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读后感

时间:2022-03-20 09:58:0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弟子规》读后感15篇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弟子规》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弟子规》读后感15篇

《弟子规》读后感1

  有段时间网上流传着一个非常感人的视频,说的是一个曾经走错路的男孩因为结识了《弟子规》这本书而获益良多,从而浪子回头,走回了正途。视频中男孩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诉说着弟子规给他个人所带来的重大影响以及人生意义。虽然不否认这个视频有炒作的成分,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弟子规》这本书籍中的优秀传统知识。况且,在没有阅读过这本书之前,我们都没有任何权利去评判它。于是乎,为了有权去评论这本书,阅读《弟子规》似乎成为了理所当然。

  初步了解之后,知道《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弟子规》分为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八个部分,这八个部分独立成章却又密不可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做人、处事等行为规范。这本书的主要功用就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行为敦厚、人伦尽份、防邪存诚,对于处于今天聒噪社会的我们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诵读,可以使人在孝亲、友爱、诚信等优良品德和礼仪规范的教育中得到熏陶,从古人的修身思想中得到启迪,净化和升华思想意境,从而规范自身行为,可谓一本教人为善修德的好书。

  虽然在这个世界上才活了22年,但是不得不承认做人的确是一门学问。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尤其是想做一个受人肯定的人就更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本书分为八个部分,我不一一作出介绍,只选择其中几个个人觉得很有参考意义的部分进行简单阐述。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孝顺长辈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素养。“入则孝”告诉我们在家中要听从父母,爱亲人。亲人有病,要耐心细致地照顾他们,不与父母争吵。这让我们在家中与父母之间更加和睦、温馨。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出则悌”告诉我们出行在外要有良好的修养,为人谦虚,见长辈要让道,这使我们在外出时有“风度”、“彬彬有礼”。在日常生活中,虽然不必做到见长辈让道那么正式,但是尊老爱幼却应时时刻刻体现在我们的周围。“信”告诉我们要时时讲诚信。中国自古就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可见讲诚信对于人而言是如此之重要。当别人对你的信发生质疑,那也就意味着别人在和你相处的时候,在心里已经无形中设置了一道屏障,对于你的言行,他们会谨而慎之。

  随手翻开这本书,起初我还觉得它是枯燥、呆板、晦涩难懂的教条,就像面对其他的传统书籍一样,并没有想去逐字逐句地推敲,但不知不觉中,我就被书中描述的为人之道和大爱无疆所吸引,更为如何做人、做一个有价值人的深奥哲理所折服。它诠释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小家和大家的爱;它阐明了做人之本、为人之道,成人之路,如何才能拥有一颗平常而包容的爱心、如何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它诉说着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和谐主题和人性之爱的主线……

  我不知道可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称道这本书,觉得自己粗浅的`赞美难以表过这本书内容之精致、意义之深远。这是一本从古到今都让人受益非浅的书,也是一本洗心净脑的书。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言简意赅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大爱、浓情、和谐、平实……生活在当今的时代,人们的内心浮躁,逐渐失去了那原始的宁静和纯真。在我看来,《弟子规》就是这样一本能够让人返璞归真的好书,在此推荐给大家阅读,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弟子规》读后感2

  那天,偶然在书架上翻到了那本陈旧的《弟子规》。我轻轻拭了拭书上的灰尘,坐在书桌前静静翻阅。

  这本书以简洁的语言告诉我们,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并与兄弟姐妹和睦相处。当读到"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这行醒目的字,我忽然想到了什么,用手抚着那行字,陷入了回忆……

  他是在我四岁时出生的。可惜因为感冒,我没能见到他降临人间的第一眼。但我从照片和家人的描述中得知,他小时候可胖了,抱起是肉乎乎的一团。我一开始并不喜欢他,这个新生的小生命夺走了父母对我的关注,我甚至在表哥表姐的怂恿哄骗下说过要把他丢进垃圾桶这样的话。但妈妈可不会同意,她郑重地告诉我,我应该唤那个小肉包"弟弟",而他会叫我"姐姐"我和弟弟是一家人,作为姐姐要照顾、保护、谦让弟弟。我撅撅嘴,跑开了,心中仍是对他不喜。虽说如此,可我与他之间也是很少有摩擦的。也是,那么小一个呢,连话都不会说,我自然不会跟他太过于计较。

  突然有一天,他会说话了——

  小肉包会说话后,是一发不可收拾,见人就喊,让爸爸欣喜万分。再大些会说句子,那些像是抹了蜜的话让妈妈眉开眼笑。嫉妒万分的我借助身高优势俯视他,他却毫无察觉,反倒抬起头对我灿烂一笑,露出一口小白牙。阳光透过窗户照射在他的脸上,散出一片耀眼的光芒。那一刻,我仿佛是看见了坠落人间纯洁无瑕的天使。我不自觉地揉了揉他的脸,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被什么触动。我逐渐接受了这个弟弟,也开始像个真正的姐姐,整天带着他到处疯玩。

  那正是三伏天,外面的太阳毒辣不已。我实在是不愿意出去遭罪,便带着他在家中到处疯跑。我们一前一后开心的笑着,跑着,那是记忆中最美好的节。我与他开心的嬉戏,因为一点小事而大声尖叫。妈妈也并不阻止我们,只是静静的倚在门边微笑,目光柔柔软软的伴着太阳光撒了我们一身。(fsir)这一派景象,简直美好得像个童话。小孩子是不知累的,我与他跑入这个房间闹一会,又跑进那个房间无缘无故的大笑。也许是我太兴奋了,我的手随意一挥,就这么打倒了书柜。我一下子停住了脚步,也顾不上手的疼痛,看着书柜回的摇摇晃晃,吓出了一身的冷汗。最后,一只瓷花瓶从柜顶径直落了下,发出清脆的一声,便摔成了几大瓣。我脸色一下变得苍白不已,盯着那碎片手足无措。

  妈妈闻声而,看到此景,怒不可遏的问道:"玩疯了吧!谁打碎的?"我把头深深的低下去,准备承认。可就在我的话语呼之欲出的时候,弟弟替我背下了黑锅。妈妈双手叉腰,眉毛皱成了一个"川"字。可他仍是用平日中的甜言蜜语,让妈妈消了火。

  妈妈走出房间,他也随之转过头。我的心脏有一瞬的紧缩。害怕从他脸上看见对我的埋怨。可我随即便放了心——他的眼中依然天真一片。他用他那胖乎乎的小手握住了我的手,从指尖传的温度让我有些愣神。他说:"姐姐,别担心,有我。"这句话犹如投入池塘中的小石子,在我心中溅起一圈圈涟漪。我的弟弟啊,与我血脉相连的弟弟啊,用他还稚嫩的肩膀默默替我挡下了本该属于我的责罚。

  时光变迁,现在他已经九岁了呢。他开始变高,开始会数学,开始会写字。我看着他一点一点的成长,心中有欣喜,有欣慰。什么时候,也换我保护你吧。

  "姐姐,吃不吃糖?"稚嫩的声音将我从回忆中唤醒。眼前弟弟摊开了肉嘟嘟的手掌,里面是几颗水果糖。"嗯,吃。"我拿了一颗吃下,又拿了一颗塞进他的嘴里。我揉了揉他的头,我知道以后的岁月我将陪他走过。

  评语:取材于生活,语言朴实,但却真实有趣,写得入情入理。事叙述得生动具体,波澜起伏,生活气息浓厚,遣词造句准确传神。结尾处恰到好处地点明中心,耐人寻味,首尾连贯,一气呵成,不失为一篇佳作,相信弟弟的未定会有姐姐的一路相伴。

《弟子规》读后感3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列述的是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命名为《弟子规》。

  《弟子规》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局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为学文”七个部分。在这七个部分中,最令我感受深刻的便是‘入则孝’。

  “入则孝”的内容为教人如何善待父母亲,依我所见,这是非常值得学习的一篇,父母亲把我们带到这个美丽的世界,并细心呵护我们成长,我们难道不应该善待父母吗? 那如何善待父母亲?从这篇文章中我学到了很多,让我来与你们分享罢!

  孝,即孝敬父母,这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为先。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个人所要继承与发扬的美德。一个人做到孝’那这个人的为人必定不会差到那里去,在家孝敬父母亲,在外孝敬比自己年长的人。 《弟子规》说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讲的是父母叫你的时候,要立刻答应,不能迟缓;父母让你做事的时候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懒。”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对父母亲敷衍了事,信息社会中的我们沉迷于手机无法自拔,不会合理使用手机,甚至于父母亲“请”我们吃饭我们也是答而不动。所以《弟子规》中非常贴切的给我们描述了这个道理。尽孝从小事做起,不违抗父母亲之命,做让父母亲满意的事。

  《弟子规》中有“亲有疾,药先尝,昼夜待,不离床”父母亲生病时,要先替父母亲尝药的冷热与安全;应该尽力昼夜服侍,一时不离开父母的床前。孟佩杰,当今时代的孝女。她8岁起就开始照顾瘫痪在床的养母,风雨无阻12年,现在她又带着养母上大学。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虽然《弟子规》很早就有了,但是读了它以后我发现它对于今天的中国仍行之有效并不容忽视而更应学之用之,从《弟子规》中我学到了如何感恩。

  乌鸦尚知反哺,更何况我们是有意识的人?如果这个社会没有了《弟子规》所传承的孝道,那可想而知的是社会将会混乱,多了尔虞我诈,眼里全是金钱与名利,老人将得不到赡养,孩子将没有良好的教育。读了《弟子规》更让我懂得了孝的'重要性——对于社会的进步性。唯有心存孝心尽孝道才能让一个家庭更美满、和谐《弟子规》中的孝多指孝敬父母亲。依我所感,孝的含义可以更广,可拓展为孝敬比自己年长的人。譬如老人家。善待老人家,给他们多一点微笑,多一点关怀。在现在面对过马路现象中做到牵着他们过马路这等举手之劳的小事。根据心理学来说,你在帮助他人之后,心里必定有些小小的满足感、自豪感,从而可以获得开心。那么,再说得长远一些,人越开心活得越久,何乐不为?其实《弟子规》表面说的是理,内在则在阐述道啊!

  我们是否注意到父母眼角边的皱纹?头上多出的白发?手心里越来越厚的老茧?父母在渐渐的老去,而我们在慢慢的长大,越长大就更应该多承担一些责任。父母很容易满足,他们不需要我们挣很多的钱,而是需要我们更多的陪伴。老去的他们容易感到孤独,渴望得到关怀,所以我们应该做到像小时候父母陪伴我们那般去陪伴他们,照顾他们。在外打拼的儿女,也请多·回家看看。作为学生的我们能做的只有学习,父母努力工作为的是什么?就是希望我们能出人头地,以后·生活得更好,他们为的不是他们自己,而是我们啊!所以学习好就是給父母最好的回报,取得好的成绩就是孝敬父母最好的礼物。

  “百善孝当先”,《弟子规》让我认识到了孝的重要性,在以后的每一天,我都会为父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尽到孝心。我也建议那些没有读过《弟子规》的人读读,真的受益良多。

《弟子规》读后感4

  学校最近早读流行读《弟子规》了,(还好比读语文中的文言文好一点,个人观点)。“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父母呼,应勿缓……”就这样,学校早读《弟子规》就开始了。

  《弟子规》这本书字不算太多,三个字组成的一个句合成的一段话,总七篇。但也是这七篇确包含了人类的自我修行。所以《弟子规》相当与一本《禅理》。

  我们现在是90后的孩子,每一个人或许都有大或小的个性。但是以我们现在的素质想要在进步是很困难的。现代社会只会一味向前,抱着跌倒了爬起来的精神一味向前,确不在跌倒了的时候看看脚下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你跌倒。

  现代人了,我也并不想人类一味模仿《弟子规》中的所作所为毕竟我们是现代人了,古中国的一些文化风俗已经在这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其次我觉得这是一本儿童读物,教育小孩子和和成年人是没有多大关系。但是做为古中国的传统文化,确实是不应该抛弃的。其次时代在更新,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也在更新,但中国古典文化博大精深对古人的传统认知时也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增强自已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意识。

  但是其中所所讲的确实我们应该需要学习一下。

  《弟子规》中包含了包括孝、悌、礼、仁、忠等一些人在处事,相处时的礼仪。

  《弟子规》里面有一句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我呢在日常生活中确实与这几句话完全相反的。父母教我我都是回答待会马上然后过了十几分钟在去履行十几分钟前的事情,然后到了楼下不免会又先争吵,但是我就用个个理由来推脱,接下来就不免会又家庭大战。但是我如果学习一下《弟子规》中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的话,应该可以减少很多的'“有血事件”。如果我换位思考的话如果我是父母他们是孩子的话,我就会想把他(她)生下来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在以前中国孩童都懂得的道理,我们现代人又有几人能知晓呢?和古人相比我们现代人的品行(不知道用倒退还是落后姑且用倒退把)倒退的太多太多了,我想这个也是中国比不上其他国家的原因。( )

  理,为人处世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那么在职场中学习中就可以避免个人素质很大的不足。

  在人与人相处中我们懂谦让,不能骄傲自满,“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对人不可有傲慢之心,这一点应该模仿《鸿门宴》中的刘邦,刘邦应自己的谦卑而获得了项羽的信任。而项羽确因为自己的傲慢在

  鸿门宴中放走了最后杀死自己的敌人。他们两个就是谦卑与傲慢的形象。

  人生在世要又自己的人生目标,任何活的有意义,应该不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让你明白有先东西确实需要我们去扞卫,有些东西确实需要我们保留找到自己真正要力行下去的。希望你们可以做到“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力行’就是要有恒心,一定要努力去做,努力去学习,你才能学得好。

  我记得《弟子规》后面有这样的一句话至要“莫如教子,至乐无如读书”,我觉得他是颠倒了的应该是“至乐莫若读书,至善莫如教子”。读太多的书只会让你变的更呆,没有记法的死记硬背,没有理解的读只会物得其反。教子是以你们父母的智慧来教育孩子,也可以说就是前人的智慧来教育后人。常常人们说的,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来弥补我们的“缺陷”,防止后人在前人失败的地方继续犯错也就是说“我”不会在一个地方犯两次错。

  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不过想要中国人口素质提高一本小小的《弟子规》还是没用的。

《弟子规》读后感5

  弟子规总序开篇时这样教育我们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梯,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它从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这几个方面对自身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一个人如果连他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话,那么他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对长辈、对领导、对老师、对兄长、对朋友就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难得到认同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意思是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分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暇,还要学习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这是教育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如何学习,要经常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缺点,从各个方面来约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例如,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使我受益非浅。其中有些道理很简单,但就是没有真正去体会其中的道理。因为在学习《弟子规》之后才真正的懂得。《弟子规》增长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灵。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我有三点体会: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儿女的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却有很多没有做到。

  通过这次学习,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加倍努力,希望能给操劳的`父母幸福的生活。以前和自己的老公总是爱闹别扭,委屈了还常常去找自己地父母诉说,想想自己多不该啊,不担没有关心父母,相反却总是带给他们烦恼。通过学习《弟子规》我发愿:无论爸妈还是公婆我都要全心地尽一份孝心,让他们的晚年更加快乐!第二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虽然从小就念过许多这样的名言警句,但我却没有意识到谦虚是一种品质,反而常常争强好胜,骄傲自满。想一想骄傲自满的确给自己带来了很多损伤,也让自己落后于别人一大截。在单位里与领导和同事共事总是很难相处,关系不和睦,总是在抱怨不公平,通过学习《弟子规》让我认识到恭敬和谦虚的重要性,人不可有傲慢之心,工作成绩再突出,对领导不够尊重,我行我素还是得不到领导的认可,如果我早点接受这样的教育,相信在自己能够很好的协调好上下级的关系,以及做人的道理。

  第三要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通过学习《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我的人生目标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比前的学习只是明白道理而没有真正去力行“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不学文,但力行,任已见,昧理真。”曾经的我便是那样的人生。我相信一份耕耘一份利益,十份耕耘十份利益。

  懂得反省自己,时刻反省自己地言行,做一个真正无愧于心的人!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用这样,这个社会才会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会变成和谐的世界。

《弟子规》读后感6

  《弟子规》共有八个部分,这八个部分分别是:总序、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

  《弟子规》是一部真正能教育我们做人处事、治学平身的生活细则。让我们从细微之处着手,从小处做起。

  看今朝,当今社会乃知识社会,凡可以启发人的道理,决会凭空消失,却被人视为财富。知识胜于财富,装满满腹的知识胜于装满满屋的钞票!当然了,这只是个人的看法而已,也有反驳这话者,萝卜青菜个有所爱,是好是坏自己去挑。

  “泛爱众”,它让我明白泛爱就是博爱,就是与人在一起相处,要讲平等博爱。我想到了一个故事:雷马斯所在的村子发了洪水,无情地洪水很快吞噬了这个村子。雷马斯爬上了树,可是水位越涨越高,不一会儿就淹到了他的脖子那儿了,就在他绝望之时,一个衣衫褴褛的人撑船而来,救了雷马斯。雷马斯到了安全之地后,深情地对那个救他于危难之中的人说:“我该怎样报答你?”那个人说:“我不需要回报,只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你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尽力去帮助他们。”每当雷马斯遇到有困难的人时,他总是尽力地帮助他们……

  阳光沐浴着大地,所以大地要感谢太阳;大地养育着生机,所以万物要感谢大地;雨水滋润着土壤,所以土壤要感谢雨水。鸟儿因为有了天空而更加快乐;花朵因为有了绿叶而更加娇艳;人生因为有了困难而更加精彩。而我们呢?

  爹精娘血,怀胎十月;赤赤条条,送到世界。高级动物,精神不灭。路该咋走?人该咋做?八荣八耻,当今准则。知道美丑,懂得善恶;分辨真假,不再冷漠。人心人道,人禽有别。人格人德,山峰一座。万千家庭,泱泱大国;两条大河,我的'祖国。炎黄子孙,中华热血;祖祖辈辈,美名远播。高天厚土,生我育我;黄土本质,我的肤色;方正文字,传承学说;礼仪之邦,千秋家国。苏武牧羊,不改气节;岳飞刺字,精忠报国。无论何处,莫失国格。身在他乡,魂牵祖国。乌鸦反哺,杜鹃啼血,羔羊跪奶,游子爱国。数籍忘典,世人唾说;大恩不报,天诛地灭!父老乡亲,老师同学,党政军民,工农商学。乡音乡土,乡情难割。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衣食父母,兴旺百业。树高千丈,终有落叶。远离土地,大风摧折!回报大地,热爱生活。天下为公,一唱百合。服务人民,呕心沥血。公仆本色,与民同乐。民为国本,食为民天;爱民爱国,代代相传。赤子之情,利民为先。仁宝致富,不忘家园;乐义富裕,向往明天;隆平育种,王选字盘;荫及子孙,丰功万年。西方世界,科学领先。塑我民魂,敢于超前。愚昧受骗,科学明眼。扬长避短,创新家园。追求科学,功倍事半。迷信害人,精神鸦片。移风易俗,入土为安。文明新风,子孙欢颜。劳动光荣,啃老无颜。非法所得,寝食不安。诚信为本,伪劣自完。君子爱财,不贿不骗。天道酬勤,君子当健。强身健体,亲近自然;风雨无碍,红光满面;贪图安逸,病态绵绵。日出日落,唯事勤勉。四季春风,创业人间。坐吃山空,地覆天翻。市场经济,有备无患。修桥铺路,首功一件;乐善好施,古今依然。你来我往,经常见面;互相帮助,轻舟一点。邻里有事,大家济难。团队精神,一往无前。一盘散沙,力孤势单。无情无义,祸害明天;殃及子孙,无患也难。绿水青山,金山银山;莫为子孙,留下遗憾。目光远大,子孙称羡;目光短小,遗臭万年。公平效益,忠孝难全。唯有品格,照彻人间。文化多样,几多理念;自然和谐,社会和谐,人人和谐;亿万人民,共同生活;法律道德,不可或缺。一个星球,一个祖国;和平发展,人人安乐。艰苦创业,美满生活。自强不息,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贫贱不移。花开花谢,潮起潮落;佛说三生,主说来世;唯物一生,天涯过客。归去来兮,光明磊落!

  古代流行弟子规,今天仍然流行,它不怕人认为那是老传统的,现在什么世纪了还读。总之弟子规是好的经典。

《弟子规》读后感7

  利用周末读了一下《弟子规》,虽然只有 080个字,但却让我获益匪浅。这本书作为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它利用古代大家们的思想光辉指引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前进与成长,是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须在幼小的时候开始培养。《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在做到这些后,它又教了我们一些学习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我读完《弟子规》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确实有一定的差距。

  百善孝为先,现在想起自己的过去,虽然没有做过对不起父母的大事,但对他们也没有尽过多少孝心,反而他们对我千依百顺,照顾到家,我想得到的东西,想方设法地满足我。认为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有时候,父母过于关心自己,啰嗦了几句话,反而责骂他们,讨厌他们,那多不应该啊。为人子女,应按《弟子规》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苦养自己成人的父母。迟早有一天我们要长大,因为现实社会必须要学会独立,这样你才能立足于社会,不会被淘汰。要时刻铭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关心长辈,在日常生活中,给父母多分担一些,让他们在辛苦的同时,更多一份欣慰。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在每个人生活交际圈内,除了父母,就是朋友同学。但是,年少时期的我们,只知道为朋友两肋插刀,这就是我们所认为的哥们义气,但是现实生活中,并不允许我们这么做,而且我们也不能这么做,如果是真正的好朋友,当他发现你做错事时,他会即时阻住你,在与好朋友相处时,要做到: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如果你想别人尊重你,帮助你,那你就必须学会尊重他人,帮助他人,将心比心。当朋友身处困境的时候,你要伸出你的援助之手,帮助好朋友走出困境。在与朋友同学相处中,凡事不要太斤斤计较,这样会让彼此产生隔阂,失去知心的朋友。好好珍惜眼前青涩宝贵的友情。

  常有"做事先做人".人与人相处讲究一个诚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焉。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做人一定要诚实守信,这样你才会有更多伙伴朋友。现实社会中,我们生活在形形色色的环境下,避免不了不了说一些无谓的`谎言,但是我们要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避免犯错误。我们已经步入社会,很快就会明白一诺千金的真正含义,当你在事业上需要与别人合作时,别人首先关心的是你的诚信度。因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如果你连最根本的诚信都没有,那你只能是失败的一个人。

  另外,我对书中提到的"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意。"这几句话,感触很深。因为这几点也是我在学习和工作中做得最不足的地方。如有时领导布置做的工作,总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想去做,就算做,也是马马虎虎的。有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但没有记录下来,深入研究或查阅资料,而且也没有虚心向别人请教,含糊了事。这两种错误都是我经常犯的,这样的工作效率通常不高,甚至被领导批评。在读过了《弟子规》后,我明白了我的短处所在,若今后能按照它上面所说的去做,相信我的工作效率会更上一层楼。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点品位,这才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今后,我还会深入内心地反复读《弟子规》,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真正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这样既可打造健康、和谐社会,也可提升自己的修养,何乐而不为?

《弟子规》读后感8

  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一课弟子规,使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须在幼小的时候开始培养。《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在做到这些后,它又教了我们一些学习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我读完《弟子规》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确实有一定的差距。

  在孝方面,现在想起自己的过去,虽然没有做过对不住父母的大事,但对他们也没有尽过多少孝心,反而他们对我千衣百顺,照顾到家,我想得到的东西,想方设法地满足我。

  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觉得应该的,有时,父母过于关心自己,哆嗦了几句,反而责骂他们,讨厌他们,那多不应该啊!我的兄弟姊妹较多,经常不顾及父母的感受,因为一些小问题而争执,在一旁的父母看见了,多难过呀。现在自己既为人子女,又为人父母,该做些什么呢?一方面,作为子女,应按《弟子规》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苦养自己成人的父母。

  另一方面,自己作为孩子的母亲,等孩子长大一些应让孩子诵读《弟子规》,让他们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谛,潜移默化,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行,为日后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作为父母最大的收益。

  另外,我对书中提到的“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意。”这几句话,感触最深,是受益非浅的。因为这几点也是我在学习和工作中做得最不足的地方。如有时领导布置做的工作,总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想去做,就算做,也是马马虎虎的。

  有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但没有记录下来,深入研究或查阅资料,而且也没有虚心向别人请教,含糊了事。这两种错误都是我经常犯的,这样的工作效率通常不高,甚至被领导批评。

  在读过了《弟子规》后,我终于明白了我的缺点所在,今后我一定要改正自己的缺点。

  弟子规给我带来的实在太多了,它就像是我的一面镜子,使我看到了我在生活中的缺点,也使我下定了决心,指明了我追求的方向!

  我终于知道了我们读《弟子规》的用义了——学会做人,做一个孝顺父母、团结兄妹、珍惜时间、诚实守信、认真学习的人!

《弟子规》读后感9

  近读了一本叫做《弟子规》的书,《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弟子规》分为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八个部分,这八个部分独立成章却又密不可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做人、处事等行为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行为敦厚、人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对于今天的我们有着同样深远的影响。通过诵读,可以使人在孝亲、友爱、诚信等优良品德和礼仪规范的教育中得到熏陶,从古人的修身思想中得到启迪,净化和升华思想意境,从而规范自身行为。

  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吧!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入则孝”告诉我们在家中要听从父母,爱亲人。亲人有病,要耐心细致地照顾他们,不与父母争吵。这让我们在家中与父母之间更加和睦、温馨。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出则悌”告诉我们出行在外要和在家中一样,为人为谦虚,见长辈要让道,这使我们在外出时有“风度”、“彬彬有礼”。

  “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谨”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处处留心,小事上也可以体现你的性格,不要不把小事放在眼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使别人眼中的我们十分文雅,完全是一谦谦君子。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

  “信”告诉我们要时时讲诚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要直言不讳,不要喜怒无常。 “泛爱众”告诉我们,要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勿喜新厌旧,要爱每一个人,要心胸宽广。

  “亲仁”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爱,不要勾心斗角,这就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亲密无间。

  “余力学文”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它告诉我们听讲时要认真,学习时要努力,写作时心态要端正,要心无旁物。但这一章中说的“非圣书,屏勿视”我不能认同,如果光看儒家的著作,难免使人知识面过于狭窄,失去读书的乐趣。

  随手翻开这本书,起初我还觉得它是枯燥、呆板、晦涩难懂的'教条,并没有想去逐字逐句地推敲,但不知不觉中,我就被书中描述的为人之道和大爱无疆所吸引,更为如何做人、

  做一个有价值、有伦理的人、做一个干净、根本、纯粹的人的深奥哲理所折服。它诠释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小家和大家的爱;它阐明了做人之本、为人之道,成人之路,如何才能拥有一颗平常而包容的爱心、如何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它诉说着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和谐主题和人性之爱的主线......

  我不知道可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称道这本书,觉得自己的赞美难以表过这本书内容之精致、意义之深远。这是一本从古到今都让人受益非浅的书,也是一本洗心净脑的书。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言简意赅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大爱、浓情、和谐、平实……所以,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怎么学呢?学习可分为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就此打住,仁智有别,请大家自己去体会思考、去身体力行吧!

《弟子规》读后感10

  《弟子规》是一本讲述了孝礼德的文化瑰宝。“孝”即为孝顺,孝敬。“礼”为礼仪,而“德”即为美德,道德。如能将这本书读透,就能提高人文素养,培育民族精神。

  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虐待”自己的父母,他们认为父母老了,没有用了,为什么要孝顺呢?这个观点正确吗?不!李密的《陈情表》中说:“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鸟鸟私情,愿乞终养。”没有你的长辈,又怎能有今日的你!晋成公绥《乌赋序》夫乌之为瑞久矣,其反哺识养,故为吉鸟。乌鸦尚有反哺之情,何况人呢?只有能孝顺父母的人才叫一个有良心的人!“万事孝为先。”不孝顺,岂能成大事?不要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那天再痛苦万分,追悔莫及。

  有些人说了:“我的父母对待我很不好,还要孝敬他们吗?”当然,《弟子规》中说:“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舜在小时候处处受到父亲和后母的迫害,但依旧十分孝顺,最终尧把国家禅让给了舜。《老子》第十八章也说到:“六亲不和,有孝慈”所以,无论父母是否对你好,你都要孝敬他们。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中国向来是一个懂礼仪,爱面子的国家。所以我们要从小学礼,将礼貌这颗种子埋在我们的心灵里,终有一天,礼貌这朵花开放了,你就必将成为一个彬彬有礼的人。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道德经?第三十八》。德,即为美德,德分为“仁义忠恕孝悌礼信。”孝,礼已于上文说了,另外几个我来一一介绍。“仁”,即为对人亲善;仁爱。“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另外,孔子的儒教所推即为“仁”。“义”,合乎正义,仁义。“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鸿门宴》。“忠”,忠诚正直。“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恕”,宽恕,原谅。“悌”,敬爱兄长。“信”,讲信用,信用。“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在《弟子规》这册书中,主要讲了以上六点的“仁“悌”与“信”。“果仁者,人多畏”,首孝悌用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等等句子都有提及这三点。其余三点也都有提到,只不过较少。此外还有善,善良;谨,谨慎等众多美德供我们去学习。

  这本书是儒家经典,唐太宗说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要以《弟子规》为明镜,找出自己的优缺点,并保持或改正。从《弟子规》这短短的几百个汉字,却蕴含着中华传统美德:仁义忠恕孝悌礼信。还能讲的方方面面俱全,不可不谓一本青少年必读读物。其中包含着太多太多的道理,能给予人很大的启发,给予人新的生命。

  《弟子规》是一本中华五千年的国学经典。其精湛,简练的`语言和其中深刻的道理,使这本是成为神来之笔。此书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它的通俗易懂。它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因清代与现在相隔年代很近,所以《弟子规》不像唐诗宋词元曲那样深奥,使其更加大众化。

  一书难求,一好书更难求。我们要珍惜学校给我们读《弟子规》的机会,感谢读弟子规的机会。当然,光读是没有用的,只有真正理解,真正明白,真正做到才可以。就像心学的创始人王守仁说的:“知行合一”。总而言之,如果我们将《弟子规》读懂了、透了就是我们未来的一笔巨大的财富。

  读《弟子规》,让我们品味国学经典,树立正确观念,学会做人道理,迎接美好未来!

  像《弟子规》这样的书,难道不值得我们去读一读吗?

《弟子规》读后感11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国际接轨的方面越来越多,人们的心却被良莠不齐的观念冲昏了,更有甚者神魂颠倒,盲目的崇洋媚外,对我国文化全盘否定。而就在这危急存亡的关头,习近平总书记力挽狂澜,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掘了出来,从而让人们重新爱上了经典,《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想必是每个人再熟悉不过的经典,也正是它们伴随着年幼的我们一步一步长大成材;也正是它们伴随着年幼的我们一步一步懂得忠孝礼智信;也正是它们伴随着年幼的我们一步一步走近圣贤,走近文明。

  今朝有幸,重温经典,回味悠长,收获满满。

  《弟子规》主要列述了我们在家、外出、待人接物、和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准则。是与时俱进的、经过了大浪淘洗的经典,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是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应该注意的准则,全篇分为七部分,但通篇合辙押韵,朗朗上口,浑然一体,且内容简练,思想深刻并让人回味悠长。

  一位文学家曾说:经典就是常读常新的。

  不错的,《弟子规》也是如此,我记得,小的时候读,只是觉得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再大一点的时候,觉得它在规范我们的行为。而现在,我认为它不仅仅简简单单的告诉我们要孝顺父母,规范行为,更重要的是要把一种思想内化到读者的心里,而那种思想就是——友善。为什么?其实也不难理解,对长辈孝顺,可以说是对长辈的友善;对兄弟忍让,可以说是对兄弟友善;对外人恭谨有礼,可以说是对外人友善。所以,我认为《弟子规》就是教人如何友善待人的经典佳作,而就在这三百六十句中,我对其中一句感触良多,在这里想与大家分享一下——"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只要说话,必须以信誉为先,欺骗和胡言乱语,不能说。主要是告诉大家在说话时要对别人友善,不能怀着不好的目的去说话,简单有力,直击要害,说中了当下一些人的痛处。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佷多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不择手段,电信诈骗,金融诈骗、贷款诈骗……让人眼花缭乱,防不胜防。这些人就没做到说话时对人友善,其实每每读这句话时都会勾起我的回忆,记得那是盛夏的午后,天气热得知了都找地方藏了起来,大街上静悄悄的,我与两三个好友从补习班下课回家,碰上一个中年的男子,只见他黝黑的脸庞上挂满了黄豆大的汗珠,急躁不安的来回踱步,看见我们,他那布满褶皱的脸上出现一丝希望,只记得他飞速跑来,用他粗糙且满是茧子的手拉起我的手,用十分恳切的语气说道:"同学,求求你帮帮我,我的钱丢了,能不能借我点钱回家?"我毫不犹豫的掏出了自己省下来的零花钱,交给了他,朋友们却一个劲的提醒我,别上当,但我还是为他凑够了回家的路费,并送他上了公交车,事后我心里其实是有点后悔的,因为自己真的有可能上了一个骗子的当。但事实永远不会说谎,几天后,我亲耳听到那个中年男子,在差不多的地方,用同样诚恳的语气,向我道谢,真的,心里特别感慨,正是因为有些人的胡作非为,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猜忌,不信任,很有可能使应该受到帮助的人,而得不到帮助,不该得到帮助的人,得到了帮助,所以这句"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它所阐释的道理也就格外重要。

  《弟子规》教给我们的与人为善,善莫大焉的道理,不管是在清朝,还是在现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都不会缺少它的时代意义,只要有社会存在,对人友善就不可或缺。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现在的我完全相信,也完全理解了这句话,所谓灵魂的交流,不正是通过文字,通过画卷,来让人的灵魂接受优秀的思想文化的洗礼吗?所以我想,我应该用我的全部精力努力学习,多读书,读好书,不仅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还要努力从经典中汲取营养,来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让自己更加优秀。

《弟子规》读后感12

  我很欣喜的通过尚学路上图书室这个平台,读了我们的国学经典《弟子规》,从这本书中我受到了许多启发。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句话让我感到十分惭愧。记得有一次,妈妈在染头,不小心染膏进眼睛里了,喊我帮忙。我却只顾玩电脑,很久才慢吞吞地应答。害得妈妈的眼睛得了眼病,打了好多天的点滴。现在想起来,我实在是太不应该了。要知道,妈妈头上那一丝丝银发是因我而生的。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做哥哥的要爱护弟弟,做弟弟的要尊重哥哥。兄弟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对父母的孝心也就包含在其中了。知道了这些以后,每次我有好吃的和好玩的东西,我都会惦记给我的小表弟留一部分的,从不一个人享用。家里人都我夸我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妈妈也一直以我为荣。在和表弟相处的时候,我还学会了宽容别人,学会了体谅父母。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清晨要早起,晚上要迟睡。人的一生很短暂,转眼间从少年就到了老年,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此时的.宝贵时光。我们所知道的鲁迅先生,一生都在与时间赛跑。他在课桌上刻的“早”字至今还印在我的脑海中。地球上最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经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要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就是我的座右铭,所以我会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和时间赛跑的人。

  “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要通报一声,以免父母挂念。平时居住的地方要固定,选定的职业或志向要努力去完成,不要轻易改变。以前我去哪里玩,都不告诉父母,回来的时候也不声不响的。自从我知道了这句话后,决心改掉这个坏毛病,做一个让父母放心的好孩子。

  还有一件事对我的触动也很大。和我一起学琴的邻居家的姐姐一开始对弹琴十分喜爱,而且她在音乐方面很有天赋。一个曲子几天就能练完,有些曲子都不用老师指导,她就能自学弹下来,琴班老师非常喜欢她。可是在她妈妈给她买了一台价格不菲的电子琴之后,她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再也没有往日那股学琴热情了,再后来她就干脆放弃了,无论老师家长怎样规劝,就是打动不了她的心思,老师也为她感到惋惜。我想:我一定要按照《弟子规》的要求去做,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决不轻易放弃!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对于食物,不要挑食,也不要偏食,偏食会营养不良。吃东西要适可而止,不要过量,过量会损伤脾胃。我有一个姐姐,她吃饭十分挑食,这个不吃,那个不吃,倒是天天小零食离不开她的嘴。每天不是吃可乐鸡翅,就是吃方便面或西红柿。从来没见她吃过一口青菜。一到冬天,感冒发烧天天伴她左右,身体也十分虚弱。虽然她是我的姐姐,比我大一岁,但是每当我们两个人走在街上,大家都认为我是姐姐,她是妹妹。因为我个子比她高,身体比她结实。我一定要把《弟子规》这本书推荐给姐姐看,让她和我一起健康成长。

  我们班同学趁中午吃午饭时,总喜欢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结伴去买零食吃。尤其张悦同学特别喜欢吃油炸串,天天买炸串吃,常常吃得肚子溜溜圆,直打嗝。那天中午,我们又在有说有笑地吃饭。突然,只见张悦脸色苍白,眉头紧锁,捂着肚子,还不时发出呻吟声。同学们见状,赶紧问她怎么了。她结结巴巴地说:“我——我肚子疼,哎呦哎呦。”幸亏老师及时把她送到医院。医生说她得的是急性胃肠炎,主要就是因为吃东西没有节制,胃受不了,才得了这种病。为此张悦同学休息了半个多月,耽误了很多课程。我们同学个个引以为戒,再也不敢暴饮暴食了。

  对照《弟子规》,我每读一句都能找出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啊!《弟子规》真是我的良师益友,和它朝夕相处,我就会成为一个既懂事又快乐的好孩子。

《弟子规》读后感13

  这个学期通过参加研究学习活动,我接触到并且开始学习《弟子规》。我和许多人一样,提到《弟子规》都存在一个误解:那是给小孩子学的,我都这么大了,学它何用?但当我开始学习《弟子规》就发现我错了,里面所说的一百一十三件事情,我做到的很少,有一些道理还不太明白,有一些虽然明白了,但是没有落实到生活中。不过我很庆幸我在高二就接触到《弟子规》并认真去学习,它使我能够在以后的为人处事中做出正确的抉择,能够少留下遗憾。

  首先,提到《弟子规》会让我想起“道德”二字,我总以为自身与人相处时内心最初的反应,便是道德的根本。学习了《弟子规》之后,我从以往的错误认识中醒悟过来,原来道德的根本是孝。更让我感到羞愧的是,我很少做到“孝”这个字,还有什么脸面说自己有道德呢!此后我就开始认真学习《弟子规》中“孝”的部分,它让我懂得了以前对父母的诸多不是。《弟子规》中有不少孝敬父母的准则,虽然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小细节,但都体现了“孝”这个字,也说明孝顺父母不需要多少财富或多大的名气,就算是一些小小的关怀也能让父母感到开心满足。世上不求回报地对你好的就是父母了,只要给父母一点点关爱他们就心满意足。回想以前我对父母的种种不好的行为,我就感到愧疚。父母辛苦地工作赚钱养育我们,我们慢慢长大,父母却渐渐老去,但我们并没有懂事,和父母顶嘴,惹父母生气,让父母伤心。我常常因为父母的一句轻声责骂就非常地不高兴,因此两三天不理睬父母,现在想起真是非常后悔,就因为那么一点小事我就如此对待父母,父母心里肯定也伤心难过。我们总是对别人的一点帮助而感激不尽,却对父母的关爱视而不见。难道父母对我们好我们才对父母好,父母对我们不好我们就应憎恨父母吗?不是这样的,《弟子规》中有说“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就是无论父母对我们好不好,我们都应孝顺父母,岂能因父母一时对我们不好而憎恨他们呢?父母对我们好,我们做到孝顺不难。若父母对我们不好,而我们仍不变其心地孝顺父母,才能显现出一个人的孝顺和高尚品德。“孝”不仅是对父母的行为,还是对师长,对朋友的的行为。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开始学习与他人如何相处,《弟子规》中有在家、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准则。这些准则无一不体现出先贤所凝聚的大智慧,体现出对他人的关心,它正确地引导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习和落实。书中提到的“欲平天下,先治其国。欲治其国,先齐其家。欲先齐家,先修其身。欲修其身,必先立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人人都能按照《弟子规》中的'准则与人相处,怀着一颗无私的心去对人,那么一定会像蔡礼旭老师(《细讲弟子规》作者)说的那样:人人都幸福快乐无忧无虑。

  但是,在如今的世界,真的人人都能做到像书中说的那样吗?若别人做不到我们做到了有用吗?这些问题困扰了我很久。直到在做研究性学习中,听傅天佑老师讲解《弟子规》时我才找到答案。傅老师说:“如今能做到的人很少。但是不是别人做不到我们就不做了呢?不是,我们首先要自己做好,才能带动他人。”这几句话令我豁然开朗,也让我认识到了一个关键,那就是自己要去做到,去落实。学习《弟子规》若只是把内容背下来却不去做,那只是泛泛而谈,“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因此最重要的是自己去做。书中有句话说:“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只有自己用身教才能带动别人,才能弘扬善,激发善。

  《弟子规》中虽然只有一百一十三件件事,但却是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习和落实,而且当你对照自身坏会发现有很多事情是没有做到的。《弟子规》是古代先贤留下的人生智慧,它能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生活指导,能够解答我们内心的疑难,指导我们正确地做人做事,拥有一个圆满的人生。

《弟子规》读后感14

  XX年8月,我走进上海火炬润滑油这个大家庭。就从这天起,我的人生发生了转变。

  入职那天,我第一次接触到《弟子规》,读了近20年书,我从来都不知道世界上原来还有这样一本好书,原来只知道有本《三字经》,而且就知道那么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小时候把它当做了一句顺口溜。当我翻开《弟子规》时,顿时呆住了,里面都是短短的三个字为一句,但就是这短短的三个字却蕴藏了人生的大道理。就是这么小小的一本《弟子规》,成为了我每天空闲时间必看,而且百看不厌的好书。

  记忆中最深的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是《弟子规》中第一篇《入则孝》,读完后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过去我是那么的不珍惜。

  记得那时我刚上初中,由于不习惯一个人的住校生活,再加上体质差所以时常感冒。有一次,恰好是腊冬,外面还下着大雪,干冷干冷的,经不起寒冷气候的突变,我感冒了,并伴有高烧,上课时脑袋晕乎乎的,坐在教室就晕晕大睡,无法坚持上课。于是拨通爸爸的电话,委屈地说:“爸爸,你快点过来,我感冒了”.等了大概20分钟,还不见爸爸过来,又气又急,又拨通了电话:“爸爸,你怎么还没有过来啊”.说着说着,就委屈的哭个不停,爸爸也没有多说,只说“快了,马上到,你坚持住”.很快,爸爸来了,把我叫出来,在我出来的那一刻,一阵刺骨的冷风吹得我浑身直抖,那漫天弥漫的雪花还没有消停。这时爸爸赶紧走过来把军大衣让我穿上,我却嘟囔着“那么丑,我才不穿呢”.说着就一撅嘴坐上摩托车,当摩托车启动的那一刻,扑面而来的寒风和冷雪简直让人窒息。爸爸一边骑着摩托车一边朝后对我说:“把大衣收紧点”.出了学校大门,我才把那个象爷爷经常披着的军大衣披在身上,瞬时身上一股暖流流过。无意间抬了一下头,这才发现爸爸或许因为急促的原因穿的如此的单薄,头上没带头盔,手上也没带手套,膝盖上更没加护膝,却坚实地在我前

  在看《弟子规》的过程中,我觉得最重要的部分,是孝。孝,光看字的结构就能明白它的含义,上老下子,强调着血缘延续的重要性。今天我们虽然是小辈,但是,今天的小辈也是将来的长辈,如果在我们做小辈的时候不孝顺长辈,那将来我们做长辈了又怎么能指望我们的小辈会来孝顺我们呢?现在的我们,父母叫我们,我们忙着自己的事情,根本不理父母,往往还会不耐烦。在爸爸妈妈教育、教训我们的时候有几个心里是没有抵触情绪的?总觉得父母管我们管的太多了,总是和父母顶嘴。父母让我们帮忙做什么的时候,我们会找理由开脱,而我们需要父母为我们做什么的时候,父母总是义不容辞。所以说“恩重如山”这四个字,是世界上每一位父母都担当得起的'。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卧冰求鲤”的故事,故事中王祥的孝顺感动了天。王祥早年丧母,但他的继母并不喜欢他,还常常在王祥的父亲面前挑拨离间,说这个儿子不好,不孝顺。所以,年幼的王祥不仅得不到母亲的关爱,就连父爱也感受不到。但即使是这样,王祥也还是一如既往的对父母好,孝顺父母,在父母患病的时候衣不解带地伺候。继母经常想要吃鲤鱼,王祥都尽力满足继母的要求。一次,在一个大冬天,继母生病了,想吃鲤鱼,但是河水已经结了厚厚的一层冰,而继母依然想吃鲤鱼,王祥没有办法,只好赤身在冰上祈祷。突然冰裂开了,两条鲤鱼从河里跳了出来。即使是对自己并不慈爱的继母,王祥也一样如此努力地满足她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的传统当中,孝是无条件的。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孝是相互的,父母对我们好,我们才要孝敬他们,那隐藏的意思就是,如果父母因为某些原因对你稍微差了一点,我们就不孝敬他们了。这在传统当中是绝对不允许的,孝就是人的根本。父母为我们做了那么多,我们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为父母做过了什么?对我们恩重如山的父母,我们怎能不孝敬他们呢?

《弟子规》读后感15

  在实验中学,我好好学习了《弟子规。弟子规》里教我们许多良好的习惯、品质,对我们与人、亲友、社会交往,培养良好的品质有着很大的帮助。

  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当我读到第一句时,对这句中的"心眼口,言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不怎么明白,于是便好奇地翻开这句的解释:读书的'方法要注意三到:就是信道、眼到、口到。这三到都要实实在在地做到。读书是正在读这一段就不要想到别的一段。这段还未读完,不要因为没有兴趣,失去了好奇心,就跳到别的一段,而东翻西阅,按部就班地读完。读书是要有规范,读一本书或一门功课,要有比较宽裕的期限,但是不能因为时间多余,等期限快到了才开始用功,一急之下反而耽误事情,所以一规划好就要开始赶紧用功。看来,弟子规》中的文言文字虽少,但表达的意思却很深奥,值得我们去学习,探究里面丰富多彩的人生哲理。平时,我在写作业时经常分散注意力,一会儿玩笔,一会儿喝水,一会儿想别的事。记得有一次,我汗流浃背地走回家,喝了水,吃了东西后,就急忙打开语文评价手册来订正。没有仔细看原文,草草地看了题目就盲目地把答案写了下来。结果,第二天老师批改完后发下来,我打开本子,上面写着三个鲜红而又醒目的字:看原文。我只好仔细的熟读原文。"找到了,找到了。"就是这句,我高兴地说。看来,只有认真仔细地理解、思考才能把每一件事做好,做完美。《弟子规》里还有着许多"规矩",等着我们去学习,去理解,去体会。如"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句话,我想到了自己,妈妈叫我去晾衣服,而我却慢吞吞地应了一声"哦……等等!"然后又一头埋在电视堆里,要妈妈再三催促才去晾衣服。这是多么不应该啊!当我读到"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拈无怨"的时候,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父母亲有了过失,当子女的一定要劝谏改正,而劝谏的时候,绝对不可板着面孔,声色俱厉,脸色要温和愉悦,话语要柔顺平和。假如父母亲不接受我们的劝谏,那要等到父母高兴的时候再劝谏。倘若父母亲仍固执不听,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亲陷于不义,甚至放声哭泣,恳求父母改过!对比起我自己,我真感到惭愧!爸爸妈妈批评错了我,而我没有做到"怡吾色,柔吾声"只是板着脸孔跟爸爸妈妈讲道理!当我读到"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的时候,我的脸"唰"地一下就红了,因为我时常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跟妹妹争吵,爸爸妈妈来劝我们不要为了这点小事去争吵,要和兄弟姐妹好好地相处,姐姐就应该让妹妹,而我却认为爸爸妈妈偏心妹妹,常常让爸爸妈妈为了我们而操心!现在回想起来,我真惭愧极了。当我读到"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的时候,我知道了我们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它可能会在你聊"QQ"的时候,偷偷地从键盘上流走了,可能会在你看电视的时候,乘机从遥控器上溜走了;也可能在你们尽情玩耍的笑声中悄悄地滑走了…《弟子规》给我带来的实在太多了,它就像是我的一面镜子,使我看到了我在生活中的缺点,也使我下定了决心,指明了我追求的方向!

  我终于知道了学校让我们读《弟子规》的用意了一一学会做人,做一个孝顺父母、团结兄妹、珍惜时间、诚实守信、认真学习的人!

【《弟子规》读后感】相关文章:

《弟子规》读后感06-08

弟子规读后感01-27

《弟子规》读后感02-05

弟子规读后感04-27

《弟子规》教学反思08-27

弟子规读后感13篇02-10

弟子规读后感15篇01-01

弟子规读书笔记05-17

《弟子规》读书笔记04-01