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读书笔记作文合集七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书笔记,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书笔记作文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书笔记作文 篇1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伟大的讽刺小说,主人公格列佛周游列国:小人国、大人国、慧骃国、飞岛国等等,格列佛游记读书笔记300字。
小人国,身高是我们的十二分之一,国王很恶毒,在那里有两座小人岛,每个岛上都有一个国王,一个岛上的国王想利用格列佛这个“巨人”占领另一个岛,格列佛不想发起战争,国王就怀疑他,准备害死他,但在最后,格列佛用一种奇特的方法离开那里,回到了英国。
巨人国,与小人国恰恰相反,身高是我们的十二倍。巨人国的国王,格列佛与他交谈,想让巨人国制作火药,枪炮来巩固国防,可是国王不同意,他不想发起战争,他宁愿失去半壁江山,也不愿涉足这种秘密,他要以理智和仁慈来治理国家。
巨人国,人大,但人好,就像官职小的人,人好,为人民做好事,这才叫做“大人”。
小人国,人小,但人坏,就像官职大的人,人坏,贪得无厌,那才叫做‘小人’。看了这本书,我深受启发,人要做个朴实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要做一个实实在在为社会服务的好人,正如臧克家先生说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游记中的大人国、小人国的离奇故事深深吸引了我,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1710年格列佛泛舟北美,巧遇了荒岛上的慧因国,结识了具有仁慈、诚实美德的慧因国国王的故事,读后感《格列佛游记读书笔记300字》。在慧因国的语言中没有“撒谎”和“欺骗”这样的字样,人们更不懂他们的含义。他们不懂什麽是“怀疑”,什麽是“不信任”。在他们的国度中,一切都是真实的、透明的。
我也盼望着有一天我们的社会也能像慧因国那样,孩子们的眼中不再有疑虑,教育与现实是统一的。我愿为此努力,也希望大家一起,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让这个社会多一点真诚,少一点虚伪
读书笔记作文 篇2
当你看到《放学后的课程表》这本书时,你一定很惊奇,封面上为什么会有一只奇奇妙妙的校园老鼠给小男孩讲故事。这是怎样的一只老鼠?它又给小男孩讲了哪些故事呢?
这本书介绍了许许多多的故事:打嗝儿—一年级老鼠讲的'故事,你猜,我手里是什么—巡夜警卫室老鼠讲的故事……我最喜欢的是第六个故事:学校好可怕—音乐教室老鼠唱的歌。故事是说五条鼻涕虫觉得学校好可怕。为什么学校会可怕呢?因为学校里每个教室里都有盐。语文课在学习“盐”这个字,试验室里在做溶化盐的试验,音乐室里大家在唱盐的歌。鼻涕虫如果碰到盐就会死掉,所以它们在学校开放日参观完校园后争先恐后,以最快的速度逃离了学校。
这本书每一篇都是一个小故事,故事是按一年级、二年级这样的顺序排列的。那只校园老鼠曾经经历了一场大火,其他老鼠都死了,只有他活下来。校园老鼠都很喜欢讲故事,他们在每年的春天、夏天和冬天都举办故事会,可是现在只有它一只老鼠,所以它就给小男孩讲了以前那些老鼠给他讲的故事。总之,每个星期一,它都给小男孩讲故事,小男孩从没有把这个秘密告诉别人。这就是小男孩星期一放学后的课程表。我觉得这本书非常好看。希望你们也能喜欢。
读书笔记作文 篇3
今天我听了《雪孩子》的故事故事讲的是:
有一天兔妈妈要出去。兔妈妈就堆了一个雪孩子陪小兔玩。过了一会小兔累了,她就回到房间里睡觉。房子里很冷所以小兔就点了一堆火,火烧着了柴。可是小白兔睡着了,这时雪孩子看见房子着火了,雪孩子就跑进房子里救小兔。雪孩子就化了,但是他并没有死,而是变成云了。
读书笔记作文 篇4
在地下艰苦奋斗十七年,换来的只有一个夏天,它为什么,就只为了繁衍后代吗?不,它是为了自已而活!
------题记
蝉是一个很小的动物,每年夏天,它都会出来,知知不倦地唱着使人烦厌的歌。人们啊!你们知道你们所看到的蝉,是经历过怎样的磨炼才能飞上树梢,唱着它们胜利的凯歌吗?
不同种类蝉的幼虫在地下生活的时间不一样,有3--5年的`,最长的是17年。17年啊!朋友们,这对于过着多姿多彩生活的我们来说,已经很长了,大家换位想一下,在一个满是泥土的黑暗世界里,没有玩具,没有快乐,甚至连自已的父母是谁都不知道的情况下,能坚持17年之久的等待,也只有蝉了。终于昂立在树梢上的蝉是那么小,歌声却是那么的响,不畏惧人们对它歌声的讨厌,竟响彻了一个夏天!
看到这儿的朋友一定会想问,蝉这是为什么呢?一直到生命终了,它留下了什么痕迹呢?它何曾留下像游丝样的痕迹呢?只不过是聒聒声罢了。那它用十七年的等待,换来的评价,就只是聒聒声吗?不!蝉它很快乐,因为它是为自己而活的!它是为了生命的延续而活的!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
写到这儿,我陷入了沉思。良久,我从蝉的身上懂得了一个令我受益一生的道理:无论生命长短,为了自己,都要好好地活着!
读书笔记作文 篇5
西晋时期,有个叫左思的人写了一篇文章【三都赋】,它以丰富的内容、华美的辞藻让读者爱不释手。一有时间,富豪人家争相传抄,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纸价一下子涨了起来。
这篇文章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呢?难道左思是一个天文人才?其实不是这样的。左思小时候语言能力很差,读书成绩不太好,他学过乐器、书法,也都没有成功。他对自己简直丧失了全部的信心。
左思的父亲见儿子为学业苦恼,就对他说:“你的天分并不比别人差,只是工夫还没有用到。”父亲的话激励了左思,从此他发愤苦读,后来果然在写作方面表现出了不凡的才华。左思用一年时间完成了【齐都赋】,之后他又打算为三国时期蜀国都城益州,吴国都城建业,魏国都城邺做一篇【三都赋】。为了使这篇文章写得更好,他构思了整整10年。
在这10年里,他亲自对三地的地势、风俗和特产做了调查,并向到过蜀国的张载虚心请教蜀国的风土人情,他还向朝廷自荐做秘书郎,以便有机会阅读国家典藏的地方志和史籍。
当时的文学家陆机也准备写【三都赋】,他曾对弟弟说:“有个叫左思的正在写【三都赋】,让他写好了,等他写完了我们用他该酒坛子。”可当陆机读了左思的【三都赋】后,彻底打消了写作此赋的念头。
读书笔记作文 篇6
司汤达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他三十几岁才发表作品,并且英年早逝,然而他精准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练的笔法却触动着每一个人。
我重新阅读这本曾让我的心灵如此激动,其情节却几乎被我彻底遗忘的作品。三年前我在此书中最欣赏的人倒是行为颇为狂热的德·拉 莫尔小姐玛蒂尔德。她居然能剪下一边的头发给自己非同一等级的情夫,农民的儿子于连·索雷尔。至今我还能清楚地记得读到玛蒂尔德高唱“我爱得太多,我要惩罚自己”时内心极度的激动。
首先说说于连。我始终觉得他是个高洁的人,我不想在那些指责于连虚伪、不择手段的人面前为这个二十二岁就匆匆离世的孩子辩护在神学院,于连的聪明在于炫耀,而其他人的聪明才是深刻的,他们懂得利用自己或真或假的愚蠢并获得成功。换言之,知道社会有着阴阳两面并坦率地谈论这一现象的人并没有了解生活,只有那些对社会的阴面了然于胸且能与其他人心照不宣地对此避而不谈佯装不知的人才能游刃有余。
三年过去了,我还在谈论虚伪和高洁,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只有了成功和失败。 “虚伪而成功”或“高尚而卑贱”是他的两种选择,但是对另一些人来说只有 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不是像于连这样的说说而已。所以他们在生活中无需痛苦地与自己的天性作斗争,而是只需贯彻自己的本能。这与才智也没有关系,而只是取决于人的处世态度。
于连的心里充满感情,这些感情总是跟他的计划格格不入。是谁在瓦勒诺先生的宴会上为穷人流泪;是谁将自己的虚荣之爱变成了真正的激情之爱;是谁逐渐对自己宣称不屑的市长家的孩子们生出感情;是谁对失势的彼拉神甫不离不弃,……这些作法跟他必须建立在完全的`冷酷无情基础上的成功大计南辕北辙,因此,我认为,促使于连死亡的恰恰不是他的功利心,而是他功利心不足。在他决定投身这场功利之战之后,他就不应当再想名誉、人性或者女人的真正垂青,而应当去想什么手段最能够帮助自己实现目标。这样的他跟瓦勒诺和福利莱等“社会成功人士”多么不同啊。
不是社会原因造成了于连的死亡,不是瓦勒诺等人因为嫉妒他而杀死了他,瓦勒诺的成功恰恰说明于连是有机会成功的。但是他做出了最坏的选择,于连从不会从利益出发考虑问题,他只知道真情、荣誉或者虚名。这样的人在任何社会都不能轻易发迹,因为就算在于连苦苦思念的拿破仑时代,善于克制的人也肯定比过于敏感、感情过剩的人更容易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将追求大众眼中的成功作为自己的目标是这个青年一生最大的悲剧。他既想保持自己内心的纯洁,又想获得社会的广泛承认用司汤达本人在书中对于连的评价就是“他永远也成不了一个好教士,成不了一个干练的行政官员。像这样容易激动的心灵顶多适于产生艺术家。”所以,从于连的失败来看,他的性格也已经注定他在跟多数人相处时会有问题,甚至受到旁人的误解和排斥,正所谓“过洁世同嫌”。
一部小说是沿着大路来往的一面镜子。
我对德·莱纳尔夫人的看法也跟初读时截然相反。我甚至想到,也许过于年轻的人没有能力欣赏质朴,而只能崇拜夸张的激情。那时我无力区别平和和平庸,高傲和高贵。德·莱纳尔夫人那种柔和的、充满了自我牺牲的爱情曾被我忽视。现在,我才知道这种真诚自然是多么可贵,知道于连为什么会将他源自虚荣的感情变成对她的真正爱情,因为她爱得这样纯真,爱得这样没有矫饰,被她爱上是一种光荣。
死亡驱走了一切虚荣,演给别人看的戏应当落幕了,伟大也罢,卑微也罢,于连只能在市长夫人那里获得完全属于他个人的关注和爱,因此也就只能将爱情回报给这个女人。对于玛蒂尔德来说,于连的死是光荣的,她报之以她梦寐以求的英雄主义的落葬仪式;而对于德·莱纳尔夫人来说,他的死意味着她的生命不再有意义,她不再顾及上帝与名誉,报之以自己的殉情。
读书笔记作文 篇7
人生苦短,匆匆已过百年,多少人浮华了青春,等回过头来感慨时,却近晚年,最终只能抱憾长眠于地下。我暗自叹息,或许人生就是那么稍纵即逝吧。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脑海里又渐渐隐现出《明日歌》的诗句,不禁对他的作者心生敬佩。钱鹤滩老先生以此来告诫后人:明日虽多,但人们如果总在等待明日中度过,必将一事无成,白白虚度了光阴。
我不禁感慨他的良苦用心。时间确实来去匆匆,明明想紧紧的握住,却似流沙,还是在不知不觉忠滑下。转眼,今天又溜走了,等再到了明日,却又盘算着未来,以此不断累积,直到满头青丝被时光染成了银发,才后悔莫及,最终落得一事无成。春去秋来,一年复一年,不知有多少个风华正茂的少年,白白浮华了青春。明日也许没有尽头,可这样等待,自己的明日又剩多少呢?你可曾想过,你的等待,等来的不是成功,而是已近空洞的灵魂呀。
我曾见过这样一位老人,他已过八旬,可仍旧意气风发。他告诉我,他一生都追求书法,写过的子不下万个,知道现在还写了一手苍劲有力的`大字,却从来不觉得无趣。反看现在的年轻人,年纪轻轻却毫无追求,那麻木的灵魂真让我替他感到悲哀。
光阴渐渐流逝,离我们明明很近,近得随时可以感觉得到;却又很远,远的无论怎样挽留,还是留不住它。美丽稍纵即逝,光阴一去不复返。或许,有目标,珍惜光阴,才是充实青春最好的良药。
【读书笔记作文】相关文章:
读书笔记小学作文09-06
读书笔记06-18
【精选】读书笔记作文三篇04-27
读书笔记作文三篇04-27
【精选】读书笔记作文4篇04-27
【精选】读书笔记作文5篇04-27
读书笔记作文3篇04-27
读书笔记作文四篇05-01
读书笔记作文10篇05-02
【精选】读书笔记作文四篇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