。

二年级年级教学反思2

  一、换种方式提问,提高教学实效

  在以往的生字教学中,我常常问学生:“这个字你是怎么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刚开始学生个个踊跃,争相做答,但久而久之,这种刺激的效果越来越弱,部分学生的惰性开始显露。于是,在这节课上,我尝试着换了一种提问方式“你发现了什么?”“你提醒大家要注意什么?”鼓励学生去探究去发现。结果在这堂课上,我又看到了学生按捺不住的兴奋。在读字音时,学生提醒到“庆”是后鼻音,“帜”是翘舌音,“曲”在课文里读第三声。书写时,学生发现了“欢”是左窄右宽,“庆”字广字旁的横不宜太长,这样的学习情景,这样的学习效果只有在兴奋的情绪状态下,在思维得到了极大激活的情况下才能出现。

  二、整体吟诵的高效

  本诗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自然景物用自己的方式欢庆祖国妈妈的生日,二是由物及人,十三亿的孩子欢庆这美好的日子。如何让学生领悟这部分的内容,我选择了整体感悟的方式,一起出示这四句话,让学生不断诵读,避免了逐句讲解的支离,避免了诗意美感的破碎。诗是语言的精华,言简意丰,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或多幅画使读者可以展开各自富有个性的想象,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出形象生动的画面。因此,在吟诵中引导学生想象,让诗中景、诗中物在学生脑海里浮现,展现一幅幅立体的图景,引导学生步入诗境。本课教学中,我让学生在诵读中说说“眼前出现了什么景,心中出现了什么物?”同时展开想象“你仿佛听到各自在说着什么话呢?浪花会唱什么歌?”给学生建立了语言与形象的联系,同时自然地渗透了诵读的方法,即读书的时候,只要眼前有景,心中有物,就能读出感情,达到了整体的高效。

  三、真诚的课堂对话,唤起学生学习的欢乐:

  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真诚的课堂对话能唤起学生的欢乐的课堂情趣。例如:“老师写不好,等会你们写的要比老师好。”“放开声音读,小朋友读书的声音最好听了。”“再读读课文,肯定比上一次好。”“读好了,就读给同桌听,读正确了,就翘起大拇指,夸夸你的`同桌,或着冲他笑一笑。”等,这真诚的语言,唤起学生学习上欢乐多多,童心无限,才使得本课诵读声声,气氛浓浓,才使的以学定教的思想得以落实。

  二年级《欢庆》教学反思6

  本节课的重难点:朗读与想象结合起来,以读为主,读中想象,读中促悟,体会国庆喜庆欢乐气氛,从而达到背诵的目的。

  我主要通过以下环节突破的,还需有很多改进和加强的地方。

  1、在学生说出初读收获后,先学习第二句诗,为学生感受十三亿孩子欢庆祖国的氛围,充分的朗读,相机出示国庆60周年的大典场面,创设情境然后刨根问底,激发学生激动情感。

  2、情感得到渲染后,再学习第二句,让生想象读(闭眼听声音、看图片),师生接读,读中促悟。感觉在学习“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时,教师指导有些局限,应让学生超越文本对“金黄”有更深的理解,“金黄”不仅是一种颜色,更是一种丰收的象征。

  3、课堂接近尾声时,设计让学生展示为祖国妈妈准备的礼物时,由于时间仓促,没有珍视学生的言语智慧,在整堂课感情基调达到高潮时,教师却欲言又止,处理不是很恰如其分,如果将学生有代表性的礼物贴在板书的旁边更能辅助背诵,这本是我的设计意图。

  日后要更加合理安排课堂时间,课前要很好的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提高驾驭学生的能力,特别是教师的一些过渡语、评价语要非常的及时,努力创设开放有活力的课堂。

二年级年级教学反思3

  《雨后》是冰心奶奶写给孩子写的诗歌,描写了孩子们在夏天雨后的广场上快乐玩耍的情景。用“快乐”贯穿全篇,整首诗充满了童趣。

  怎样使学生体会诗中儿童的心理,进而感受童年生活的'幸福快乐,是这篇课文教学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上要以读为本,在读中感悟孩子们的快乐首先,我用下雨的情景创设情境,然后引领学生走进雨后的广场;接着,展现文中的插图,让学生感受这一群赤脚的孩子,尽情地在广场上使劲地踩呀,喊呀!最后激发学生尽情地朗读第一节,让学生感受这一群孩子真的快乐得象神仙一样。

  第2、3节诗描写的是小哥哥踩水,他使劲地踩水,为的是让水花溅得高高的;虽然滑了一跤,但脸上却放射出“兴奋和骄傲”。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质疑,把两节诗的内容整合在一起,感受男孩踩水时特有的快乐。如果说小哥哥在水中玩得无拘无束,而小妹妹称得上是小心翼翼了。

  抓住她的一系列动作来读诗句,一位可爱的小女孩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再随着诗句走进小女孩的内心世界,她多么希望自己也象哥哥那样摔得痛快,玩得尽兴。这是小女孩特有的含蓄!

二年级年级教学反思4

  《识字5》是一篇采用“词串”形式识字的课文。课文围绕“夏天”,分别介绍了夏季特有的气象、瓜果、昆虫和小动物、花卉,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诵读,同时课文配以插图,图文对照,让学生不仅识字,还理解词语,认识事物。

  在教学中,我利用课文插图,让学生观察插图,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你眼中的夏天的特点,你从图中哪些地方看出是夏天,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重要基础。也就轻松、自然地认识了夏天的相关事物。所以,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教师应始终致力去做的事情。

  同时我引导学生认识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学生已初步具备认读生字的能力,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有利于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我是按照这样的程序让学生自学生字词:让学生借助拼音,结合观察字形,初步认读生字。然后让学生连词认读,展开想象,还可以结合看情境图,联系生活经验,初步了解字义。

  在教学生字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记忆字形,如本课重点的生字是“雷”,要指导学生写好雨字头。学习“雷”时,我让学生想想还有哪些生字也是“雨字头”,学生联想到了“雪”、“雾”等,学习“梅”这个字时,将它与“海”比较记忆,取得较好的效果。在认识生字和理解词语的教学中,我插入了说话训练,让学生用词语来说话,夏天到了,你周围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从而让学生不仅学会了识字,也锻炼了语言表达的能力。

  在以后的识字教学中,还要探索更多的识字方法,使学生学得更多,记得更牢。

二年级年级教学反思5

  认识乘法、学会表内乘法的计算是小学数学中最为基础的内容之一。能否较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不仅影响学生对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基本计算能力的形成,而且也直接影响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针对这一特点教材(1)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精心选择素材。一方面,教科书注意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和感兴趣的素材呈现数学内容,以吸引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数学活动中。另一方面,教科书注意利用一些含有特定数学内容的素材,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方法。(2)有层次地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先通过直观的情景和操作认识“几个几”;再通过计算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问题引出乘法;然后引导学生由图说“几个几”并依次列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逐步过渡到看图想“几个几”并直接写出乘法算式,从而形成对乘法含义的清晰认识。(3)灵活多样地呈现数学活动的线索。

  在实际教学中对“几个几”的理解困难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从上学期的`加减法到现在的乘法,这是认知结构中一次质的突破,因此根据教材特点从提问“分成了几堆,每堆有几个”入手,不断引导学生认识“几个几”,利用学具进行摆一摆,数一数在具体情景中建立“几个几”的表象,强调学生的直观印象,这样的教学效果对于孩子们来说还是比较适宜的。但在练习中也发现学生的问题还不小,例如在每堆摆2个,摆4堆,以及每堆摆4个,摆2堆。学生分不清哪个是2个4哪个是4个2。

  在乘法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我遵循“顺学而导,当堂检测”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建构数学模型,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加法的局限性,从而使乘法的出现水到渠成,再在实际问题中体会乘法和加法的关系,感受乘法算式相对于加法算式的优点,在练习中明确求“几个几”相加的时候用乘法比较简便。

  在乘法口诀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口诀不熟,而导致计算速度慢,还经常出错,那么乘法口诀该如何记忆才好呢?我想口诀不是背的,是用的,光死记硬背并不能使孩子烂熟于心。我想理解口诀的意义是关键,在游戏中熟练是载体。纯粹的背会很枯燥,孩子往往会由于兴趣的降低而思维混乱、错误百出,课堂上的“对口令”、“接龙”等游戏以及网络上的一些小游戏反而能帮助学生提高兴趣。当然最终乘法口诀应该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乘法口诀的运用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若想更熟练的掌握,课堂是有局限性的,我们需要家长的协作帮助孩子记忆好乘法口诀。

二年级年级教学反思6

  导入新课,应该简洁明快,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学习这课的需要。教师要发挥创造性,使开头新颖、别致、巧妙。

  列举几种常用的开头形式予以说明:

  1、问题引入:根据教学内容的设问让学生回答,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2、小品表演:把教材内容编成小品,以形象的表演导入新课。

  3、情境渲染:通过播放录音、电影、录像片断、放映幻灯等,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感染和启示。

  4、启发谈话:把握教学要求,捕捉学生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用情真意切的语言,亲切自然地导入新课。

  5、设置悬念:教师先把课文中的故事或事例的`矛盾冲突揭示出来,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课,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6、游艺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猜谜、游戏、竞赛等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游艺活动导入新课,给学生创设“以情激情”、“实物、图片演示”、崐“承上启下”、“开门见山”、“对比分析”、“故事引题”等导入新课的方法。总之,思想品德课的导入环节没有固定模式,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精心设计。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二年级年级教学反思7

  认识角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画面的角及实物角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图形角,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加深对角的认识和初步了解角的基本特征。学生首次研究角,暂时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联系生活实际建立有关角的表象。

  根据学生的情况,我在教学过程中,把这一节课的设计是这样的:

  1、结合生活情景,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找一找、 说一说、描一描、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促进学生对角的整体把握,在头脑中形成角的直观形象。

  3、经历观察、操作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抽象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由于学生对角的认识往往只是借助于实物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我把重点定位于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了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角,整个课时我将观察、操作、演示、验证、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用了找一找、看一看、折一折、摸一摸、描一描、想一想、玩一玩、比一比、说一说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去感悟,去体会角,初步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之间的关系这一特征。

  角的大小比较是这节课的难点内容,教学中因为时间有限,我只能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理解感悟,没有特别强调和总结,因此这部分的内容有些学生理解的不是很透彻,这给我一个提示,教学中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教师要给予重点指导,数学课上给学生留下一片空间,建立一种以人为本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是必要的,这不仅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发展的条件,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又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不能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践,放与收要做到恰到好处,相得益彰。

  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我兼顾了习题的层次性,针对性,实践性,尤其在思考题的选择上,力求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和创造性。通过学生动手折纸后,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不仅使学生回顾了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又使数学中的角回归于生活,激发了学生课外学好数学的欲望。

  教学是一种遗憾的艺术,总是教然后才知不足,这节课如果能增加丰富对角的感性认识的数学活动,让生人人都能参与,能面向全体,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我想会更好。

二年级年级教学反思8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有大小,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学会画角,会比较角的大小。因此在教学时通过让学生经历找角、摸角、认角、做角、比角的过程,使他们深刻认识角。

  找角是通过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物体角初步感知角,再让学生找找日常生活中的角,感知各式各样的角,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摸角是通过让学生动手摸一摸,感知角的顶点和角的两条边,为认识角的特点做铺垫;认角是通过练习辩一辩怎样才是一个角,帮助学生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比角是用活动的角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掌握了角的一些知识,在比较角的大小这一环节,其实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目的要让学生学会怎样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并能体会到角的大小和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系,而和角两边的`长短是没有关系的。在处理的过程中感觉稍快了一点,应让学生来比较任意两个角的大小,引导学生用重叠的方法比(顶点和顶点重合,角的一条边和一条边重合,看另外一条边),可让同桌两人用此方法相互比较一下两人做出来的角的大小,效果可能更好一点。还让我体会很深的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溶入学习中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让他们对数学产生更大的探索欲望。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中,并结合自己身边的生活知识学数学。

二年级年级教学反思9

  首先,我让学生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并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可问问周围的同学,老师,或者查字典。并把生字词解决掉。出示生字,让学生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然后用不同的方法识字。如,用动作记“压”、“垂”;用联想法记“乱”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教学反思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教学反思。联系自己观察的情景,想象狂风中的小树乱摆的样子从而记住“乱”字;用换偏旁识字法记“虹”。联系自己的生活和阅读实践巩固识字。

  在朗读感悟上,我积极挖掘教材,抓住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感悟课文,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出示课文的两幅插图,比较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途中的不同景象。同桌互读互评,培养合作精神

  朗读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勾画描写这些景象的词句,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归类整理词语。在提问学生们哪一个字用得好时,学生们都积极回答问题,王树基说:“老师,“压”用得好,我能感觉到乌云来势很猛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成志认为“垂”用得好,能感觉到风特别大,蜘蛛特别害怕。气氛很活跃。

  写字指导,重点讲解“彩、蜘、垂”,彩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起笔处要在一条垂线上,蜘字的虫字旁要写的瘦长;垂字上边的撇要写的短而平,下面的横长短不同。

二年级年级教学反思10

  二年级是初次接触估算问题,在教学这部分内容前,我对这部分的问题是早有耳闻,所以在教学前我便向教过这部分的老教师请教该如何处理这部分的内容,老师们也一致是说:不要追求什么方法多样化,就教给他们一种方法就是“四舍五入”,方法越多错误越多。于是在开始的教学中我也是一味的灌输“四舍五入”的方法,可是随着教学深入,越来越发现在一些地方单纯用这一种方法其实是并不合适的。例如一个题目是这样的:足球58元、球鞋44元,小明带100元买这两样东西够吗?班里大部分学生采用的是“四舍五入”的方法,答案是够了,只有几个同学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我记得有个同学是这样说的:“老师,我们买东西的时候钱多带一点没关系,如果带少了人家就不卖给你啊,所以我的时候一般是采取向上入的方法,就是58估算成60,44估算成45,加起来是105元,所以带100元不够。”当时这件事情给了我很大的震动,此后我也积极的`上网查阅一些资料,看一些专家和有实际经验的老师对估算的认识和做法,在自己的教学中也做了许多积极的改进,例如创设生活情景,让学生多感受生活中哪写地方用了估算,教给学生估算的多种方法,在计算中利用估算来检验计算的准确性等。特别是是今天看了各位专家的讲座,对估算的价值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估算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重要的帮助,特别是发展学生近似的意识,估算的这种意识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只有更加深刻地去感受,去领悟估算在我们生活工作中的价值,我们才能自觉地在我们的教学当中,很好地去培养学生的这种估算的意识,估算的能力,才能很好地去发展学生在这方面的一些创造能力。

二年级年级教学反思11

  校教研活动上,我执教了人教版新课文《称赞》。这是一个很有启迪意义的童话故事。在小獾有点泄气的时候,小刺猬称赞了他,使他有了自信;小獾称赞小刺猬的苹果香极了,使小刺猬消除了一天的疲劳。可见,“称赞”的效果是多么神奇啊!联系班上有些孩子总爱挑别人的毛病,不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我觉得学习这篇课文,让他们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称赞别人,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称赞”就是用言语表达对人或事物的优点的喜爱。平时,我们常常在使用“称赞”,但通常表述为“表扬”、“夸奖”。如何让文本迅速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呢?我在课前设计了“启发谈话”,先当场表扬画画得好、字写得好的小朋友,再让学生夸夸其他同学的优点,并让受称赞的同学谈谈受到称赞后的心理感受。这一环节设计是想要让学生通过相互夸奖,明白“称赞”就是通常所说的表扬、夸奖,让学生亲身感受“称赞”带来的.好心情,从而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学习氛围。

  学习课文后,学生已经初步感受到称赞的神奇效果。为了让他们学以致用,亲身体验称赞的魅力,我设计了一项特殊的作业:下课(或回家)后,学着称赞身边的人,并试着做一件好事,把受到的称赞记录下来,做成一张可爱的心情卡。课后,我粗略统计了一下,马上就有十几位同学身体力行,去夸奖身边的小朋友。我想这就是课文的魅力吧!第二天,我阅读学生制作的心情卡,发现有许多同学不约而同写到了受到某某同学的称赞,心里很高兴。也有许多同学写到在自己不如意的时候,受到某某的鼓励,有了自信,以后一定会更加努力的。看来,孩子们确确实实感受到了称赞的无穷魅力。

  二、读中悟意,读中悟情

  朗读是二年级学生一项重点训练项目。为此,我引导学生从课文找重点词句,采用自由读、同桌对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指导朗读,使学生在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的读书中领悟到称赞带来的快乐,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如: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找出小刺猬和小獾互相称赞的句子,“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和“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这两句话。通过抓重点词“真”“一个比一个”“香极了”等指导学生朗读,然后让学生加上表情读、动作示意读、同桌对读。老师在评价中不时地称赞和表扬学生,让学生体会称赞带来的好心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身临其境地朗读,体验人物的心情,我组织学生在文本上展开合理想象进行创造性的表演,并随机采访小演员受到称赞后的感受。

  课文中,小刺猬和小獾的对话彬彬有礼,富有情趣,我采用了分角色配乐读的形式。音乐营造出一种童话般的氛围,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主人公的情感,通过情感内化,使学生在朗读中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

  三、创设情境,自主识字

  生字认写分开后,认的多,写的少,如何让学生轻松地识记生字呢?我尝试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和生字多次见面,并教给一定的识字方法。首先让学生在自由读课文时,圈出不认识的生字,让学生请教书上的“树叶老师”,熟读生字。然后用游戏形式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带音节读,去拼音读。为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我还设计了“小刺猬”和“小獾”的名片,通过看图片,阅读短小的儿歌,既让学生认识了这两种小动物,又复现了本课的生字。紧接着,让学生寻找生字的规律识记生字,如“猬”“獾”都是“反犬旁”,这类字往往形容四只脚的带皮毛的小兽。这样,学生就触类旁通了。

  回想上课的过程,我发现还有许多不足。如在讲到小刺猬的称赞带给小獾自信这个难点时,如果更深入挖掘一下,让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当你有点泄气的时候,你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和称赞吗?那时你心情怎样?这样,不知不觉中,学生就能理解“泄气”、“自信”的具体含义。同时,学生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 “别人做得好,需要称赞,别人做得不好,更需要鼓励”的道理。

  虽然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但是这篇课文留给学生的是无穷的思考。同样也留给老师们一些启示:请用理解、欣赏的眼光看孩子,寻找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也能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二年级年级教学反思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学习的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因此,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少讲多练,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的规律,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园地的教学,就是要以生活为主线,就是要学生充分地感知、体验生活,思索生活,理解生活,学生才会用真实的笔触来表现生活,表现自我。因此,我们要教学生从小就接触和认识社会,观察社会,积累生活,从中选取写作素材。

  指导学生体验生活,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让美来滋润孩子的心田,触动他们的心弦,使他们产生写作的冲动。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天下事,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景和物,从生活中选取素材,提倡写生活的真实。

  以生活为主线,善于捕捉学生生活的资源,把学生的'资源,作为张扬学生个性的资源。在现实生活中养成学生乐于探索和勇于实践的精神,推进学生对自然,对社会的责任感,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年级年级教学反思13

  《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乘法口诀教学的最后一部分,学生对于口诀学习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并且有了一定的推导口诀的能力,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在教学设计中注意了以下几点:

  (1)小组合作,推导口诀.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要为他们的学习创造条件,教学中,我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了让学生自编口诀这一教学环节.我提供了一些小木块,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后自编口诀.同时,又不局限一种推导方法,允许学可以想其他更多的'方法来编口诀.为学生开辟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通过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在合作与交流中,使他们提高学习的主体意识,学会学习的方法.

  (2)寻找规律,记忆口诀.

  由于9的乘法口诀有其特殊规律,因此,创设情景,放手让学生找规律,这样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熟记9的乘法口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掌握规律的教学思考方法,有利于提高数学能力.从这个教学案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在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教师要从以前教师教,学生学的观念中解放出来,《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引导者,也是学生的合作者.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自主讨论、交流,来探索自己提出的问题,教师从中点拨、引导,并和他们一起学习、探讨,不要急于事成,把现成的结论事先告诉学生,要在自己发现学习中所得到的结论记起来也更加容易.所以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吃透教材,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策略,不断给自己充点电,使自己不至于被高度发展的社会所淘汰.跟上时代的步伐,使学生觉得教师是他们真正的合作者和朋友.

二年级年级教学反思14

  上学期我不仅担任了二年级的美术教学工作,而且同时担任了二年级的美术教学工作。在低年级美术教学中让学生运用语言工具启迪思维,激发创作欲望,加深对绘画的理解,也是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很好的开启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

  在教师运用多种手段、媒体给学生许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自由的想像,再让学生来说说自己想的内容,这时的说画要让学生有充分的.说的自由,教师千万不要说“不可能”、“没那回事”等否定的词,对那些具有创造性的想法,尤其是那些离奇古怪的想法,要大力表扬,让学生觉得这样“异想天开”是对的,从而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养成发散性思维的习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说画的机会,可以采用自己说、同桌互相说、小组说、全班说等多种形式。

  为了让学生在充分放松的状态下进行创作,学生作画时,教师可根据想像画的内容,配以恰当的背景音乐,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故事在画画的时候讲出来,边画边讲。学生可以手舞足蹈,尽情放纵情感,让思维随着情感不断迸发出火花。

  说自己的画:每位学生把自己的画,用故事的形式讲出来。在说的时候,一些在画的时候没有考虑到的东西,会得到完善,为进一步创作奠定了基础。

  说别人的画:在说别人的画时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说的时候既是对别人作品的一种全新的诠释,也是一次口头的二度创作,既能帮助自己加深对创作的理解,同时也使作者发现全新的角度,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二年级年级教学反思15

  这节课是《角》的第一节课时,设计的教学内容是角的两个概念,角的表示方法,角的分类,重点是角的表示方法,这节课给学生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一是理解角的概念,二是掌握角的三种表示方法,三是知道角的分类。课后反思觉得整堂课的目标设定明确具体,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也能够给学习创设一个很好的问题情境。但也有令人遗憾的地方,具体分析如下: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1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课堂教学设计。备课时将概念、图形、训练题设计在课件中,但由于电脑问题无法使用,只好调整课堂设计,并且大胆改变引课方法。

  2、对教材的处理,设计衔接比较自然,由射线自然过度到角,学生学习不觉得吃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对单元教材进行了系列化的研究,系统化的整理。

  3、课中给学生提供了主动探索的时间、空间、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自己去表述,能让学生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结论,能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如角的概念的得出,我先在黑板上画出一条射线,然后提出问题:同一端点可画几条射线,接着我画出同一端点的另一条射线,问学生这是什么图形,学生回答这是角,最后我让学生总结角是怎么形成的,引导学生总结角的概念。有的同学说:“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我马上在黑板上画出,不同端点的两条射线。学生马上抓住“有公共端点”的这个关键之处。

  4、以钟表的时针和分针的旋转为例,借助身边的工具—圆规形象生动展现射线旋转形成角。得出角的第二定义,强调数学与生活休戚相关。同时课本上原本凝固的概念激活了,使知识回复到那种鲜活的状态。

  5、针对角的表示方法,这一重点内容,抓住了易错点,设计灵活多变,一题多问的训练题,强化知识点,同时让学生从不同方式表示同一角的变化中,发现学习的乐趣,激发灵感。

  6、本节课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了起来。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7、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课后思考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设计的。如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 小组交流问题,小组交流是数学交流的重要手段,这一节课我没有设计这一环节,课后想一想,这样不利于培

  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的培养。

  2、 没有让学生在熟悉的周围环境找角,这样数学、生活的密切关系的体验就十分苍白了。

  3、 没有能够让学生更多的产生质疑,批评和评价别人,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如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去想为什么,这样给角这样分类,大于180度而小于360度的这些角又怎样分类呢?

  4、 学生提出问题太少,(1)没有为学生创造机会,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思维的多,而独立思考的空间太少。(2)学生提出问题的习惯还没又养成,依赖性太强。

  5、 关于角的分类,同步训练没有配备好,对这个知识点一带而过,为后序的学生对角的比较铺垫不到位。

【二年级年级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二年级《称赞》教学反思04-09

二年级《欢庆》教学反思07-08

二年级识字教学反思07-14

二年级体育教学反思10-03

二年级《统计》教学反思04-10

二年级北京教学反思12-25

英语二年级教学反思02-27

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10-22

二年级下册《泉水》教学反思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