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学习总结

时间:2022-01-24 19:15:46 学习总结 我要投稿

新课程学习总结(精选5篇)

  难忘的学习生活又即将告一段落了,相信你会领悟到不少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学习总结怎么能落下!很好奇学习总结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新课程学习总结(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新课程学习总结(精选5篇)

  新课程学习总结1

  新课程的学习已经结束,通过学习,我意识到新课程要求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新课理念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新课程更注重学生个人的能力,潜力,特长。要想有效的实施新课程教学,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有明确的教学目的。

  我们以往的英语教学注重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英语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同时,提倡教学中要以实际运用为主,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开口说英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

  过去的在英语教学中总是老师讲,学生记。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听众,学生说的机会很少,口语、听力得不到提高。现在我们要转变这种模式,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把主动权还给学生。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主体地位,提高学习效率呢?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在教学中应把时间和空间多留给学生,提出问题,给学生思维空间。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要在于老师的调动。需要老师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设计模仿、口、笔头操练、提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活动中。

  充分利用学生的差异。

  教师要重视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我们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和评价学生。不能用一个水平衡量学生,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和认识。

  创造性运用教材。

  教材只是书面的东西,而且所载的信息是有限的。传统的教学与新课程教学有很大的区别,以往的教学只是要求讲解知识点,而现在的新课程强调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如何学习的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要认真地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设计教法。在英语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参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帮助。新课程改革注重能力,也更注重基础。教师以学生的英语学习为中心,扎实抓好课堂教学,让学习落到实处。以学生为中心,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新课程学习总结2

  前后近半月的新课程学习,我们是在不断的收获中走过来的。从观念到课堂教学的实施,从为什么这样做到怎么去做,从拓展专业知识到促进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自身发展等,可以说,这是一次让教师们获得全面的、系统的、专业的大好学习机会。我做以下总结:

  观念上,变被动转变为主动转变。音乐课程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是造就完美人格的基本方式与最佳途径,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的必修课,对于促进学生全面的,有个性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目标的确定,‘三维目标“的认知:它包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方面。在实际操作中,三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即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本着以音乐为主体,以人为本,合理采用体验、比较、探究、合作等手段,适度运用人文综合知识与姊妹艺术进行有效教学,引领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感受美、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才能让学生真正意义上进入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此过程中达到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新课程内容凸显学科综合性和音乐学科专业性,这必然对音乐教师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这必然促使我们坚持不懈地去学习,从必须具备扎实的、尽可能多的专业(包括姊妹艺术)基本功,如唱腔、舞蹈、器乐等,还得具备相当深厚的文化底子,还得会编、会写、会导;甚至还有服装、道具、灯光、化装等等。总的来说,教师就得是一个多才多艺之人。

  正确理解和应用学科综合:音乐综合教学本身就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它渗透并融合了科学和人文精神,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学科体系向学习领域的纵向伸展,也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回归。合理地进行学科综合,不仅能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给学生广阔的体验和表现音乐的空间,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

  怎样做?关键在于把音乐贯穿音乐课堂始终,音乐教师是讲音乐的,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以音乐为本,把握综合的度,不盲目拓展,不偏离音乐本位。音乐教师在深入音乐、挖掘作品时,适当放射姊妹艺术,主要从各个音乐要素入手,挖掘音乐本质,擅长运用音乐体验方法和有效手段,让学生真正进入音乐,获得音乐课上最该获得的知识。

  此时的落幕,是真正教学舞台的序幕。作为音乐教师的我们,一定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高中音乐新课程,只有不断的探索学习,提高自己,才能胜任21世纪教师这一角色。

  新课程学习总结3

  通过这些天的培训,使自己新课改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课程改革主要体现在:教师观念的更新;教学资源要整合;教学制度要改革;教学评价创新,教学方式的探究等。在学校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成为素质教育重要的价值取向。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到,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就是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多点收获,少点遗憾,让每一位高中学生都走向成功。就是让学生在宽松、民主、和谐的的环境中体验成功,健康成长。探究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开展探究教学模式成为教学的必然趋势。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与想法:

  1、改变了过去繁、难、偏、旧的老问题,体现了基础性和时代性。新课程内容开放、多样,既注重概念和规律的掌握,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注意引导学生从人文和社会的发来审视、理解科学、认识科学与人类的关系,为学生终身学习、适应社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新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学习最基本的技能,同时还拓展了“知识与技能”的内涵。

  2、体现了课程及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为使教材有利于不同学生的智力潜能开发,且对不同区域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3、在课程实施上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不再是权威,只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课堂上会较多地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教师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小组学习等方式,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形式多样,经常开展讲座交流和合作学习,让大家共同提高,老师们多是鼓励性的话语,对待学生和蔼可亲,尽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总之,课改给我们提供了机遇,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挑战,我们要珍惜这次机遇,勇敢地面对挑战,扎实的搞好这次课改工作。

  新课程学习总结4

  科技在发展,改革在深入,国际化的大都市呼唤一流的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的学前教育,也紧锣密鼓的拉开了课改的序幕。我们深知:要构建一流的学前教育,必须深入实施课程改革,以积极的姿态来迎接挑战,与改革同命运、共呼吸,把握机会,领会课程的精髓,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庄行幼儿园在二期课改新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深入广泛的学习实践,我们深深感到,课程实施的过程还是一次园本化课程构建的过程,是一个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的过程,也是一个塑造21世纪一代新人的过程。面对新理念,我们在不断学习、思考与实践中,寻找适合幼儿园发展的,又能全面实施新课程的途径。以下是我们的思考与探索:结合我园环境教育特色,以“因园而异”、“因人而异”去构建选择性课程,突出课程的有效整合、师生共建,确立开放的、整合的教材观,明确每一位教师既是教材的开发者、又是教材的实施者、创造者,积极推进园本化课程的建设。

  一、加强学习和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学思结合,全面领悟新课程

  《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和《指南》的出台,为我们确立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开学以来,我们利用政治学习、业务学习、教研活动和一切可以利用的空余时间,组织了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传达上级课改精神、观看新课程辅导报告录象、组织专题讨论、开展参与式培训、问答式咨询等等。一次次的学习与领会、讨论与反思,教师们经历了一个从不理解到逐步理解,从畏难、知难而上到热情接纳的过程。

  首先,我们做到园领导先行一步,抓紧自身的学习,反复研究领会新课程的精神实质,在每一次组织教师学习之前先确定好本次学习的目的是什么?要求是什么?从而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师开展学习讨论,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其次,园内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由园长、业务园长、园长助理及三位教研组长组成,每二周召开一次碰头会,了解一线教师所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商讨制订相应的对策,确保课改能顺利推进。这样通过上下连动,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到目前为止,我们全园上下一心,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以素质教育的启蒙为核心,突出课程的有效整合、师生共建,确立开放的、整合的教材观,明确每一位教师既是教材的开发者、又是教材的实施者、创造者。

  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在认真学习《课程指南》的基础上,分析、研究新教材,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选用、创编适合儿童发展的教材。一般是以主题的形式来选用教材的。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老师们可以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已有经验、兴趣需要和生成课程来选择、开发、运用教材。让课程既面向全体幼儿,又能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让每一个幼儿获得充分的、全面的、和谐的发展。

  2、以教研为主阵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A多种教研形式,开展专题研讨。

  为了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新教材,我们以教研组为主阵地,采取大组、班组的形式,展开层层推进的学习研讨活动。我们根据学习计划,安排参与式培训活动、集体与分组、个别学习形式相结合,将课程理念、方案等通过专题进行诠释、分解、尝试。具体的操作方案通过班组的形式,通过案例评述、个案记录等方式进行研讨。

  本学期我们针对幼儿园研究重点,开展了专题“构建富有生命力的课程运行体系”、“探索型主题活动中的共同探索、一起成长”;“以整合的观念实践新课程”;“园本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新课程各类活动内容与实施”、“让课程适合每个孩子的发展”等,一系列专题研讨,让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内容等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B创设多种条件,提供教师成长舞台。

  本学期,幼儿园举行了教师教育教学比武活动。比武活动分三个项目进行,即教案说课、活动展示及案例评比。教师们根据新课程要求,以探索型主题活动的形式,开展了较为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如“帮妈妈切萝卜”、“造房子的工具”、“家乡的牧场”、“有趣的数字王国”等,幼儿在广泛收集资料、已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活动过程自然、活泼。教师还注重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能引发幼儿与环境互动的各种材料,幼儿能大胆自主地参与活动。

  教师在活动中及时记录幼儿的操作情况,把握与关注幼儿生成的活动,幼儿学得主动而积极,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思维、动手能力都可以感受到教师在推广与实践新课程中的心血。在案例评比中,教师们将教学活动、主题探索活动中幼儿所表现出来的言行,通过教师的分析、反思予以呈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提高教师多媒体制作的能力,幼儿园举行了教师的“班级网页”制作评比。各班教师充分挖掘潜力,以幼儿学习、成长为主线,制作了内容全面、充实、丰富的网页,为班级管理提供了很好的舞台。

  3、下放课程选择自主权,协调好“共同性课程”与“选择性课程”的关系。

  在实践新观念时,我们还要求教师能对新课程进行选择性、反思性地学习,这种反思必须是对旧观念的摈弃,对新观念的理解与探讨基础上进行的。我们注重寻找理论依据解决教师实践中的共性问题。

  A课程权下放给老师

  我们明确每一位教师既是教材的开发者、又是教材的实施者、创造者,根据教师的不同层次,给以一定的课程选择权。我们把课程的选择权给教师,让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我们做到宏观调控,加强管理的。

  一是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作具体的观察研究和指导,

  二是抽查各种资料。指导教师将视野转向孩子,将孩子的发展需求作为选择、研究教材的依据,帮助教师把新教育观、课程观落实到具体的教育行为中去,从而更全面地将课程内容、形式有机整合。协调好“共同性课程”与“选择性课程”的关系,做到既面向全体,又满足幼儿个性发展的需要。从而实现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B共同性课程与选择性课程的转换与平衡

  其实,在共同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也没有很明确的界限,同一种教材在不同幼儿园可利用不同的资源进行。在共同性课程出现资源相对缺乏的情况下,我们采取替换交互的方法,让幼儿的基本经验得到保证。当幼儿在主题发展中转移“热点”或“兴趣”时,我们也多考虑因地制宜原则。在转换与平衡中,保证幼儿基本经验的提高,在生活中学习与提高。

  二、关注幼儿的需要,拓展环境教育资源。

  我园的共同性课程的基本内容都选自于新教材,根据新教材提供的内容,以主题的形式呈现。在实践新教材的同时,我们发现教材有许多的局限性,往往受环境条件的限制,因资源和相应的配套用具、教材缺乏,容易使主题无法拓展。

  “生活即教育”,我们及时将共同性课程与选择性课程进行选择,在基本经验和教材同整的基础上有效利用资源,特别是将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资源进行汇总、整合,因地制宜地建构体现双重功能的课程类型。如农村的田野中的红薯、土豆等植物;泥土中的蚯蚓、昆虫;街道边的树木、花草;生活中人们的生活居住、风俗;四季的变化、气候等等都是环境资源拓展的空间。

  选择、编排的教育内容,还要充分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贴近幼儿的实际。我们的幼儿都来自农村,农村的孩子由于受社会、家庭、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对事物的关心、探索和热爱也都从身边所熟悉的事物起。

  因此我们在考虑选择、编排的教育内容时,尽可能地从孩子的角度去关注理解他们的生成活动,了解他们的需求,判断生成活动的价值,及时予以支持和提升。尤其是重视幼儿生成活动内容与活动方式,把握教育时机,及时调整活动计划和教育行为。将视野转向孩子,将孩子的发展需求作为研究、选择教材的`依据,从而更全面地实现课程内容、形式的整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关注幼儿的需要,把环境还给每个孩子。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提出了以素质教育的启蒙目标,突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课程实施的中心环境是因地制宜地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积极的、支持性的环境,把环境还给孩子。在研讨与实践中我们感到:

  首先,赋予环境创设新的内涵。我们的问题是如何让幼儿积极地与周围环境产生互动?《规程》试点以来,我们不断接受和尝试让“墙壁会说话”,运用农村的乡土材料师生共同创设环境。随着对新纲要认识的不断加深,新的理念在不断地冲击着我们,我们开始用整合的教育思想来重新审视环境布置所呈现的内容,我们更关注孩子的兴趣和要求,更关注时代的特征。

  基于这种思想,环境创设中更多产生了属于孩子们的“环境”,这些内容不仅满足了幼儿好摹仿的特点,更有利于探索型主题的开展,同时也吸引了家长的积极参与,促进了幼儿经验、社会知识、行为习惯等各方面均衡发展。

  其次,由教师根据探索的主题创设特定的探索环境,引发幼儿与环境的关系,使静止的环境“活动起来”,使环境产生教育价值,让“人”环境与“物”环境相呼应起来。我们幼儿园受“瑞吉欧”理念的启发,在园内创设了一个真正属于幼儿的材料区。幼儿园每天的活动需要大量的操作材料,这样园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挖掘了一切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为幼儿所用。

  材料区的创设大大满足了幼儿对“探索型主题”的深入研究,不必再为收集材料而烦恼了。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教师们加强了社区与家长的联系,从而得到了社会与家长的帮助和支持。更营造了乡土材料应用的大教育环境,形成了实施乡土教育齐抓的合力。

  另外,能满足幼儿收集资料的资料室的开放。特别要发挥本园教育资源的优势是至关重要的。而对普遍存在的农村家长收集资料意识淡薄的现状,我们唯有不但开拓信息、资料的来源,才能满足教师、幼儿在探索型主题开展中的需要。

  因此,幼儿园化了大力气,腾出专用资料室,广泛收集社区、自然、家长中的资料,包括书籍、录象带、VCD、卡片、自然界中的各种农用实物,如各类果实、农用工具等等。同时又配有电脑,让教师带领幼儿随时可以在网上查找资料。这样多功能的资料室的创设,给教师们更好地实施主题创造了条件,也大大满足了幼儿对知识的渴求,推动了探索型主题的顺利开展。

  四、有机整合,激活课程内容

  在观念转化为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遇到首要问题就是“整合观”在一日活动中的体现。强调学科要求、强调教师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已远远不能适应课程的有效整合、师生共建与教育个别化的时代要求。因此,我们将一日活动各环节进行分段解剖,从观念上的整合;目标上的整合、内容上的整合到资源上的整合,方法、手段及手段上的整合,进行层层对照、分解,从提高幼儿的基本素质出发,发挥课程的整体效应,达到对教育各要素的多样化、多层次的整合。

  1、打破学科间界限,加深搭班老师之间的配合与衔接,从而实现课程内容、形式的有机整合。

  以往根深蒂固的学科教学体系,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新课程的实施和展开。打破分科制,体现整合性,新的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的分科制被彻底打破。两位教师同时深入班级,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征、班级实际,以主题的形式开展活动。

  现在,我们每周都安排教师有一定的时间,搭般教师对班级中的每个孩子进行全面细致地分析,在主题活动的预设方面,互通相关信息,共同商定、调整阶段目标,在内容安排上进行有效的衔接和统一。

  2、资源的整合,使课程由狭变广、由静变动。

  新课程的一个显著变化是拓展和整合了课程与教学资源,教育资源的整合是与教育内容的整合紧密相关的,教育资源中蕴涵着多种教育内容,对教育内容的整合,有利于教育内容的整合,有利于拓展幼儿教育的空间,丰富幼儿教育的方法,形式和手段,使课程由狭变广、由静变动。我们利用农村的广阔资源,进行有机地整合,使资源能真正协调、一致地对幼儿成长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幼儿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都开始成为学习探究的对象,成为幼儿学习的“课堂”。

  3、支持和推动幼儿的生成活动

  生成课程其实是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有以孩子为本的教育理念,要善于观察孩子并捕捉孩子活动中的问题,从孩子生成的问题出发设计主题,为孩子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实施过程教师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程式,而是鼓励教师互动中的即兴创造,智慧的碰撞,光照课程的动态生成过程。教师既要设计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激励作用的、愉悦的课程经验,也要有效利用日常生活和常规中的偶然、非预设的机会和经验;既让幼儿有机会参加成人设计的活动,也使其有机会自己设计活动,投入到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自发产生的活动之中。

  新课程在农村的实践让教师、幼儿有更足够的时间从容地探索、试验、活动;让教师、幼儿在更大的范围,以更活跃的形式展开活动,切实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二期课改在我园的实践还刚刚起步,在利用选择性课程方面我们还处于探索实践阶段,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有待研究与探索。但我们相信,只要继续追随着二期课改的新理念,依靠市区幼教专家的扶持与帮助,开启二期课改实践研究的基地,不断发挥农村环境教育的优势,以鲜明的教育特色,全方位地为幼儿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成长氛围,使课程适应每一个孩子的发展。

  新课程学习总结5

  新课程学习基本结束,收获颇丰。在课程改革方面,我认为下列几项是改革的重点。

  教材改变了。改掉以往单一的教材系列和统一的知识结构。新教材不但增加了使用于不同地方的版本,同时也增加了选修系列,最值得肯定的一定是将物理分为人文物理、工科物理和理科物理,让不同特长的学生能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物理。

  考核机制改变了。不在以考试分数定胜负,新教材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强调学生的发展变化过程,并提出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教法改变了。现在的教学不再是一言堂或者说老师就是真理。新课程强调教师只是引路人,不再是替代学生学习的角色。学生将是课堂教学以及学习的主题。强调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参与性,要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收获知识、提高能力。

  我想,新课程改革下的孩子是幸福的。他们不再为了可怜的分数日夜奋战,不再没有发展兴趣爱好的时间。教师也是幸运的,他们成了真正的园丁,成了真正的灯塔。

  我想社会一定能够慢慢的接受新课程并迫切希望教育实施新课程。

【新课程学习总结】相关文章:

新课程学习总结11-22

新课程培训学习总结11-04

新课程培训学习总结08-18

新课程培训学习总结8篇04-16

新课程培训学习总结7篇01-02

新课程培训学习总结9篇12-07

新课程培训学习总结10篇12-13

新课程远程研修学习总结11-22

新课程学习总结范文(精选5篇)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