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
读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书笔记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资治通鉴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1
有一书,君王宋神宗称其“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有一书,史学家王鸣盛赞其“此天地间必不可无此书,亦学者不可不读之书”;有一书,与司马迁所著《史记》并称“史家两司马”。此书名曰《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为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然而,真正吸引我的,不是它至上的史学地位,也不是它历来为人们所称颂的名声,而是它其中纷呈,精彩,曲折的故事,如同一幅活灵活现的历史画卷在我面前徐徐展开。
每看完书中的一篇章,心中都会有感待发。其实我认为,《资治通鉴》本身就是一篇观后感,以史实为材料,以朝代为提纲,纵观古今,在叙述故事的同时加入了对历史的看法评判,这也是《资治通鉴》吸引我的原因之一。
春秋末期,晋国被称为中原霸主,大权旁落于智、韩、赵、魏四家,其中智家势力最大。然而智家继任族长智瑶却是一个心胸狭隘,狂妄自大的人。他公然戏弄韩康子和魏桓子,甚至无故索取三家土地,最终三家分晋,晋国自此灭亡。智家原为四家中实力最强悍的,但在智瑶昏庸的'领导下灭亡,令人叹惋。而智瑶昏庸的源头,便是由于他目中无人,不能宽容待人,听不进劝谏,又得罪了其他三家,以致他们联手攻打智家。一个骄傲自大的人,终会在他的自大中自取灭亡。不能因为眼前的一时得意而忘乎所以,肆意妄为,应该时刻懂得谦虚,谨慎。与此同时,也应当多与有才干,有品德的人结交,不嫉贤妒能,还要虚心接受他人正确的意见。这样,才能真正受人爱戴。
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书中的长孙皇后、马太后。长孙皇后的贤良淑德被后世传颂。她虽贵为皇后,衣食住用行均不求奢华。她从不徇私,凡事秉公处理;她还常劝唐太宗亲近贤臣,减轻百姓徭役。长孙皇后将贤德诠释到了极致;马太后与长孙皇后相似,读后感www.simayi.net崇尚节俭,甚至穿粗布衣裳,直接带动了当时清明的良好风气。当年汉章帝的继位离不开马家几位舅舅的扶持,因此,继位之后,他准备封赏自己的舅舅。原本,这只是按惯例办事,但遭到马太后的严词拒绝。马太后认为,马家并无德才出众之人,没有被封赏的理由,也以免将来外戚专权。历史上因外戚专权导致王朝覆灭的例子比比皆是,马太后能看清根本,不为家族谋取私利,以国家为重,此等气魄让我惊叹之余敬佩不已。当然,我们当前很难做到长孙皇后那般端庄贤惠,也无须刻意如马太后那般布衣草席。学会大公无私,懂得知书达礼,对她们心存敬意,足矣。
《资治通鉴》中还有很多类似以上的史实,作为之后中国古代君主的必修书目,它教人勤俭节约,教人治国之道;教人如何得民心,如何用贤臣,如何除奸佞。
如果用一句话说明《资治通鉴》,那必然是: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资治通鉴》,那将会是:博古通今。
如果用一个字概括《资治通鉴》,我觉得,应该是:镜。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2
自20xx年于中关村图书大厦购得《资治通鉴》四卷,迄今已经十年,终于通读一遍,释卷感叹不已。初生想法,是大一与学业导师交流,他在国外读研时,于图书馆借得《资治通鉴》全20卷,科研之余,夜间缀读不倦,坚持期年。我因此生出好奇之心,执念萦绕不去。在读完前四史后,开始阅读通鉴,历经五年研究生时期和五年工作时期,辗转北京,东京,四川,伦敦,西安。阅读之时,周至汉末有前四史的基础,进展很快;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中原陆沉,衣冠南渡,天下纷乱,不忍卒读,阅读耗时最久,几经波折;隋唐时期柳暗花明,畅快不已;惜乎安史之乱,至五代十国,类似读五胡十六国时,唤起读中国近代史的.痛苦记忆。通读一遍,不知所得几何,念来日方长,然而坚持做完一件事,如消胸中块垒,当浮一白。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通鉴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司马光删削冗长,举撮机要,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为可法,恶为可戒者,为编年一书。我见闻历史中群体与个人的善与恶可以到怎样的程度,唏嘘感慨,不知何解,惟效法先哲,修身正心笃行而已。一治一乱,周而复始,细微处纷繁复杂,似乎也不是简单的产出不能满足人口增长与分配不公阶层分化所能一言概之,事后观之,兴衰皆有征迹,“履霜,坚冰至。”然而真能见微知著,治于未乱之时,非智者不能当之。至文明史观,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连绵至今,挑战与应对无数,幸而精神内核不绝,“五百岁而圣人出”,虽有迟速,继往开来,拨乱反正明世。及开民智,见群龙无首,宜哉!
犹记读司马光德才之辩;经济独立之初读疏广教子,“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在东京时读张翰起莼鲈之思;感慨北魏拓跋焘崔浩一时君臣相得,犹不得善终;初雪对酒读南朝白袍陈庆之;趣闻傅奕用羚羊角破金刚石;赞叹武则天取士用人。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微斯史斯书,吾谁与归!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3
闻名天下的《资治通鉴》是由我国的北宋大政治家、历史学家司马光编写而成的。
全书风格简练准确,文字优美生动,既有很高的史血价值,也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可以和“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相媲美,真是一本好书,大家都应该来读一读。
《资治通鉴》是按照编年体编写的,写的是从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全书总共有12编,分别是:周纪、秦纪、汉纪、魏纪、晋纪、宋纪、齐纪、梁纪、陈纪、隋纪、唐纪和五代纪。树立有许多非常著名的故事,如:《负荆请罪》、《黄巾起义》、《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些都是我国辉煌的历史,作为小学生,我们都应该去读这本书,了解我国的历史。现在有很多人,对自己祖国那辉煌的历史一无所知,这样难道能对的`起自己吗?我们应该从小做起,多读有关我国历史的书籍,特别是《资治通鉴》,当时毛泽东主席曾读了多达17遍,可见《资治通鉴》对我们是多么重要。所以,我们更要读《资治通鉴》这本书,要认真读、仔细读、重复读,多了解我国的历史,才能让自己不遗憾,让自己是真真正正的中国人。
闻名中外的《资治通鉴》,真是一本好书,我们都应该去读它。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4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书叫《资治通鉴故事》,这本书讲的是从春秋战国到五代十国之间的故事。这本书是由许多小故事组成的,有:三家分晋、陈胜起义、田园诗人陶渊明等等。
那里面我映象最深刻的是“女皇武则天”,武则天是我国唯一的一位女皇帝,也是登基最晚的一位皇帝。这个故事讲的是武则天是如何从一个平常的宫女到皇帝的故事,中间有很多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经历千辛万苦最终成为了皇帝。
在她做皇帝的'十余年里,做的事情有好有坏,好的有:边防得以巩固,生产得以发展,人口有所增加等;坏的有:滥杀无辜,重用酷吏,生活奢侈等。后人对她的评价是功过参半。
在公元705年正月武则天身染重病,移居长生殿疗养,同年十二月十七日武则天因病驾崩。
这本书的其它故事同样很精彩,十分值得一读。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5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遂被宋神宗赐名《资治通鉴》,这是中国第一部编年史巨著名字的由来,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所著。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2年,内容包括政治、军事、商业、农民起义等,以史为镜,警示后人,而张国刚教授以更深层次的角度和论点剖析了领导者头脑和决策、审时度势对团队发展的重要性等问题,以全新的视角来解读《资治通鉴》。
商鞅的变法是多势造就的,秦孝公广发求贤令,招募天下能人志士,力求在秦国变法是一势;商鞅以先进的思想和过人的智慧舌战群臣,驳斥“法古”,“巡礼”之见,为变法赢得舆论准备为一势;“南门立木”,一诺千金,将法治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一势,以法为纲常,取信于民,是以最后变法获得空前的成功。虽然商鞅最后车裂而死,但其所立之法,所倡导的价值观却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中流传。
项羽——天不亡我,是自取灭亡。“羽之神勇,千古无二”。一代天骄西楚霸王以自己的勇猛精进,号召天下能人志士破秦立楚,建立霸业。其有将能,而非帅才,以威服众,以强服众,没有团队意识的领导者只会众叛亲离,成为光杆司令,终将团队连同自己推向灭亡的深渊。
民间常言刘邦是位“流氓皇帝”,不学无术,吊儿郎当,这样的人是如何成为一位出色的`领导者?他又是怎么在群雄并起的乱世中脱颖而出?他又有哪些异于常人的智慧呢?善纳谏,有判断,以礼待人,统筹帷幄,立制度明文法,能用人,用好人是一个出色的领导者带领团队走向成功的诸多要素。后人不懂刘邦而笑之,文不如张良,武不如韩信,不过流氓无赖之徒。然而聪明的领导者不必事事展露锋芒,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扎实沉稳的不断向着目标奋斗。
作者以领导者的对团队的重要性作了现代化的解读,让我们用现代人的眼光读懂这本书,观古人治世,亦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6
暑假期间,妈妈给我买了一些我喜欢的好书来读,《资治通鉴故事》就是其中之一。这本书改编自中国古代著名的《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编年史。作者是熟悉司马光砸缸故事的主要公司马光。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作家。司马光编这本书花了19年时间。这本书记录了从东周到五代,共有1360多年的历史,主要是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它记录了一些明君贤臣的事迹,简单生动地告诉人们,这些古人的品质是诚实、正直、坚强、慷慨、忠诚、正直、执着等。这些品质在今天依然可贵,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
《资治通鉴》中有许多伟大的人物。经过敏锐的观察,司马光生动地讲述了荆轲刺秦王、毛遂自荐、鸿门宴、七步诗等生动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毛遂自荐》故事中的毛遂。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公元前258年,赵国被秦国包围,派平原君到楚国求助。平原君要选20个文武双全的`门客一起去,还有一个人。这时,一个叫毛遂的门客勇敢地选择了自己,用机智威胁了楚王,让楚王答应联合抗秦,解开邯郸之围,毛遂被平原君视为客人。毛遂勇于展示自己,自信的性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觉得自己还是比较欠缺的,要向他学习。
读好书不仅能增加知识,开阔视野,还能陶冶我们.情感,启迪我们的智慧。将来,我会读更多的好书,让自己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理智的孩子。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7
终于有勇气开始说说鬼谷子前辈。早先在看《资治通鉴》的时候,并不对苏秦、张仪有太过深刻的印象,后来偶然间看了鬼谷子前辈的传记,才得知原来前面两位均是鬼谷子前辈的弟子,不止如此,就连孙膑和庞涓都是,这着实是一件很让人敬佩的。
都说孔子桃李遍天下,可真正出名的又有多少,不可否认,孔子开创了私学新时代,可鬼谷子的四位徒弟却纵横天下,影响了天下格局,不得不说是一件相当了不起的事。
春秋之后,天下不仅没有趋于统一,反而更加战乱纷争,七雄争霸,不断上演历史舞台,各诸侯国为了一己私利发动战争,导致天下生灵涂炭。于是鬼谷子派四大弟子下山,欲解救苍生。使苏秦倡导六国合纵以制暴秦,而张仪则破坏合纵大计,助秦一统天下。
回顾历史,我并不觉得苏秦不如张仪,相反,他胸怀天下,只是诸侯相安终归只是一纸梦想,因为私欲乃人之所有。庞涓为了一己私利使计陷害孙膑,蓄意发动战争,他是一个合格的军事家,但不是一个好的军事家,正如孙子兵法中所强调,不战而屈人之兵乃大善。战争是一种手段,可防御,可固国,唯不以侵略为目的,所以庞涓最后结局很惨。而搅乱合纵计划的'张仪,是天生的谋略家,却也不是一个好的谋略家。只因其一句话致使楚国大量百姓流离失所,家无可归,实在是悲惨,所以张仪的最终结局也不大完善。
资治通鉴读后感:其实,我一直隐隐觉得苏秦一定还是比较后悔当时激怒张仪奔赴秦国,可能他太过高估各诸侯的气度,也有些小看张仪的谋略,不管怎样,最终还是大秦一统天下,而最后暴秦也只历经二世而亡,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乃常理。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8
最近,我读了司马光这位北宋大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写的一本书,那就是——《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绝对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因为它有可以教会我们的成千上万的大道理。我今天就先来说说礼教和品行吧!
在开头第一篇,司马光就提到了要维护礼教,由次可见礼教的重要性。而礼教最重要的是匡正名分,不能乱了辈分。比如说:父母和孩子的辈分。古往今来,只要有道德的人都知道,一个最重要的事就是——要孝敬父母。我们应该知道是父母培养我们长大成人,这样的恩情是比山高,比海深的';这么大的恩情,儿女绝不能把它当作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我们要从点点滴滴做起回报父母——帮父母做点家务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秦朝,他们不重视礼教,推广法律,加重刑法,可还是有很多人触犯法律,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刑法并不能让人们彻底从心里觉得偷盗、抢劫是一件不对的事情,再加上秦朝的暴政让人痛苦不堪,很多人为了生存,只好冒险去犯法。而现在的社会比以前好多啦!——正在推行礼教。可现在还是比较侧重法律,所以时常有一些不文明的事情发生——坐汽车、火车逃票,见到老爷爷、老奶奶摔倒却不扶,更不敢送他们去医院,都怕赖上自己……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逃票主要是那些贪小便宜的人做的:“他们主要是想省一些钱,觉得这些钱很少,没关系,到这里我又要反问他们,既然钱很少,你又为什么要做这些出卖自己良心的事情呢?”再说你每天积累一点点儿,时间一长,就会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犯下了天大的罪恶。只有他们明白了这些礼教的道理,他们才不会继续做这些不道德的事情。见到有人摔倒不扶主要是他们担心赖上自己。其实是有些人很恶毒,自己不想付医药费,便想出了一条毒计——说别人撞了自己,要别人承担费用,还索要赔偿金。据统计,全国老年人摔倒案件有百分之八十的都是敲诈的,这非常恐怖,所以礼教在这时是非常重要的,礼教可以让他们觉明白这是一件特别可耻的事情,还可以让他们痛改前非……
接下来讲的是仁厚,也就是品行。晋国的君主立继承人的故事,君主想立智瑶为继承人,大臣智果听说后,便前来苦口婆心地劝君主说:“智瑶虽然有美而高大,精于骑射,才艺双全,能写善辩,坚毅果敢这五项长处,但是他的人品却很差。如果立智瑶为继承人,他就会用这五项长处来制服别人,变得无恶不作,那智氏宗族的人一定会灭亡的。”可君主根本不听劝说,最后,因为智瑶的荒淫无道,晋国被韩、魏、赵三国打败。所以选择人才,不仅要看他的才能,更要看他的品行。
《资治通鉴》这本书,可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9
在浩瀚烟海的中国历史典籍中,如果要寻求更大的格局、境界,那就必须要读更多的历史。其中,《资治通鉴》是千百年来大浪淘沙的案例库,是历史上高人面对各种复杂挑战的应对技巧、成败得失的充分总结,所以读史就像读棋谱一样,琢磨棋路,琢磨前人的经验。
《资治通鉴》以其“体例严谨,脉络清晰,网罗宏富,体大思精”著称。作为宰辅和帝师,司马光编纂历史的宗旨绝不止于讲述历史故事,而是为了“资治”,所谓“专取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为编年一书”。他通过有体系地讲述历史上的.政治兴衰和军事得失,总结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教训,以便为包括皇帝在内的读者,提供历史的借鉴。
《资治通鉴》里司马光提出了领导力三原则:仁、明、武。仁是“修政治、兴教化、育万物、养百姓”;明是判断力,也就是对道义、发展路径、个人贤愚的判断;武是执行力,司马光说:“武者,非彊亢暴戾之谓也。惟道所在,断之不疑,奸不能惑,佞不能移,此人君之武也。”通鉴中不仅仅是史实的记载,其中所表现的帝王术,以及权斗生存都足以看出封建社会下的贵族欲望逐利。读通鉴更让人唏嘘的是在古辈生活的艰难和智慧。史料中的一个"蝗",其背后是饿殍遍野;一句胜归,又有多少人的流血漂橹……
一段岁月赋予文明的发展,那么这段岁月就会变成一个精彩的文明历程。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10
秦国从发展壮大,到进而统一全国,不单单对内实行变法,强兵富国,对外,也是有一套非常有智慧的对外战略的,并且,秦国的对外战略随着时间推移,和国力的此消彼长,也是有着变化的。
张国刚教授认为,秦国的战略主要有三次大的变化:第一个阶段是秦惠文王时期,采取避重就轻,攻灭巴蜀的策略,巩固好战略后方,不事张扬地发展自己的势力。第二阶段是秦昭襄王时期,实行远交近攻,不断地蚕食诸侯的策略。第三个阶段就是秦王政了,即后世的秦始皇,他用收买、暗杀、离间等手段破坏六国人才,然后再实行各个击破的策略。
一、蛰伏,蓄积实力
秦惠文王时期,秦国正在享受着商鞅变法所带来的改革成果,秦国国力与日俱增,秦惠文王时期的主要对外战略,就是蛰伏,蓄积实力。此时的秦国,逐渐强大,引起了中原诸国的警惕,中原诸国担心秦国开关东出,染指中原,因此,各国采取合纵之策,联合起来抗秦。
就在合纵抗秦的背景下,秦国的邻国,巴国和蜀国打起来了,都来向秦国求援,突发的事变,引发秦国朝臣的一番争论。张仪主张,攻韩,以求与东周、西周接壤,夺取周的九鼎,挟天子以令诸侯,以获得统治天下的政治正统性和合法性。司马错则不赞同张仪的主张,司马错认为,要想富国,得先要扩张自己的领土;要想强兵,得要先让人民富裕起来,秦国应乘机吞并蜀国,蜀国不是中原国家,吞并蜀国,中原国家也不会干涉,而吞并韩国,会引发中原各国对秦国的警惕,虽得名,而不得利。秦惠文王,最终听取司马错意见,灭掉了蜀国。
张仪和司马错之争,实际上是对秦国未来发展路线的一次讨论。秦东出争霸于天下,一直是秦国的努力目标。
张仪的主张主要是从政治方面来考虑,直接挟持周天子,以达号令天下的目的,张仪之策,更像是一次豪赌,如果赌赢了,时机成熟,秦可以吞并周,可以逼迫周天子禅让于秦王,秦国继承正统地位,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统治天下,但是如果赌输了,秦国引发公愤,各诸侯国群起而攻,则秦国灭亡。
而司马错的主张,就实在的多,主要从国家经济角度考虑,战国时代,周名存实亡,各国争霸,全凭实力,即使继承了周朝的政治正统,也未必统治得了各诸侯国,到头来,还是得靠实力说话。这样的话,还不如,一开始就闷声发大财,捞点实际好处,先壮大自己实力,等实力强到一定程度,自然实至名归。实力尚弱,就求名于天下,过早把涿鹿中原的野心暴露出来,只会加固合纵联盟,对秦国不利。秦国若是得到成都平原,不但得了粮仓,还得了一个避难所,成都平原适于耕种,秦国有了粮食供应,有了稳定的物质保障,并且秦国领土版图扩大,使得秦国有了广阔的战略纵深,打起战来,耗得起,万不得已还可以退守蜀地,凭据天险存国。
此时的秦国,采取蛰伏发展实力的国策,无疑是正确的,大国崛起,不可过早争虚名,而应埋头发展实力,以求实至名归,没有压倒性的实力而求名于天下,只会招致各国侧目,群起而攻。
二、蚕食,远交近攻
到了秦昭襄王时期,秦国版图扩大,秦国实力远超邻国,又加上秦惠文王时期,与魏国河西之战,斩首八万,与赵国修鱼之战,斩首八万二千,与楚国丹阳之战,斩首八万,打得邻国元气大伤,邻国中,单独一国,已经难以抵挡秦国铁骑。
秦国自身壮大,而邻国逐渐衰落,给秦国东出创造了条件,秦国东出时机已经成熟。秦昭襄王在扫除威胁,坐稳王位后,开始了争霸之旅。
秦国首先拿韩魏开刀,首先,在地缘上,韩魏离秦国最近,其次,韩魏是秦国通往中原的通道,必须打通韩魏,才可能有下一步的作为。秦国打魏韩,并非是毕其功于一役,而是打打停停,逐步的消耗韩国和魏国的军力,逐步蚕食韩魏领土。对于与秦国还未接壤的燕国和齐国,则采取结盟安抚的手段,防止齐国加入合纵联军,归结起来就是远交而近攻。齐国,是当时唯一还有实力以一国之力与秦相抗衡的国家,秦国与其结交,强强联合,一是把齐拖下水,一起蚕食各国,这样,齐国不会眼红秦国得利,秦国可以消除最大隐患,蚕食各国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二是如果齐国也蚕食各国,那其实是在间接帮助秦国东出,秦国齐国,一个在西,一个在东,如果齐国加入,则夹在中间的国家两线作战,双面受敌,会加速灭亡,即使齐国不加入,那只要不碍秦国的事,那秦国的军事压力也会骤减。
蚕食,就是一点一点吃,吃一点,就有一点的好处,吃一点别人,自己就会壮大一点。秦昭襄王是中国少有的长寿君王,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打战。秦昭襄王十三年之前,秦国主要是蚕食楚国,秦昭襄王十三年后,战略重心转移到韩魏身上,此后的每一年,史记都有所记载,几乎都是打了胜战的捷报,从昭襄王十三年到四十五年,秦国与韩魏边境的城池几经易手,不过最终赢家还是秦国,拉锯战中,秦国获得了许多邻国城池和大片邻国领土,最为要命的是,这三十二年里,秦国共计斩杀了邻国军队四十八万人,平均一年就杀一万五千人,这种非自然死亡人数如此之高,对国家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损失,邻国的实力就是这样一点点被消耗掉的。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量变终于促成了质变,长平之战爆发了,这是秦国争霸具有转折意义的一战,彻底的打垮了韩魏赵,从此,放眼天下,也只剩齐国了。韩魏的软弱没有换来秦国的怜悯,秦国依然在蚕食韩魏,这一年,秦国猛攻上党,韩魏对秦的幻想彻底破灭了,割地是换不来和平的,上党归顺了赵国,把本来就守不住的领土甩给赵国,意图很明显,把赵国脱下水,赵国还是收下了这个烫手的山芋,这彻底惹怒了秦国,秦国发兵攻赵,长平一战,秦军斩首竟然高达四十余万,这一战的斩首数,几乎是前面三十多年的总数。现在的.秦国,已经没有什么顾忌了,邻国即使全部合纵抗秦,也再也不能挡住秦国东出的步伐。
秦昭襄王一生的扩张行动,杀掉了邻国的军队总数竟然达到118.6万人,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真是不能低估一点一滴的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是一个令人震惊的大数字,蚕食之策确实是厉害的。最终,秦昭襄王实现了自己和先辈们的理想,周最终还是向秦国投降了,九鼎被迁到了秦国,张仪提出的构想在六十多年后才实现。
三、腐蚀,铲除人才
秦昭襄王后,他的儿子、孙子在位时间都很短,最后他的重孙子嬴政继承了王位。秦王嬴政,终于登上历史舞台了。
秦王嬴政时期,秦国统一全国已经条件成熟,蚕食之策继续推行,但是,各国虽然实力大耗,已无抗秦实力,但各国仁人志士仍未死绝,爱国抗秦之志,越到灭国前夕,越是坚定。中流砥柱的作用,只有到发大水的时候才能看清,人才的作用,只有到国家危急存亡之际,才越发凸显。
秦国对人才的重要作用的认识是很深刻的,秦国的发展,离不开各国人才入秦,商鞅,张仪,范睢等都不是秦国人,但是他们为秦国的发展,贡献了智慧。秦国最开始,一个偏居西隅的小国而已,它是如何逐步成长为傲视天下的一个大国的,这和各国人才的贡献分不开。各国人才,熟悉母国国情,给秦国献计献策,每每能击中要害,这是各国人才,最直接的用处,但是,我认为,各国人才入秦,最重要的,是给秦国带去了“全局视野,天下胸怀”,张仪之流入秦,首先是激起了秦君王,吞并天下的雄心,不再是小国心态,只知守境安民,而是直面天下大势,积极的融入到战国争雄的时代洪流之中,其次,各国人才入秦,给秦国带去了一种全局视野,让秦国知道了天下各国实力的对比和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而不再是只知道眼盯邻国,有胜算就去攻城略地,没胜算,就闭关据守。
秦国的崛起和重视人才有莫大关系,也正因为历代秦王深知人才的重要,秦王嬴政也知道人才对国家意味着什么,他派出团队,用重金收买各国人才,不被收买,就派出刺客杀掉。这种腐蚀对方人才的手段,对于那些风雨飘摇中的国家,是很致命的,忠臣难逃奸臣的打击,秦国都不用动手,敌人的团队就先内讧了,有时候,堡垒往往是从内部率先被攻破的,奸臣急于跳下那一艘艘即将沉没的破船,想要跳,得先除掉忠臣,否则忠臣是奸臣们叛国的最大阻碍。
秦国的手段虽卑劣,但是很有效啊!当然,刺杀收买也不是秦国专利,列国都有,列国的手都不干净。
总之,秦国的发展历程,是一个由弱小到强大的崛起过程,统一中国的使命为什么会落到秦国身上?这不是苍天眷顾,而是一代代秦国人励精图治,不断奋斗的结果。作者:包志伟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11
在我的书柜中,有一本厚2厘米,包着黑硬壳的书,名叫《资治通鉴故事》,这本书是宋朝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历经19年的时间,与众人一齐将这本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书整理出来的`。
这本书的资料主要以政治和军事为主,还兼顾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史料,总共贯穿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
书中有许多令人深思的句子,从这些句子中也让我们懂得了一个又一个做人的道理,使我们受益匪浅,如“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是说不能自以为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遗子黄金满簏,不如教子一经。”意思说给后人积累再多的金子、银子,还不如好好教孩子学习。这是一本货真价实的文学名著,它不仅仅让我学会了许多政治兵法,还使我了解了不少课本上学不到的战略侧谋。这是我第一次读我国的年体通史,就已经学到了不少课外知识,我必须会多读这种历史故事,来更多的了解我国五千年来古人留下的文化遗产。
文学是比鸟飞的还远的梦想,是比花开的还美的情感,更是比星星闪的还亮的智慧。让我们一齐读文学名著,博览群书,使我们陶冶情操,让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充满着阳光让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灵。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12
《资治通鉴》是一部史学巨著,是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用了十九年时间编成的,前后共记载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涉及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北宋等朝代的重要战争、人才轶事和重大改革等。其中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给我的感受最深。
秦孝公即位时,秦国比其他国家落后。那时商鞅在秦国得不到重用,便来到秦国,被秦孝公重用,制定了富国强兵的新法令,废井田、开阡陌、奖军功。他还采用徙木立信的办法树立威信和诚信。十年后,秦国的国力大大增强,路无拾遗,山无盗贼,从乡村到城市呈现出安定繁荣、国富民强的景象,为秦国最终灭六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像商鞅变法一样大刀阔斧进行变法让国家强盛的还有“孝文帝改革”。北魏王朝的第六位皇帝是孝文帝。当时北魏还保留着许多落后的风俗。于是孝文帝迁都洛阳,让鲜卑人穿汉服,说汉话,实行均田制,确保每个农民有田可种。这一系列的改革不仅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使北方各个游牧民族融入中华文明中,促进了民族融合,进一步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现在我们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从1978年12月到现在已经有了40年的历史。在这40年里,我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中国从贫穷走向富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改革的成果举世瞩目。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将立志图新、发愤图强,勤奋学习,长大了投身于改革的洪流中,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尽绵薄之力。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13
战国末期,匈奴的军队屡屡南下,侵扰赵国的北方边境,因此赵国边境的百姓过着动荡不安的生活。于是,赵王决定派大将李牧去镇守代郡,抵御匈奴的侵扰。
李牧一到代郡,就带领军兵修整营垒,加固城墙,并制定了严格的站岗、放哨、巡逻制度。同时,他又下令清理军中的财务帐目,收租收税,并规定:每天宰杀几千头牛,给士兵们吃。让他们吃饱吃好,以增强体质。李牧还亲自带领将士们练习骑马、射箭,以提高抗击匈奴的作战能力。
李牧给将士下达命令说:“如果匈奴入侵,你们只要保管好牛、马等财物,不丢失就行了,不准和匈奴兵交战,不准捕捉俘虏,不听从命令的将处以死刑。”他又暗中派出许多间谍,潜入匈奴境内。此后,每当匈奴兵前来侵扰,间谍都预先把情报传给李牧。李牧便下令赵军赶紧收回放牧的牛、马,退守营垒,避而不战。匈奴兵只得空手而归。这样过了几年,边境的百姓没受到什么损失,生产开始恢复。
匈奴兵见赵军一次又一次,不出营迎战。都以为李牧害怕匈奴;赵军的.将士有的也这样认为。赵王听到这种风声,立即派使者到代郡责备李牧,并要他出兵与匈奴交战,尽快打败匈奴。然而,李牧仍然按兵不动。赵王非常恼火,下令将李牧调回,另外派人接替李牧镇守代郡。
新任守将按照赵王的命令,每次都出战迎击南下侵扰的匈奴部队,结果,一年来,每次赵军都打败仗,不仅损兵折将,还被匈奴掠走了许多财物。边境的百姓又不能正常耕田、放牧了。赵王只好派人又去请李牧,要他再去镇守代郡,抵御匈奴,安抚边民。李牧闭门不出,推托说:“臣身体有病,不能前往。”
赵王只得亲自出马,好说歹说硬逼着李牧答应了前往代郡统率守军。李牧最后向赵王要求道:“如果大王一定要我去,那么就请允许我仍然施行以前的策略。否则,我不敢接受您的命令。”赵王连忙点头,表示同意。
李牧回到代郡后,又实行以前的方法。匈奴每次派兵前来侵扰,总是什么东西也掠夺不到,两手空空而返。边境一带又重新出现了较安稳的局面。
年复一年,匈奴兵见李牧不出兵交战,便认为李牧是个胆怯的将领。因此,他们也就日益骄横放纵起来,不把李牧放在眼里。赵军的将士,每天都吃得好,训练也抓得紧,但就是没有机会和匈奴兵打仗,心里闷得慌。有一天,许多磨拳擦掌,情绪激昂的将士,自发地跑到李牧帐前请求出兵,攻打匈奴,报效国家。
李牧见时机已成熟,便下令挑选兵车一千三百辆,马一万三千匹,能够冲锋陷阵的勇士五万人,能够射箭的士兵十万人,组成了一支精锐的队伍。李牧便带着这支队伍,加强训练,演习作战。
这天,李牧吩咐边境的百姓都出去放牧,并有意把牲畜分散得滿山遍野。匈奴兵一见,立即派出一支人马,前来侵扰。这时,赵军却伪装战败,逃回营垒,故意让匈奴兵掠走一些财物和数十名将士。
见此情况,匈奴的首领单于马上命令全部兵马,立即南下,大举进攻赵国,企图夺取代郡等边境郡县。李牧得到情报,马上将主力部队分成两路,从敌人的两翼包抄过去。一向轻视李牧的匈奴兵,突然受到赵军的包围、攻击,顿时惊慌失措,四处逃窜。
李牧指挥着勇猛的赵军,一鼓作气,乘胜穷追不舍。十余万匈奴骑兵,被赵军歼灭得一干二净,唯有单于只身逃出了包围。这一仗,令匈奴大伤元气。此后的十几年中,匈奴再不敢侵犯赵国的边境了。边境的百姓也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太平生活。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14
“真是一个大丈夫呀!”我合上《资治通鉴》感慨地说。
《资治通鉴》记载了春秋时期到后梁大约两千多年的一段历史。齐威王以人为宝: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毛遂十二岁当上卿、韩信背水一战、张骞开辟丝绸之路……但是最让我忘不了的是苏武牧羊的忠诚。他从汉朝来到匈奴,流放到现贝加尔湖一带,放牧了十九年回了汉朝,去时壮年归白发,拳拳爱国之情在历刻下了永恒的记忆。
苏武的忠心打动了我。当时忠臣被害死的就有数十人。连李广的孙子李陵也劝苏武投降。当匈奴人拿起刀,假装砍苏武,想让他投降,苏武不但不退缩,反而把脖子一挺,匈奴人被震慑住了。可是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今生怕死,还有的甚至为了生活背叛祖国,他的忠诚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如果苏武生活在当代,一定会受到我们的尊敬;如果苏武生活在当代,我们都会敬重他的勇敢;如果苏武生活在当代,他的忠义会远近闻名;如果苏武生活在当代,他会用他的道来感染他身边的人;如果苏武生活在当代,他会用他的坚强毅力去走他那一条很长很长的.路;如果苏武生活在当代……
总之,在这本书里,我仿佛回到了几千年的时候。不论忠义、勇敢、贤明、高尚的人我都敬重他们,同样如果他们是嫉贤妒能、卑鄙无耻的人,我都憎恨他们。这本书仿佛让我在历史的长河中荡流了两千年……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15
前不久,经同学推荐,我有幸拜读了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资治通鉴》白话本。这是最近才出版的一套书,大概是为了方便今人阅读,十二部白话本中只收录了周纪、秦纪、汉纪、魏纪、晋纪、宋纪、齐纪等各个朝代的精华文章,而且翻译的极为通俗。像我这样没有功底又渴望各方面历史知识都有所涉猎的初学者,倒很适合读这样的书。
之前,曾经也试过读文言文的《资治通鉴》,由于自身性格和工作忙碌的原因,只是挑选着看了汉纪和唐纪中的部分内容,感觉也不错,虽然是文言文,但是丝毫不令人觉得晦涩难懂。相比之下,这一次所读的白话文倒感觉粗糙了。前面说过了,读《资治通鉴》,我只是为了了解些历史知识,所以这次看白话文也感到满足了。但是,沉淀知识的这一段时间里,我还是反复琢磨和品位了读文言文《资治通鉴》的感觉,在内心里依然倾向于司马迁的原著,感觉还是原著的行文布局更好更生动出彩些。我想,这大概就是司马迁和他的《资治通鉴》之所以名传千古的原因吧!
《资治通鉴》在编年体史书领域和中国宝贵文化遗产领域之所以享有盛誉,我想一定与作者创作的思路、方法,以及该书特别的语言形式和经世致用的目的有关。由于《资治通鉴》的确太博大精深了,无论我如何努力,也只能窥见书中的一角,但是就是凭着这种热爱的精神,我也想谈谈自己对于《资治通鉴》的一点感受。
首先是感觉到司马迁著作该书时的细致和认真。在阅读《资治通鉴》文言文版本的时候,就被该书中不厌其烦的注释、考异感染了兴趣。从前,我读书都是“尽信于书上”的,即书中说什么,我便相信什么,而当看了《通鉴》之后,我的一个很有体会的想法是,原来历史书中写的历史也是不能尽信的。我们要读历史,就应该像司马迁那样,进行辨析似的阅读,对所读到的史实进行验证推理,取其精华,积累经验。而正是因为司马迁著书的细致认真,从而才为我们不厌其烦地留下各种线索和史料,让我们更加客观地了解历史的。
另一点是从《资治通鉴》的文章中,可以看到作者的语言运用极其简练,通俗易懂,脉络分明。《资治通鉴》全文一般没有太多的偏僻字,即使横跨一千多年的今人,只要有点文言文功底都可以读个明白。记述各种事情和描写各种场景,尤其是战争方面的题材的文章,司马迁总是将前因后果交代的.明明白白,让读者能够一目了然。这种重视情节描述的写法值得今人借鉴。
另外,司马迁在每一篇文章的结尾处通常都会给出自己的点评,并且把一件原本零散的表面的事件上升到一个更高的理论上去。司马迁的这些观点和思想这好迎合了发展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的需要,今人阅读起来,也会得到许多借鉴作用。我想,这大概也是《通鉴》流传至今,仍然广受欢迎和好评的原因。
总之,阅读《通鉴》受益匪浅,我想,有机会,我还要把文言文版的《通鉴》继续读下去。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资治通鉴》读后感04-29
资治通鉴读后感04-30
边城读书笔记12-22
围城读书笔记06-09
读书笔记范文06-21
《伤逝》读书笔记02-01
野草读书笔记01-09
挫折读书笔记01-30
优秀经典的读书笔记11-12
目送读书笔记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